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雪山管护局2020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pdf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办公室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20 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达标 之年。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州林草局的指导帮助下, 我局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 要讲话精神及州委、州政府会议精神,以“努力把白马雪山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以滇金丝猴保护 为重点、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 明示范区”为工作目标,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通过不断加强内部 管理、深化科研创新、全力推进维护稳定、脱贫攻坚、扫黑除恶 和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促进保护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全力推进生态立州建设步伐,为全面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局 2020 年度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 报如下: 一、全面完成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认真完成项目规划编制工作 已完成《保护区建设工程》前期初步设计工作,于 3 月初签 - 1 - 订测量、地勘、设计合同,4 月 10 日提交初步设计方案,7 月 初评审初步设计,计划 7 月底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待资金落实后, 8 月初完成招投标工作,8 月底开工建设;已完成《云南白马雪 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2021-2025)》编制的前期调研 工作。 (二)围绕目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抓好保护区各项工 作落实到位 1.加大资源管护力度,确保生态资源安全 日常巡护方面。保护区上半年共开展日常巡护 55 次,出动 车辆 55 次,巡护人员 293 人次,行驶里程 4051 公里。巡护期间, 共召开大小会议 116 场次、受宣传教育人数达 9630 余人次,播 放录音(视频)受宣传人数 1.86 万余人次,悬挂自然资源保护、 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布标 76 副,发放宣传册、宣传单 7770 份,与农户签订责任书 2025 份,与护林员签订责任书 893 份, 与施工队等单位签订责任书 5 份。巡护中发现的人为干扰情况主 要为采伐、放牧、采集(菌类、药材)、养蜂、打猎和安装铁丝 扣等,巡护人员对上述情况进行了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告 诫村民禁止滥食和交易野生动物,以及防火期严禁野外用火相关 宣传;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不宜聚集开会宣传的实际情况,通过电 话、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护林员的联系,要求护林员对各自村组 的村民进行宣传教育。联合林草部门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开 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倡导社区群众不非法猎捕野生动物、不 非法驯养繁殖野生动物、不非法收购、运输、经营野生动物及其 - 2 - 制品。稽查巡护方面。上半年共开展稽查巡护 50 次,出动车辆 50 次,巡护人员 250 人次,行驶里程 4462 公里。发现问题 42 起,处理问题 42 起,案件线索移送 6 起。奔子栏管理所辖区内 发生斑羚和中华鬣羚等野生动物死亡现象,配合迪庆州畜牧兽医 科学研究院 3 位专家到实地采样送检,送检结果,鉴定为人畜共 患的疥螨病。监测巡护方面。上半年共开展监测巡护 40 次,出 动车辆 40 次,巡护人员 221 人次,行驶 2916 公里。回收红外 相机内存卡 93 张,整理照片 12902 张,视频 5092 节,其中有效 照片 2560 张,有效视频 1405 节,监测到的哺乳类动物有 5 目 10 科 10 属 10 种,监测到的鸟类有 2 目 6 科 7 属 7 种。 2.以构建科学研究平台为突破口,深化科学研究的支撑作用 生态研究所、生态旅游管理站、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等科 研站所相继成立,科研人员达到 30 人,实现了机构和人员的零 突破。在原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政策支持下,迪庆州人民政 府依法组建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与保护区实行“两块牌子、 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继续深化以滇金丝猴为中心的科学研究 成果,让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科研展示有了新平台,凝聚起社 会各方力量共同为保护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献计出力。保护区 长期与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NGO 进行项目合作,为保护区提 供科技支撑,建设了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保护区灵魂工程”。 上半年监测站与云南环境监测中心站合作开展高山森林草 原垂直带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目前完成样地宣传牌与界桩的安装 设置,正在开展补充调查样地草本层植物等工作。与云南大学环 - 3 - 境与生态学院合作开展白马雪山野外台站建设项目。完成曲宗贡 长苞冷杉林 1 公顷样地样方树轮取样及安装微型自动气象站和 树木生长仪。截止 6 月 30 日,已完成保护区七条固定样线年内 第 1 次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 完成 2 次动植物资源利用集市监测 工作;完成 1 次社区访谈工作。 3.加强科普宣教,营造浓厚氛围,共护白马净土 结合“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各类重要节点开展 主题教育活动,1-6 月,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公众平台共推送 136 条信息、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公众平台共推送 42 条信息。另 一方面,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滇金丝猴保护,与绿色江河环境保护 促进会合作开展白马雪山滇金丝猴志愿者项目。截至目前,共计 招募志愿者 151 名,每一位志愿者服务时间为一个月。志愿者 中有企业成功人士、退休干部、新闻记者和其他人士,他们怀着 热爱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守护绿水青山的满腔热情,自 费车旅费、生活费从五湖四海走向大山深处的响鼓箐无偿服务, 助推了保护区发展,使滇金丝猴走进了公众视野,激发了全社会 保护滇金丝猴的积极性。通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全民 参与环保、爱护环境的舆论氛围,同时向外界展示白马雪山保护 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 和影响力。 今年计划完成拍摄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 样性宣传片(7-10 分钟)及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滇 金丝猴宣传短片(3-5 分钟),截止 6 月 22 日,已拍摄生物多样 - 4 - 性宣传片 50%的素材,滇金丝猴宣传短片超过 80%的素材。 4.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治站位。多次组织召开会议认真 学习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防控工作的重更 指示精神,根据州委州政府、州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及时成立 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指导全局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严密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内部管理严格有序。在排查并确保 内部无感染风险隐患的基础上,防控重点转向外部防控。为坚决 阻止病毒从外部侵入,加强单位及小区人员管理,严禁人员交叉, 对外严格人员出入登记,一切出入落实报备、登记制度,从严控 制,在防疫保障方面,对办公区域、小区等场所进行消毒,确保 灭菌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面防护。三是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普 及卫生防病知识。认真组织本单位职工积极向亲属、身边群众开 展爱国卫生宣传。通过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个人宣传,微信公 众号等方式向身边群众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提倡科学、文明、健 康的生活方式,养成“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 集、勤通风”的良好卫生习惯,提高卫生意识、防病意识和健康 水平,严防死守,尽职尽责,为全州一盘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做 出积极贡献。四是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根据保护区实际, 制定 2020 年度保护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计划,要 求各基层站点在重点监测时期监测信息报告实行日报和快报制 度,在非重点时期原则上实施周报告和快报制度。全力推进保护 区 2020 年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项目,通过完善监测站基础设 - 5 - 施建设,保证监测站对划定区域内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 和主动预警监测工作正常开展;通过购置采样工具、样品保存器 具、消毒物资、个人防护设备等物资储备,对区内突发野生动物 异常情况进行采样保存、无害化处理等应急处置,确保第一现场 处置野生动物突发事件。根据《迪庆州财政局 迪庆州林业和草 原局关于下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经费的通知》(迪财资 环〔2020〕9 号)文件精神,已将 5 万元工作经费采购物资发放 至 8 个基层监测站点,防控由野生动物引起的动物、人、饲养动 物之间的重大人兽共患疫情提供科学监测信息,达到及时发现野 生动物疫情,防止传播危害,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保障社区居民 生命安全健康。 (三)着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贫困地区同步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按照州委、州政府统一部署,我局坚持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 全局,认真履行驻村帮扶、综合扶贫目标责任,切实增强精准扶 贫工作的紧迫感,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服务精准扶贫。一是精心 组织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定期专题研究精准扶贫工作,对扶贫 工作的人员保障、计划安排、项目支持、资金落实和检查督办等 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按要求开展专题调查 研究,多次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明确扶贫的责任领导,充分 发挥驻村扶贫作用,下派两名驻村工作队员,做到认真落实驻村 工作经费和驻村干部有关待遇,建立健全扶贫工作制度,按制度 落实责任。二是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实施工作计划。为全面实现 - 6 - 扶贫挂钩点霞若乡粗卡通村“摘帽、脱贫、增收”,进一步改善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合理安排计划,结合我局实际,制 定了《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20 年精准扶贫 工作计划》。三是结合实际,真抓实干。以社区共管为内生动力, 推动社区脱贫致富。保护区 7.3 万的社区人口,他们的经济收入 中有 80%以上为采集林下产品,对保护区资源依赖程度非常大, 通过多年的努力,保护区逐渐探索出一条社区共管的发展模式, 实现了社区居民、保护区对立到社区居民、保护区共建的历史性 转变。从解决保护区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在扶贫挂钩点实施能源 替代项目、特色养殖产业、中药材种植、环境卫生整治等项目, 受益群众达七百余人,教育引导老百姓投身环境保护,分享保护 区建设的红利,助力精准扶贫,激发群众参与性,同时也为维护 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进一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 效益共赢。上半年,通过杨善洲基金会捐赠扶贫物资达 45.3268 万元,物资已下发到贫困学生手中;与各基金会积极联系洽谈, 达成多个扶贫项目意向,准备在下半年进行实施。 (四)全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中央、国务院安排部署的专项行动, 扫黑除恶目的就是扫除黑恶势力,严惩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扫黑除恶工作开展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省、州相关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全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是加强领 导,精心组织。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相关工作任务,我局及 - 7 - 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对我局如何开展扫黑除恶工作进行了专题 研究和全面部署我局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 其它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各科室、站(所)负责人等相关人员 骨干力量为成员的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总体谋划、 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项工作开展。扫黑除恶领导小 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切实形成扫黑除恶整体工作合力,为该 项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领导重视,确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 局长办公会对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要 求我局全体人员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避免发生涉及我局职 能管理范围的涉黑涉恶事件。强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 要从提高政治站位的高度出发,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做好工作,敢于打击、敢于斗争。三是丰富载体,营造氛围。利 用各种宣传媒体和载体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活动的学习、宣传、教 育活动,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公开我州举报方式,有效提升 扫黑除恶效果。通过广泛宣传动员,使全专项斗争工作深入人心, 在全社会形成了齐抓共管、逐级落实、各界支持,全社会重视、 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上半年,发放宣传册 200 余份,共悬挂 横幅 1 条,督促两分局悬挂条幅 2 副。 二、存在的困难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州林草局的支持帮助 以及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白马雪山保护区管护工作 - 8 - 取得一定成效,白马雪山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但离 发展形势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整体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 是保护与发展矛盾依旧存在,社区居民对资源需求不断增长,资 源保护与社区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突出;二是随着保护区区域和 周边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迅速改善,入山 人员激增,给保护区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三是德钦片区林业 系统内部、保护区管理所、林工站管护工作交叉重叠,权责不明 晰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 2020 年下半年我局将巩固取得的成果,紧紧围绕总体发展 思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落 实生态保护目标,促进保护区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 续严格按照上级相关工作部署和工作职责,扎实推进,完成各项 工作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资源管护工作。 以日常巡护、稽查巡护、监测巡护为抓手,加强对生物多样性资 源的管护力度,严厉打击一切破坏自然保护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 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遏制重大森林火灾发 生,确保林区安全。二是加强科研协作工作,实现保护与发展互 利共赢。继续加强与环保公益组织、科研院校合作,通过合作交 流提升保护区能力建设,以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为平台,加快 落实一批可持续发展科技项目,通过技术、方式的创新,实现保 护和发展共赢。三是进一步深化社区共管工作、做好精准扶贫工 作。继续加大对挂包扶贫点的帮扶力度,加大对扶贫点项目资金 的投入,继续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多元化社区共管路子,结合社 - 9 - 区共管项目,提高贫困村“造血功能”,努力引导社区居民走可 持续发展道路。四是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实施野生动物 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单位内部管理进一步严格、不松懈。五是筑 牢理想、信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理想信念和党规党纪教 育工作,进一步推进廉洁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多创造与全国先进保护区的交 流机会,切实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2020 年 7 月 9 日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