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

mislay忘記15 页 1.286 MB下载文档
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
当前文档共15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

ICS 93.080.99 CCS A 01 宜 4205 昌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205/T 94—2022 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anhole cover 2022 - 01 - 21 发布 2022 - 02 - 22 实施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205/T 94—2022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2 5 检查井盖安装................................................................................................................................................... 3 6 巡查和维护....................................................................................................................................................... 8 附录 A (资料性 ) 检查井盖推荐图案....................................................................................................... 11 I DB 4205/T 9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宜昌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宜昌市市政公用设 施管理处。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西陵区城市管理局、猇亭区城市管理局、夷陵区市政工程管理处、伍家岗区 市政环卫处、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宜昌市宜星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武汉路宝智造科 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张伟、王长益、杨涛、袁庆华、戴大荣、钟颂、叶定军、舒翼、刘涛、袁华清、张 坤、吕文艳、赵江华、易海文、杨金华、张玲、宋文峰、彭东梅、喻庆、周洋、朱晨、何玉明、陈迎东、 王晓玲、冯斌、王光久。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5571709639 ,邮箱:11029868@qq.com;或反馈至宜昌市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处,联系电话: 15971673321 ,邮箱:952736379@qq.com。 II DB 4205/T 94—2022 市政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市政检查井盖的术语与定义、一般规定、检查井盖安装、巡查和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宜昌市行政区域内城镇沥青混凝土道路球墨铸铁承插式市政检查井盖的安装及维护, 包括给水、排水、雨水、污水、通信、电力、燃气、交通信号工程,其它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48 球墨铸铁件 GB 5725 安全网 GB/T 6414 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 23858 检查井盖 CJJ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HG/T 3080 防震橡胶制品用橡胶材料 DB42/T 1501 承插盘式球墨铸铁检查井盖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查井 manhole 地下设施中用于连接、检查、维护管线和安装设备的构筑物。 3.2 井筒 wellbore 将井室与检查井盖连接的竖向筒状构筑物。 3.3 检查井盖 manhole cover 检查井井口可开启的封闭物,由井盖和井座组成。其中可开启的部分,用于封闭检查井口的为井盖, 固定于检查井口,用于安放井盖的部分为井座。 3.4 承插式检查井盖 insertingmanhole cover 井座承载面位于路面顶部与周边路面标高齐平,井座与井筒采用承插方式连接的一种检查井盖。 1 DB 4205/T 94—2022 3.5 井座支承面 supporting face of frame 支承井盖的井座平面。 3.6 井座承载面 bearing surface of frame 井座承受载荷的部分。 3.7 锁定结构 elastic locking structure 与井盖一体式铸造,将井盖固定到井座卡口位置上,能防止井盖脱离井座的具有弹性的结构。 3.8 铰链 hinge 连接井盖与井座的防盗装置。 3.9 防坠落装置 anti-fall device 放置在检查井盖内或单独安装在井体内的,防止渣物落入井内以保护井内设施,或防止井盖开启时 造成人员安全事故的装置。 3.10 调节环 adjustable ring 用于配合承插式检查井盖施工,以调节检查井口与路面标高之间的高差、保证检查井口的圆度及防 止施工时沥青混合物等坠落检查井内的装置 4 一般规定 4.1 检查井及其检查井盖宜设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必要时可设置在非机动车道,不宜设置在机动车道。 车行道上必须设置检查井盖时,宜设置在行车交通标线中央,避开机动车道侧石、机动车轮迹线及交通 标志标线。 4.2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上宜采用圆形检查井盖,人行道上宜采用方形检查井盖。 4.3 球墨铸铁检查井盖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 GB/T 1348 的规定,井盖和井座均应选用 QT500 - 7 或 QT600 - 3 牌号的球墨铸铁制造,球化率应达到 80%以上,球化等级不低于三级。 4.4 检查井盖的承载能力应符合 GB/T 23858 中 C250、D400、E600 的要求。井盖与井座表面应完整、 材质均匀,无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检查井盖上表面应有防滑花纹,高度为:对 C250 高度为 2 mm~6 mm; 对 D400、E600 高度为 3 mm~8 mm,凸起部分面积与整个面积之比不应小于 30%,不应大于 70%。防滑 花纹图案宜符合宜昌文化特色,参考图案见附录 A。 2 DB 4205/T 94—2022 4.5 井盖与井座高差不大于 1mm,井盖与井座间的接触表面应平整、光滑。井盖与并座装配尺寸应符 合 GB/T 6414 的要求。 4.6 井座法兰盘下方居中位置应设置中文标识,如“污水井”、“雨水井”、“燃气井”等。 4.7 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选择符合承载能力要求的井盖,具体见表 1。 表1 4.8 5 检查井盖使用场所、承载能力对应表 使用场所 承载等级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市政广场、小车停车场 C250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城镇公路 D400 BRT 专用道、货运站、码头、机场等区域 E600 检查井盖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进行现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应符合 DB42/T 1501 的要求。 检查井盖安装 5.1 构造要求 5.1.1 承插式检查井盖结构见图 1。 图 1 承插式检查井盖结构图 说明: B 一井座支承面,其宽度应符合 5.1.2 的要求; D—井座承载面,其宽度应符合 5.1.3 的要求; C 一井盖; E—井座; 3 DB 4205/T 94—2022 F-橡胶垫圈,其尺寸应符合 5.1.4 的要求。 5.1.2 井座支承面宽度 井座支承面宽度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井座支承面宽度 井座净开孔尺寸(mm) 井座支承面宽度(mm) <600 ≥20 ≥600 5.1.3 ≥30 井座承载面宽度 井座承载面宽度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3 承载等级 井座承载面宽度 井座承载面宽度(mm) C250 ≥100 D400 ≥150 E600 ≥200 5.1.4 橡胶垫圈顶面宽 12 mm,底面宽 14 mm,高度 10 mm,见图 2,橡胶垫圈材料应符合 HG/ T3080 的规定。 图 2 橡胶垫圈横断面结构图 5.1.5 球墨铸铁承插式井盖宜配套使用相同材质的调节环,调节环内径比井座下部承插结构外径大 10 mm,截面呈“L”形,截面高度 50 mm,截面宽度 100 mm,厚度不小于 5 mm,见图 3。 4 DB 4205/T 94—2022 图 3 调节环截面结构图 5.1.6 井盖应具备防盗、 防坠落、防滑、防位移、防噪声、易开启等多项功能要求。 a) b) c) d) e) f) 5.2 5.2.1 检查井盖宜采用内置销轴或铰链等形式防盗。井盖应有锁定装置,并对锁定装置做防腐处理。 深度超过 1.8 米、常年有水(或有毒)、井口直径大于 600 mm 的检查井,以及污水、雨水检查 井,均应设置防坠网或子盖等防坠落装置。 防坠落装置采用子盖时,材料应采用 QT500-7 或 QT600-3 牌号的球墨铸铁,承载能力不应低 于 3KN。采用防坠网时,井座内应铸有与井座一体成型的防坠网安装挂钩,数量不应少于 6 个, 承载能力不小于 3 KN,网孔形状为菱形,其网目边长不大于 8 cm,边绳直径不小于 10 mm, 网绳直径不小于 6 mm,绳断裂强力、耐冲击性能、耐候性应符合 GB 5725 的要求。 铰接井盖的仰角不应小于 120°,宜为 180°。 应通过接触表面加工、设置橡胶垫圈或三点接触设计等方式,确保检查井座支承面与井盖之 间稳定安静。设置的消音减震材料应与井盖、井座连接牢固、平整。橡胶类消音减震材料应 为嵌入式,且应高出井座支承面 2 mm。 检查井盖下部宜带本体样块,以方便抽样检测。 安装要点 承插式检查井盖安装结构见图 4。 图 4 承插式检查井盖安装示意图 说明: 5 DB 4205/T 94—2022 1 一承插式井盖; 2 一承插式井座; 3—调节环; 4 一回填沥青混凝土; 5 一混凝土井圈; 6 一基层; 7 一沥青混凝土路上面层; 8 一沥青混凝土路中面层; 9 一沥青混凝土路下面层; 10 一井筒 5.2.2 应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应接受安全培训,熟知和遵守本工种的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应定期进行安全考核,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消除安全隐患。 5.2.3 检查井盖施工期间,施工范围四周宜设置围挡,前方 150 m 处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交通引导 设施,夜间施工应悬挂警示灯,确保施工及交通安全。 5.2.4 道路基层施工完毕后立即人工反挖上基层,进行井圈加固,开挖形状宜为圆形,开挖直径为井 筒内径和井圈径宽之和,开挖时不得扰动周围基层结构。 5.2.5 钢筋混凝土井圈制作可采用预制或者现浇两种方式,混凝土等级不小于 C30, 内壁应光滑、平 整,井圈加固宽度宜为 400 mm~500 mm,井圈内径与井筒内径保持一致。 5.2.6 井圈顶面标高距沥青面层顶面标高距离按下列公式计算: H=a+b-c 式中:H—井圈顶面标高距沥青面层顶面标高距离,单位 mm; a—井座高度,单位 mm; b—调节环高度,单位 mm; c—井座与调节环重叠高度,单位 mm,一般取 30mm。 5.2.7 mm。 安装调节环时,其基面应平整,不平整时应采用 1:2 水泥砂浆调平,调平砂浆厚度不宜大于 10 5.2.8 调节环安装应平整、稳固,安装过程中应校核对中和横坡情况,确保调节环的中心与井筒中心 一致,调节环安装的坡度与路面坡度一致。 5.2.9 沥青混凝土摊铺前用钢板临时覆盖检查井口,防止沥青混合料洒落到井筒内。 5.2.10 每层沥青混合料碾压密实后,在检查井位置采用人工方式反挖各层沥青混合料,开挖形状宜为 圆形,开挖直径宜为 1.2m。 6 DB 4205/T 94—2022 5.2.11 沥青混凝土填筑时,应采用限位井筒作为内模,限位井筒宜制作成圆筒状,其尺寸和调节环相 匹配。限位井筒安装前应涂刷防粘结剂。 5.2.12 沥青混合料分层回填之前,应先用粘层油认真涂刷开挖范围内的接触面,用油量不低于 1.5L/m2。宜采用人工涂刷方式,不得采用喷洒方式,避免污染周边已成型路面。 5.2.13 检查井周应采用与周边道路面层相同规格型号的改性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填补,沥青混合料宜 为工厂集中搅拌加工而成,搅拌应均匀,无花白料等现象,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和质量应满足 CJJ1 的 要求。 5.2.14 回填的沥青混合料应分层摊铺,分层夯实,每层厚度最大不超过 10 cm。 5.2.15 沥青混合料根据摊铺厚度和压实机具确定松铺系数。 5.2.16 放置检查井盖时应调整检查井盖铰链轴与行车方向或道路侧石垂直,铰链位于来车方向,确保 井座准确地插入调节环中。 5.2.17 检查井盖就位后,应采用冲击夯与小型压路机组合方式将井盖及周边沥青混合料振压密实,并 随时校核平整度和纵横坡,确保井盖与路面高差符合表 4 的规定。 5.2.18 5.3 检查井盖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清理遗留在井底的水泥、沥青等施工垃圾。 质量验收 5.3.1 检查井盖的产品质量应符合 DB42/T 1501 的要求。 5.3.2 检查井盖周边回填沥青混合料质量应符合 CJJ1 的要求。 5.3.3 检查井盖安装应稳固,无响动、翘曲和错盖现象,与路面衔接平顺,无错台及裂缝,检查井盖 表面应无残留的沥青混合料。 5.3.4 检查井盖周边的沥青混凝土应碾压密实,无松散、离析、开裂、脱层等现象,铺筑质量应符合 CJJ1 的要求。 5.3.5 调节环安装应平稳无松动,与基面紧密接触,不得出现破损、开裂、脱空现象,井座与调节环 重叠部位应不小于 30 mm。 5.3.6 检查井盖应启闭正常。 5.3.7 检查井盖安装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表4 检查井盖安装质量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井盖与井座的高差 ≤1 mm 每座井1点 塞尺测量 井盖与路面的高差 ≤3 mm 每座井1点 塞尺测量 路面平整度 ≤5 mm 每座井1点 3m直尺和塞尺 7 DB 4205/T 94—2022 6 巡查和维护 6.1 一般规定 6.1.1 应建立市政管线检查井及井盖档案,制定巡查制度,检查井外部巡视每周不少于 1 次,开盖内 部检查每年不少于 2 次。根据巡查结果,确定病害类型和处理方式,详见表 5。 表5 检查井盖维修标准 序号 病害类型 判定标准 1 井盖跳响 车辆碾压时检查井盖发生响动 处理方式 更换铰链轴 更换橡胶垫圈 6.1.2 2 防坠设施缺失 防坠设施缺失 3 井盖移位 4 井盖丢失 井盖丢失 重新安装 5 井盖破损 检查井盖出现缺损或裂纹等 更换 6 井盖与井座错台 井盖与井座高度差超过5 mm 更换 7 井盖沉降 检查井盖与路面高差超过15 mm 重新安装 8 井周破损 9 路面破损 井盖倾斜、松动、翘跛、翻跳、偏离井座 检查井盖周围 1.5 m×1.5 m范围内路面出现网裂 、沉陷超过15 mm等 加装防坠网 重新安装 重新安装 检查井盖周围 1.5m×1.5m范围外路面出现网裂、 修复路面并更换井 沉陷超过15mm等 盖 检查井盖用于消声减震的橡胶垫圈应定期更换,巡查过程中发现有异响时应及时更换。 6.1.3 防坠网每 2 年至少更换 1 次,巡查时发现防坠落设施不牢固的,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发现防坠 落设施缺失的应及时补装。 6.1.4 检查井及周围路 1.5 m×1.5 m 范围内如出现沉陷(<15 mm)时,如土层和基层密实稳定,可只 修补面层;土层或基层被破坏时,应先修补基层,再修复面层。 6.1.5 维修后的检查井周面层及以下的道路结构层部分应夯填密实,其强度和稳定性应不小于该处道 路结构的强度。 6.1.6 当检查井维修需要快速恢复交通或应急抢修时,宜采用快速修复材料。施工应尽量减小占路时 间及面积,可考虑暂时加盖不小于 2 cm 厚钢板以尽早恢复交通的临时措施。 6.2 8 维护内容 DB 4205/T 94—2022 6.2.1 铰链轴更换。 6.2.1.1 铰链轴应采用新牌号为 06Crl9Nil0 的不锈钢,其直径应不小于 Φ14 且与原铰链轴相吻合。 6.2.1.2 更换铰链轴应将检查井盖整体取出,更换铰链轴后重新安装检查井盖。 6.2.1.3 铰链轴更换后应启闭一次,确保井盖设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6.2.2 橡胶垫圈更换 6.2.2.1 橡胶垫圈材料应符合本标准第 5.1.4 条的规定。 6.2.2.2 打开检查井盖,清理井盖井座间缝隙的泥沙,取出橡胶垫圈。 6.2.2.3 清理干净井座支承面凹槽,将新橡胶垫圈嵌入凹槽内。 6.2.2.4 橡胶垫圈嵌入井座支承面安装应平顺、稳固,高出井座支承面 2 mm。 6.2.3 防坠网加装 6.2.3.1 防坠网材料应符合本标准第 5.1.6 条的规定。 6.2.3.2 打开检查井盖,检查井座内部安装挂钩是否有缺损,如有缺损应先补装安装挂钩。 6.2.3.3 将防坠网安装到挂钩内,防坠网应自然垂落无扭结。 6.2.3.4 用 150 千克重物置于网中 2~3 分钟后取出。检查井座、挂钩和防护网,要求挂钩无破损,挂 钩不松不折,防护网无破裂。 6.2.4 检查井盖更换、重新安装 6.2.4.1 施工前,应对检查井盖做详细的病害调查并依次编号上图,调查内容包含井盖编号、病害类 型、井盖材质和尺寸、权属单位等。 6.2.4.2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到交警、城管等相关单位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并且合理安排好施工组织, 尽量避开早晚高峰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影响。 6.2.4.3 在正式施工之前,应先探明既有管线内是否有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特别要注意燃气管道和 污水管道的通风和施工安全。 6.2.4.4 路面切圆直径应根据井盖周边破坏范围确定,切割范围应不小于检查井盖及夯实设备操作面 宽度范围。检查井盖切割形状宜为圆形,切割机械宜为弧形切割机。 6.2.4.5 旧井盖拆除后应在井筒内设承渣盘,防止建渣掉入井内,破除后将基底及接触清扫干净。施 工过程中注意井内管线保护,不得向井内丢弃杂物。 6.2.4.6 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施工完毕后应对检查井 盖及周边区域洒水清洗,保证路面清洁。 6.2.4.7 净。 破除深度应为旧路面以下 12 cm~21 cm,破除时应注意切割面保护,破除后将接触面清扫干 9 DB 4205/T 94—2022 6.2.4.8 基底处理 旧路面破除后,应针对不同的病害情况对检查井的基底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基底处理应符合以下 规定: a) 如果开挖基坑周边旧道路存在沉陷、不密实的情况应对周边道路修复后再进行井盖安装。 b)原井圈为砖砌结构应拆除 2 皮砖后放置预制井圈或现浇 C30 钢筋混凝土井圈压顶修复。 c)井筒顶部存在局部破损时,应先对破损的井筒进行修复。 d)井筒顶面不平先用 1:2 的水泥砂浆调平,调平砂浆厚度不应大于 20 mm。 6.2.4.9 6.2.4.10 10 检查井盖重新安装工艺要点同本标准 5.2~5.3。 检查井盖重新安装后的圆心与切圆中心点的偏差应控制在 3 mm 以内。 DB 4205/T 94—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检查井盖推荐图案 图 A.1 检查井盖三峡大坝图案 图 A.2 检查井盖宜昌山水图案 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