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交城县2023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交城县农业农村局文件 交农字〔2023〕41 号 关于印发交城县 2023 年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为做好 2023 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根据《吕梁 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 2023 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 通知》文件精神,我局编制了《交城县 2023 年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有 力有序推进,确保 2023 年我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 成效。 附件:交城县 2023 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交城县农业农村局 2023 年 3 月 28 日 - 1 - 交城县农业农村局 - 2 - 2022 年 3 月 24 日印发 交城县 2023 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2023 年 全 面 推 进 乡 村 振 兴 重 点 工 作 部 署 的 实 施 意 见 》( 农 发 [2023]1 号)文件,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做好 2023 年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促进 农业绿色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农用优先、就地就近、 政府引导、科技支撑、多元利用、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技 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设为保障,以产业提升为方向,以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秸秆全量利用为目标,深入实施 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扶持培育一批秸秆还田、收储运的市场 化主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运行的秸秆综合 利用模式,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构建高质高效的长效利用 机制和产业发展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 90%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编制 2023 年度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细化目标 任务到各乡镇,具体安排和责任分工,明确平川和山区不同 区域,不同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向,合理布局秸秆利用产业和 收储运体系,在秸秆还田、离田、加工利用等领域配套可持 续运行的保障措施。 - 3 - (二)提升秸秆还田质量水平。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 秆直接还田为重点,开展秸秆还田技术,优化机具配置,推 广使用新型高效秸秆粉碎机、深翻机、旋耕机等新型农机具。 大力推广秸秆粉碎旋耕还田、粉碎深翻还田等机械化还田技 术,结合农田残膜回收、深松整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艺 措施,提高直接还田质量。 (三)推动秸秆离田高值利用。围绕秸秆离田利用,支 持一批秸秆市场化利用主体发展,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结 构优化和提质增效。对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加工、肥料 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专用机械 设备给予购置补贴。 一是推进离田肥料化利用。结合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 利用行动,鼓励和支持大型畜禽场或有机肥生产企业购置秸 秆处理和生产有机肥装备,建设秸秆粪污有机肥生产线,扩 大秸秆生产有机肥消纳量。 二是推进饲料化利用。积极推进“粮改饲”,发展种植 青贮玉米品种,推广秸秆青(黄)贮等秸秆饲料加工技术, 鼓励畜禽养殖场(户)、饲料加工企业利用秸秆生产优质饲 料,提升秸秆饲料供给能力。 三是推进燃料化利用。围绕农村地区生物质清洁取暖, 扶持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打捆直燃集中供暖、因地制宜推广 生物质清洁取暖炉具。 四是推进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大力发展以玉米、小麦 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和育苗基质生产,扩大 - 4 - 秸秆基料化利用规模。 (四)完善收储运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秸秆收储运社会 化服务组织,依托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合作社)和专 业从事秸秆收储企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建立健全县 域秸秆收储运体系,推动形成商品化秸秆收储和供应能力, 实现秸秆收储运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根据秸秆可收集量和运 输半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对建设秸秆收储运体系必要的 设施、设备进行补贴。 (五)开展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开展常态化、规范化的 秸秆资源产生和利用情况调查,全面掌握秸秆综合利用基础 数据,为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提供数据支撑,2023 年 3 月底前完成 2022 年度秸秆资源台账调查审核上报工作。 (六)强化技术培训和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报纸、网络、微信自媒体、宣传资料、村务公开栏等载体,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秸杆综合利用和禁烧 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利用秸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由分管领导牵头, 明确责任部门和专人负责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建立政府 主导、部门联动、市场主体实施、农民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 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决定》,落实 秸秆综合利用在税收、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调动农民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强化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 - 5 - 导社会资本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 力度,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 水平。 (三)强化技术支撑。县农业农村部门组建技术指导组, 指导承担任务的市场化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优选成熟可 靠、先进适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总结编制县域秸秆综合 利用模式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清单;加强台账管理、开展技 术指导、总结典型案例、强化宣传培训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