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doc
商务部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商流通发[2012]435 号 促进仓储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转型升级,对于建立健 全我国现代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 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商贸 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的要求,现就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仓储是以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为目的,依托仓库设施、利用信息技术对 货物存储、加工包装、分拣配送等进行有效计划、管理和执行的物流活动,是物 流一体化运作和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仓储业快速发展,仓 储设施明显改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服务水平与作业效 率有所提高,出现了地产类仓储、金融类仓储、自助式仓储等新的经营业态,一 批功能完善、融入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现代仓储企业脱颖而出。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仓储业的传统经营方式还没有根本性改变,仓储自动化、 标准化与信息化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造成我国流通企业商品库存时间过长、占 压资金过多。2007 至 2011 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8.2% 下降到 17.8%,而保管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由 5.8%上升到 6.1%。 加快仓储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仓储企业由功能单一的仓储中心向功能完善 的各类物流配送中心转变,由商品保管型的传统仓储向库存控制型的现代仓储转 变,是建立健全物流配送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降低社会库存、提高流通效率的重 要途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流通效率为宗旨,以基础设施为依托,以 延伸服务链条为主线,以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为方向,进一步加强规划和政 策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促进各类仓储企业健康发展,加快仓储 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规划和政 策引导,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坚持促进发展与加强规 范相结合,加大对仓储设施升级改造的支持力度,强化标准规范,提升行业发展 质量;坚持服务流通产业与加快行业发展相结合,要适应流通方式转变和流通产 业升级的要求,拓展仓储服务链条,加快行业发展;坚持创新经营模式与利用仓 储资源相结合,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仓储资源,转变经营模式,主动开拓市场,实 现转型升级。 (三)发展目标。 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仓储中心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在 服务方面由仓库出租向仓储管理、库存控制、加工包装、分拣配送、质押监管等 多功能增值服务发展;在技术方面由平面堆放、人工操作向立体化存储、单元化 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操作发展;在管理方面由分散、粗放式经营向精益化、标 准化与信息化发展。用五年左右时间,实现加工配送率达到 40%,仓储服务达标 率提高到 40%,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 40%;仓储企业机械化、自动 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加快,流通环节仓储 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显著下降。 —2— 三、主要任务 (一)支持仓储企业创新经营模式。鼓励仓储企业适应连锁经营、电子商务 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要求,开展供应链库存管理、加工包装、分拣配送等供应链 一体化服务。鼓励仓储企业通过联盟、重组、托管经营等方式,发展网络化仓储 配送。支持有条件的仓储企业规范开展质押监管等供应链融资监管服务。 (二)引导仓储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 提高仓储作业效率。推广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标 识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强仓储技术装备的研发与推广,鼓励企业采用仓 储配送、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技术设备。 (三)加强仓储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仓储企业购置或自主开发仓储管理信 息系统,有条件的仓储企业要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支持仓储企业与连锁企业、 电子商务企业、生产企业等建设信息对接系统,实现数据共用、资源共享,提高 仓储企业的供应链服务水平。 (四)提高仓储企业标准化应用水平。指导仓储企业在仓库建设、仓库设计、 仓储服务、仓储作业绩效考核等方面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大标准推广力 度。支持仓储企业进行技术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鼓励仓储企业使用标准化托 盘,积极参与托盘共用系统建设。 (五)鼓励仓储资源利用社会化。鼓励仓储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仓储联盟、 共同配送、管理外包、建设仓储资源交易平台等方式,有效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 鼓励企业内部仓储设施对外开放和经营,整合仓储资源,促进仓储资源社会化。 (六)加大冷库改造和建设力度。适应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要求,指导企业 对现有冷库进行技术改造,并利用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化冷库,促进我国冷库由原 —3— 来大批量、小品种、存期长向小批量、多品种、多流通形式转化。加强冷库系统 管理,提高运作效率,鼓励节能减排。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加快出台行业管理部门规章,规范仓储业 经营秩序和企业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强与有 关部门沟通协调,研究出台仓储设施改造、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财税政策,引 导仓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完善行业监测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仓储市场监测指标体系,通过仓 库租金、仓库利用率、行业发展指数等信息发布,引导仓储市场的有序竞争与协 调发展。完善仓储作业规范、服务规范、安全规范、质押监管业务规范等标准体 系。统一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的计量标准、技术标准和数据传送标准等。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仓储从业人员的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逐步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和发挥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研究将 各类专业仓储从业人员的培养纳入教育体系。 (四)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统计、标准拟定与宣传 贯彻、课题研究、咨询服务、资质认证、人才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行业 健康发展。增强行业协会在诚信体系建设、行业自律,服务企业等方面的功能。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仓储行业管 理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行业指导、管理和服务,将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作 为推动物流工作的重要抓手,确保取得成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12 年 12 月 18 日 —4—

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