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

Sily°小晴天15 页 675.853 KB下载文档
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
当前文档共15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

ICS 65.020 CCS B 10 吉 DB22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3332—2022 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 Detailed rules for index division of arable land quality 2022 -01 - 28 发布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2 - 02 - 28 实施 发 布 DB22/ 3332—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土壤肥料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惠琳、朱健菲、杨松、尤迪、李德忠、焦晓辉、陈猛、杜东明、王秋彬、巩 超、吕航、于卫昕、孙志旭、王年一、李迎杰。 I DB22/T 3332—2022 II DB22/ 3332—2022 耕地质量指标划分细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耕地质量农业生态区域划分、指标选取与确定、指标获取以及指标划分。 本文件适用于耕地质量指标划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33469-2016 耕地质量等级 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NY/T 86 土壤碳酸盐测定法 NY/T 889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 1119-2019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NY/T 1121.1 土壤检测 第 1 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NY/T 1121.2 土壤检测 第 2 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 1121.4 土壤检测 第 4 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 1121.5 土壤检测 第 5 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 1121.6 土壤检测 第 6 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 1121.7 土壤检测 第 7 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 1121.17 土壤检测 第 17 部分:土壤氯离子含量的测定 NY/T 1121.18 土壤检测 第 18 部分:土壤硫酸根离子含量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33469、NY/T 111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耕地质量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来源:NY/T 1119-2019,3.2] 3.2 耕地地力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来源:GB/T 33469-2016,3.2,有修改] 3.3 3 DB22/T 3332—2022 土壤健康状况 soil health condition 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用清洁程度、生物多样性表示。 注:清洁程度反应了土壤受重金属、农药和农膜残留等有害物质影响的程度;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土壤生命力丰富 程度。本文件中用土壤重金属含量表示清洁程度,用耕层微生物量碳含量表示生物多样性。 [来源:GB/T 33469-2016,3.3,有修改] 3.4 耕地质量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对立地条件、土壤特性、土壤健康以及农田基础设施等满足农作物质量安全和持续产出能力的评 价。 3.5 耕地质量指标 quality index of cultivated land 在耕地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选取的对耕地质量等级影响较大的评价因子。 3.6 立地条件 site conditions 与作物生长有关的耕地所处地形部位和农田林网化程度。 3.7 地形部位 parts of the terrain 具有特定形态特征和成因的中小地貌单元。 [来源:GB/T 33469-2016,3.4] 3.8 有效土层厚度 effective soil layer thickness 作物能够利用的、根系能够达到的土体厚度。 [来源:GB/T 33469-2016,3.14,有修改] 3.9 质地构型 soil texture profile 土壤剖面中不同质地层次的排列。 [来源:GB/T 33469-2016,3.18] 3.10 障碍因素 constraint factor 土体中妨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对农产品质量和品质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来源:GB/T 33469-2016,3.10] 3.11 碱化度 degree of alkalisation 土壤胶体上吸咐的交换性钠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率。 3.12 灌溉能力 irrigation capacity 预期灌溉用水量在多年灌溉中能够得到满足的程度。 [来源:GB/T 33469-2016,3.19] 3.13 灌溉保证率 irrigation guarantee rate 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得到保证的概率,以正常灌溉供水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 3.14 排水能力 drainage capacity 4 DB22/ 3332—2022 为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及时排除农田地表积水,有效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能力。 [来源:GB/T 33469-2016,3.20] 4 农业生态区域划分 4.1 东部山地寒冷湿润区 海拔高度为 500 m 以上、年降水量为 700 mm~1000 mm、≥10 ℃ 有效积温为 2500 ℃~2800 ℃ 的寒冷湿润区。自然区域为龙岗山脉、威虎岭以东长白山山岳地带,行政区域见附录 A。 4.2 东部低山丘陵温暖湿润区 海拔高度多为 500 m 以下、年降水量为 600 mm~800 mm、≥10 ℃ 有效积温为 2800 ℃~3000 ℃ 的温暖湿润区。自然区域为龙岗、威虎岭山脉以西,大黑山以东的低山丘陵区,行政区域见附录 A。 4.3 中部台地半湿润区 海拔高度为 300 m 以下、年降水量为 450 mm~650 mm、≥10 ℃有效积温为 3000 ℃~3100 ℃ 的半湿润区。自然区域为大黑山脉以西、哈大铁路两侧的丘陵、台地及河谷平原,行政区域见附录 A。 4.4 西部平原半干旱区 海拔高度多在 150 m 以下、年降水量为 350 mm~450 mm、≥10 ℃有效积温为 3000 ℃~3200 ℃ 的半干旱区。自然区域主要为松嫩平原南端的微起伏平原,行政区域见附录 A。 5 指标选取与确定 5.1 选取原则 选取的质量指标应与耕地生产力关系密切、针对性强,区域间变异较大,指标获取方法成熟。 5.2 指标确定 在 a) b) c) d) e) f) 6 GB/T 33469-2016 附录 B 表 B.1 中选取 6 大类 16 项指标,具体如下: 立地条件:地形部位、农田林网化程度; 剖面性状: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质地构型、障碍因素; 理化性状:耕层质地、土壤容重、土壤 pH; 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速效钾含量; 健康状况:生物多样性、清洁程度; 土壤管理:灌溉能力、排水能力。 指标获取 6.1 立地条件 6.1.1 地形部位 依据地形图和地貌图,结合现场调查,按下述特征确定: a) 位于山区内部、被山地所环绕的盆地为山间盆地; 5 DB22/T 3332—2022 b) c) d) e) f) g) h) i) j) k) 6.1.2 四周高、中部低的宽阔谷地为宽谷盆地; 河漫滩、低河漫滩、高河漫滩、河流低阶地为平原低阶; 河流高阶地、冲积洪积平原为平原中阶; 冲积洪积台地、侵蚀剥蚀(高、低)台地为平原高阶; 海拔 ≤500 m,相对高度 ≤200 m 的丘陵地区坡上部分为丘陵上部; 海拔 ≤500 m,相对高度 ≤200 m 的丘陵地区坡中部分为丘陵中部; 海拔 ≤500 m,相对高度 ≤200 m 的丘陵地区坡下部分为丘陵下部; 海拔 >500 m,相对高度 >200 m 的山坡上部为山地坡上; 海拔 >500 m,相对高度 >200 m 的山坡中部为山地坡中; 海拔 >500 m,相对高度 >200 m 的山坡下部为山地坡下。 农田林网化程度 以农田周边的防护林面积占所保护耕地面积比率进行划分: a) 防护林面积占所防护耕地面积比率 >6% 的,农田林网化程度为高; b) 防护林面积占所防护耕地面积比率为 3%~6% 的,农田林网化程度为中; c) 防护林面积占所防护耕地面积比率 ≤3% 的,农田林网化程度为低。 6.2 剖面形状 6.2.1 有效土层厚度 现场测量母质层以上的土体厚度。当有障碍层时,为障碍层以上的土层厚度。单位为 cm,精确到 整数位。 6.2.2 耕层厚度 通过实际测量确定。单位为 cm,精确到小数点后 1 位。 6.2.3 质地构型 按 a) b) c) d) 1 m 深土体内剖面不同质地土层排列组合形式划分,分为以下类型: 薄层型:有效土层厚度 <50 cm; 松散型:通体为松散结构; 紧实型:通体为紧实结构; 夹层型:上、下层质地等级相近,而其间有障碍性或对水分运行有重大影响的层次结构(即 砾层、砂层、粘层等,其厚度 >10 cm); e) 上紧下松型:上部紧实、下部松散结构; f) 上松下紧型:上部松散、下部紧实结构; g) 海绵型:通体质地为均匀的壤质结构。 6.2.4 障碍因素 选择耕地对作物生长影响最显著的障碍因子作为土壤障碍因素,按照以下条件获取: a) 盐碱: 1) 耕层土壤可溶性碳酸盐含量 ≥0.1% 或可溶性盐硫酸盐及氯化物含量 >0.3% 的为盐 化障碍,相关离子含量测定按照 NY/T 1121.5 、 NY/T 1121.18 执行; 6 DB22/ 3332—2022 0 cm~30 cm 土层中,柱状结构碱化层的土壤碱化度 >5% 的为碱化障碍。相关离子含 量测定按照 NY/T 1121.17 、NY/T 86 执行。 瘠薄: 1) 东部山地寒冷湿润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20 g/kg; 2) 东部低山丘陵温暖湿润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15 g/kg; 3) 中部台地半湿润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10 g/kg; 4) 西部平原半干旱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6 g/kg。 酸化:水田耕层土壤 pH< 5.0,旱田耕层土壤 pH<5.5。 渍潜:地下水埋深 <1.5 m 、且排水不畅。 障碍层次:1 m 土体内出现灰化层、白浆层、钙积层、砂砾层、沙漏层等。 2) b) c) d) e) 6.3 理化性状 6.3.1 6.3.2 6.3.3 6.3.4 6.4 土壤样品采集按 NY/T 1121.1 规定执行。 土壤质地测定按 GB/T 33469-2016 附录 D 的规定执行。 土壤容重测定按 NY/T 1121.4 的规定执行。 土壤 pH 测定按 NY/T 1121.2 的规定执行。 养分状况 6.4.1 6.4.2 6.4.3 6.4.4 6.5 土壤样品采集按 NY/T 1121.1 规定执行。 有机质按 NY/T 1121.6 的规定执行。 有效磷按 NY/T 1121.7 的规定执行。 速效钾按 NY/T 889 的规定执行。 健康状况 6.5.1 生物多样性 按 NY/T 1119-2019 附录 J 规定,测定微生物量碳含量,按表 1 指标判定。 表 1 生物多样性指标判定表 微生物量 微生物量碳含量(mg/kg) 6.5.2 生物多样性 丰富 一般 不丰富 > 300 100 ~ 300 ≤ 100 清洁程度 按内梅罗污染指数划分为清洁、尚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相关参数按如下次序 检测和计算: a) 土壤镉、汞、砷、铅、铬 5 项污染物含量测定,按照 GB 15618-2018 中 7.2.1 规定执行; b)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计算按照 GB 15618-2018 中 4.1.1 中表 1 规定执行; c) 内梅罗污染指数计算按照 HJ/T 166-2004 中 12.2 的规定执行。 6.6 土壤管理 6.6.1 灌溉能力 基于灌溉保证率将灌溉能力划分为 4 个等级: 7 DB22/T 3332—2022 a) b) c) d) 6.6.2 灌溉保证率达 100%,灌溉能力为充分满足; 灌溉保证率 >75%,且 <100%,灌溉能力为满足; 灌溉保证率 >50%,且 ≤75%,灌溉能力为基本满足; 灌溉保证率 ≤50%,灌溉能力为不满足。 排水能力 现场调查排水方式、排水设施现状等,综合判断农田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及时排除地表积水、有 效控制和降低地下水位的能力,分为充分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满足。按以下规定确定: a) 田间排涝骨干工程设施(干、支渠)排涝能力 >30 年一遇的,工程设施(斗、农渠)排涝 能力 >10 年一遇的,地块排水能力为充分满足; b) 田间排涝骨干工程设施(干、支渠)排涝能力符合 20 年 ~30 年一遇的,工程设施(斗、 农渠)排涝能力满足 5 年 ~10 年一遇的,地块排水能力为满足; c) 田间排涝骨干工程设施(干、支渠)排涝能力符合 10 年 ~20 年一遇的,工程设施(斗、 农渠)符合 3年 ~5 年一遇的,地块排水能力为基本满足; d) 田间排涝骨干工程设施(干、支渠)<低于十年一遇的,工程设施(斗、农渠)< 3 年一遇 的,地块排水能力为不满足。 7 指标划分 不同农业生态区域耕地质量指标划分见附录 B 表 B.1~B.4。 8 DB22/ 3332—2022 AA 附 录 A (规范性) 农业生态区域划分表 农业生态区域划分见表 A.1。 表A.1 农业生态区域划分表 农业生态区域 行政区划 安图县、敦化市、和龙市、珲春市、图们市、龙井市、汪清县、延吉市 东部山地寒冷湿润区 白山市(浑江区、江源区)、抚松县、靖宇县、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桦甸市、蛟河市、磐石市 辉南县、集安市、柳河县、通化县、梅河口市、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 东部低山丘陵温暖湿润区 吉林市(昌邑区、船营区、丰满区、龙潭区)、舒兰市、永吉县 东辽县、东丰县、辽源市(西安区、龙山区) 公主岭市、梨树县、双辽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四平市(铁东区、铁西区) 中部台地半湿润区 德惠市、农安县、榆树市、长春市(九台区、双阳区、二道区、绿园区、宽城区、朝阳 区、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部平原半干旱区 大安市、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通榆县、镇赉县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市、乾安县、长岭县、松原市宁江区 9 DB22/T 3332—2022 BB 附 录 B (规范性) 耕地质量指标划分 不同农业生态区域耕地质量指标划分见表 B.1~表 B.4。 表B.1 类 别 立 地 条 件 剖 面 性 状 指标 四等 五等 六等 七等 山间盆地 山地坡下 山间盆地 山地坡下 山间盆地 山地坡下 山间盆地 山地坡下 山地坡中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低 低 低 50 ~ 75 45 ~ 65 45 ~ 65 40 ~ 65 40 ~ 60 35 ~ 60 < 35 耕层厚度 17 ~ 25 17 ~ 25 17 ~ 22 (cm) 15 ~ 22 15 ~ 20 15 ~ 20 15 ~ 18 15 ~ 18 15 ~ 18 < 15 紧实 紧实 海绵 海绵 上松下紧 上松下紧 紧实 夹层 紧实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薄层 上紧下松 紧实 松散 薄层 上紧下松 薄层 松散 上紧下松 薄层 松散 上紧下松 薄层 松散 渍潜 瘠薄 酸化 瘠薄 酸化 瘠薄 酸化 瘠薄 酸化 酸化 砂壤 黏土 砂壤 黏土 砂土 黏土 砂土 黏土 砂土 黏土 砂土 地形 部位 一等 二等 三等 东部山地寒冷湿润区耕地质量指标体系 平原中阶 平原中阶 平原高阶 宽谷盆地 宽谷盆地 山间盆地 平原高阶 平原高阶 农田林 高 高 中 网化程度 中 有效土 层厚度 55 ~ 80 55 ~ 80 50 ~ 75 (cm) 质地 构型 障碍 因素 无 无 障碍层次 渍潜 障碍层次 耕层 质地 重壤 中壤 轻壤 重壤 中壤 轻壤 重壤 砂壤 重壤 黏土 砂壤 紧实 夹层 薄层 上紧下松 渍潜 瘠薄 障碍层次 重壤 砂壤 黏土 八等 九等 山地坡中 山地坡中山 山地坡中 山地坡上 地坡上 山地坡上 理 化 土壤容重 1.15~ 1.20 1.15~ 1.20 1.10~1.15 1.10~ 1.15 1.05~ 1.10 1.05~ 1.10 1.00~1.05 1.20~1.30 1.20~1.30 性 (g/cm3) 1.30~ 1.35 1.30~ 1.35 1.35~ 1.4 1.35~ 1.40 1.40 ~ 1.45 1.40 ~ 1.45 1.45~1.50 状 pH 5.5~7.0 5.5~7.0 5.0~6.5 5.0~6.5 5.0~6.5 5.0~6.0 有机质 25 ~ 55 25 ~ 55 25 ~ 50 25 ~ 50 25 ~ 50 25 ~ 45 养 (g/kg) 分 有效磷 20 ~ 80 20 ~ 80 20 ~ 70 20 ~ 60 20 ~ 60 20 ~ 55 状 (mg/kg) 况 速效钾 80 ~ 300 80 ~ 250 80 ~ 250 70 ~ 200 70 ~ 200 70 ~ 180 (mg/kg) 十等 >1.50 ≤1.00 4.5~5.5 4.5~5.5 4.5~5.5 <4.5 20 ~ 45 20 ~ 40 20 ~ 40 <20 20 ~ 55 20 ~ 50 20 ~ 50 <20 60 ~ 180 60 ~ 150 60 ~ 150 <60 健 康 状 况 生物 多样性 丰富 丰富 丰富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不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清洁 程度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尚清洁 清洁 尚清洁 清洁 尚清洁 土 壤 管 理 灌溉 能力 充分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排水 能力 充分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注1:表 B.1 ~ B.4 为耕地质量划分参考,如个别指标值超出该等级指标范围的,亦视同最大(最小)值。 10 DB22/ 3332—2022 表B.2 类 别 立 地 条 件 指标 三等 四等 五等 六等 七等 八等 九等 十等 山间盆地 丘陵下部 平原高阶 山间盆地 丘陵下部 丘陵中部 丘陵下部 山地坡上 山地坡下 山间盆地 丘陵上部 丘陵中部 山地坡下 山间盆地 丘陵上部 山地坡中 山地坡下 山间盆地 丘陵上部 山地坡上 山地坡中 山地坡上 山地坡中 山地坡上 山地坡中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低 低 低 60 ~ 85 60 ~ 85 55 ~ 80 55 ~ 75 50 ~ 75 50 ~ 70 45 ~ 65 40 ~ 60 40 ~ 55 <40 17 ~ 25 17 ~ 25 17 ~ 22 17 ~ 22 15 ~ 20 15 ~ 20 15 ~ 18 15 ~ 18 15 ~ 18 <15 质地 构型 紧实 紧实 海绵 海绵 上松下紧 上松下紧 紧实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薄层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薄层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薄层 松散 上紧下松 紧实 薄层 上紧下松 紧实 松散 薄层 松散 薄层 松散 障碍 因素 无 无 障碍层次 渍潜 障碍层次 渍潜 瘠薄 障碍层次 渍潜 瘠薄 酸化 障碍层次 瘠薄 酸化 障碍层次 酸化 瘠薄 酸化 瘠薄 酸化 酸化 耕层 质地 中壤 轻壤 中壤 轻壤 重壤 轻壤 重壤 轻壤 砂壤 重壤 砂壤 黏土 重壤 砂壤 黏土 重壤 砂壤 黏土 黏土 砂土 黏土 砂土 黏土 砂土 地形 部位 农田林 网化程度 剖 面 性 状 有效土 层厚度 (cm) 耕层 厚度 (cm) 一等 二等 东部低山丘陵温暖湿润区耕地质量指标体系 平原中阶 平原中阶 平原低阶 平原高阶 宽谷盆地 宽谷盆地 高 中 高 中 理 化 土壤 1.10~1.15 1.10~1.15 1.05~1.10 1.00~1.05 1.00~1.05 0.95~1.00 0.95~1.00 性 容重 1.20~1.30 1.15~1.35 1.35~1.40 1.35~1.40 1.40~1.45 1.45~1.50 1.45~1.50 1.50~1.55 1.50~1.55 3 状 (g/cm ) pH 5.5~7.0 5.5~7.0 有机质 25~45 养 (g/kg) 分 有效磷 25~60 状 (mg/kg) 况 速效钾 80~250 (mg/kg) >1.55 ≤0.95 5.0~7.0 5.0~6.5 5.0~6.5 5.0~6.5 5.0~6.0 5.0~6.0 4.5~5.5 <5.0 25~45 20~45 20~40 20~40 20~35 15~35 15~30 15~30 <15 25~60 25~55 20~50 20~45 20~40 15~40 15~35 15~30 <15 80~200 80~200 70~180 70~180 60~180 50~150 50~150 50~150 <50 健 康 状 况 生物 多样性 丰富 丰富 一般 丰富 一般 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清洁 程度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尚清洁 清洁 尚清洁 清洁 尚清洁 土 壤 管 理 灌溉 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排水 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11 DB22/T 3332—2022 表B.3 类 别 立 地 条 件 剖 面 性 状 理 化 性 状 养 分 状 况 指标 地形 部位 农田林 网化程度 一等 二等 平原中阶 平原中阶 平原高阶 平原高阶 高 中 高 中 中部台地半湿润区耕地质量指标体系 三等 四等 五等 六等 七等 八等 平原低阶 平原高阶 平原低阶 平原高阶 丘陵下部 平原低阶 丘陵下部 平原低阶 丘陵下部 平原低阶 丘陵下部 平原低阶 丘陵中部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高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低 低 低 60 ~ 100 60 ~ 90 55 ~ 80 50 ~ 80 50 ~ 70 45 ~ 70 <45 15 ~ 25 15 ~ 20 15 ~ 20 15 ~ 18 15 ~ 18 15 ~ 18 <15 有效土 层厚度 75 ~ 125 75 ~ 100 70 ~ 100 (cm) 耕层 20 ~ 30 20 ~ 30 20 ~ 25 厚度 (cm) 九等 十等 丘陵中部 丘陵中部 丘陵上部 丘陵上部 紧实 上松下紧 紧实 海绵 上松下紧 紧实 海绵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松散 上紧下松 松散 紧实 薄层 松散 薄层 松散 薄层 松散 薄层 障碍 因素 无 无 障碍层次 酸化 渍潜 障碍层次 酸化 渍潜 瘠薄 障碍层次 酸化 瘠薄 障碍层次 酸化 瘠薄 障碍层次 瘠薄 盐碱 障碍层次 酸化 盐碱 障碍层次 酸化 盐碱 酸化 盐碱 耕层 质地 重壤 中壤 轻壤 重壤 中壤 轻壤 重壤 轻壤 砂壤 重壤 黏土 轻壤 砂壤 重壤 黏土 砂壤 重壤 黏土 砂壤 重壤 黏土 砂壤 砂土 砂壤 砂土 黏土 砂土 黏土 砂土 黏土 质地 构型 土壤 1.15~1.20 1.15~1.20 容重 1.20~1.35 1.35~1.40 1.35~1.40 3 (g/cm ) 5.0~5.5 5.5~7.5 5.5~7.5 pH 7.5~7.7 有机质 20~35 20~35 20~30 (g/kg) 有效磷 20~80 20~70 20~60 (mg/kg) 速效钾 100~250 100~250 100~200 (mg/kg) 1.10~1.15 1.10~1.15 1.05~1.10 1.40~1.45 1.40~1.45 1.45~1.50 1.05~1.10 1.45~1.50 1.00~1.05 1.00~1.05 1.50~1.55 1.50~1.55 >1.55 ≤1.00 5.0~5.5 7.5~7.7 4.8~5.0 7.7~7.9 4.8~5.0 7.7~7.9 4.6~4.8 7.9~8.1 4.6~4.8 7.9~8.1 4.5~4.7 8.0~8.2 <4.5 >8.2 18~30 18~30 18~25 15~25 15~25 15~20 <15 15~60 15~50 15~40 15~40 15~30 15~30 <15 80~200 80~200 70~180 70~150 70~150 50~150 <50 健 康 状 况 生物 多样性 丰富 丰富 一般 一般 不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清洁 程度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尚清洁 清洁 尚清洁 土 壤 管 理 灌溉 能力 充分满足 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排水 能力 充分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12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DB22/ 3332—2022 表B.4 类 别 立 地 条 件 剖 面 性 状 理 化 性 状 指标 地形 部位 农田林 网化程度 一等 二等 平原中阶 平原中阶 平原高阶 平原高阶 高 高 中 西部平原半干旱区耕地质量指标体系 三等 四等 五等 六等 七等 八等 平原低阶 平原高阶 平原低阶 平原高阶 平原低阶 平原高阶 平原低阶 丘陵下部 平原低阶 丘陵下部 平原低阶 丘陵中部 高 中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低 低 低 60 ~ 80 60 ~ 80 55 ~ 80 50 ~ 70 45 ~ 70 45 ~ 70 <45 16~ 20 16 ~ 20 15 ~ 18 15 ~ 18 15 ~ 18 15 ~ 18 <15 有效土 层厚度 70 ~ 120 70 ~ 120 70 ~ 100 (cm) 耕层 18 ~ 25 18 ~ 22 18 ~ 20 厚度 (cm) 九等 十等 丘陵中部 丘陵中部 质地 构型 紧实 海绵 上松下紧 紧实 夹层 海绵 上松下紧 紧实 夹层 海绵 上松下紧 紧实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夹层 上紧下松 紧实 夹层 松散 上紧下松 紧实 松散 上紧下松 松散 紧实 薄层 松散 薄层 松散 薄层 障碍 因素 无 障碍层次 无 瘠薄 障碍层次 无 瘠薄 渍潜 障碍层次 无 瘠薄 渍潜 障碍层次 无 瘠薄 障碍层次 无 盐碱 瘠薄 障碍层次 盐碱 瘠薄 障碍层次 盐碱 瘠薄 障碍层次 盐碱 瘠薄 盐碱 瘠薄 耕层 质地 重壤 中壤 轻壤 重壤 中壤 轻壤 重壤 中壤 轻壤 砂壤 重壤 黏土 轻壤 砂壤 重壤 黏土 轻壤 砂壤 重壤 黏土 砂壤 砂土 重壤 黏土 砂壤 砂土 黏土 砂壤 砂土 砂土 砂土 土壤 容重 1.25~1.30 1.30~1.40 1.30~1.40 (g/cm3) pH 6.0~7.5 6.0~7.8 有机质 20~30 20~25 养 (g/kg) 分 有效磷 15~60 15~50 状 (mg/kg) 况 速效钾 100~250 100~200 (mg/kg) 1.30~1.40 1.35~1.45 1.35~1.45 1.40~1.50 1.40~1.50 1.45~1.55 >1.55 7.5~7.8 7.5~7.8 7.8~8.0 7.8~8.0 8.0~8.2 8.0~8.2 8.2~8.3 ≥ 8.3 18~25 15~20 15~20 10~20 10~20 10~15 10~15 <10 15~40 12~40 12~30 10~30 8~20 8~20 5~15 <5 100~200 90~180 90~180 80~180 70~150 70~150 70~120 <70 健 康 状 况 生物 多样性 丰富 丰富 一般 丰富 一般 一般 不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一般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不丰富 清洁 程度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清洁 尚清洁 清洁 尚清洁 清洁 尚清洁 土 壤 管 理 灌溉 能力 充分满足 充分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排水 能力 充分满足 充分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不满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