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doc

Mi amor 爱我别走46 页 1.036 MB下载文档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doc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doc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doc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doc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doc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doc
当前文档共46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doc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修订) Deleted: (报审稿)¶ 目录 一、总则......................................................1 1.1 编制目的...............................................1 1.2 编制依据...............................................1 1.3 适用范围...............................................2 1.4 预案体系...............................................2 1.5 基本原则...............................................3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4 2.1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4 2.2 工作机构及其职责.......................................5 2.2.1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5 2.2.2 综合组............................................6 2.2.3 专家咨询组........................................6 2.2.4 宣传组............................................7 2.2.5 督导检查组........................................7 2.3 市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7 三、监测与会商................................................7 3.1 监测...................................................7 3.2 预报...................................................8 3.3 会商...................................................8 四、 预警 ...............................................................................................8 4.1 预警分级...............................................8 4.1.1 城市预警..........................................9 4.1.2 区域预警..........................................9 4.2 预警发布与解除.........................................9 4.2.1 预警发布..........................................9 4.2.2 预警变更和解除...................................10 五、应急响应........................................................................................11 5.1 应急响应分级及内容....................................11 5.2 应急响应启动..........................................11 5.2.1 城市预警.........................................11 5.2.2 区域预警.........................................12 5.3 应急响应措施..........................................12 5.3.1 Ⅲ级应急响应措施.................................12 5.3.2 Ⅱ级应急响应措施.................................15 5.3.3 Ⅰ级应急响应措施.................................17 5.4 应急响应其他要求......................................19 5.4.1 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合理制定减排措施...............19 Deleted: 目 录¶ Formatted: Font: 14 pt, Complex Script Font: 14 pt Formatted: Line spacing: 1.2 lines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5.4.2 强化落实减排清单及应急减排措施...................20 5.5 完善绩效分级、差异管控制度............................21 六、责任机制........................................................................................23 6.1 预警机制..............................................23 6.2 督查机制..............................................24 6.3 公众监督机制..........................................24 6.4 责任落实机制..........................................24 七、信息发布和总结评估......................................................................25 7.1 信息报告..............................................25 7.2 总结评估..............................................25 八、应急保障........................................................................................26 8.1 宣传保障..............................................26 8.2 组织保障..............................................27 8.3 经费保障..............................................27 8.4 物资保障..............................................27 8.5 预警能力保障..........................................27 8.6 通信与信息保障........................................28 8.7 医疗卫生保障..........................................28 8.8 制度保障..............................................28 九、预案管理........................................................................................28 9.1 规范编制..............................................28 9.2 预案备案..............................................29 9.3 预案培训..............................................30 9.4 预案宣传..............................................30 9.5 预案修订..............................................30 十、附则...............................................................................................31 10.1 有关说明.............................................31 10.1.1 建成区..........................................31 10.1.2 重污染天气......................................31 10.2 实施时间.............................................31 附件:1.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职能部门通讯录..................33 2.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结构......................34 3.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表........35 4.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程序图............................42 5.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一厂一策”公示牌推荐式样..............43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14 pt,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14 p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Formatted: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Formatted: Indent: First Line: 0.49 cm Formatted: Line spacing: 1.2 lines, Don't snap to grid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14 pt,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14 pt 14 pt, Complex Script Font: 14 pt Formatted: Fon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14 pt,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14 pt (Default) 仿宋_GB2312, 14 pt, Formatted: Font: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Complex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14 pt, Script Font: 黑体, 14 pt 14 pt, Complex Script Font: 14 pt Formatted: Fon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黑体, 14 pt, Complex Script Font: 黑体, 14 pt (Default) 仿宋_GB2312, 14 pt, Formatted: Font: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Complex Script Font: 仿宋_GB2312, 14 pt 14 pt, Formatted: Font: (Default) 仿宋_GB2312, 一、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指导各县 (市、区)科学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不断提高重污染天气 应急响应能力和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 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最大程度控制和减缓我市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公众 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及广东省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 修订《揭阳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4 年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 例》、《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 〈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函》(环办〔2013〕504 号)、《关于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减排措施清单修订工作的 通知》(环办大气函〔2018〕256 号)、《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 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环办大气函〔2018〕875 号)、 《关于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 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函》(粤环函〔2019〕918 号)、《广 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 东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粤府函〔2017〕280 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的通知》(粤府函〔2020〕383 号)、《揭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 1 急预案》、《揭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政策 文件。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揭阳市的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应急响应工作以 及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防联控的预警、应急响应工作。 1.4 预案体系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各县(市、区)重污染天气应 对过程中的核心,需明确各级别应急响应和区域应急联动启动流 程、不同级别预警的建议性和强制性管控措施及具体分工等内容, 与市直有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县(市、区)及相关部 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等 共同组成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是本地区重污染天气应 急响应工作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县(市、区)应急预案起到上 传下达的作用,重点在于措施落实,应明确接警、发布预警、启 动响应、信息上报、督导检查和事件评估等具体流程,以及本辖 区内各种污染源管控情况和应急减排措施。 市直有关部门是本行业(领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组 织实施和监督检查的责任主体,要制定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 案,细化各项工作措施,对本行业(领域)部门和企业执行应急 响应措施情况开展巡回检查。 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操作方案是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具 2 Deleted: 、 Deleted: 管委会 体操作性文件,应符合应急预案对企业的管控要求,将减排措施 细化至具体的生产线、生产工艺,做到“一厂一策”,并向社会 公开。 1.5 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作为重污 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出发点,坚持底线思维、底线意识、底线行动, 夯实减排清单,科学制定减排措施,切实发挥减排效应,最大程 度降低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 (2)科学预警,及时响应。加强大气污染源监控,做好空 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日常监测,及时准确把握空气质量和气象条 件的变化趋势,完善重污染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响应体系, 提前发布预警,减缓污染程度。 (3)绩效分级,差异管控。全面开展重点行业绩效评级工 作,严格落实差别化管控要求,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科学制定 符合企业实际的停限产措施,严禁“一刀切”;确保同一区域、同 一行业内,同等绩效水平的企业减排措施相对一致,积极引导企 业有序开展深度治理,推动行业治理水平整体升级,促进经济高 质量发展。 (4)措施可行,有据可查。科学制定应急减排措施,做到“可 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工业企业减排措施以停止生产线或主 要产排污环节(设备)排放污染物为主,不可临时中断的生产线 或生产工序,提前调整生产计划,确保预警期间能够落实减排措 3 Formatted: Space Before: 0 pt, After: 0 pt 施。 (5)安全第一,强化落实。工业企业应急减排措施,应充 分征求应急管理部门意见,在安全生产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各地 要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职责分工,理清工作重点,明确工作程 序,实施奖惩并举,确保监测、预报、预警、响应、督导检查等 应急工作各环节有据、有序、高效执行。 (6)属地管理,区域统筹。建立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 市政府统一指挥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各县(市、区)人民 政府(管委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各成 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完善应急联动、信息共享和信息公 开机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 由揭阳市人民政府成立的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以下 简称市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全市重污染天气 预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查评估等工作。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 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 长、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市气象局局长担任。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委宣传部、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 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 4 Formatted: Space Before: 0 pt, After: 0 pt 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局、 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市林业局、市气象局、揭阳海事局、揭阳供电局、电信揭阳分公 司、移动揭阳分公司、联通揭阳分公司等。根据应对工作的需要, 必要时可增加有关市级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市领导小组成员。各 成员单位及职责见附件 1。 2.2 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2.2.1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 办)设在市生态环境局,为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常设的办 事机构,办公室主任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兼任,副主任由市生态 环境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下设综合组、专家 咨询组、宣传组、督导检查组,工作人员由各成员单位抽调专人 组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承担市应急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主 要职责为: (1)贯彻落实市应急领导小组有关重污染天气防治、监测 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决策部署,负责组织各成员单位和专家对环境 空气质量进行会商、研判,形成应急响应启动、调整、终止的建 议及应急处置方案,提交市应急领导小组; (2)根据市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发布市级重污染天气预警 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新闻发布工作; (3)负责指挥、协调市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各县(市、 5 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机构参与应急处置工作,向各成员单位 及各相关部门发布应急响应启动、调整、终止的信息,汇总、上 报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情况; (4)组织对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进行分析、总结,适 时组织修订《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5)办理市应急领导小组文电,起草相关报告;承担市重 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Formatted: Space Before: 0 pt, After: 0 pt 2.2.2 综合组 Deleted: 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综合组,工作人员由市应急领导小组各 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成,负责预警通知的报批工作。Ⅰ级预警的 发布与解除由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主任批准,同时 向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报告;Ⅰ级预警的发布与解除由领导小 组副组长批准,同时向组长报告;Ⅰ级预警的发布与解除由市应 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 或由市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授权副组长批准。 预警经批准后,交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发布,并告知专家咨询组、 宣传组、督导检查组;负责对因生产安全、民生保障等特殊原因, 无法按时采取所规定应急措施的企事业单位或部门的审批。 2.2.3 专家咨询组 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专家咨询组,由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 测、气象预测、环境空气质量预测和卫生防疫等方面专家组成。 专家咨询组参与重污染天气监测、会商、预警、响应及总结评估 等工作;完善相关会商机制,对重污染天气应急涉及的关键问题 6 提出对策建议,为重污染天气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提供科学技术 支持。 2.2.4 宣传组 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宣传组,根据预警通知和督导组汇总内 容,负责组织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通信公司通过手机短信、广 播、电视、网络、报纸、公益显示屏和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显示 屏等方式对重污染天气预警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和跟踪报道。 2.2.5 督导检查组 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督导检查组,工作人员由市应急领导小 组各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成,负责对各县(市、区)政府(管委 会)及成员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响应等职责 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并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及时 反馈。 2.3 市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各成员单位应当制定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明确在重污 染天气发生时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重污染天气发生时,各成 员单位根据应急响应等级,按照市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安排 和各自职责,主动配合做好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处置工作。市重污 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结构见附件 2,其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见 附件 3。 三、监测与会商 3.1 监测 7 Formatted: Space Before: 0 pt, After: 0 pt 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分别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 状况观测,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处理、研判等工作,并及时将有关 信息上报,为预报、会商、预警提供决策依据。 3.2 预报 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气象局联合根据气象条件变化趋势,结合 实时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本地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情况,对未来 3 天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对未来 5 天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 势进行预测。 3.3 会商 市生态环境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报会商工 作。预报未来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及时发起会商。重污染天 气应急响应期间,加密会商频次,必要时请专家咨询组参与集体 会商,同时对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加密监控、监测,及时研判事 态发展趋势。未发布预警信息,重污染天气已经出现时,要实时 会商。 四、预警 重污染天气预警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为指标, 按连续 24 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以 AQI>200 持续 天数作为各级别预警启动的基本条件。 4.1 预警分级 按照污染控制分区和污染范围,将预警分为城市预警和区域 预警。按照重污染天气发展趋势和严重性,将预警分为三个等级, 8 由低到高依次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 4.1.1 城市预警 Deleted: . 黄色预警:预测或监测 AQI 日均值>200 将持续 2 天(48 小 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橙色预警:预测或监测 AQI 日均值>200 将持续 3 天(72 小 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红色预警:预测或监测 AQI 日均值>200 将持续 4 天(96 小 时)及以上;预测或监测 AQI 日均值>300 将持续 2 天(48 小时) 及以上;预测或监测 AQI 日均值达到 500。 4.1.2 区域预警 Deleted: . 市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 报预警提示信息,按照省大气办预警信息要求及时发布预警,启 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落实区域应急联动,与周边城市共同应对 区域重污染天气。 4.2 预警发布与解除 4.2.1 预警发布 Deleted: . 预测未来空气质量可能达到相应预警启动条件时,经市应急 领导小组批准,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提前 48 小时发布预警信息。 当监测 AQI 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会商认定达到预警条件, 且预测未来 24 小时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 尽早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原则上,启动预警的时间尽量安排在 工作时间(8:00-18:00)。 9 当预测达到城市预警条件时,经市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市重 污染天气应急办组织发布本市的预警信息,可根据城市大气污染 特征,适当调整应急响应措施或响应级别;当接到生态环境部或 区域预警指示文件时,应立即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当接到 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预警建议时, 应加密会商频次, 必要时请专家咨询组参与集体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变化,结 合当地实际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当预测未来将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并达到预警条件时, 应及时将预警信息报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由市重污染天气应 急办审查发布黄色预警信息,橙色和红色预警信息经市应急领导 小组组长批准后,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发布,并报省重污染天 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预警发布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未来 24 小时、48 小时、 72 小时城市气象条件变化趋势、重污染天气发生的时间、地点、 范围、AQI 指数范围、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预警等级等。 4.2.2 预警变更和解除 Deleted: . 在预警有效期内,市生态环境和气象部门要加强跟踪分析, 如有分析结论证明需要提前提高、降低或解除预警级别的,立即 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报告并提出预警变更的建议。 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 警条件时,应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从高级别启动预警。当预 测或监测空气质量达到更高级别预警条件时,应尽早采取升级措 10 施。 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 续 36 小时以上时,可以降低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由市重污染 天气应急办提出解除预警建议,报市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 发布解除预警信息。 预警变更和解除程序与预警发布程序一致。 区域预警解除信息,按照区域预警发布通知中要求的时间发 布预警解除信息;特殊情况下,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另行发布 预警解除信息。 五、应急响应 5.1 应急响应分级及内容 应急响应分为三个等级,由低到高顺序依次为Ⅰ级应急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Ⅰ级应急响应。 当发布黄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Ⅰ级响应; 当发布橙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Ⅰ级响应; 当发布红色预警信息时,启动Ⅰ级响应。 5.2 应急响应启动 5.2.1 城市预警 Deleted: . 按城市预警信息发布的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各县(市、 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接到预警通知后,及时按 照各自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采取应急响应措施。预警解除信息发 布后,应急响应终止。 11 根据预测会商结果,经市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市重污染天气应 急办可启动、适当调整应急响应级别或应急响应措施。 5.2.2 区域预警 Deleted: . 当接到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的区域预警 文件时,经市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应启动相应 级别的应急响应。 在区域预警期间,当我市污染程度超过区域预警级别时,经 请示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可根据我市实际 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具体程序 见附件 4。 5.3 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响应措施内容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Deleted: 公众 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针对不同首要污染物,实施重污染天气分类分级应急管控措 施:当首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 )时,重点控制颗粒物 (PM)、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排放, 其次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当首要污染物为臭氧(O3) 时,重点控制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排放。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应按照本 Deleted: 、 Deleted: 管委会 预案要求,严格落实Ⅲ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措施。 5.3.1 Ⅰ级应急响应措施 Deleted: . (1)健康防护措施 Deleted: 引导 12 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慢性 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幼儿园、中小学 减少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 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室外工作、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可以采 取佩戴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2)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倡导公众及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单位自觉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物排放,具体措施包括:尽量减少使用含 VOCs 的涂料、油漆、 溶剂等原材料及产品;公众减少燃油私家车出行,驻车及时熄火, 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有条件的尽量选择电动汽车等方式 出行;排污单位自觉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工序生产,调整有污染 排放的生产工艺的生产时间,减少污染物排放。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严格执行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实施黄色预警 下的应急减排措施。在本地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确保 SO2、PM、NOX、VOCs 减排比例分别不低于 10%。 工业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在 SO2、PM、NOx 减排方面,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按照广东省工业炉窑分级管控清单,对钢铁、水泥、有色、砖瓦 等涉工业炉窑重点行业 C 级企业严格按照“一厂一策”,有计 划地实施生产调整,大宗物料错峰运输,加强厂区内无组织排放 管控,减少污染物排放。 13 Deleted: 其他 Ⅰ 在 VOCs 减排方面,对包装印刷、制鞋、家具制造、工业 涂装、橡胶和塑料制品等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高 VOCs 含量原辅材料,且采用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等低 效治理技术的企业首先实施限产或停产措施。 Ⅰ 开展城市工业聚集区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排放的专项 执法检查,强化对涉工业锅炉、炉窑重点排放企业以及 VOCs 重 点监管企业停、限产措施落实情况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 督监测,确保污染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移动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对柴油货车实施临时扩大范围限时、限区域通行措施。对 过境重型柴油货车开展临时交通管制,引导避开主城区行驶。 Ⅰ 油气回收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加油站暂停运营。 扬尘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除应急抢险外,城市建成区施工工地原则上减少或停止土 石方作业(包括:停止土石方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掺拌石灰、 混凝土剔凿、改造、建筑工程配套道路和管沟开挖等作业)、建 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和渣土外运,严格施 工工地扬尘治理以及工程车辆管控; Ⅰ 矿山、砂石料厂、石材厂、石板厂停止露天作业。 Ⅰ 未安装密闭装置易产生遗撒的煤炭、渣土、砂石料等运输 车辆应停止上路。 Ⅰ 加大城市主干道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 14 Ⅰ 加大中心城区及其他各区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 洁频次和作业范围,加强城市工业聚集区、城乡结合部道路卫生 保洁力度,保持重点区域道路湿润。 其他污染源减排措施: 严格落实禁止农作物秸秆、树叶、垃圾露天焚烧;加强餐饮 油烟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监管;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禁放;各相关 责任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5.3.2 Ⅰ级应急响应措施 Deleted: . 在执行Ⅲ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 (1)健康防护措施 儿童、孕妇、老年人和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 性疾病的患者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减少露天体育比赛 活动及其他露天举办的群体性活动;幼儿园、中小学停止体育课、 课间操、运动会等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户外作 业者应开展防护并缩短户外作业时间。 (2)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上路行驶;倡 导企事业单位可根据重污染天气实际情况、应急强制响应措施, 采取调休、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制。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严格执行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实施橙色预警 下的应急减排措施。在本地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确保 15 SO2、PM、NOX、VOCs 减排比例分别达到 20%以上。 工业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在 SO2、PM、NOx 减排方面,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按照广东省工业炉窑分级管控清单,对水泥、钢铁、砖瓦、石灰 石膏、有色等涉工业炉窑重点行业加强厂区保洁力度和无组织管 控,优先停限产落后产能企业,对 B 级和 C 级企业有计划地实 施生产调整和大宗物料错峰运输,减少污染物排放。 Ⅰ 在 VOCs 减排方面,对包装印刷、制鞋、家具制造、工业 涂装、橡胶和塑料制品等使用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等高 VOCs 含量原辅材料企业优先采取停限产措施。制造涂料、油墨、 胶粘剂企业涉 VOCs 排放工序实施限产或停产措施。制药、农药 等不能立即停产的化工企业提前调整发酵罐、反应罐、提取罐等 生产设备投用比例,降低生产负荷。 移动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进一步扩大柴油货车限行区域,进一步优化调控过境重型 货运车辆穿城路线。 ②对大型企业、港口和物流园区的柴油货车进行运营调控, 保留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车辆必要的货物运输(特种车辆、危化 品车辆等除外)。 Ⅰ 城市建成区储油库、加油站 8 时至 18 时暂停装卸油作业。 扬尘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停止城区建筑、道路工地、河道工程、绿化工程等涉土基 16 Deleted: 有色、 础施工、爆破、破碎作业。 Ⅰ 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理,提高洒水降尘频次,对出入口道 路实施机械化冲洗,对裸露地面、物料堆场等加强遮盖。 Ⅰ 产生扬尘污染的干散货码头、堆场停止作业,并做好场地 洒水降尘工作。 Ⅰ 进一步加大城市主干道、工业聚集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 的清扫保洁力度,适时增加湿法作业频次和吸扫作业力度。 其他污染源减排措施: 气象部门根据条件适时采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5.3.3 Ⅰ级应急响应措施 Deleted: . 在执行Ⅲ级、Ⅱ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如下措施: (1)健康防护措施 儿童、孕妇、老年人和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 性疾病的患者留在室内;学校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和 幼儿园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建议停止所有户外大型活动;一般 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者临时停止作业。 (2)倡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公众自觉减少车辆白天加油;适当增加公共交通的班次和服 务时长;企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休、错峰上下班等 弹性工作制。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严格执行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实施红色预警 17 下的应急减排措施。在本地现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基础上,确保 SO2、PM、NOX、VOCs 减排比例分别达到 30%以上。 工业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在 SO2、PM、NOx 减排方面,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按照广东省工业炉窑分级管控清单,对钢铁、水泥、有色、砖瓦 等涉工业炉窑重点行业加强厂区内保洁力度和无组织排放管控, 首先停产 C 级企业,B 级企业有计划地实施生产调整,B 级和 C 级企业停止大宗物料运输,鼓励 A 级企业自主减排,减少污染 物排放。 Ⅰ 在 VOCs 减排方面,对包装印刷、制鞋、家具制造、工业 涂装、橡胶和塑料制品及制造涂料、油墨、胶粘剂制造企业首先 实施停产。石油炼制及有机化学品生产、合成树脂、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等石化企业有序调整重点生产装置生产负荷,辅助设施 (加热炉、锅炉等)根据实际生产负荷进行配比,并减少油品及 化学品装卸和运输量。 原则上石油化工企业不开展检修放空作业。 移动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对城市建成区柴油货车、农用运输车实施禁行;限制摩托 车通行区域。对重型柴油货车实行限时穿城。 Ⅰ 城市用车大户燃油燃气运输车辆停止运营。 Ⅰ 运输散装物料燃油燃气车辆全面禁行。 Ⅰ 燃油工程机械、港作机械、农业机械(农作物抢收抢种期 间除外)、林业机械、园林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部停用。 18 Deleted: 涉 Ⅰ 有岸电使用条件的码头和船舶必须使用岸电。城区水域内 采用燃油作动力的观光游船、砂石运输船暂停营运。 扬尘源污染减排措施: Ⅰ 暂停露天拆除、施工工地易扬尘作业。 Ⅰ 施工工地停止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作业。 Ⅰ 企业物料堆场全部覆盖并视情况洒水降尘。 Ⅰ 水泥粉磨站、混凝土搅拌站和砂浆搅拌站全面停止生产 (具备全封闭且不进行原料运输的除外)。 Ⅰ 加强对重要国道、省道、市道、县道清扫作业,进一步加 大城市建成区、城乡结合部等区域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 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 其他污染源减排措施: 气象部门根据条件适时采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采取减轻或 者消除大气重污染的其他有效措施。 5.4 应急响应其他要求 5.4.1 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合理制定减排措施 各县(市、区)应组织有关部门,比对当年新建项目、工商 注册、排污许可等清单,结合现场梳理排查,摸清行政区域内所 有涉气企业和工序,做到涉气企业全部纳入清单;对环保治理设 施正在升级改造的企业、正在建设或建成尚未进行环保验收的企 业,已停产但具备随时复产能力的企业进行统计,做好应急减排 清单的更新准备。长期停产的企业不得纳入减排量核算。按照清 19 Deleted: . 单填报格式要求,规范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的填报内容。 对于重点行业企业严格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 措施制定技术指南》要求落实减排措施,对于非重点行业企业将 根据污染物排放水平等因素可灵活采取停产、按比例限产、轮停 等的减排措施。采用轮流停产方式达到停产比例要求的,原则上 轮流停产批次不应超过 3 批,具体轮停规则由各县(市、区)根 据实际情况应在预案中做出规定。 各县(市、区)还可根据历史同期空气质量状况,结合国家 中长期预测预报结果,提前研判未来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提前指 导辖区内炭素、陶瓷、耐火材料、玻璃、制药等生产工序不可中 断或短时间内难以完全停产的行业,预先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在 预警期间能够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 指南》要求,有效落实应急减排措施。 5.4.2 强化落实减排清单及应急减排措施 对于被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规定为重点行业涉气企业, 未纳入减排清单的,一经发现将由各县(市、区)责令其重污染 预警期间采取停限产减排措施;对于未纳入减排清单且属于在 2019 年 6 月底前通过环保竣工验收的非重点行业涉气企业,一 经发现将由各县(市、区)责令其重污染预警期间采取停限产减 排措施;对于未纳入减排清单且属于在 2019 年 6 月底后通过环 保竣工验收的非重点行业涉气企业,一经发现由各县(市、区) 责令其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采取停限产措施,直至纳入减排 20 Deleted: . 清单管理后可按清单减排措施要求进行减排。 5.5 完善绩效分级、差异管控制度 按照《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指导意见》 (环办大气函〔2018〕875 号)、《关于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办 公厅<关于推进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函》 (粤环函〔2019〕918 号)要求,积极开展和完善重点行业企业 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制度,科学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措施,引 导企业主动治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重点行业中绩效评级 为 A 级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环保“领跑者”企业、战略性新兴企 业、重点出口企业及保障类企业等,在确保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 的前提下,分类施策、区别对待,原则上,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 间,不再实行停工、停产管控(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要求除外)。 具体要求如下: 1.对于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可豁免应急减排的重点工业企 业,应根据承担任务量核定最大允许生产负荷。对有外贸订单等 特殊要求的重点出口企业,在要求时限完成任务量期间,可少限 产或不予限产,完成生产任务和订单后,仍需按应急减排要求执 行,此类企业订单情况、急需程度由商务部门把关确定,审核后 报经辖区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作为此类企业少限产 或不予限产的依据。 2.对于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可豁免应急减排的重点建设项 目,应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要求(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 21 Deleted: ( Deleted: 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要求除外) 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路面100%硬 化<其它地面绿化或者覆盖>、拆迁土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 辆100%密闭运输),加大扬尘管控力度,实现“两个全覆盖”(安 装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设备并联网), 扬尘污染物达标排放, 土石方作业雾炮全覆盖,结构施工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为0.5m, 设立专业扬尘管理监督员,工程主体防尘网封闭,建筑物内干净 整洁,无浮尘。自觉接受住建和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管理。线性 水利工程,可根据实际最大限度落实现场围挡和路面硬化要求。 省重点建设项目由省重点建设领导小组确定,市重点建设项目由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上报经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 导小组确定。项目建设方应制定“一场一策”实施方案,内容包括 提前储备原辅材料、减少预警期间车辆运输、增加雾炮车喷淋降 尘作业、使用排放达标的工程机械设备等。 3.对于上述工业企业和保障类企业(保障类企业包括涉及 居民供暖和危险废物等保民生企业,以及涉军、涉政生产类企业, 为纳入正面清单的工业企业和重点建设工程提供保障的工业企 业),参与绩效评价的重点行业企业应达到 B 级绩效分级水平, 不参与绩效评价的重点行业企业应该达到生态环境部《重污染天 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相关要求。保障类企业 要集中选取运营手续齐全、环保管理规范、污染治理设施完善的 优质企业,本着环保标准从高从严、污染防治措施从严从细的原 则,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要求。保障类企业在预警期间仅准许 22 Deleted: 市 从事特定保障任务的生产经营, 应根据承担项目所需原辅料数量, 核定最大允许生产负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 协调交通运输、城管执法、公安等部门,为此类建设项目的物料 运输车辆发放“绿色通行证”,划定允许通行路线,确保原辅料能 够通畅运抵。如果保障类企业超出允许生产经营范围、保障类工 程未做到绿色施工相关要求的,一经发现,应立即移出保障清单。 4.保障类车辆包括保障民生和城市正常运行的运输车辆、 为正面清单的工业企业和重点建设工程运输物料的车辆等。原则 上,使用重型载货车辆的保障类车辆,禁止使用国四及以下车辆 (含燃气)进行物料运输(运送氨水等危化品车辆除外)。交通 运输、城管执法、公安等部门应核实情况后为保障类重型载货车 辆发放“绿色通行证”,划定允许通行路线,确保原辅料能够通畅 运抵。 5.列入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可豁免应急减排的重点工业企 业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要严格审核,坚决杜绝以保障民生等为 由规避应急减排要求。 六、责任机制 6.1 预警机制 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气象局等部门应加强预警、预报、会商, 遇重污染天气时加密会商频次,提前 48 小时发布预警信息,给 足企业应急响应准备时间(接到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 室发布紧急区域预警信息等情况除外)。 23 6.2 督查机制 预警信息发布后, 督导组及时以现场检查和记录检查的方式, 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3 公众监督机制 各县(市、区)应建立公众监督检查机制,制定奖惩制度, 通过网络平台、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鼓励公众对企业停产限产、 机动车限行等应急响应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实名举报,经 核查属实的给予奖励,对散布谣言并造成恶劣影响者进行责任追 究。 6.4 责任落实机制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县(市、区)接到 预警指令后,应按照应急预案和实施方案(专项方案)立即组织 开展应急响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按照属地管 理原则,承担本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主体责任,组织行政区域内 各乡(镇、街道办)和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各项应急措施,组织督 查抽查;成员单位加强对本行业重污染天气预警响应的组织管理, 逐级细化各项措施,督查行业职能部门认真执行应急措施。各相 关职能部门要加大重污染天气期间施工扬尘、渣土车遗撒、工业 企业停限产、车辆限行等措施的检查力度。 七、信息发布和总结评估 7.1 信息报告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发布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 24 Deleted: 、 委会)重污染天气指挥机构和市应急响应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按职 责要求,应当建立应急响应情况日报机制,并于当日向市应急响 应办公室报送本次应急响应工作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终止 10 日内,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向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报 送本次全市重污染过程应对工作信息。报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应 急响应启动、调整和终止情况、主要减排措施、应急减排对象、 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 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企业 应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过程记录,建立档案制度。 7.2 总结评估 每年 3 月底前,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总结上一年度 重污染天气应急情况, 对每次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过程进行评估, 内容应至少包括: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采取的措施、落实情况、 取得的成效、发现的问题及针对突出问题的改进措施等,以书面 报告形式报省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可不报 送。 督导检查组应及时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准备、 监测预警、 应急响应等职责落实以及应对工作效果情况的调查评估。对未按 要求履行的有关单位或个人依法规进行责任追究。根据调查评估 结果,向市应急领导小组提交应急总结报告。市应急办将有关情 况向各有关单位进行通报,对成员单位的人员、资金、物资、监 测、预警、通信等提出应急保障调整要求。 25 Deleted: 管委会 市应急响应办公室视具体情况,组织专家组和相关部门开展 对应急响应过程及落实情况的评价,进一步分析重污染天气出现 的原因与污染扩散过程,对重污染天气可能造成后续环境影响进 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提出重污染天气防治应急响应的改进 措施建议。 八、应急保障 8.1 宣传保障 市委宣传部负责应急宣传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及媒体依据应 急预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警的信息发布、响应工作宣传。全面发 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措施,密切关注舆论,及时积 极正面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注,动员社会参与,为重污染天气 应急响应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直主要新闻媒体通过网络、广播、电视、 报纸、微信、微博等方式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相应等级的预警信 息,方便公众及时了解重污染天气情况及相关应急措施,加强自 身健康防护,引导公众支持参与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 凡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免费向社会 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解除信息,以及公众防护、倡议性减排措 施等相关信息。 8.2 组织保障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应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及相关 人员组成技术支撑、督导考核等组织机构,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 26 应急专家库,并做好业务培训。 各县(市、区)应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统筹重 污染天气的应急响应工作。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组织发布或解除 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以及核准并向社会发布纳入正面清单的工 业企业和建设工程项目。 8.3 经费保障 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统筹 Deleted: ( 各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向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处 Deleted: ( 置与救援、监督检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应急技 术支持等工作予以倾斜。 8.4 物资保障 市及各县(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要制定应急 期间应急仪器、车辆、人员防护装备调配计划,明确各项应急物 资的储备维护主体、种类与数量。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 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分工,配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 仪器、车辆和防护器材等硬件装备,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 确保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顺利开展。 8.5 预警能力保障 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加强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仪器 设备、预报预警模型等软硬件配备,建设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数 据库,加强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条件预测预报等相关领域研究。 27 Deleted: 市、区) Deleted: 管委会) 8.6 通信与信息保障 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建立 重污染天气应急值守制度,健全应急人员通信信息库,明确重污 染天气应急负责人和联络员,并制定应急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 案,保持 24 小时通信畅通,保证应急信息和指令的及时有效传 达。 8.7 医疗卫生保障 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建立 健全重污染天气所致疾病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库,并按照预案 做好患者诊治工作,确保应急状态下相关医务人员及时到位。加 强相关医疗物资储备与应急调配机制建设。以易感人群为重点, 加强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常识宣传教育。 8.8 制度保障 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进一 步加强重污染天气工作制度建设,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应的应急 预案或方案,重点建立健全工业大气污染源减排、机动车限行、 道路和施工工地扬尘管理、社会动员以及监督检查等工作机制。 九、预案管理 9.1 规范编制 各县(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应负责指导纳入 城市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要以“减轻企业负担”为原则,做 好培训和服务工作,指导和帮助企业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28 操作方案》并完成备案。 企业操作方案应包含企业基本情况、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 要涉气产排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含重型运输车辆及非道路 移动机械),并载明不同级别预警下的应急减排措施,明确具体 停产的生产线、工艺环节和各类减排措施的关键性指标(如天然 气用量、用电量等),细化具体减排工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 对于生产工序不可中断,通过采取提高治污效率、限制生产负荷 等措施减排的重点排污企业,需安装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 (CEMS),并提供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一年以上数据记录, 自证达到减排比例要求。 对于生产工序简易明了或重污染预警期间实施全厂停产和 轮流停产的工业企业,可只制定“一厂一策”公示牌,无需编制操 作方案。 所有纳入清单的涉气企业应制定“一厂一策”公示牌(见附件 5),并在备案系统中下载二维码印制在公示牌上,安装在厂区 入口等显要位置。 9.2 预案备案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地 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县(市、区)各成员单位要按职责分工 要求制定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修订完 成向社会公布后上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 重点工业企业“一厂一策”(只需做“一厂一策”公示牌的除外) 29 操作方案和重点建设项目的“一场一策”实施方案,应向市重污染 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备案。其他行业企业“一厂一策”操作方案应 向县(市、区)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或其指定部门备案。 各县(市、区)负责企业操作方案备案部门须将各自负责备案的 企业、只需做“一厂一策”公示牌的企业备案情况(“一厂一策”公 示牌落实情况)统计汇总成表盖章统一上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 应办公室。 9.3 预案培训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 应急预案培训制度,根据应急预案职责分工,制定培训计划,明 确培训内容与时间,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确保培训规范有序 进行。 9.4 预案宣传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电 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及信息网络,加强预案以及重污染天 气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常识的宣传,及时、 准确发布重污染天气事件有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9.5 预案修订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由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 室根据应急预案相关管理规定和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的要 求适时开展修订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及时进行修订: 1.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成员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 30 的。 2.预案编制依据发生变化的。 3.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十、附则 10.1 有关说明 10.1.1 建成区 Deleted: (1) 指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收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 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 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 建设用地。 10.1.2 重污染天气 Deleted: ( Deleted: ) 本预案所指重污染天气是指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环境空气质量 指数(AQI)大于 200 的污染天气。 10.2 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14 年 9 月 22 日印发的《揭阳 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揭府办函〔2014〕86 号)同时废止。 本预案由揭阳市人民政府组织制订,揭阳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解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予以修订。 附件:1.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职能部门通讯录 2.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结构 31 Deleted: 天气 3.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 责分工表 4.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程序图 5.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一厂一策”公示牌推荐式样 32 附件 1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职能部门通讯录 分类 政府职 能部门 单位 联系电话 单位 联系电话 市政府办公室 8235333 市农业农村局 8535289 市委宣传部 8768181 市商务局 8768007 市发展和改革局 8768160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 育局 8688779 市教育局 8724411 市卫生健康局 8256120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8768024 市应急管理局 8768399 市公安局 8238110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8260873 市财政局 8239073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 执法局 8638922 市自然资源局 8223712 市林业局 8768658 市生态环境局 8768740 市气象局 3250916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 局 8291649 揭阳海事局 8266908 市交通运输局 8236601 揭阳供电局 8687143 市水利局 8236586 榕城区人民政府 8629911 揭东区人民政府 3263669 2239668 揭西县人民政府 5583255 Deleted: 办公室 6683192 揭阳产业园管委会 3655908 Deleted: 揭阳空港经济区管委会办公室 3936900 大南海石化工业区 管委会 各县 普宁市人民政府 (市、 区)人 惠来县人民政府 民政府 (管委 揭阳空港经济区管 委会 会) 揭阳市粤东新城管 委会 通讯部 门 8232197 联通揭阳分公司 7666000 Deleted: 办公室 Deleted: 办公室 Deleted: 惠来县政府办公室 8566633 Deleted: 揭阳市粤东新城管委会办公室 Deleted: 办公室 8141111 电信揭阳分公司 Deleted: 办公室 移动揭阳分公司 8211316 Deleted: ¶ 33 Formatted: 附件 2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结构 Formatted: Indent: Left: -0.5 cm Deleted: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 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 环境局局长、市气象局局长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市生态环 成员单位 市 委 宣 传 部 市 监 察 委 发 改 局 教 育 局 工 信 局 公 安 局 财 政 局 水 利 局 自 然 资 源 局 生 态 环 境 局 住 建 局 交 通 运 输 局 商 务 局 县(市、区)政府(管委会) 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 企业应急减排 34 附件 3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表 序号 1 2 部 门 主 要 职 责 负责本行政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组织领导和应急处置工作,成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 结合本区域实际制定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相关部门应急行动方案,指导有关企业制定 各县(市、区)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操作方案。预案启动后,负责组织所属部门实施应急响应措施;督促辖 人民政府(管 区内的污染物排放企业采取限产、停产、限排等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检查和禁止秸秆 委会) 焚烧;落实建成区工程施工扬尘治理工作和辖区内裸露土地的扬尘治理工作;禁止辖区内任 何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燃放烟花爆竹,禁止举办焰火晚会和烟花燃放活动;动员辖区居 民做好重污染天气情况下各种防范措施。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按照政府统一部署,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宣传工作,负责协调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的新 闻处置,协调各级政府网站及其移动客户端和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配合做 好重污染天气预防的宣传、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等工作; 市委宣传部 负责组织、督导报社和市广电台等市直主要新闻媒体,根据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及时准确向 公众发布相应等级的预警、应急信息; 根据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的安排,迅速组织新闻发布 会,由相关部门向公众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有关信息;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Deleted: ¶ 35 序号 3 4 5 部 门 主 要 职 责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负责落实应急响应状态下的清洁能源调配、能源和电力保障工作; 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供重点建设项目名单、核实、汇总、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 市发展和改革 业企业名单; 局 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加大对加油站、储油库、油气车、油 罐车的油气回收设施正常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负责参与、指导、协调民用航空器及机场的大气污染防控工作;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负责制订重污染天气条件下中小学和幼托机构应急行动方案;组织指导幼托机构及学校(不 市教育局 含技工学校)开展学生防护大气重污染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督促直属学校和各区、 县(市)教育局(社发局)依据应急行动方案落实相关应急措施,并进行督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制定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督促、指导、检查下级相关部门落实工业企业污染工序停产、限产等应急减排措施;协调电 市工业和信息 信运营企业保障重污染天气期间应急指挥通讯畅通; 化局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36 Deleted: ¶ Formatted: Left, Line spacing: Exactly 17 pt, Don't automatically adjust right indent when grid is defined, Don't snap to grid 序号 部 门 主 要 职 责 6 市公安局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制定重污染天气情况下车辆限行具体措施,查处违规上路行驶车辆,确保机动车限行措施落 实到位;禁止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任何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燃放烟花爆竹,禁止举 办焰火晚会和烟花燃放活动; 督导各县(市、区)公安部门,按照各县(市、区)政府要求,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措施,达 到预案的限行要求;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7 市财政局 统筹各级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向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监督检查, 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应急技术支持等工作予以倾斜;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8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市自然资源局 对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在重污染天气下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9 承担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职能,负责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办的综合工作,履行综合协调职责, 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牵头编制、修订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企业应急减排清单,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宣传; 建立并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测、预报、预警系统,联合市气象局开展重污染天气会商, 市生态环境局 提出预警建议;按照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要求开展重 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的督导检查; 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应急管理局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加大对加油站、储油库、油气车、 油罐车的油气回收设施正常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37 序号 部 门 主 要 职 责 10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市住房城乡建 负责督导各县(市、区)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及以柴油为燃料的非道 路工程机械污染等应急响应措施。 设局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11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对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在重污染天气下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按职责范围落实交通运输应急响应工作;落实全市域公路清扫保洁和扬尘防治措施;落实营 市交通运输局 运车辆、港口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督促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严禁在高速公路及国 省干线两侧公路用地内露天焚烧;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12 13 市水利局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对各县(市、区)水利部门在重污染天气下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主要负责督导市管水利工程扬尘治理监督检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市农业农村局 对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在重污染天气下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38 序号 14 部 门 市商务局 主 要 职 责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督导各地商务部门对工业企业外贸订单情况进行核实、统计和汇总,报上级及重污染天气应 急响应办公室。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15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负责指导、协调 A 级旅游景区(点)等重点区域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在 A 级旅游景区 市文化广电和 (点)开展涉及大气重污染知识宣传;指导、协调广播电台、电视台开展重污染天气健康防 旅游局 护、单位和个人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宣传工作;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16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组织、协调卫生防护和医疗救治,督促、指导下级相关部门做好救治工作;负责对特殊人群 市卫生健康局 开展健康防范指导,组织开展空气污染健康防范等科普知识宣传;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17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按照政府统一部署,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 负责监管职责范围内涉及重污染天气的有毒有害气体聚集,以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等企 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市应急管理局 负责督导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在应急响应期间对停产、限产企业的安全检查工作; 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加大对加油站、储油库的油气回收 设施正常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39 序号 18 19 20 部 门 主 要 职 责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负责与大气重污染相关的社会物资及应急物资的价格监管; 市市场监督管 对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重污染天气下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理局 重污染天气期间,加大对辖区内煤炭和油品生产、销售环节的质量检查,负责配合做好工业 锅炉污染治理工作,严格源头控制;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负责督导各县(市、区)城管执法部门管控、查禁在城市公共场所焚烧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 臭气体的沥青塑料垃圾等物质的违法行为;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市区道路保洁作业扬尘控 市城市管理和 制措施;督促、指导、检查下级相关部门落实市区道路保洁作业扬尘控制措施;负责督促、 综合执法局 指导、检查各县(市、区)城管执法部门管控、查处城市露天焚烧生活垃圾、露天烧烤等违法 行为。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市林业局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对各县(市、区)林业部门在重污染天气下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40 序号 部 门 主 要 职 责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Deleted: ¶ Formatted: ?, Line spacing: Single, Automatically adjust right indent when grid is defined, Snap to grid 21 市气象局 负责全市大气环境气象条件监测、预报及信息发布工作;向市指挥领导小组提供有关气象数 据;分析重污染天气的气象背景,会商提出预警建议;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大气污染气象 条件监测、预报、会商、调控和效果评估,提出预警建议;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对各县(市、区)气象部门在重污染天气下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22 揭阳海事局 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 负责落实商船的大气污染控制工作; 对各县(市、区)海事部门在重污染天气下的职责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23 揭阳供电局 制定并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电力保障工作方案》; 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24 电信揭阳分公 司、移动揭阳 按照市委宣传部要求,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配合做好应急响应期间健康防护、建议性 分公司、联通 减排措施等信息发布工作。 揭阳分公司等 通信公司 41 Formatted: 附件 4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程序图 Formatted: Centered Deleted: 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 组办公室 请示 区域预警通知 (预警级别、时间、首要污 染物、城市范围) 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 组办公室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 急领导小组 下发 报 告 请示 一级响应 同意 签发 揭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办公室 发布/调整 发布预警 区域预警通知 (根据区域预警信息, 启动相应级别预警) 超过区域 预警等级 二级响应 三级响应 未超过区域预警等级 专家组联合会商 监测预警部门实时 监测空气质量变化 42 揭 下发 揭阳 (预警级别、时间、首要 污染物、城市范围) 超 预 附件 5 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一厂一策”公示牌推荐式样 Deleted: 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