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抵)税申请表》.doc
附件 1 退(抵)税申请表 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申请人名称 纳税人□ 纳税人名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请退税类型 汇算结算退税 误收退税 留抵退税 □ □ □ 扣缴义务人□ 纳税信用等级 一、汇算结算、误收税款退税 税种 品目名称 税款所属时期 税票号码 实缴金额 原完税 情况 合计(小写) 申请退税金额(小写) 二、留抵退税 □小微企业 □ 微型企业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 □ 小型企业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 □特定行业 公告》(2019 年第 39 号) □制造业 留抵退税 退税企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申请文件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 类型 依据 和供应业 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 施力度的公告》(2022 年第 14 号)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般企业 申请退还 项目 企业经营 国民经济行业 情况 □存量留抵税额 营业收入 □增量留抵税额 资产总额 企业划型 □微型企业 1.退税企业类型勾选 “一般企业” 留抵退税 申请类型 2.退税企业类型勾选 “特定行业” □小型企业 □中型企业 □大型企业 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 增 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的起止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从事《国民 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 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 元,同期全部销售额 元,占比 %。 申请退税前 36 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 是□ 否□ 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留抵退税 申请退税前 36 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申请条件 2019 年 4 月 1 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 本期已申报免抵退税应退税额 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 2019 年 3 月期末留抵税额 存量留抵税额 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 2019 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 年 4 月 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 留抵退税 至申 已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增值税额 请退 计算 税前 已抵扣的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 一税 款所 全部已抵扣的进项税额 属期 进项构成比例 本期申请退还的期末留抵税额 其中:本期申请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 本期申请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退税申请 理由 经办人(签章): 年 月 如果你已委托代理人申请, 请填写下列资料: 为代理相关税务事宜,现授 权 (地址) 授权声明 申请 为本纳税人的代理申请人,任何 人声 与本申请有关的往来文件,都可 明 寄于此人。 日 本申请表是根据国家税收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写的, 我确定它是真实的、可靠的、 完整的。 申请人(签章): 授权人(签章): 以下由税务机关填写 受理情况 受理人: 年 月 核实部门意见: 退还方式: 退库□ 抵扣欠税□ 退税类型: 汇算结算退税□ 误收退税□ 留抵退税□ 退税发起方式:纳税人自行申请□ 税务机关发现并通知□ 退(抵)税金额: 经办人: 年 月 日 负责人: 年 月 日 日 主管税务机关负责人意见: 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退(抵)税申请表》填表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办理汇算结算、误收税款退税、留抵退 税。 二、纳税人退税账户与原缴税账户不一致的,须另行提 交资料,并经税务机关确认。 三、本表一式四联,纳税人一联、税务机关三联。 四、申请人名称:填写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名称。如申 请留抵退税,应填写纳税人名称。 五、申请人身份:选择“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 如申请留抵退税,应选择“纳税人”。 六、纳税人名称:填写税务登记证所载纳税人的全称。 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纳税人统 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税务机关统一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 八、申请退税类型:纳税人根据需要办理的事项,选择 “汇算结算退税”、“误收退税”或“留抵退税”。 九、纳税信用等级:填写申请退税时的纳税信用等级。 十、原完税情况:填写与汇算结算和误收税款退税相关 信息。分税种、品目名称、税款所属时期、税票号码、实缴 金额等项目,填写申请办理退税的已入库信息,上述信息应 与完税费(缴款)凭证复印件、完税费(缴款)凭证原件或 完税电子信息一致。 十一、申请退税金额:填写与汇算结算和误收税款退税 相关的申请退(抵)税的金额,应小于等于原完税情况实缴 金额合计。 十二、留抵退税申请文件依据:根据申请留抵退税的文 件依据,选择《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 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 年第 39 号)或《财政部 税 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 的公告》(2022 年第 14 号,以下称 14 号公告)。 十三、退税企业类型:勾选“《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 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2019 年第 39 号)”的,“退税企业类型”选择“一般企业”。 勾选“《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 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2022 年第 14 号)”的,“退 税企业类型”按照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选择“小微企业”或 “特定行业”。其中: “小微企业”按照 14 号公告规定的划型标准勾选“微 型企业”“小型企业”其中一项; “特定行业”按照销售收入占比最高的主营业务勾选 “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 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 环境治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一项。 同时符合“小微企业”和“特定行业”退税条件的,可 勾选“小微企业”其中一项或“特定行业”其中一项。 十四、申请退还项目:纳税人根据其选择退还的留抵税 额类型,可同时勾选“存量留抵税额”和“增量留抵税额” 或其中一项。 十五、企业经营情况 (一)国民经济行业:对照《2017 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中列明的行业小类填写。 (二)营业收入:按照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 不满一个会计年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增值税销售额 (年)=上一会计年度企业实际存续期间增值税销售额/企 业实际存续月数×12。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 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 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 (三)资产总额:按照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填写。 (四)企业划型:按照 14 号公告的规定,根据本表填 报的“国民经济行业”、“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信息,勾 选“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或“大型企业” 中的一项。 十六、留抵退税申请类型:纳税人根据勾选的退税企业 类型选择对应的项目填写。 退税企业类型勾选“一般企业”:应填写“连续六个月 (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的起 止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栏次,本栏填写纳税人 自 2019 年 4 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 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 抵税额不低于 50 万元的起止时间。 退税企业类型勾选“特定行业”:应填写“ 月至 年 年 月,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 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 销售额 元,同期全部销售额 元,占比 %”栏次。如申请 退税前经营期满 12 个月,本栏起止时间填写申请退税前 12 个月的起止时间,本栏销售额填写申请退税前 12 个月对应 项目的销售额;如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 12 个月但满 3 个 月的,本栏起止时间填写实际经营期的起止时间,本栏销售 额填写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 十七、留抵退税申请条件: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逐 项勾选“是”或“否”。 十八、留抵退税计算: (一)本期已申报免抵退税应退税额:填写享受免抵退 税政策的纳税人本期申请退还的免抵退税额。 (二)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 根据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 (一般纳税人适用)》主表“一般项目”期末留抵税额栏次 填写。 (三)2019 年 3 月期末留抵税额:根据 2019 年 3 月税 款所属期的《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 主表“一般项目”期末留抵税额栏次填写,如 2019 年 3 月 所属期未进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则该栏次金额为 0。 (四)存量留抵税额: 1.获得过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填写本表“申请退税 前一税款所属期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栏次与“2019 年 3 月期末留抵税额”栏次孰小值。 2.获得过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本栏为 0。 (五)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 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 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 填写 2019 年 4 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抵扣的增值税 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 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 税电子普通发票注明的增值税额。取得不动产或者不动产在 建工程的进项税额不再分 2 年抵扣后一次性转入的进项税额, 视同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 (六)已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增值 税额:填写 2019 年 4 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抵扣的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的增值税额。 (七)已抵扣的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填 写 2019 年 4 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抵扣的解缴税款 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 (八)全部已抵扣的进项税额:填写 2019 年 4 月至申 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 (九)进项构成比例: 进项构成比例=本表〔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 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 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 注明的增值税额+已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注明 的增值税额+已抵扣的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 全部已抵扣的进项税额 (十)本期申请退还的期末留抵税额: 1.退税企业类型勾选为“小微企业”和“特定行业” (1)申请退还项目仅勾选“存量留抵税额” 本期申请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本表“存量留抵税额”× “进项构成比例”×100% (2)申请退还项目仅勾选“增量留抵税额” 本期申请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本表(“申请退税前一税 款所属期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存量留抵税额”)× “进项构成比例”×100% (3)申请退还项目同时勾选“存量留抵税额”以及“增 量留抵税额” 本期申请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本表“申请退税前一税 款所属期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ד进项构成比例”× 100% 2.退税企业类型勾选为“一般企业” 本期申请退税的期末留抵税额=本表(“申请退税前一 税款所属期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存量留抵税额”)× 进项构成比例×60% (十一)本期申请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 1.申请退还项目勾选“存量留抵税额” 本期申请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本表“存量留抵税额”× “进项构成比例”×100%; 2.申请退还项目仅勾选“增量留抵税额” 本期申请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0。 (十二)本期申请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本期申请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本表“本期申请退还的 期末留抵税额”-“本期申请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 十九、退税申请理由:简要概述退税申请理由,如果本 次退税账户与原缴税账户不一致,需在此说明,并另行提交 资料,报经税务机关确认。 二十、受理情况:填写核对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资 料的情况。 二十一、退还方式:申请汇算结算或误收税款退税的, 退还方式可以单选或多选,对于有欠税的纳税人,一般情况 应勾选“抵扣欠税”,对于勾选“抵扣欠税”情况,可以取 消该选择,将全部申请退税的金额,以“退库”方式办理。 申请留抵退税的,可同时勾选“退库”和“抵扣欠税”。如 果纳税人既有增值税欠税,又有期末留抵税额,按照《国家 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 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9 年第 20 号)第九条第三项规 定,以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期末留抵税额,抵减增值 税欠税后的余额确定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 二十二、退税类型:税务机关依据纳税人申请事项,勾 选“汇算结算退税”、“误收退税”或“留抵退税”。 二十三、退税发起方式:纳税人申请汇算结算或误收税 款退税的,税务机关勾选“纳税人自行申请”或“税务机关 发现并通知”;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的,税务机关勾选“纳 税人自行申请”。 二十四、退(抵)税金额:填写税务机关核准后的退 (抵)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