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

Black box (黑匣子)10 页 520.874 KB下载文档
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
当前文档共10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

ICS 65.020.20 CCS B 05 DB42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609—2020 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 Ecological tea farm tea-tree intercropping technique regulation 2020-12-04 发布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2-04 实施 发 布 DB42/T 1609—2020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 2 5 茶园建设 .......................................................................... 2 6 茶林间作 .......................................................................... 3 7 茶园管理 .......................................................................... 3 8 生产建档 .......................................................................... 4 I DB42/T 1609—2020 II DB42/T 1609—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果茶办公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繁杨、涂修亮、宗庆波、龚自明、毛迎新、马梦君、郭志明、匡胜、曾维超、 丁坤明、张君岱、黄丹娟、余子铭。 本 文 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 , 可 咨 询 湖 北 省 农 业 农 村 厅 , 联 系 电 话 : 13329714626 , 邮 箱 : 36490562@qq.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咸宁市农业科学院,联系电话:15872777718, 邮箱:411814079@qq.com。 III DB42/T 1609—2020 IV DB42/T 1609—2020 生态茶园 茶林间作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茶园茶林间作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茶园建设、茶林间作模式、茶园管理、生产建 档等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区域范围内生态茶园茶林间作的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767 茶树种苗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8-2015 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茶园 ecological tea farm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按照生态学原理,在同一片茶园中,建立以茶树为主,多种生物组成的复合 茶园。 3.2 干道 artery 贯穿茶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路面宽度一般6 m~8 m。 3.3 支道 by-path 园内小型机具行驶的主要道路,路面宽度一般3 m~4 m。 3.4 操作道 operation channel 茶行两端的横路,路面宽度一般2 m~2.5 m。 1 DB42/T 1609—2020 3.5 步道 footpath 田间下地作业的通道,路面宽度一般1.8 m~2 m。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 园地选择 基地选择按照NY/T 5018-2015中规定的3.1~3.2执行,产地环境按照NY/T 5010执行。 4.2 园地规划 茶园区块的规划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一般根据50亩~100亩面积划分为片区,5亩~10亩面积 划分为块。 4.3 道路规划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干道、支道、操作道及步道。每50 亩设主干道,每10亩设干道,每5亩设支道,其间设置合理的操作道及步道。 4.4 蓄排水系统的规划 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包括蓄水系统、喷灌系统和排水系统。每片建蓄水池一个,根据片区面积, 3 3 以平均每亩蓄水1 m 规划蓄水能力,每50亩蓄水能力达50 m 。 5 茶园建设 5.1 整地 整地按照NY/T 5018-2015中规定的3.4~3.5执行。 5.2 茶树种植 5.2.1 种苗选择 品种应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茶类,并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种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 中规定的Ⅰ、Ⅱ级标准。主推品种有鄂茶1号、鄂茶10号、中茶108、槠叶齐、金观音、安吉白茶等。 5.2.2 定植 5.2.2.1 抽槽 按150 cm~180 cm划线开厢,抽槽深度一般50 cm~60 cm、宽度一般50 cm~70 cm。每亩施腐熟菜籽 饼300 kg~400 kg或农家肥1000 kg~1500 kg,覆土20 cm~30 cm。 5.2.2.2 定植时间 秋冬栽时间一般10月中旬~11月中旬定植,春栽时间一般2月中旬~3月上旬定植为宜。 5.2.2.3 定植方法 2 DB42/T 1609—2020 双行密植茶园按双行交错栽植,规格:大行距150 cm~180 cm,小行距33 cm~40 cm,丛距25 cm~ 30 cm,每丛定植1株或2株。单行定植规格为:行距150 cm~180 cm,丛距25 cm~30 cm,每丛定植1 株或 2 株,覆土至茶苗扦穗剪口2 cm处后压实,浇足定根水,并适时浇水,抗旱保苗。定植前可进行地膜覆 盖或定植后在行间铺草覆盖或铺防草布控草保墒防冻。定植后及时用枝剪进行定剪,定植高度一般20 cm~25 cm。 6 茶林间作 6.1 树种选择 防护林及主干道选择有地方特色的桂花树、苦楝树、杉树、松树、樱花树、银杏树或红叶石楠树, 行内种植树种选择玉兰树、香枫、栾树、木姜子树、银杏树、杜仲等落叶树种,见表1。 表1 适宜的树种 种植位置 树种 密度 防护林 松树、杉树、苦楝树、山苍子等 株、行距间隔2 m~6 m 主干道 支道、操作道、步道 块内 樱花树、桂花树、红叶石楠等 间隔6 m~8 m 桂花树、红叶石楠、厚朴等 间隔4 行~6 行茶树 玉兰树、香枫、栾树、木姜子树、银杏树、 株距间隔8 m~10 m、 杜仲等 行距间隔4行~6行茶树 6.2 间作密度 根据树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保证生态茶园遮阴率宜控制在20%~30%内。 6.3 种植方式 防护林种植在茶园四周,以高大乔木为主。生态茶园中每隔4行~6行茶树,种植株距8 m~10 m种植 1行遮阴树,见表1。 6.4 间作林木管理 生态茶园间作的树木以单干为宜,分支点保持2.5 m以上。夏秋季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秋季注意 适量施肥。树冠过于浓密的树种要适当疏枝,特别高大的树种应当适时截干。 7 茶园管理 7.1 土壤管理 茶园土壤管理按照NY/T 5018-2015中规定的5.1执行。 7.2 施肥管理 茶园施肥管理按照NY/T 5018-2015中规定的5.2执行。 7.3 绿肥种植 优先选择豆科植物,生育期在4月~8月,每亩鲜草量达1000 kg~2000 kg,在开花期进行机械翻压。 3 DB42/T 1609—2020 7.4 病、虫、草害防治 茶园病、虫、草害防治按照NY/T 5018-2015中6规定的要求执行。 8 生产建档 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茶树种苗、间作树种等其他 栽培管理措施。做好档案管理,建立可追溯制度。 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