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Brangdy9 页 481.906 KB下载文档
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当前文档共9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DB2302 B05 黑 龙 江 省 齐 齐 哈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302/T 008—2021 酿造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21 - 12 - 26 发布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26 实施 发 布 DB2302/ T 008—2021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3.2 3.3 3.4 播种期 ......................................................................... 出苗期 ......................................................................... 拔节期 ......................................................................... 成熟期 ......................................................................... 1 1 1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2 5 品种选择 ........................................................................... 2 5.1 选择要求 ....................................................................... 5.2 种子质量 ....................................................................... 5.3 种子处理 ....................................................................... 5.3.1 种子晾晒 ................................................................... 5.3.2 发芽试验 ................................................................... 5.3.3 种子包衣 ................................................................... 2 2 2 2 2 2 6 选地与整地 ......................................................................... 2 6.1 选地与选茬 ..................................................................... 6.2 整地 ........................................................................... 6.2.1 秋整地 ..................................................................... 6.2.2 春整地 ..................................................................... 2 2 2 2 7 施肥 ............................................................................... 3 7.1 施肥原则 ....................................................................... 7.2 施肥方法和数量 ................................................................. 7.2.1 底肥 ....................................................................... 7.2.2 种肥 ....................................................................... 7.2.3 追肥 ....................................................................... 3 3 3 3 3 8 播种 ............................................................................... 3 8.1 播种期 ......................................................................... 3 8.2 播种量 ......................................................................... 3 8.3 播种方法与密度 ................................................................. 3 9 田间管理 ........................................................................... 4 9.1 查田补种 ....................................................................... 4 9.2 深松 ........................................................................... 4 I DB2302/ T 008—2021 9.3 铲趟 ........................................................................... 4 10 病虫草害防治 ...................................................................... 4 10.1 病虫害防治 .................................................................... 10.1.1 黑穗病 .................................................................... 10.1.2 炭疽病、紫斑病 ............................................................ 10.1.3 蚜虫 ...................................................................... 10.1.4 粘虫 ...................................................................... 10.1.5 玉米螟 .................................................................... 10.2 草害防治 ...................................................................... 10.2.1 封闭除草 .................................................................. 10.2.2 茎叶除草 .................................................................. 4 4 4 4 4 4 4 4 5 11 收获 .............................................................................. 5 12 生产档案 .......................................................................... 5 II DB2302/ T 00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提出。 本文件由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本文件起草人:杨广东、胡尊艳、郝智勇、李菁华、孙邦升、张玉宝、赵健、陈林琪、王 聪、姚依彤。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I DB2302/ T 008—2021 酿造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酿造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选地与整地、 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齐齐哈尔市地域内酿造高粱绿色高效机械化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标准 NY/T 1118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播种期 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以下生育期记载同此)。 3.2 出苗期 50 %以上的植株幼芽鞘露出地表1 cm(露锥)的日期。 3.3 拔节期 50 %植株主茎第一伸长节间达1.5 cm~2 cm时的日期。 3.4 成熟期 1 DB2302/ T 008—2021 50 %植株穗基部背阴面第一枝梗的籽粒达到生理成熟的日期。 4 产地环境条件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 符合GB 5084的规定,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5.1 选择要求 根据生态条件选用通过国家登记备案的高产、优质、抗病、适合于机械化栽培的酿造高粱品种,生 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应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100 ℃~150 ℃,株高不超过1.5 m。 5.2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标准规定,即种子纯度不低于98 %、净度不低于98 %、含水量不高于 13 %,发芽率不低于80 %。 5.3 种子处理 5.3.1 种子晾晒 播前10 d~15 d,选晴好天气,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晒种,种层厚度3 cm~5 cm,每天 翻动2 次~3 次,晒种2 d~3 d。 5.3.2 发芽试验 播前10 d~15 d,进行l 次~2 次发芽试验。 5.3.3 种子包衣 种衣剂使用应符合NY/T 393规定的标准。 6 选地与整地 6.1 选地与选茬 选择耕层深厚、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前茬施用对高粱敏感的长残留除草剂地块不能种植, 选择未使用高毒、长残留农药的大豆、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茬口,忌重茬和迎茬。 6.2 整地 6.2.1 秋整地 依据耕层深度和茬口作物,选择不同整地方式。 6.2.2 春整地 早春耕层化冻18 cm~20 cm时,进行旋耕、起垄,及时镇压。 2 DB2302/ T 008—2021 7 施肥 7.1 施肥原则 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NY/T 394和NY/T 496的要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符合NY/T 1118的要求, 有机肥使用应符合NY/T 525的要求。 7.2 施肥方法和数量 7.2.1 底肥 根据土壤情况,可结合整地一次施入有机肥,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施商品有机肥1 t为宜。 7.2.2 种肥 按目标产量每公顷8000 kg~8500 kg,每公顷一般施入尿素75 kg、磷酸二铵150 kg、硫酸钾75 kg 做种肥;或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定施肥总量。侧深施肥,种子与肥保持3 cm~5 cm距离,防止烧种。 严禁使用硝态氮肥和含氯钾肥。 7.2.3 追肥 拔节期结合趟地每公顷追尿素150 kg~200 kg,深度8 cm~10 cm。 8 播种 8.1 播种期 以土壤5 cm耕层稳定通过10 ℃~12 ℃以上时播种较为适宜,一般5月15日~5月20日播种。 8.2 播种量 播种量依据适宜密度、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及栽培方式等因素确定。具体播种量(Rs) 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2 Rs——播种量,单位面积所播高粱种子的质量,单位为kg/hm ; 2 DP——计划基本苗,每公顷计划的高粱群体密度,单位为株/hm ; Wt——千粒重,1000 粒净种子的质量,单位为g; Sg——种子发芽率,指发芽试验中测试种子发芽数占测试种子总数的百分比,单位为%; Sc——种子净度,指样品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的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的比 例,单位为%。 8.3 播种方法与密度 常规垄作:60 cm~65 cm垄上双行拐子苗机械精量条播,双行行距15 cm,株距10 cm,公顷保苗25 万株~30 万株。 3 DB2302/ T 008—2021 大垄三行:垄距110 cm,垄上3 行,小行距25 cm,大行距60 cm,株距8 cm~10 cm,公顷保苗25 万 株~30 万株。 播种需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镇压(播后适时镇压保墒,要根据土壤墒情不同分别处理,干旱 地及时镇压,含水量高地块延缓镇压)后播深达到2 cm~3 cm为宜。 9 田间管理 9.1 查田补种 出苗前及时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种,要及时催芽坐水补种。 9.2 深松 4 叶期~5 叶期进行深松,垄底深度为 20 cm~25 cm。 9.3 铲趟 深松后,每隔10 d~12 d铲趟一次,做到铲趟两遍。 10 病虫草害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及NY/T 1276的规定,严禁使用有机磷类农药,各农药品种的使用要严格 遵守安全间隔期,应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10.1 病虫害防治 10.1.1 黑穗病 每千克种子用戊唑醇种衣剂有效成分用量0.06 g~0.09 g的药量拌种。生长后期应及时拔除病株, 即在病部外膜破裂之前及早连根拔除,将病穗割下带出田外深埋。 10.1.2 炭疽病、紫斑病 发生初期每公顷用多菌灵有效成分用量750 g,视病害发展情况,每隔7 d~10 d喷1 次,连喷2 次~ 3 次。 10.1.3 蚜虫 高粱蚜虫发生危害初期,每公顷用吡虫啉有效成分用量45 g~75 g,视病害发展情况,每隔7 d~ 10 d喷1 次,连喷2 次~3 次。 10.1.4 粘虫 在粘虫幼虫3 龄前防治最佳,每公顷用高效氯氰菊酯有效成分用量27 g~40.5 g,喷雾防治。 10.1.5 玉米螟 在高粱大喇叭口期,每公顷用溴氰菊酯有效成分用量10 g~12.5 g,喷雾防治。 10.2 草害防治 10.2.1 封闭除草 4 DB2302/ T 008—2021 播种后1 d~3 d内进行封闭除草,每公顷用精异丙甲草胺有效成分用量1440 g,土表喷雾。 10.2.2 茎叶除草 高粱3 叶期~5 叶期,一年生杂草2 叶期~5 叶期,每公顷用二氯•莠去津有效成分用量925 g兑水, 均匀茎叶喷雾。 11 收获 籽粒达到成熟期,叶片枯死,水分降至18 %以下用联合收割机收获。收获前调试好收割机,脱粒损 失率不超过5 %。 12 生产档案 对绿色食品高粱生产过程,要建立田间技术档案,搞好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 备查阅,生产档案至少保存2 年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