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区域差异性与模式选择.doc
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区域差异性与模式选择 刘明菲,周梦华 (武汉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研究是合理建设农业物流园的基础, 也是发展农业物流的关键。 本研究选取湖北省为样本,从内生能力和持续服务能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 的评价指标体系,以 SPSS14.0 软件为分析工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 17 个市的农业 物流园服务能力进行了分层评价和综合评价, 并筛选出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 分别为规模能力,配套设施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政府支持能力;其次采用聚类分析法,根 据农业物流园的服务能力水平,将湖北省 17 个市划分为五个区域,分析了农业物流园服务 能力区域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农业物流园发展模式最优选择。 关键字: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区域差异性;模式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Spatial Variation and Model Choice of Service Capacity of Agriculture Logistics Parks Liu Ming-fei Zhou Me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Hubei, 430070) Abstract: Building agriculture logistics parks and developing agriculture logistics ar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ervice capac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ervice capacity of agriculture logistics parks in Hubei province, this article build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ervice capacity from two dimensions, including endogenous growing capacity from microscopic perspective and sustainable service capacity from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With Spss14.0, according to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t implements the layered and integrated evaluation, and filters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include scale capacity, facility coordination capacity, information technique capacity and supporting capacity of government. Then according cluster analysis, it probes its spatial variation on service capacity of agriculture logistics parks, and divides 17 cities in Hubei province into five area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service capacity of agriculture logistics parks in Hubei province, this article also puts forward different types of agriculture logistics parks for different areas. Key words: agriculture logistics parks; service capacity; evaluation system; spatial variation; Model Choice 引言 集农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信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物流园,能够保证农产品顺 利流通和增值,它是农业物流的重要节点,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农业物流 的运行效率。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农业物流园的服务能力跟不上农业物流的发展需要,如何 提高农业物流园的服务能力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物流服务能力是从物流企业的物流能力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之一,是直接面向客户的能力, 1 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当前关于物流服务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的物流服务能 力的界定、构成与评价、提高措施等研究,针对具体的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研究十分缺乏。 在物流服务能力概念界定方面,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2002)认为广义上的物流服务能力是 指物流企业所能满足客户的物流及其相关需求的能力[1];张新安等(2003)将物流服务能力定 义为物流企业开发和提供满足顾客期望的物流服务产品的能力[2]。在物流服务构成要素与评 价方面,马士华,陈铁巍(2004)认为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能力由时间效率要素、信息要素 和客户要素构成[3];Lai K H(2004)研究了基于企业资源约束下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物流服 务能力,并将物流服务分为增值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和促进运输服务[4];李少蓉,赵启兰 (2010)从运作时间效率、信息服务、成本和企业发展能力四个维度建立了基于熵权一双基 点法的物流服务能力评价模型,运用算例对物流服务能力进行了评价[5]。在相对微观的物流 服务能力方面,徐佳(2006)研究了物流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并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 了对配送中心服务能力的动态评价[6];牟宁,余开朝(2010)面向制造业,就第三方物 流企业服务能力从运输、仓储、管理、客户服务、响应、配送、信息化水平能力七个方面,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服务能力评价模型[7];赵启兰(2010)研究了大规模定制物流服务能 力,并认为该物流服务能力由技术子能力、市场识拓子能力、组织管理子能力以及整合子能 力四方面构成[8]。在总结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立足于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的发展态势,对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进行解构,构建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 评价体系,以SPSS14.0软件为工具,通过主成分分析测定湖北省17个市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 的得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了解服务能力的区域差异性,最后寻求适合各区域的能力积累和 发展的途径。 一 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是指农业物流园从接收客户需求到完成客户需求期间,所能满足客 户的农业物流及其相关需求的能力。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受到宏观微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基于Michael E.Ponrter的竞争力理论,本文认为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由微观层面的内生能 力,以及宏观层面的持续服务能力构成。根据评价指标选择的科学性、客观性、可得性和可 操作性原则,我们选择了23个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以上两个要素。 内生能力侧重于农业物流园产业内部成长性的因素,涉及产业规模、结构、配套设施、 需求、供给等因素。主要衡量指标包括:X1已运营农产品物流园数量(个)、X2在建农产品 物流园数量(个)、X3铁路营业里程(公里)、X4公路总里程(公里)、X5第一产业比重 (%)、X6农林牧渔总产值(亿元)、X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亿元)、X8农林牧渔业劳动 力(万人)、X9年末耕地面积(千公顷)、X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11农业机械 总动力(万千瓦)、X12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持续服务能力是指对农业物流园的发展有直接或间接促进作用的诸如政策、文化、创新、 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要素,主要的衡量指标包括:X13互联网用户(万户)、X14高新技术总产 值(万元)、X15邮电业务收入(亿元)、X16专利授权当年累计(项)、X17技术改造投资(亿 元)、X18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X20第一产业投资(亿 元)、X21第一产业投资增长率(%)、X22第三产业投资(亿元)、X2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率(%)。 2 二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主成分分析 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本文研究对象涉及湖北省17个市,即武汉、黄石、十堰、宜昌、襄阳、荆州、荆门、鄂 州、孝感、黄冈、咸宁、随州、恩施、仙桃、潜江、天门和神农架。为了保证数据的可得性 和有效性,数据均来源于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统计年鉴 2010》以及相关政府网站。 为了防止数据的量纲差异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在主成分分析之前首先用SPSS14.0 软件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得到标准化的数据。 2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分层评估 (1)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内生能力评估。首先对湖北省17个市农业物流园内生能力进行 评估。利用SPSS14.0分析软件对内生能力包含的12个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 到KMO值为0.655,大于0.5,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因此适合进 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到表1。 表1 内生能力主成分提取分析表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 方差的 % 累积 % 1 5.514 45.947 45.947 5.514 45.947 45.947 2 3.240 26.999 72.946 3.240 26.999 72.946 3 1.235 12.295 85.241 1.235 12.295 85.241 4 0.830 4.916 90.157 5 0.559 4.660 94.818 6 0.231 1.928 96.745 7 0.160 1.333 98.078 8 0.107 0.894 98.972 9 0.072 0.599 99.571 10 0.024 0.199 99.770 11 0.023 0.189 99.959 12 0.005 0.041 100.000 由表1可知,前三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5.241%,因此提 取前三个因子F1、F2、F3为主成分。计算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果如表2所 示: 表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指标 编号 主成份 F1 F2 F3 已运营农产品物流园数量 X1 0.607 0.489 0.472 在建农产品物流园数量 X2 0.708 -0.289 0.482 3 铁路营业里程 X3 0.526 0.798 0.224 公路总里程 X4 -0.081 0.705 0.265 第一产业比重 X5 -0.056 -0.814 0.329 农林牧渔总产值 X6 -0.111 -0.152 0.964 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X7 -0.142 -0.547 0.723 农林牧渔业劳动力 X8 0.848 -0.216 -0.182 年末耕地面积 X9 0.901 -0.301 -0.16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X10 0.676 0.482 -0.274 农业机械总动力 X11 -0.201 0.857 -0.336 货物周转量 X12 0.348 0.809 0.024 指标因子在主成分上的载荷越高,表明对该主成分的解释程度越高。主成分F1在X1、X2、 X8、 X9、X10上的载荷较大,这5个指标都是反映农业物流园及农业物流园产业的规模,因此 将F1定义为规模能力因子;F2在X3、X4、X11、X12上的载荷较大,这4个指标反映的都是农业 物流园建设所需的相关设施设备,因此将F2定义为配套设施能力;F3在X5、X6、X7上的载荷 较大,这3个指标反映的都是农业物流园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将F3定义 为结构能力。 通过计算三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的系数,我们可以得到各主成分得分的计算公式,即 F1=0.26X1+0.21X2+0.22X3+0.32X4-0.02X5+0.41X6+0.31X7+0.36X8+0.38X9+0.21X10+0.36 X11+0.15X12 F2=0.27X1-0.16X2+0.44X3-0.05X4-0.45X5-0.08X6-0.30X7-0.12X8-0.07X9+0.38X10-0.13 6X11+0.45X12 F3=0.42X1+0.64X2+0.20X3+0.24X4+0.30X5-0.10X6-0.13X7-0.16X8-0.15X9-0.25X10-0.3X1 1+0.02X12 根据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所有主成分方差贡献率所计算出的权重加权,即可得出 湖北省17个市农业物流园内生能力的评价公式: A1=0.539F1+0.317F2+0.144F3 由此可以得出湖北省17个市农业物流园内生能力的分层得分以及在各主成分上的得分, 如表3所示。 表3 内生能力及相应主成分得分 地区 规模能力F1得分 配套设施能力F2 得分 结构能力F3得分 内生能力A1得 分 武汉 黄石 十堰 宜昌 襄阳 荆州 荆门 鄂州 4.586937 -0.72509 -1.08342 3.214159 3.724109 3.183241 1.301843 -2.06646 5.615934 1.16192 0.489731 1.494144 1.03517 -0.62373 -1.26204 1.031079 1.072185 0.014757 -0.25492 1.966825 0.40063 -1.95529 -0.68455 0.124324 4.586937 -0.72509 -1.08342 3.134159 3.724109 3.183241 1.301843 -2.06646 4 孝感 黄冈 咸宁 随州 恩施 仙桃 潜江 天门 神龙 1.003867 3.121911 -1.46491 -0.42191 -0.29784 -2.18564 -2.54474 -2.34337 -3.90268 1.00812 -2.68081 -1.14227 -0.13499 -1.26878 -1.29092 -1.205496 -0.74628 -1.344816 -1.10479 0.184791 0.728415 0.328116 0.512538 -0.51503 -0.53693 -0.22873 -0.25106 1.003867 3.121911 -1.46491 -0.42191 -0.29784 -2.18564 -2.54474 -2.34337 -3.90268 (2)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持续服务能力评估。采用和上述内生能力评估相同的分析方法, 我们对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持续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得到KMO值为0.755,Bartlett球形检验显 著性概率为0.000,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并且通过主成分提取分析以及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分 析可知:持续服务能力可以提取三个主成分,即在X13、X15上载荷较高的F4,我们将其定义 为信息技术能力;在X18、X19、X20、X21、X22、X23上载荷较高的F5,我们将其定义为政府支持 能力;在X14、X16、X17上载荷较高的F6,我们将其定义为创新能力。同时可以得出湖北省17 个市农业物流园持续服务能力的评价公式: A2=0.533F4+0.339F5+0.124F6 由此可以得出湖北省17个市农业物流园持续服务能力的分层得分以及在各主成分上的 得分,如表4所示: 表4 持续服务能力及相应主成分得分 地区 信息技术能力F4 得分 政府支持能力F5 得分 创新能力F6得分 持续服务能力A2 得分 武汉 黄石 十堰 宜昌 襄阳 荆州 荆门 鄂州 孝感 黄冈 咸宁 随州 恩施 仙桃 潜江 天门 神农架 10.12259 -0.24835 -0.87433 0.58217 0.774857 -0.0018 -0.43613 -0.82281 -0.56162 -0.2725 -1.14327 -0.84943 -0.61611 -1.04412 -1.19047 -1.88288 -1.53579 0.483123 0.445572 0.300798 0.399059 0.31317 -0.41271 -0.69772 -1.31301 0.186714 -0.08036 0.295618 -1.29826 0.1729 -1.37143 -0.001858 -0.160928 -0.7141 1.71095 0.322428 0.498113 1.687188 1.125597 0.577738 1.013511 -0.55216 0.797448 0.677754 0.307316 -1.22989 -1.5347 -0.92712 -1.55459 -0.56137 -0.95632 7.398855 -0.08013 -0.53731 0.649711 0.525014 0.012953 -0.16699 -0.85409 -0.14783 -0.12687 -0.66152 -0.9556 -0.73544 -1.05703 -0.92612 -1.00791 -1.32968 5 3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综合评估 在计算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两个层次得分的基础上,将各分层能力得分的方差占总方 差的比率作为权重,计算得出内生能力A1的权重为0.6546,持续服务能力A2的权重为 0.3454,加权计算出湖北省17个市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综合得分,如表5所示: 表5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分层及综合得分汇总表 地区 武汉 黄石 十堰 宜昌 襄阳 荆州 荆门 鄂州 孝感 黄冈 咸宁 随州 恩施 仙桃 潜江 天门 神农架 服务能力 内生能力A1 持续服务能力A2 总排名 综合得分 排名 得分 排名 得分 1 10 11 2 3 4 6 13 7 5 12 9 8 14 15 16 17 3.767781605 -0.566813187 -0.949407039 2.954783691 2.939051095 2.405252205 0.941390672 -1.768946386 0.721239755 2.324659017 -1.267755968 -0.552876273 -0.40522471 -1.908680806 -2.147533462 -2.015650446 -3.271263398 1 10 11 4 2 3 6 13 7 5 12 9 8 14 15 16 17 4.586937 -0.72509 -1.08342 3.134159 3.724109 3.183241 1.301843 -2.06646 1.003867 3.121911 -1.46491 -0.42191 -0.29784 -2.18564 -2.54474 -2.34337 -3.90268 1 5 9 2 3 4 8 12 7 6 10 14 11 16 13 15 17 7.398855 -0.08013 -0.53731 0.649711 0.525014 0.012953 -0.16699 -0.85409 -0.14783 -0.12687 -0.66152 -0.9556 -0.73544 -1.05703 -0.92612 -1.00791 -1.32968 由表5可知,湖北省17个市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武汉、宜昌、襄阳、荆 州、黄冈、荆门、孝感、恩施、随州、黄石、十堰、咸宁、鄂州、仙桃、潜江、天门、神农 架。 三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差异性和模式选择 1 聚类分析与区域差异性评价 为深入比较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区域差异性,本文以内生能力、持续服务能力 得分作为变量,采用 SPSS14.0 软件对湖北省 17 个市的物流园服务能力进行聚类分析,得到 的结果如表 6 所示: 表 6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区域分布情况 能力强度 聚类 数量 包含区域 强 Ⅰ 1 武汉 较强 Ⅱ 2 宜昌、襄阳 6 一般 Ⅲ 5 荆州、黄冈、荆门、孝感、恩施 较弱 Ⅳ 5 随州、黄石、十堰、咸宁、鄂州 弱 Ⅴ 4 仙桃、潜江、天门、神农架 由表 6 可知,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由强到弱可以划分为五大类,表现出如下的特 点: (1)Ⅰ、Ⅱ类区域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最活跃,但三个城市服务能力不均衡。武汉以 3.768 的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两个城市, 其内生成长能力与持续服务能力在湖北身也居首位。 总的来说,湖北三大圈即武汉城市圈、宜荆荆物流圈、襄十随物流圈中各有一个中心城市的 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较强,即武汉、宜昌、襄阳在各自所处的圈域中起着带头作用。 (2)Ⅲ类区域的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居中,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从整体看,该类区域的 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比较均衡,无论是综合得分还是分层得分在湖北省 17 个市中都属于中 等偏上的水平,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也没有急需改善的劣势。 (3)Ⅳ类区域的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较弱。该区域的五个城市总体优势不足,但在某些 方面的优势确十分明显,特别是黄石、十堰和咸宁的持续服务能力排名比较靠前,通过进一 步的扬长避短可以取得较好的发展。 (4)Ⅴ类区域的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最弱。仙桃、潜江、天门、神农架四个城市的综合 得分和分层得分均排在最后,因此提高该区域的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对发展湖北省农业物流 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基于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差异性的模式选择 为了更进一步测度湖北省各区域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差异性,以便选择与之匹配的 发展模式,本文汇总了 6 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如表 7 所示。 表 7 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各因子贡献率 层次 名称 Ai 主成分 对服务能力 名称 Fi 对 Ai 的贡献率 对服务能力的贡献 /% 率/% 规模能力 F1 0.539 0.352829 配套设施能力 F2 0.317 0.207508 结构能力 F3 0.144 0.094262 信息技术能力 F4 0.533 0.184098 政府支持能力 F5 0.339 0.117091 创新能力 F6 0.124 0.04283 的贡献率/% 内生成长能 力 A1 0.6546 持续服务能 力 A2 0.3454 由表 7 可知,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依次为:规模能力 ( 35.29% ) , 配 套 设 施 能 力 ( 20.75% ) , 信 息 技 术 能 力 ( 18.41% ) 和 政 府 支 持 能 力 7 (11.71%),这四个主成分对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贡献率达到 86.16%。因此,各 区域无论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处于何种水平,要想快速提升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都应该着 重完善这四种能力。但由于不同区域的城市在这四种能力上的排名如表 8 不同,各区域发展 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具体的发展模式完全不同。 表 8 不同区域物流服务能力得分排名 类别 城市 规模能力排 配套设施能 信息技术能 政府支持能 名 力排名 力排名 力排名 Ⅰ 武汉 1 1 1 1 Ⅱ 宜昌 3 2 3 3 襄阳 2 4 2 4 荆州 4 9 4 12 黄冈 5 17 6 10 荆门 6 13 7 13 孝感 7 6 8 7 恩施 8 14 9 8 随州 9 8 11 15 黄石 10 3 5 2 十堰 11 7 12 5 咸宁 12 11 14 6 鄂州 13 5 10 16 仙桃 14 15 13 17 潜江 15 12 15 9 天门 16 10 17 11 神农架 17 16 16 14 Ⅲ Ⅳ Ⅴ (1)在Ⅰ、Ⅱ类区域建立综合性的国际农业物流园。Ⅰ、Ⅱ类区域的规模能力、配套设 施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政府支持能力均较高,且武汉位于湖北的东部,襄樊和宜昌位于湖 北的西部,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分别向东西辐射则可以覆盖全国乃至海外,因此 可以在这三个城市建立综合性的国际农业物流园,成为湖北农产品流通最重要的节点。 (2) 在Ⅲ类区域建立全国性枢纽型物流园。该区域的农业物流园综合服务能力处于中等 偏上水平,规模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排名靠前,配套设施能力和政府支持能力排名落后,表 明该区域的农业物流园在规模和技术上已经具有一定的实力,能够辐射非常大的范围,但目 前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因此对该区域要加大投资,完善配套的设施设备,利 用已有的规模,建立辐射全国的枢纽型物流园。 8 (3) 在Ⅳ类区域建立区域组织型物流园。该区域的农业物流园综合服务能力处于中等偏 下水平,配套设施能力、规模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排名十分落后,目前还不适合建设大规模 的物流园,但该区域的五个城市处于湖北省的四个角落,是连接湖北省与周边省市的重要通 道,因此,可以在该区域建设区域组织型物流园,实现区域间农产品的流通。 (4) 在Ⅴ类区域建立城市配送型物流园。该区域的农业物流园综合服务能力最弱,且四 个主要的能力因子得分均排在末尾,不具备建立大型农业物流园的优势和条件。现阶段主要 建立一些城市配送型物流园,满足本区域农产品流通的需求,同时向外界输送本区域的优势 农产品即可,待到该区域农业物流园综合服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时,再考虑是否要扩大该 区域农业物流园的规模。 结语 农业物流园能够保证农产品顺利流通和增值,它是农业物流的重要节点,建设农业物流 园是湖北省发展农业物流的重要工程。本文构建了湖北省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 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解析了湖北省17个市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现状,提取了对农业物流 园服务能力影响最大的因子,并通过聚类分析,将湖北省17个市划分为五大区域,针对不同 区域物流园服务能力,设计了各区域农业物流园发展模式。 本研究存在如下局限性:由于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理论研究比较少,以及数据可得性 的限制,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不能涵盖所有能够反映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指标;其次, 服务能力的研究是基于较长时序的动态的过程,本文选取的数据对动态性反映不足,未来还 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2002:23. [2] 张新安,田澎.利用扩展的GAP模型评价企业的服务能力[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3, (5):17-21. [3]马士华,陈铁巍.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 造系统,2007,13(4):744-750. [4] Lai K H.service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04,40 (5):385-399. [5]李少蓉,赵启兰.基于熵权-双基点的物流服务能力评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0,9(2):37-41. [6]徐佳.物流配送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方法及实现[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7]牟宁,余开朝.面向制造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2010,(2):32-35. [8]赵启兰.大规模定制(MC)物流服务能力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43-44 [9]Michael E.Ponrter[美].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07-69. 9 项 目 资 助 : 湖北 物流 发 展研 究中 心 科 学研 究 计划 项目 “湖 北省 农 副产 品冷 链物 流体 系 构建 研究 ” (2010A05);“湖北农业物流园区规划及实施研究”(2010Z01) 作者简介:刘明菲(1963-),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服务营销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战略;Tel: 13907180912;E-mail:liumingfei5223@163.com;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 205 号武汉理工大 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 10

农业物流园服务能力的区域差异性与模式选择.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