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

If you(如果你)9 页 613.957 KB下载文档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
当前文档共9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

ICS 35.240.01 L 70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4143—2021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 Colle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2021 - 12 - 09 发布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09 实施 发 布 DB32/T 4143—2021 目 前 次 言 ............................................................................ II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基本原则 ........................................................................... 4.1 规范完整 ......................................................................... 4.2 及时可溯 ......................................................................... 4.3 协同互补 ......................................................................... 4.4 安全保密 ......................................................................... 5 一般要求 ........................................................................... 6 信息记录组成及要求 ................................................................. 6.1 信息记录组成 ..................................................................... 6.2 数据项要求 ....................................................................... 7 归集方式及要求 ..................................................................... 8 归集周期及渠道 ..................................................................... 9 信息整理 ........................................................................... 10 信息存储 .......................................................................... 11 归集日志 .......................................................................... 参考文献 ............................................................................. I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4 5 5 5 6 DB32/T 4143—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 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无锡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鹤翔、谈天、吴德沣、陶雯、杜开敏、王芸、程友华、盛宝隽、周莉、赵燕、 张千里。 II DB32/T 4143—2021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的基本原则、一般要求、信息记录组成及要求、归集方式及要求、 归集周期及渠道、信息整理、信息存储以及归集日志。 本文件适用于省、市、县(市、区)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开展公共信用信息的归集活动,信息提 供单位可参考使用。 注:1.本文件中信息提供单位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人民团体等。 2.本文件中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主要是指公共信用信息由信息提供单位汇集到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的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 11643 公民身份号码 GB 32100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 22117 信用基本术语 GB/T 34830.1 信用信息征集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 36905 电子证照 文件技术要求 GB/T 39441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GB/T 39443 公共信用信息交换方式及接口规范 GB/T 39444 公共信用信息标准总体架构 DB32/T 3892 法人和其他组织公共信用信息服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11643、GB 32100、GB/T 22117、GB/T 34830.1、GB/T 39441、GB/T 39443、GB/T 39444和DB32/T 389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共信用信息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人民团体,在依法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 服务过程产生、获取的信用信息。 3.2 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1 DB32/T 4143—2021 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通过构建统一数据交换接口,归集、整理、保存、加工和共享公共信 用信息的数据库及相关服务系统。 [来源:DB32/T 3892-2020,3.4] 4 基本原则 4.1 规范完整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符合格式规范要求,信息内容完整、客观、可验证;保障 信息在整理、储存、传输等过程中不被破坏、不被修改、不丢失。 4.2 及时可溯 公共信用信息产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信息归集,及时纳入主体信用档案,确保应用时效;信 息来源和信息处理过程应可追溯。 4.3 协同互补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采取同级归集、逐级上报与条线归集、逐级共享相结合的方式协同互补 归集。 4.4 分类保护 对归集的公共信用信息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公共信用信息采取相应安全保护措施,确保个人隐 私和商业秘密等信息在存储及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5 一般要求 5.1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应依据本文件建立完善的归集管理制度,包括归集范围、方式、程序、 路径、周期、格式等,并明确人员管理要求。 5.2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应安排专人负责归集工作,定期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培训。 5.3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应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逐级反馈,协助信息提供单位解决归集工 作中遇到的问题。 5.4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应通过系统提示、邮件、短信等方式提醒信息提供单位按约定时限提供信 息。 5.5 应用归集处理工作的软件系统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 5.6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每年应评估数据及系统安全。 6 信息记录组成及要求 6.1 信息记录组成 6.1.1 信息记录组成内容 一条完整的公共信用信息记录至少应包括:主体标识信息、信用状况信息、归集时间、信息来源等 部分。 6.1.2 主体标识信息 2 DB32/T 4143—2021 唯一确定主体有效身份的信息。主体标识信息包括: a)自然人的主体标识信息应为主体姓名和可以标识其身份的证件类型及其证件号码;可标识其身 份的证件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为主。 b)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主体标识信息应为主体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名称全称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6.1.3 信用状况信息 记录主体信用状况的信息,应包括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各设区 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等规定的内容。 6.1.4 归集时间 标明该条信息记录写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信息归集表的时间。每条记录应自动标识写入时间。写入 时间为24小时制,格式为:YYYY/MM/DD hh:mm:ss。 6.1.5 信息来源 由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单位提供的信息,应标明该条信息记录的提供单位,由单位名称全称和统一社 会信用代码组成。 采集互联网公开的公共信用信息应包含标明该条信息记录采集的网站名称和网络地址。 由自然人或法人自主申报的公共信用信息应包含提供人的身份标识信息及联系方式信息。 6.2 数据项要求 6.2.1 通用要求 数据项通用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a)应采用UTF-8编码; b)汉字应使用中文半角;英文字母、数字和符号应使用英文半角; c)自然人姓名应为现用名全称; d)法人全称应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或民政、编办等部门颁发 的登记证)上列明的机构名称全称(含符号); e)身份证号码应符合GB 11643-1999的要求,以文本形式提供; f)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应符合GB 32100-2015的要求; g)日期应以英文半角方式提供YYYY/MM/DD格式的10位字符; h)时间应以英文半角方式提供,24小时制,格式为:YYYY/MM/DD hh:mm:ss; i)计量单位应符合GB 3100-1993的要求; j)所有涉及的代码应提供代码字典或编码规则; k)非结构化数据项应支持常用格式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 6.2.2 目录要求 公共信用信息归集的数据项应符合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和各设区 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中规定的规范要求。 7 归集方式及要求 3 DB32/T 4143—2021 公共信用信息可采用四种方式提供,分别为数据文件方式、数据库对接方式、服务接口调用方式和 在线填报方式。其中,单次批量数据宜采用数据文件方式,多次批量数据宜采用数据库对接方式,实时 数据宜采用服务接口调用方式,单次单条数据宜采用在线填报方式。四种方式的要求包括: a)数据文件方式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应支持XML文件、EXCEL文件、TXT文件; ——XML、EXCEL、TXT文件格式应按照GB/T 39443-2020中5.5.2文件交换格式的技术要求提供; ——文件名应按照GB/T 39443-2020中5.5.3的规则命名; ——电子证照类型的信息应符合GB/T 36905-2018的技术要求; ——应提供安全可靠、实时运行的文件传输服务通道; ——应支持文件的断点传输。 b)数据库对接方式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应支持国内外主流关系型数据库表之间对接; ——应一类信息对应一个表; ——数据库表、字段等命名应具有可读性; ——数据库表、字段创建时应加以中文备注,描述表和字段的具体含义; ——公共信用信息系统接收信用信息的数据库表命名格式应为:L_(信源部门简称拼音)_(信息类名 称拼音首字母)_(信息类编码)_(版本号); ——端与端之间表结构应保持一致; ——应向信息提供单位提供数据库实例名、提供数据库服务IP、用户名、密码、建库脚本; ——应提供安全可靠、不间断的数据库表链接通道。 c)服务接口调用方式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宜一类信息对应一个服务接口; ——应符合WebService服务接口标准,采用HTTP或HTTPS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实现数据交换; ——应提供服务接口说明文档,包括接口地址、接口参数、格式要求、返回值、错误代码及意义、 接口对接案例等; ——应满足GB/T 39443-2020中5.7.2的报文规范和报文约定。 d)在线填报方式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应一类信息对应一个在线填报表格; ——应提供填报说明和提示; ——应支持在线格式验证和修改; ——应支持临时保存。 8 归集周期及渠道 8.1 每类信息应明确归集周期。 8.2 信息归集周期分为:实时、天、周、月、季、半年、年、不定期。 8.3 实时归集的信息应在产生后立即归集。 8.4 按天、周为周期归集的信息应在数据产生的当期内归集。 8.5 按月、季、半年和年为周期归集的信息应在数据产生的当期或下一周期 7 个工作日内归集。 8.6 不定期归集的信息应在数据产生后 7 个工作日内归集。 8.7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应以部署在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为主要归集通道;互联网 或专线网络实施的归集,应及时同步至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 4 DB32/T 4143—2021 9 信息整理 9.1 同一信息来源的信息,除归集时间外,其它内容完全相同的信用记录视为重复记录,保留其中提 供时间较早的一条。 9.2 同一信息来源的信息,宜采用“主体标识信息+其他信用信息中的关键数据项”确立更新记录规则。 视为更新记录的,应保留提供时间最晚的一条。 9.3 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应对归集的信息按照格式要求进行规范处理。 9.4 不符合格式规范要求的数据应作为疑问数据。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应标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记录, 并加以说明。 9.5 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应提供重复数据和疑问数据下载反馈功能。 10 信息存储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档。 信息存储应统一数据类型和格式,保障数据兼容和共享。 结构化数据宜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存储。 非结构化数据宜采用非关系型数据库存储。 应对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实施容灾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应建立安全的信息存储系统、安全管理及保护制度。 应按照法律法规或行业内部管理条例规定的期限保存公共信用信息;超过保存期限的信息应归 11 归集日志 11.1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应自动记录归集日志。 11.2 归集日志应记录归集处理时间、归集方式、信息来源、归集周期、处理记录数量、符合格式规则 的记录数量、疑问数据量、疑问原因、处理人员、处理时长等信息。 11.3 各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应提供归集日志查询追溯功能。查询条件应支持关键词、时间、处理人员 等不同条件及条件组合。 11.4 应对归集日志信息进行备份,并纳入系统安全管理。 5 DB32/T 4143—2021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 [2]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3]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 [4]GB/T 37914-2019 信用信息分类与编码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