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纵剪用热连轧低碳钢带通用技术要求
ICS 77.140.50 H 46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857—2018 轧纵剪用热连轧低碳钢带通用技术要求 2018 - 09 - 21 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0 - 21 实施 发 布 DB13/T 2857—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占杰、许用会、盖领军、冯超。 I DB13/T 2857—2018 冷轧纵剪用热连轧低碳钢带通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冷轧纵剪用热连轧低碳钢带的分类及牌号表示方法、订货内容、尺寸、外形、重量及 允许偏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6mm的供纵剪后冷轧用热连轧低碳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5 钢铁 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9 钢铁及合金 铝含量的测定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4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23.86 钢铁及合金 总碳含量的测定 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247 钢板及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GB/T 17505 钢及钢产品 交货一般技术要求 GB/T 2006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3 分类及牌号表示方法 3.1 牌号表示方法 钢的牌号由代表热轧的英文“Hot Rolled”的首位字母“H”、低碳钢的英文“Low Carbon Steel” 的首位字母“L”和压延级别的英文“Commercial”、“Drawing”、“Deep drawing”的首位字母“C”、 “D”、“E”三个部分组成。示例:HLD H——热轧的英文“Hot Rolled”的首位字母“H”; L——低碳钢的英文“Low carbon steel”的首位字母“L”; D——冲压用的首位字母“D”。 3.2 牌号及压延级别 钢带按压延级别分类见表1。 1 DB13/T 2857—2018 表 1 牌号及压延级别 牌号 压延级别 HLC 一般用 HLD 冲压用 HLE 深冲用 3.3 按边缘状态分类 按边缘状态分为: a)切边,EC; b)不切边,EM。 3.4 按表面处理方式分类 按表面处理方式分为: a)酸洗表面; b)热轧表面。 4 订货内容 订货合同或订单应包含下列内容: a) 本标准号; b) 牌号; c) 表面处理方式; d) 交货重量; e) 尺寸规格; f) 边缘状态; g) 未注明表面处理方式时,以热轧表面交货; h) 对于热轧钢带,未注明边缘状态时,以不切边状态交货; i) 对于酸洗钢带,未注明边缘状态和是否涂油时,以不切边状态和涂油交货; j) 特殊要求。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5.1 钢带的凸度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凸度 单位:mm 公称宽度 凸度目标值 凸度目标值允许偏差 <1800 0.030 ±0.030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或根据实际用途,也可采用其它的凸度控制目标值。 5.2 钢带的凸度为钢带横截面上中部厚度与两边部平均厚度之差。不切边钢带边部厚度在距纵边不小 于 40mm 处测量,切边钢带边部厚度在距纵边不小于 25mm 处测量。 5.3 钢带其他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 GB/T 709 的有关规定。 2 DB13/T 2857—2018 5.4 对不切头尾钢带,每卷钢带头尾检查厚度、宽度、凸度时,两端不考核的长度各为 10m。 5.5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可供应其他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的钢带。 6 技术要求 6.1 化学成分 6.1.1 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 3 化学成分 a 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牌号 C Mn P S HLC ≤0.12 ≤0.60 ≤0.025 ≤0.025 HLD ≤0.10 ≤0.45 ≤0.025 ≤0.025 HLE ≤0.08 ≤0.40 ≤0.025 ≤0.025 a 由供方选择,可添加其它合金元素。 6.1.2 钢中的残余元素 Ni、Cr、Cu 含量各不大于 0.30%。如供方能保证,可不做分析。 6.1.3 钢带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 GB/T 222 的规定。 6.2 冶炼方法 钢带所用的钢采用氧气转炉或电炉冶炼。 6.3 交货状态 6.3.1 钢带以热轧状态交货。 6.3.2 钢带的表面处理方式可采用热轧表面和酸洗表面两种方式。 6.3.3 酸洗表面的钢带通常涂油供货,所涂油膜应能用碱水溶液或通常的溶液去除,在通常的包装、 运输、装卸和贮存条件下,供方保证自生产完成之日起 3 个月内钢带表面不锈蚀。如需方要求不涂油供 货,应在订货时协商。 注:对于需方要求的不涂油产品,可能产生锈蚀,也可能在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表面易产生轻微划伤。 6.4 力学和工艺性能 6.4.1 钢带的力学和工艺性能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6.4.2 钢带应进行 180°弯曲试验。弯曲试验后,试样的外面和侧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供方如 能保证弯曲试验合格,可不进行试验。 表 4 力学和工艺性能 拉伸试验 牌 号 抗拉强度 MPa a,b 下列厚度(mm)时的断后伸长率% c a 180°弯曲试验 <1.6 1.6~<2.0 2.0~<2.5 2.5~<3.2 3.2~<4.0 ≥4.0 D—弯曲压头直径 a—试样厚度 厚度 厚度 <3.2 ≥3.2 HLC ≥270 ≥27 ≥29 ≥29 ≥29 ≥31 ≥31 D=0 D=a HLD ≥270 ≥30 ≥32 ≥33 ≥35 ≥37 ≥39 - - 3 DB13/T 2857—2018 表 4 力学和工艺性能(续) 拉伸试验 牌 号 抗拉强度 MPa HLE 180°弯曲试验 下列厚度(mm)时的断后伸长率% c ≥270 a,b <1.6 1.6~<2.0 ≥32 ≥34 2.0~<2.5 2.5~<3.2 3.2~<4.0 ≥35 ≥37 ≥39 ≥4.0 a D—弯曲压头直径 a—试样厚度 D—弯曲 a—试样 压头直径 厚度 ≥41 - - a 拉伸试样、弯曲试样为纵向试样。 拉伸试样采用 GB/T 228.1 中规定的 P14 号试样。 c 根据供需双方协议,可规定抗拉强度上限值。 b 6.5 表面质量 6.5.1 钢带表面不得有裂纹、气泡、夹杂、结疤、折叠和明显的划痕。钢带不得有分层。对酸洗表面 的钢带不得有欠酸洗、过酸洗等缺陷,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停车斑。 6.5.2 钢带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钢带厚度公差之半的凹面、麻点和划痕等轻微、局部的 缺陷,但应保证钢带允许的最小厚度。 6.5.3 钢带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局部的表面缺陷不易发现并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 陷的部分不得超过钢带总长度的 6%。 7 试验方法 7.1 钢带的外观用肉眼检查。 7.2 钢带的尺寸和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检查。 7.3 每批钢带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应符合表 5 规定。 表 5 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试样数量/个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1 化学分析(熔炼分析) 1/炉 GB/T 20066 GB/T 223.5 、GB/T 223.9、GB/T 223.59 GB/T 223.64、GB/T 223.86、GB/T 4336 2 拉伸试验 1/批 GB/T 2975 GB/T 228.1 3 弯曲试验 1/批 GB/T 2975 GB/T 232 4 尺寸、外形 逐卷 — 符合精度要求的适宜量具 5 表面质量 逐卷 — 目视 8 检验规则 8.1 钢带的检验由供方质量检验部门进行。 8.2 钢带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厚度、同一轧制制度的钢带组成。 8.3 钢带的复验和判定应符合 GB/T 17505 的规定。 8.4 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试验结果应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进行修约,修约规则按 GB/T 8170 的规定执行。 9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 4 DB13/T 2857—2018 钢带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 247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