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及重点学科情况.doc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 国矿业大学 2 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并列全国高校第 11 位,位列江苏高校第 3 位。4 个学科排名全国前 5 名,半数参评学科排名全国前 30%,建设成效令人鼓 舞。 学校长期坚持面向煤炭行业、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两大主题,以国家、省、校 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以一级学科建设为导向,通过学科体系的科学规 划和建设项目的分类指导,传统主干学科优势突出,特色支撑学科层次不断提升, 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传统主干学科优势突出。学校通过实施“学科攀登计划”,搭建大矿业学科 群,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 科学与技术等传统主干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国际一流的学科高峰。在本轮学 科评估中,矿业工程继续保持全国第 1,新设立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首次 评估排名全国第 1,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全国第 3,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 科排名全国第 4; 土木工程学科在全国 71 个参评高校中排名 15,进入全国前 21%, 保持并巩固了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外的先进地位。 特色支撑学科水平不断提升。学校通过实施“学科提升计划”,加快发展力 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特色支撑学科, 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丰富了学科内涵,充实了学科平台,提升了学科水平。在 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在 103 所参评高校中位列第 19,进入前 20%;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进入前 30%,力学在 39 个参评高校中位列第 14,电气工程、信息与通讯工程学科分别位列第 20 和第 26,保持了原有地位。 在刚刚结束的“211 工程”三期国家验收中,力学、电气工程学科建设项目进入 所在一级领域的全国排名前 30%。特色支撑学科层次的提升,对传统优势学科的 发展形成了强劲支撑,并在机械与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煤化工与合成燃料、煤 炭经济与管理等领域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高地。 人文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学校通过实施“学科振兴计划”和“学 科培育计划”,大力加强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规划与建设,并通过学科渗 透融合、与优势学科嫁接等,培育低碳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以 1 个二级学科博 士点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首次参评即在全国 121 所参评高校中排名 39。在“211 工程”三期国家验收中,由新兴交叉学科承担建设的“基于地下气 化的煤炭洁净转化及燃料电池技术”项目进入全国资源环境领域前 30%,实现了 学校在低碳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今后,学校学科建设将继续围绕国家能源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着力加强学科特色建设,进一步完善与优化学科体系,充实与深化学科内涵,为 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附: 中国矿业大学 2012 学科评估情况 中国矿业大学重点学科 附件一:中国矿业大学 2012 学科评估情况 附件二 中国矿业大学重点学科情况 级别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矿业工程”一级重点学科,覆盖三个二级学科 0819 国家重点学科 081901 采矿工程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080104 工程力学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 设工程”立项学科 081401 岩土工程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819 矿业工程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0802 0817 0818 机械工程(主要依托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主要依托学科:化学工程与技 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电气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主要依托学科:地质资源 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0709 地质学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重 0801 力学 点学科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0837 安全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