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531 文印返-第四期-共桐富裕.docx
共 桐 富 裕 (实践创新) 第4期 桐庐县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 年5 月30 日 编者按:莪山畲族乡作为杭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拥有 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中国畲族第一乡”,莪山乡坚持将 “民族”作为最大特色,全力推进民族元素融入文化、生态、改 革、民生等,探索走出“民族乡村”致富的“四大路径”。现将 该经验予以刊发,供大家参考。 - 1 - 厚植民族主色 走准“四大路径” 莪山畲族乡奋力打造民族乡村共富标杆 莪山畲族乡是全省 18 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也是杭州地区 唯一的少数民族乡,素有“千年山哈·百年畲乡”之称。近年来, 莪山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立足 民族特色,心系群众亟需,找准“四大路径”,有效探索出了一 条民族乡村共富之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保持在全国 45 个畲族乡镇之首。2019 年创成“中国畲族第一乡”,是中国 (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永久落户地,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 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文明乡、 国家卫生乡等荣誉。 一、始终坚持走文化路,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 民族文化是民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势。一是让文 化成为看得见的风景。建成畲族馆、山哈风情大道、红曲酒馆、 畲乡文创中心等民族特色地标 10 处,打造以“李氏花厅、畲族 村落、非遗街区”为代表的畲寮风貌。全力推进数字文旅建设, 开通“畲味莪山”抖音号、 “云游畲乡”直播、vlog 数字文旅乡 村等,活跃粉丝数超 5 万人;助力打造网红民宿 8 家、网红村落 4 个、网红民俗 10 余种,让独具特色的畲风畲景随处可见。二 是让文化成为一家亲的纽带。建成 8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 实现村域文化礼堂全覆盖,其中龙峰民族村文化礼堂被评为省级 - 2 - “五星”礼堂。推进畲乡红色文化、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等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熔铸。创新莪山“红色文化+畲族文化”融 合发展模式,讲好民族团结历史故事,传承保护莪山特有的民间 文艺、手工技艺和乡土资源,让畲族节日共庆、技艺共传、美食 共享等文化民俗载体成为民族一家亲,同走共富路的精神纽带。 三是让文化成为共富裕的源泉。以“一带一园两中心”为总体规 划,把重塑民族文化体系,打造“畲族文游小镇”作为发展总方 向,全力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域研学基地。推出“五 个一”特色文旅产品,加大畲家宴、畲服饰、畲礼品等开发推广, 市场化运作“三月三”“开酒节”等民族节庆活动,2021 年,接 待游客达 6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益超亿元。 二、始终坚持走生态路,注入共同富裕新动能 努力夯实生态环境这一重要基石,最大限度提升民族特色产 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把美丽串连成全域景区,统筹推 进美丽庭院等“五美”建设,创成全域国家 AAA 级景区,实现 AAA 级景区村庄全覆盖,龙峰民族村、中门民族村、新丰民族村 3 个 行政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莪山民族村、新丰民族村入 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塘联村创成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先后接 洽蓝城实业、开元一然文旅集团、中青旅等社会资本,计划招引 投资超 3 亿元,形成策划、规划、运营“三位一体”农文旅融合 发展新格局。二是把美丽培育成产业优势,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 产业发展,建成酒香龙峰、果香塘联、稻香沈冠、宿美新丰等 - 3 - “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落,稳步实现“百亩大樱桃、千亩精品 稻、万亩高节竹、十万斤红曲酒、百万只黄金粽、千万元好民宿” 等特色产业规模。2021 年,“畲味莪山”乡域品牌销售额超 8000 万元。三是把美丽转化成富民之路,开展“空心村二次创业”试 点,发布全国首个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编制《“文游山 哈”共富综合体建设方案》,成立石榴红乡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形成村集体资源统一入股、统一招商、统一运营体系,构建“平 台+农户”富民利益联结机制,村级集体经济“5030”目标全面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领跑全国畲乡。 三、始终坚持走改革路,创新共同富裕新实践 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并重,为治 理能力提升和共同富裕提速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坚持效能至上。 围绕省市县数字化改革总体部署,不断推动“能感知、全整合、 重应用”的数字化改革,探索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兼容的“数智 莪山 共富畲乡”平台,重点推广数字农业、数字教育、数字文 旅等应用场景,相关做法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半小 时》等聚焦报道。二是坚持服务至上。探索建立“一屏掌控、一 网覆盖、一码通行”整乡智治模式,实施“数智”防疫、优化 “天眼”布点、推进“雪亮工程”,打造平安莪山“数字哨兵”。 提升未来邻里、智慧交通、电力驿站、帮老助残等场景应用,打 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积极推广“亲民快速道”微信小程 序,努力实现 2996 户莪山群众、100 名乡村两级干部、16 名网 - 4 - 格员全覆盖,架起群众和干部之间的“连心桥”。三是坚持民本 至上。探索建立“乡村生态”监测体系,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 实时监测、预警、处置,打造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深化“稻鱼 共生”数字农业系统,实现“一亩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 产业目标。围绕民族共富主题,积极打造“共富一张图”,创新 开发“低收入农户帮促”“就业帮扶”“乡贤促富”等平台,实现 精准帮扶,助力共同富裕,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保持全国 45 个畲族乡镇之首。 四、始终坚持走民生路,凝聚共同富裕新能量 稳稳铸牢民生幸福这一重要底线,最大限度凝聚民生事业的 奋进力量。2017 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835 元 增加到 38284 元,增长 93%。一是办实事,聚民心。统筹各项民 生事业发展,每年新增财政收入 2/3 以上用于医疗、教育、交通、 基础设施改善等民生实事。发布“幸福八条”,保障低收入群众 和残障人士的生活需求。率先开通乡域公交环线,成立教育基金 吸引优秀教师,成功打造首个“5G+VR”数字课堂,开设畲医畲 药馆引进老中医,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畲乡百姓心坎上。二是促 团结,聚民智。打造民族团结示范窗口,组建畲乡代言人、团结 姐妹花等共建队伍 6 支,不断畅通畲汉百姓交往交流交融渠道。 推进基层协商向村级扩面,建立庭院议事会、新村夜话等协商机 制,实现“协商驿站”7 个村全覆盖,2021 年,乡村两级共组织 各类协商议事活动 80 余次,参与村民超 1200 人次,百姓参与产 - 5 - 业发展、创新创业、勤劳致富的热潮被持续掀起。三是强根基, 固平安。持续完善和深化“大平安”体系建设,优化网格队伍建 设,畅通群众信访诉求渠道,提升初信初访化解率,优化矛盾调 处“3+2”机制。近年来,信访效能指数优秀,按期受理率、按 期办结率、回访核实率均达 100%,“12345”过程性考核居全县 第一,进京赴省到市越级访零发生。完善重点人员“一人一包案” 稳控机制,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化解制度,建立“调解员+网格员+ 法官联络员+律师”的基层调解队伍,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 不出乡”,连续 15 年保持无民族矛盾良好局面。 送:桐庐县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 发:桐庐县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领导小组成 员单位。 桐庐县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标杆领导小组办公室 - 6 - 2022年5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