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嫁接苗培育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64 福 35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2025—2021 樱花嫁接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rafted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Omamental Cherry Blossom (Cerasus sp) 2021 - 11 - 23 发布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2 - 23 实施 发 布 DB35/T 2025—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圃地选择与整地................................................................................................................................................. 1 5 砧木培育............................................................................................................................................................. 2 6 嫁接苗培育......................................................................................................................................................... 3 7 嫁接苗田间管理................................................................................................................................................. 4 8 苗木出圃............................................................................................................................................................. 6 9 档案管理............................................................................................................................................................. 6 附录 A(资料性)樱花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7 I DB35/T 2025—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樱花协会、漳平市林业局、福建可盛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林业 调查规划院、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台企)、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福建 新发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台企)、福建省三明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服务站、福建漳平九德茶业有限 公司(台企)。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江海、施友文、黄云鹏、刘技昌、谢东庆(中国台湾)、王邦富、黄建辉、潘标 志、陈桂平、吕崇练(中国台湾)、沈彩霞、杨咏安(中国台湾)、叶平昊。 II DB35/T 2025—2021 樱花嫁接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适生樱花(Cerasus sp)苗培育的圃地选择与整地、砧木培育、嫁接苗培育、 嫁接苗田间管理、苗木出圃、档案管理等技术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观赏栽培种和野生种的嫁接苗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772—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6001—1985 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89—2018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2018 林木种苗标签 DB35/T 127—201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圃地选择与整地 4.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pH5.0~7.0的沙质壤土地 块作为圃地。 4.2 4.2.1 整地作床 整地、施基肥 2 秋季翻耕晒化,翌年春季再翻耕一次,整地标准按GB/T 6001—1985的规定执行,结合整地撒施1 500 g/m 2 的腐熟农家肥或75 g/m 的复合肥(N:P:K=15:15:15)。 4.2.2 作床 苗床宽90 cm~110 cm、高20 cm~35 cm,苗床间设宽30 cm~40 cm、深20 cm~35 cm排水沟。 作床时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杀菌剂浇灌苗床。消毒后床面上铺 厚度8 cm~10 cm的黄心土或pH5.0~7.0的栽培基质。 1 DB35/T 2025—2021 5 砧木培育 5.1 砧木品种选择 选用钟花樱(Cerasus campanulata Maxim)1年生实生苗作为砧木。 5.2 果实采收、种子处理与贮藏 5.2.1 果实采收 选择树龄6年以上、生长健壮、无有害生物的结实母树,4月下旬至5月中旬果皮由红紫褐转黒时采 收。 5.2.2 种子处理与贮藏 果实采后及时除去肉质果皮,净种后用20%多菌灵800倍液浸泡10 min,清水冲洗沥干,置于2 ℃~ 4 ℃的环境中冷藏;或与含水率约30%的干净河沙按1:3的比例拌匀后室内常温沙藏。沙藏需保持河沙潮 湿,沙藏的种子需越冬后方可使用。冷藏、沙藏的种子使用前需进行品质检验,种子品质检验按GB/T 2772 —1999的规定执行。 5.3 大田播种育苗 5.3.1 5.3.1.1 催芽与播种 催芽 在常温(20 ℃~30 ℃)下用清水浸泡方法进行催芽至坚果缝合线开裂。 5.3.1.2 播种 播种分为春播与秋播,春播在2月至3月,秋播在9月至10月。催芽后的种子在消毒过的苗床上均匀 撒播,或开沟条播,即在苗床上横向开播种沟,沟深3 cm,沟间距20 cm,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播种 2 2 量15 g/m ~20 g/m 。播种后在种子上盖上1 cm~2 cm厚度的黄心土或细沙,再覆盖1 cm左右厚度的锯 屑、谷壳等,清水浇透苗床。 5.3.2 5.3.2.1 播后管理 水分管理 播后适时浇水,保持苗床湿润。雨季要加强圃地巡查,发现积水应及时排除,做到不积水。 5.3.2.2 幼苗追肥 出苗20 d后追肥1次。清晨或傍晚用浓度0.2%~0.3%复合肥(N:P:K=15:15:15)水溶液浇施。施肥 后用清水淋洗幼苗。 5.3.2.3 除草 出苗期不除草,待苗木出齐后及时除草,做到除小、除早、除了。除草时应避免损伤苗木根系。 2 DB35/T 2025—2021 5.3.3 砧苗移植 当幼苗长到5~10片叶时,将幼苗按15 cm×20 cm株行距移栽到移植苗床上。移植苗床作床方法按 4.2.2执行。移植前对根系偏长的幼苗进行适度修根,保留根长8 cm~10 cm。栽植要求做到根舒、苗正、 土实。 5.3.4 砧苗移植后管理 5.3.4.1 遮阳网遮荫 移栽后搭拱棚并覆盖透光度50%的遮阳网,7 d~10 d后开始在傍晚至翌日上午8时期间揭开遮阳网 炼苗,炼苗5 d~7 d后移去遮阳网。 5.3.4.2 追肥 移栽后每20 d~30 d追肥1次,施肥方式按5.3.2.2执行。9月份后停止施肥。 5.3.4.3 除草松土 移栽后适时除草松土,操作过程应避免损伤苗木根系。 5.3.5 有害生物防治 苗期主要有害生物有蛴螬、蝼蛄、地老虎、蚜虫、红蜘蛛、穿孔性褐斑病等。防治方法见附录A。 6 嫁接苗培育 6.1 接穗选择与处理 选择所要培育品种的母树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有害生物的1年生枝条作为接穗。 接穗尽量随采随接。春季不能及时嫁接的接穗,30~50枝扎成一捆置于沙中或在封口塑料袋中,置阴凉 处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1周。长时间保存需装在封口塑料袋,袋口密封,置于2 ℃~5 ℃的冷柜中低 温保存,但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个月。 6.2 嫁接时间 春接1月中旬至2月中旬,秋接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嫁接适宜气温10 ℃~25 ℃。 6.3 嫁接 6.3.1 嫁接方法 春季采用枝接;秋季采用芽接。 6.3.2 砧木准备 选择生长健壮、无有害生物、地径0.8 cm以上1年生实生苗作为砧木,在苗床上直接嫁接。芽接砧 木接口高度离地面10 cm左右,在接口处上下去除枝叶、萌芽;枝接的砧木定干高度10 cm左右,去除砧 枝和萌芽。 3 DB35/T 2025—2021 6.3.3 切砧木 芽接在砧木苗干距地面6 cm~10 cm高的迎风面平滑处,下端斜向切1刀,距离下端2 cm~3 cm处从 上向下削1个与接芽片长宽均相当的切面,去掉削片。 枝接以与砧木竖直方向15°左右角进刀,深1 cm~1.5 cm,斜入木质部20%~30%,切口平整、光滑。 6.3.4 削接穗 芽接在接穗芽下方约1 cm处斜向内切1刀,方向与砧木下端切口一致;在接穗芽上端约1 cm~1.5 cm 处削一长斜面,长约2 cm~3 cm。芽接片长短与砧木接口长短相近。 枝接首先叶芽朝向身体内侧,削成1 cm长的大斜面(深达木质部),再转180°,削成小斜面。大 斜面上端留1~2个的完整饱满芽,将接穗剪成长3 cm~4 cm、留1~2个芽的枝段,下端削成楔形,长斜 面长度略短于砧木切口深度。 6.3.5 插接穗 将削好的接穗快速插入砧木切口,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至少一边对齐。 6.3.6 绑缚 插接穗后,用嫁接绑扎带从接口处自下而上绑扎,操作过程应避免砧木与接穗发生移位。 6.3.7 室内嫁接 将符合砧木规格的实生苗剪去枝条,定高10 cm左右截干、起苗;修剪砧木根系,剪去偏长的主根 和侧根,然后在室内进行嫁接。切砧木、削接穗、插接穗及绑缚等技术要求按6.3.3~6.3.6执行。嫁接 后根部沾黄泥浆,按15 cm×20 cm株行距栽植在苗床上。苗床作床、消毒方法按4.2.2执行。 6.3.8 补接 接后15 d~30 d检查嫁接成活率。发现接穗干枯,及时在原嫁接位置下方或另一侧补接。嫁接方法 按6.3.3~6.3.6执行。 6.3.9 除萌 嫁接成活后,及时除去砧木上萌发的芽及枝条。 6.3.10 解绑扎带与立杆扶苗 新梢长至30 cm时,及时解除嫁接绑扎带,并立杆扶苗。 7 7.1 嫁接苗田间管理 嫁接苗管理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接穗新梢长到10 cm~12 cm时,根部追肥1次;5、6月 2 根部追肥2~3次,每次间隔15 d~20 d。追施使用复合肥(N:P:K=15:15:15),每次施肥量25 g/m ~ 2 30 g/m 。结合松土、锄草进行根部施肥,施肥后喷水浇灌。9月份用0.5%磷酸二氢钾液态肥叶面喷雾, 2 2 施肥量15 g/m ~20 g/m 。 4 DB35/T 2025—2021 7.2 嫁接苗分级与调查 嫁接后,经一年培育,1年生嫁接苗质量分级见表1。1年生嫁接苗调查按DB35/T 127—2019的规定 执行。 表1 地径 苗高 cm cm Ⅰ ≥1.2 Ⅱ ≥0.8 级别 7.3 1 年生嫁接苗质量分级表 根系 有害生物危害程度 综合控制指标 ≥120 有2条以上粗壮侧根,须根很多 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 苗干直、木质化好、长势旺 100~120 少于2条粗壮侧根,须根较多 无明显有害生物危害 苗干直、木质化好、长势旺 嫁接苗移植 7.3.1 苗木选择 1年生嫁接苗符合Ⅰ级、Ⅱ级苗要求。 7.3.2 移植时间 10月上旬至翌年3月下旬。 7.3.3 移植密度 1年生嫁接苗移植按1 m×1 m株行距定植。 7.3.4 移植方法 1年生嫁接苗移植前,对苗木根系、枝条适当修剪。移植时根据苗木大小开挖定植穴,校正苗木, 然后培土至原土痕上方5 cm~10 cm位置,浇足定根水。 7.3.5 水肥管理 1年生嫁接苗移植后,适时浇水,保持圃地湿润。结合松土或扩穴施肥2次,在冠幅投影处的一半撒 施,1月施腐熟农家肥1次,施肥量每株2 000 g~3 000 g,6月施复合肥(N:P:K=15:15:15)1次,施肥 量每株200 g~250 g。 7.3.6 松土除草 结合松土进行除草,一般每年3次,分别于4月、6月、9月各进行1次。 7.3.7 整形 苗木定植后,根据培育目标定干、整形,逐步培养成开心形或主干纺锤形等树形。 7.3.8 修剪 生长期修剪在4月下旬至8月下旬,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修剪主要是剪去枯萎枝、 徒长枝、重叠枝及病虫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5 DB35/T 2025—2021 7.3.9 有害生物防治 发现有害生物危害时,应及时防治。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8 8.1 苗木出圃 起苗 1年生嫁接苗符合Ⅰ级、Ⅱ级苗要求,可移植或出圃;多年生嫁接苗出圃依据实际情况而定。起苗 宜在春季和秋季进行,苗木萌动前或休眠后起苗,随起随栽。一年生嫁接苗可裸根起苗,起苗后根部沾 黄泥浆。如土壤干旱,起苗前1 d~2 d进行灌溉,使土壤疏松,方便起苗和保护侧须根。多年生苗带土 球起苗,土球直径应达到苗木地径7~8倍。 8.2 苗木包装 1年生嫁接苗分级后打捆,20~25株一捆,苗根保持湿润,包扎后苗梢外露。多年生嫁接苗起苗后, 应防止土球松散。 8.3 标签 包装后的苗木应附苗木标签并随苗调运,标签记载内容按LY/T 2290—2018的规定执行。 8.4 运输 苗木运输过程中应做好保湿、通风等防护措施,具体要求按GB/T 6001—1985的规定执行。 9 档案管理 档案应记载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等内容,具体内容按LY/T 2289—2018的规定执行。 6 DB35/T 2025—2021 附 录 A (资料性) 樱花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樱花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表 A.1 樱花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有害生物名称 发生特点与危害症状 主要防治措施 1.用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浇灌被害植物。 蛴螬 Scarabaeidae 危害籽播种子和幼苗根部为主,咬断幼苗根、茎, 造成苗木枯死,发生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 2.用150 mL40%毒死蜱乳油20倍液喷在25 kg干细土上, 拌匀制成毒土,结合松土撒施。 3.用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氰戊氯氟菊酯 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等药剂喷雾或浇根。 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吃 蝼蛄 籽播种子,咬食苗木根部,对幼苗伤害极大;潜 Gryllotalpa 行土中,形成隧道,使苗木幼根与土壤分离,因 失水而枯死。 1.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浇灌被害植物。 2.用150 mL50%辛硫磷乳油20倍液喷在25 kg干细土上, 拌匀制成毒土,傍晚或阴天结合松土撒施。 1.清除圃地杂草,减少过渡寄主,翻耕晒化,消灭虫 地老虎 地老虎种类很多,其中有小地老虎( Agrotis 卵及低龄幼虫。 ypsilon)、黄地老虎(A.segetum)、大地老虎 2.播种时或播后苗前用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 (A.tokionis)等为重要。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 油、20%氰戊氯氟菊酯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等 幼虫将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使整株死亡,造 药剂,于下午4时后喷雾或浇根。 成缺苗断垄。 3.3月至8月间,在成虫蛾始盛期,利用黑光灯或糖醋 酒液(比例为糖:醋:酒:水=1:4:1:16)诱杀。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新梢,多从树冠下部先发 穿孔性褐斑病 生,逐渐向树冠上部扩展。5月至6月间,初期叶 Cercosporacir 正面散生紫褐色小点,后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 cumscissaSacc 形、直径约4 mm的病斑,病斑部位干燥收缩,脱 落形成穿孔。 根癌病 主要发生于主干基部,有时也发生于根茎或侧根 Agrobacterium 上,病部产生肿瘤。病初期呈乳白色或肉色小瘤 Tumefaciens 状物,逐渐变大、变硬,圆球形,颜色变成褐色 (Smith et 或深褐色。瘤状物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龟裂。 Townsend) 感病后根系发育不良,细根极少,生长缓慢,树 Comm 势衰弱,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落,甚至全株枯死。 1.加强栽培管理,创造通风透光条件,注意剪掉病枝 梢、清理病叶,并集中烧毁。 2.新梢萌发前,可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 3.展叶后或发病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8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 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1.根癌病的苗木必须集中销毁。苗木栽种前可用1%硫 酸铜溶液浸5 min~10 min后,再用水洗净,然后栽植。 2.轻病株可用刀具彻底切除癌瘤及其周围组织后,再 用0.8‰~1.5‰链霉素或0.8‰~1.5‰土霉素或5%硫 酸亚铁溶液涂抹伤口。 2 2 3.对病株周围的土壤也可按50 g/m ~100 g/m 的用量, 撒入硫磺粉消毒。 7 DB35/T 2025—2021 表 A.1 樱花主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续) 有害生物名称 发生特点与危害症状 主要防治措施 为害樱花的介壳虫种类较多,主要有水木坚介、 1.治最有效的时期,是在若虫孵化盛期。喷施25%亚胺 介壳 Coccoidea 梨网蝽 Stephanitis nashiEsaki et Takeya 糠片盾蚧、长白介壳虫、日本龟蜡蚧等。成虫、 硫磷600~800倍液或25%噻虫嗪2500倍液,或40%杀扑 若虫刺吸枝叶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衰弱,同时 磷乳剂1 000倍液等药剂。 分泌出大量排泄物,容易诱发煤污病,影响樱花 2.在冬春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至5%柴油乳剂,消 生长、开花和观赏性。 灭越冬若虫。 以成虫、若虫聚集于叶片背面,刺吸叶片的汁液, 1.季清除杂草,枯枝败叶,集中销毁。 被害处呈现许多褐色小斑点,为害虫的分泌物和 2.当叶片上若虫群中发现刚刚羽化的个别白色成虫 排泄物,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黄褐色锈斑,正面 时,是防治的最有利时期。可喷施80%敌敌畏乳油或90% 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 晶体敌百虫800~1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 全叶失绿色呈苍白色,提早落叶。 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等药剂。 1.在樱花枝干上涂抹石灰涂剂以防产卵。 幼虫蛀食樱花的干皮内侧,成虫身体呈蓝黑色, 透翅蛾 每年发生一次,幼虫在皮下过冬,故自早春就可 Aegeriidae 危害,至8月、9月时羽化,卵产于树皮间隙或干 皮的伤口处 2.在春季见干枝上有孔向外流胶或有虫粪时,可用鎯头 敲打以压死内部的幼虫或用小刀削开干皮捕杀幼虫。 3.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涂抹蛀入处或对枝干全部 喷布以杀死低龄幼虫。 4.在成虫发生期,树干喷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20%氰戊氯氟菊酯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500倍液等药剂。 红蜘蛛 Schizotetrany chus baltazarae 蚜虫 Myzus sp 8 在6月至7月高温干旱时,繁殖迅速,数量猛增, 此时危害严重。它主要刺吸樱花叶片汁液,使受 害叶片失绿呈灰黄色斑点,造成枯焦及提早落 叶,被害嫩芽发黄枯焦,不能展叶,影响正常生 长与观赏,且能导致其他有害生物侵害。 1.发现个别红蜘蛛时,应及时摘除。 2.在早春樱花发芽前,用晶体石硫合剂300~500倍液 喷树干,以消灭越冬雌成虫及卵。 3.为害期可喷施50%溴螨酯乳剂2 000倍液或20%三氯杀 螨醇乳油1 000倍液,或25%噻虫嗪2 500倍液,或40% 杀扑磷乳剂1 000倍液等药剂。 主要危害樱花芽、新叶花蕾部位,以刺吸式口器 1.虫量不多时,可喷清水冲洗或结合修剪,剪掉虫枝 吸吮植物体内的汁液,被害部位生长缓慢,叶片 处理。 皱缩卷曲,严重者脱落,花蕾被害则不能正常发 2.可喷施70%啶虫脒乳油、50%杀螟松乳油或50%马拉硫 育,导致脱落。该虫还能分泌大量蜜露,诱发严 磷乳油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乳油、25%噻虫嗪2 500 重的煤污病,大大降低被害樱花的观赏性。 倍液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