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

漏光的树7 页 412.456 KB下载文档
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
当前文档共7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

ICS 67.140.10 CCS X 55 福 35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2042—2021 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processing of cultured tawny puffer 2021 - 12 - 29发布 2022 - 03 - 2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2042—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1 5 原料要求及暂养............................................................................................................................................... 2 6 操作规程........................................................................................................................................................... 2 7 检验................................................................................................................................................................... 3 8 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 4 I DB35/T 204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厦门医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漳浦 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漳州市河豚鱼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永昌、刘智禹、李水根、吴靖娜、苏国强、苏捷、乔琨、廖登远、蔡水淋、 陈晓婷、钟建兴、郑惠东、刘波、李雷斌、黄鹭强、许智海、戴云峰。 II DB35/T 2042—2021 养殖菊黄东方鲀加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殖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Li,Wang et Wang,1975)]加工的基本要求、原 料要求及暂养、操作规程、检验以及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养殖菊黄东方鲀鲜、冻品的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209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制品生产卫生规范 GB/T 30891 水产品抽样规范 GB/T 31080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 SC/T 2100—2020 菊黄东方鲀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4.1 生产卫生管理 执行 GB 20941 的要求。 4.2 专用设施 4.2.1 暂养区 应配备专用的暂养区,满足暂养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待加工活鱼的需求,暂养区应防渗漏、耐腐 蚀、表面光滑,便于清洗与消毒,并配备增氧、温控设施。 1 DB35/T 2042—2021 4.2.2 加工车间 应有专用的加工车间,并配备专用的盛鱼容器、剖杀器具、剖杀操作台、器具存放柜、清洗池、漂 洗池、检验台和废弃物专用容器,不应交叉使用或挪为他用。 4.2.3 废弃物专用容器 应具备密封、上锁功能,且在显著位置标注“废弃物”。 4.2.4 其他 应配备 0 ℃~4 ℃保鲜库和-18 ℃以下冷藏库;应配备专用的污水处理设施。 4.3 人员 原料验收人员、剖杀加工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具有识别菊黄东方鲀的能力和掌握安全加工技术,经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 原料要求及暂养 5.1 要求 原料应为活体,品种应符合 SC/T 2100—2020 的规定,品质应符合 GB 2733 的要求;应附有 相关养殖地证明和河豚毒素检测报告。应做好记录,包括来源地、数量、规格和收购日期等,记 录应由专职管理人员签字。 5.2 5.2.1 暂养 条件 暂养用水应符合 GB 11607 的要求,水溶解氧≥5 mg/L、pH 值 7.5~8.5、水温 15 ℃~30 ℃、盐 度 5~30 为宜。 5.2.2 管理 3 暂养期间应停食,暂养密度≤35 kg/m ,暂养时间不宜超过 2 d,发现病、死鱼应立即剔除,并做 好记录。暂养期间出现撕咬的,应及时调整暂养密度,并剔除被咬伤的鱼体。 6 操作规程 6.1 6.1.1 加工 剖鱼腹 宰杀前采用流水冲洗的方式,清除鱼体表面黏液等杂质。利用专用剪刀从泄殖孔处向头部将腹部剖 开,至下颌骨,剔除体内侧黏膜,流水彻底清除残留血液、黏膜和体表污物。加工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要求。 2 DB35/T 2042—2021 6.1.2 去内脏 摘除全部内脏并放入废弃物专用容器,流水清洗腹腔膜,切勿损伤内脏。 6.1.3 去眼球 利用专用剪刀剔除眼球并放入废弃物专用容器。 6.1.4 去鳃 利用专用剪刀剪断鳃弓,取出鳃并放入废弃物专用容器。 6.1.5 剥皮 从腹部切口处将鱼皮与鱼体分离,在尾部保持鱼皮鱼体粘连。 6.1.6 漂洗 用专用刀具剔除体内侧黏膜,从尾部向头部挤压出体内残留血液,再用流水彻底清除残留血液、黏 膜和体表污物。 6.1.7 检查 逐条检查鱼体、鱼皮,不应有眼球、鳃、内脏、腹腔膜、血污残留。 6.1.8 整理 整理鱼体、鱼皮,并按规格分选。 6.1.9 包装 将整理好的鱼体隔空沥水至无连续水滴,称重后逐条真空包装。 6.2 保鲜与冷冻 6.2.1 保鲜 包装好的鱼体中心温度应在 30 min 内降至 0 ℃~4 ℃,并迅速移至 0 ℃~4 ℃保鲜库中贮存。 6.2.2 冷冻 包装好的鱼体中心温度应在 1 h 内降至-18 ℃以下,并迅速移至-18 ℃以下冷藏库贮存。 6.3 废弃物处理 内脏、鳃和鱼眼等废弃物应收集于废弃物专用容器中密封、上锁,集中后无害化处理。废水应集中 收集,无害化处理后排放。 7 检验 7.1 抽样 应按照 GB/T 30891 的规定执行。 3 DB35/T 2042—2021 7.2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按产品标准进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合格后附检验合格证方可出厂。 8 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 8.1 标识 产品的标签应符合 GB 7718 的要求,标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商标、养殖场信 息、企业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和质量可追溯二维码。产品的标志应符合 GB/T 191 的规 定。 8.2 包装 冷冻后的产品应进行称重和装箱,所有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包装箱应牢固、 完整、外表清洁。 8.3 运输 产品采用冷藏运输,鲜品运输温度应为 0 ℃~4 ℃,冻品运输温度应低于-18 ℃,温度波动不超 过±3 ℃。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严防运输污染。运输过程应 符合 GB/T 31080 的规定。 8.4 储存 鲜品在 0 ℃~4 ℃保鲜库中储存,冻品在低于-18 ℃的冷库中储存。不应与有害物质混储,储存 环境应符合 GB/T 31080 的规定。 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