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绿色村镇评价规范

Arjun24 页 2.222 MB下载文档
绿色村镇评价规范绿色村镇评价规范绿色村镇评价规范绿色村镇评价规范绿色村镇评价规范
当前文档共24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绿色村镇评价规范

ICS 03.080.01 A 16 DB5308 普 洱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8/ T 24—2017 绿色村镇评价规范 2017 -07 -03 发布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7-10-10 实施 发 布 DB5308/T 24-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环境保护局、普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文春、黄俊桦、周臆、李茜溪、王冰。 DB5308/T 24-2017 绿色村镇评价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村镇的评价指标体系、等级划分。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市绿色村镇的评价。 2 术语或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绿色村 具备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行政村。 2.2 绿色乡镇 具备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硬件设施、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乡镇。 2.3 生态村 从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实际出发,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而建设和形成的一种具有高 产、优质、低耗,结构合理,综合效益最佳的村级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复合生态系统或新型的农村 居民点。 3 评价指标体系 3.1 绿色村 3.1.1 基本条件 绿色村评价应具备以下条件: a) 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 b) 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绿色村建设规划,布局合理、村容整洁、道路硬化、宅边 路旁基本实现绿化、水清气洁; c) 村民能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 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d) 有环保宣传设施,倡导生态文明。 3.1.2 考核指标 见表 1,指标解释参见附录 A。 1 DB5308/T 24-2017 表1 绿色村考核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要求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高于上一年度 年) 全省平均水平 2 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3 1 指标性质 评价方法 约束性指标 查阅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 ≥95 约束性指标 查阅全村总户数名册和饮用水达标户 供水保证率(%) ≥95 约束性指标 名册。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85 约束性指标 查阅卫生厕所使用户名册,建有农村公 农村公共卫生厕所 有 约束性指标 4 共卫生厕所, 每个自然村至少建立 1 座, 每个行政村所在地至少建立 2 座。 查阅垃圾处理厂的证明材料、垃圾管理 5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 ≥90 约束性指标 的规章制度与日常保洁人员的工资发 放证明材料。 6 生活污水处理率(%) ≥60 约束性指标 7 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100 约束性指标 8 清洁能源普及率 ≥40 约束性指标 查阅污水处理厂的证明材料。 查阅县级环保部门的证明材料,现场察 看。 提供清洁能源使用户名册,验收时现场 抽查。 查阅农资使用的证明材料;现场察看农 9 农膜回收率(%) ≥80 约束性指标 膜回收系统及其回收利用证明材料,抽 样调查。 10 环保村规民约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 11 利用率(%) 散养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固定 堆放率(%) 12 13 绿化覆盖率(%)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 植(养殖)面积比例(%) 有 约束性指标 ≥75 约束性指标 查阅材料,现场察看。 ≥90 约束性指标 山区 ≥60 半山区 ≥45 坝区 ≥15 约束性指标 ≥40 指导性指标 实现零增长 指导性指标 15 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逐年上升 指导性指标 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70 指导性指标 17 村民对环境的满意率(%) ≥95 指导性指标 有 指导性指标 种植建设工作 料。 察看,数据来源于县级以上农业、林业、 环保、质监、统计部门。 农药化肥施用量 18 查阅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材 查阅有关材料、有关证书,现场走访、 14 开展生态茶园、咖啡园等生态 查阅有关材料,现场走访、察看。 查阅有关证明材料和现场查看有关措 施,数据来源于县级以上农业部门。 查阅有关材料,数据来源于县级以上农 业部门。 查阅农业部门或环保部门的证明材料; 现场察看综合利用设施并走访群众。 现场抽查;考核期间,进行公示,接受 群众举报。 查阅有关材料,现场走访、察看。 DB5308/T 24-2017 3.2 绿色乡镇 3.2.1 基本条件: 绿色乡镇评价应具备以下条件: a) 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了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 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有关绿色乡镇建设的 工作会议; b) 60%以上行政村被命名为州(市)级以上生态村,编制或修订了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县级 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一年以上; c) 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乡镇辖区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 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 3 年内未发生(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 d) 乡镇所在地布局合理,公共设施完善,环境状况良好,辖区环境无“脏、乱、差”现象,秸秆 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e) 乡镇环境保护社会氛围浓厚,群众反映的各类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 率≥95%。 3.2.2 考核指标 见表 2,指标解释参见附录 B。 表2 绿色乡镇考核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性质 评价方法 100 约束性指标 查阅全村总户数名册和饮用水达标户名 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95 约束性指标 供水保证率(%) ≥95 约束性指标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1 率(%) 地表水环境质量 2 空气环境质量 声环境质量 指标要求 达到环境规划或环 境功能区要求(环 境空气符合GB 3095 的规定,地表水符 约束性指标 合GB 3838的规定, 声环境符合GB 3096 的规定 册,验收时现场抽查,数据来源于卫生部 门。 查阅县级环保部门的证明材料,现场察 看,数据来源于环保部门。 查阅垃圾处理厂的证明材料、 垃圾管理的 3 乡镇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率(%) ≥70 约束性指标 规章制度与日常保洁人员的工资发放证 明材料。 4 5 6 7 8 乡镇所在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处置率(%) ≥90 约束性指标 查阅污水处理厂的证明材料。 查阅县级环保部门的证明材料,现场察 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 100 约束性指标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80 约束性指标 查阅卫生厕所使用户名册, 验收时现场抽 农村公共卫生厕所 有 约束性指标 查。 ≥75 约束性指标 ≥40 约束性指标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 用率(%) 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 看。 查阅材料,现场察看,数据来源于县级以 上环保部门。 提供清洁能源使用户名册, 验收时现场抽 查。 3 DB5308/T 24-2017 表 2(续)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要求 指标性质 9 主要道路绿化率(%) ≥30 约束性指标 10 环保村规民约 有 约束性指标 1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80 指导性指标 山 区 ≥65 约束性指标 ≥50 约束性指标 ≥25 约束性指标 半 12 森林覆盖率(%)* 山 区 坝 区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 13 公顷·年) 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 年) 14 15 16 17 18 乡镇所在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 (m /人) 主要道路硬化普及率(%)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 产品种植(养殖)面积的比重(%) 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开展生态茶园、咖啡等生态园地种 植建设工作 实现零增长 指导性指标 <3.7 指导性指标 ≥10 指导性指标 100 指导性指标 评价方法 查阅材料,现场察看,数据来源于县级 以上住建部门。 查阅有关材料,现场走访、察看。 查阅农业部门或环保部门的证明材料; 现场察看综合利用设施并走访群众。 查阅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证明材 料。 查阅有关证明材料和现场查看有关措 施。 查阅材料,现场察看,数据来源于县级 以上住建部门。 查阅材料,现场察看。 查阅有关材料、有关证书,现场走访、 ≥45 指导性指标 察看,数据来源于县级以上农业、林业、 环保、质监、统计部门。 ≥60 指导性指标 数据来源于县级以上环保部门。 有 指导性指标 查阅有关材料,现场走访、察看。 4 评价等级 绿色村镇评价应满足基本条件方可参评;考核指标中指导性指标为引导乡镇发展方向的指标,如受 客观因素的限制,可适当放宽要求,仅作为评定时的参考指标。根据村镇在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等 方面取得的效果,将绿色村镇划分为 2 个级别: a) 合格:约束性指标应全部达到要求; b) 不合格:约束性指标不满足一项为不合格。 DB5308/T 24-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绿色村指标解释 A.1 基本条件 A.1.1 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规划总体要求的绿色村建设规划,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村容整洁,道路 硬化,宅边路旁绿化,水清气洁。 a) b) c) d) e) f) 制定了符合区域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绿色村建设规划,并报上级环保部门备案; 村庄建设与当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协调,有古树、古迹的村庄,无破坏林地、古树名木、自 然景观和古迹的事件; 村容整洁,村域范围无乱搭乱建及随地乱扔垃圾现象,管理有序; 村域内地表水体满足环境功能要求,无异味、臭味(包括排灌沟、渠、河、湖、水塘等。不含 非本村管辖的专门用于排污的过境河道、排污沟等); 村内主要道路硬化,宅边、路旁等适宜树木生长的地方应当植树; 空气质量好,无违法焚烧秸秆垃圾等现象。 A.1.2 村民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 生态破坏事件。 村内企业认真履行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制度,近三年内没有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 b) 村内无任意砍伐山林、破坏草原、开山采矿、乱挖中草药及捕杀、贩卖、食用受国家保护野生 动植物现象; c)近三年没有发生环境污染事故。 a) A.1.3 经济发展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 无不符合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的企业。 A.1.4 有环保宣传设施,倡导生态文明 a) b) A.2 有固定的环保宣传设施,内容经常更新; 群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环境意识,有正常的反映保护环境的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考核指标 A.2.1 村民人均年纯收入 查阅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 A.2.2 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生活饮用水质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的计算公式 5 DB5308/T 24-2017 为: A1  A  100% ................................... (A.1) Y 式中: A1 ——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A ——村域内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户数; Y ——全村总户数(全村总户数包括外来居住或临时居住的户数)。 A.2.3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计算公式: A2  B  100% ................................... (A.2) Y 式中: A2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B ——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 Y ——全村总户数(全村总户数包括外来居住或临时居住的户数)。 A.2.4 农村公共卫生厕所 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应符合下列条件: a)公共厕所落实保洁措施; b)卫生厕所应保证通风、清洁、无污染,包括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栅格化粪池厕所、沼气 厕所等多种类型,各地可根据改水改厕要求,选择适宜类型。 A.2.5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 生活垃圾处置应符合下列条件: a)有固定的收集生活垃圾的垃圾桶(箱、池); b)定期清运并送乡镇或区县垃圾处理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c)有卫生责任制度,有专人负责全村垃圾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河道清理等日常保洁工作。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计算公式为: A3  D  10% .................................... (A.3) Y 式中: A3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 D ——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并得到及时清运的户数; DB5308/T 24-2017 Y ——全村总户数(全村总户数包括外来居住或临时居住的户数)。 A.2.6 生活污水处理率 计算公式为: A4  FH  100% ................................. (A.4) J 式中: A4 ——生活污水处理率; F ——一级、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量; H ——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及土(湿)地处理系统处理量; J ——村内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A.2.7 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 率公式为: A5  K  100% ................................... (A.5) L 式中: A5 ——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 K ——村域内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达标排放量; L ——村域内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总量。 注:取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的平均数;有关解释参照环境保护部的统计口径。 A.2.8 清洁能源普及率 计算公式: A6  N  100% Y .................................. (A.6) 式中: A6 ——清洁能源普及率; N ——村域内使用清洁能源的户数; Y ——全村总户数。 清洁能源指消耗后不产生或污染物产生量很少的能源,包括电能、沼气、秸秆燃气、太阳能、水能、 风能、地热能、秸秆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天然气、清洁油等化石能源。 A.2.9 农膜回收率 7 DB5308/T 24-2017 计算公式为: A7  P  100% .................................. (A.7) O 式中: A7 ——农膜回收率; P ——回收薄膜量; O ——使用薄膜量。 A.2.1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包括合理还田、作为生物质能源、其它方式的综合利用,但不包括野外(田间) 焚烧、废弃等。计算公式为: S  100% ................................... (A.8) G A8  式中: A8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S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 G ——秸秆产生总量。 A.2.11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指通过沼气、堆肥等方式利用的畜禽粪便的量占畜禽粪便产生量 的百分比。按照《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是指生猪≥500头(出 栏) 、奶牛≥100头(存栏) 、肉牛≥100头(出栏) 、蛋鸡≥10000只(存栏) 、肉鸡≥50000只(出栏)的 畜禽养殖场。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和集约化畜禽养殖小区也执行本指标。计算公式为: A9  T  100% ................................... (A.9) W 式中: A9 ——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T ——综合利用量; W ——产生总量。 A.2.12 散养户养殖废弃物固定堆放率 散养户畜禽废弃物堆放应有固定场所和设施,堆放场所应实现地面水泥硬化并加强管理和维护,防 止畜禽废弃物溢流、渗漏、雨水淋失、恶臭气味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计算公式为: A10  C  100% .................................. (A.10) E DB5308/T 24-2017 式中: A10 ——散养户养殖废弃物固定堆放率; C ——养殖废弃物固定堆放户数; E ——散养户总户数。 A.2.13 森林覆盖率 以林业主管部门的统计口径为准,水面面积较大的地区在计算绿地覆盖率时水面面积可不统计在总 面积之内。 A.2.14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面积比例 乡镇辖区内,主要农(林)产品、水(海)产品中,认证为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养 殖)面积占总种植(养殖)面积的比例。其中,有机农、水产品种植(养殖)面积按实际面积两倍统计, 总种植(养殖)面积不变。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水产品种植(养殖)面积不能重复统计。 A.2.15 农药化肥施用量 考核近三年农田农药化肥施用情况。 A.2.16 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考核近三年的情况。 A.2.17 村民对环境状况满意率 对村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随机抽样户数不低于全村居民户数的五分之一。问卷在“满意”、“不 满意”二者之间进行选择。计算公式为: A11  Q  100% .................................. (A.11) R 式中: A11 ——村民环境状况满意率; Q ——问卷结果为“满意”的问卷数; R ——问卷发放总数。 A.2.18 环保村规民约 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村民为自觉维护区域环境而制定的有 关规章制度。环保村规民约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A.2.19 开展生态茶园、咖啡园等生态种植建设 9 DB5308/T 24-2017 A.2.19.1 生态种植 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 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 A.2.19.2 生态茶园 在同一片茶园上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通过实施立体复合栽培,人为地创造良好的多物种并存的生态 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协统一,保持茶叶持续发展的茶园。具体模式是:通过茶-林-绿 肥立体栽培,配套水利设施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措施,促进茶叶优质、高产、高效和健康持续发展。根据 市、县、乡镇要求开展建设。 DB5308/T 24-201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绿色乡镇指标解释 B.1 基本条件 B.1.1 条件一 乡镇政府应成立绿色乡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领导参加,下设建设工作 办公室,建设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方案,措施得力,定期检查落实;乡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得到 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研究生态建设工作会议不少于一次。要 求乡镇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污染源档案等。 B.1.2 条件二 60%以上行政村达到州(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生态村指标,并获命名。按照环境保护部、 建设部关于印发《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环发〔2002〕82号),编制或修订完成 乡镇环境规划,经县级人大或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一年以上。 B.1.3 条件三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得到适当处置并无 危险废物排放,执行GB 18599的规定;镇域内无“十五小”、“新六小”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企业; 无任意砍伐山林、破坏草原、开山采矿及乱挖中草药资源等现象;无随意捕杀、销售、食用国家珍稀野 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过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判断标准参照2006年国务院颁 布《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关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分级规定。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数量和等级不 变或有所提高。 B.1.4 条件四 B.1.4.1 乡镇所在地布局合理 严格按规划要求,有合理的功能分区布局,有良好的居住小区和基本完善的工业小区。 B.1.4.2 公共设施完善 城镇所在地自来水、排水管网、道路、卫生厕所、通讯设施、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医疗机构、适龄 儿童入学、防洪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B.1.4.3 环境状况良好 街道路面平整,硬化绿化,排水通畅,无污水溢流、无暴露垃圾,无冒黑烟、水体黑臭现象;街道 11 DB5308/T 24-2017 卫生状况良好,主要街道有卫生设施,垃圾箱(果壳箱)箱体整洁,周围无暴露垃圾、无蝇蛆;有专门 保洁队伍,镇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日清日运,无垃圾乱堆乱倒现象,无直接向江河湖泊排放污水和倾 倒垃圾的现象;城镇所在地内应禁止散养家禽;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B.1.4.4 村庄环境整洁,无脏乱差现象 城镇所辖村庄主要道路平整,两侧无暴露垃圾,无乱搭乱建,无露天粪坑,无污水横流现象,基本 做到垃圾定点堆放;绿化、美化好;有良好的感官和视觉效果。 B.1.4.5 “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无秸秆焚烧和一次性餐盒、塑料包装袋、废弃农膜随意丢弃现象。 B.1.5 条件五 乡镇及其所辖街道和各村有环保宣传的标语或橱窗,主要街道每公里应不少于一个。12369环境投 诉处理满意率要求达到95 %以上。“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满意率”指公众对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状况 的满意程度。 B.2 建设指标 B.2.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在乡镇辖区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地表水水源一级、二级保 护区内监测认证点位(指经乡镇所在县级以上环保局认证的监测点,下同)的水质达到GB3838《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或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相应标准的取水量占总取水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 B1  AB  100% ................................... (B.1) CB 式中: B1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AB ——达到相应标准的取水量; CB ——总取水量。 B.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 乡镇辖区内水体(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大气、声环境的认证点位监测结果,要达到乡镇环 境规划或者环境功能区要求。 B.2.3 乡镇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率、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例 污水处理厂包括一级、二级集中污水处理厂,其他处理设施包括氧化塘、氧化沟、净化沼气池,以 DB5308/T 24-2017 及湿地处理工程等。离城市较近乡镇生活污水要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其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等,因地制宜选择建设集中或分散污水处理设施。 计算公式为: B2  DB  100% .................................. (B.2) EB 式中: B2 ——生活污水处理率; DB ——经过污水处理厂或其他处理设施处理的生活污水量; EB ——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是指通过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处理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且受益农 户达40%以上的行政村。 B.2.4 乡镇所在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率 计算公式为: B3  FB  100% ................................... (B.3) JB 式中: B3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率; FB ——理的生活垃圾量J—生活污水排放总量; JB ——生活垃圾产生总量。 B.2.5 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比例 计算公式为: B4  LB  100% .................................. (B.4) MB 式中: B4 ——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利用得行政村比例; LB ——非乡镇所在地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行政村; MB ——非乡镇所在地行政村总数。 B.2.6 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 计算公式为: 13 DB5308/T 24-2017 B5  NB  100% .................................. (B.5) OB 式中: B5 ——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率; NB ——乡镇辖区内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重点工业污染源数量; OB ——所有重点工业污染源总数。 重点工业污染源包括废水排放和废气排放两类污染源。“重点工业污染源”是指乡镇辖区内分别按 废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污量从高到低,累计排放量占乡镇排污总量85%的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 是指浓度稳定达到排放标准,执行排污许可证的规定,不超过排污总量指标要求,未发生污染事故。 B.2.7 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该项指标仅考核涉农街道和以旅游为特色的乡镇;涉农街道是指辖区内存在基本农田的街道。 计算公式为: B6  PB  100% .................................. (B.6) QB 式中: B6 ——饮食油烟业达标排放率; PB ——油烟废气达标排放的饮食业单位; QB ——所有排放油烟废气的饮食业单位总数。 B.2.8 农药施用强度 计算公式为: B7  ZB ...................................... (B.7) HB 式中: B7 ——农药施用强度; ZB ——农业生产的农药施用量; HB ——播种总面积。 B.2.9 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清洁能源指消耗后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物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太阳能、沼气等生物质能、 风能、地热能)、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以及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后的化石能源(如清洁 煤、清洁油)。 DB5308/T 24-2017 计算公式为: B8  RB  100% ................................... (B.8) SB 式中: B8 ——使用清洁能源得居民户数; RB ——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 SB ——居民总户数。 B.2.10 乡镇所在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计算公式为: B9  TB ...................................... (B.9) UB 式中: B9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TB ——中心村公共绿地面积; UB ——乡镇所在地常住人口。 注:公共绿地是指乡镇所在地内对公众开放的公园(包括园林)、街道绿地及高架道路绿化地面,企事业单位内部 的绿地,乡镇所在地周边山林不包括在内。 B.2.11 主要道路绿化、硬化普及率 计算公式为: B10  VB ..................................... (B.10) WB 式中: B10 ——主要道路绿化率; VB ——乡镇所在地主要街道两旁栽种行道树(包括灌木)的长度; WB ——主要街道总长度。 B11  XB  100% ................................. (B.11) YB 式中: B11 ——主要道路硬化率; 15 DB5308/T 24-2017 XB ——乡镇道路已硬化面积; YB ——主要道路总面积。 注:乡镇道路指由乡(镇)政府所在地,到各村民委员会的道路路面建成柏油、水泥或弹石路面等。 B.2.12 其余相同指标、公式均参照附录A的内容。 DB5308/T 24-2017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申报表 表C.1 普洱市绿色村申报表 申报村: 县 乡镇 村 乡 镇 法 人: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联 系 地 址: 邮 编: 申 报 日 期: 年 月 日 普洱市环境保护局 普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制 17 DB5308/T 24-2017 表 C.2 绿色村考核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标准 指标性质 1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年) 高于上一年度全省平均水平 约束性指标 2 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95 约束性指标 3 供水保证率(%) ≥95 约束性指标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85 约束性指标 4 农村公共卫生厕所 有 约束性指标 5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 ≥90 约束性指标 6 生活污水处理率(%) ≥60 约束性指标 7 工业污染物排放达标率(%) 100 约束性指标 8 清洁能源普及率 ≥40 约束性指标 9 农膜回收率(%) ≥80 约束性指标 10 环保村规民约 有 约束性指标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75 约束性指标 散养户畜禽养殖废弃物固定堆放率(%) ≥90 约束性指标 11 12 绿化覆盖率(%) 山区 ≥60 半山区 ≥45 坝区 ≥15 约束性指标 13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养殖)面积比例(%) ≥40 指导性指标 14 农药化肥施用量 实现零增长 指导性指标 15 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逐年上升 指导性指标 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70 指导性指标 17 村民对环境的满意率(%) ≥95 指导性指标 18 开展生态茶园、咖啡园等生态种植建设工作 有 指导性指标 注:“约束性”指标应达到相应指标值;“指导性”指标为引导乡镇发展方向的指标,如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可适当放宽要求。 DB5308/T 24-2017 表 C.3 普洱市绿色乡镇申报表 申 报 乡 镇: 县 乡(镇) 乡 镇 法 人: 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 联 系 地 址: 邮 编: 申 报 日 期: 年 月 日 普洱市环境保护局 普洱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制 19 DB5308/T 24-2017 表 C.4 绿色乡镇考核指标 类 别 序号 指 1 环境 质量 2 标 名 称 指标要求 指标性质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约束性指标 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95 约束性指标 供水保证率(%) ≥95 约束性指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 达到环境规划或环境功能区要求 (环境空气执行GB 3095标准,地表 空气环境质量 水执行GB 3838标准,声环境执行GB 约束性指标 声环境质量 3096标准) 3 乡镇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率(%) ≥70 约束性指标 4 乡镇所在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率(%) ≥90 约束性指标 5 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 100 约束性指标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 ≥80 约束性指标 农村公共卫生厕所 有 约束性指标 7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75 约束性指标 8 使用清洁能源的居民户数比例(%) ≥40 约束性指标 9 主要道路绿化率(%) ≥30 约束性指标 10 环保村规民约 有 约束性指标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80 指导性指标 6 环境 11 污染 防治 12 森林覆盖率(%)* 山区 ≥65 约束性指标 半山区 ≥50 约束性指标 坝区 ≥25 约束性指标 农用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 实现零增长 指导性指标 农药施用强度(折纯,公斤/公顷.年) <3.7 指导性指标 13 2 14 乡镇所在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 /人) ≥10 指导性指标 15 主要道路硬化普及率(%) 100 指导性指标 16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养殖) ≥45 面积的比重(%) 指导性指标 17 饮食业油烟达标排放率(%) ≥60 指导性指标 18 开展生态茶园、咖啡等生态园地种植建设工作 有 指导性指标 注1:标 “”指标仅考核乡镇、农场,标“”指标仅考核涉农街道和以开展旅游为特色的乡镇。 注2:“约束性”指标应达到相应指标值;“指导性”指标为引导乡镇发展方向的指标,如受客观因素的限制,可适当 放宽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