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pdf

时光停在你眼里╮8 页 604.39 KB下载文档
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pdf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pdf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pdf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pdf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pdf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pdf
当前文档共8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简报 2020年第1期.pdf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 简报 2020 年第 1 期(总第 9 期) 中科院南京分院编印 2020 年 4 月 22 日 【重要进展】苏州医工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科研攻关取得突破、 本 期 导 读 四家中科院研究所参加南京麒麟科技城重大项目线上签约、江 西省委书记刘奇调研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南京古生物所四 项成果入选 2019 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亮点工作-麒麟区域创新高地】自动化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 新研究院极低比特量化技术人工智能芯片 WATT A1 成功流片、 软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首届理事会一次会议召开、过程所 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首届理事会一次会议召开 【亮点工作-各研究所】南京土壤所牵头完成我国第一部基于定 量标准和统一分类原则的《中国土系志》、苏州纳米所在全国 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位列第四 【亮点工作-各中心】扬州中心全流程推动扬州市加入世界自然 基金会全球“净塑城市”倡议、泰州中心六届一次理事会召开、 物联网中心二届三次理事会召开、上海药物所苏州药物创新研 究院获批第三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 【重要进展】 ★苏州医工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科研攻关取得突破 —1— 2 月 12 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为配合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 防治工作需要,组织相关专家,经调查研究提出了疫情防治所需医学 设备清单并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第一批)” , 苏州医工所转化成果 ROFI 全自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成功入选,并 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上报至国家卫健委。目前,该产品已在河南省第 二人民医院、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投入使用。 此外,苏州医工所汪大明课题组日前开发出基于杂交捕获免疫荧 光法(HC-IFA)的新冠病毒现场快速核酸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实现 常温储存和运输,45 分钟左右出具定性检测结果,设备体积较小, 便于携带,可实现新冠病毒现场即时核酸检测。该系统的仪器已于 2017 年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针对新冠病毒开发的配套试剂盒于 2020 年 2 月 14 日通过中国药品检定研究院检定,完成了 600 例以上 样本临床试验,对照符合率达 99%以上,并于 3 月 24 日通过国家药 监局审批,取得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四家中科院研究所参加南京麒麟科技城重大项目线上签约 3 月 5 日,南京麒麟科技城举办重大项目线上签约仪式,南京市 市长韩立明出席。计算所、微电子所、软件所、上海巴斯德所等相关 负责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完成签约。 “中科院计算所南京所区”项目 占地面积近 200 亩,按照一所两地三园的总体思路,以“信息高铁科 技创新综合实验平台”为依托建设,同时围绕卫星通信产业方向,以 “中科晶上”为龙头,建设占地 500 亩的信息高铁科技创新产业园, 力争在南京麒麟科技城打造千亿元市值的产业集群,建成全国通信产 业地标。“中科院微电子所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项目将开展人工智 能模型算法、类脑超算平台、人工智能应用等重点方向的技术研发与 工程实现,计划用五年时间建成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类脑超算平台。 “中科院软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项目将构建软件产业技术与应 用生态,建设软件产业新型智库,并计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 合作筹建软件学院。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南京分所”项目以抗体与 —2— 疫苗的研发及承载上海巴斯德所相关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落地为主要 目标,同时建立生物安全前沿交叉平台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调研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 4 月 1 日,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调研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省委 常委、秘书长赵力平,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吴晓军等陪同调研。 刘奇一行参观了南昌研究院展厅、微纳加工平台,实地考察了研究院 平台建设情况,听取了研究院发展历程、建设规划、人才团队、科研 方向布局及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介绍。刘奇充分肯定了南昌研 究院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南昌研究院结合自身特色,着力构建以国家 级创新平台为引领、产业创新平台为主干、各类创新平台优势互补的 创新格局,加强与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的互动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加快形成与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体系。 ★南京古生物所四项成果入选 2019 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4 月 7 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2019 年度中国古生物 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其中,由南京古生物所领衔完成的四项成果 入选,包括陈哲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 期演化”,泮燕红研究员主持完成的“侏罗纪带羽毛恐龙为鸟类羽毛 的分子演化提供直接证据”,王博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白垩纪缅甸琥 珀揭示远古森林环境和被子植物昆虫传粉证据”和殷宗军研究员主持 完成的“六亿年前化石揭示动物胚胎发育方式起源之谜” 。此外,黄 璞助理研究员参与的“亚洲最古老、泥盆纪面积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 最早的根座型根系”研究也入选此次十大进展。 【亮点工作-麒麟区域创新高地】 ★自动化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极低比特量化技术人工智 能芯片 WATT A1 成功流片 1 月,由自动化所南京人工智能芯片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边缘 端深度学习推理芯片 WATT A1 成功流片并完成测试。WATT A1 芯片 基于量化神经处理器 QNPU(Quantized Neural Process Unit)架构, —3— 是一款国际领先的极低比特量化技术人工智能芯片,突破了“内存墙” 的世界难题,峰值计算能力达到 24 TOPS,能效比达到 6 TOPS/W, 具备高算力、高效能、低时延等突出特性。 ★软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首届理事会一次会议召开 1 月 13 日,软件所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理事会成立大会暨首届 理事会一次会议在麒麟高新区召开。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研究院章程, 任命了首届领导班子,听取了研究院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 2019 年 工作总结和财务决算、2020 年工作计划和财务预算,审议通过了研 究院主要管理制度。研究院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开展基础 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示范及产业化,未来将建立北京和江苏两 地协同、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推动建设创 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三链融合”的软件产业创新生态。 ★过程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首届理事会一次会议召开 1 月 14 日,过程所南京绿色制造产业创新研究院首届理事会一 次会议在麒麟高新区召开。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创研院章程,任命了首 届领导班子。随后,理事会听取了创研院 2019 年工作总结及 2020 年 工作计划的汇报,审议通过了行政、人事、财务、科研项目等各项规 章制度。未来创研院将重点开展节能环保装备、清洁能源技术、绿色 材料技术、资源循环利用、危废处臵与安全生产等科研与成果转化, 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制造科技库、数据库、人才库和智库,建设以绿 色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和过程所华东产业基地。 【亮点工作-各研究所】 ★紫台等提出利用事件视界望远镜黑洞偏振观测探索轴子的新方法 日前,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公布了其对 M87 星系中 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成像观测结果,这是人类首次直接对黑洞成像,而 EHT 的观测结果又一次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对基础物理理 论的认识具有深远影响。紫台与理论物理所、美国犹他大学等单位的 研究人员合作,提出 EHT 对黑洞高分辨率的偏振成像观测可用于探 测一类称作“轴子”的新物理粒子。该项研究近日发表于著名学术期 —4— 刊《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南京土壤所牵头完成我国第一部基于定量标准和统一分类原则的 《中国土系志》 自 2008 年起,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 土系志》编制” (2008FY110600)与“我国土系调查与《中国土系志 (中西部卷) 》编制” (2014FY110200)支持下,由南京土壤所牵头, 联合全国 24 家高校院所,开展了我国基于中国系统分类的基层单元 土族-土系的系统性调查研究。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调查了近 7000 个典型土壤单个土体,建立了近 5000 个我国典型土系,日前完成了 以省区为单位的我国第一部基于定量标准和统一分类原则的《中国土 系志》 ,将为相关行业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南京地理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合专项东非启动暨对接会在姆万 扎市召开 1 月 14 日,南京地理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重点 专项项目“东非大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湖泊流域综合管理”东 非启动暨对接会在坦桑尼亚姆万扎市顺利召开,来自国内相关合作单 位及坦桑尼亚渔业研究所、维多利亚湖渔业组织、维多利亚湖流域管 委会的近 30 名中外科研人员参会。会议就中方与坦方科研机构合作 备忘录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姆万扎研究任务等事项初步达成一致, 为项目后期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南京天光所球冠面上的正交函数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日前,南京天光所郑奕课题组系统推导出球冠面上的正交完备函 数系的获得方法,在此基础上获得了 3 组具有解析表达的正交、完备 函数组。该项研究近日发表于国际知名光学期刊《光学快报》 (Optics Express)。国际评审对此项研究给予了较高评价: “该研究具有重要意 义,正如人们所知正交基底对于描述物理过程十分关键,所获结果将 对这一领域产生显著影响”。 ★苏州纳米所在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位列第四 4 月 3 日,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科协开展的 2019 年大众创业 —5—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评估结果发布,苏州纳米所在全国 120 家双创示范 基地中排名第四、在江苏省内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中位列第一。自 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授予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以来,苏州纳米所积极发挥国 立研究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建立健全双创体制机制、集聚创新载 体资源、建设公共技术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立体化协 同推进,逐步构建起“创新研发单元+公共技术平台+青年创新工场+ 产业社区”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亮点工作-各中心】 ★常州中心-多家分中心荣获常州科教城表彰 3 月 20 日,常州科教城召开“内涵发展提质年”暨机关作风建 设动员大会,隆重表彰 2019 年度做出突出贡献的院校、企业、单位 和个人。会上,常州中心荣获多项表彰,其中常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 所、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和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获优秀研发机构奖, 三家分中心已连续多年获此项荣誉称号,另有 3 名科研人员获金凤凰 人才“青年蓓蕾奖” ,多项发明专利获创新成果奖。 ★扬州中心-中心全流程推动扬州市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净塑 城市”倡议 4 月 10 日,扬州市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 签署合作意向书,加入 WWF 全球“净塑城市”倡议,进一步推动塑 料等垃圾治理及可持续发展,打造“无废城市”先锋样板。在“净塑 城市”项目申报过程中,扬州中心协助 WWF、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 同扬州市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系,全流程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后期, 中心将深度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整合中科院创新资源与扬州市 产业资源,成立垃圾分类与资源再生利用研究中心,并推动塑料包装 减量、再生利用、污染监控等一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泰州中心-中心六届一次理事会召开 4 月 16 日,泰州中心六届一次理事会召开。会上,南京分院和 泰州市政府签署了《进一步推动中科院泰州中心建设的合作备忘录》 。 随后,理事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心章程及第六届理事会成员名单, —6— 宣布了新一届中心主任人选,并审议通过了中心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 法、主任绩效考核办法及中心 2020 年工作重点与五年发展规划等事 项。自 2006 年泰州中心成立至今,中科院与泰州市已签署了四轮五 年合作协议,今年起双方将进入第四个五年合作期。 ★苏州育成中心-上海药物所苏州药物创新研究院获批第三批国家专 业化众创空间 3 月 25 日,根据《科技部关于第三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备案 示范的通知》(国科发区„2020‟73 号),上海药物所苏州药物创新 研究院获批第三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研究院专注于建设国内领先 的新药研发技术支撑链条,旨在打造涵盖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 床研究、原料药生产、制剂中试及上市生产等环节的完整平台体系。 ★物联网中心-中心二届三次理事会召开 1 月 8 日,物联网中心二届三次理事会召开。会上宣布了中心新 一届领导班子。未来中心将继续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结合国家 及地方政府的新规划新任务,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开展新一轮研发布 局,加大产业孵化力度,全力支持物联网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3 月, 中心“智慧船闸示范应用”项目入选江苏省工信厅 2019 年智慧江苏 重点工程。 【简讯】 1、紫台、中科大和美国犹他大学等 14 家单位组成的国际研究团 队在揭示神秘紫外辐射起源上获得新发现,为莱曼-阿尔法团块的能 量来源提供了证据。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Nature Astronomy)。 2、南京天光所研究团队日前首次成功将紫外金增强型反射镜反 射波段拓展至 310 nm(反射率达到 98%),这是目前兼顾该波段 (310-400 nm)反射效率最高的反射膜系,将有力支撑地面天文设施 在近紫外波段的天文观测研究。 —7— 发送:院机关相关厅局、分院系统各研究所、在苏各中心、麒麟各研 发平台及相关研究所 抄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南京市科学技术局、南京市“两落地一融 合”推进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方圆 沈琛骐 —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