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黔东南苗族刺绣
ICS 59.080 W 55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761—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黔东南苗族刺绣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Qiandongnan Miao embroidery 2012 – 09 – 18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9 – 18 实施 发 布 DB52/T 761—2012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黔东南苗族刺绣 ..................................................................... 1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1 5 品种 .............................................................................. 1 6 生产要求 .......................................................................... 2 6.1 原料 .......................................................................... 6.1.1 面料 ...................................................................... 6.1.2 绣线 ...................................................................... 6.2 设计 .......................................................................... 6.3 工艺 .......................................................................... 6.3.1 总体要求 .................................................................. 6.3.2 传统工艺 .................................................................. 6.3.2.1 种类 .................................................................. 6.3.2.2 工艺流程 .............................................................. 6.3.2.3 要求 .................................................................. 6.3.3 现代工艺 .................................................................. 7 2 2 2 2 2 2 2 2 2 2 3 产品质量要求 ...................................................................... 3 7.1 材料 .......................................................................... 7.2 绣片外观 ...................................................................... 7.2.1 规格 ...................................................................... 7.2.2 绣面 ...................................................................... 7.2.3 整烫 ...................................................................... 7.2.4 不允许疵点 ................................................................ 8 3 3 3 3 3 3 试验方法 .......................................................................... 3 8.1 8.2 8.3 8.4 8.5 材料检验 ...................................................................... 绣片外观检验 .................................................................. 检验工具 ...................................................................... 检验条件 ...................................................................... 试验方法 ...................................................................... 3 4 4 4 4 9 检验规则 .......................................................................... 4 10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4 I DB52/T 761—2012 10.1 10.2 10.3 10.4 10.5 标签 .......................................................................... 4 标志 .......................................................................... 4 包装 .......................................................................... 4 运输 .......................................................................... 4 贮存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黔东南苗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黔东南苗绣传统工艺种类........................................... 6 II DB52/T 761—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局、黔东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东南州质量技术协 会、凯里学院、雷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台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文斌、雷秀武、曾祥慧、杨勇、李穗渝、熊建军、程红、邹大维、肖绍菊、 杨秀开、袁军。 III DB52/T 761—2012 地理标志产品 黔东南苗族刺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黔东南苗族刺绣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产品分类、生产要求、产品 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黔东南苗族刺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11 棉印染布 GB 5296.4 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 GB/T 15551 桑蚕丝织物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FZ/T 12011 棉腈混纺本色线 FZ/T 63002 粘胶长丝绣花线 FZ/T 63003 棉工艺绣花纹线 FZ/T 63007 棉绣花线 FZ/T 63010 绦纶长丝绣花线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黔东南苗族刺绣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行政辖区内,运用苗族传统造型文化理念设计造型,或采用苗族传统刺绣 工艺生产,具有苗族艺术风格的刺绣产品。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黔东南苗族刺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现辖行政区域。区域范围 见附录A。 5 品种 按工艺分为传统刺绣工艺品和现代刺绣工艺品。 1 DB52/T 761—2012 6 生产要求 6.1 原料 6.1.1 面料 以棉、麻、丝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以及皮革等为原料生产的面料。 6.1.2 绣线 以棉、麻、丝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以及金属或类金属丝为原料生产的,可用于刺绣的线。 6.2 设计 应运用苗族传统造型文化理念进行造型设计,或采用苗族传统刺绣工艺作工艺设计。 6.3 工艺 6.3.1 总体要求 总体工艺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通幅应平整服帖。 b) 排线应均匀,不应露底。 c) 针法均匀,不露针脚。 6.3.2 传统工艺 6.3.2.1 种类 见附录B。 6.3.2.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相关要求见表1. 表1 序号 基本工艺种类 1 平绣 2 破线绣 工艺分类要求 要求 绣平面平整,针脚整齐。 平针绣绣线排列整齐,有光滑感。绣片用双圈锁边,锁线清晰,密度适当,链扣间距均匀, 锁边与绣面间不露底,破绣平面不发毛刺。 3 锁绣 锁扣距离相等,装饰性强。 4 绉绣 褶皱高度一样,平整有立体感。绣面用盘绣包边轮廓,盘绣转角不能呈凹包。 5 辫绣 环编圆圈大小一致,线路清晰、流畅。辫绣环编圈大小一致,圈边交差间距均匀,绣面纹 路流畅自然。 6 盘绣 编带松紧一致,盘带平整,排列整齐。编扁平带子稍紧,带子铺图稿平整,不允许有露底, 转角凸显颗粒适当,不能过高。 7 打籽绣 结粒排列整齐,疏密一致。用绞钉绣镶边。打籽颗粒大小松紧一致,粒间排列整齐,绞线 镶纹样轮廓到位,不漏底布。 8 2 粗打籽 有粗犷感,视觉冲击力强,排列整齐到位。 DB52/T 761—2012 表1(续) 9 数纱绣 不错数经线、纬线数和格子数,挑线平整。 10 贴绣 平贴和立体贴,整体感强。包边钉线针距均匀,包边材料宽窄一致,大小一致。 11 叠绣 堆贴整齐,纹理自然,整齐。 12 绞钉绣 绞线镶边,缠绕紧密、包边到位。 13 钉线绣 排列均匀,间隔相等。 14 戳纱绣 戳纱穿纱牢固。缀平绣用针数纱准确,几何纹样不走形。 15 织绣 织锦经纬致密牢固。织绣位置适当,色彩鲜明,图案面积不宜过大,有画龙点睛效果。 16 锡绣 金属箔条宽窄一致,穿纱牢固。 注:全部采用手工,用针将绣线按照一定图案和色彩在面料上穿刺,运用各种工艺,以缝迹构成花纹。 6.3.2.3 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6.3.3 现代工艺 全部或者部分由机械完成。 7 产品质量要求 7.1 使用说明规定 使用说明按GB 5296.4的规定执行,并注明工艺类别。 7.2 材料 绣品使用的面料和绣线应符合GB/T 15551、GB/T 411、GB 18401、FZ/T 12011、FZ/T 63002、FZ/T 63003、FZ/T 63007、FZ/T 63010等相应标准的规定。 7.3 绣品理化性能要求 7.3.1 服用性绣品根据绣品面料和款式选用执行相关服装标准最低等级品的理化性能要求。 7.3.2 工艺品绣品不考核工艺品绣品理化性能要求。 7.4 绣品外观 7.4.1 规格与设计工艺 成品与原设计图纸要求相符。工艺品绣品规格尺寸大小偏差不大于1cm, 服用性绣品按选用考核标 准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要求考核。 7.4.2 绣面 7.4.2.1 绣面平整,针脚整齐,绣线松紧一致,间隔均匀,走线绕圈大小一样,排列整齐,不错绣, 不漏绣,不露底稿。做到绣片洁净、绣面色泽光亮。 7.4.2.2 绣花效果符合相应工艺分类要求。 3 DB52/T 761—2012 7.4.3 整烫 平整、整洁、干燥,不熨黄、不掉色,不走光,无死折。 7.4.4 不允许疵点 破洞、破边、经纬不匀、油迹、绣迹、污迹、水渍、浆斑、霉斑。 7.5 服用性绣品缝制要求 根据绣品面料和款式选用执行相关服装标准最低等级品的外观缝制要求。 8 试验方法 8.1 理化性能检验 根据绣品面料和款式选用的服装产品执行标准中确定的检测方法标准执行。 8.2 绣片外观检验 8.3 检验工具 钢卷尺、钢尺、木尺、放大镜。 8.4 检验条件 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检验。日光灯照度均匀7501X(相当于40W日光灯管3只),光源与布面距离为60~ 100cm。 如在室内利用自然光,光源射入方向为北向左(或右)上角,不能使阳光直射产品。 8.5 试验方法 检验时应将产品平摊在检验台上,台面铺白布一层,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平摊产品的表面。大中 件产品应先在产品尺寸的3倍距离目测整体效果,然后在近距离60cm距离目测或用放大镜近距离目测; 小件产品可在60cm距离目测或用放大镜近距离目测。 测量规格时应测外缘最高点,长、正方形产品的经纬各测一次,圆形、椭圆形产品过中心经纬各测 一次。 9 检验规则 9.1 检验分类 成品检验分交付验收检验和型式检验。 9.1.1 产品交货前应进行逐件交付验收检验,项目为 7 章规定的所有内容,理化性能要求除外。 9.1.2 型式检验按第 7 章规定(只在质量仲裁和新品种投入生产前采用),工艺品绣品不考核理化性 能。理化性能检验在型式检验中按检验项目需要量抽样。 9.2 4 判定规定 DB52/T 761—2012 各项目指标均符合要求者判定符合。外观缝制质量与理化性能不一致时,以其中最低判定结果项作 为最终判定结果。发现不合格项目,容许进行一次返修后再次提交检验。 10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1 标签 每件产品应吊标签一张,内容包括品种、工艺类别(如系多种工艺按比重依次标明)、材料名称及 成分,幅宽、长度、执行标准、企业名称和产地等内容,并符合GB 5296.4的规定。 10.2 标志 每件产品应附有黔东南苗族刺绣和各生产企业的标志。标志应明确、清晰、耐久,便于识别。 10.3 包装 成品应按规格用塑料袋套装后放入包装盒内,包装时不得损坏产品,包装用的塑料薄膜应透明、无 折痕、无破损。 10.4 运输 应将包装好的产品装入包装箱内运输,防潮、防摔、防压,大型地屏应侧放,以免损坏产品。 10.5 贮存 应在包装内放入樟脑粉、防潮球,以便防潮、防虫蛀。产品应放在通风、避光、干燥处,成品仓库 有条件的应配备吸湿机。 5 DB52/T 761—2012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黔东南苗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黔东南苗族刺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 注:地理标志产品黔东南苗绣保护范围为图中凯里市、雷山县、台江县、丹寨县、麻江县、黄平县、施秉县、镇远 县、剑河县、三穗县、锦屏县、天柱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岑巩县等16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6 DB52/T 761—2012 B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黔东南苗绣传统工艺种类 B.1 分类方法 按传统技法划分。 B.2 类别 B.2.1 平绣(vees bangx) 是在平面的底料上运用齐针、抢针、跳针等针法进行的一种刺绣。 B.2.2 破线绣(pat fhud bangx) 按花样对绣线粗细程度的要求,将绣线破散,用平针进行刺绣的方法。 B.2.3 锁绣(hsud blat) 用针线插入底布上形成一个链扣,再用针从正面的链扣里往反面插入,形成一个链扣扣上另外一个 链扣,如此循环。如针插入两链扣的叫双圈锁;针插入链扣左边或右边称开口锁,只插一圈叫单扣锁。 B.2.4 绉绣(hvib hlat) 用编好的扁平带子,按绣布底稿将带子褶绉,用同色线固定上,如此循环。 B.2.5 辫绣(dlied mat) 用2颗针各穿一根绣线,在绣布图案里,用一绣线先在图案里盘环绕一个圈,用拇指指甲按好,然 后再用另一跟同色线固定上。第二次又将绣线盘环绕成第二个圈大部,用同色线固定,如此循环,形状 像辫子。 B.2.6 盘绣(des blat) 用编好的扁平带子,顺着底布的图稿铺平,用同色线固定上。 B.2.7 打籽绣(jus ghab bob) 用一针线从绣布的反面插针上正面在绣布图案里,然后将绣布在针上绕3圈,大拇指指甲压紧线圈, 再将针从正面向反面插入,并拉紧绣线。正面形成颗粒状。 B.2.8 粗打籽绣(hviub bod) 用同色和绣针从绣布反面插上正面,用扁平带子在针头绕上两圈,并用指甲压紧,用手将绣线往上 提,再将同色线往反面插入并拉紧,形成一个个较粗的颗粒,排列在图案里。 B.2.9 数纱绣(hvid ghab hxeeb) 7 DB52/T 761—2012 根据绣布里的织物经纬线来数纱,再用针线在绣布的反面进行数纱,用平针、十字、挑纱针法进行 挑针。 B.2.10 贴绣(dod bangx) 将各种色布,绸缎等剪成各种图形贴在底布上,图形的轮廓用针线固定上。 B.2.11 叠绣(liangb gbab liangf) 用植物汁上浆后的彩色绸缎、布、化纤剪成等腰三角形,再把下两角向内折成带尾的三角形,然后 按花样底稿将三角形一层压一层地堆贴成图形。然后用同色线固定。 B.2.12 绞钉绣,有的也称为缠钉绣(jud blat) 以一根麻、棉、马尾、丝、棕、化纤作为轴线,再用一根丝、棉、化纤线在这根轴线上进行缠绕, 缠绕完成的绞线,根据底稿轮廓,用同色线固定绞线。 B.2.13 钉线绣(khag jenb) 在绣好的绣片里,用金属、塑料线、带、皮筋,沿着图案轮廓用针线钉上。 B.2.14 锡绣(liangb seit) 将锡箔片剪成小窄条,根据几何图,在棉布的经线、纬线里插入锡片,锡条头反折用剪刀剪断,并 压紧剪断反折的锡条。有的直接在布里进行经纬线数纱,再用锡条按上述操作。 B.2.15 戳纱绣,又称穿纱或纳棉(hvid geet) 在平绣的基础上,用1跟与平绣不同色的线,在平绣里穿纱数纱,钉成几何图,加固平绣。 B.2.16 织绣(dlid hmub jab bangx) 在织锦的基础上,再用不同色的绣线,在图案的主要部位绣上小范围的彩线。 注:括弧内为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DB52/T 761-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