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河鸡生产技术规程
ICS 65.020.30 B 44 重 DB50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50/T 941—2019 大宁河鸡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 technique criterion for Daninghe chicken 2019 - 09 - 10 发布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50/T 941—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环境 .......................................................................... 2 5 选址与布局 ........................................................................ 2 6 饲料及营养标准 .................................................................... 3 7 引种 .............................................................................. 3 8 饲养管理 .......................................................................... 3 9 疾病防控 .......................................................................... 5 10 检疫与出栏 ....................................................................... 7 11 养殖档案管理 ..................................................................... 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大宁河鸡各阶段营养需求推荐指标 ................................ 8 I DB50/T 941—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编制。 本标准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巫溪县畜牧兽医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晶、谭宏伟、程尚、荆战星、李晓波、尹华山、景开旺、王永康、胡直友、 蒋林峰。 II DB50/T 941—2019 大宁河鸡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宁河鸡生产的术语与定义、选址与布局、饲料及营养标准、引种、饲养管理、疾病 防控、出栏检疫、养殖档案管理各个环节应遵循的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大宁河鸡养殖场的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4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DB50/59 重庆市动物产地检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宁河鸡 Daninghe Chicken 大宁河鸡主要分布在巫溪县境内,其特征为体型中等,结实紧凑,体态清秀,头中等大小,单冠直 立,冠、肉髯、耳叶为红色;喙呈黄色或黑色,皮肤呈白色,胫呈青色或白色。公鸡羽色鲜艳,副翼羽、 主尾羽和大镰羽呈黑色带金属光泽,颈羽、鞍羽呈红色或金黄色镶黑边,胸部羽毛呈黑色或红色。母鸡 羽色以淡黄、麻黄为主,少量白羽、黑麻羽。雏鸡绒毛以黄色为主,也有少量个体呈黑色或白色。成年 公鸡体重约2.3kg、母鸡约1.8kg。该品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广、抗病力强、肉质鲜美、蛋品质 优等特点。 3.2 散养 free range 以舍外自由活动为主的养殖方式。 注:可以利用果园、茶园、林地、草地等生态坏境作为舍外活动场所。 3.3 笼养 raised in cages 饲养在笼内的养殖方式。 3.4 地面平养 raised on floor 1 DB50/T 941—2019 在室内地面的垫料(稻壳、麦秆等)上进行饲养的方式。 3.5 网上平养 raised on net 在人工设置的网面上进行饲养的方式。 3.6 初饮 first drinking 雏鸡出壳后首次饮水。 3.7 开食 first feeding 雏鸡出壳后首次吃料。 3.8 带鸡消毒 Disinfection with chicken 对鸡舍内的一切物品及鸡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药液进行喷洒消毒。 3.9 鸡场废弃物 chicken farm waste 主要包括鸡粪、垫料、污水、死鸡、孵化后的蛋壳、死胚,过期的兽药、残余疫苗等。 3.10 全进全出制 all in and all out system 在同一幢鸡舍同一时间内饲养同日龄的鸡,经过一定饲养期后,同时全部出栏。 4 产地环境 鸡场环境卫生应符合NY/T 388 的要求。鸡场废弃物的排放应符合GB 18596和GB 14554的要求。 5 选址与布局 5.1 场址选择 5.1.1 选址应符合当地畜禽养殖规划布局要求。 5.1.2 场址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方便、无污染,水、电、交通方便及利于粪污无害化处理 和资源化利用的场所。 5.1.3 散养地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环境安静、饮水方便、植被丰富、无污染、无兽害的地方。 5.2 场内布局 场内应设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等。 5.3 场舍建设 2 DB50/T 941—2019 场舍可坐北朝南或房屋轴向与东西方向夹角不大于30°为宜;具有保温、隔热、降温、供排水和通 风换气的性能,可笼养、散养、网上平养、地面平养等。 5.4 配套设施建设 场内应设消毒室、更衣室、饲料加工与饲料贮藏室、兽医室、粪污及病死鸡无害化处理、防兽害等 设施。 6 饲料及营养标准 6.1 饲料要求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要求。 6.2 营养标准 饲料营养应满足大宁河鸡生长各阶段的营养需要(详见附录A)。 7 引种 7.1 引种来源 种鸡应来自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鸡系谱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鸡场, 持有有效检疫合格证明,符合DB 50/59的要求。严禁从疫区引种。 7.2 选择种鸡 要查阅品种的系谱档案,认真仔细地观察种鸡个体,挑选具有明显品种特征的大宁河鸡。 7.3 运输 调运车辆提前彻底卫生、消毒。使用运输笼具装载,运输过程中应预防和减少应激。 7.4 隔离观察 引种后应隔离观察20 d-30 d,不同日龄的鸡群应分开,隔离观察合格后方可进入鸡场饲养。 8 饲养管理 8.1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8.1.1 选雏 初生雏鸡平均体重在30 g以上,大小均匀、活泼好动,眼大有神、羽毛整洁光亮、腹部卵黄吸收好、 手握雏鸡感到温暖、体态匀称、有弹性、挣扎有力、叫声洪亮清脆。 8.1.2 雏鸡料应符合本鸡种的营养需要。 8.1.3 开食和饮水 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雏鸡出壳后24 h~36 h进行“初饮”,保持不断水;雏鸡一般在“初饮” 2 h~4 h后进行“开食”;2日龄内全部使用开食料,然后逐步更换为雏鸡料。饮水中可添加高锰酸钾、 电解多维以减少雏鸡应激。 8.1.4 饲养密度 3 DB50/T 941—2019 雏鸡可散养、笼养、地面平养或网养平养等。推荐饲养密度见表1。 表1 大宁河鸡育雏期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羽/m2) 周龄 0~6 地面平养 网上平养 笼养 45~50 50~55 55~60 8.1.5 温度 育雏第一周温度为33 ℃~35 ℃,以后每周下降 2 ℃~3 ℃,直至 18 ℃~23 ℃。 8.1.6 湿度 相对湿度10日龄内65%~70%、10日龄~20日龄60%~65%、3周龄以后55%~60%为宜。 8.1.7 通风 舍内空气质量符合NY/T 388的要求。 8.1.8 光照 1日龄~2日龄每日光照时间24 h~23 h,光照强度20 lx~30 lx(每平方米2.7瓦的白炽灯,高度2.1 米~2.4米,光照强度约为10 lx)每天逐步减少光照时间1 h,直到保持自然光照。 8.1.9 断喙 笼养、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的鸡,7日龄~10日龄断喙,放牧和自然交配的种公鸡不宜断喙。 8.2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8.2.1 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 育成期间可采用笼养、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方式,也可采用散养方式自然放养。其饲养密度参见表 2。 表2 育成期密度 2 周龄 饲养方式(羽/m ) 地面平养 网上平养 笼养 散养 7~13 10~12 12~15 15~20 40~70 14~17 8~10 10~12 12~15 20~30 18~25 6~8 8~10 10~12 15~20 8.2.1.1 轮牧饲养 针对散养方式,需实行轮牧饲养。 8.2.2 饮水管理 采用自由饮水,饮水器具应每天清洗、消毒。 4 亩 DB50/T 941—2019 8.2.3 喂料管理 饲料使用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不同日龄阶段采 食量见表3。散养鸡每天补饲2次,根据自主采食情况进行补充。 表3 大宁河鸡生长体重耗料表 日龄 耗料(g/日) 35~56 60~80 57~84 55~75 85~245 55~70 246~ 55~65 8.2.4 光照 有条件的封闭式种鸡场可实行8小时固定光照, 光照强度10l x~20l x。 8.2.5 公母分群饲养 在5周龄实行公母鸡分群饲养,调整公母鸡营养水平,实行公母分期出栏。 9 疾病防控 9.1 兽药使用 预防和治疗疾病使用药物的种类及休药期应符合《兽药质量标准》(农业部公告第2513号)、《动 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及《兽药停药期规定》(农业部公告第278号) 的要求。 9.2 免疫接种 大宁河鸡种鸡、商品鸡免疫接种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参见表4、表5。 表4 大宁河鸡种鸡参考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 接种方法 剂量 1 日龄 马立克氏病疫苗 皮下注射 0.2 ml 5 日龄 关节炎冻干苗 肌肉注射 1 羽份 新支二联三价或新支净 点眼 1.5 羽份 鸡痘疫苗 肌注/刺种 0.2 ml 14 日龄 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 / 滴嘴 1 羽份 21 日龄 新支减油苗 颈部皮下注射 0.2 ml 新支净 点眼 1 羽份 传鼻 胸部肌肉注射 1 羽份 56 日龄 新支二联油乳—K 油苗 颈部皮下注射 0.3 ml 70 日龄 H5、H9 新支二联油苗 左右肌注各 1 羽份 新城疫 VG/GA 株+H120 点眼 1 羽份 传鼻 胸部肌肉注射 1 羽份 10 日龄 32 日龄 82 日龄 5 DB50/T 941—2019 关节炎油乳剂 胸部肌肉注射 1 羽份 95 日龄 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 肌注/颈部皮下注射 0.3 ml 120 日龄 H5、H9 左右肌注 1 羽份 130 日龄 新城疫 VG/GA 株+H120 点眼 1 羽份 注:建议在 260—270 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H5、H9,各注射 1 羽份;在产蛋 5—10%(或产蛋高峰到来前)加强免疫一次新威 灵点眼。 表5 大宁河鸡商品鸡参考免疫程序 日龄 疫苗 接种方法 剂量 1 日龄 马立克氏病疫苗 皮下注射 0.2ml 新支二联三价或新支净 点眼 1.5 羽份 10 日龄 鸡痘疫苗 肌注 0.2 ml 刺种 14 日龄 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 颈部皮下注射 / 滴嘴 1 羽份 21 日龄 新支减油苗 饮水 0.2 ml 新支二联活疫苗 点眼 2 倍量饮水 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 饮水 / 滴嘴 2 倍量饮水/1 羽份 56 日龄 新支二联油乳—K 油苗 颈部皮下注射 0.3 ml 70 日龄 H5、H9 新支二联油苗 左右肌注各 1 羽份 新城疫 VG/GA 株+H120 点眼 1 羽份 95 日龄 新支减三联灭活疫苗 肌注/颈部皮下注射 0.3 ml 130 日龄 新城疫 VG/GA 株+H120 点眼 1 羽份 40 日龄 9.3 消毒 9.3.1 消毒剂 消毒剂应符合《兽药质量标准》(农业部公告第2513号)的规定。 9.3.2 环境消毒 定期进行场内外环境、饮水、鸡舍消毒,疫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消毒次数。 9.3.3 人员消毒 进入生产区的所有工作人员应更衣、戴帽、换鞋,经消毒后通过消毒通道进入。工作服、靴、帽等 应保持清洁卫生。 9.3.4 鸡舍消毒 进鸡或转群前,鸡舍应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水冲洗,再用物理(火焰、高温)或化学(消毒剂喷 洒、熏蒸)方式消毒。鸡进入鸡舍后,每周带鸡消毒一次。 9.3.5 用具消毒 6 DB50/T 941—2019 应定期对蛋箱、蛋盘、喂料器等用具消毒。 10 检疫与出栏 10.1 检疫 鸡苗、出栏商品鸡应符合DB50/59规定;鸡蛋销售应根据GB 2749等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检疫, 检疫合格方可出售。 10.2 出栏 出栏上市日龄为150 d~400 d,公鸡体重2.2 kg~2.5 kg,母鸡体重1.7 kg~1.9 kg。 11 养殖档案管理 应按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67号)规定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做好生产、 投入品使用、疫病防治、出场销售等记录。 7 DB50/T 941—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大宁河鸡各阶段营养需求推荐指标 育雏(0~4) 育成(5~8) 育成(9~12) 后备(13~35) 周龄 周龄 周龄 周龄 3100 3000 2800 2750 粗蛋白(%) 22.0 20.0 18.0 15.0~16.0 钙(%) 1.2 1.0 1.0 1.0 磷(%) 0.6 0.5 0.5 0.5 食盐(%) 0.37 0.35 0.35 0.35 营养指标 代谢能 (cal/k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