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产品节能认证技术规范》(申请备案稿)编制说明.doc
Q/LYC B003-2012《柴油机产品节能认证技 术规范》 (申请备案稿) 编 制 说 明 山东鲁源节能认证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Q/LYC B003-2012《柴油机产品节能认证技术规范》(申请备案稿) 1、制定认证技术规范的必要性 由于柴油机具备高扭矩、高寿命、低油耗、低排放等特点,尤其是柴油机 的CO排放远低于汽油机,可减少45%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柴油机成为 解决汽车及工程机械能源问题最现实和最可靠的手段,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数 量越来越多,据国外有关机构研究,过去8年全球柴油汽车市场的销售增长了141%, 而同期新车市场的整体销量仅增长了14%,表明了柴油汽车增长的迅猛势头。 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柴油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控制废气排放和噪 声污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非常关注。但我国柴油 机技术基础薄弱, 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10至20年, 也落后于国内车 用汽油机的发展,还不具备完整的全新柴油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柴油 机技术的落后、产品质量差以及车辆使用中维修保养措施不力, 导致低性能、高 排放柴油车在使用中对城市环境和大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可见,控制柴油机能 耗对于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影响柴油机燃油消耗率的因素很多,经验表明,高喷射压力、独立的喷射压 力控制、小喷孔、高平均喷油压力等措施都能降低燃油消耗率,从而提高柴油机 的燃油使用经济性。选择燃油消耗率指标作为评价柴油机能耗指标,可以综合衡 量其燃油喷射压力、燃烧方式及燃烧状况等诸多影响因素。 制定《柴油机产品节能认证技术规范》,有利于引导我国柴油机生产企业向 节能型产品转型,自主研发柴油机节能核心技术,提高我国柴油机产品的节能指 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国际上先进的柴油机节能技术尽快应用于我国的柴油机行 业,不断提高企业的柴油机设计和生产水平。 2、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的关系 本标准遵守国家发布的有关节能、节材、降噪、安全和环保等法律、法规 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定,与现有标准、制定中标准没有矛盾。 3、与现行标准的关系,包括存在的差异及理由 现有标准 GB/T1147.2-2007 《中小功率内燃机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2 GB/T6072.1-2008《往复式内燃机 耗的标定及试验方法 性能 第 1 部分:功率、燃料消耗和机油消 通用发动机的附加要求》;GB/T21404-2008《内燃机 发 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 一般要求》;GB28239-2012《非道路用柴油机燃料 消耗率和机油消耗率限值及试验方法》,规定了柴油机燃油耗、功率的试验方法 及加权燃料消耗率限值,但没有柴油机节能评价值的规定。 本规范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提出了柴油机的 节能评价值及相应的检测标准,为柴油机的节能认证提供了技术规范依据。 4、参与制定认证技术规范的各方的情况; 2011年11月正式组成技术规范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成员由山东鲁源节能认 证中心、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山 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技术规范的具体编 写工作。 山东鲁源节能认证中心是经山东省政府同意、 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建、 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中心坚持可持续 发展理念,通过扎实的基础研究及成果应用、规范的运作和卓越的技术能力向客 户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致力于成为国内一流的节能认证机构。中心服务内容: 节能产品认证、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认证研究、清洁生产审核咨询服务、低碳经 济研究与服务。 山东省内燃机研究所,主要从事内燃机、零部件及相关产品质量检测研究、 标准起草、咨询服务工作。在行业产品质量调研、标准起草、国家标准正确贯彻 实施、实验室认可和质量保证体系技术咨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服务内容: 内燃机、零部件及相关产品标准起草;内燃机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保证体系技 术咨询;内燃机、零部件及相关产品质量检验;内燃机、零部件企业实验室认可 咨询服务。 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始建于 1956 年 6 月,原是国家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大型综 合性研究所,2002 年 8 月,与上汽技术中心组成了汽车工程研究院。上内所积 极面向全行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服务、信息及标准支持,近年来,上内所在 柴油机、汽油机、代用燃料发动机、零部件研发及共性基础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 的成果,在现代设计、噪声振动控制、排放控制、电子控制、清洁能源应用研究 3 方面有了新的进展,解决了行业中许多重大课题,并开发了一大批适销对路的产 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潍坊柴油机厂(2007 年 8 月改制为“潍柴控 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境内外投资者设立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是中国 第一家在香港 H 股上市,并回归内地实现 A 股再上市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汽 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 商用车、汽车零部件) ,在国内各自细分市场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 1943 年,是中国主要的中小功 率柴油机生产基地。主要从事发动机及零部件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相关进 出口贸易。公司有 60 多年的内燃机生产历史,技术力量雄厚,工艺装备先进, 拥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和国家级计量检测中心所生产的“莱动牌”柴油发动机为 山东省名牌产品,“莱动”商标是山东省著名商标。 5、制定原则、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和验证情况 5.1技术规范制定原则 为使技术规范能够满足科学、规范地开展认证工作的需要,客观反映我国 柴油机能耗的实际水平,引导柴油机的技术发展,在技术规范制定过程中,我们 遵循了如下几个原则: (1)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等部门制定的《柴 油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9 年,农业部、财政部下发《2009 年农业机械 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下达 100 亿元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于支持广大农民购置 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并施行柴油机以旧换新政策,对于节能型、清洁型柴油机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符合我国柴油机设计制造水平的现状。我国柴油机产业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一批先进机型和技术的引进,我国柴油机总体技 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外 80 年代 90 末年代初水平。 (3)保持适度先进的原则。起草组从省内选择 7 家柴油机生产企业,对其 生产的 11/2200kw/r/min 至 830/1300kw/r/min 的多个型号的柴油机燃油消耗率指 标进行分析对比,最后确定按 GB28239 中规定的循环试验加权燃料消耗率值的 基础上,降低 15%作为非道路用柴油机的节能评价值。据测算,能达到此节能评 4 价值的柴油机约占目前国内柴油机总产量的 20-30%。 (4)与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相协调。近年来,我国先后发布实施了《中 小功率内燃机 第一部分:内燃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1147.1-2007)、《船用柴 油机 技术条件》(CB/T 3253-1994)、《内燃机 发动机功率的确定和测量方法 一般要求》 (GB/T 21404-2008)等国家标准,对于柴油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 进作用。本技术规范应用了相关标准,并与这些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 5.2 确定主要内容的依据和验证情况 5.2.1 内容依据及验证 申请备案的技术规范规定了非道路用柴油机的节能评价值(以加权燃料消 耗率计),并按 GB28239 中规定的循环试验加权燃料消耗率值提高 15%确定。经 测算,能够达到节能评价值的产品约占目前国内产品总量的 20-30%,符合节能 产品认证的一般原则。 5.2.2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非道路用柴油机产品节能认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标称功率不大于 560kW 的非道路用柴油机 (以下简称柴油机) 的节能认证。 5.2.3 主要技术指标 柴油机的节能评价值应不低于表 1 的规定。 表1 柴油机类型 非道路用柴油 机 柴油机产品节能评价值及检验项目 功率档(kW ) 节能评价值(g/kW.h) 非直喷式 直喷式 P<4.5 335.8 335.8 4.5≤P<8 320.5 291.6 8≤P<19 268.6 244.8 19≤P<37 262.7 238.9 37≤P<56 252.5 229.5 5 检验项目 备注 转速, 功率, 加权燃料消 耗率。 注:风冷、 冷凝式柴油 机燃油耗允 许加 4%。 56≤P<75 252.5 229.5 75≤P<130 227.8 227.8 130≤P<225 223.6 223.6 225≤P<245 208.3 208.3 245≤P≤560 204.0 204.0 5.2.4 检验项目 功率、转速、加权燃料消耗率。 5.2.5 检验方法 (1)试验一般要求 柴油机的试验一般要求应符合GB/T 1147.2、GB/T21404及GB/T GB28239的 要求。 柴油机燃油耗以下列基准状况为准,燃油耗的标定详见GB/T6072.1。 总气压:pr=100kPa 空气温度:Tr=298K(tr=25℃) 相对湿度:фr=30% 燃料热值修正: gew=gewf*Huf/Hub gew----按低热值42700kj/kg标定的加权燃料消耗率,单位为g/kW.h; gewf----试验时测的加权燃料消耗率,单位为g/kW.h; Hub----基准柴油低热值42700 kj/kg; Huf----试验测量时所用燃料低热值,单位为kj/kg。 (2)功率试验方法 柴油机功率试验按照GB/T 1147.2标准中3.3、3.4、6.1.4条款和GB/T21404标 准中6.3.3、6.3.4、7.4条款的要求进行。 (3)加权燃料消耗率试验 柴油机加权燃料消耗率试验按照GB/T GB28239标准中8.1.1、8.1.5~8.1.11条 款的要求进行。 6 (4)检验结果的判定 样品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则判定该产品节能检验合格; 样品检验项目中有任一项目检测不符合要求, 则判定该产品节能检验不合格。 6、制定过程,包括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征求和处理意见的经过 6.1 成立工作组 2011年11月正式组成技术规范起草小组,起草小组成员由山东省内燃机研究 所、潍柴动力、潍坊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鲁源节能认证中心等单位的专 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技术规范的具体编写工作。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起草组选择我省规模较大的7家柴油机生产企业进 行调研,对22个型号的柴油机燃油消耗率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确定了节能评价 值的数值。 6.3 编制征求意见稿 起草组于 2012 年 4 月完成了本技术规范的草稿,并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 究修订规范的内容,按照 GB/T1.1-2009D 的要求调整了本技术规范的格式,形成 征求意见稿。 2012 年 5 月,起草组将本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稿发山东省内几家较大规模 的柴油机生产企业征求意见,并依据收集到的专家意见再次进行了修改。 7、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