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山西晋中太谷北阳110kV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pdf
B2022036FS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项目名称: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 主变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编制日期:2022 年 7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项目代码 2207-140726-89-01-772624 建设单位联系 人 王鸿儒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胡村镇 (变电站位于太谷区胡村镇东北、线路位于变电站南侧) 北阳变电站( 度 分 秒, 度 分 秒); 胡村变电站( 度 分 秒, 度 分 秒); 铭贤变电站( 度 分 秒, 度 分 秒); 线路起点( 度 分 秒, 度 分 秒); 线路终点( 度 分 秒, 度 分 秒) 建设项目 D4420 电力供应 161 输变电工程 行业类别 建设地点 地理坐标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建设性质 0354-3082023 联系方式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项目审批(核准 晋中市太谷区行政 / 备案)部门(选 审批服务管理局 填)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太审批〔2022〕77 号 总投资(万元) 4527.0 环保投资(万元) 87.0 环保投资占比 (%) 1.92 施工工期 6 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 专项评价设 置情况 否 用地(用海) 是: 面积(m2) 专项评价类别: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设置理由: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不新增 输变电》(HJ24-2020)附录B 输 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和要求B.2.1专题评价,应设电磁环境影响 专题评价。 规划情况 无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无 规划及规划 环境影响评 价符合性 分析 无 — 1 — 1、建设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1)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主要为主变扩建及线路改造工程,为原址、原线路 改造,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站址及线路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 林公园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中规定的生态保护目标。 根据《晋中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项目位于重点 管控单元。本工程与晋中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及总体准入清单要求的符合 性分析见下表。项目为输变电工程,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采矿、 选矿、采石等违法、违规行为,不属于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 施,不属于管控单元中的管控部分。项目建设不违背生态保护红线要求。项目 与晋中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相对位置关系详见附图18。 (2)环境质量底线 变电站四周、线路沿线及敏感点处各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 均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采取评价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站址四周、线路沿 其他符合性 分析 线及敏感点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均能做到达标排放,本项目为原址、 原线路改造,项目建设对生态影响较小,对当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符合环境 质量底线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 项目为供电项目,无用电能源消耗,项目的建设可以缓解当地供电压力, 提高当地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符合电力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项目为 110kV 输变电工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9 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 改)》中的鼓励类项目“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运营期 无生产废水、废气产生。项目的建设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要求。 表 1-1 管控类别 重点管控 单元 — 2 — 本项目与晋中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符合性分析 管控要求 符合性分析 项目主要为主变扩建及线路改造工程, 进一步优化 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属于采矿、 空间布局,加强污 染 物 排 放 控 制 和 选矿、采石等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 的工业及城镇开发建设活动,符合重点管控 环境风险防控,不 单元的要求。 断提升资源能源 项目为原址、原线路改造,不涉及新增 利用效率,解决生 建设用地,主变扩建工程运营期采取事故油 态环境质量不达 池、危废暂存间等环保设施,能够满足相关 标、生态环境风险 标准要求;输电线路运行期不排放废气、废 高等问题,实现减 水及固体废物。因此项目运行不会对区域生 污降碳协同效应。 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表1-2 本项目与晋中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清单要求符合性分析 管控 类别 其他符合性 分析 管控要求 符合性分析 (1)对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原则上按 照禁止开发区进行管理,严格禁止开发性、生 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 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 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2)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须 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 要求。 本工程为输变 空间 (3)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应纳入国家 电工程,不涉及生态 布局 产业规划。新建、扩建石化、化工、焦化、有 红线,不属于“两高” 约束 色金属冶炼、平板玻璃项目应布设在依法合规 项目,不会造成土壤 设立的产业园区。 污染。 (4)全市严格管控新增钢铁、焦化、水 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禁新增铸造产能建设 项目,对确有必要新建或改造升级的高端铸造 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 (5)禁止在居民区和学校、医院、疗养 院、养老院、幼儿园等单位周边新建、改建、 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 (1)水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十四五” 相关目标指标。 (2)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鼓励支持 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和再生水回用。 (3)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形成水 本工程为输变 资源 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新格 电工程,不涉及开发 利用 局。 利用水资源。符合资 效率 (4)能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碳达峰、碳 源 利 用 效 率 管 控 要 中和相关要求以及“十四五”相关目标指标。 求。 (5)土地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十四 五”相关目标指标。 (6)新建矿山必须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 准,实现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根本好转。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要求。 2、水源地保护区 太谷区辖 3 镇 6 乡:明星镇、胡村镇、范村镇、侯城乡、北洸乡、水秀乡、 阳邑乡、小白乡、任村乡。其中明星镇、胡村镇、小白乡乡镇政府所在地饮用 水由太谷区城市集中式水源地庞庄水库供给。其余乡镇集中式供水水源均为地 下水型水源。采用乡镇集中供水的 6 个乡镇均设有 1 处集中供水工程,均为地 下水型水源地。 本项目不在太谷区城市及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距本项目最 — 3 — 近的乡镇集中供水水源为水秀乡集中供水水源,水秀乡集中供水水源有水井 1 眼,位于水秀村南约 200m,经纬度坐标为:112.5548611,37.45681。水源一级 保护区以水井为中心,半径 70m 的圆形区域,一级保护区面积为 0.0153km 2, 不划分二级保护区。本项目距水秀乡集中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约 3.7km。 工程施工区域远离水源保护区,不会对水源保护区造成影响。 本工程不涉及分散式水源地,本项目与太谷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相 对位置关系示意图见附图 12。 3、项目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选址选线要求,输变电建设项 目选址选线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等环境敏感区。项目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分析 见下表。 表 1-3 其他符合性 分析 项目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分析 相关规定 本项目符合性 项目为原址原线路改 造,选址选线不涉及自然保 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 环境敏感区,符合生态保护 红线管控要求。 同一走廊内的多回输电线路,宜 输电线路对胡北线及铭 采取同塔多回架设、并行架设等形式, 北线进行改造,胡北线架空 减少新开辟走廊,优化线路走廊间距, 段利用原有塔基进行单侧挂 降低环境影响。 线,降低了环境影响。 输变电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符合 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自然保 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 区。 选址 选线 原则上避免在 0 类声环境功能区 建设变电工程。 电磁 环境 保护 声环 境保 护 — 4 — 新 建城 市电 力 线路 在市 中心 地 区、高层建筑群区、市区主干路、人 口密集区、繁华街道等区域应采用地 下电缆,减少电磁环境影响。 变电工程噪声控制设计应首先从 噪声源强上进行控制,选择低噪声设 备;对于声源上无法根治的噪声,应 采用隔声、吸声、消声、防振、减振 等降噪措施,确保厂界排放噪声和周 围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别满足 GB12348 和 GB3096 要求。 线路选线不涉及 0 类声 环境功能区。 不涉及。 变电站主变选择低噪声 设备,经建筑隔声、减振等 措施后,厂界及周围声环境 敏感目标分别满足 GB12348 和 GB3096 要求。 续表 1-3 项目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符合性分 相关规定 其他符合性 分析 本项目符合性 水环 境保 护 变电工程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宜 考虑处理后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不具 备纳入城市污水管网条件的变电工 程,应根据站内生活污水产生情况设 置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化粪池、地埋 式污水处理装置、回用水池、蒸发池 等),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收利用、 定期清理或外排,外排时应严格执行 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关要求。 变电站内产生的生活污 水排入化粪池定期清掏,不 外排。 生态 环境 保护 输变电建设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应 按照避让、减缓、恢复的次序提出生 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 项目不新增占地,站外 电缆线路仅为临时占地,施 工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 复。 大气 环境 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现 场和物料运输的管理,在施工工地设 置硬质围挡,保持道路清洁,管控料 堆和渣土堆放,防治扬尘污染,对易 起尘的临时堆土、运输过程中的土石 方等应采用密闭式防尘布(网)进行 苫盖,有条件的地方宜洒水降尘。 环评已要求本项目文明 施工,施工期对施工场地设 置围挡,对施工场地、道路 及时洒水抑尘,对易产生扬 尘的堆放材料采取苫盖措 施,避免扬尘,有条件的地 方宜洒水降尘。 固体 废物 环境 保护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建筑 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集中收集,并 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清运 处置,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迹地清理 工作。 环评已要求本项目对施 工期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 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按照 当地环卫部门的要求及时清 运至指定地点。 因此,经上述分析,项目建设符合《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 5 —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项目建设内容 (1)变电站工程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现有主变 2×63MVA,本期扩建 3#主变 63MVA 及其两侧进 线间隔,配套 110kV 中性点成套设备 1 套。新增无功补偿 2×6Mvar。 (2)线路工程 改造铭北Ⅰ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改造铭北Ⅱ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5km。 改造胡北Ⅰ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改造胡北Ⅱ线线路路径长度为 0.7km。 (3)对侧间隔扩建 胡村 110kV 变电站扩建 110kV 出线间隔 1 个。铭贤 220kV 变电站更换 110kV 光纤 电流差动保护装置 1 套。 工程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见下表。项目位于太谷区境内。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 图 1,线路路径示意图见附图 2,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图 3。 表 2-1 工程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建设 项目名称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内容 建设单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工程设计单位 山西晋通诚信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电压等级 110kV/35kV/10kV (1)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名称 主体 工程 配套 工程 公用 工程 — 6 — 内容 现状 本期 扩建后 主变压器 2×63MVA 63MVA 3×63MVA 110kV 进出线 2回 2回 4回 35kV 进出线 4回 / 4回 10kV 进出线 25 回 / 25 回 无功补偿 2×(6+4)Mvar 2×6Mvar 排水 场地雨水散排出 站外,站内产生的生活 污水经管道排入站内 旱厕,定期清掏不外 排。 新建 化粪池 采暖 采用空调采暖 依托原有 2×(6+4)Mvar+ 2×6Mvar 场地雨水散排出 站外,站内产生的生活 污水经管道排入站内 化粪池,定期清掏不外 排。 采用空调采暖 续表 2-1 名称 公用 工程 环保 工程 工程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内容 现状 消防 主变压器场地配 推车式灭火器,其他 场所配置干粉灭火器 等。 事故油池 20m 事故油池 危废暂存间 无 3 本期 扩建后 依托原有 主变压器场 地配推车式灭火 器,其他场所配置 干粉灭火器等。 拆除原有, 新 建 一 座 30m3 地下事故油池。 设 1 间 6m2 危废暂存间 新建一座 30m3 地 下事故油池 6m2 危废暂存间 (2)线路工程 名称 主体 工程 建设 铭贤-北阳 110kV 进线改 造工程 胡村-北阳 110kV 进线改 造工程 施工便道 内容 施工料场 施工营地 辅助 工程 塔基 施工区 电缆施工 牵张场 生态 环保 工程 固废 废气 废水 内容 改造铭北 I 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原 29#-北阳 站),改造铭北 II 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5km(原 29#-北 阳站),新建四通井 1 座,三通井 1 座,新建 12 孔排管 50m。 拆除原 30#塔,改为电缆进站。 改造胡北 I 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改造胡北 I 线路 径长度为 0.7km,其中架空线路路径长度为 0.6km,电缆线路 路径长度为 0.1km。新建双回路终端塔 1 基(23#塔)。 本项目线路全部处于平地路段,交通运输便利。输电线 路段材料运输等施工道路充分利用沿线 108 国道、范白线和 乡镇道路,不需修建施工道路。 本工程不单独设施工料场。 本项目线路较短,且仅为站外电缆施工及塔基单侧挂线, 施工人员租用当地民房,不再另行设置施工营地。 本项目新建 1 基塔,塔基布设 1 处塔基施工区,塔基向 外延伸 2m 部分为临时占地部分,每座塔基平均临时占地约 60m2,共布设塔基施工区 1 处,塔基临时占地总面积为 60m2。 占地类型为站外荒草地。 电缆沟、电缆排管敷设施工临时占地 0.15hm2。占地类型 主要为草地、农田。 本工程沿线共布设牵张场 3 处,属临时占地,平均每处 占地面积为 0.015hm2,牵张场占地面积总计约 0.045hm2。占 地类型主要为荒草。 本工程新建塔基 1 基,共计永久占地 0.003hm2,占地类 型主要为荒草地。本评价要求施工期严格划定施工作业带范 围,尽量减少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占地进行生 态恢复。 施工过程中产生固废及时清运不堆存。输电线路施工产 生的弃土方就近回填,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 部门统一处理。 设置防尘网、运输车辆加盖篷布等。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经临时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施工现场 泼洒抑尘。 — 7 — 续表 2-1 工程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名称 环保 工程 内容 电磁环境 按照设计和环评要求,保证输电线路架设高度。 (3)对侧间隔扩建 胡村 110kV 变电站间隔 扩建工程 铭贤 220kV 变电站保护 改造工程 本期扩建胡村变电站 110kV 出线间隔 1 个,占用西起第一 出线间隔(电缆出线)。本期新增 GIS 电缆出线间隔设备 1 套。 北阳Ⅱ线现有距离保护装置本期更换与对侧一致的光纤 差动保护装置 1 套,采用专用纤芯方式传输保护信号;北阳 I 线保护装置现状为光差保护,本期利旧。 2、工程规模 2.1 变电站工程 (1)建设规模 现有主变容量为(2×63)MVA,110kV 出线 2 回,35kV 出线 4 回,10kV 出线 25 回。本期新增 3#主变 63MVA 及其两侧进线间隔,配套 110kV 中性点成套设备 1 套。新 增无功补偿 2×6Mvar。 (2)进出线规模 现北阳站 110kV 向南进出线规模 2 回。间隔从西向东依次为:铭贤 I、铭贤 II。本 建设 内容 期改造后,向南进出线规模 6 回,间隔从东向西依次为:铭贤 I、备用、胡村 II、备用、 胡村 I、铭贤 II。本次占用东起第一、三、五、六间隔。 (3)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本期新增 3#主变布置 1#主变东侧,接入 110kV I 段母线。 110kV 配电装置(GIS 形式):拆除 110kV 配电装置(户外 AIS 高型布置),原位 新建 GIS 间隔 10 个(主变进线 3 个,电缆进线 3 个,架空进线 1 个,PT 间隔 2 个,分 段间隔 1 个),布置在站区南侧。110kV 配电装置单列布置,向南电缆和架空混合出线。 35kV 配电装置(户内开关柜单列布置形式):拆除 35kV 户外配电装置,原位新建 35kV 配电室 1 座,布置在站区东侧。35kV 开关柜单列布置,向东电缆出线。1#主变 35kV 架空进线更换为电缆进线,2#主变 35kV 仍为架空进线。 10kV 配电装置(户内开关柜双列布置形式):向东扩建 10kV 配电室 1 座,室内开 关柜双列布置,向北电缆出线,与原配电室开关柜采用母线桥连接。 移位 2#变电容器,新增 3#变电容器和新增 3#接地变布置在站区东南角,新增 1#、 2#接地变布置在站区西南角。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4)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主变采用三相双绕组自冷有载调压变压器,容量 63MVA。 — 8 — 110kV 采用户外 GIS 设备,35kV、10kV 采用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10kV 并联电容器组采用户外框架式,接地变及消弧线圈采用箱式成套设备。 (5)土建部分 1)拆除部分:110kV 进线架构组及基础 1 组;110kV 电流互感器及隔离开关基础 5 组;110kV 断路器基础 4 组;110kV 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 1 组;110kV 避雷器支架及 基础 1 组;110kV 隔离开关基础 4 组;110kV 线路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 2 组;电容器 组基础 2 基;35kV 母线架构及基础 4 组;35kV 进线架构及基础 4 组;35kV 隔离开关 基础 14 组;35kV 断路器基础 7 组,35kV 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支架及基础 2 组,35kV 线路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 1 组,站用变基础 1 基;35kV 电流互感器及避雷器支架及 基础 1 组;110kV 主变架构及基础 1 组;避雷针及基础 1 组;拆除站内道路 250m2;围 墙 30m;原事故油池一座;电缆沟(0.8m×0.8m)60m;电缆沟(0.4m×0.4m)60m; 消防小室 1 座;拆除厕所 1 座。 2)新建部分:110kV 电压互感器基础 2 组,支架 1 组;110kV 避雷器基础 2 组, 支架 1 组;110kV 架构及基础 3 组;110kVGIS 基础 1 组;110kV 变压器基础及油池 1 组;110kV 变压器架构及基础 2 组;110kV 变压器防火墙 1 堵;新建 10kV 消弧线圈接 建设 地变基础 3 基;110kV 变压器油池 1 组(破坏后修复);新建警卫室基础 1 组;新建 35kV 内容 配电室(184m2)1 组;新建 10kV 配电室(99.2m2)1 组;10kV 母线桥支架及基础 5 组; 新建电容器组 2 组;新建事故油池(30m3)1 座;新建集水井 1 座;新建消防小室 1 座; 新建避雷针及基础 1 组;新建中性点基础 1 基;新建端子箱基础 1 基;新建检修电源箱 基础 3 基;新建电源分配箱基础 1 基;新建化粪池 1 座;改造库房为蓄电池室;电缆沟 (1.1×1.4m)45m;电缆沟(0.8×0.8m)100m;电缆隧道(2.0×2.0m)20m;恢复地 面 1000m2;新建站内道路 250m2。新建 600m2 混凝土地面(过渡方案)。 地基处理:采用三七灰土换填法,共需灰土 1150m3。 2.2 线路工程 (1)铭贤-北阳 110kV 进线改造工程 由于北阳 110kV 站主变增容扩建,导致原有 110kV 间隔进行调整,进线方式发生 改变,具体改造方案为 110kV 铭贤-北阳双回线路将由 29#电缆引下利用已有 29#-30# 排管沟道,拆除原 30#,改为电缆进站。 1)建设规模 改造线路路径长度共 0.25km。 ①改造铭北Ⅰ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原 29#-北阳站),新建四通井 1 座。 ②改造铭北Ⅱ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5km(原 29#-北阳站),新建三通井 1 座, — 9 — 新建 12 孔排管 50m。 拆除原 30#双回路终端塔 1 基,拆除原电缆 2×0.05km,导线 2×0.02km。 2)线路路径 铭北Ⅰ线:由原 110kV 铭贤-北阳双回线路 29#塔电缆引下利用已有 29#-30#排管 沟道,拆除原 30#,改为电缆进站。 铭北Ⅱ线:由原 110kV 铭贤-北阳双回线路 29#塔电缆引下利用已有 29#-30#排管 沟道和新建 12 孔排管,改为电缆进站。 海拔高度 770m 左右。地形比例:平地 100%。 3)电缆选型 电力电缆采用单芯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护套聚乙烯外护套纵向阻水铜电力 电缆 ZC-YJLW03-Z-64/110-1×1000mm2。 4)电缆敷设方式 改造 110kV 铭北线 29#-北阳站线路工程,采用 9 孔排管敷设和站内隧道敷设方式。 5)障碍物拆迁 拆除原铭贤 110kV 线 30#双回路终端塔 1 基(杆塔运行年代较长,且为 240 导线鞍 建设 山塔),拆除原电缆 2×0.05km,导线 2×0.02km。 内容 (2)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改造工程 1)建设规模 改造线路路径长度共 0.8km。 ①改造 I 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新建 23#-北阳站),新建双回路电缆终端 塔 1 基,余缆井 1 座,重新放紧线 0.15km。 ②改造 II 线路径长度为 0.7km,其中架空线路路径长度为 0.6km(原 18#-北阳站) , 电缆线路路径长度为 0.1km(胡村站-原 1#)。新建 4 孔排管 0.1km,余缆井 1 座,转 角井 2 座。 2)线路路径 胡北Ⅰ线改造从新建 23#电缆引下,向北进入北阳 110kV 站。 胡北Ⅱ线完善胡村站-原 1#电缆线路和原 18#-北阳站架空线路,与原线路接通。 海拔高度 770m 左右。地形比例:平地 100%。 3)导、地线及电缆选型 导线采用 2×JL/G1A-240/30 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 1 根 48 芯 OPGW 复合光缆。 电缆采用单芯阻燃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护套聚乙烯外护套纵向阻水铜电力电缆 ZC-YJLW03-Z-64/110-1×1000mm2。 — 10 — 4)电缆敷设方式 改造 110kV 胡北 I、II 线-北阳站线路工程,采用 4 孔排管敷设和站内隧道敷设方 式。 5)杆塔选型 新建双回路终端塔 1 基,型号为 110-ED21S-DJ-18。具体参数详见下表。 表 2-2 参数 类型 终端塔(1 基) 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改造工程杆塔一览表 杆塔型 呼称高(m) 数量 110-ED21S-DJ-18 18 1 合 计 1 2.3 对侧间隔扩建 (1)胡村 11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 现胡村 110kV 变电站 110kV 进出线规模 6 回。110kV 向南出线,间隔从西向东依次 为:备用、备用、贯家堡Ⅱ、贯家堡Ⅰ、备用、胡村 I。 本期改造,胡村 I 间隔不变,新建占用西起第一间隔为胡村 II。 建设 内容 1)一次部分 本期扩建胡村变电站 110kV 出线间隔 1 个,占用西起第一出线间隔(电缆出线)。 本期新增 GIS 电缆出线间隔设备 1 套。 2)二次部分 胡村 110kV 变电站现有 T 接铭贤-北阳 110kV 出线间隔 1 回,保护配置为距离保 护测控装置。本期改造后,扩建胡村一北阳 110kV 出线间隔 1 回,形成胡村一北阳 110kV 双回线路,线路长度 2×4.8 公里。 本期新增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1 套、更换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测控集成装 置 1 套,均采用专用纤芯传输保护信号。 新增智能电度表 1 块,安装于 110kV 预制舱 110kV 保护测控屏备用位置。 新增 110kV 母线保护装置 1 套,安装于 110kV 预制舱 110kV 母线保护屏备用位置。 3)土建部分 本期不涉及。 (2)铭贤 220kV 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 铭贤 220kV 变电站现有北阳 I、II 线线路长度 2×6.9km,保护装置采用保护、测控 独立装置。北阳 II 线现有距离保护装置本期更换与对侧一致的光纤差动保护装置 1 套, 采用专用纤芯方式传输保护信号;北阳 I 线保护装置现状为光差保护,本期利旧。 3、施工方案 — 11 — 变电站主变扩建施工方案包括原 110kV 配电装置、35kV 进线架构、站内道路、事 故油池等拆除工程,站内电缆沟、电缆隧道、事故油池、站内道路建设等新建工程,主 建设 变等设备安装等。变电站施工工艺及施工时序如下:先进行土建工程,完成后组织土建 内容 工程中间验收,然后再进行主变压器、110kV 电气设备、35kV 电气设备等电气安装及 调试工程施工,最后进行竣工验收。 本项目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方案仅包括输电线路架设。施工工艺及施工时序如下:首 先将输电电线沿输电线路走向布设于相邻的杆塔之间,然后实现电线上塔,并按照输电 架设的有关规范对电线进行张紧、固定,完成整个输电线路的架设工作。 电缆线路施工方案包括电缆排管、管沟建设,电缆敷设。 间隔扩建工程施工方案包括站内地缆隧道建设、输电线路接入。 项目建设周期 6 个月。 1、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简述 本项目为输变电工程,施工期主要的污染物有北阳 110kV 变电站主变建设及线路改 造过程产生噪声、扬尘、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及固体废物等。 营运期主要污染因子为:北阳 110kV 变电站及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和噪声。 2、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变电站主变扩建施工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 工艺 流程 和产 排污 环节 图 2-1 变电站主变扩建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示意图 (2)变电站间隔扩建施工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 基础建设 输电线路接入 投产运行 噪声、粉尘、固体废物 图 2-2 — 12 — 变电站间隔扩建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示意图 (3)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 图 2-3 架空线路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示意图 (4)电缆线路施工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 电缆沟、排管建设 电缆敷设 投产运行 废电缆、固定电缆的支架等固体废物、噪声 工艺 图2-4 流程 和产 电缆线路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 (5)拆除旧线路施工期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 排污 环节 图 2-5 拆除旧输电线路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示意图 — 13 — 3、运营期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变电站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 图 2-6 变电站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 (2)间隔扩建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 工艺 流程 和产 排污 环节 图 2-7 间隔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 (3)输电线路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 图 2-8 — 14 — 输电线路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 1、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现状概况 表 2-3 项目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现状概况及原有污染情况表 太谷北阳110kV变电站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位于太谷区胡村镇东北方向,占地面积 6.7 亩, 基本 于 2002 年 5 月 17 日开始投产运行。北阳站现有主变容量 2×63MVA,电 概况 压等级 110/35/10kV,户外布置。 本期新增 3#63MVA 主变。 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1 号主变增容改造工程于 2016 年 12 月 7 日取得原山西省环境保护厅环评批复,批复文号为晋环辐射函〔2016〕97 环保手 号(详见附件)。 续落实 建设单位已于 2019 年 6 月 5 日对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1 号主 情况 变增容改造工程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结论为合格,于 2019 年 9 月在全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系统进行了公示。 与项 根据现场踏勘,变电站环保设施建设情况现状为:变电站主变选用低 目有 噪主变压器,变电站内设有一座事故油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进行 关的 现有环 了防渗处理,变压器事故状态下的废油进入事故油池。通过与建设单位核 原有 保设施 实,目前变压器未发生漏油事故,事故油池尚未使用过。变电站内产生的 环境 及原有 生活污水排入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村民施肥使用。环保设施均满足运行 污染 污染 要求,变电站四周生态环境良好。 问题 情况 根据变电站的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现状监测,均满足标准 限值的要求(详细监测数据见监测报告)。 (1)本期增容扩建 1 台 63MVA 主变压器,原 20m3 事故油池不能满 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19)100%油量要 求,本期拆除原有事故油池,新建一座有效容积约 30m3 事故油池,能够 满足本项目需求。 存在的 (2)根据现状调查,站内未设置危废暂存间,根据《国家危险废物 环境问 名录》,废旧蓄电池、事故油池(事故情况下产生)、废油渣(检修时产 题 生)均属于危险废物。因此变电站内应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根据《危险 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中标准要求、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本评价要求 设置一座危废暂存间。 — 15 — 2、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现状概况 表 2-4 项目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现状概况及原有污染情况表 太谷胡村110kV变电站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位于太谷区胡村庄村东南 750m,占地面积 4239m2 ,于 2021 年 3 月 29 日开始投产运行。胡村站现有主变容量 3× 基本 概况 63MVA,电压等级 110/35/10kV。 110kV 现有进出线 2 回、备用间隔 2 回。本期占用西起第一备用出线 间隔(电缆出线)。 晋中太谷胡村 110kV 输变电工程于 2019 年 3 月 26 日取得晋中市生态 环保手 环境局环评批复,批复文号为市环函〔2019〕156 号(详见附件)。 续落实 建设单位已于 2021 年 9 月 28 日对晋中太谷胡村 110kV 输变电工程进 情况 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结论为合格,于 2021 年 11 月在全国建设项 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系统进行了公示。 根据现场踏勘,变电站环保设施建设情况现状为:变电站主变选用低 与项 噪主变压器,变电站内设有一座 30m3 事故油池,设置了 12m2 危废暂存间。 目有 关的 原有 环境 污染 现有环 事故油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进行了防渗处理,变压器事故状态下的 保设施 废油进入事故油池。通过与建设单位核实,目前变压器未发生漏油事故, 及原有 事故油池尚未使用过。变电站为无人值守站,产生的生活污水经 1 座化粪 污染 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村民施肥使用,生活污水不外排。环保设施均 情况 满足运行要求,变电站四周生态环境良好。 问题 根据验收阶段变电站的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现状监测,均 满足标准限值的要求(详细监测数据见监测报告)。 存在的 环境问 题 — 16 —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不存在原有环境问题。 3、太谷铭贤 220kV 变电站现状概况 表 2-5 项目 太谷铭贤 220kV 变电站现状概况及原有污染情况表 太谷铭贤220kV变电站 太谷铭贤(太谷北)220kV 变电站位于太谷区沙沟村东约 1km,占地 面积 1.2330hm2,于 2021 年 6 月开始投产运行。铭贤站现有主变容量 2× 基本 240MVA,电压等级 220/110/35kV。220kV 现有进出线 4 回,110kV 现有 概况 进出线 4 回。 本期进行保护改造工程。 山西晋中太谷北 220kV 输变电工程于 2019 年 6 月 3 日取得山西省生态 环保 手续 落实 情况 环境厅环评批复,批复文号为晋环审批函〔2019〕181 号,山西晋中太谷北 22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于 2021 年 5 月 12 日取得晋中市生态环境 局环评批复,批复文号为市环函〔2021〕106 号(详见附件)。 建设单位已于 2022 年 1 月 14 日对山西晋中太谷北 220kV 输变电工程 与项 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验收结论为合格,于 2022 年 1 月在全国建设项 目有 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信息系统进行了公示。 根据现场踏勘,变电站环保设施建设情况现状为:变电站主变选用低 关的 原有 现有 噪主变压器,变电站内设有一座 77m3 事故油池,设置了有效容积为 4m3 化 环境 环保 粪池。事故油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进行了防渗处理,变压器事故状 污染 设施 态下的废油进入事故油池。通过与建设单位核实,目前变压器未发生漏油 问题 及原 事故,事故油池尚未使用过。变电站为无人值守站,产生的生活污水经 1 有污 座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于周边村民施肥使用,生活污水不外排。环保 染 设施均满足运行要求,变电站四周生态环境良好。 情况 根据验收阶段变电站的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现状监测,均 满足标准限值的要求(详细监测数据见监测报告)。 存在 的环 太谷铭贤 220kV 变电站不存在原有环境问题。 境问 题 — 17 — 4、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 表 2-6 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现状概况及原有污染情况表 项目 胡村-北阳110kV线路 胡村~北阳双回 110kV 线路工程,线路长度折单 9.56km。其中双回 架空线路路径长度 2×4.25km(1#-12#和 13#-18#),单回架空线路路径长 度 0.56km(18#-23#),双回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2×0.2(12#-13#),单回 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胡村站-1#)。杆塔 22 基,其中双回路直线塔 基本 11 基,双回路转角塔 11 基。线路导线采用 2×JL/G1A-240/30 钢芯铝绞线, 概况 地线采用两根 24 芯 OPGW 光缆。 电缆采用 ZC-YJLW02-Z-64/110-1×1000mm2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皱 纹铝护套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本期对其进行改造(胡北Ⅰ线从新建 23#电缆引下,胡北Ⅱ线完善胡 村站-原 1#电缆线路和原 18#-北阳站架空线路,与原线路接通)。 与项 环保手 晋中太谷北 220kV 变电站 110kV 送出工程(其中包含新建胡村~北 续落实 阳 110kV 线路)于 2019 年 4 月 25 日取得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批 情况 复文号为市环函〔2019〕228 号(详见附件)。 目有 关的 原有 环境 现状 污染 问题 19#塔 存在的 环境问 题 — 18 — 目前该工程暂未竣工,不存在原有环境问题。 18#塔 5、铭北Ⅰ线、铭北Ⅱ线 表 2-7 项目 铭贤-北阳 110kV 线路现状概况及原有污染情况表 铭贤-北阳110kV线路 铭贤~北阳双回 110kV 线路工程,线路长度为 2×6.8km。其中双回 架空线路长度 2×6.75km,电缆线路长度 2×0.05km。杆塔 29 基,其中双 回路直线塔 16 基,双回路转角塔 13 基。线路导线采用 2×JL/G1A-240/30 钢 芯 铝 绞 线 , 地 线 采 用 两 根 24 芯 OPGW 光 缆 。 电 缆 采 用 基本 概况 ZC-YJLW02-Z-64/110-1×1000mm2 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皱纹铝护套聚乙 烯护套电力电缆。 本期对其进行改造(铭北Ⅰ线:由原 110kV 铭贤-北阳双回线路 29# 塔电缆引下利用已有 29#-30#排管沟道,拆除原 30#,改为电缆进站。铭北 Ⅱ线:由原 110kV 铭贤-北阳双回线路 29#塔电缆引下利用已有 29#-30# 排管沟道和新建 12 孔排管,改为电缆进站)。 环保手 续落实 与项 情况 目有 晋中太谷北(铭贤)220kV 变电站 110kV 送出工程(其中包含新建太 谷北~北阳 110kV 线路)于 2019 年 4 月 25 日取得晋中市生态环境局环评 批复,批复文号为市环函〔2019〕228 号(详见附件),目前还未进行验 收。 关的 原有 环境 污染 现状 问题 30#塔 28#-29#塔 存在的 环境问 目前该工程不存在原有环境问题。 题 — 19 —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符合性分析 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本项目位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域中汾河平原农产品 主产区。本项目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分图位置关系见附图 17。 该区域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汾河和涑水河两岸,地形主要由汾河、涑水河的洪积、 冲积平原和黄土丘陵台地组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是山 西的主要灌区和重要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该区功能定位为国家优质强筋、中筋小麦为主 的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国家籽粒与青贮兼用型玉米为主的专用玉米主产区,山西省农 业现代化示范区域和优质、高效、高产的农业综合发展区域。 发展方向为:(1)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和油料生产,建设优质小麦、玉米、特色杂 粮、油料、蔬菜、优质畜牧、特色林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综合型农业发展区域。(2) 积极抓好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创 建名优农畜产品品牌。(3)推动沿汾、沿黄谷地粮棉大县的农产品保障基地建设,加 大农业经营的设施投入,提升农产品集约化经营水平。(4)推进县城和重点镇的城镇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建设和非农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5)加大 农业科技投入,在不影响地方优质特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施科学合理的种植改良, 稳定并提高良种覆盖率。(6)实施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合理规划黄河引水、汾河、 涑水河的水量分配,优先保证优质农产品主产区用水。 本项目属于电力供应,不新征占地,站外电缆段线路仅为临时占地,输电线路施工 完毕后对施工的临时区域进行生态恢复,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建设过程中采取严格控 制施工占地、分层开挖、及时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输电线路沿线 的生态环境,同时项目施工过程中采取多项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项目建成后 可为区域的发展提供电力保证,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山西 省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规划目标。 2、与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经济区划符合性分析 (1)与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太谷县生态功能区划》,项目属于ⅢB-2-2-1 胡村镇北岸生态农业生态功能小 区。 — 20 — 表3-1 本项目所在生态功能小区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一览表 生态功能小区 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 (1)以西吾、董村、沙沟中阳三个红枣园区为示范,重点发 展技术含量高、农产品附加值高的经济,如引进高科技的保鲜技 术、开发具有特色果汁果肉饮料、果蔬混合饮料、果酒、果酱、 果脯、果粉等深加工产品; (2)发展以南席辣椒大市场为龙头的蔬菜基地,引导菜农严 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重点抓好施肥、使用农药 等关键环节,净化蔬菜生产环境;大力推行净菜上市,提高蔬菜 采后清洗、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水平,解决毛菜直接上市问 ⅢB-2-2-1 胡村镇 题; 北岸生态农业生 态功能小区 (3)大力推广农村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农户,推广建设 农村沼气池,将农村居民产生的生活废水、人粪便通过沼气池熟 化、净化后还田还地,实现物质流、能量流的良性循环;严禁人、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畜、禽粪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水源污染; (4)该区东部的铸造产业应适应市场需求,积极进行技改扩 规、上档升级,出产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品; (5)在胡村工业园区的建设中,着重在园区企业间建立副产 品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网络,实现工业资源的高度综合利用,最大 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量和废弃物排放量,积极普及推广副产品和 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企业间废弃物的链接技术。 项目为输变电工程,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原址、原线路改造,不涉及新 增建设用地,对生态影响极小。因此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其发展方向,符合太谷区生态功 能区划的相关要求。本项目与太谷区生态功能区划相对位置关系图见附图 13。 (2)与生态经济区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太谷县生态经济区划》,项目位于 IIIA 西北部工业级综合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区。 表3-2 生态功能小区 IIIA 西北部工业 级综合产业发展 生态经济区 本项目所在生态经济小区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一览表 保护要求、发展方向和原则 保护要求:(1)由于该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相当程度的破 坏,人们生活环境呈下降趋势,应依法治理区内企业的不达标排 放,各企业要做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2)大力植树种 草,加强区内环境污染承载能力,与净化能力。 — 21 — 续表3-2 本项目所在生态经济小区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一览表 生态功能小区 保护要求、发展方向和原则 发展方向: 禁止:(1)关闭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安全条件差的企业,减 轻对环境的压力;(2)淘汰低层次、高耗费、重污染的企业,形成 协调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限制:对于区内相关的建材产业,要加强监管,减轻对环境的污 染与危害,对于已经产生威胁和破坏的区域,要责令企业进行生态修 IIIA 西北部工 复。 业级综合产业 鼓励:(1)以西吾、董村、沙沟中阳三个红枣园区为示范,重 发展生态经济 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农产品附加值高的经济,如引进高科技的保鲜技 区 术、开发具有特色果汁果肉饮料、果蔬混合饮料、果酒、果酱、果脯、 果粉等深加工产品;(2)发展以南席辣椒大市场为龙头的蔬菜基地, 引导菜农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重点抓好施肥、使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用农药等关键环节,净化蔬菜生产环境;大力推行净菜上市,提高蔬 菜采后清洗、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水平,解决毛菜直接上市问题; (3)依托现有工业小区对工业布局进行整合,形成胡村铸造工业园 区、水秀物流园区、后成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 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其发展方向,符合太谷区生态经济区划的相关要求。本项目与太 谷区生态经济区划相对位置关图见附图 14。 3、电磁环境 由现状调查结果可见,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为(3.52~263.24) 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58~7.771)μT,输电线路沿线工频电场强度为(1.10~417.42) 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76~4.011)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 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的控 制限值,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其频率 50Hz 的电场强度控制 限值为 10kV/m。间隔扩建的胡村 110kV 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为(31.35~459.10) 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279~4.052)μT;保护改造的铭贤 220kV 变电站四周的工 频电场强度为(23.04~374.23)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206~1.906)μT,均满足《电 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 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的控制限值。 电磁环境现状具体内容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22 — 4、噪声 (1)监测因子 昼间、夜间 Leq 等效连续 A 声级(dB(A))。 (2)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348-2008),一般情况下,测点选在厂界以及敏感点外 1m、高度 1.2m 以上。 (3)监测布点原则及监测时间、条件 表 3-3 监测因子 本工程监测布点一览表 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 2022 年 7 月 8 日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监测点位 天气状况:晴 气象条件 温度(℃) 湿度 风速(m/s) 昼间 36 47% RH 0.8 夜间 21 52% RH 1.0 昼间、夜间 Leq 等效连 续 A 声级 (dB(A)) 2021 年 7 月 8 日 9处 天气状况:晴 昼间 33 50%RH 1.0 夜间 28 50%RH 1.0 2021 年 11 月 11 日 4处 高 1.2m 处 天气状况:晴 昼间 5~7 38~40 1.0 夜间 0~2 40~42 1.0~1.5 4处 (4)监测仪器 表 3-4 监测仪器一览表 监测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校准证书编号 有效期 多功能声级计 AWA6228+/ AWA6021 00310398/ 1007298 JDDX202105794/ JDDX202106942 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2021.8.232022.8.22/ 2021.9.172022.9.16 (5)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表 3-5 序号 名称 1 2 3 4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 建工程 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一览表 监测点位 昼间(dB(A)) 夜间(dB(A)) 南侧围墙外 1m 52.2 46.0 东侧围墙外 1m 47.5 44.2 北侧围墙外 1m 46.2 43.8 西侧围墙外 1m 45.4 44.3 — 23 — 续表 3-5 序号 名称 5 监测点位 昼间(dB(A)) 夜间(dB(A)) 胡北线拟建 23#塔处 52.9 45.7 线东 9m 商铺 1 50.8 45.9 线西 8m 商铺 2 51.4 44.3 线西 30m 胡村人民法庭 50.3 44.6 9 胡北线 18#塔 49.9 43.6 10 东侧围墙外 1m 42.2 38.8 南侧围墙外 1m 41.7 39.2 西侧围墙外 1m 40.5 38.7 13 北侧围墙外 1m 49.4 46.4 14 东侧围墙外 1m 40.3 38.6 北侧围墙外 1m 45.3 41.7 西侧围墙外 1m 43.6 41.0 南侧围墙外 1m 41.0 38.5 6 7 8 11 12 15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一览表 16 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改造 工程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 太谷铭贤 220kV 变电站 17 备注:本次评价中胡村 110kV 变电站现状检测数据引用《晋中太谷胡村 110kV 输变电工程竣工环 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中噪声现状检测数据(JXKY-21-117),监测时间为 2021 年 7 月 8 日;铭贤 (太谷北)220kV 变电站现状检测数据引用《山西晋中太谷北 22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 护验收调查报告表》中噪声现状检测数据(JXKY-21-192),监测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 11 日,监测仪 器和监测工况见附件五。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四周声环境水平昼间为(45.4~52.2)dB(A)之间、夜间 为(43.8~46.0)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输电线路沿线噪声水平昼间为(49.9~ 52.9)dB(A)之间、夜间为(43.6~45.9)dB(A)之间,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四周声环境水平昼间为(40.5~49.4)dB(A)之间、夜间 为(38.7~46.4)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太谷铭贤 220kV 变电站四周声环境水平昼间为(40.3~45.3)dB(A)之间、夜间 为(38.5~41.7)dB(A)之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 24 — 5、大气环境 本次评价收集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公开发布的太谷区 2021 年 1 月~12 月全年的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监测因子:PM 10 、PM 2.5 、SO 2、NO 2、CO、O 3,具体监测结果 详见表 3-6。 表 3-6 晋中太谷区 2021 年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ug/m3) 项目 SO2 NO2 PM10 PM2.5 CO O3-8h 现状浓度 27 30 95 47 第 95 百分 位数浓度 1700 第 90 百分 位数浓度 192 标准值 60 40 70 35 4000 160 占标率 45.0% 75.0% 135.7% 134.3% 42.5% 120.0% 超标倍数 / / 0.36 0.34 / 0.2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超标 超标 达标 超标 由监测数据统计结果可知,PM10、PM2.5、O3 出现超标,其余三项达标。说明所在 区域已经受到 PM10、PM2.5、O3 的轻微污染,属于不达标区。 项目运营期不排放大气污染物,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6、水环境 太谷区全县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为 6738 万 m3,可利用的年地面水资源为 5560 万 m3。县内主要有乌马河、象峪河、津水河、咸阳河、四卦河、石河、小河、朱峪河、水 晶坡河等大小 9 条时令河。 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南侧约 2.4km 的乌马河,本项目主要为变电站主变扩建及 线路改造工程,输电线路运营期间不会产生污水,变电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 站内化粪池定期清掏不外排,不会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7、生态环境现状 太谷区植物主要有杨、柳、榆、刺槐、柞、松、沙棘、黄刺玫、紫丁香、酸枣、野 山楂香、蒲、芦苇等野生植物。动物主要有:哺乳纲、鸟纲、鱼纲、爬行纲、两栖纲、 昆虫纲、蛛形纲、多足纲、寡毛纲、蛭纲、腹足纲。 项目所在地为当地居民活动较频繁区,野生植物分布极少,植被以枣树、杨树人工 林木及玉米等农作物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且无国家保护植物物种。现场踏勘时未见 需特殊保护的野生动物、濒危或珍稀物种及水生生物等,生态结构相对简单。 本项目主要为主变扩建及线路改造工程,无新增占地,不会对项目周边生态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 — 25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24-20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 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范围如下: 表 3-7 工程名称 电压 等级 主变扩 建、间隔 扩建工程 架空线路 工程 110kV 交流 电 地下电缆 环境 保护 目标 评价范围 评价项目 评价范围 电磁环境 站界外 30m 范围内区域。 声环境 站界围墙外 50m 范围内区域。 生态环境 站场边界。 电磁环境 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30m 区域。 声环境 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30m 区域。 生态环境 输电线路段为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300m 内的带状区域。 电磁环境 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 5m(水平距离)。 根据现场实际勘察,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洋特别保护 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 标见表 3-8,项目与环境敏感目标位置关系示意图见附图 8。 1、大气环境 变电站站界外 500m 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民区、文化区和农村地 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等。 2、声环境 声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变电站围墙外 50m 及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 各 30m 区域内的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及建筑物集中区,具体见表 3-8。 3、地下水环境 变电站站界外 500m 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 地下水资源。 4、生态环境 本项目主要为主变扩建及线路改造工程,不新增占地,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5、电磁环境 电磁环境保护目标为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30m 区域内的住宅、学 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详见表 3-8。 — 26 — 表3-8 序 号 1 环境 保护 目标 环境 要素 子工程 名称 电 磁 环 境 胡村- 北阳 110kV 线路改 造工程 声 2 环 境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敏感 目标 功 能 线西 7m 厂房 1 线东 28m 厂房 2 线东 9m 商铺 1 线西 8m 商铺 2 厂 房 厂 房 商 铺 商 铺 行 政 办 公 厂 房 商 铺 商 铺 办 公 用 房 线西 30m 胡村人 民法庭 线东 10m 厂房 3 线东 9m 商铺 1 线西 8m 商铺 2 线西 30m 胡村人 民法庭 特征 1 层 5m 高尖顶 1 层 3m 高尖顶 2 层 6m 高平顶 2 层 6m 高平顶 2 层 6m 高尖顶 与工程相对 保护级别 位置关系(水 及保护 平/垂直) (m) 要求 线路西侧 7/14m 线路东侧 28/16m 电磁环境执行 《电磁环境控制限 线路东侧 9/11m 值》(GB8702 -2014)表 1“公众暴 线路西侧 露控制限值”规定 8/11m 电场强度控制限值 4kV/m,磁感应强度 线路西侧 为 0.1mT。 30/11m 1 层 3m 高平顶 2 层 6m 高平顶 2 层 6m 高平顶 线路东侧 10/15m 线路东侧 9/11m 线路西侧 8/11m 2 层 6m 高尖顶 线路西侧 30/11m 声环境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 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1、噪声评价标准 (1)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污染 物排 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 70dB (A)、夜间 55dB(A)。 放控 (2)运营期噪声排放标准 制标 营运期变电站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准 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沿线环境敏感目标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 (A)、夜间 50dB(A)。 — 27 — 2、电磁环境评价标准 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 4kV/m, 环境中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 0.1m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 其频率 50Hz 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 10kV/m 的控制限值。 3、固体废物评价标准 污染 一般固体废物处理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物排 ( GB18599-2020 ) 相 关 要 求 。 危 险 废 物 执 行 《 危 险 废 物 贮 存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 放控 (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中相关要求。 制标 准 总量 控制 指标 — 28 — 无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本项目主要为变电站主变扩建及线路改造工程,不新增占地,站内土建主要包括拆 除 110kV 配电装置,将 35kV 户外配电装置改造为户内布置,拆除站内道路、事故油池、 电缆沟以及新建 3#主变、事故油池、化粪池、电缆沟、电缆隧道及恢复地面、新建站内 道路等。输电线路主要为同塔双回塔基单侧挂线,接入方式改为地缆进站。施工过程中 会产生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噪声以及施工固废等,项目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 小范围的、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1、施工扬尘 按照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入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工 作方案》的通知(晋环委办函〔2022〕4 号),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印发 晋中市 2021—2022 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市 政办发〔2021〕37 号),深入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加强施工扬尘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工 地动态管理台账制度,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建设单位应当 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确保做到 施工 期环 境保 护措 施 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 辆密闭运输“六个百分之百”。全面实行分段施工。全面加强交通运输扬尘整治。对施工 工地扬尘控制措施及达标要求加以规范,对施工期扬尘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和完善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方案。 (2)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扬尘 污染。 (3)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 (4)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在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 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 电缆管沟施工拟采取抑制扬尘的措施如下: (1)作业前期,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不扩散到场区外。 (2)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 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 (3)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围挡、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 扬尘产生。 — 29 — 2、废水 本工程施工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少量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是施 工设备的维修、冲洗中产生的废水。 本工程施工人员每天最多时约 10 人,其人均污水产生量按 0.1m3/d 计算,则废水产 生量最大为 1m3/d。这部分废水量较小、水质简单,经收集沉淀后可用于洒水抑尘。 拟采取的措施: (1)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 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 (2)对于混凝土养护所需自来水需采用罐车运送,养护方法为先用吸水材料覆盖 混凝土,再在吸水材料上洒水,根据吸收和蒸发情况,适时补充。在养护过程中,大部 分养护水被混凝土吸收或被蒸发,不会因养护水漫流而污染周围环境。 (3)本评价建议混凝土采用商混。施工单位设置简易排水系统,并设置简易沉砂 施工 池,使产生的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泼洒抑尘;生活污水排入站内旱厕。 3、噪声 期环 本项目施工期间噪声主要包括施工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110kV 输电线路施工 境保 护措 施 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 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其声级一般小于 95~105dB(A),且为非持续性噪声。此外,本 项目仅为现有塔基单侧挂线,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随着施 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电缆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电缆运输和吊装机车,及其现场安装电缆支架的电 钻打孔声音等。电缆工程涉及电缆管沟开挖及电缆敷设。本项目电缆工程布置在变电站 外,项目新建电缆管沟及排管施工量小,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随着施工 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对施工期噪声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合理布局,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将施工阶段的噪声减至最小。 (2)运输车辆经过沿途居民区附近时限速,减少或杜绝鸣笛。 (3)为了保护周围夜间有一个较好的环境,禁止夜间(22:00-次日 6:00)施工, 确因施工需要及其他特殊原因短期内须在夜间施工,施工前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在周围张贴告示,表明施工时段,以取得谅解。 4、固体废物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其中施工垃圾主要为拆 — 30 — 除的 30#铁塔(铭贤-北阳线路),原有事故油池、废绞线、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 装废弃物、间隔扩建、塔基开挖、电缆管沟建设施工产生的弃土石方。 拟采取的环保措施如下: (1)在工程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 (2)架空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弃方全部用于塔座基面四周的平整;电缆管沟建设 施工产生的弃土石方全部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 (3)施工过程产生的废弃铁塔、废绞线、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等, 可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不可回收的按照要求统一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 (4)明确要求施工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并妥善处理,及时清运 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妥善处置。 (5)变电站运行至今未发生事故油泄油事故,因此原事故油池拆除产生的固体废 物,按照一般固废进行处理。 采取上述环保措施的基础上,施工固废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 施工 5、生态 期环 (1)生态影响分析 境保 护措 施 项目沿线 100%平地,主变扩建在站内进行,架空线路仅为单侧挂线,项目临时场 地设置原则如下,占地面积汇总表见表 4-1。 施工道路:材料运输道路等施工道路充分利用现有 108 国道、范白线等乡镇公路, 不新建道路。 材料场:本工程不单独设施工料场。 塔基施工区:每个铁塔塔基布设 1 处塔基施工区,塔基向外延伸 2m 部分为临时占 地部分,每座塔基平均占地约 60m2,共布设塔基施工区 1 处,占地总面积为 0.006hm2, 全部为临时占地。占地类型主要为其他草地。 电缆施工:临时占地 0.150hm2,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田、其他草地。 牵张场:本工程沿线共布设牵张场 3 处, 属临时占地,平均每处占地面积为 0.015hm2, 牵张场占地面积总计约 0.045hm2。占地类型主要为其他草地。 表 4-1 永久和临时占地面积汇总表 永久占地面积 临时占地面积 (hm2) (hm2) 序号 项目 1 塔基施工区 0.003 0.006 其他草地 2 电缆施工区 / 0.150 农田、其他草地 3 牵张场 / 0.045 其他草地 0.003 0.201 / 合计 主要占地类型 — 31 — (2)拟采取的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 1)施工管理措施 ①强化施工阶段的环境管理,为了保证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建设单位应将环境 保护内容作为合同条款纳入到合同中,要求施工单位按评价要求科学、合理施工,项目 单位定期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工程建设的环境监理工 作,确保落实环评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 ②加强施工队伍职工环境教育,规范施工人员行为。严禁砍伐、破坏施工带以外的 作物和树木,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③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广泛宣传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增强他们对生态环境 的保护意识,避免对植被进行随意破坏。 2)施工占地措施 牵张场临时施工场地要统一规划选址,且尽量接近线路施工现场,减少运输路程。 严格划定施工作业带:在施工作业带两侧边界、施工便道等道路工程两侧设置彩旗 施工 期环 境保 等设施进行边界标识,严格限制施工作业及车辆、机械通行范围在施工带内施工。在保 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占地面积。对施工中占用的耕地应按土地法规 定的程序,向有关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按当地政府的规定予以经济上补偿。 3)施工作业措施 护措 施工中应执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操作规范。植被开挖时要将表土和 施 底层土分别堆放,回填时分层反序回填,尽可能保护原有的土壤环境即将表层比较肥沃 的土壤分层剥离,集中堆放。尽可能降低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最快使土壤得以恢复。回 填时,还应留足适宜的堆积层,防止因降水、径流造成地表下陷和水土流失。 ①基础开挖时,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以便施工结束后尽快恢 复植被。 ②电缆施工:合理设置牵引机及电缆线路堆放场地,将生态影响降到最低。 ③施工期应尽量避开雨天,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开挖表土等设专门的 堆棚或设置围挡,减少水土流失。 ④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将施工废弃物运出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⑤施工结束后,对塔基永久占地未固化处、牵张场等所有临时占地进行植被恢复。 对临时占用的旱地进行原地复耕。对占用草地的临时占地进行播撒草种植被恢复。植被 恢复时,应根据当地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选择乡土草种进行恢复,避免引入外来物种。 在采取上述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 — 32 — 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为:工频电磁场、噪声、固废、生活污水等。 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110kV 变电站及线路运行期间会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项目尚未开工建设。 (1)主变扩建工程 通过类比太谷胡村110kV变电站四周工频电磁场检测数据可知,太谷北阳110kV变 电站投运后周围工频电磁场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 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 (2)输电线路工程 1)架空输电线路 通过预测计算结果可知,项目运行期间,架空线路工频电磁场强度均满足《电磁环 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 4kV/m、 运营 期环 境影 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的控制限值。 随着距离的衰减,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 4kV/m、100μT 公众曝露限值标准要求。 响和 2)地缆线路 保护 根据对类比对象的监测,沿垂直于地缆方向外延 5m 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 措施 强度,远小于工频电场强度 4kV/m、磁感应强度 0.1mT 的标准限值要求。故本项目运行 后对地面工频电磁场的环境影响很小。 (3)间隔扩建、保护改造工程 胡村 110kV 变电站本期为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内原预留场地进行,间隔扩建时 将 110kV 输电线路的导线接入变电站 110kV 配电装置上,变电站间隔的增加主要是增 大了变电站进线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变电站的每个间隔相互之间有一 定的距离,而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随距离衰减很快,且本项目为电缆进站, 因此,本期间隔扩建工程对周围电磁环境影响不大。 铭贤 220kV 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为更换光纤差动保护装置 1 套,不会增加原有变电 站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 电磁环境影响分析具体内容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 33 — 2、声环境影响分析 (1)变电站 1)设备声源 变电站运行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电抗器等大型声源设备,一般情况下变电站运 行噪声来自主变压器。太谷北阳变电站本次扩建的主变拟采用 63MVA 低噪变压器。主 变户外布置,主变拟采用油浸自冷主变,根据《变电站噪声控制技术导则》 (DL/T1518-2016),本项目 63MVA 变压器声功率级不大于 82.9dB(A),1m 远处的声 压级不大于 63.7dB(A)。 2)变电站运行时厂界噪声预测模式 噪声从声源传播到受声点,受传播距离、空气吸收、阻挡物的反射与屏蔽等因素的 影响,声级产生衰减。 根据 HJ24-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按照“HJ2.4 中的工业声环境影 响预测计算模式”进行,变电站噪声预测计算的基本公式为: LP(r)=LP(r0)+Dc-(Adiv+Aatm+Agr+Abar+Amisc) 两个以上的多个噪声源同时存在时,总声级计算公式为: 运营 期环 境影 响和 以上式中:LP(r)——预测点处声压级,dB; 保护 LP(r0)——参考位置r0处的声压级,dB(A); 措施 r ——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r0 ——参考距离,取值1m; Dc:指向性校正,dB(A); 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dB(A); 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dB(A); Agr: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A); Abar:障碍物屏蔽引起的衰减,dB(A); 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衰减,dB(A)。 本项目取值:Adiv=20lg(r/r0)+11。 本期工程扩建 3#主变。由变电站平面布置图可知, 3#主变四周厂界距离为 r 东站界=15.0m,r 南站界=10.9m,r 西站界=21.7m,r 北站界=14.0m。 本项目衰减项取值: — 34 — Abar=5 dB(A); Aatm=0.3dB(A); Agr=1dB(A); Amisc=0dB(A);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21)进行分析预测,厂界噪声预 测结果见下表。 表 4-2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预测值 dB(A) 昼间 测 点 测点位置 1 南侧厂界 2 夜间 贡献值 现状值 预测值 标准值 现状值 预测值 标准值 26.1 52.2 52.2 60 46.0 46.0 50 东侧厂界 25.6 47.5 47.5 60 44.2 44.2 50 3 北侧厂界 22.2 46.2 46.2 60 43.8 43.8 50 4 西侧厂界 21.7 45.4 45.4 60 44.3 44.3 50 根据噪声预测软件预测及上表的计算结果可知,北阳 110kV 变电站运行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昼间为(45.4~52.2)dB(A)之间、夜间为(43.8~46.0)dB(A)之间,均可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A)、 夜间 50dB(A))。 (2)架空线路 对于 110kV 双回架空线运行期的噪声分析,本次环评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类比对 运营 象选取 110kV 尧钢 I、II 线双回线路,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 4-3 期环 本项目线路与类比线路对比 110kV 尧钢 I、II 线双回线路工程 本项目 110kV 双回线路工程 (21#~22#) 境影 项目名称 响和 线路回数 双回 双回 保护 弧垂最低点 对地高度 17m 13m 电压等级 110kV 110kV 架设方式 垂直架设 垂直架设 措施 尧钢 I 线: Ua:65.65kV;Ub:65.80kV;Uc:65.79kV; Ia:21.5A;Ib:21.3A;Ic:21.3A。 工况 / 尧钢 II 线: Ua:65.68kV;Ub:65.81kV;Uc:65.84kV; Ia:220A;Ib:220A;Ic:220A。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次线路与类比监测对象相比,二者电压等级、线路回数、导线 型号、架设方式相同、弧垂最低点对地高度较类比对象较高,因此采用110kV尧钢I、II 线路双回线路工程作为类比监测对象是较为合理的。 — 35 — 表 4-4 序号 110kV 尧钢 I、II 线双回线路工程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监测位置 距导线弧垂最大处线路中心 的地面投影点距离(m) 测量值(dB(A)) 昼间 夜间 1 0 40.0 32.0 2 5 39.7 32.3 10 38.6 32.5 15 39.8 32.6 5 20 38.1 35.4 6 25 39.5 32.4 7 30 38.4 31.9 3 4 110kV 尧钢 I、II 线 双回线路工程 (21#~22#) 通过类比,项目线路运行后产生噪声的贡献值很小,远低于周围环境背景值,运行 期间产生的噪声将维持现有水平,随着距离的衰减,其对敏感目标噪声影响更小,因此 敏感目标噪声也将维持现有水平。 (3)敏感目标声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类比线路产生的噪声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线路运行后产生的噪声的贡献值很 小,远低于周围环境背景值。随着距离的衰减,对敏感点处噪声的影响更小,输电线路 投入运行后,敏感目标处的噪声水平基本维持现状。 运营 根据现状分析,本项目敏感目标能够满足相应声功能区标准要求,由此预测本项目 期环 投入运行后,敏感目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 境影 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响和 (4)110kV电缆线路声环境影响分析 保护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24-2020),地下电缆线路可不进行声 措施 环境影响,因此本次不进行地下电缆线路声环境影响分析。 (5)间隔扩建、保护改造声环境影响分析 变电站运行噪声主要来自站内变压器的电磁噪声、高压电抗器等电器设备产生的连 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胡村变电站本期在南侧扩建 1 个出线间隔,扩建间隔不增加变 压器和高压电抗器等噪声设备,扩建间隔工程的噪声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扩建间隔附近区 域,故扩建间隔工程运行后变电站四周噪声水平基本维持现状,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 铭贤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不增加变压器和高压电抗器等噪声设备,故保护改造工程 运行后变电站四周噪声水平基本维持现状,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36 — (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 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10kV 变电站运行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主变压器事故状态和维修时产生的事 故油(HW08)、变压器维护、更换和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HW08),直流系 统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HW31),办公人员办公产生的生活垃圾。 (1)废矿物油(HW08)、废铅蓄电池(HW31) 本工程主变压器含有用于冷却变压器的油,当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漏油时,事故油通 过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事故油池。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 (GB50229-2019)6.7.8 条规定:户外单台油量为 1000kg 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 或挡油设施,其容积宜按设备油重的 20%设计,并能将事故油排至总事故贮油池。总事 故贮油池的容量应按其接入的油量最大的一台设备确定,并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当不能 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能容纳相应电气设备全部油量的贮油设施,并设置油水分离装 置。本项目主变为(3×63)MVA,事故状态主变压器排油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 HW08,属于非重大危险源。类比 110kV 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变电站一般 4~5 年检 修一次,检修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油渣,这部分废油渣也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 HW08。 运营 设计要求新建一座 30m3 事故油池,事故油池砼采用 C30 混凝土,垫层采用 C15 混 期环 凝土,抗渗等级 P6。采用底板为 40mm,侧板及顶板为 23mm,预制盖板为 20mm 的钢 境影 筋混凝土保护层。油池壁,池底内表面用 20mm 厚 1:2.5 水泥砂浆掺 5%防水粉抹面,应 响和 分层紧密连续涂抹,可以确保事故状态下变压器油不渗漏,从而避免变压器油渗漏对地 保护 下水体造成的影响。 措施 针对变电站运行期间产生的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统一委托 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以晋电科信[2016]641 号文予以发布管理办法。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中标准要求、《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 范》(HJ2025-2012),本报告对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管理提出 如下要求: ①环评要求在变电站内新建 6m2 的危废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应“防风、防雨、防晒、 防渗漏”,地面、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防渗层为至少 1 米厚粘土层(渗透 系数≤10-7cm/s),或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 ≤10-10cm/s,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地面必须硬化、耐腐蚀,且表面无裂隙,设 — 37 — 置托盘,可将泄漏的液体收集,并在危废暂存间门口设置明显标识,暂存间内配备安全 照明设施,并加强管理,危险废物的贮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②废矿物油和废铅蓄电池,分别进行收集、分开存放,专人管理,收集时要设置作 业界限标志和警示牌,配备必要的收集工具和包装物;危险废物内部转运应综合考虑站 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转运路线,避开办公区,内部转运作业应采用专用的工具,并填写《危 险废物厂内转运记录表》; ③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的标签; ④危险废物转移过程应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行,必须做好危险废物 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 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危险废物的记录和货单在危险废物回取后应 继续保留三年;危险废物均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在转移危险废物前,建设单位须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当地生态环境行 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统一制定的联单,建设单位必须如实填写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 加盖公章,经交付危险废物运输单位核实验收签字后,将联单第一联副联自留存档,将 运营 联单第二联交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联单第一联正联及其余各联交付运输单位随 期环 危险废物转移运行,联单保存期限为五年;贮存危险废物的,其联单保存期限与危险废 境影 物贮存期限相同。 响和 保护 措施 ⑤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 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⑥危险废物贮存库房设置灭火器等防火设备,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应参照《危险 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对危险废物收集、贮存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编制 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针对性对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过程中的事故易发环节应定期 组织应急演练。 ⑦变电站涉及的危险废物的名称、数量、类别、形态、危险特性和污染防治措施等 内容详见表 4-5。 ⑧变电站涉及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的名称、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 贮存容积、贮存周期等详见表 4-6。 — 38 — 表 4-5 危险 废物 类别 危险废物 代码 期环 境影 响和 保护 措施 产生工 序及装 置 形 态 主要 成分 有害 成分 产废 周期 / 变压器 液 态 废矿 物油 矿物 油 4~5 年 T,I / 直流系 统 固 态 废铅 蓄电 池 废铅 蓄电 池 7~8 年 T,C 序 号 名称 1 废矿 物油 HW08 900-220-08 2 废铅 蓄电 池 HW31 900-052-31 序 号 贮存场所 (设施) 名称 危险废 物名称 危险废 物类别 危险废物代码 位置 占地 面积 贮存 方式 贮存 能力 贮存 周期 1 事故油池 废矿物 油 HW08 900-220-08 变电 站内 / 事故 油池 30m3 / 2 危险废物 暂存间 废矿物 油、废 铅蓄电 池 HW08 HW31 900-220-08 900-052-31 配电 装置 楼内 6m2 分类 贮存 6m2 ≦ 1个 月 表 4-6 运营 本项目危险废物汇总表 产生 量(吨 /年) 危险 特性 污染防 治措施 事故油 池、危 废暂存 间 危险废 物暂存 间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2)生活垃圾 110kV 变电站办公人员、巡视人员办公会产生少量的生活垃圾,站内生活垃圾收集 到垃圾桶,加盖密闭,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滞留,不积压,不能使垃圾 造成二次污染。在采取本评价提出的相关措施后,不会对区域环境和卫生产生不利影响。 4、水环境影响分析 110kV 变电站扩建的主变及线路运行期间无生产废水产生。变电站运行期间产生的 废水主要为变电站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本项目不新增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少量生 活污水排入站内化粪池,定期清掏不外排,故不会对当地水环境产生影响。 5、环境风险分析 变电站运行期间主变压器事故状态和维修、维护、更换和拆解过程中产生废变压器 油(HW08)、废油渣(HW08)。 (1)环境风险物质 变电站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是主变压器冷却油,主要成分为矿物绝缘油。 主变变压器油为矿物绝缘油,主变内储存有一定量的矿物油。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 站现有设 2 台 63MVA 主变压器,本期拟设 1 台 63MVA 主变压器,通过调查了解,1# 主变含油量为 20.91t,2#主变含油量为 20.74t,根据变压器生产厂家提供,本项目 3#主 变最大含油量约为 24.5t,则项目矿物油的最大存储量为 66.15 吨。 — 39 — (2)风险源分布 风险源主要分布在主变油箱内。 (3)可能影响的途径 可能影响的途径主要有: 因主变设备储油装置破裂,发生泄漏,有害成分进入大气、水或土壤环境,对环境 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等造成污染。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为预防泄漏、火灾等事故,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1)项目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规定设计,主变 周围保持干燥、阴凉、通风,并与其他功能区域隔开。 2)变电站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和要求落实防护设施,当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漏油 时,事故油通过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事故油池。事故油池四壁及底面均采用防渗措施,产 运营 期环 境影 响和 保护 措施 生的事故油污水作为危险废物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危废暂存间等落实地面防渗措施,防 止废油渗漏产生污染。 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2019)6.7.8 条规定:户外 单台油量为 1000kg 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其容积宜按设备油重的 20%设计,并能将事故油排至总事故贮油池。总事故贮油池的容量应按其接入的油量最 大的一台设备确定,并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设置能容纳相应 电气设备全部油量的贮油设施,并设置油水分离装置。 太 谷 北 阳 110kV 变 电 站 拟 建 单 台 主 变 最 大 油 重 约 为 24.5t , 变 压 器 油 密 度 为 0.895t/m3,按事故油池容量不小于最大单台设备油量的全部计算,则变电站事故油池容 量应不小于 27.3m3,原 20m3 事故油池不能满足《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9-2019)100%油量要求,本期拆除原有事故油池,新建一座有效容积约 30m3 事故油池,能够满足本项目需求。事故油池平剖面图见附图 4。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技术体系、加强危险源的管理,建立完备的应急组织体系, 建立风险应急领导小组。 6、环境监测 (1)环境监测内容 本项目环境监测计划以污染源监控性监测为主,项目环境监测可由公司委托有资质 的单位进行。监测时必须保证所有装置稳定运行,并记录运行工况。环境监测计划的制 定依据项目内容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方案。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 — 40 — 测频次见下表。 表 4-7 环境监测点位、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一览表 监测点位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执行排放标准 变电站厂界四 周、输电线路 断面及敏感目 标处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每年监测一次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的 控制限值 变电站厂界四 周及敏感目标 处 昼间、夜 间等效声 级,Leq 每季度监测一 次(昼夜各一 次);主要声源 设备大修前后 厂界四周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敏感目标执行《声环境质量 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2)监测结果反馈 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汇总,上报有关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监测结果如有异常,应 及时反馈生产管理部门,查找原因,及时解决。 (3)对达标排放的监督 公司要加强自身的环境管理工作,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情况,特别 运营 在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合格后,仍要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期环 以利于环保设施的长期有效运行和污染物达标排放。 境影 7、环保投资 响和 项目总投资为 4527.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共计 87.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92%。 表 4-8 保护 措施 名称 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投资金额(万元) 30m3 事故油池 座 1 20.0 化粪池 座 1 5.0 危废暂存间 间 1 5.0 地面硬化 项 1 2.0 低噪主变 台 1 10.0 线路工程 生态恢复补偿的工程费用 项 1 15.0 环境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 - - 30.0 变电站工程 合计 87.0 万元 — 41 —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大气环境 地表水环境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污染物 项目 环境保护措施 执行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环境 变电站、 输电线路 噪声 电磁辐射 变电站、 输电线路 工频电 场 工频磁 场 — 42 — 变电站基础减 振、建筑隔声;输电 线路合理布置,严格 变电站厂界执 控制水平距离和线 高。做好环境保护设 行《工业企业厂界环 施的维护和运行管 境噪声排放标准》 理,加强巡查和检查, (GB12348-2008) 保障发挥环境保护作 中 2 类标准。 敏感目标执行 用。制定运行期的环 境监测计划,并根据 《声环境质量标准》 监测计划开展项目运 (GB3096-2008)中 行期环境监测工作, 2 类标准。 确保变电站四周及输 电线路沿线噪声符合 国家相应标准要求。 变电站合理布 置,输电线路合理选 择导线、金具及绝缘 子等电气设备、设施, 架空输电线路 合理设计导线对地高 边导线地面投影外 度或导线距敏感目标 两侧各 30m 区域、 的水平距离。做好环 电缆线路管廊两侧 境保护设施的维护和 边缘各外延 5m 区 运行管理,加强巡查 域、变电站四周、敏 和检查,保障发挥环 感点处满足《电磁环 境保护作用。制定运 境控制限值》(GB 行期的环境监测计 8702-2014)中公众 划,并根据监测计划 曝露的控制限值要 开展项目运行期环境 求。 监测工作,确保变电 站及输电线路沿线电 磁环境符合国家相应 标准要求。 内容 要素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污染物 项目 环境保护措施 执行标准 建设 1 座 30m3 地下事故油池、1 座 6m2 的危废暂存间,危险废物统一收 固体废物 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 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防治措施 / 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应已全部进行生态恢复或按照实际要求进行生态 生态保护措施 补偿。 (1)设置一座 30m3 地下事故油池。当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漏油时,事故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油通过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事故油池。 (2)设置一座 6m2 危废暂存间,主变压器事故状态下产生的事故废油、 油渣以及直流系统运行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暂存于危废暂存间。 (1)工程环评审批及工程竣工后,按环保要求及时进行竣工环保验收。 其他环境 管理要求 (2)定期进行巡查和环境影响监测,对于不利环境的影响应及时进行处 理。 — 43 — 六、结论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 本)(2021 年修改)》中的鼓励类项目“电网改造与建设”,符合当地相关发展规划,符合“三线 一单”的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工频电磁场环境、声环境质量现状均满足相应标准限值的要求。通 过预测,在严格落实了本次环评中所提出的各项防治措施后,工程施工和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 响较小,能满足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工程是可行的。 — 44 —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山西大地晋新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1、总则 1.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本)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起施行;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1.2 技术规程、评价标准和导则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HJ24-2020); (2)《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3)《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 (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1.3 评价等级、因子、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表 2 中关于评价等级的确定,本工程 110kV 变电站为户外式,确定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110kV 架空输电线路,边导 线地面投影外两侧 10m 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确定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地 下电缆为三级。综合确定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划分依据见下表所示。 表 1.1 分类 电压等级 工程 变电站 交流 110kV 输电线路 评价等级 条件 评价工作等级 户内式、地下式 三级 户外式 二级 1.地下电缆 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10m 范围内无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 边 导 线 地 面 投 影 外 两 侧 各 10m 范 围 内 有 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 表 1.2 三级 二级 评价因子 评价阶段 评价项目 现状评价因子 预测评价因子 运行阶段 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表 1.3 工程名称 电压等级 变电站工程 线路工程 110kV 评价范围 评价项目 评价范围 电磁环境 站界外 30m 电磁环境 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 30m 区域。 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 5m(水平距离)。 — 1 — 2 工程概况 (1)变电站工程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现有主变 2×63MVA,本期扩建 3#主变 63MVA 及其两侧进线间隔, 配套 110kV 中性点成套设备 1 套。新增无功补偿 2×6Mvar。 (2)线路工程 改造铭北Ⅰ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改造铭北Ⅱ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5km。改造胡北 Ⅰ线电缆线路路径长度 0.1km;改造胡北Ⅱ线线路路径长度为 0.7km。 (3)对侧间隔扩建 胡村 110kV 变电站扩建 110kV 出线间隔 1 个。铭贤 220kV 变电站更换 110kV 光纤电流差动 保护装置 1 套。 3 电磁环境现状 (1)监测单位 为了解本项目周围的电磁环境现状,委托山西大地晋新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 180403100601)对项目周围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 (2)监测因子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3)监测依据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4)监测方法 根据《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4.4”的要求,即 1)选在地势平坦、远离树木、没有其他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广播线路的空地上。 2)探头应架设在地面上方 1.5m 的高度处。 3)监测人员与监测仪器探头的距离应不小于 2.5m,监测仪器距固定物体的距离应不小于 1m。 (5)布点原则及监测条件 变电站四周、间隔扩建处、线路沿线及敏感目标处,距地面高 1.5m 以上。 表1.4 工程工频电磁场监测布点一览表 监测因子 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 2022 年 7 月 8 日 昼间、夜间 Leq 等效连 续 A 声级 (dB(A)) 天气状况:晴 气象条件 温度(℃) 湿度 风速(m/s) 昼间 36 47% RH 0.8 2021 年 7 月 8 日 昼间 33 2021 年 11 月 11 日 昼间 — 2 — 监测点位 5~7 天气状况:晴 50%RH 1.0 天气状况:晴 38~40 1.0 16 处 4处 4处 高 1.2m 处 (6)监测仪器 本项目监测采用的仪器经过国家计量标定,且均在有效期内,详见下表。 表 1.5 监测仪器一览表 监测仪器名称 型号 编号 计量标定标号 有效期 电磁辐射分析仪 SEM-600/LF-01 S-0100/G-0100 XDdj2022-01876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2022.5.202023.5.19 (7)质量保证 1)监测仪器经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定合格,仪器工作状态良好; 2)监测人员经过上岗培训,持有上岗证;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要求操作仪器,认真做好记录; 4)专人负责质量保证及质量检查工作。 (8)监测结果 表 1.6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数据 检测结果 序号 项目名称 检测点位描述 工频电场强度 (V/m) 工频磁感应强度 (µT) 南侧围墙外 5m 263.64 1.135 东侧围墙外 5m 24.62 2.642 北侧围墙外 5m 5.69 7.771 西侧围墙外 5m 3.52 0.158 拟建电缆三通井处 62.41 1.365 拟建电缆四通井处 239.24 4.011 7 胡北线拟建 23#塔处 417.42 0.954 8 线西 7m 厂房 1 3.05 0.105 9 线东 28m 厂房 2 1.41 0.076 线东 9m 商铺 1 1.50 0.107 线西 8m 商铺 2 1.10 0.109 线西 30m 胡村人民法庭 9.14 0.148 13 胡北线 18#塔 3.27 0.113 14 线东 10m 厂房 3 1.80 0.100 15 胡北线 1#塔 5.42 1.973 1 2 3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 扩建工程 4 5 6 10 11 12 铭贤接入北阳 110kV 进线改造 工程 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改造 工程 — 3 — 续表 1.6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数据 检测结果 序号 项目名称 检测点位描述 工频电场强度 (V/m) 工频磁感应强度 (µT) 间隔扩建处 42.19 1.297 东侧围墙外 5m 31.35 0.279 南侧围墙外 5m 459.10 1.524 西侧围墙外 5m 52.14 4.052 20 北侧围墙外 5m 46.42 1.144 21 东侧围墙外 5m 23.04 1.906 北侧围墙外 5m 374.23 0.372 西侧围墙外 5m 40.42 0.206 南侧围墙外 5m 264.31 1.225 16 17 18 19 22 23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 工程 太谷铭贤 220kV 变电站 24 备注:本次评价中胡村 110kV 变电站四周现状检测数据引用《晋中太谷胡村 110kV 输变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调查报告表》中噪声现状检测数据(JXKY-21-117),监测时间为 2021 年 7 月 8 日;铭贤(太谷北)220kV 变电站现状检测数据引用《山西晋中太谷北 22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中噪声现 状检测数据(JXKY-21-192),监测时间为 2021 年 11 月 11 日,监测仪器和监测工况见附件五。 (9)现状质量分析 北阳 110kV 变电站围墙四周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3.52~263.64)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158~7.771)μT;胡村 110kV 变电站围墙四周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31.35~459.10)V/m,工 频 磁 感 应 强 度 为 ( 0.279~4.052 ) μT ; 铭 贤 220kV 变 电 站 围 墙 四 周 处 的 工 频 电 场 强 度 为 (23.04~374.23)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206~1.906)μT;线路沿线及敏感点处的工频电场强 度为(1.10~417.42)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00~4.011)μT,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 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的控制限值。 4 电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变电站工程 (1)类比监测变电站选择、监测时间及条件 本次为预测本工程主变扩建后变电站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磁场对所址周围环境影响,选 取了类比方法,类比变电站可比性分析如下表。 — 4 — 表 1.7 本项目变电站与类比变电站可比性分析 项目名称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 建设规模 3 台主变 3 台主变 电压等级 110/35/10kV 110/35/10kV 主变布置形式 主变户外布置 主变户外布置 110kV 主变容量 (3×63)MVA (3×63)MVA 110kV 配电装置 户外布置 户外布置 占地面积 4466m2 4239m2 出线方式 架空+地缆出线 架空出线 / 1#主变:Ua:65.35kV; Ub:65.62kV;Uc:64.82kV; Ia:152.15A;Ib:151.08A;Ic:152.09A。 2#主变:Ua:65.39kV; Ub:64.84kV/Uc:65.63kV; Ia:94.39A;Ib:94.66A;Ic:93.81A。 3#主变:Ua:65.33kV; Ub:65.48kV;Uc:65.27kV; Ia:80.61A;Ib:80.35A;Ic:80.22A。 运行工况 本项目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位于晋中太谷区胡村镇,类比站胡村 110kV 变电站位于晋中太 谷区胡村镇,二者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气候相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变电站与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类比监测时的规模相比,二者电压 等级相同,主变规模相同,均为户外设置。110kV 配电装置布置方式均为 GIS 户外布置,二者总 平面布置形式相似,占地面积相近。因此,采用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作为类比监测对象更为保 守的。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平面布置见附图 16。 (2)类比监测结果 表 1.8 类比变电站名称 太谷胡村 110kV 变 电站(厂界)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周围工频电磁场类比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置 工频电场强度(V/m)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东侧围墙外 5m 33.48 0.286 南侧围墙外 5m 538.15 1.506 西侧围墙外 5m 51.33 4.142 北侧围墙外 5m 33.78 1.985 — 5 — 续表 1.8 类比变电站名称 太谷胡村 110kV 变 电站(断面)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周围工频电磁场类比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置 工频电场强度(V/m)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南侧围墙外 5m 77.40 0.561 南侧围墙外 10m 34.59 0.395 南侧围墙外 15m 32.12 0.386 南侧围墙外 20m 23.76 0.362 南侧围墙外 25m 20.73 0.297 南侧围墙外 30m 19.77 0.272 南侧围墙外 35m 19.74 0.271 南侧围墙外 40m 18.70 0.245 南侧围墙外 45m 16.50 0.229 南侧围墙外 50m 15.64 0.200 根 据 对 太 谷 胡 村 110kV 变 电 站 的 监 测 可 知 , 胡 村 变 电 站 四 周 厂 界 的 工 频 电 场 强 度 为 (33.48~538.15)V/m;南侧围墙外沿垂直围墙方向 5m~50m 的断面处(避开架空出线线路 20m) 工频电场强度为(15.64~77.40)V/m,断面处工频电场强度由近至远呈递减的变化趋势,远小于 工频电场强度 4kV/m 的控制限值要求。四周厂界的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286~4.142)μT,南侧围 墙外沿垂直围墙方向 5m~50m 的断面处(避开架空出线线路 20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200~0.561) μT,断面处工频磁感应强度由近至远呈递减的变化趋势,远小于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的控制限 值要求。 通过类比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可以预测孝 义旧尉 110kV 变电站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中规定的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 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控制限值。 4.2 架空线路工程 (1)计算模式 本项目输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理论计算分别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输变电》(HJ24-2020)附录 C、D 推荐的计算模式进行的。 1)高压送电线路空间电场强度分布的理论计算 ①单位长度导线下等效电荷的计算 高压送电线上的等效电荷是线电荷,由于高压送电导线半径 r 远小于架设高度 h,因此 等效电荷可以认为是在送电导线的几何中心。 假设送电线路无限长且平行于地面,地面可视为良导体,利用镜像法计算送电导线上的 等效电荷。 多导线线路中导线上的等效电荷由下列矩阵方程计算: — 6 — ………………………………(1) 式中:U—各导线对地电压的单列矩阵; Q—各导线上等效电荷的单列矩阵; λ—各导线上的电位系数组成的 m 阶方阵(m 为导线数目); [U]—矩阵可由输电线的电压和相位确定,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以额定电压的 1.05 倍 作为计算电压。 [λ]矩阵由镜像原理求得。由[U]矩阵和[λ]矩阵,解出[Q ]矩阵。 ②计算由等效电荷产生的电场 为计算地面场强最大值,通常取设计最大弧垂时导线的最小对地高度。因此,所计算的 地面场强仅对档距中央一段(该处场强最大)是符合的。 各导线单位长度的等效电荷量求出后,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可根据叠加原理计算求 得。在(x,y)点的电场强度水平分量 Ex 和垂直分量 Ey 可表示为: ………………………….(2) ………………………....(3) 式中:xi、y i—导线 i 的坐标(i=1、2、…m); m—导线数目; L i 、L i’—分别为导线 i 及镜像至计算点的距离,m。 由于接地架空线对于地面附近的场强的影响很小,没有架空地线时较有架空地线时的场 强增加小于 2%,所以不计架空地线影响使计算简化。 ③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下空间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计算 高压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下方 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 H= (A/m)………………………………(4) 式中:I—导线 i 中的电流值,A; h—导线与预测点的高差,m; L—导线与预测点水平距离,m。 — 7 — 图 1.1 磁感应强度向量图 (2)计算参数 本次预测所选参数具体见下表。 表 1.9 双回输电线路计算参数 线路 110kV 双回线路 采用导线型号 2×JL/G1A-240/30 导线计算截面 306.21mm2 导线直径 24.4mm 最大输电电流 420A 架设方式 垂直架设 预测选取塔型 1GGE4-SJG2-18 导线计算高度 11/17m ①工频电场计算结果 根据胡村-北阳双回 110kV 线路塔基断面图,计算中导线对地高度为 11.0/17.0m,计算点离 地面高 1.5m,垂直线路方向为 0~50m,导线线下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计算结果见下表,变化趋势图 见下图。 表 1.10 110kV 双回输电线路下工频电场强度的计算结果 (kV/m) 距线路中心距离(m) 导线高 11.0m 导线高 17.0m 推荐限值 0 2.126 1.083 4.0 5 1.693 0.949 4.0 10 0.840 0.648 4.0 15 0.286 0.362 4.0 20 0.090 0.175 4.0 25 0.102 0.084 4.0 30 0.114 0.063 4.0 不同高度处工频电场强度随距离变化趋势见下图所示。 — 8 — 图 1.2 110kV 双回线路工频电场强度随距离变化趋势图 根 据 计 算 结 果 , 导 线 高 11.0m 时 , 110kV 架 空 输 电 线 路 线 下 最 大 工 频 电 场 强 度 为 2.126kV/m,导线高 17.0m 时,110kV 架空输电线路线下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为 1.083kV/m,能 够达到 4.0kV/m 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随着导线对地高度的增加,最大工频电场强度不 断降低。 ②工频磁感应强度计算结果 计算中导线对地高度为 11.0/17.0m,计算点离地面高 1.5m,垂直线路方向为 0~50m, 导线线下工频电场强度的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 1.11 110kV 双回输电线路下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计算结果 (单位:uT) 距线路中心距离(m) 导线高 11.0m 导线高 17.0m 推荐限值 0 22.280 15.232 100 5 20.943 14.730 100 10 17.704 13.458 100 15 14.515 11.905 100 20 12.047 10.428 100 25 10.199 9.156 100 30 8.799 8.098 100 不同高度处工频磁感应强度随距离变化趋势见下图所示。 — 9 — 图 1.3 110kV 双回输电线路工频磁感应强度随距离变化图 根据计算结果,当导线高 11.0m 时,110kV 线路的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22.280µT, 当导线高 17.0m 时,110kV 线路的最大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15.232µT,随着导线对地高度的增 加,其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也不断降低,不同高度下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远小于 0.1mT 限值,不会对线路沿线电磁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③小结 从对 110kV 双回输电线路的理论计算分析,线路经过居民区附近时,线路下方的工频电 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 4kV/m、100μT 公众曝露限值标准要求。线路经过耕地、林地、 耕地、畜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时,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 10kV/m、 100μT 公众曝露限值标准要求。 (4)线路周边敏感点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为了减少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线路路径选择时已尽量避开了居民区,输电线路建 设和运行对周围居民点的影响都将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本评价对工程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定量的电 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 110kV 架空输电线路对敏感目标处的预测结果分析,当 110kV 输电线路经过敏感 目标附近时,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 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的控制限值。 — 10 — 表 1.12 输电线路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工频电磁场预测结果 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m) 序号 敏感目标 特征 1 胡村厂房 1 2 工频电磁场预测值 电场强度 磁感应强度 (kV/m) (μT) 水平距离 垂直距离 1 层 5m 高尖顶 拟建线路西 7m 14 0.973 15.764 胡村厂房 2 1 层 3m 高尖顶 拟建线路东 28m 16 0.069 8.778 3 胡村商铺 1 2 层 6m 高平顶 拟建线路东 9m 11 0.9996 18.398 4 胡村商铺 2 2 层 6m 高平顶 拟建线路西 8m 11 1.1708 19.088 5 胡村人民法庭 2 层 6m 高尖顶 拟建线路西 30m 11 0.1141 8.799 6 胡村厂房 3 1 层 3m 高平顶 拟建线路东 10m 15 0.715 14.670 <4 <100 预测结果分析 4.3 电缆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类比分析 (1)类比线路选择 为了解新建电缆线路正常运行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次评价采用类比分析法进行环境影响 评价,选取山西太原体育西路 110kV 电缆线隧道作为类比对象,该电缆沟现有 8 回 110kV 电缆。 本次环评线路建成后电缆隧道内 110kV 线路最多为 3 回,山西太原体育西路 110kV 电缆线隧道与 本项目敷设相似,回数较本项目多,具有可比性。 (2)类比线路可行性分析见下表。 表 1.13 本项目与类比线路对比 类比条件 本项目 类比对象 电缆回数 3 回 110kV 电缆 8 回 110kV 电缆 隧道规格 2.0m×2.0m 隧道 2.0m×2.2m 隧道 监测时间 / 2020 年 12 月 17 日 (3)类比监测结果 表 1.14 类比电缆线路类比监测结果 序号 垂直电缆线路距离(m) 电场强度(V/m) 磁感应强度(μT) 1 0 7.34 0.447 2 1 6.58 0.349 3 2 6.33 0.302 4 3 6.19 0.168 5 4 5.27 0.149 6 5 5.09 0.136 备注:表中“垂直电缆线路距离”为以地下输电电缆线路中心正上方的地面为起点,沿垂直于线 路方向进行的距离。 — 11 — 根据对类比对象的监测,沿垂直于地缆方向外延 5m 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为 7.34V/m,工频磁 感应强度最大为 0.447μT,远小于工频电场强度 4kV/m、磁感应强度 0.1mT 的标准限值要求。故 本工程运行后对地面的电磁场环境影响很小。 4.4 间隔扩建、保护改造工程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本期扩建胡村变电站 110kV 出线间隔 1 个,占用西起第一出线间隔(电缆出线),不 增加变压器和高压电抗器等设备,本期间隔扩建不会明显改变主变运行负荷,主变及原有间 隔等设备的运行负荷基本维持不变,故本期间隔扩建工程的电磁环境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扩建 间隔附近区域,对该变电站厂界四周电磁环境不会带来明显变化,变电站四周所产生的电磁 辐射将维持变电站现有水平。 铭贤 220kV 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为更换光纤差动保护装置 1 套,不会增加原有变电站对周围 电磁环境的影响。 因此,间隔扩建、保护改造变电站四周工频电磁场预测值均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 5 结论 通过预测分析和类比调查结果表明,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运行 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 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 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 100μT 的控制限值。 — 12 —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项目 分类 污染物名称 现有工程 现有工程 在建工程 本项目 本项目建成后 以新带老削减量 变化量 排放量(固体废物 许可排放量 排放量(固体废物 排放量(固体废物 全厂排放量(固体废物产 (新建项目不填)⑤ ⑦ ② 产生量)① 产生量)③ 产生量)④ 生量)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废气 废水 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 注:⑥=①+③+④-⑤;⑦=⑥-①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 2 本项目线路路径示意图 附图 3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 4 事故油池平剖面图 附图 5 北阳 110kV 站外现状走廊示意图 附图 6 北阳、胡村 110kV 站外改造后走廊示意图 附图 7 北阳变电站四邻关系图 附图 8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示意图 附图 9 本项目现状监测点位图 附图 10 本项目监测计划布点图 附图 11 本项目与太谷区水系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 12 本项目与太谷区乡镇水源地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 13 本项目与太谷区生态功能区划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 14 本项目与太谷区生态经济区划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 15 本项目噪声预测等声级线图 附图 16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类比变电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 17 本项目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相对位置关系图 附图 18 本项目与晋中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相对位置关系图 附图 19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 20 线路塔基典型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图 附图 21 胡村-北阳双回 110kV 线路塔基断面图 附件 附件一 委托合同 附件二 晋中市太谷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关于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 工程核准的批复(太审批〔2022〕77 号) 附件三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关于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批复(晋中供电发展〔2022〕213 号) 附件四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太原东黄水等 17 项 220、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的批复(晋环辐射函〔2016〕97 号)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晋中太谷胡村 11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市环函〔2019〕 156 号)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山西晋中太谷北 22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市环函〔2021〕106 号)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晋中太谷北 220kV 变电站 110kV 送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市环 函〔2019〕228 号) 附件五 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DDJX-22-124、JXKY-21-117、JXKY-21-192) 附件六 类比检测报告(JXKY-21-162、JXKY-21-016) 附件七 监测单位能力附表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图例 本项目变电站 本项目改造 110kV 架空线路 本项目新建 110kV 电缆线路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北阳 110kV 变电站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胡村 110kV 变电站 附图 2 本项目线路路径示意图 110kV 配电装置 附图 3-1 北阳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危险废物暂存间 10kV 配电室 35kV 配电室 事故油池 2#主变 化粪池 1#主变 本期 3#主变 电 110kV 电 缆 配电装置 缆 隧 隧 道 道 附图 3-2 变电站土建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 4 事故油池平剖面图 附图 5 北阳 110kV 站外现状走廊示意图 附图 6 北阳、胡村 110kV 站外改造后走廊示意图 北阳 110kV 变电站 农田 农田 530m 农田 胡村镇 范白公路 图例 本项目变电站 附图 7 北阳变电站四邻关系图 北阳 110kV 变电站 线西 7m 厂房 1 线东 28m 厂房 2 胡村 图例 本项目变电站 本项目改造 110kV 架空线路 本项目新建 110kV 电缆线路 附图 8-1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示意图 线西 8m 商铺 2 胡村 线东 9m 商铺 1 线西 30m 胡村人民法庭 线东 10m 厂房 3 图例 本项目变电站 本项目改造 110kV 架空线路 附图 8-2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示意图 3 3 4 4 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5 胡村 1 1 22 7 5 6 范白线 图例 ▲:工频电磁场检测点位 ●:噪声检测点位 附图 9-1 本项目现状监测点位图 8 9 1.线西 7m 厂房 1 2.线东 28m 厂房 2 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改造工程 胡村 图例 ▲:工频电磁场检测点位 ●:噪声检测点位 附图 9-2 本项目现状监测点位图 胡村 7 4.线西 8m 商铺 2 11 12 8 13 9 3.线东 9m 商铺 1 6 10 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改造工程 14 5.线西 30m 胡村人民法庭 6.线东 10m 厂房 3 图例 ▲:工频电磁场检测点位 ●:噪声检测点位 附图 9-3 本项目现状监测点位图 胡村 15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 16 胡村-北阳 110kV 线路改造工程 图例 ▲:工频电磁场检测点位 附图 9-4 本项目现状监测点位图 北阳 110kV 变电站 图例 胡村 北阳 110kV 变电站站址 本项目 110kV 输电线路(地缆)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本项目 110kV 输电线路(架空)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工频电磁场、噪声检测点位 线路衰减断面检测点位 附图 10-1 本项目监测计划布点图 胡村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图例 本项目 110kV 输电线路(架空) 工频电磁场、噪声检测点位 线路衰减断面检测点位 附图 10-2 本项目监测计划布点图 胡村庄村 胡村 110kV 变电站 图例 本项目 110kV 输电线路(地缆) 工频电磁场检测点位 线路衰减断面检测点位 附图 10-3 本项目监测计划布点图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附图 11 本项目与太谷区水系相对位置关系图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附图 12 本项目与太谷区乡镇水源地相对位置关系图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附图 13 本项目与太谷县生态功能区划相对位置关系图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附图 14 本项目与太谷县生态经济区划相对位置关系图 附图 15 本项目噪声预测等声级线图 附图 16 太谷胡村 110kV 变电站(类比变电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附图 17 本项目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相对位置关系图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附图 18 本项目与晋中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布相对位置关系图 北阳 110kV 变电站 施工临时占地区 牵张场、电缆施工区等临时占地主要利 用荒地或空地,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场地清 理、植被恢复。在“适地适草”的原则下, 输电线路塔基区 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植物;把剥离表土熟土 塔基基础施工前首先将塔基区及施工区 回填至周边植被恢复区内,进行覆土改造。 表土剥离,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在塔基施 工区。施工结束后,将剥离表土回覆。 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全面整地。 输电线路架设完毕后,对临时占用的土 地进行植被恢复。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图例 本项目 220kV 输电线路 塔基施工区 牵张场 附图 19 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附图 20 线路塔基典型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图 附图 21 胡村-北阳双回 110kV 线路塔基断面图 晋中太谷北阳110kV变电站 主控楼 1#主变 2#主变 拟建3#主变处 现有事故油池 项目现场图集 1 旱厕 现有出线间隔 拟建电缆井处 铭北线29#塔 北侧围墙外 东侧围墙外 项目现场图集 2 西侧围墙外 拟建线路沿线 拟建线路沿线 胡北线18#塔 胡北线1#塔 胡村110kV变电站拟建电缆井处 项目现场图集 3 线西7m厂房1 线东28m厂房2 线东9m商铺1 线西8m商铺2 线西30m胡村人民法庭 线东10m厂房3 项目现场图集 4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附件七 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 项目编号 建设项目名称 山西晋中太谷北阳 110kV 变电站 3 号主变扩建工程 建设项目类别 55_161 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报告表 一、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40700112734092E 法定代表人(签章) 马文彪 主要负责人(签字) 曲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签字) 军 王鸿儒 二、编制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盖章) 山西大地晋新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40100MA0HK3F3XR 三、编制人员情况 1.编制主持人 姓名 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号 信用编号 贾真赟 2015035140352014146007000610 BH004225 签字 2.主要编制人员 姓名 贾真赟 主要编写内容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区 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 准、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措 施监督检查清单、结论及专项评价、附表、 附图、附件等内容。 注:该表由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自动生成 信用编号 BH004225 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