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2.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报告.pdf

Brangdy44 页 2.092 MB下载文档
2.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报告.pdf2.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报告.pdf2.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报告.pdf2.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报告.pdf2.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报告.pdf2.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44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2.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自行监测报告.pdf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环境 自行监测报告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 项目名称: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委托单位: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江苏新锐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郭李超 参与人员:唐远征 朱文俊 匡正山 那晶晶 夏飞 等 目 录 1 总 则 .................................................................................................................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2.1 相关规定和政策.......................................................................... 1 1.2.2 技术导则、标准及规范.............................................................. 2 1.2.3 其它相关资料............................................................................... 2 1.3 工作流程.................................................................................................. 2 2 企业概况............................................................................................................ 3 2.1 企业基本信息.......................................................................................... 3 2.2 厂区平面布置及工艺情况...................................................................... 5 2.3 企业主要产品及原辅材料...................................................................... 8 3.重点区域识别及采样点位布设....................................................................... 10 3.1 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排放................................................................ 10 3.2 重点区域及设施信息记录.................................................................... 11 3.3 采样点位布设........................................................................................ 12 3.3.1 土壤及地下水布点情况............................................................. 12 3.3.2 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因子............................................................. 12 4 样品采集及样品分析...................................................................................... 16 4.1 样品采集................................................................................................ 16 4.1.1 采样步骤..................................................................................... 16 4.1.2 土样样品采集情况..................................................................... 17 4.1.3 地下水样品采集情况................................................................. 18 4.2 样品保存、流转及交接........................................................................ 19 4.2.1 样品保存.................................................................................... 19 4.2.2 样品流转及交接........................................................................ 19 4.3 分析方法................................................................................................ 20 5.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2 5.1 防止采样交叉污染................................................................................ 22 5.2 建设监测井的质量控制........................................................................ 22 5.3 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23 5.4 实验室分析质控.................................................................................... 24 5.5 二次污染防治与安全防护措施........................................................... 28 6. 监测结果及分析............................................................................................. 30 6.1 评价标准与结果分析............................................................................ 30 6.1.1 土壤评价标准............................................................................. 30 6.1.2 地下水评价标准......................................................................... 31 6.2 土壤结果分析........................................................................................ 32 6.3 地下水分析结果................................................................................... 37 6.4 小结........................................................................................................ 39 7 企业针对监测结果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40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国发〔2016〕31 号)中提出:“应加强污染源 日常环境监管,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各地要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 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布。列入 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有关环 境保护部门要定期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监测,数据及时上传全 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明确了企业对于土壤环境保护的主体 责任,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 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开展企业 用地土壤环境监测作为土壤污染环境风险防控的首要环节,对及时发现潜在污 染因素,保障土壤及地下水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生态环境部令第 3 号)指出,“重 点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定期开展土壤和地下 水监测,重点监测存在污染隐患的区域和设施周边的土壤、地下水,并按照规 定公开相关信息。” 为加强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控在产企业土壤及地 下水污染,规范和指导在产企业开展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工作,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 《江苏省土壤 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试行),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江苏新锐环境监测有限公司针对镇江振邦化工有限 公司的地块开展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并负责编制本次自行监测报告。 1.2 编制依据 1.2.1 相关规定和政策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 号) (2)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6 年第 42 号) (3)《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发 [2016]169 号) (4)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生态环境部令 2018 年第 3 号) 1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1.2.2 技术导则、标准及规范 ( 1 )《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建 设 用 地 土 壤 污 染 风 险 管 控 标 准 ( 试 行 )》 (GB36600-2018) (2) 《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暂行)》 (2018 年 5 月) (3)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 (5) 《北京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 (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7)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8)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范》(HJ493-2009) (9)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1.2.3 其它相关资料 (1) 《工程地质勘探报告书》(1995 年) (2)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年产一万吨促进剂 M 技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书》 (2004 年) 1.3 工作流程 本项目土壤自行监测工作流程详见图 1-1 所示。 图 1-1 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流程图 2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2 企业概况 2.1 企业基本信息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于 1997 年建成,占地总面积为 39700 平方米,北面 1000m 为江苏索普化工有限公司新厂区(ADC 厂区),东面 500-1000m 处有焦 湾村(已拆迁) ,南面 1000 米内为其它化工企业和空地,西面为 500-1000m 内 有许家村(已拆迁)。 公司主要产品为橡胶硫化促进剂。具体促进剂为促进剂 M、CZ、TMTD、 DM、TETD 和 NOBS,总计生产为 1 万吨,以下是本公司目前的地理位置及周 边环境情况详见图 2-1 所示。 图 2-1 地理位置图 振邦化工有限公司近十几年来厂区的历史卫星影像图见图 2-2 和图 2-3。从 1997 年至今此地块只有本公司在此建厂,厂区内各设施未发生过拆除后改建。 3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图 2-2 2003 年 1 月 7 日、2009 年 12 月 28 日卫星影像 4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图 2-3 20013 年 7 月 11 日、2018 年 7 月 14 日卫星影像 2.2 厂区平面布置及工艺情况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促进剂 M(MBT)、DM(MBTS)、 NOBS(MBS)、CZ(CBS)、NS(TBBS)、TMTD 等。根据其产品,车间主要包括 促进剂 M 车间、促进剂 DM 车间、促进剂 TMTD 车间、促进剂 CZ 车间、促进 剂 NOBS 车间、废水处理设施一套及其他有关辅助配套设施,除此以外还有污 水处理区、危险品罐区、硫化氢回收硫磺设备区、仓库及原锅炉房和原煤厂及 5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其它生活区等,厂区平面布置图详见图 2-4。 图 2-4 振邦厂区各车间储罐位置图 以下是每个生产区域的平面布置图及生产工艺的介绍。 (1)促进剂 M(2-巯基苯并噻唑) 苯胺、硫磺、二硫化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合成生成粗品 M 和废气硫化氢气, 粗品 M 经碱溶、变化、中和、脱水、干燥、筛包后得到成品 M,硫化氢经克劳 斯焚烧炉焚烧回收硫磺回用。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 2-5。 图 2-5 促进剂 M 生产工艺流程图 (2)促进剂 DM(二硫化二苯并噻唑) 促进剂 DM 是促进剂 M 的衍生物,用液碱将 M 溶解制成 M 钠盐溶液,经 6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过滤后用经空气稀释的氯气进行氧化得到粗品 DM,经水洗、脱水、干燥过筛 的成品 DM。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 2-6。 图 2-6 促进剂 DM 生产工艺流程图 (3)促进剂 TMTD(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 先用二甲胺、二硫化碳、氢氧化钠于常温下反应制成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 酸钠,经过滤后,用空气稀释的氯气氧化得到粗品 TMTD,经水洗、脱水,干 燥过筛得到成品 TMTD。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 2-7。 图 2-7 促进剂 TMTD 生产工艺流程图 (4)促进剂 CZ(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首先将 M 与环己烷胺水溶液混合后,滴加次氯酸钠氧化得到粗品 CZ,再 经脱水,母液中环己烷胺经蒸馏回收后循环利用,粗品经水洗、脱水、干燥过 筛包装后得到成品 CZ。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 2-8。 7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图 2-8 促进剂 CZ 生产工艺流程图 (5)促进剂 NOBS(N-氧二乙撑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 首先将 M 与吗啉水溶液混合后,在搅拌下滴加次氯酸钠氧化得到粗品 NOBS,在经脱水,母液中吗啉经回收后循环使用,粗品经水洗、脱水、干燥过 筛包装后的成品 NOBS。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 2-9。 图 2-9 促进剂 NOBS 生产工艺流程图 2.3 企业主要产品及原辅材料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促进剂 M(MBT)、DM(MBTS)、 NOBS(MBS)、CZ(CBS)、NS(TBBS)、TMTD 等。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使用到的 原辅材料详见表 2-1 所示。 8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2-1 主要产品及原辅材料一览表 产品 促进剂 M(2-巯基苯 并噻唑) 促进剂 DM(二硫化 二苯并噻唑) 促进剂 TMTD(二硫 化四甲基秋兰姆) 促进剂 CZ(N-环己基 -2-苯并噻唑次磺酰 胺) 促进剂 NOBS(N-氧 二乙撑基-2-苯并噻唑 次磺酰胺) 贮存方式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储罐 运输方式 原辅材料 苯胺 硫磺 二硫化碳 主要成分说明 苯胺 硫磺 二硫化碳 促进剂 M(2-巯基 苯并噻唑) 促进剂 M(2-巯基 苯并噻唑) 烧碱 二甲胺 二硫化碳 烧碱 氯气 NaOH 二甲胺 二硫化碳 氢氧化钠 氯气 促进剂 M(2-巯基 苯并噻唑) 促进剂 M(2-巯基 苯并噻唑) 氯气 Cl2 储罐 烧碱 NaOH 储罐 管道 车辆 环己烷 环己烷 储罐 管道 储罐 储罐 车辆 车辆 管道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车辆 管道 车辆 管道 车辆 车辆 车辆 促进剂 M(2-巯基 苯并噻唑) 促进剂 M(2-巯基 苯并噻唑) 储罐 车辆 车辆 储罐 车辆 吗啉 杂环化合物 储罐 食盐水 NaCl 储罐 管道 管道 9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3.重点区域识别及采样点位布设 3.1 废水、废气及固体废物排放 (1)废水排放情况 该公司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及生活废水,经过处理后由公司总排口排入长江。 生产废水主要有促进剂 M、DM、CZ、NOBS、TMTD 生产的脱水阶段产生, 部分还有 H2S 废气处理装置的废水和含尘废气处理装置的废水。主要特征因子 为 pH 值、SS、COD、硫化物、苯胺类等,排放情况详见表 3-1。 生产工序 产污环节 促进剂 M、 DM、CZ、 NOBS、 TMTD 生产 废水 克劳斯炉 尾气塔 脱水工序 生活废水 食堂、浴室 初期雨水 / 表 3-1 废水产生及污染处理情况 废水排放总 主要污染物 量(万 t/a) pH 值、SS、 COD、硫化物、 苯胺类 pH 值、SS、 COD、氨氮、动 植物油 pH 值、SS、 COD、氨氮 污染治理措施 经各车间物料 回收后送污水 处理站处理 41.74 经隔油层预处 理后,送污水处 理站处理 送污水处理站 处理 排放去向 经污水处 理站治理 达标后排 入长江 (2)废气排放情况 废气排放来源以下几个阶段:促进剂 M 生产合成阶段、促进剂 CZ 生产的 环己胺回收阶段、促进剂 NOBS 生产的吗啉回收阶段,处理方式及排放情况详 见表 3-2。 生产工序 产生环节 合成过程 表 3-2 废气产生及污染处理情况 废气排放 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总量(t/a) 硫化物 克劳斯炉焚烧 克劳斯炉 H2S、SO2 尾气塔 微量 H2S、粉尘 烘干 微量 CS2 环己胺回收 氯气、氨气 促进剂 M 促进剂 CZ 车 间 促进剂 NOBS 车间 食堂 12.1 排放去向 治理达标后,经 35m 高排气筒 克劳斯炉焚烧 外排 治理达标后,经 集风罩收集,稀 22m 高排气筒 碱喷淋 外排 无组织排放 无组织排放 吗啉回收 氯气、氨气 无组织排放 食品加工 油烟 油烟净化装置 10 间接式无组织 外排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3)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该公司固废主要是促进剂 M 生产车间变化工段产生的树脂,主要成分为苯 并噻唑类有机物、焦油类物质,此外还有污水处理站的剩余污泥及食堂隔油池 收集的废油,均委托镇江市固体有害废物管理中心处理。废水、废气和固废产 生情况见表 3-3。 表 3-3 固废产生情况及处理情况 生产工序 废弃物名称 产生量(t/a) 污染因子 处理措施 促进剂 M 生产车 间 废树脂 1970 原料桶 15000 只/年 苯并噻唑类有机 物、焦油类 镇江市固体有害废 物管理中心处理 污水处理站 污泥 500 有机物、重金属 镇江市固体有害废 物管理中心处理 食堂 废油 — 动植物油 镇江市固体有害废 物管理中心处理 3.2 重点区域及设施信息记录 根据污染物排放情况,对现有的各车间的生产设施及产污环节进行排查, 汇总得到了以下重点区域、各区域功能、所涉及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以及其特征 污染物情况,详见表 3-4。 表 3-4 重点区域及设施信息记录表 重点区域 或设施名 称 区域或设施功能 数量 面积 (m2) 原料库 二硫化碳、苯胺等 原料储存 1 2800 M 车间 促进剂 M 生产区域 1 1900 TMTD 车 间 促进剂 TMTD 1 1200 涉及有毒有害物 质清单 二硫化碳 苯胺 烧碱 烧碱 二硫化碳 特征污染物 二硫化碳、苯胺 pH 二硫化碳、pH 二硫化碳 污水处理 厂区污水处理站 1 1000 苯胺 二硫化碳、苯胺、pH pH 机修车间 索普化建公司三部 1 850 机油 总石油烃 仓库 储存促进剂 1 260 粉尘 有机物 11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3.3 采样点位布设 3.3.1 土壤及地下水布点情况 参考《北京市重点企业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布设土壤及地下水监 测点,结合 3.2 章节识别的重点区域及设施情况,此次在本厂内共布设 9 个土壤 采样点和 3 个地下水采样点,并在厂外布置土壤对照点和地下水对照点各 1 个。 土壤及地下水对照点的布设:根据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地质勘探结果判 断出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在整个厂区的东北偏上游方向并远离各 重点区域布设对照点,土壤及地下水点位同步。 土壤采样深度:部分点位(T3、T6)属于易污染重点区域,为判断污染物 质是否向下迁移、扩散,对土壤进行分层采样分析。 3.3.2 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因子 考虑本项目的产污特点,同时对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管控标准(试行) 》 (GB36600-2018)中基本 45 项指标,本次监测因子确定为: 重金属(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半挥发性有机物及挥发性有机物 共 45 项监测因子、pH、总石油烃、苯胺、二硫化碳等。其中挥发性有机物包括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 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 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 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以及邻二甲苯等共计 27 项指标;半挥发性有机物包括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 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 芘及萘共计 11 项指标。 重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点位的具体分布情况和监测因子详见表 3-5,点位的 检测因子及采样深度详见表 3-6,各点位的经纬度坐标详见表 3-7,厂区的点位 分布图详见图 3-1。 12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3-5 重点区域点位分布及监测因子 重点区域 或设施名 称 区域或设施 功能 涉及有毒有害物 质清单 特征污染 物 二硫化碳 原料库 二硫化碳、 苯胺等原料 储存 二硫化碳、 苯胺 点位名称 监测因子 T1 重金属、二硫化碳 T2 苯胺 DW1 M 车间 促进剂 M 生 产区域 烧碱 T4 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挥 发性有机物等 45 项基本因子 T5 重金属、pH T6 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挥 发性有机物等 45 项基本因子; 二硫化碳 T3 重金属、pH、苯胺、二硫化碳 DW2 重金属、pH、苯胺、二硫化碳、 总石油烃 pH 烧碱 TMTD 车 间 促进剂 TMTD 二硫化碳、 pH 二硫化碳 污水处理 机修车间 仓库 厂区污水处 理站 二硫化碳 苯胺 pH 索普化建公 司三部 机油 储存促进剂 粉尘 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挥 发性有机物等 45 项基本因子 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挥 发性有机物等 45 项基本因子; 总石油烃 二硫化碳、 苯胺、pH 总石油烃 T7 T8 DW3 有机物 13 T9 重金属、pH、总石油烃 重金属、总石油烃 重金属、pH、总石油烃、苯胺、 二硫化碳 重金属、半挥发性有机物、挥 发性有机物等 45 项基本因子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3-6 土壤及地下水监测内容 名称 生产 区域 监测 类别 监测点位 采样深度(m) 监测因子 地下水 DW1~DW3 可见水位以 下 T1 表层 T2、T4、T9 表层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pH、 苯胺、二硫化碳、总石油烃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二硫 化碳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半挥 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45 项基本因子 T3 0-0.2m 0.5-1.0m 1.5-2.5m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pH、 苯胺、二硫化碳 T5、T7 表层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pH T6 0-0.2m 0.5-1.0m T8 表层 土壤 T0 表层 地下水 DW0 可见水位以 下 土壤 对照 点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半挥 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45 项基本因子、二硫 化碳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总石 油烃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半挥 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45 项基本因子、二硫 化碳、总石油烃、pH 重金属(铅、镉、砷、汞、铜、镍、六价铬) 、pH、 二硫化碳、总石油烃 表 3-7 土壤及地下水监测点经纬度 土壤采样点 坐标(经纬度) 地下水采样点 坐标(经纬度) T1 119.554165,32.176557 DW1 119.554152,32.176425 T2 119.554701,32.176586 DW2 119.555672,32.176399 T3 119.556153,32.176322 DW3 119.556699,32.175567 T4 119.554824,32.175837 厂外对照点 DW0 119.548828,32.181097 T5 119.555138,32.176312 T6 119.556101,32.175726 T7 119.556699,32.175567 T8 119.557023,32.175385 T9 119.557013,32.176121 厂外对照点 T0 119.548828,32.181097 14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图 3-1 监测点位图 15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4 样品采集及样品分析 4.1 样品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应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 行)》 (GB36600-2018)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 《场地环境 监测技术导则》 (HJ 25.2-2014)执行。 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应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北京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DB11/T656)执行。 地下水监测井的构筑以及深层土壤采样委托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完成。 4.1.1 采样步骤 采样前准备:根据制定的采样计划,准备各类记录表格、标签、必须的采 样工具、样品容器、样品保温箱、保存剂等,同时检查各类采样工具是否能正 常工作。 (1)现场采样人员到达现场后,根据前期勘查的结果,同时现场再通过询问企 业主以及利用管线探测器的方式确认地下管线的排布,确定采样的具体位置, 并采用 GPS 定位仪对监测点位进行现场定位测量,并及时记录。 (2)现场采样时,根据制定的采样计划确定每个点位的采样深度,在进行深层 采样时,采样过程应注意避免打破含水层的不透水层,防止污染相邻含水层。 (3)土壤样品的采集 ①分层采样 本项目大部分点位为表层土采样,采样时使用手工采样方式,先用铲子将 地标物质去除,然后用不锈钢铲进行样本采集。 部分点位为了判断污染物质是否向下迁移,采用了深层采样的方式,深层 采样使用非扰动式的钻机进行采样。 ②样品采集 每个样品至少采集 1kg 的土壤样品,分析重金属项目样品采用塑料平分装, 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使用棕色玻璃瓶封装且不留顶空。 ③样品标识 所采样品均贴有样品标签,样品标签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样品编号、采样 者姓名及所属单位名称、采样时间、采样地点、检测项目、样品保存方式。 ④采样记录 16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所有采样点位均有完整的采样记录,包括采样日期、天气状况、采样人员、 采样位置简图及布点位置、采样地点及相关的资料、样品编号、采样器材及方 法、采样深度及采样点坐标、样品的土壤特性描述等。 ⑤设备清洁 与样品接触的土钻采样元件、铜管或不锈钢衬管在使用后应更换或清理干 净方能重复使用。清洗方法为先用毛刷或钢刷将附着的土壤刷除,最后以去离 子水或不含待测物的试剂水润洗,风干后以塑料袋、铝箔或聚氯乙烯(简称 PVC) 膜包裹备用。 ⑥工作场地复原及废弃物处置 在采样结束后,应将工作现场尽量恢复原状,例如以皂土回填并以水泥复 原地面。同时,在采样过程中采集的废弃土样,由于不清楚浓度是否较高,由 采样人员回收至公司最为危废进行相应处置。 (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 本次设置的地下水监测井均为永久井,具体的建井方法:使用土壤取样修 复一体机根据监测点水位要求取土,建立长期监测井,监测地下水污染情况。 采用空螺杆钻施工,钻到特定深度,地下水进入钻杆内腔,水土分离,腔内放 入花管后,花管与螺旋管之间填入石英砂膨润土保证了取出水样的纯度,拔出 螺旋钻杆后即可建立长期监测井。监测井安装完成后 24 小时后进行洗井,清洗 监测井使用贝勒管提取至少三倍监测井容积的水量。 使用贝勒管进行地下水采样,应缓慢沉降和提升贝勒管,取出贝勒管后, 通过调节出水阀使水样缓慢沿瓶壁流入样品瓶中。地下水样品采集应先采集挥 发性有机物指标,然后再采集其他指标。样品采集后应按保存要求加入保存剂, 贴上样品标签,装入保温箱中待运输。 4.1.2 土样样品采集情况 本次自行监测于 2018 年 11 月 2 完成 T1~T9 共计 9 个土壤点位共计 14 个土 壤样品的采集工作,另有对照点 1 个。所采集的土壤样品均呈黄色无异味,现 场采样照片如图 4-1 所示。 17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图 4-1 深层土采集照片 4.1.3 地下水样品采集情况 本次自行监测于 2018 年 10 月 29-31 日完成 4 口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并 于 2018 年 11 月 1 日完成地下水样品的采集,此次设置的 DW1~DW3 监测井均 为永久监测井,另有地下水对照点 1 个。地下水砖井及现场采样照片如图 4-2 所示。 18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图 4-2 地下水钻井、采样现场照片及地下水井成井图 4.2 样品保存、流转及交接 4.2.1 样品保存 土壤样品的保存参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执行。地 下水样品的保存参照《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 494-2009)和《水质采样样品的 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493-2009)执行。部分注意事项如下: 1)现场样品保存:采样现场配备样品保温箱,保温箱内放置冷冻的蓝冰, 样品采集后立即存放至保温箱内,保证样品在 4℃低温保存。 2)样品流转保存:样品运至实验室的流转过程应保存在存有冷冻蓝冰的保 温箱内,4℃低温保存流转。 4.2.2 样品流转及交接 现场样品采集完成后,装运前需要对样品清点核对,逐件与采样记录单进 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 样品应在保存时限内尽快运至分析室,运输过程中对样品箱采取适当的减 震隔离措施,防止样品破损、混淆或玷污。 样品运送至分析室时,样品接收人员应确认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方式是 否符合要求,并清点核实样品数据,与任务书是否一致,并在交接单上签字确 认。 19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4.3 分析方法 本次自行监测中土壤的分析方法选择《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 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中推荐方法或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具 体方法详见表 4-1。地下水分析方法选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中推荐方法或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具体方法详见表 4-2。 表 4-1 土壤检测方法 监测 类型 土壤 监测因子 检测方法 砷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 2 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 定 GB/T 22105.2-2008 镉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铬(六价) 参照固体废弃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687-2014 铜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8-1997 铅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41-1997 汞 土壤质量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第 1 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 定 GB/T 22105.1-2008 镍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7139-1997 pH 值 森林土壤 pH 值的测定 LY/T1239-1999 总石油烃 (TPH) 土壤中石油烃(C10-C40)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ISO16703:2011 二硫化碳 参照水质 甲醇、乙醇、丙酮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作业指导书 GR QW143-2013(参照 USEPA 8015C-2007) 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挥发性有机物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HJ 741-2015 半挥发性有机 物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34-2017 备注:其中二硫化碳、六价铬为非计量认证项目,数据不参与评价。 20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4-2 地下水检测方法 监测类 型 监测因子 检测方法 砷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 694-2014 镉 水质 65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铬(六价) 地下水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7467-1987 GB/T 铜 水质 32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HJ 776-2015 铅 水质 65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HJ 700-2014 汞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 HJ 694-2014 镍 水质 32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HJ 776-2015 pH 值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T 6920-1986 总石油烃 气相色谱法 GR QW149-2015(参照 USEPA 8015C) 二硫化碳 参照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 HJ 741-2015 备注:其中二硫化碳为非计量认证项目,数据不参与评价。 21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5.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技术要求参照 HJ/T166,HJ/T164,HJ/T 91 及 HJ/T 298 、《江苏省日常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样的采集、分析和控制要求》 (苏环监测 [2006]60 号文)等相关标准中的内容执行。本项目开展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工作如下: 5.1 防止采样交叉污染 土壤采样过程中,为防止交叉污染,采样工具进行连续多次操作时应进行 清洁;不同深度采样时应对钻探设备、取样装置进行清洗;采样员使用的与土 壤接触的防护工具,如手套等,应采用材质稳定的一次性防护工具。 地下水采样过程中,钻机进行连续多次操作时应进行清洁;地下水监测井 钻井后 24 小时方可进行采样,避免钻井过程中带来的地下水污染。土壤、地下 水样品保存容器必须保证清洁。 5.2 建设监测井的质量控制 ① 井管应使用螺纹连接,连接缝有密封圈,井管筛缝通常为 0.5mm,滤料 使用尺寸均匀的已清洗过的精白石英砂,粒径为 10 目到 20 目。 ② 钻进设备及机具入场地前应使用无磷洗涤液和纯净水进行彻底的清洗, 并对钻进设备各接口及动力装置进行漏油检测,不得有燃油和润滑油泄漏,避 免造成二次污染。在场地存放时,应避免机具受到地面污染。 ③ 作业之前先了解建井点位的土层分布状况,根据土层情况画计出当前点 位的建井设计图并交给客户确认。 ④ 钻孔的过程中一人负责操机,从侧面观察钻杆垂直度,另一人从正面观 察钻杆垂直度,第一管和第二管为重点把控位置,发现有倾斜需及时调整,禁 止盲目钻入。深度不超过 10 米的井以目测判断是否倾斜,深度超过 10 米的井 需用水平尺测量。 ⑤ 潜水层的建井:筛管下入到隔水层之上即可,沉淀管下入到隔水层内, 但不可贯穿隔水层,筛管上端高于初见水位即可。钻孔之前先用木塞堵住螺旋 管底部,并且用铲子将钻孔位置的表层土壤和砖块石头清理掉。下钻时先用慢 速钻入,下压力不宜过大,下入一管的时间一般为 1-3 分钟,螺旋管下到底部 时可加速旋转带出土壤,如果钻出的土壤有颜色异常和异味,需带上胶皮手套、 防毒面具和防护服,钻出的污染土壤应立即用铲子铲到桶里以待处理。钻到指 22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定深度后拔出螺旋管约 50cm,用工具捅掉底部木塞,下入提前准备好的井管, 填料的下入深度应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滤料由人工从井管四周缓慢均匀填 入井管与井壁间的空隙处。安装时,应仔细检查过滤层顶部的深度,并核实滤 层材料用量,确定过滤层材料没有架桥现象,避免出现环状滤层失稳的空穴。 严禁使用岩屑和监测井周围的材料作为监测井回填材料。 ⑥ 承压水层的建井:为防止交叉污染,钻孔到达隔水层顶板的顶部时应以 低速旋转缓慢压入的方式进行,直到螺旋管带出隔水层土壤,钻入隔水层的深 度不应大于隔水层总厚度的 1/3,此时螺旋钻杆形成隔断潜水层、上层滞水和承 压水层的套管,于此位置从钻具孔内放入直推管向下贯穿隔水层到指定位置, 按照设计要求下入井管,临时监测井管应事先在筛缝位置缠好无纺布滤网,下 入井管后取出直推管,在螺旋管当前位置下入止水材料(一般为黏土球或膨润 土),一次下料不宜超过 1/3 袋,以提 20cm 下 1/3 填料的方法重复两次后,再 次提起时如果井管稳定且经过测量填料下到了预期位置,则可以以提半管下半 袋的方式操作。潜水层和上层滞水位置的下料必须从管内下料,并且下料深度 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5.3 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针对本次项目开展的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表层土壤采样质控 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有机物等项目的样品用金属器具直接将新鲜样 品装入 500mL 棕色玻璃瓶中,密闭冷藏保存。 (2)深层土壤采样质控 ① 采样过程中应防止交叉污染,每采集完一个位置的样品,应将采样器具 清洗干净。 ② 芯样管应妥善保管,避免外界污染,并禁止重复使用。 ③ 采集样品应进行详细记录与标识,包括采样深度、样品编号、土壤性状、 采样日期、天气等。 ④ 采集的样品应立即移交现场样品收集人员,因故不能及时移交时,应妥 善保管样品,现场装有含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土壤、地下水等样品 的容器应密封低温、避光保存。 ⑤ 采样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集中收集并妥善处理。 (3)地下水采样质控 ① 全程序空白样 23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本次采集的样品,每批样品除 pH 外,其余项目均加采 1 个全程序空白样。 采集方法:现场采样时,将纯水带至现场代替样品,采入样品瓶中,按规 定加入固定剂,作为全程序空白样。 测定要求:测定值应小于方法检出限,或用控制图方法进行控制。当测定 不合格时应查找原因。 ② 现场平行样 本次采集的样品每个项目加采不少于 10%的现场平行样。 5.4 实验室分析质控 针对本次项目开展的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土壤分析质控方式 ①实验室空白样 每批样品每个项目按分析方法测定 2-3 个实验室空白样。 ②样品精密度控制 每批样品每个项目随机抽取 10%实验室平行样。各项目的平行样相对偏差 符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规定的控制范围。 ③样品准确度控制 A.质控样(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质控样)。 每批样品每个项目带质控 样 1~2 个。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质控样在其规定范围内为合格。 B.加标回收样 当测定项目无标准物质时,可用加标回收实验来检查测定准确度。 加标率:在一批试样中,随机抽取 10%~20%试样进行加标回收测定。样 品数不足 10 个时,适当增加加标比率。每批同类型试样中,加标试样不应小于 1 个。 加标量:加标量视被测组分含量而定,含量高的加入被测组分含量的 0.5~ 1.0 倍,含量低的加 2~3 倍,但加标后被测组分的总量不得超出方法的测定上 限。加标浓度宜高,体积应小,不应超过原试样体积的 1%,否则需进行体积校 正。 加标回收率评价:加标回收率应在其允许范围内,见附表 3.1;当加标回收 合格率小于 70%时,对不合格者重新进行回收率的测定,并另增加 10%~20% 的试样作加标回收率测定,直至总合格率大于或等于 70%以上。 (2)地下水分析质控方式 ①空白样测定 测定全程序空白样,且每批样品至少测定一个实验室空白值(含前处理)。 24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②样品精密度控制 每批样品随机抽取 10%实验室平行样,各种分析项目的平行样相对偏差或 相对允许差应符合规定的控制指标或范围。有机样品平行样相对偏差控制范围 样品浓度在 mg/L 级, 或者显著高于方法检出限(5~10 倍以上),相对偏差≤10%。 样品浓度在在 ug/L 级,或者接近方法检出限,相对偏差≤20%。对某些色谱行 为较差组分,相对偏差≤30%。 ③样品准确度控制(加标) 除容量分析项目外的项目,每批样品随机抽取 10%样品做加标回收。加标 量以相当于待测组分浓度的 0.5~2.5 倍为宜,加标总浓度不应大于方法上限的 0.9 倍.如待测组分浓度小于最低检出浓度时,按最低检出浓度的 3~5 倍加标。加标 回收率评价: 一般样品回收率在 90%~110%或在方法给定的范围内为合格。 痕量有机污染物回收率在 60%~140%为合格。 有机样品浓度在 mg/L 级,回收率 70%~120%为合格。 有机样品浓度在 ug/L 级,回收率 50%~120%为合格。 ④质控样(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浓度质控样) 对容量法分析和不宜加标回收的项目,每批样品带质控样 1~2 个,或定期 带质控样。质控样测定结果评价:有证标准物质在其规定范围或 95%~105%范 围内为合格;已知浓度质控样在 90%~110%范围内为合格;痕量有机物在 60%~140%范围内为合格。 (3)本项目质控数据统计 本项目采集的土壤样品共计 14 个,地下水样品共计 4 个,分析质控数据统 计情况如表 5-1 及表 5-2 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质控符合要求。 25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5-1 土壤样品分析质控数据统计情况表 实验室平行 序号 监测项目 1 砷 2 样品数量 加标回收 实验室空白 质控样 检查数/个 检查率% 合格率% 检查数/个 检查率% 合格率% 检查数 合格数 检查数 合格数 14 2 14.3 100 / / / 2 2 1 1 镉 14 2 14.3 100 / / / 2 2 1 1 3 铬(六价) 14 2 14.3 100 2 14.3 100 2 2 / / 4 铜 14 2 14.3 100 / / / 2 2 1 1 5 铅 14 2 14.3 100 / / / 2 2 1 1 6 汞 14 2 14.3 100 / / / 2 2 1 1 7 镍 14 2 14.3 100 / / / 2 2 1 1 8 pH 7 1 14.3 100 / / / / / / / 9 挥发性有机物 5 1 20.0 100 / / / 2 2 / / 10 半挥发性有机物 7 1 14.3 100 / / / 2 2 / / 11 总石油烃 TPH 3 1 33.3 100 / / / 2 2 / / 12 二硫化碳 8 1 12.5 100 1 12.5 100 2 2 / / 26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5-2 地下水样品分析质控数据统计情况表 现场平行 序号 监测项目 样品 数量 实验室平行 加标回收 全程序空白 检查数/ 个 检查 率% 合格 率% 检查数/ 个 检查 率% 合格 率% 检查数/ 个 检查 率% 合格 率% 检查数 合格数 1 pH 1 1 100 100 1 100 100 / / / 1 1 2 砷 4 1 25.0 1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3 镉 4 1 25.0 100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4 铅 4 1 25.0 100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5 汞 4 1 25.0 100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6 六价铬 4 1 25.0 100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7 铜 4 1 25.0 100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8 镍 4 1 25.0 100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9 总石油烃 4 1 25.0 100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10 二硫化碳 4 1 25.0 100 1 25.0 100 1 25.0 100 1 1 11 苯胺 3 1 33.3 100 1 33.3 100 1 33.3 100 1 1 27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5.5 二次污染防治与安全防护措施 (1)潜在二次污染事件及防治措施 土壤自行监测主要的施工活动为现场的踏勘及土壤、废渣/建筑垃圾、地下 水的采集,运行的主要大型机械为钻机。因此,可能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二次 污染的环节为使用钻机采样的过程以及机械进出场的过程。 经调查和分析,在本项目开展过程中,钻机进出场或运行时有可能会激起 扬尘或者将尘土带出厂外,有时会产生噪声。扬尘即使不含有重金属等污染物, 当其飘落在周围环境时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为避免扬尘和噪声对周围生 态环境或者居民环境造成污染,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小型设备,则需要按下述要求进行去污:① 去除设备上肉眼可见 的污染物(比如油污、污染土附着等);② 用刷子清洗设备;③ 对设备进行冲 洗;④ 肉眼观察是否还有残留污染物。 2)噪声污染:使用 30 钻机等机械会产生超过一定分贝范围(85 dB)的噪 音,当正常谈话距离难以听清他人讲话时,噪音等级即为接近或超过 85 dB,所 以要合理安排调查取样的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晚上 21:00 后严禁车辆鸣 笛。当发生噪声扰民的投诉时,要及时查处原因,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 育,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2)潜在安全事故及防护措施 本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潜在事故事件。当对调查的场地不熟悉、 不能确认现场安全或者不按规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 等),未经项目经理同意,现场人员不得进入现场进行调查采样。常用的安全防 护设备有: a. 测爆仪、一氧化碳、硫化氢、氯化氢、氯气、氨等现场测定仪等。 b. 防护服、防护手套、胶靴等防酸碱、防有机物渗透的各类防护用品。 c. 各类防毒面具、防毒呼吸器(带氧气呼吸器)及常用的解毒药品。 d. 防爆应急灯、醒目安全帽、带明显标志的小背心(色彩鲜艳且有荧光反 射物)、救生衣、防护安全带(绳)、呼救器等。 针对该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现场应配备以下种类的个人防护器材:安全 帽,防护眼镜(带永久固定的侧护板) ,护目镜,面罩,铁头橡胶靴,手套(腈、 棉、皮、异丁橡胶、氯丁橡胶),带有机气体和颗粒物滤盒的全面防尘防毒面罩, 氧气瓶,耳塞,耳罩,反光安全背心等。要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 1)中毒事故防护措施:一是由于本项目在开展过程中的土壤、地下水中可 能含有污染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伤害,二是因饮食不当造成的食物中毒情 28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况。因此,在工程开工前,请相关专家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在施工过程 中加强劳动保护,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配戴防毒面具、安全防护眼镜, 采样过程中应佩戴丁腈手套等,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2)高处坠落打击、触电等物理伤害事故防护措施:对于有高处坠落物等可 能的区域,要有醒目的安全提示/警示标牌,为防现场人员或者设备坠落,现场 人员在类似区域工作时应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护器材。任何员工不允许在电力 线路的任何部位上操作,除非电路断开并接地、得到防电击保护、或确保其上 锁并标记隔离。所有带电电线或仪器均应有人看护以保护人员或物体免受伤害。 29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6. 监测结果及分析 6.1 评价标准与结果分析 6.1.1 土壤评价标准 选 定 《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建 设 用 地 土 壤 污 染 风 险 筛 选 值 ( 试 行 )》( 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作为本厂土壤污染物筛选标准限值要求(详见 表 6-1) 。 表 6-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物的筛选标准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试行) 》 (GB 36600-2018) 污染物项目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mg/kg) 60 砷 65 镉 5.7 铬(六价) 18000 铜 800 铅 38 汞 900 镍 2.8 四氯化碳 0.9 氯仿 37 氯甲烷 9 1,1-二氯乙烷 5 1,2-二氯乙烷 66 1,1-二氯乙烯 596 顺-1,2-二氯乙烯 54 反-1,2-二氯乙烯 616 二氯甲烷 5 1,2-二氯丙烷 10 1,1,1,2-四氯乙烷 6.8 1,1,2,2-四氯乙烷 53 四氯乙烯 840 1,1,1-三氯乙烷 2.8 1,1,2-三氯乙烷 2.8 三氯乙烯 0.5 1,2,3-三氯丙烷 0.43 氯乙烯 4 苯 270 氯苯 560 1,2-二氯苯 20 1,4-二氯苯 28 乙苯 1290 苯乙烯 1200 甲苯 30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570 640 76 260 2256 15 1.5 15 151 1293 1.5 15 70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硝基苯 苯胺 2-氯酚 苯并【a】蒽 苯并【a】芘 苯并【b】荧蒽 苯并【k】荧蒽 䓛 二苯并【a,h】蒽 茚并【1,2,3-cd】芘 萘 6.1.2 地下水评价标准 地下水污染物的限制评价参考《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2017) ,表 6-2 本次评价所使用的《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2017)中因子的限值标 准要求。 表 6-2《地下水质量标准》部分指标 序号 1 2 3 4 5 6 7 指标 砷 (mg/L) 镉 (mg/L) 铅 (mg/L) 汞 (mg/L) 六价铬 (mg/L) 铜 (mg/L) 镍 (mg/L) 9 pH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四氯化碳 (ug/L) 三氯甲烷 (ug/L) 1,2-二氯乙烷 (ug/L) 1,1-二氯乙烯 (ug/L) 1,2-二氯乙烯 (ug/L) 二氯甲烷 (ug/L) 1,2-二氯丙烷 (ug/L) 四氯乙烯 (ug/L) 1,1,1-三氯乙烷 (ug/L) 1,1,2-三氯乙烷 (ug/L) 三氯乙烯 (ug/L) 苯 (ug/L) 氯苯 (ug/L) 邻二氯苯 (ug/L) Ⅰ类 ≤0.001 ≤0.0001 ≤0.005 ≤0.0001 ≤0.005 ≤0.01 ≤0.002 (单位:mg/L,pH 无量纲) Ⅱ类 ≤0.001 ≤0.001 ≤0.005 ≤0.0001 ≤0.01 ≤0.05 ≤0.002 Ⅲ类 ≤0.01 ≤0.005 ≤0.01 ≤0.001 ≤0.05 ≤1.00 ≤0.02 6.5≤pH≤8.5 ≤0.5 ≤0.5 ≤0.5 ≤0.5 ≤0.5 ≤1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6 ≤3.0 ≤3.0 ≤5.0 ≤2 ≤0.5 ≤4.0 ≤400 ≤0.5 ≤7.0 ≤1.0 ≤60 ≤200 31 ≤2.0 ≤60 ≤30.0 ≤30.0 ≤50.0 ≤20 ≤5.0 ≤40.0 ≤2000 ≤5.0 ≤70.0 ≤10.0 ≤300 ≤1000 Ⅳ类 ≤0.05 ≤0.01 ≤0.10 ≤0.002 ≤0.10 ≤1.50 ≤0.10 5.5≤pH<6.5 8.50.05 >0.01 >0.10 >0.002 >0.10 >1.50 >0.10 pH<5.5 或 pH>9.0 >50.0 >300 >40.0 >60.0 >60.0 >500 >60.0 >300 >4000 >60.0 >210 >120 >600 >2000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24 25 26 27 28 29 对二氯苯 (ug/L) 乙苯 (ug/L) 苯乙烯 (ug/L) 甲苯 (ug/L) 二甲苯(总量) (ug/L) 萘 (ug/L) ≤0.5 ≤0.5 ≤0.5 ≤0.5 ≤0.5 ≤1 ≤30.0 ≤30.0 ≤2.0 ≤140 ≤100 ≤10 ≤300 ≤300 ≤20.0 ≤700 ≤500 ≤100 ≤600 ≤600 ≤40.0 ≤1400 ≤1000 ≤600 >600 >600 >40.0 >1400 >1000 >600 6.2 土壤结果分析 本次自行监测的土壤样品共计 14 个,于 2018 年 11 月 2 日~2018 年 12 月 6 日完成分析,分析项目包括:重金属项目(砷、镉、铅、汞、六价铬、铜、镍)、 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共 45 项指标、pH、总石油烃、二硫化碳。具体 的监测结果见表 6-3,统计结果如下: (1)砷的含量范围 0.50~12.1mg/kg,所有点位满足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限值要 求。 (2)镉的含量范围 0.13~0.61 mg/kg,所有点位满足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限值要 求。 (3)铅的含量范围 11.0~54.9 mg/kg,所有点位满足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限值要 求。 (4)汞的含量范围 0.028~0.114mg/kg,所有点位满足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限值 要求。 (5)铜的含量范围 27~45 mg/kg,所有点位满足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限值要求。 (6)镍的含量范围 34~46mg/kg,所有点位满足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限值要求。 (7)所有点位六价铬均为检出。 (8)所有点位中挥发性有机物中包含因子除 T6 点位二氯甲烷含量 0.37 mg/kg 和 T2 点位的乙苯含量 0.34mg/kg,其余各点位所有有机物因子均未检出,所有 点位均满足第二类用地筛选值限值要求。 (9)所有点位中半挥发性有机物中包含因子均未检出,所有点位均满足第二类 用地筛选值限值要求。 (10)pH 的范围 6.80~8.71。 (11)T8 点位总石油烃的含量 43.6mg/kg,所有点位满足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12)二硫化碳含量范围在 0.32~0.50mg/kg。 32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6-3 土壤分析结果 采样点位 采样深度 采样日期 0-0.2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1 0-0.2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2 0.5-1.0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3 1.5-2.5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3 0-0.2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3 0-0.2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4 0-0.2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5 0.5-1.0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6 1.5-2.5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6 0-0.2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7 0-0.2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8 0-0.2m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9 0-0.2m 2018.11.02 厂外土壤采样点位 T0 0-0.2m 2018.11.02 厂外土壤采样点位 T0 检出限 《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 行)》(GB 36600-2018)表 1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检测项目(常规因子及特征因子) 单位:mg/kg 六价铬 汞 镍 总石油烃 砷 镉 铜 铅 11.6 0.50 3.00 2.10 1.60 3.80 3.00 2.30 1.80 1.70 16.2 12.1 10.2 11.9 0.01 0.15 0.25 0.31 0.19 0.13 0.61 0.41 0.30 0.18 0.15 0.38 0.38 0.22 0.14 0.01 28 28 37 29 27 42 32 30 27 27 28 45 28 31 1 41.7 11.7 48.6 11.0 24.0 54.9 22.6 36.2 16.2 30.0 26.1 21.7 17.6 83.6 0.1 0.036 0.094 0.045 0.033 0.028 0.114 0.060 0.054 0.029 0.031 0.111 0.071 0.035 0.084 0.002 36 42 34 46 43 44 40 36 40 34 37 39 36 30 5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2 60 65 2×103 800 38 900 5.7 备注:pH 无量纲,ND 表示未检出(下同) 33 二硫化碳 pH — — — — — — — — — — 43.6 — 19.3 13.4 0.003 0.48 — 0.48 0.32 0.49 — — 0.46 0.50 — — — 0.43 0.37 0.02 — — 8.48 8.05 7.70 — 6.80 — — 8.60 — — 8.71 8.44 — 4.5×103 / —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6-3 续 土壤分析结果 采样地点 采样深 度(m) 采样日 期 厂内土壤采样 2018. 0-0.2 11.02 点位 T2 厂内土壤采样 2018. 0-0.2 11.02 点位 T4 厂内土壤采样 2018. 0-0.2 11.02 点位 T6 厂内土壤采样 2018. 0.5-1.0 11.02 点位 T6 厂内土壤采样 2018. 0-0.2 11.02 点位 T9 厂外土壤采样 2018. 0-0.2 11.02 点位 T0 厂外土壤采样 2018. 0.5-1.0 11.02 点位 T0 检出限 《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 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36600-2018)表 1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氯仿 氯甲 烷 1,1-二 氯乙 烷 1,2-二 氯乙 烷 检测项目(挥发性有机物) 单位:mg/kg 1,1-二 顺-1,2反-1,2二氯甲 氯乙 二氯乙 二氯乙 烷 烯 烯 烯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0.40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0.37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0.07 0.06 0.001 0.06 0.07 0.05 0.07 0.07 0.08 0.06 0.06 0.06 0.07 0.07 2.8 0.9 37 9 5 66 596 54 616 5 10 6.8 53 840 四氯 化碳 34 1,2-二 氯丙 烷 1,1,1,2四氯乙 烷 1,1,2,2四氯乙 烷 四氯 乙烯 1,1,1三氯 乙烷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6-3 续 土壤分析结果 检测项目(挥发性有机物) 单位:mg/kg 采样地点 采样深度(m) 采样日期 1,1,2三氯 乙烷 三氯 乙烯 1,2,3三氯 丙烷 氯乙烯 苯 氯苯 1,2-二 氯苯 1,4-二 氯苯 乙苯 苯乙烯 甲苯 间二甲 苯+对 二甲苯 邻二 甲苯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2 0-0.2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0.34 ND ND 0.80 1.24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4 0-0.2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6 0-0.2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6 0.5-1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9 0-0.2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0 0-0.2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0 0.5-1.0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0.06 检出限 《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2.8 (GB 36600-2018)表 1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0.06 0.06 0.02 0.10 0.06 0.08 0.08 0.06 0.06 0.07 0.06 0.06 2.8 0.5 0.43 4 270 560 20 20 1.29×103 1.2×103 570 640 35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6-3 续 土壤分析结果 检测项目(半挥发性有机物) 单位:mg/kg 采样深度 (m) 采样日期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2 0-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4 采样地点 ND 苯并 (b)荧 蒽 ND 苯并 (k)荧 蒽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2018.11.02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ND 检出限 0.09 0.5 0.06 0.1 0.1 0.2 0.2 0.1 0.1 0.1 0.09 《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GB 36600-2018)表 1 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76 260 2.256×103 15 1.5 15 151 1.293×103 1.5 15 70 硝基 苯 苯胺 2-氯酚 苯并 (a)蒽 苯并 (a)芘 2018.11.02 ND ND ND ND 0-0.2 2018.11.02 ND ND ND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6 0-0.2 2018.11.02 ND ND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6 0.5-1.0 2018.11.02 ND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9 0-0.2 2018.11.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0 0-0.2 厂内土壤采样点位 T0 0.5-1.0 36 䓛 二苯并 茚并 (a,h) (1,2,3蒽 cd)芘 ND ND 萘 ND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6.3 地下水分析结果 本次自行监测的地下水样品共 4 个,于 2018 年 11 月 2 日~2018 年 11 月 6 日完成分析,分析项目包括:重金属(砷、镉、铅、汞、六价铬、铜、镍) 、pH、 苯胺、二硫化碳、总石油烃,具体的监测结果见表 6-4,统计结果如下: (1)砷含量范围:DW3 和 DW0 未检出,DW1 含量为 1.0µg/L ,DW2 含 量为 4.2µg/L,所有点位满足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2)镉含量范围:DW3 为 0.08µg/L,其它点位均未检出,所有点位满足Ⅲ 类标准限值要求。 (3)铅含量范围:1.53~45.6µg/L,满足Ⅳ类标准限值要求。 (4)汞所有点位均未检出,满足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5)六价铬所有点位均未检出,满足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6)铜所有点位均未检出,满足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7)镍所有点位均未检出,满足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8)pH 范围在 7.63~7.64,所有点位满足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9)二硫化碳所有点位均未检出。 (10)苯胺含量范围:DW2 含量 2.97 mg/L,其余各点位未检出。 (11)总石油烃含量范围:0.88~15.6mg/L。 37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表 6-4 地下水监测结果 检测项目(常规及特征因子) 单位:µg/L 采样地点 单位:mg/L 采样日期 砷 镉 铅 汞 六价铬 铜 镍 苯胺 总石油烃 二硫化碳 pH 厂区内地下水点位 DW1 2018.11.02 1.0 ND 1.93 ND ND ND ND ND 0.88 ND 7.63 厂区内地下水点位 DW2 2018.11.02 4.2 ND 2.79 ND ND ND ND 2.97 15.6 ND 7.64 厂区内地下水点位 DW3 2018.11.02 ND 0.08 45.6 ND ND ND ND ND 2.24 ND 7.64 厂区外地下水点位 DW0 2018.11.02 ND ND 0.40 ND ND ND ND ND 0.21 ND 7.68 0.3 0.05 0.09 0.04 0.004 0.006 0.02 0.03 0.05 0.6 — ≤10 ≤5 ≤10 ≤1 ≤0.05 ≤1.0 ≤0.02 / / / 6.5~8.5 ≤50 ≤10 ≤100 ≤2 ≤0.1 ≤1.5 ≤0.1 / / / 5.5~6.5 或 8.5~9.0 检出限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Ⅲ类标准限值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Ⅳ类标准限值 备注:ND 表示未检出,pH 无量纲。 38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6.4 小结 本次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自行监测报告结果显示,2018 年度土壤自行监测情况 良好,未出现超标情况。 土壤所检测的常规因子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 准(试行)》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的要求。 地下水所检测的因子中除 DW3 的铅指标略高,满足《地下水水质标准》 (GB/T14848-2017)Ⅳ类标准限值要求,其它点位此次检测的地下水监测因子均 能满足Ⅲ类标准限值要求。 39 镇江振邦化工有限公司土壤自行监测报告 7 企业针对监测结果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8 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结果显示,本公司目前的土壤及地下水符合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 (GB36600-2018)和《地 下水水质标准》 (GB/T14848-2017)标准,未出现超标情况。但为了进一步确保后 续年度自行监测数据一直保持良好的状况,本公司拟采取以下进一步完善和改善 措施: (1)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和特征污染物,不 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良好的土壤污染防 治体系,确保厂区土壤资源能够得到永续利用。 对于重点区域,如污水处理站、危废储存场所、储罐等区域加强环境管理, 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践行清洁生产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整治,在下 一年的清洁生产中加大关注力度。 (2)后期如有部分场地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应采用湿式作业,控制施工扬尘, 向施工人员配发口罩,减少施工扬尘对施工人员健康危害。做好工地食堂卫生工 作,防止场内土壤进入施工管理人员的饮食。 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环境管理机构和制度,确定专人负责环境保护工作,一 旦发生历史遗留或地质漏斗等原因形成的局部污染,应及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报告,并委托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开展监测工作,明确污染物种类及污 染程度,以确定处理方案。 (3)厂区内所涉及到的原辅料,应加强其在运输路线、储存位置以及后期产 生的固体废物暂存所的管理,预防或避免滴、撒、渗漏现象,降低对土壤环境造 成的影响,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 (4)严格按照《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要求每年不少于一次的监测频率,增加本公司土壤及地下水的 监测频次,利用本公司现有条件进行定期监测,委托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完成。 (5)后续以生产单元作为重点区域,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安全隐 患的生产设备定期检查维护、检修,以降低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减少对土壤环 境的侵害,减少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危害。 4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