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

咆哮着唱call me baby10 页 658.191 KB下载文档
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
当前文档共10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极早熟玉米制种技术规程

ICS 65.02.20 B21 DB2302 黑 龙 江 齐 齐 哈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302/ T008—2021 极早熟玉米覆膜制种技术规程 2 021-1 2- 26 发布 2022 - 0 1- 26 实施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02/T 008—2021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4 极早熟玉米 .................................................................... 亲本种子 ...................................................................... 苗期 .......................................................................... 拔节期 ........................................................................ 大喇叭口期 .................................................................... 抽雄期 ........................................................................ 抽丝期 ........................................................................ 灌浆期 ........................................................................ 产地要求 .......................................................................... 2 4.1 产地热量条件 4.2 产地隔离条件 4.2.1 空间隔离 4.2.2 屏障隔离 5 1 1 1 1 1 1 2 2 .................................................................. .................................................................. .................................................................. .................................................................. 2 2 2 2 栽培管理 .......................................................................... 2 5.1 整地 .......................................................................... 5.1.1 选地 ...................................................................... 5.1.2 秋整地 .................................................................... 5.2 种子处理 ...................................................................... 5.2.1 精选与晾晒 ................................................................ 5.2.2 种衣剂拌种 ................................................................ 5.2.3 发芽率测定 ................................................................ 5.3 施肥 .......................................................................... 5.3.1 种肥 ...................................................................... 5.3.2 叶面追肥 .................................................................. 5.4 播种 .......................................................................... 5.4.1 亲本种植比例 .............................................................. 5.4.2 播期 ...................................................................... 5.4.3 错期 ...................................................................... 5.4.4 播种密度 .................................................................. 5.4.5 覆膜播种 .................................................................. 5.5 破膜放苗 ......................................................................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I DB2302/T 008—2021 5.6 病虫草害防治 .................................................................. 5.6.1 防治原则 .................................................................. 5.6.2 封闭除草 .................................................................. 5.6.3 病害防治 .................................................................. 5.6.4 虫害防治 .................................................................. 5.7 去杂 .......................................................................... 5.7.1 苗期去杂 .................................................................. 5.7.2 拔节期去杂 ................................................................ 5.7.3 抽雄期去杂 ................................................................ 5.7.4 吐丝期去杂 ................................................................ 5.7.5 收获去杂 .................................................................. 5.8 花期预测及调控 ................................................................ 5.8.1 花期预测 .................................................................. 5.8.2 花期调控 .................................................................. 5.9 母本去雄 ...................................................................... 5.10 辅助授粉 .....................................................................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5 6 收获 .............................................................................. 5 7 质量保障 .......................................................................... 5 7.1 7.2 8 田间检验 ...................................................................... 5 室内质量检验 .................................................................. 5 生产档案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极早熟玉米覆膜制种田间检查记录 .................................. 6 II DB2302/T 008—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提出。 本文件由齐齐哈尔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本文件起草人:何长安 刘兴焱 于洋 辛丹丹 张玉宝 纪春学 王 辉 周恪驰 张 恒 牛忠林 王俊强 石运强 刘玲玲 王 聪 孔德崴 。 III DB2302/T 008—2021 极早熟玉米覆膜制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极早熟玉米覆膜制种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栽培管理、收获、质量保障、 生产档案等相关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齐齐哈尔地域内极早熟玉米覆膜制种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GB/T 3543(所有部分)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 部分: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GB/T 17315 NY/T 496 NY/T1276 NY/T 187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极早熟玉米 出苗至成熟所需活动积温小于 2150 ℃的玉米品种。 3.2 亲本种子 由原种扩繁并纯度达到 99.9 %以上,用于生产大田用杂交种子的种子。 3.3 苗期 播种期至拔节期的时期,包括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等过程。 3.4 拔节期 全田 50 %以上植株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 1.5 cm~2.5 cm的时期。 3.5 大喇叭口期 叶龄指数 60 %左右,第 9 叶~10 叶展开的时期。 3.6 抽雄期 1 DB2302/T 008—2021 全田 50 %以上的植株雄穗顶端露出顶叶的时期。 3.7 抽丝期 全田 50 %以上雌穗吐出花丝的时期。 3.8 灌浆期 籽粒形成期,受精至乳熟期的时期。 4 产地要求 4.1 产地热量条件 活动积温在 2400 ℃以上,无霜期 125 d 以上。 4.2 产地隔离条件 4.2.1 空间隔离 制种田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相距不小于 500 m。 4.2.2 屏障隔离 高秆植物屏障隔离,屏障宽度不小于 5 m,高度不小于 5 m,隔离距离在 100 m 以上。 5 栽培管理 5.1 整地 5.1.1 选地 宜选用地势平坦,肥力中高、排灌齐备、交通便利,豆类、小麦、马铃薯等前茬未使用长残效除草 剂的地块。 5.1.2 秋整地 秋季翻地深度 25 cm~30 cm 以上,翻后耙耢,做到无漏耕、无立垡、土壤细碎,及时起垄镇压。 5.2 种子处理 5.2.1 精选与晾晒 亲本种子于播前粒选,剔除虫食粒、不完善粒、病粒和杂质;晴天选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进行晒种 1 d~2 d,宜 9 点后摊薄晾晒,16 点前收起,期间每小时翻动一次。 5.2.2 种衣剂拌种 播前种衣剂拌种,防地下害虫同时兼顾防病。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可选用含有戊唑醇成分的种衣剂 进行种子包衣,戊唑醇有效成分用量要达到 10 g/100 kg 种子;防治玉米茎腐病,可选用含有吡唑醚菌 酯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吡唑醚菌酯有效成分用量要达到 5 g/100 kg 种子。 2 DB2302/T 008—2021 5.2.3 发芽率测定 发芽率按照 GB/T3543.4 的规定进行检验。 5.3 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5.3.1 种肥 每公顷施用 N-P2O5-K2O 为 26-12-12 或 28-10-12 的长效缓释复合肥 600 kg~675 kg,结合播种一 次性侧深施于种子斜下方 10 cm~15 cm 处,可增施有机肥或生物菌肥。 5.3.2 叶面追肥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与灌浆期,每公顷使用磷酸二氢钾 1.50 kg+尿素 3.75 kg,利用自走式高秆作物喷 秆喷雾机每公顷喷液量为 450 L~600 L。 5.4 播种 5.4.1 亲本种植比例 父母本种植行比在 1:4至 1:6范围,具体根据父本花粉量的大小和父母本植株高度的情况而定。 5.4.2 播期 在 5 cm 耕层地温稳定通过 5 ℃~6 ℃,土壤含水量 25 %~30 %时抢墒覆膜播种。 5.4.3 错期 2/3父本种子按正常错期播种,剩余父本于 3 d~5 d后播种。 5.4.4 播种密度 母本公顷保苗 7.5 万株,父本公顷保苗 9.0 万株。 5.4.5 覆膜播种 采用 65 cm 常规垄作方式,封闭除草、精量播种、施肥、镇压、覆膜等机械作业一次完成,播深均 匀一致,镇压后深度 3 cm~4 cm。 5.5 破膜放苗 当全田50%幼苗出土高度 2 cm时进行破膜放苗,膜口 1 cm~2 cm,放出苗的膜口用土压严。一般 全田放苗 2 次~3 次。 5.6 病虫草害防治 5.6.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 剂时,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1276的规定、安全作业应符合NY/T 1876的规定。 5.6.2 封闭除草 3 DB2302/T 008—2021 播种同时进行苗前化学除草,可选用乙草胺、异丙草胺、莠去津等药剂。乙草胺公顷有效成分用量 1080 g~1350 g 或异丙草胺公顷有效成分用量 900 g~1200 g;莠去津公顷有效成分用量 800 g~1000 g。 喷杆喷雾机每公顷兑水 200 L~300 L 均匀喷雾。 5.6.3 病害防治 叶斑类病害可选用吡唑醚菌酯、丙环•嘧菌酯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公顷有效成分用量为 112.5 g~ 187.5 g,丙环•嘧菌酯公顷有效成分用量为 150 g~200 g。自走式高秆作物喷秆喷雾机每公顷喷液量为 100 L~150 L,无人机每公顷喷液量为 12 L~15 L。视病害发生情况一般喷药 2 次~3 次,每次间隔 7 d。 5.6.4 虫害防治 玉米螟、粘虫幼虫发生初期用可选用苏云金杆菌(Bt)防治低龄幼虫;在玉米蚜虫达到 100 头/株 以上的地块,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 5.7 去杂 5.7.1 苗期去杂 根据植株长势、叶鞘颜色、叶片形态等性状进行去杂。 5.7.2 拔节期去杂 根据植株的株高、株型等性状进行去杂。 5.7.3 抽雄期去杂 根据雄穗的分枝数、花药颖壳色、花药颜色、株型等性状进行去杂。 5.7.4 吐丝期去杂 根据花丝颜色等性状进行去杂。 5.7.5 收获去杂 根据穗型、粒型、粒色、轴色等性状进行去杂。 5.8 花期预测及调控 5.8.1 花期预测 从拔节期开始要准确记录父母本叶龄。全株叶片数与已展开叶片数的差值母本应小于父本,差 1 片~2 片,可以保障花期协调。 5.8.2 花期调控 当母本生长慢时,可通过对母本增加水肥、叶面追肥、生长调节剂和剪苞叶等手段促进母本生长, 或对父本减除新叶、断根等抑制其生长,可以推迟父本生长 1 d~2 d,以达到花期相遇的目的。反之亦 然。 5.9 母本去雄 母本雄穗必须在抽丝期前去除干净,实行摸苞(1 片叶~2 片叶)去雄。母本抽雄开始后,拔出的 雄穗切勿丢在制种田内,必须带出制种田妥善处理。最后一次去雄后应割除母本小苗、弱苗。 4 DB2302/T 008—2021 5.10 辅助授粉 当花期遇到异常天气时,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授粉后 10 d~15 d 将父本砍除。 6 收获 玉米达到生理成熟,应田间扒皮晾晒 15 d~20 d 后适时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使水分降到 13 %以下,脱粒前清除杂质,按本文件 5.7.5 去除杂穗,并及时清除残膜。 7 质量保障 7.1 田间检验 去杂期间伴随纯度检查,填写极早熟玉米覆膜制种田间检查记录(附录A),检查项目、依据、结 果的处理按照GB/T 17315的规定。 7.2 室内质量检验 生产单位的持证检验人员要做好种子的室内质量检验。 同时在具有种子质量检验资质的机构, 根 据GB/T 3543(所有部分)进行监督复检,获得相关检验检测证明。种子质量要求达到GB 4404.1的规定 签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种子提出处理意见。 8 生产档案 建立玉米制种生产档案,包括:基地情况、气象情况、田间管理情况、田间检验情况、室内质量检 验情况、收获、储藏等,生产档案至少保存2年以上。 5 DB2302/T 008—2021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极早熟玉米覆膜制种田间检查记录 No 生产单位: 管理人: 品种名称: 地块编号: 种植密度:父 母 项目 户主姓名: 前作: 2 株/hm 行比: 面积: 隔离情况: 播种日期: 收获日期: 次 1 2 3 数 4 5 6 备注 检查时间(月/日) 母本散粉株率/% 父本杂株散粉率/% 母本杂穗率/% 检验意见 1.符合要求;2.整改;3.报废 注1:母本散粉株率:指散粉株占总株数的百分比。母本雄穗散粉花药数不小于10为散粉株。 注2:散粉杂株率:指田间已散粉的杂株占总株数的百分比,散粉前已拔除的不计算在内。 注3:杂穗率:是指母本脱粒前杂穗占总穗数的百分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