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2007年第13期会员通迅(2007年7月15日出版).pdf

kong虚32 页 572.741 KB下载文档
2007年第13期会员通迅(2007年7月15日出版).pdf2007年第13期会员通迅(2007年7月15日出版).pdf2007年第13期会员通迅(2007年7月15日出版).pdf2007年第13期会员通迅(2007年7月15日出版).pdf2007年第13期会员通迅(2007年7月15日出版).pdf2007年第13期会员通迅(2007年7月15日出版).pdf
当前文档共32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07年第13期会员通迅(2007年7月15日出版).pdf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会 员 通 讯 第 13 期 (总第 130 期) 2007 年 7 月 15 日 电子版(半月刊) 主 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http://www.cflp.org.cn 中国物流联盟网 http://www.chinawuliu.com.cn ★重点推荐★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市场体系建设成为 2006 年商务工作一大亮点。 我们把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内外贸一体化的抓手,以落实各项规划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市 场协调发展为着力点、以创新现代流通方式和培育经营主体现代化为方向……… (全文) ★ 篇目浏览★ 【权威论点】 ··················································································································· 2 姜增伟:做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大文章·····················································································2 【专题报道】 ··················································································································· 5 6 月份CFLP中国制造业PMI为 54.5% ·······················································································5 【政府动态】 ··················································································································· 7 海关总署:1—6 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近万亿美元 ······························································7 国家发改委:1~5 月份建材行业经济运行简况 ····································································10 交通部:截至 2006 年底我国共有生产性泊位 3.5 万个 ···························································11 国家统计局:5 月份客货运输量和邮电业务基本情况 ··························································12 【联合会工作】 ············································································································· 13 何黎明副会长当选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副主席 ·····························································13 2007 年度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实验基地申报工作正在进行 ················································15 陆江会长出席“第六届中、日、韩物流技术与应用交流会”··············································17 何黎明副会长出席第二届国际交通物流学术论坛 ·································································17 戴定一副会长出席第一届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 ·····················································17 快讯五则 ···································································································································18 【会员园地】 ················································································································· 19 物美亿元开建业内最大物流中心 ····························································································19 集运上海公司单周揽箱量再创新高 ························································································20 中远物流为央视“香港回归十周年”直播提供全程物流服务··············································21 联邦快递拓宽在京服务网络 ····································································································21 诚通发展完成水泥项目合资和收购工作·················································································22 【产业分析】 ················································································································· 23 企业供应链上的支出分析及改进方案 ····················································································23 【典型案例】 ················································································································· 26 质押监管:郑州中储物流中心探索实践的新型物流服务模式··············································26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权威论点】 做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大文章 商务部副部长 姜增伟 2006:市场体系建设成亮点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市场体系建设成为 2006 年商务工作一大亮点。我们把加强市 场体系建设作为内外贸一体化的抓手,以落实各项规划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为 着力点、以创新现代流通方式和培育经营主体现代化为方向、以提高监管水平和强化服务为 保障、以建立健全法律和标准体系为支撑,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现代市 场体系,实现了“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开门红”。 ● 以各项规划统领工作全局 商务部编制和发布了国家级专项规划《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根据规划, “十 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年均增长 11%左右;批发零售贸易和餐 饮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9%左右,约占 GDP 的 10%。 为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部署,商务部制定并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农村市场体 系建设的国家级专项规划《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根据规划,到 2010 年“万 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将覆盖 75%以上的县,初步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 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各类农村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中型农村流通企业为主 体的农村市场体系。 商务部积极推进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截至 2006 年底,279 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有 197 个城市编制完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完成率达 70.6%。 ● 积极统筹城乡市场协调发展 2006 年,商务部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列为重点工程,全年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10.3% 万个,安排补贴资金 7.5%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 117 亿元,扩大农村消费约 600 亿元。 2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截至 2006 年底,累计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16 万多个,覆盖全国 63%的县。 为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商务部启动了“双百市场工程”,支 持 100 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 100 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或改造配送中心、仓储、 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废弃物处理及冷链系统等。“双百市场工程”的实施,每年将新增交 易额 500 亿元,增加就业 150 万人,并使 2 亿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 同时,商务部开展了以“连锁进社区,服务进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商业双进”工 程,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 努力建立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并积极推动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建设, 努力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 大力推进现代流通方式 商务部通过起草有关商业特许经营的法律法规,制订配套的部门规章,大力促进连锁企 业的发展。2006 年全国最大的 30 家连锁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约 25%,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 额比重提高到8%左右。 “沟通南北、衔接东西”,商务部加大了中部六省物流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同时推动 跨国界的物流合作,落实并完善了中日韩流通及物流合作机制。 为了加快流通领域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明确新 时期电子商务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 积极培育市场流通主体 为培育我国流通领域骨干力量,商务部确定了 20 家大型商业企业,在项目贷款、进口 资质、股权转让和经营权等方面,积极进行协调。 为增强国有流通企业的活力,商务部推动贵州等 13 个省市试点国有流通企业开展“减 债脱困”工作,处置债务约 180 亿元,盘活了商业资产,减轻了企业包袱。 商务部完成了首批 430 家“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工作,并将从推进企业改革、支持融资 信贷、保护文化遗产、完善知识产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 加强市场监管和调控 为了打破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在 29 个省 (区、市)完成了地区封锁规定的清理工作,清理含有地区封锁内容的文件 385 份。同时,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网工程”,商务部在全国 50 个中心城市建成举 3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报投诉服务中心,开通运行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站和 35 个地方子站。 商务部加强对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组织修订了内贸领域统计监测报表制度,直 接监测样本企业覆盖 31 个省区市 11435 家,监测商品包括 600 种消费品和 300 种生产资料。 同时,完善了市场应急机制,建立应急商品数据库,应急商品品种 44 种。 ● 加快法律和标准体系建设 2006 年,商务部起草并上报了《反垄断法》等 2 部法律和《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 等 5 部行政法规。颁布实施了《直销管理条例》 ,并出台了《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等 16 部部门规章。围绕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保障消费安全等重要领域共发布国家标准 和行业标准 49 项,下达行业标准计划 60 项。法律和标准体系建设已成为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的有效载体。 2007:继续力促市场体系建设 2007 年,商务部将继续深入做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这篇大文章,重点包括: 加速打造内贸法律体系。内贸领域立法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我国国内市场快速发展的 需要。商务部将积极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推动《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 《商业特许经营 管理条例》尽快出台,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启动其他内贸法律的起草工作。 着力构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农村市场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是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商务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 “双百市场工程”等 民心工程,围绕“农民买难”和“农产品卖难”等突出问题,加快构建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 步伐,并根据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基础较差、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特点,加大对农村市场基础 建设的支持力度。 积极促进商品交易市场规范发展。全国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额占批发零售商品总额的 1/3,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但设施简陋、交易方式落后、经营秩序混乱的问题没有很好 解决。商务部将尽快 研究出台相应的改造提升配套促进政策措施,鼓励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改造升级和管理创新, 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中心。 努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努 4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入开展整治商业零售企业不规范促销及恶意占压、骗取供应商货 款欺诈行为专项行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返回目录) ※※※※※※※※※※※※※※※※※※※※※※※※※※※※※※※※※※※※※※※ 【专题报道】 6 月份 CFLP 中国制造业 PMI 为 54.5% 2007 年 6 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 CFLP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54.5%,比上月回落 1.2 个百分点。从 2005 年 1 月起,PMI 指数一直保持在 50%以上。CFLP 中国制造业 PMI 指数的建立得到了香港利丰集团大力支持,该集团负责英文版 PMI 的编制。 制造业 PMI 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 5 个主要扩散指数加权而成。 通常 PMI 指数在 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 50%,反映经济衰退。 本月中国制造业 PMI 指数体系中,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 50%,其 余各指数均高于 50%,尤其是以购进价格指数为最高,达到 60%以上。从变化趋势来看,同 上月相比,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有所上升,原材料库存指数、 从业人员指数持平,其余各项指数均呈现回落,尤其是以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最 为明显,幅度达到 3 个百分点以上。但总的来看,本月各项指数升降变化幅度不是很大,多 在 3 个百分点以内。购进价格指数出现今年以来首次回落,是否代表一种趋势性,值得进一 步观察。 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出现了高位趋升的态势,针对 这一情况,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控制出口特 别是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等。 这些措施应该逐步见效。6 月份 PMI 指数变化,可能是这些政策效果的表现。由于 PMI 指数 有一定先行性,因此可能预示未来经济增长态势由趋升转为趋稳。当然,PMI 指数对经济态 势的预测作用还在观察中,故也不能作非常肯定的判断。” 制造业需求继续旺盛,但增速持续回落。新订单指数继上月回落 4.7 个百分点以后,本 月又回落 3.0 个百分点。由于连续两个月回落,该指数最近 4 个月以来首次回落到 60%以下。 新订单指数回落的原因主要是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新出口订单指数继上月回落 4.6 个百分 5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点以后,本月再次回落 2.7 个百分点。受此影响,积压订单指数上月回落 1.2 个百分点,回 落到接近 50%的临界点;产成品库存指数比上月上升了 2.8 个百分点。 由于需求增速减缓,企业生产扩张放慢。生产指数继上月回落 4.6 个百分点以后,本月 又回落 1.2 个百分点。该指数最近 4 个月以来首次回落到 60%以下。与此相应,同生产环节 密切相关的采购量指数继续下降。采购量指数继上月回落 4.9 个百分点以后,本月又回落 1.8 个百分点。 近期 PMI 指数出现了以下变化,值得关注: 一是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进口指数有所上升。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回落,目前 回落到最近 4 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回落态势最为明显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该行 业新出口订单指数自今年 2 月份以来一直徘徊在 60%上下,但在 6 月份,出现了大幅回落, 回落到 50%临界点边缘。进口指数本月比上月上升 2.1 个百分点,出现最近 4 个月以来的首 次回升。这些变化是否反映出今后制造业出口将明显回落、进口将保持稳中有升,值得观察。 二是购进价格指数出现最近 5 个月以来的首次回落,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原材料价格持续 上涨的压力将有所缓解,值得关注。从企业反馈的问题来看,在反映问题的企业中,反映原 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压力上升的的企业比重占 33%,比上月减少了 3 个百分点。 但还必须看到,购进价格指数虽然出现了回落,但该指数目前仍然保持 60%以上。分行业来 看,20 个行业中,只有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略 低于 50%,其余 18 个行业均高于 50%,其中以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及制造业、石 油加工及炼焦业为首的 12 个行业达到 60%以上,为首的 4 个行业达到 70%以上。黑色金属冶 炼及压延加工业已连续 9 个月保持在 60%以上。这反映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 上涨的势头较为强劲,短期内难以出现根本性变化。 三是从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总的来看,反映问题的企业有所减少。从反映的问题来看, 主要集中在原材料质量和供应以及流动资金紧张等方面,反映运输紧张的企业比重降低。本 月反映问题的企业比重为 24.1%,比上月减少 2.3 个百分点。在提出问题的企业中,反映运 输紧张的占 8.6%,下降 1.3 个百分点;反映资金紧张的占 19.4%,上升 1.7 个百分点;反映 原材料问题的占 19.4%,上升 3.8 个百分点。 6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表 2007 年 6 月制造业 PMI 指标 (%) 指标 调整后指数 比上月 PMI 54.5 下降 生产指数 59.7 新订单指数 57.4 新出口订单指数 55.0 积压订单指数 50.3 产成品库存指数 47.3 采购量指数 56.7 进口指数 53.6 购进价格指数 62.8 原材料库存指数 49.1 从业人员指数 51.3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52.0 下降 下降 下降 下降 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 持平 持平 上升 (返回目录) ※※※※※※※※※※※※※※※※※※※※※※※※※※※※※※※※※※※※※※※ 【政府动态】 海关总署:1—6 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近万亿美元 海关总署发布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 至 6 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 9809.3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23.3%,其中出口 5467.3 亿美元,增长 27.6%;进口 4342 亿美元,增长 18.2%。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6 月份当月我国实现外贸进出口值为 1796.3 亿美元,增长 21.3%,其 中当月出口 1032.7 亿美元,增长 27.1%;当月进口 763.6 亿美元,增长 14.2%。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 4408.4 亿美元,增长 28.7%,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 44.9%。 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 4408.7 亿美元,增长 17.6%,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 44.9%。 7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当前,我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欧盟为我国第 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 1583.5 亿美元,增长 27.3%。美国继续为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 1405.5 亿美元,增长 17.4%。日本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 1100.4 亿美元,增长 14.5%。 此外,上半年我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 920.8 亿美元,增长 26.6%,继续保持我国第四大贸 易伙伴;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 896.8 亿美元,增长 23.5%。 广东、江苏、上海等省份的外贸增长步伐基本一致。统计显示,上半年,广东、江苏、上 海等省份的外贸增速均在 20%以上,且增幅基本一致。其中广东省进出口总值 2857.8 亿美元, 增长 22.7%,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 29.1%,进出口总值继续保持全国各省区市第一。同期, 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 1580.5 亿美元和 1279.5 亿美元,分别增长 23.6%和 21.1%,分别 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 16.1%和 13%,进出口总值分别为全国各省区市第二、三。 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传统大宗商品出口普遍提速。据海关统计,上半年,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 3099.5 亿美元,增长 27.1%,占同期出口总值的 56.7%。其中,电器及电子 产品出口 1287.2 亿美元,增长 29.6%;机械及设备出口 1044.4 亿美元,增长 23.8%。高新技术 产品出口 1528.7 亿美元,增长 23.9%。同期,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普遍提速。其中,服装及 衣着附件出口 483.1 亿美元,增长 21.7%;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252.2 亿美元,增长 9.8%; 鞋类 119.6 亿美元,增长 17.2%。 在进口商品中,汽车进口大幅上升。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 1079.9 亿美 元,增长 18.8%,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 24.9%。同期,进口工业制成品 3262.1 亿美元,增长 18%,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 75.1%。其中进口机电产品 2233.1 亿美元,增长 14.3%。此外, 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 946 万吨,增长 7.1%;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 151.4 万吨,增长 52.3%; 汽车进口 13.8 万辆,增长 34.9%。 8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图:2007 年我国进出口形势预测 新华社发 海关总署:前 5 个月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海关总署发布今年 1-5 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前 5 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 总值 8013.4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23.7%,其中出口 4435.3 亿美元,增长 27.8%, 增速比前 4 个月提高 0.3 个百分点;进口 3578.1 亿美元,增长 19.1%,与前 4 个月持平。 海关统计显示,5 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 1656.5 亿美元,增长 24.4%。其中,出口 940.5 亿美元,增长 28.7%,增速比前 4 个月加快 1.2 个百分点;进口 716 亿美元,增长 19.1%,与前 4 个月的增幅持平。 商务部发布 2007 年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预计全年货物进出口将增长 20% 5 月 17 日,商务部综合司与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共同发布了 2007 年春季《中国对外 贸易形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 《报告》对 2006 年和 2007 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 况和特点进行了回顾,对 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9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报告》指出,2006 年,在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对外贸易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认真实施科技兴贸和市场多元化 战略,对外贸易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达 17606.9 亿美元,增长 23.8%,继续稳 居世界第 3 位。中国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达 28.8% 和 29%,原油等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受到抑制。初级产品进口增长迅速,进口额 达 1871.4 亿美元,增长 26.7%,机电产品进口加快,增速达 22.1%。一般贸易增长加快,增速 达 26%,比上年加快 5.1 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增长放缓。民营企业出口增长 43.6%,出口额首 次超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仍保持最大份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 58.9%。对主要 贸易伙伴进出口全面增长,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贸易额快速增长,市场多元化战略 取得成效。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达 1774.7 亿美元。(返回目录) 国家发改委:1~5 月份建材行业经济运行简况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经济运行监测,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 势。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8.1%,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42.1%。 有关分析认为,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不错,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生 产增长较快;主要原材料产品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机械行业生产增速加快,电子行业增幅有 所回落;纺织、轻工行业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存在着结构不均衡、高能耗产业增速偏快等问题。 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的分析表明,今年以来我国工业高速增长,轻、重工业增速均有所 加快。重工业增速明显高于轻工业。而重工业中的钢铁、有色金属和化工等高能耗产业增长尤 其快。 今年前 5 月全国粗钢产量 19562 万吨,增长 20%;钢材产量 21909 万吨,增长 23.9%,十 种有色金属产量 904 万吨,同比增长 24.7%。其中,电解铝产量 468 万吨,增长 36.1%;氧化 铝产量 762 万吨,增长 55.4%。 10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高能耗产业的快速增长还带来高污染,不利于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也加剧了实现节能减 排目标的难度。 许多高能耗产业今年以来经济效益明显趋好,在高利润的刺激下,又带来了这些行业固定 资产投资增速偏高。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这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格格不入。为了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 快速发展,六部委日前派出多个检查组分赴各地对两高(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投资进行检查, 予以严格控制。国家从 7 月 1 日起对“两高一资”商品加征出口关税,控制这些产品的出口规 模。 国家统计局的专家认为,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预计下半年重工业特别是高能 耗产业的增速将会比上半年有所回落。有助于避免我国经济发展从偏快转向过热。(返回目录) 交通部:截至 2006 年底我国共有生产性泊位 3.5 万个 到 2006 年底,我国共拥有生产性泊位 3.5 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1200 多个。 在6日举行的全国水运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到去年底,我国沿海拥有生产性泊位 4511 个, 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978 个;内河拥有生产性泊位 3.1 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225 个。我 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 12.3 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 6.1 万公里。 李盛霖说,在规划的指导下,一批大型专业化原油、铁矿石、煤炭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及深 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圆满完成,三期工程开工建设。 洋山深水港二期工程投入试运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进展。 李盛霖表示,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以及长三角、珠三角为主的高等级航 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返回目录) 11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国家统计局:5 月份客货运输量和邮电业务基本情况 全社会客货运输量(2007 年 5 月) 比上年同 指 标 单位 5月 月 比上年同 1-5 月 增长% 增长% 货运量合计 亿吨 18.17 10.7 85.69 11.3 铁 路 亿吨 2.64 7.7 12.75 10.7 公 路 亿吨 13.26 11.1 62.72 11.0 水 运 亿吨 2.26 11.5 10.21 13.5 民 航 万吨 30.65 16.1 150.99 14.6 亿吨公里 8093.29 13.3 38453.54 15.8 货物周转量合计 铁 路 亿吨公里 2017.26 8.4 9649.27 10.0 公 路 亿吨公里 920.78 16.6 4347.99 15.7 水 运 亿吨公里 5146.77 14.8 24414.04 18.2 民 航 亿吨公里 8.49 23.5 42.24 24.0 客运量合计 亿人 18.99 11.8 92.57 11.3 铁 路 亿人 1.14 6.2 5.53 5.7 公 路 亿人 17.48 12.0 85.35 11.6 水 运 亿人 0.22 20.4 0.97 11.5 民 航 亿人 0.15 19.4 0.72 16.4 亿人公里 1769.97 13.1 8969.78 11.1 旅客周转量合计 12 期 铁 路 亿人公里 567.59 10.6 3101.71 8.1 公 路 亿人公里 970.23 13.5 4766.27 11.8 水 运 亿人公里 6.78 10.6 29.59 2.8 民 航 亿人公里 225.38 18.3 1072.22 17.5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吨 3.31 16.4 15.66 15.3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亿吨 1.41 16.5 6.77 16.5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邮电业务基本情况(2007 年 5 月) 5月 单位 比去年同期增长% 累计 当月 亿元 7482.0 1601.1 26.1 27.6 邮政业务总量 亿元 331.5 67.5 13.2 12.1 电信业务总量 亿元 7150.5 1533.6 26.8 28.3 函件总数 万件 286871.9 59554.1 -2.1 -4.8 包 裹 万件 3831.3 738.8 2.1 0.9 特快专递 万件 12087.6 2526.3 20.3 19.6 汇 票 万笔 8596.6 1958.1 25.2 23.8 订销报纸累计数 万份 608763.9 123938.1 -4.0 -6.0 订销杂志累计数 万份 40701.8 8656.0 -4.3 -3.3 集邮业务 万枚 59761.3 9464.0 7.4 24.0 邮政储蓄期末余额 亿元 16876.5 16876.5 12.5 12.5 长途电话通话时长 万分钟 4177899.5 905904.1 6.4 11.0 固定电话用户 万户 37220.6 37220.6 2.4 2.4 万户 25408.3 25408.3 2.4 2.4 万户 17807.4 17807.4 0.4 0.4 万户 11812.3 11812.3 2.5 2.5 万户 10698.2 10698.2 2.1 2.1 移动电话用户 万户 49459.6 49459.6 17.5 17.5 移动短信业务量 亿条 2306.3 480.3 37.3 34.5 邮电业务总量 城市电话用户 #住宅电话用户 农村电话用户 #住宅电话用户 累计 当月 (返回目录) ※※※※※※※※※※※※※※※※※※※※※※※※※※※※※※※※※※※※※※ 【联合会工作】 何黎明副会长当选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副主席 6 月 28 日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何黎明副会长在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 (IFPSM)换届选举中,以绝对优势胜出,高票当选为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副主席,主 管亚太地区事务。 13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入国 际组织,参与活动、发挥作用。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是一个非政治、非赢利和独立性的 国际组织,由 43 个国家的专业协会组成,拥有 20 多万个有关采购、供应管理、供应链管理、 物流行业等相关机构的专业人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 2001 年加入该组织,是中国大 陆地区的唯一代表。近年来,我会积极参加联盟范围的多项活动,并于 2005 年在北京成功 举办了联盟第十四届代表大会。何会长此次当选,表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已得到国际业 界的认可和赞誉,影响力日益增加,今后必将在该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何副会长将于 2008 年 1 月 1 日正式任职,任期为 3 年。 (国际部) (返回目录) 关于邀请参加“全国省市物流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的函 各省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协会、物资流通协会): 为总结交流省市物流行业协会(物资流通协会)工作经验;建立健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 合会与各省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省市物流行业 协会的合作,共同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定于 7 月 27 日在北 京召开“全国省市物流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会”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07 年 7 月 26 日(周四)报到,27 日开会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 102 号(西客站东北方向,步行 10 分钟左右)铁道大厦, 电话:(010)51879199 二、会议主要内容: (一)通报当前物流发展的形势与特点;介绍行业协会在推动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 用;协会当前的工作重点。 (二)邀请部分省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协会)介绍经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4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三)讨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省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协会)工作联系机制》 方案。 (四)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重点工作与省市协会进一步密切合作进行交流:包括全 国物流行业劳模评选、A 级物流企业评选、物流企业信用评级、物流示范基地、实验基地评 选、推荐物流企业税收试点、物流师和注册采购师培训考试、推荐物流企业和生产资料流通 企业到国家开发银行融资贷款、物流统计核算、物流科技成果申报评审、物流学术论文申报 评审、生产资料流通统计核算和信息报送等工作。 三、邀请参会人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协会、物资流通协会)会 长、副会长、秘书长及相关负责人;部分省辖市、地级市物流协会负责人。 四、会议费用 各参会单位和人员的交通、食宿费用自理,不收其他费用。 五、会议联络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 26 号恒华国际商务中心 C 座 15 层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办公室 联系人:余平(13718838602) 陈铮 电话:(010)58566588-151、152、139 传真:(010)58566580(邮编:100045) E-mail:yup156@sohu.com (办公室) (返回目录) 2007 年度中国物流示范基地、实验基地申报工作正在进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根据《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物流实验基地评审验收办法》,2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5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007 年度“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的审报工作已于 5 月 14 日启动,现 在已有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特色企业在积极提出申请或在准备申报材料阶段中。 我会从 2001 年开始,在全国物流行业中逐步开展“中国物流示范基地” 、“中国物流实 验基地”的评审活动。六年来,经各界物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逐年依据评审办法严格 评审,目前已评出“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企业 15 家;“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企业 13 家。这 项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些被命名的企业, 都是我国物流行业中的典型代表,在经营和运作中具有各自的鲜明特色。他们的经验,在物 流行业中得到不断推广和宣传。同时,他们也得到政府部门的有关政策支持。 今年,我会欢迎物流行业中更多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在各专项物流行业里具有代表性的 企业积极参加申报。我会将在今年 11 月,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 具体申报条件和评审办法,请查阅《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物流实验基地评审验收办 法》。申报单位可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中国物流联盟网(www.cflp.org.cn 和 www.chin awuliu.com.cn 在“联合会专区”中进入“物流基地”栏目)自行下载相关文件和申请表格, 并按照《办法》第七条的规定,认真准备申报材料。申报企业请于 8 月 31 日前将加盖公章 的申请表和书面经验材料一式两份,报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行业事务部,并同时将书面 经验材料发送电子邮件。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 26 号恒华国际商务中心 C 座 15 层 邮 编:100045 联 系 人:张 明 金毓谦 电 话:(010)58566578,58566588 转 158 传 真:(010)58566578 电子信箱:E-mail:zhm1599@163.com hyswbjyq@sina.com (行业事务部) (返回目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6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陆江会长出席“第六届中、日、韩物流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2007 年 6 月 21 日中国物流与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在任豪祥副会长的陪同下赴天津 参加“第六届中、日、韩物流技术与应用交流会”,陆江会长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了报告。会 前,天津市常务副市长黄兴国会见了陆江会长,宾主在十分融洽的气氛中就我国物流业的发 展、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等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六届中、日、韩物流技术与应用交流会”于 6 月 22 日圆满结束,200 多位参会 代表。本届会议主题:物流系统集成——新经济时代企业胜出的核心竞争力。会议四大版块, 三次互动,会场围绕港口、保税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制造业物流;单元化物流、托盘 化物流;供应链、RFID 等最新技术手段和研究成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托盘专业委员会) (返回目录) 何黎明副会长出席第二届国际交通物流学术论坛 七月四日,第二届国际交通物流学术论坛在中国深圳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 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有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交通在物流中的作用 进行研讨交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何黎明副会长应邀出席会议并演讲。 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承办。 (网络事业部) (返回目录) 戴定一副会长出席第一届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 6 月 30 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在上海隆重举 行,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行业部主任 张明,标准工作部主任、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黄久久、上海滨海国际物流装 备城总经理徐雪峰,以及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会员企业代表,会议由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7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书长商秀丽主持。 本次会员大会标志着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将在行业内开展工作。会议上中 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介绍了装备委员会的工作进展与工作方向,并公布了物流 装备专业委员会暂行管理办法,委员会架构及管理委员会名单,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第一届 管委会主任由联合会戴定一副会长兼任。物流装备委员会秘书处就委员会下一步工作计划做 了详细的汇报,之后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行业部主任张明介绍了物流企业信用评级工 作,由标准工作部主任黄久久介绍了物流装备标准现状、装备标准建立程序等情况。参会企 业代表发言踊跃,物流装备标准化的建立,行业统计、基础数据收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 发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成为了企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问题都将成为装备委员会的今 后重点工作。 据了解,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属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支机构,由国家民政部正式 审批通过。其宗旨是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曰加强行 业自律,建立必要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曰切实履行还服务企业的宗旨,维护会员企业的合 法权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曰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物流装备 专业委员会成员由国内注册的物流装备企业、其他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大专院校, 以及行业内专家、学者个人组成,会员大会是物流装备委的最高决策机构,据介绍,物流装 备专业委员会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总结本委员会年度工作情况、决策本委员会发展事宜、 审查财务收支情况、研究解决委员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委员会成员发展做好必要的 帮助和服务。 (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 (返回目录) 快讯五则 —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联合主办,IBM 公司冠名赞 助的“IBM-2007 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论坛”于 2007 年 6 月 22 日在大连世界 博览广场三层 9 号会议室举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会展部) 第 18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 为了让中国物流与采购网更好的实现上述功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对网 站有一个全盘的改版计划,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改版任务,改版 后的界面美观,内容板块清晰,重点突出。访问地址仍为:www.chinawuliu.com.cn 或 www.cflp.org.cn。 — 第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暨中国物流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定于 2007 年 11 月在深圳市召 开。 — (网络事业部) (研究室) 2007 年 7 月 2 日,教育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德国 INWENT 机构联合组织的首期 物流师资研修在德国马格德堡大学正式开班,该研修课程需要进行为期 42 天的紧张学 习,研修班学员们来自于中国高校和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 — (培训部) 6 月 26 日下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在国宏宾馆召开庆“七一”表彰大会,并 举行以“颂歌献给伟大的党”为主题的歌手大赛活动,隆重纪念建党 86 周年。联合会 及代管的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共 32 个单位、420 多名党员、职工参加了大会。国务院 国资委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了会议 。 (党委办公室) (返回目录) ※※※※※※※※※※※※※※※※※※※※※※※※※※※※※※※※※※※※※※ 【会员园地】 物美亿元开建业内最大物流中心 当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巨头纷纷因为在华门店数量不够等原因,难以大规模建立 物流配送中心时,内资零售业乘机开始酝酿“物流风暴”。昨日,物美宣布将委托全球一流 的物流建设企业日本冈村制作,未来 3 年内在北京为物美量身打造一个总建筑面积超 10 万 平方米、国内零售业规模最大的现代物流中心。 “物美华北物流中心整个项目建设完成后,其规模及配送能力、辐射区域均为目前我国 连锁超市中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配送中心。”据物美集团总裁李凤江介绍,物美华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19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北配送中心占地面积超过 10 万平方米,仓库使用面积一期不低于 6 万平方米,年配送达到 40 亿元,年吞吐能力 8000 万箱。 目前可以确定选址在北京市,投资在 1 亿元以上,全部两期工程在两年内可以完工。” 物美集团董事长吴坚忠表示,配送中心一期建设完成后,可满足物美集团 2015 年以前的业 务发展需求。 近两年以来,物美先后并购北京超市发、美廉美等零售企业,但物流能力的不足,也使 得物美一直无法在全部“物美系”企业中通过规模化配送实现价格优势。“华北物流中心的 建立,将使得物美、美廉美等企业的物流系统实现统一。”吴坚忠表示。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以强大物流实现低廉单价,一直是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 零售巨头们在全球范围内所向披靡的制胜法宝。物美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使其作为民族零 售业的代表,获得了与沃尔玛、家乐福叫板的底气。(返回目录) 集运上海公司单周揽箱量再创新高 中海集运上海公司今年第 26 周(6.25—7.1)揽箱量共计 35189TEU,再次刷新了该司 单周揽箱量最高纪录,为集团成立十周年献上了贺礼。 该司今年以来把握时机,早作准备,加强精细管理,取得了揽箱佳绩。主要措施有: 一是做好航线货源结构的精细化管理。该司加大了对 BCO 直接货主的市场开发,以提 高基础货源比例,降低市场波动对航线的不利影响;上半年自签和参与维护的大型 BCO 客户 超过 65 家,其中包括三星、索尼、家乐福、拜耳、柯达等世界知名企业。 二是加强航线舱位的精细化控制。各航线制定严格的舱位分配计划和销售计划;加强 订舱进度和预计实装数的监督;及时进行舱位使用率分析,制定针对性措施;加强对客户退 关率的跟踪,尤其是大票货和小舱位船舶的退关率;航线和现场通力配合,加强大小箱型和 轻重货的搭配,根据航线的市场情况主动揽取箱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0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三是强化运价的精细化操作。该司强化了 CRM 运价审核职能,制定了《运价管理审核 规定》;在航线原来《销售预案》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和完善,推出航线《运价定价会议制度》 , 确定下周各航次的营销策略;加强与集运商务部的请示汇报,取得支持和形成合力;积极加 强和维护长期合约和大客户的和履约和服务。 四是加大合作,推动长江深度开发。该司坚持合作双赢的经营方针,全力推进海铁联运, 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丰富服务手段,提升市场竞争力。 近期,集团和集运领导对该司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返回目录) 中远物流为央视“香港回归十周年”直播提供全程物流服务 6 月 13 日—16 日,以促进中日韩三国产业合作、推进东亚经 济一体化核心进程为主题 的“中日韩产业交流会”在韩国首尔召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大企业的唯一代表受邀参会并 发表演讲。周云杰副总裁代表我集团参会。 会上,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代表海尔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主题向与会的各界人士 介绍了海尔集团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促进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意见。(返回目录) 联邦快递拓宽在京服务网络 全球最具规模的快递运输公司联邦快递拓宽了在北京的服务网络。日前,位于上地地区 的地面操作站正式宣布投入运营。该操作站是联邦快递在北京成立的第三个地面操作站。 2007 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据预测,今年 GDP 增幅将达到 10.4%,以 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是物流业产值增幅迅猛的主要地区之一,已经成为推动北京市经济增 长的主要力量。随着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外资企业在京投资不断扩大,与之相 符的物流配送网络已经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联邦快递中国区国际业务副总裁钟国 仪表示:“之所以选择在上地地区建立地面操作站,是看到该地区是高新产业的中心,也是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1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北京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当地众多公司对安全、可靠且快速的快递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返回目录) 诚通发展完成水泥项目合资和收购工作 根据在香港上市的中国诚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诚通发展”)公告,该公司与世界前十 大水泥企业之一的 Cimpor Cimentos de Portugal, SGPS, S.A.(“葡萄牙水泥” )的合资项目于 最近全部完成。 去年 10 月,诚通发展和葡萄牙水泥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在香港投资组建葡萄牙诚通(中 国)水泥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其 中诚通发展以全资持有的香港海南矿业的股权(持有苏州南达水泥的 71.03%股权)出 资占 20%的股权,葡萄牙水泥以现金出资占 80%的股权,双方共同推进收购山东榴园新型 水泥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 经过努力工作,合资公司对榴园水泥 60%股权的收购事项,已于 2007 年 5 月取得了中 国政府的批准。与此同时,诚通发展持有的苏州南达水泥有限公司 71.03%的股权已正式重 组进入合资公司。 目前,合资公司已经在山东和江苏拥有 280 万吨水泥产能,并在苏州、淮安、枣庄有 400 万吨的在建项目,合资公司在山东、浙江、江苏等地调研新的收购目标。合资公司计划 经过未来三年的发展,在中国华东地区的水泥产能达到 1000 万吨。 本次合资完成是诚通集团与世界跨国公司的一次成功合作。诚通发展的主要业务为土地 资源开发与物业发展,水泥生产与加工销售与其主业有关联性。引入国际著名的水泥企业重 组苏州南达水泥资产,将使诚通发展集中精力发展主业的同时,继续得以分享中国水泥行业 快速增长的成果。(返回目录)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2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产业分析】 企业供应链上的支出分析及改进方案 在全球经济试图摆脱衰退之际,成本控制成为新的商业颂歌。突然间失去了增加收入的 能力,企业被迫想方设法控制成本,以保持利润。 现在,大多数企业在缩减内部运营成本方面已经黔驴技穷,而开始盯着扩展的供应链上 的成本。这是很有道理的:在外部供应商身上的支出,是大多数企业支出项目中最大的一笔, 每收入 1 美元,大概就有 50 美分花在这上面。要有效地控制这一方面的成本,首先就要对 公司的支出进行透彻的分析。 支出分析(Spending Analysis)应用正确,能够为识别支出模式提供所需的洞察力; 最大化购买的调控能力;执行信息化的资源采集和供应管理决策;推动遵守合约和供应商绩 效的持续改善;优化预算和计划;测量成本、通货膨胀和其他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Aberdeen 的发现 在 2002 年 11 月,Aberdeen Group 和 Penton Media 的供应链团队一起,对全球 157 企业的支出分析流程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发现,全球的企业一起掩盖着一个不可示人的小 秘密:几乎没有企业真正了解他们的支出具体是多少,用在什么产品和哪个供应商身上。 虽然,有约 80%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支出分析对他们的成功“非常重要”或“至关重要”, 13%的供应链管理人员认为支出分析“重要”,剩余的 5%认为“有点重要”,而没有人选择“根 本不重要”。令人吃惊的是,只有 51%的企业已有正规的支出分析。总体上,大企业比小企 业更倾向于进行正规的支出分析。支出分析的标准化很可能就是促使大企业能缩减 16%的总 支出,而中小企业只能做到 11.8%的原因。 如果不重视,或者在匆忙或特定的情况下才做支出分析,会导致分割的购买策略,从而 导致不当的购买决策和失去节约成本的机会。据 Aberdeen 保守的估计,支出分析能力不足 使企业每年失去了节约 2600 亿美元的机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3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看到这样的结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支出分析不足是企业的一种流行病,使企业无法 通过控制成本来最大化企业绩效。 支出分析的障碍 如果支出分析如此关键,为什么对很多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挑战?支出分析一直以来都是 耗时和耗力的过程,要求合并和分析从企业内部、外部多个业务系统中提取的数据。难怪, 最典型支出分析项目需要花费几星期,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Aberdeen 的另一项研究发现, 支出分析活动占用了一个管理日常用品的经理 1/3 以上的工作时间。 Aberdeen 认为,妨碍有效支出分析的五大障碍是: 不同的数据源 支出信息存在企业内部的多个业务系统中,包括应付账目、总账、ERP、 采购系统等。关键的支出信息也存在企业外部系统中,包括信用卡、采购卡 (Procurement-Card,P-card)系统,自动票据交换所(ACH,Automated Clearinghouse), 以及外包服务提供商的业务系统等。 从这些全然不同的系统中收集数据一直是手工的、费时的过程。更糟的是,大多数公司 只从内部的财务系统中抽取支出信息。这样狭窄的定位,使企业不容易看到企业支出的全貌, 迫使企业在信息不全的条件下制定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策略。 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支出数据 有效支出分析所需要的详细信息是在 ERP 和其他非结构 化系统中找出来的。这些信息经常会有错误或丢失关键数据项,比如供应商的名字、产品属 性或者账簿代号等。 专业分类能力有限 修正支出数据错误需要员工使用产品和数据属性方面的域名专业技 术,不同的员工会采用不同的专业技术,这会导致数据检测、清理和分类活动产生不可预知 的结果。更为复杂的是,企业试图将这一流程自动化,就把数据清理和分类的任务交给对产 品和服务缺少理解的 IT 人员。这样,经常导致支出信息分类错误。 不一致的命名习惯 多个部件的数据在整个企业里都被当成一个产品;同样地,一个供 应商在不同的系统里又有不同的名字(比如 I.B.M,IBM 或者 International Business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4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System);很多时候,企业把一个公司不同的业务部门当作多个独立供应商。被调查的企业 中,60%的使用自己开发出来的一套规则来给支出信息分类,这样就给整合和分析外部系统 或新并购的企业系统中的支出数据造成了困难。 分析能力有限 超过 60%的被调查企业仍然使用基本的电子数据表为管理和分析支出信 息的主要工具。这使得分析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都有限制。 改进支出分析的法宝 医治这种企业疾病的药方是什么?这项研究指出,那些正从其支出分析中获取最大回报 的企业们身上,体现出五种“最佳行为”: 扩展分析对象 平均而言,对企业的一半以上支出项目进行分析的企业能够缩减 13.7% 的成本;相对而言,那些分析覆盖率低于 50%的企业只能达到 10%甚至更少。成本分析通常 包含的项目有:企业通常所需的运营物品和服务,包括 IT 设备、办公用品、专业服务、软 件、办公设备和家具、修配产品、IT 服务以及差旅费等。 在企业范围内分析支出 支出分析所产生的成本缩减的多少和这个项目在企业里的实施 范围直接相关。在整个企业范围里实施支出分析的企业能够获得的总成本缩减,几乎是那些 只在指定部门运用的企业的两倍。 对支出数据进行详细的分类 对支出数据的分类越详细,企业就越能更深入地看到支出 中存在问题,并能从中缩减更多不合理的支出。 用相关业务数据充实基础支出数据 最常见的充实核心支出数据的方法,是标明所有供 应商之间的“母子”关系(比如,要认识到 GE Plastics 和 GE Commercial Finance 都是 通用电气的子公司)。 将核心支出分析流程自动化 不到一半的企业运用了自动支出分析工具。总的来说,采 用自动化手段的企业对其支出分析的满意度是那些依然手工作业的企业的两倍。 面对全球经济的低潮,企业再也不能忽视支出分析这个问题了。这里提到的因素表明, 改进支出分析方法,对于企业在低谷中生存,以及经济复苏后增强竞争力都是关键的业务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5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略。 支出分析的核心流程 支出分析是收集、清理和分析企业支出数据,以便缩减成本和改善运营绩效的过程。 Aberdeen Group 的相关研究认为,有效的支出分析包括五个核心流程: 抽取:理想状态下,企业应该从内部和外部商业系统中抽取所有的支出数据。 检验:在分类和分析支出信息前,企业必须确保数据文件是准确和完整的。 清理和分类:企业必须对支出数据的成分和特性进行合理化和分类调整,去除不同命名 习惯的不一致之处。为了达到有效的分析, 企业必须把清理后的数据按照行业标准分类体系或者企业特定的分类法分类。 充实:详尽的支出分析要求企业用相关的业务信息,包括合同条款、建议的替代部件、 供应商的财务状况和业务信息等,补充清理后的数据。 分析:为了有效利用支出信息,企业里的各方面的员工——从日用品管理者到规划者、 财务经理—必须能够用先进的报表和分析工具访问和分析这些数据。 对以上活动频繁和反复执行的能力,是企业能够在目前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能 力。(返回目录) ※※※※※※※※※※※※※※※※※※※※※※※※※※※※※※※※※※※※※※※ 【典型案例】 质押监管:郑州中储物流中心探索实践的新型物流服务模式 质押监管是一种跨行业的合作,在我国尚属一种新兴的业务。它对我国目前的市场现状 比较适应,可以较好地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矛盾,同时,它也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增值 机会,可以很好地实现银行、融资企业和物流企业“三赢”的局面。2001 年以来,郑州中 储物资流通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累计办理质押监管业务融资额近 20 亿元,呈现出良好的 发展态势。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6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质押监管的模式介绍 质押监管的基本业务模式是监管人接受质权人(银行、担保公司等)的委托,对出质人的 质押物进行监管。质押物在质押期间的提取,必须有质权人的书面指令。监管人承担保管和 控货责任。质押监管的业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一、按质押监管融资服务的产品不同可以分为五类 1.仓单质押:指出质人以物流企业开出的仓单作为质押担保,银行给予融资的授信 业务。从担保种类而言,属于权利质押类,质押的标的是物权化的权利凭证——仓单,银行 对质物的占有方式为占有经过出质人和监管人同时背书过的仓单,监管人为仓单的出单人。 2.动产质押逐笔控制:指出质人以银行认可的合法的动产作为质押担保,银行给予 融资,且在授信期内通过银行审批更换所质押的动产的授信业务,监管人的控货方式为逐笔 控制。 3.动产质押总量控制:指出质人以银行认可的合法的动产作为质押担保,银行给予 融资,且在授信期内在满足银行核定的最低库存基础上可更换所质押的动产的授信业务。质 押的标的为监管人仓储保管的货物,银行委托监管人不间断的占有质物,但监管的质物是不 断更换的,在不同的时间表现为不同批次、种类,故称为“动态质押总量控制”。 4.买方信贷(保兑仓):银行在取得商品控制权的条件下,为买卖双方之间的先款 后货贸易提供封闭式采购融资支持。出质人及供应商实行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出质人不能 提供现货供质押,但其供应商能配合银行控制货权。指定货物到达指定监管人拥有使用权的 仓库后,由监管人确认出具仓单或清单,并按质权人约定实施控货监管。 5.开证监管:是指银行为进口商开立信用证向国外的生产商或出口商购买货物,进 口商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其余部分以进口货物的货权提供质押担保的货押业务。 二、按质押融资监管地点(即场所)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1.库内监管:质押物存放在中储所属仓库或中储租用管理的仓库且由监管人监管。 2.库外监管:质押物存放在第三人的仓库且由监管人监管。监管人可与第三人签订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7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委托监管协议。 市场及客户分布 目前,郑州市钢材市场以中心为核心向北、向西、向南呈放射状分布,形成了郑州地区 乃至河南省最为活跃的钢材市场群,这一区域积累了郑州地区钢材贸易主体的 80%以上。市 场年交易量 600 多万吨,交易额 300 亿元左右,其中经过中心仓库的交易量近 150 万吨,年 交易额约 80 亿元。中心年库存钢材周转率在 15 次左右,市场交易活跃。 一、物流经过中心仓库交易(下称经库交易)情况结论: 钢材市场交易总体呈现出平稳的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在 20%左右,有些年份增长率 在 50%以上;市场潜力巨大。结论: 2006 年全年市场交易比较平稳;市场成熟稳定,宏观调空对市场总体交易冲击不大;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客户及类型划分 以郑州中储物资流通中心为核心,周边两公里范围内积聚了从事钢材经销商户 80%以 上。市场客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钢铁生产企业直销公司。如邯郸钢铁公司河南分公司、酒钢郑州公司、安钢郑州经销 公司、济源钢铁公司河南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南供销公司郑州经销公司、包钢郑 州销售公司、武钢郑州公司等。这些公司在郑州市均有注册,直接从事钢材经销业务,年销 售量在 10 万吨以上,其中酒钢华利源公司年销售量 50 万吨,目标为年销售量 100 万吨。 2.钢铁生产企业所设办事处或分公司。如新余钢厂、宝钢、梅钢、天津大无缝、攀钢、 济钢、临汾钢厂等。这些机构不直接从事经销业务,主要职责是负责控制库存,确保资金安 全。 3.经销商户。大经销商,如钢城、华丰、坤美、裕隆、大中原、勤之丰、亚泰、新亚实 业、融通、东联、新大地、天地大龙、包仓、博发等。这些经销商在郑州市场具有一定的规 模和实力,颇具影响力。其中,华丰、勤之丰、融通、大中原、新亚实业等贸易商年经销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8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在 10 万吨以上。 经销散户,这些商户数量众多,占经销商户约 80%,他们主要以对缝业务(搬砖头)为 主,每年也有几次抓住市场机会小批量进货,实行买断或一次性代理经营。 3.直接用户。鸽瑞、宇通、华驰、增奇新等。他们一般是生产加工企业,是钢材的需求 者和使用者。 目前郑州市场商流辐射范围:东至江苏徐州、山东菏泽;西达河南三门峡、陕西运城、 晋城;南到河南信阳、湖北襄樊、十堰;北及河南安阳、濮阳。 金融机构介入钢材市场情况 质押监管是金融服务产品,也是物流延伸服务产品。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是“资金银 行”,仓库是“物品银行”,客户是两种“银行”职能转换的需求者和受益者。通过这种方式, 银行吸收了存款,创造了乘数效应,提高了授信规模;仓库增加了吞吐,扩大了物流规模及 延伸收入;客户通过融资实现了规模经营,增强了企业实力,创造了规模效益。这样,银行 的金融创新,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创新和商户的经营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搭建起“三 赢”模式。 中心建有河南中储中原钢材城和物资大世界两个钢材市场,存储的主要物品是钢材,由 于钢材天然具有品质稳定、价值稳定、周转较快、适用广泛、价格弹性大以及易于变现等特 点,非常适合用于质押担保。正是因为钢材具有以上特点,目前郑州金融界均把眼光盯准这 个市场,纷纷与中心联系,希望能够通过合作开展质押监管业务。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光 大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已经在中心开展了质押监管业务,交行、招商、兴业银行以 及地方商业银行等也与我们联系,意欲进军钢材市场。在中心钢材市场这片不大的土地上, 各家金融机构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抢滩。 中储可以选择的质物品种 质押监管融资业务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可用于质押的货物品种虽少,但数量巨大, 而且理论上讲,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应可能发生质押业务,故该业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需求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29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旺盛。郑州中储物资流通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行营业部(主要是二里 岗支行)开展质押监管业务之质押物的选择标准及罗列如下: 一、选择的标准 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变质;市场需求大,容易变现;价格波动小;规格明确, 便于计量。 二、中储可以选择的质物品种及产量 1.黑色金属:我国 2006 年钢产量为 4.6 亿吨,一级市场价值约为 1 万亿元(扣除 钢厂自用部分),二级三级市场约为 1.5 万亿元。 2.有色金属:2006 年我国有色金属产量为 1900 万吨,按平均价格 3 万元计算,约 有 6000 亿元的一级市场。 3.煤炭:24 亿吨。 4.汽车:780 万辆。 5.石油:1.8 亿吨。 6.塑料:约 3000 万吨。 7.粮、棉、棉纱、纸品等。 中心的运营条件及市场优势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贯标单位,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基地之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 会 “推进流通现代化重点联系批发市场”,国内钢材仓储规模前 10 名单位,河南省仓储规 模最大企业,河南省物流协会副会长单位,郑州市规划的工业物流中心之一,郑州市发展现 代物流 11 家试点单位之一,郑州市具有配送资质的企业之一,铁道部重点货物运输户,郑 州市十大批发市场之一,报批中的郑州海关监管仓库,中国光大银行郑州荣华支行银企战略 合作协议,广发行商城支行定点融资仓库,中信银行银企合作框架协议单位,浦发银行郑州 分行城东路支行质押监管业务合作单位,中国工商银行银企合作框架协议单位,中国建设银 行银企合作框架协议单位,平安保险公司郑州分公司业务合作单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30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质押监管的实践价值 目前,在我国诚信经济相对脆弱的情况下,一方面,中小企业急需大量的流动资金发展 生产,融不来资金;另一方面,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角度考虑,大量的信贷资金不敢放贷— —银行放贷难、企业借款难。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这种融资上的“两难”矛盾目前在我国具有 普遍性。质押监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它较好地解决了银企之间的融资矛盾。 一、质押监管为企业正常运营提供支持 质押监管业务允许中小企业利用原材料和在市场上经营的商品作质押进行贷款,解决了 企业实现规模经营与扩大发展的融资问题,有效地盘活了沉淀的资金,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 量。物流企业为其提供了优质的第三方物流及其延伸服务,还使其能把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投 向核心业务——产品的生产(或)销售上。 二、质押监管促进了银行安全放贷 银行通过与物流企业的结盟,可以对中小企业发放频率高、数额小的贷款。有物流企业 负责监管质押物,既吸引了储户又达到了放贷的目的,而且资金是安全投放的,风险极低。 三、质押监管促进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 对于物流企业来讲,通过与银行合作,增加了物流附加值,提升了企业综合价值和竞 争力,并且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客户的商品产销供应链中去。 在质押监管的开展过程中,物流企业要根据银行和客户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运作模式, 还要在具体的过程中加强管理。质押监管对物流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提 出了新的课题,这也为物流企业实现增值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方面,物流企业要对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在选择客户时一定要谨慎,要重 点考察企业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要对质押商品的种类有一定的限制;价值的确定要合理; 要加强对单证的管理,保证仓单(或质押清单)的真实性、惟一性、有效性等。 另一方面,质押监管的有效开展,还需要物流企业的努力以及整个社会(特别是政府相 关部门)的理解、关注和支持。这包括它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宣传,制定标准和规范运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第 31 页 共 32 页 会员通讯(电子版)2007-7-15 第 130 期 对部分物流企业进行扶持以及设立专业的监管公司等。 质押监管已经发展成为中心一种新型的物流服务延伸产品,其意义是深远的。目前,这 一产品尽管在实践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质押监管必将对金融市场、物流运营、融资 途径及经营理念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关质押监管的理论研究也会在实践的不断推动下 被赋予新的内容。 通过质押监管合作方式,银行要求物品必须存放在中心仓库 (包括租赁库和监管库, 下同),中心为合作银行推介此类融资业务,在合作的同时促进业务相助相长。中心质押监 管业务开展以来,质押监管融资额度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2001 年,中心共办理 5 家, 融资额度为 0.4 亿元;2002 年共办理质押监管业务 9 家,融资额度 0.8 亿元;2003 年共办 理质押监管业务 15 家,融资额度 1.9 亿元:2004 年共办理质押监管业务 16 家,融资额度 2.4 亿元;2005 年,共办理动产质押监管业务 19 家,融资额度 3.4 亿元;2006 年,共办理 动产质押监管业务 21 家,融资额度 4.2 亿元;截至 2007 年 5 月底,共办理动产质押监管业 务 25 家,融资额度 4.2 亿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个结论:中心质押监管业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 势。(返回目录) (本期文章未署名者均由网络事业部供稿) 编委会主任:丁俊发 副主任:何黎明 戴定一 崔忠付 周林燕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毛 洪 史亘泰 刘乃杰 许军祥 余 平 沈进军 张 明 孟国强 黄久久 蔡 进 编辑部主任:晏庆华 杨凤玉 周雪松 胡大剑 任豪祥 孙 蕾 李锦莹 贺登才 钱 巍 熊致辉 责任编辑 :魏 然 地址:北京市月坛北街 25 号 邮编:100834 电话/传真: 58566588-117 E-mail:wlb@cflp.org.cn 网址:中国物流与采购网www.cflp.org.c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处编 中国物流联盟网www.chinawuliu.com.cn/ 第 32 页 共 3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