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件3:实施方案.docx
附件 1-1 2022 年粮食稳产保供(有机旱作优质粮食生 产示范县)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总体绩效目标 聚焦稳粮保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在全省建设一批粮 食生产示范县,打造有机旱作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100 万亩以 上,建设 10 个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基地。 二、总体完成任务 每个示范县建设 10 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打造核心 示范区和辐射推广区,核心示范区面积不低于 10000 亩。核 心示范区,严格按照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 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要求,重点推广应用已成 熟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建设节水工程设施,实行 100%标准 化生产,良种覆盖率达到 100%,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 100%,订单率达到 70%以上,化肥、化学农药施用量分别减 少 10%以上,节水 10%以上,产量增产 5%,产品要有绿色 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或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要形成一套 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辐射推广区,推广区域化、标准化的 绿色高质高效可持续技术模式,加快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示 范、品牌化建设、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等推广力度,实现 农机农艺融合和良种良法配套,粮食增产 5%以上、节本增 -5- 效 5%以上,促进粮食稳产高产、节本增效和提质增效。 科研基地重点围绕关键性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创新,加 速有机旱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一套实用性强的技术模 式。每个科研基地形成 1 篇成果转化报告或技术应用报告, 制定 1 项地方标准,每个科研基地 1000 亩。 三、项目实施重点区域 优先支持产粮大县、2021 年受灾严重的区域、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申报创建作物属于当地的优势特色粮食作物。 四、申报储备条件 (一)项目区县条件 申报县的粮食产量在当地排前三名,或者近三年产量超 4 亿斤以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制定出台粮食 稳产增产相关工作方案;已成立有机旱作农业工作领导组, 出台了有机旱作农业实施意见或发展规划。实施项目积极性 高,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以往农业项目实施进度快、 成效好。有机旱作科研基地,申报时要附县级农业农村部门 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合制定的申报方案。 (二)实施主体条件 项目创建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承担主体是农业 农村部门,实施主体择优选择规模化生产经验丰富、有相关 资质、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状况良好的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承担,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等。 -6- 业务主管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 联系人:杨艳芳 电 话:0351-8235019 -7- 附件 1-2 2022 年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生猪、家禽) 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总体绩效目标 以生猪、肉鸡、蛋鸡重点县、重点场为依托,2022 年全 省完成生猪出栏 1141 万头、家禽出栏 25722.6 万只,猪肉 产量 103 万吨、禽肉产量 37.1 万吨、禽蛋产量 118.8 万吨。 二、项目实施重点县(市、区) 全省生猪、肉鸡、蛋鸡养殖大县及部分大型区域龙头企 业,具体区域如下: 1.2021 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 20 万头以上的 18 个大县 (市、区):高平市、阳高县、临猗县、泽州县、兴县、太 谷区、永济市、芮城县、定襄县、阳城县、新绛县、翼城县、 夏县、榆次区、繁峙县、万荣县、闻喜县、洪洞县。 2. 2021 年前三季度肉鸡出栏 200 万只以上的 22 个大县 (市、区):孝义市、平遥县、武乡县、沁县、汾西县、沁 水县、闻喜县、汾阳市、壶关县、文水县、夏县、太谷区、 云州区、介休市、襄汾县、岚县、盐湖区、怀仁市、襄垣县、 中阳县、榆次区、交口县。 3. 2021 年前三季度蛋鸡存栏 150 万只以上的 20 个大县 (市、区):稷山县、新绛县、文水县、洪洞县、平遥县、 上党区、阳城县、原平市、太谷区、临猗县、泽州县、云州 -8- 区、襄汾县、临县、万荣县、长子县、闻喜县、祁县、榆社 县、高平市。 4.部分大型龙头养殖企业,指不在以上区域,但生猪年 出栏 10 万头以上,肉鸡年出栏 100 万只以上,蛋鸡存栏 50 万只以上,近三年未享受过省级扶持的大型龙头养殖企业。 三、申报条件 1.每县可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3-5 个规模养殖场、 养殖合作社等作为项目主体。新建、改扩建项目均可申报。 但项目主体不得重复申报、多头申报,2020 年之前承担的项 目未完成验收的不得申报。 2.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 不在禁养区内。 3.具有工商营业执照、养殖场备案表、动物防疫条件合 格证、合法用地手续、合法环评手续等。 4.具有标准化圈舍,建成后的规模标准达到:生猪年出 栏 500 头以上,肉鸡出栏 50000 只以上,蛋鸡存栏 10000 只 以上。 5.具有一定的资金配套能力,确保项目当年建设完成。 6.具有与养殖能力相匹配的防疫消毒设施设备,雨污分 离、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7.具有完善的养殖及管理档案,且纳入“农业农村部规 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和“山西畜牧大数据平台”。 -9- 业务主管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 联系人:高巧燕 电 话:13485339327 - 10 - 附件 1-3 2022 年果药茶提质增效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总体绩效目标 水果完成轻简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中低产果园改 造示范园 1 万亩,示范带动全省水果产量增加 5%左右,优果 率提升 1%,果园综合效益提升 10%左右。 中药材生产加工水平提升;示范带动全省中药材产量提 高 5%左右;中药材质量符合药典标准。 山西药茶生产加工标准化水平提升;药茶产品质量提高, 并符合相关规定;山西药茶知名度显著提高。 二、总体完成任务 水果完成轻简高效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中低产果园改 造示范园 1 万亩。 中药材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3000 亩,中药材标准化示范 基地 3 万亩,培育扶持 30 个中药材种植、初加工企业。 药茶建设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 5000 亩,培育 20 个药茶 加工企业,支持药茶相关标准的制定,组织宣传推介活动。 三、项目实施重点县(市、区) 各市水果生产重点县(运城、临汾除外)、中药材优势 产区和产业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长治、大同除外)、药茶优 势产区和产业发展潜力大的地区。 - 11 - 四、申报储备条件 (一)项目县(市、区)条件 政府重视、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经营主体积极性 高、示范带动能力强、县政府有政策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优 先入选。 水果项目县果树面积达 1 万亩以上,果业年种植收入 1000 万元以上。 (二)实施主体条件 水果: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家庭农场、规范化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信誉良好,能够执行相关财经纪律。项目申报 单位技术力量雄厚且能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最少有 1 名 高级农艺师和 2 名农艺师组织和参与项目的实施。专业合作 社具有专业的经营(或技术)团队,家庭农场具有热爱果树 事业和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至少 1 名。 中药材、药茶:1.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从事中药材、 药茶专业生产的企业(合作社);具有中药材、药茶(初) 加工的设施设备、人员和技术;财务管理规范,具备示范带 动能力。2.应有科研单位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技术支撑或协 作,应执行现有标准或制订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 程。3.大宗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不低于 300 亩, 种植品种不超过 3 个;特色、濒危、稀缺中药材标准化示范 基地面积不低于 500 平方米;重点发展道地品种。药茶原料 标准化示范基地规模在 200 亩以上。种植相对集中连片。 - 12 - 业务主管单位:省果业工作总站 联系人:贺光华 (水果) 电 话:13633510446 联系人:李亚梅 (中药材、药茶) 电 话:18734563853 - 13 - 附件 1-4 2022 年加工型马铃薯基地建设 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总体完成任务 以国家级龙头企业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为带动,通过 “基地+企业”模式,在全省建设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 10 万亩。 二、项目实施重点县(市、区) 在我省太行山、吕梁山及北部雁门关等马铃种植区域内 选择生产条件好的县(区)实施,重点在五寨县、代县、灵 丘县、怀仁市、朔城区、右玉县、平鲁区、沁源县、平顺县、 隰县、蒲县、岚县、临县、兴县等区域内实施。 三、申报储备要求 (一)申报主体 各县农业农村部门为申报主体,组织本地区专业从事种 植的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实施项目。 (二)实施条件 1.地势平坦或缓坡地,排水良好,集中连片面积 3000 亩以上,适合机械化作业,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可以采用喷 灌或者节水滴灌进行灌溉。 2.土壤为沙壤土、轻沙壤土、轻壤土或壤土,土壤 PH 值在 5-8 之间,有机质 1.2%以上,土壤耕作层深厚,前茬作 - 14 - 物没有使用对马铃薯有影响的除草剂。 3.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无霜期在 130 天左右。 4.水量要求充分,每亩每年需要水量约为 300—400 立 方米。 5.严格执行轮作,不得重茬。 6.马铃薯薯种必须采用脱毒种薯原种。 7.马铃薯品种为旭美一号、夏波蒂、大西洋三个品种之 一。 业务主管单位:省农业种子总站 联系人:薛村波 电 话:13663516339 - 15 - 附件 1-5 2022 年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总体目标 储备现代种业发展项目要对标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种业 振兴行动,按照“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突破” 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现有的种业基础优势和区域特色,确 立种业发展项目短、中、长期发展目标,重点支持种质资源 保护利用、科研育种创新攻关、扶优种业企业、繁育基地提 升、种业市场净化等关键环节项目建设,根据规划布局和建 设要求,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 二、总体完成任务 (一)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继续做好第三次全省畜禽种 质资源和第一次水产、微生物种质资源重点调查;开展农业 种质资源保护、登记挂牌等工作。 (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在作物种质资源 普查基础上,开展种质资源特异基因发掘及利用,挖掘畜禽 优异性状的关键和调控因子。建立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 中心、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以及果树、蔬菜、花卉、马铃薯、 甘薯、黄花、中药材、桑蚕分中心和畜禽保种场。 (三)良种联合攻关。启动主要小麦、杂粮(藜麦、谷 子)、马铃薯、中药材等良种攻关项目;继续开展晋汾白猪 - 16 - 联合攻关,新启动牛、羊联合攻关。对主要粮食作物、杂粮、 蔬菜、水果、中药材和畜禽等方面开展育种并获得品种自主 知识产权的给予支持。 (四)品种展示示范及推广应用。在全省农作物优势生 产区域分作物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省级基地;开展品 种展示示范,包括优良种作物、畜禽、水产、微生物等新品 种引种示范展示、成果应用、推广等。 (五)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全省建设作物、水产苗种 良种繁育基地县和畜禽良种扩繁场。 (六) 扶优种业企业建设。开展扶优种业企业信贷贴息 服务。 (七)救灾备荒储备。储备 100 万公斤种子。 三、项目实施重点区域 (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 1.开展农业种质资源调查。全省 115 个农业县(市、区)。 2.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在山西农业大学建立 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在长治、大同、运城等 地建设作物、果树、蔬菜、花卉、马铃薯、甘薯、黄花、中 药材、桑蚕等作物资源保护分中心 10 个。 3.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在山西农业大学建立 省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在忻州、晋城、朔州等地建设猪、 牛、羊等省级核心育种场 3 个,畜禽种质资源保种场 15 个。 (二)现代种业科研育种创新攻关项目 4. 良种联合攻关。开展主要粮食、杂粮、畜禽及其他 - 17 - 特色作物联合攻关。加快选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适宜机 械化生产的作物新品种及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主要 粮食以运城、临汾等地小麦,杂粮以太原、大同、忻州、吕 梁、长治等地的谷子、高粱、马铃薯、藜麦为主。继续推进 晋汾白猪联合攻关,新启动羊、牛联合攻关,优先选择意向 性强的种业企业参与。特色作物以大同、长治、临汾、运城 等地黄花菜、中药材、果业等开展良种攻关项目。 5. 种业基础研究能力提升。依托山西农大开展种质资 源特异基因发掘及利用,构建作物种质资源分子指纹图谱 400 份,鉴选优异种质 40 份,创制优异新种质 10 份以上; 挖掘畜禽优异性状的关键和调控因子。通过育种,对在年内 获得品种自主知识产权的特优品种给予支持。 6. 新品种展示示范活动。在全省各类杂粮作物优势生 产区域,依托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种子推广服务部门,杂 粮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分作物布局建设杂粮良种展示示 范基地。开展畜禽、水产和微生物新品种评比大赛。 (三)现代种业基地建设项目 7. 山西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提升工程。建设生产生活设 施,新建育种专家生活用房、低温低湿种子库、农机具库等 设施,配置农机具、病虫害监测防治系统、农田视频监控系 统等设备(种子站牵头)。 8. 良种繁育基地县建设。落实《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 于认定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通知》(农办种 〔2021〕5 号)和《省委关于加快山西杂粮优质种业基地建 - 18 - 设方案》、《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申报省级作物良种繁育 基地县的通知》的要求,先建省级,追赶部级,开展 2022 年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县建设,以突出保供,投入倍增为底线, 以突出企业,创新模式为重点,以竞争立项为依据,逐步推 进“1+M+N”模式,推动基地健康发展,即一个作物品种对 应选择 M 家龙头企业与 N 个基地县对接。制种大县结合基地 建设和发展实际,遴选行业排名靠前,有影响力、有科研能 力、有发展潜力的种业企业,实现基地大县与种业龙头企业 共建基地、共育企业、共促产业的目标。 9.畜禽水产种源基地建设。在晋中、吕梁、长治、运城 等地建设种猪、太行山羊等 20 个畜禽良种扩繁基地和黄河 鲤水产苗种繁育基地 1 个。 (四)现代种业服务能力提升 10.救灾备荒储备。在全省布局范围内重点支持育繁推 一体化企业储备救灾备荒种子 100 万公斤。 四、储备条件 (一)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项目由农业种质资 源保存任务的科研教学、高等院校和资源保护的事业性单位 及龙头种业企业承担,项目储备单位应拥有特优、珍稀等种 质资源保存;保存规模和量要达到中库的三分之一之上,应 有专门的资源保存鉴定与评价技术队伍;应具有行业标准的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圃(场、区)。 (二)现代种业科研育种创新攻关项目。储备单位应具 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生产许可证,具有与项目实 - 19 - 施相匹配的人才和技术装备、研发经费投入等条件,与科研 院校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签订有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优先 支持国家联合育种协作单位和国家、省级种业龙头企业。 (三)现代种业基地县建设项目。储备良种繁育基地县 建设需达到以下条件:①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有扶持制种产 业发展的规划,出台稳定发展种子(苗)生产基地的政策措 施,基地生产秩序良好。②种子(苗)生产自然环境优越, 生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区域内无检疫性有害生物。③种子 (苗)生产基地相对集中,近 3 年年度种子(苗)生产面积: 小麦达到 20000 亩以上,谷子、高粱等杂粮达到 3000 亩以 上;马铃薯达到 5000 亩以上;中药材达到 2000 亩以上;果 树及地方特色作物等达到 1000 亩以上。蔬菜近 3 年年度生 产种苗达 1000 万株以上。种子(苗)调出量达到基地县总 产量的 40%。④基地所在县(市、区)种子管理机构健全, 种子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规范,近 3 年未发生种子生产 重大安全事故。⑤基地种子(苗)生产与种业企业结合紧密, 有大中型种子企业建有稳定基地并常年进行种子(苗)生产, 对通过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的予 以优先推荐。 储备畜禽水产种源基地建设需达到以下条件:①企业应 当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有较强的技术力量、生产加 工设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②繁育基地自然条件能满足 项目建设要求,近期无严重动植物疫病发生。优先支持工作 基础好,技术力量强,实施项目积极性高,在畜禽良种繁育 - 20 - 方面有良好基础的实施主体。 (四)现代种业服务能力提升 救灾备荒储备条件:承储种子企业应具有储备品种的生 产经营权;具有良好的种子仓储条件;未发生过种子质量重 大事故或不诚信行为;玉米杂交种原则上由省级发证且注册 资金 3000 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 业务主管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 联系人:孟烨 电 郭海锋 话:0351-823290 、8235726 - 21 - 附件 1-6 2022 年设施农业发展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总体绩效目标 2022 年,新增设施蔬菜产量 20 万吨,总产量达到 305 万吨,新增产值 7 亿元,总产值达到 105 亿元。新增育苗量 4 亿株,总育苗量达到 25 亿株,新增产值 0.4 亿元,总产值 达到 2.5 亿元。产品合格率达到 97%以上,冬春自给率达到 45%以上,全面提升灾害性天气及突发情况影响下蔬菜保供 能力,带动 1.2 万户以上农民增收,户均增收达 1 万元以上。 二、总体完成任务 2022 年,新、扩建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 1 万亩(其中, 灾后恢复重建 5000 亩),新建全钢架大棚 3 万亩,改造老 旧日光温室 1 万亩(其中,灾后恢复重建 5000 亩);新建 蔬菜育苗场 6 万平方米(20 个)。 三、项目实施重点县(市、区) 在当地政府积极性比较高、产业基础较好、农民种植蔬 菜意愿比较强的太原清徐、大同阳高、长治屯留、晋城高平、 朔州应县、晋中榆次、运城盐湖、忻州忻府、临汾曲沃、吕 梁孝义等县(市、区)新、扩建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和全钢 架大棚。 在设施产业发展较早、设施陈旧、结构不合理的太原清 徐、大同阳高、阳泉盂县、长治长子、晋中太谷、运城新绛、 - 22 - 忻州忻府、临汾尧都、吕梁文水等老旧蔬菜主产县(市、区) 改造老旧日光温室。 在设施蔬菜主产区、种苗需求量大的清徐、阳高、天镇、 长子、屯留、高平、朔城、怀仁、榆次、盐湖、新绛、忻府、 曲沃等县(市、区)新建蔬菜集约化育苗场。 在今年受灾严重的清徐、祁县、和顺、新绛、夏县、曲 沃、浮山、文水、孝义等县(市、区)恢复重建和修缮日光 温室。 四、储备条件 (一)项目县区条件 1.申报新建、扩建设施项目的县(市、区),要求县级 产业基础好、产业链健全、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支持配 套政策措施,落实土地流转合同或土地承包手续,设施蔬菜 规模连片建设日光温室的室内面积不小于 5 亩,全钢架大棚 建筑面积不小于 10 亩。 2.申报升级改造设施项目,设施蔬菜规模连片种植日光 温室的室内面积不小于 20 亩。 3.申报集约化蔬菜育苗场建设项目,每个育苗场棚内面 积不小于 3000 平方米。 4.对于雨涝灾害后垮塌和损毁的日光温室,要求按照全 钢架跨度在 10 米以上的建设标准进行重建和修缮。 5.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建设标准高、实用性强的园艺设 施,支持鼓励新材料、新设备应用。 6.支持新建扩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园艺设施,满足农机 - 23 - 通行和作业需求。支持老旧园艺设施的宜机化改造,依照农 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改造设施出入口、骨架、耳房、缓冲间、 室内通道等。 (二)实施主体条件 项目以县政府为单位组织申报,实施主体主要为设施园 艺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 业务主管单位:省蔬菜产业管理站 联系人:郭烨 电 话:15110336309 - 24 - 附件 1-7 2022 年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及平台建设 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项目 (一)项目目标 以肉牛、肉羊重点县、重点场为依托, 2022 年全省完 成牛出栏 67.6 万头、羊出栏 868.7 万只,牛肉产量 10.8 万 吨、羊肉产量 13.6 万吨。 (二)申报区域 以雁门关农牧交错带 5 市 37 县(市、区)为重点,辐 射全省牛羊养殖大县及部分大型养殖企业,具体区域如下: 1.雁门关农牧交错带 5 市 37 县(市、区)。 2.除雁门关农牧交错带之外的全省牛羊养殖大县,主要 指肉牛养殖大县(2021 年前三季度出栏 1 万头以上,共 5 个): 文水县、祁县、和顺县、平遥县、沁县;肉羊养殖大县(2021 年前三季度出栏 15 万只以上,1 个):太谷区。 3.部分大型养殖企业,主要指不在以上区域,但肉牛年 出栏达到 500 头以上,肉羊年出栏达到 3000 只以上,且近 三年未享受过省级扶持资金的大型养殖企业。 (三)申报条件 1.每县可选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3-5 个规模养殖场、 养殖合作社等作为项目主体。新建、改扩建项目均可申报。 - 25 - 但项目主体不得重复申报、多头申报,2020 年之前承担的项 目未完成验收的不得申报。 2.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 不在禁养区内。 3.具有工商营业执照、养殖场备案表、动物防疫条件合 格证、合法用地手续、合法环评手续等。 4.具有标准化圈舍,建成后的规模标准达到:肉牛年出 栏 50 头以上,肉羊年出栏 300 只以上。 5.具有一定的资金配套能力,确保项目当年建设完成。 6.具有与养殖能力相匹配的防疫消毒设施设备,雨污分 离、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设备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两年内无重大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7.具有完善的养殖及管理档案,且纳入“农业农村部规 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和“山西畜牧大数据平台”。 8.具有与养殖规模配套的饲草地或签订饲草收购协议, 实施种养结合模式的规模养殖场优先考虑。 业务主管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 联系人:巩飞 电 话:18903415812 二、晋北肉类平台建设项目储备要求 (一)总体绩效目标 认真贯彻全省畜牧业发展“五五战略”,全面落实晋北 - 26 - 肉类平台建设规划,办活办好 2022 晋北肉类平台交易大会, 加快畜禽屠宰及精深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提升全省肉制 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二)总体完成任务 举办 2022 晋北肉类平台交易大会,完成 14 个畜禽屠宰 及精深加工建设项目和 1 个畜牧兽医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 2022 年“一港一会”肉品交易量达到 10 万吨以上,山西肉 制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项目实施重点县 2022 晋北肉类平台交易大会承办主体由主办单位确定。 其他项目实施重点县为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阳高县、灵丘 县、怀仁市、平鲁区、右玉县、应县、山阴县、岢岚县、偏 关县、太谷区、汾阳市、黎城县、襄汾县、闻喜县、永济市。 (四)储备条件 1.项目县区条件 肉制品精深加工建设项目申报县为《晋北肉类出口平台 建设规划》确定的山西北肉冷链加工产业园所在县。生猪屠 宰场新建或改建项目所在县年生猪出栏超过 20 万头以上, 羊屠宰场新建或改建项目所在县羊出栏达到 20 万只以上, 牛屠宰场新建或改建项目所在县牛出栏达到 1 万头以上,禽 屠宰场新建或改建项目所在县禽出栏达到 100 万只以上。畜 牧兽医检测实验室建设补助项目所在县畜牧业总产值占到 农牧渔业总产值 50%以上。 2.实施主体条件 - 27 - 2022 晋北肉类平台交易大会承办主体由主办单位确定。 肉制品精深加工建设储备项目为山西北肉冷链加工产业园 招商入园企业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新建屠宰场项目需在项 目申报时取得土地使用等证明文件,改造升级建设项目申报 主体须认法取得营业执照、畜禽定点屠宰证、动物防疫合格 证和排污许可等证明文件;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近两年 未发生肉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事故;项目建设主体在 2022 年晋北肉类交易大会签约或交易额稳步提升。3、畜牧 兽医检测实验室建设补助项目申报主体为县级畜牧兽医部 门。 业务主管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 联系人:郎小兵 电 话:0351-8235318 三、2022 年南果平台项目储备要求 (一)总体绩效目标 2022 年开展水果出口平台建设,一是建设出口水果标准 化生产示范园;二是建设水果初加工(智能化)分选示范线; 三是培育水果出口企业或合作社;四是开展区域水果品牌建 设。通过开展水果出口平台建设,带动全省水果交易量增加 5%左右。 (二)总体完成任务 2022 年完成出口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20 个,建设水 - 28 - 果机械化分级初加工生产示范线 5 条,培育水果出口企业或 合作社 10 个,区域水果品牌建设 2 个,支持区域性水果市 场建设。 (三)项目实施重点县(市、区) 运城市、临汾市所辖水果生产重点县。 (四)储备条件 1.项目县区条件 项目县(市、区)重视果业发展,对南果出口平台建设 项目支持力度大,组织措施得力;项目区必须是果树栽培适 宜区域,具备生产出口果品的条件;果树面积规模 5 万亩以 上,果业种植收入 5000 万元以上的水果生产重点县,县政 府有政策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优先入选。 2.实施主体条件 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家庭农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 作组织、农业企业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具有独立法人 资格,信誉良好,能够执行相关财经纪律。项目申报单位技 术力量雄厚且能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最少有 1 名高级农 艺师和 2 名农艺师组织和参与项目的实施。专业合作社具有 专业的经营(或技术)团队,家庭农场具有热爱果树事业和 丰富专业知识的人员至少 1 名。 业务主管单位:省果业工作总站 联系人:贺光华 电 话:13633510446 - 29 - 四、东药材平台项目储备要求 (一)总体绩效目标 建设山西(长治)仓储物流中心等实体工程,逐步完善 中药材标准生产体系,中药材交易市场交易额力争达到 20 亿元。 (二)总体完成任务 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中药 材初加工企业。推进山西(长治)仓储物流中心等实体工程 建设。推动中药材交易市场、大数据平台等已建成项目的运 营。举办宣传推介活动,扩大平台影响力。 (三)项目实施重点县(市、区) 项目在长治市、大同市有关县(市、区)实施。 (四)储备条件 1.项目县区条件 政府有中药材支持政策和扶持资金;有良好的中药材产 业基础,是中药材道地产区或优势产区,已建设一定的基础 实施和配套实施,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区域内有龙头 企业带动。 2.实施主体条件: (1)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为从事中药材专业种植、 初加工的企业(合作社);具有与项目匹配的设施设备、人 员和技术,执行现有标准或制订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生产技 术规程;财务管理规范,具备示范带动能力。大宗道地中药 材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不低于 300 亩,种植品种不超过 3 个; - 30 - 特色、濒危、稀缺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不低于 500 平 方米;重点发展道地品种。 (2)商贸平台实体工程项目实施主体须为规划项目清 单中的实施主体。 业务主管单位:省果业工作总站 联系人:王俊斌 电 话:18635540718 - 31 - 附件 1-8 2022 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总体绩效目标 全省培训种养加能手及能工巧匠高素质农民 3.1 万人, 2.5 万人取得高素质农民技能证书,持证率达 80%以上。其 中,中、高级持证人数分别占持证总数的 35%、15%以上。 二、总体完成任务 面向从事种养加的农业劳动者,特别是脱贫农民,开展 生产决策、生产模式、实用技术培训,提升生产组织能力和 技能水平;面向农业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开展专业知识、操 作技能培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面向乡村手工业从业人 员,开展工艺传承与挖掘、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等培训,提高 其工艺水平,全省共培训 3.1 万人。 三、项目实施重点县(市、区) 项目实施为全省 117 个农业县(市、区)。 四、申报储备条件 实施主体是具有一定培训资质的农广校、涉农院校所、 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技 术协会等。 业务主管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 联系人:李岳峰 电 话:13935155769 - 32 - 附件 1-9 2022 年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申报储备指南 一、总体绩效目标 以培育农业服务业战略性大产业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农 业生产托管,创建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县 20 个、省级示范创新服务组织(主体)50 个,以点带面、示范 引领全省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完成任务 创新试点县,主要从探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现代农 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探索农业生产托管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 业有机衔接的多种形式,探索推进机、田、证、人、地、钱、 技等资源要素整合的方法路径,探索加强行业指导的方式方 法,探索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支持政策措施 5 个方面开展工作, 至少完成 3 项以上任务,形成总结创新经验成果。 创新试点服务组织(主体)从探索完善管理制度、探索 创新服务机制、探索联合合作方式、探索科技应用路径 4 个 方面开展工作,至少完成 3 项以上任务,并形成创新示范成 果。 三、项目实施重点县(市、区) 各市推荐报送农业生产托管发展基础好、积极性高、自 愿承担创新试点任务的县和服务组织(主体)。 四、申报储备条件 - 33 - (一)项目区县条件。县级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 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组织有力,能按要求开 展工作。试点县应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服务组织多元,服 务机制相对成熟,行业运行比较规范。入选省级及以上典型 案例的优先。 (二)实施主体条件。试点组织应为具备较强的服务能 力,拥有相匹配的服务设施装备和专业从业人员,在农民和 行业中享有良好的信誉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 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具备与服务相适宜的固定场所及必 备的办公设施,有相应的工作制度。在当地农业(农经)行 业管理部门备案的服务组织名录内,接受农业农村行业管理 部门的监管。近 3 年内无失信行为,无欠税、食品安全、安 全生产事故等问题,无坑农害农现象,无银行资信问题等。 入选省级及以上典型案例的优先支持。 业务主管单位: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 联系人:郝 丽 电 晋鹏程 话:0351-8235072 - 34 - 附件2 ××市2022年农业项目申报储备汇总表(样表) 单位:万元 县(市区) 申报产业项目 类型 建设目标任务 主要建设内容 年度投资 项目联系人及 计划 联系方式 实施主体 主体名称 承担任务 备注 年度投 资计划 畜牧产业转型 例:太原市 升级(生猪、 家禽)项目 娄烦县喜洋洋合 建设1个规模养殖场,完 作社 成禽肉产量**万吨。 畜牧产业转型 建设4个规模养殖 为各单体 在**乡镇建设*个规模养殖 县农业农村局 例:娄烦县 升级(生猪、 场,完成禽肉产量 项目年度 娄烦县大丰收合 场,扩建**平米鸡舍…… 项目联系人 家禽)项目 **万吨。 投资之和 作社 …… 阳曲县 建设*个规模养殖 为各单体 在**乡镇建设*个规模养殖 县农业农村局 场,完成禽肉产量 项目年度 场,扩建**平米鸡舍…… 项目联系人 **万吨。 投资之和 …… 建设中药材繁育基 地**亩 …… …… 果药茶提质增 效项目 娄烦县 …… 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联系人 *** 附件 3 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格式(通用模板) 封面(请不要用塑料封皮装订): 2022 年××县(市、区)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申报单位:××县(市、区)人民政府(盖章) 项目建设单位:××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盖章) 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编制时间:2021 年×月 正文: 一、项目摘要 简要介绍主导产业和其他产业情况。 二、立项依据 主要包括项目的立项理由;项目开工、建设具备的条件 和可行性等。 三、项目方案设计 (一)项目建设目标任务 说明实施该项目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建设任务,可从定 性和定量两方面表达。 (二)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地点及建设规模 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具体建设地点、实施规模。 (三)项目实施内容 实施内容要客观、具体、详细、量化。非生产性设施建 设不得列入。 (四)项目总投资、年度投资及资金筹集计划 详细测算列出项目总投资、年度投资计划,以及资金筹 集来源。 四、项目组织及管理措施 说明项目实施组织管理、资金使用管理方式等。 五、项目效益评价 项目实施后预期达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从促进 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项目区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农村经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分析。 附件4 ××县2022年农业项目申报储备情况表(样表) 单位:万元 实施主体 申报产业项目 类型 建设目标任务 主要建设内容 主体名称 承担任务 一、主导产业 畜牧产业转型 建设4个规模养殖 为各单体 在**乡镇建设*个规模养殖 县农业农村局 升级(生猪、 场,完成禽肉产量 项目年度 场,扩建**平米鸡舍…… 项目联系人 家禽)项目 **万吨。 投资之和 娄烦县喜洋洋合 建设1个规模养殖场,完 作社 成禽肉产量**万吨。 …… 二、其他产业 果药茶提质增 建设中药材繁育基 效项目 地**亩 备注 年度投资 项目联系人及 计划 联系方式 县农业农村局 项目联系人 …… 年度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