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

Adinsclay28 页 945.663 KB下载文档
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
当前文档共28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

ICS 11.020 CCS C 50 DB 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932—2021 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 Classification of vaccination clinic—Rountine immunization 2021-12-28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4-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932—2021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体要求............................................................................. 2 5 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2 6 评价内容............................................................................. 2 附录 A(规范性)接种单位等级评分表 ..................................................... 7 I DB11/T 1932—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虞睿、吴疆、袁千里、苗良、刘维祥、周涛、王庆、白云骅、徐若辉、闫乐。 II DB11/T 1932—2021 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常规接种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开展常规接种的接种单位等级、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开展常规接种的接种单位的等级划分与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种单位 vaccination clinic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城镇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室、社 区卫生服务站等)中为辖区居民提供长期、定期预防接种服务的科室。 3.2 常规接种 routine vaccination 接种单位按照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技术指南、接种方案,在相 对固定的接种服务周期内,为受种者提供的预防接种服务。 3.3 免疫服务人员 staff on immunization programme 在接种单位中从事预防接种、疫苗出入库管理、冷链温度监测等工作的医疗、卫生及管理人员。 4 总体要求 4.1 接种单位正式开展接种服务前,都应进行一次等级评价。 4.2 接种单位如发生地点变迁、房屋改造、重新装修等情况,应在重新开诊前进行一次等级评价。 4.3 接种单位要提升等级,应按照新的等级标准再进行一次评价。 5 接种单位等级划分 5.1 接种单位的等级分为四级,自低到高分别为:达标、A 级、AA 级、AAA 级。 1 DB11/T 1932—2021 5.2 接种单位的等级评价实行量化评分制,评分标准按照附录 A 执行。达标、A 级、AA 级评价的总分 值为 100 分,达到 95 分才能获得相应等级;AAA 级总分值为 120 分,应达到 110 分才能获得相应等级。 5.3 评价项目均按评价内容得分或扣分,累计扣分的,该项分值扣完为止。 6 评价内容 6.1 基本要求 6.1.1 位置 接种单位应单独设置,不应与医疗门诊、注射室、病房、放射科、传染病科(含发热门诊、肠道门 诊、传染病病房等)、化验室等存在潜在感染和损害风险的科室同处一楼层或共用出入口及通道。 6.1.2 楼层 接种单位应设置在地上一层或二层。不同级别的接种单位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 6.1.3 标识与公示内容 6.1.3.1 接种单位应在所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内设立明显的道路指引牌。 6.1.3.2 正门应有醒目服务时间标识,墙面上张贴或设立接种流程图。 6.1.3.3 接种单位内显著位置应公示疫苗品种、免疫程序、作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非免疫规划疫 苗还应公示生产企业、疫苗价格及接种服务费。 6.1.3.4 接种单位各功能区,如:候诊区(室)、接种区(室)、留观区(室)等,应有明显标识。 6.1.3.5 留观区(室)应张贴醒目的 30min 留观时间提示。 6.1.4 分区或分室 6.1.4.1 接种单位应设候诊区(室)、接种区(室)、冷链区(室)、留观区(室)、紧急处置区(室) 等功能区。 6.1.4.2 AAA 级除满足第 6.1.4 要求外,还应设置教学培训室和专家咨询室。教学培训室用于健康宣 教和免疫服务人员培训;专家咨询室用于为特殊健康状态人群提供接种咨询服务。 6.1.5 面积 接种单位总使用面积以及接种室使用面积均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 6.1.6 环境 6.1.6.1 接种单位应地面平整,墙壁光洁、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有地面防滑、 台面角防撞等措施,以及无障碍设施。 6.1.6.2 候诊区(室)或留观区(室)应有宣传载体(如电视、多媒体播放器等),配备满足候诊或 留观需求的安全座椅。 6.1.6.3 AAA 级接种单位整体装修应设置人性化设施和儿童娱乐区。 6.1.7 信息系统应用 接种单位应配备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基本的设备和设施,实现扫码登记和接种、预防接种证 信息打印等。 6.2 人员要求 2 DB11/T 1932—2021 6.2.1 接种单位免疫服务人员数量和资质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 6.2.2 免疫服务人员应具备医疗卫生专业资格。 6.2.3 免疫服务人员应持有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且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6.3 疫苗管理 6.3.1 疫苗来源 接种单位使用的疫苗应通过统一的疫苗供应渠道领取。 6.3.2 疫苗计划 6.3.2.1 接种单位每年应向辖区疾控部门上报下一年的疫苗使用计划。 6.3.2.2 接种单位每月应上报下一月的疫苗使用和配送计划。 6.3.3 疫苗领取与存放 6.3.3.1 接种单位应设专人负责疫苗的日常管理。 6.3.3.2 接种单位每次疫苗领取的信息应齐全、完整。 6.3.3.3 每个接种日结束后,接种单位应统计当日疫苗接种数、损耗数和库存数。 6.3.3.4 疫苗在冷链设备中的存放温度符合疫苗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要求。 6.3.3.5 冷链设备内的疫苗摆放与冰箱内壁间距不低于 3cm。 6.3.3.6 接种单位每日应记录疫苗在冷链设备中的储存温度;接种前后记录疫苗在桌面冰箱、冷藏包 等临时冷链设备中存放的温度。 6.3.4 疫苗销毁 过期、报废疫苗应按照统一的疫苗销毁流程处置,并做好交接记录。 6.4 冷链管理 6.4.1 冷链配备 接种单位应根据实际需求配备疫苗储存冰箱,配备冰箱的总容积应至少达到储存一个月使用疫苗量 所需容积的 2 倍。 6.4.2 冷链档案 6.4.2.1 接种单位应设专人管理冷链设备,人员经过冷链设备维护相关培训。 6.4.2.2 冷链设备应建立设备档案,做到账物相符。 6.4.3 冷链存放 6.4.3.1 储存疫苗的冰箱等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远离热源,每台冰箱应有独立墙插。 6.4.3.2 冰箱散热壁与周围物品间距不小于 10cm。 6.4.3.3 冷冻室要随时除霜,冰霜厚度不得超过 3mm。 6.4.4 冷链温度监测 储存疫苗用的冰箱应配备自动温度监测系统,实现 24h 温度监测。 6.5 器材与药品管理 3 DB11/T 1932—2021 6.5.1 接种器材 接种单位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 1.1 倍配备注射器材及利器盒。 6.5.2 急救药品 接种单位应配备急救药品,至少包括在有效期内的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和呼吸兴奋剂等药品。 6.5.3 消毒 6.5.3.1 接种场所应配备消毒用紫外线灯,紫外线灯消毒面积与接种场所面积相匹配。 6.5.3.2 接种单位应配备消毒药品用于工作环境、操作台面和人员手部等消毒。 6.5.3.3 接种场所的消毒记录应保存完整。 6.5.4 废弃物处理 接种后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废弃物处理按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6.6 免疫接种服务 6.6.1 服务频次 接种单位应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周期频次和接种人次数。 6.6.2 服务半径 接种单位服务半径在城镇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乡镇不应超过 2km,近郊区不超过 5km,远郊区不超 过 10km。 6.6.3 接种预约 接种单位应为辖区居民提供接种分时错峰预约服务,预约形式宜采用口头预约、书面预约、电话联 系、手机短信(APP)告知、邮件通知、广播通知、公示告知等方式。 6.6.4 人员着装 免疫服务人员接种时应按医务人员要求统一着装,佩戴消毒合格的医用帽、口罩等。 6.6.5 接种操作 6.6.5.1 接种前,免疫服务人员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并记录提出医学建议 的情况(签署疫苗知情同意书)。 6.6.5.2 接种时,接种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三查包括: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 核查接种禁忌;查对预防接种卡(簿)和预防接种证信息,同时与预防接种档案核对疫苗和接种相关信 息;检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七对”,核对受种者的姓名、年龄和所接种疫苗的品 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一验证”,接种前请受种者或其监护人验证接种疫苗的品种 和有效期等。 6.6.5.3 接种后,接种单位应告知受种者现场留观 30min。 6.7 接种率监测 6.7.1 接种单位应按要求每月上报疫苗接种数据。 6.7.2 接种单位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学龄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查漏补种;每年开展一次学龄前流动 4 DB11/T 1932—2021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强化查漏补种。 6.7.3 接种单位应每年开展一次接种数据分析,制作免疫规划疫苗(如: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 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图,并分析原因。 6.8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 6.8.1 接种单位应建立 AEFI 监测管理制度,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要及时登记,严重疑似预防接 种异常反应应尽快报告疾控部门,并开展病例调查。 6.8.2 接种单位如发生预防接种差错与事故,应在 24h 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并进行调查 处理。 6.9 疫苗可预防传染病 6.9.1 接种单位应负责辖区内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6.9.2 接种单位应每月开展三次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和麻疹病例的主动监测。 6.9.3 接种单位应每年对本辖区传染病年发病数按年龄、性别、月份、地区、免疫史、户籍等属性进 行分类统计。 6.10 宣传培训与档案管理 6.10.1 接种单位应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免疫规划宣传活动,并有宣传记录。 6.10.2 免疫服务人员每年应参加业务培训,并有培训和考核记录。 6.10.3 接种单位的免疫规划档案应设专人管理,编目存档,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5 DB11/T 1932—2021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接种单位等级评分表 附录 A 中包括接种单位四个等级的评分表。 表A.1 接种单位达标级别评分表 评审项目 A A1 A2 A3 A4 分值 基本要求 30 单独设置,不与医疗机构内其他医疗科 室共用同一通道 设置在地上一层或二层,三层及以上应 配备电梯 在明显位置设立道路指引牌 正门应有醒目的服务时间标识,张贴或 设立接种流程图 得分 检查方法 本项实际得分: 2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显著位置公示疫苗品种、免疫程序、作 A5 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非免疫规划疫 评分标准 共用通道扣 2 分 楼层设置不合理扣 2 分 未设置道路指引牌扣 0.5 分 无服务时间标识扣 0.5 分 无接种流程图扣 0.5 分 公示形式可为实物或电子屏显示,公 3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示内容缺一种扣 0.5 分,扣完为止 苗生产企业、疫苗价格及接种服务费 A6 A7 A8 A9 各功能区有明显标识 留观区有醒目的 30min 留观时间提示 总使用面积不低于 80 m 2 接种区(室)使用面积不得低于 20m 4 2 1 现场检查、 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有地 面防滑、台面角防撞等措施,以及无障 扣完为止 无留观提示扣 0.5 分 2 面积每少 5 m 扣 1 分,扣完为止 测量 现场检查、 面积不足扣 1 分 测量 各室地面平整,墙壁光洁、环境整洁、 A10 各室各台无明显标志每处扣 0.5 分,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0.5 分,扣完为 5 现场检查 止 碍设施 A11 接种流程合理、不交叉 2 现场检查 接种流程不合理扣 2 分 A12 各室配有足够冷暖设备 1 现场检查 没有冷暖设备或不运转扣 1 分 A13 候诊区或留观区应有宣传载体 1 现场检查 没有宣传载体扣 1 分 A14 候诊区和留观区配备足够的安全桌椅 2 现场检查 一个区域座位不足扣 1 分 配备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基本 A15 的设备和设施 未配备信息化设备(计算机、平推式 3 现场检查 打印机等)或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扣 3 分 B 6 人员要求 10 本项实际得分: DB11/T 1932—2021 表A.1 (续) 评审项目 B1 B2 B3 B4 免疫服务人员数量不少于 2 人(包括兼 职人员) 免疫服务人员的学历达到医疗卫生专 业中专以上 免疫服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至少 1 人 免疫服务人员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 医疗卫生专业资格 分值 得分 检查方法 3 查看证明文件 2 查看学历证书 1 查看学历证书 2 查看证件 免疫服务人员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 B5 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并在有效期 评分标准 人员不够扣 3 分 有一人学历未达中专以上扣 1 分, 扣完为止 无大专以上学历扣 1 分 有一人没有医疗资质扣 1 分,扣 完为止 没有合格证扣 2 分,合格证过期 2 查看证件 扣1分 内 C C1 C2 C3 C4 疫苗管理 疫苗应通过统一的疫苗供应渠道领取 每年向辖区疾控中心上报下一年的疫 苗使用计划 每月上报下一月的疫苗使用和配送计 划 有专人负责疫苗日常管理 10 1 查看领取登记 0.5 查看资料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岗位分工 疫苗领取记录齐全完整 C5 C6 C7 C8 C9 C10 3 每个接种日结束后,盘点当日使用疫苗 的接种数、损耗数和库存数 每次领取疫苗时,记录疫苗运输温度记 录或留存温度记录单 每日记录疫苗在冷链设备中的储存温 度 接种前后记录疫苗在桌面冰箱、冷藏包 等临时存放设备中的温度 冷链设备内的疫苗摆放与冰箱内壁间 距不低于 3cm 1.5 流程处置,并做好交接记录 查看疫苗领发 登记 查看门诊日疫 苗使用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现场查看 过期、报废疫苗应按照统一的疫苗销毁 C11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疫苗处置 记录 有非正规渠道来源疫苗扣 1 分 无年生物制品计划表扣 0.5 分 无疫苗月使用和配送计划扣 0.5 分 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 无领取登记扣 1 分,无下发登记 扣 1 分,登记项目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记录中每少一项扣 0.5 分,扣完 为止 没有运输温度记录扣 0.5 分 温度记录不全扣 0.5 分 温度记录不全扣 0.5 分 疫苗摆放与内部间隔低于 3cm 扣 0.5 分 没有疫苗处理记录扣 0.5 分;有 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未标明疫苗信 息的扣 0.5 分 7 DB11/T 1932—2021 表A.1 (续) 评审项目 D D1 D2 D3 D4 冷链管理 配备冰箱总容积至少达到一个月使用 疫苗量所需容积的 2 倍 设专人管理冷链设备,人员经过冷链设 备维护相关培训 按全市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 各种冷链设备账物相符 分值 10 2 1 1 2 得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本项实际得分: 现场测算 查看培训记 录 查看档案 档案与设备 核对 存放疫苗的冰箱放置、使用是否合理: 未达到储存量的 2 倍扣 2 分 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无冷链相关专 业培训记录扣 0.5 分 未建立冷链设备档案扣 1 分,档案不 符合要求扣 0.5 分 冷链设备与档案不符的每个扣 0.5 分,扣完为止 一项未达到扣 0.5 分,扣完为止 放置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远离热源 D5 每台冰箱应有独立墙插 3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散热壁与周围物品间距不小于 10cm 冷冻室随时除霜,冰霜厚度不超过 3mm D6 储存疫苗用的冰箱应配备自动温度监 测系统,实现 24h 温度监测 E 器材与药品管理 10 E1 疫苗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2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E2 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 1.1 倍配备注 射器材及利器盒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和呼吸兴奋剂等药 统不能 24h 监测扣 1 分。 本项实际得分: 配备急救药品,至少包括在有效期内的 E3 无自动温度监测系统或温度监测系 未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扣 2 分 注射器配备不足扣 0.5 分,无利器盒 扣 0.5 分 无急救药品或急救药品过期扣 2 分 2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1 查看记录 品 E4 接种场所配备消毒用紫外线灯,紫外线 灯消毒面积与接种场所面积相匹配 配备消毒药品用于工作环境、操作台面 E5 E6 和人员手部等消毒 接种场所的消毒记录应保存完整 按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不符扣 1 分 消毒药品配备不足扣 1 分 接种后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废弃物处理 E7 未配备紫外灯扣 1 分,紫外灯与面积 没有消毒记录扣 0.5 分,记录不全扣 0.5 分 没有报废疫苗处理记录扣 0.5 分或有 1 现场检查 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未标明疫苗信息 的扣 0.5 分 F 8 免疫接种服务 10 本项实际得分: DB11/T 1932—2021 表A.1 (续) 评审项目 分值 得分 检查方法 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周期 F1 频次和接种人次数: 接种日人均接种数控制在 25 针次以下 评分标准 免疫规划门诊日均接种数超过 25 2 按接种量计 算 针次扣 1 分,群体性门诊接种数 超过 75 针次扣 1 分 群体性门诊日人均接种数控制在 75 针次以下 城镇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乡镇最大服务半径 超过服务半径标准扣 1 分 不超过 2km,或超过标准但设置了免疫服务站 近郊区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 5km,或超过标准 F2 但设置了免疫服务站 1 按辖区地图 测量 远郊区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 10km(偏远山区 可超过 10km) ,或超过标准但设置了免疫服务 站 采用口头、书面、电话、手机短信(APP)、 F3 邮件、广播、公示告知等预约方式通知接种 未采用任何预约方式通知接种对 1 查看记录 0.5 现场检查 象扣 1 分 对象接种疫苗 F4 免疫服务人员接种时应统一着装,佩戴消毒 合格的医用帽、口罩等 接种前,免疫服务人员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 F5 状况、接种禁忌,并记录提出医学建议的情 随机抽取 10 份疫苗知情同意书, 2 现场检查 况(签署疫苗知情同意书) F6 接种时,接种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 证制度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 0.5 G 接种率监测 5 G2 G3 控部门 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学龄前儿童查漏补种 每年开展一次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强化查漏补 种 询问接种人员少答一项扣 1 分, 3 接种后,接种人员告知受种者现场留观 30min 每月 15 日前将前一月疫苗接种报表上报至疾 疫苗(如: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 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图,并 扣完为止 接种人员未告知扣 0.5 分 本项实际得分: 2 查看报表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每年开展一次接种数据分析,制作免疫规划 G4 查看填写是否完整,每一份不完 整扣 0.5 分,扣完为止 F7 G1 未统一着装扣 0.5 分 每年 12 次月报, 少一次扣 0.5 分, 扣完为止 至少 2 次摸底记录,少一次扣 0.5 分 无强化查漏摸底登记记录扣 1 分 无疫苗接种率监测分析报告扣 1 1 查看总结 分 分析原因 9 DB11/T 1932—2021 表A.1 (续) 评审项目 H H1 H2 H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 建立 AEFI 监测管理制度,发生疑似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登记 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4h 内报告 疾控部门,并开展病例调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记录完整 分值 5 得分 检查方法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接种单位如发生预防接种差错与事故, H4 应在 24h 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 评分标准 无 AEFI 监测管理制度扣 1 分 严重 AEFI 报告超时扣 0.5 分,未开 展病例调查扣 0.5 分 调查表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发生差错事故未及时上报扣 2 分,未 2 现场检查 进行初步的调查处理扣 1 分 门,并进行调查处理 I I1 I2 针对疾病管理 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免疫规划可 预防传染病无漏报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调查表填写 齐全 5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核对调查表 未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扣 0.5 分,发生传染病漏报扣 0.5 分 传染病调查不及时扣 0.5 分,调查表 填写不完整扣 0.5 分 I3 每月开展三次 AFP 的主动监测 0.5 查看记录 没有 AFP 主动监测记录扣 0.5 分, I4 每月开展三次麻疹的主动监测 0.5 查看记录 没有麻疹主动监测记录扣 0.5 分 每年对本辖区传染病年发病数按年龄、 I5 性别、月份、地区、免疫史、户籍属性 缺一种分类扣 0.5 分,扣完为止 2 查看档案 等进行分类统计 J J1 J2 宣传培训与档案管理 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专门的免疫规划 宣传活动,有宣传记录 免疫服务人员每年参加区卫生行政部 门组织的全员业务培训,有培训记录 5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免疫规划档案设专人管理,编目存档, J3 符合北京市档案管理要求 少一个季度的宣传记录扣 0.5 分,扣 完为止 无培训记录扣 1 分 档案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档案项目 3 查看记录 不齐全酌情扣 0.5-1 分,内容不完整 酌情扣 0.5-1.5 分 10 DB11/T 1932—2021 表 A.2 接种单位 A 级级别评分表 评审项目 A A1 A2 A3 A4 分值 基本要求 30 单独设置,不与医疗机构内其他医疗科 室共用同一通道 设置在地上一层或二层,三层及以上应 配备电梯 在明显位置设立道路指引牌 正门应有醒目的服务时间标识,张贴或 设立接种流程图 得分 检查方法 本项实际得分: 2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显著位置公示疫苗品种、免疫程序、作 A5 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非免疫规划疫 各功能区有明显标识 A7 留观区有醒目的 30min 留观时间提示 A8 总使用面积不低于 100m A9 接种区(室)使用面积不得低于 25m 2 2 3 现场检查 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有地 面防滑、台面角防撞等措施,以及无障 楼层设置不合理扣 2 分 未设置道路指引牌扣 0.5 分 无服务时间标识扣 0.5 分 无接种流程图扣 0.5 分 示,公示内容缺一种扣 0.5 分, 扣完为止 各室各台无明显标志每处扣 0.5 2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4 现场检查、测量 面积每少 5 m 扣 1 分,扣完为止 1 现场检查、测量 面积不足扣 1 分 各室地面平整,墙壁光洁、环境整洁、 A10 共用通道扣 2 分 公示形式可为实物或电子屏显 苗生产企业、疫苗价格及接种服务费 A6 评分标准 分,扣完为止 无留观提示扣 0.5 分 2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0.5 分,扣 5 现场检查 完为止 碍设施 A11 接种流程合理、不交叉 2 现场检查 接种流程不合理扣 2 分 A12 各室配有足够冷暖设备 1 现场检查 没有冷暖设备或不运转扣 1 分 A13 候诊区或留观区应有宣传载体 1 现场检查 没有宣传载体扣 1 分 A14 候诊区和留观区配备足够的安全桌椅 2 现场检查 一个区域座位不足扣 1 分 配备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基本 A15 的设备和设施 未配备信息化设备(计算机、平 3 现场检查 推式打印机等)或设备不能正常 使用扣 3 分 B B1 B2 B3 人员要求 免疫服务人员数量不少于 4 人(包括兼 职人员) 免疫服务人员的学历达到医疗卫生专 业中专以上 免疫服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至少 1 人 10 本项实际得分: 3 查看证明文件 2 查看学历证书 1 查看学历证书 人员不够扣 3 分 有一人学历未达中专以上扣 1 分, 扣完为止 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不足扣 1 分 11 DB11/T 1932—2021 表 A.2 (续) 评审项目 B4 免疫服务人员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的医疗卫生专业资格 分值 2 得分 检查方法 查看证件 免疫服务人员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 B5 的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并在 评分标准 有一人没有医疗资质扣 1 分,扣完 为止 没有合格证扣 2 分,合格证过期扣 2 查看证件 1分 有效期内 C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 C10 疫苗管理 疫苗应通过统一的疫苗供应渠道领 取 每年向辖区疾控中心上报下一年的 疫苗使用计划 每月上报下一月的疫苗使用和配送 计划 有专人负责疫苗日常管理 疫苗领取记录齐全完整 每个接种日结束后,盘点当日使用 疫苗的接种数、损耗数和库存数 每次领取疫苗时,记录疫苗运输温 度记录或留存温度记录单 每日记录疫苗在冷链设备中的储存 温度 接种前后记录疫苗在桌面冰箱、冷 藏包等临时存放设备中的温度 冷链设备内的疫苗摆放与冰箱内壁 间距不低于 3cm 10 1 查看领取登记 0.5 查看资料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岗位分工 3 1.5 D D1 D2 D3 12 销毁流程处置,并做好交接记录 冷链管理 配备冰箱总容积至少达到一个月使 用疫苗量所需容积的 2 倍 设专人管理冷链设备,人员经过冷 链设备维护相关培训 按全市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 无疫苗月使用和配送计划扣 0.5 分 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 记 1 分,登记项目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查看门诊日疫苗 记录中每少一项扣 0.5 分,扣完为 使用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现场查看 10 无年生物制品计划表扣 0.5 分 无领取登记扣 1 分,无下发登记扣 查看记录 1 有非正规渠道来源疫苗扣 1 分 查看疫苗领发登 0.5 过期、报废疫苗应按照统一的疫苗 C11 本项实际得分: 查看疫苗处置记 录 止 没有运输温度记录扣 0.5 分 温度记录不全扣 0.5 分 温度记录不全扣 0.5 分 疫苗摆放与内部间隔低于 3cm 扣 0.5 分 没有疫苗处理记录扣 0.5 分;有医 疗废物处置记录未标明疫苗信息的 扣 0.5 分 本项实际得分: 2 现场测算 1 查看培训记录 1 查看档案 未达到储存量的 2 倍扣 2 分 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无冷链相关 专业培训记录扣 0.5 分 未建立冷链设备档案扣 1 分,档案 不符合要求扣 0.5 分 DB11/T 1932—2021 表 A.2 (续) 评审项目 D4 各种冷链设备账物相符 分值 2 得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档案与设备 冷链设备与档案不符的每个扣 0.5 核对 存放疫苗的冰箱放置、使用是否合理: 分,扣完为止 一项未达到扣 0.5 分,扣完为止 放置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远离热源 D5 每台冰箱应有独立墙插 3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散热壁与周围物品间距不小于 10cm 冷冻室随时除霜,冰霜厚度不超过 3mm D6 储存疫苗用的冰箱应配备自动温度监测系 统,实现 24h 温度监测 E E1 E2 E3 E4 器材与药品管理 疫苗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 1.1 倍配备注射 器材及利器盒 配备急救药品,至少包括在有效期内的肾 上腺素、地塞米松和呼吸兴奋剂等药品 接种场所配备消毒用紫外线灯,紫外线灯 消毒面积与接种场所面积相匹配 10 E6 人员手部等消毒 接种场所的消毒记录应保存完整 2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1 查看记录 疗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未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扣 2 分 注射器配备不足扣 0.5 分,无利器盒 扣 0.5 分 无急救药品或急救药品过期扣 2 分 未配备紫外灯扣 1 分,紫外灯与面积 不符扣 1 分 消毒药品配备不足扣 1 分 接种后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废弃物处理按医 E7 统不能 24h 监测扣 1 分。 本项实际得分: 配备消毒药品用于工作环境、操作台面和 E5 无自动温度监测系统或温度监测系 没有消毒记录扣 0.5 分,记录不全扣 0.5 分 没有报废疫苗处理记录扣 0.5 分或有 1 现场检查 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未标明疫苗信息 的扣 0.5 分 F 免疫接种服务 10 本项实际得分: 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周 F1 期频次和接种人次数: 接种日人均接种数控制在 25 针次以下 免疫规划门诊日均接种数超过 25 针 2 按接种量计 算 次扣 1 分,群体性门诊接种数超过 75 针次扣 1 分 群体性门诊日人均数控制在 75 针次以下 城镇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乡镇最大服务半 超过服务半径标准扣 1 分 径不超过 2km,或超过标准但设置了免疫服 F2 务站 1 按辖区地图 测量 近郊区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 5km,或超过标 准但设置了免疫服务站 13 DB11/T 1932—2021 表A.2 (续) 评审项目 分值 得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远郊区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 10km(偏远 F2 山区可超过 10km) ,或超过标准但设置 了免疫 服务站 采用口头、书面、电话、手机短信(APP) 、 F3 邮件、广播、公示告知等预约方式通知 未采用任何预约方式通知接种对象 1 查看记录 0.5 现场检查 扣1分 接种对象接种疫苗 F4 免疫服务人员接种时应统一着装,佩戴 消毒合格的医用帽、口罩等 接种前,免疫服务人员应询问受种者的 F5 健康状况、接种禁忌,并记录提出医学 随机抽取 10 份疫苗知情同意书,查 2 现场检查 建议的情况(签署疫苗知情同意书) F6 F7 接种时,接种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一验证制度 接种后,接种人员告知受种者现场留观 30min G G1 G2 G3 接种率监测 每月 15 日前将前一月疫苗接种报表上 报至疾控部门 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学龄前儿童查漏 补种 每年开展一次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强化 查漏补种 规划疫苗(如: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接 看填写是否完整,每一份不完整扣 0.5 分,扣完为止 询问接种人员少答一项扣 1 分,扣完 3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5 为止 接种人员未告知扣 0.5 分 本项实际得分: 2 查看报表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每年开展一次接种数据分析,制作免疫 G4 未统一着装扣 0.5 分 每年 12 次月报,少一次扣 0.5 分, 扣完为止 至少 2 次摸底记录,少一次扣 0.5 分 无强化查漏摸底登记记录扣 1 分 无疫苗接种率监测分析报告扣 1 分 1 查看总结 种率监测图,并分析原因 H H1 H2 H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 建立 AEFI 监测管理制度,发生疑似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登记 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4h 内报告 疾控部门,并开展病例调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记录完整 5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接种单位如发生预防接种差错与事故, H4 应在 24h 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 门,并进行调查处理 14 无 AEFI 监测管理制度扣 1 分 严重 AEFI 报告超时扣 0.5 分,未开 展病例调查扣 0.5 分 调查表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发生差错事故未及时上报扣 2 分,未 2 现场检查 进行初步的调查处理扣 1 分 DB11/T 1932—2021 表A.2 (续) 评审项目 I I1 I2 针对疾病管理 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免疫规划可 预防传染病无漏报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调查表填写 齐全 分值 5 得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核对调查表 未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扣 0.5 分,发生传染病漏报扣 0.5 分 传染病调查不及时扣 0.5 分,调查表 填写不完整扣 0.5 分 I3 每月开展三次 AFP 的主动监测 0.5 查看记录 没有 AFP 主动监测记录扣 0.5 分, I4 每月开展三次麻疹的主动监测 0.5 查看记录 没有麻疹主动监测记录扣 0.5 分 每年对本辖区传染病年发病数按年龄、 I5 性别、月份、地区、免疫史、户籍属性 缺一种分类扣 0.5 分,扣完为止 2 查看档案 等进行分类统计 J J1 J2 宣传培训与档案管理 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专门的免疫规划 宣传活动,有宣传记录 免疫服务人员每年参加区卫生行政部 门组织的全员业务培训,有培训记录 5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免疫规划档案设专人管理,编目存档, J3 符合北京市档案管理要求 少一个季度的宣传记录扣 0.5 分,扣 完为止 无培训记录扣 1 分 档案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档案项目 3 查看记录 不齐全酌情扣 0.5-1 分,内容不完整 酌情扣 0.5-1.5 分 15 DB11/T 1932—2021 表 A.3 接种单位 AA 级级别评分表 A A1 A2 A3 A4 基本要求 30 单独设置,不与医疗机构内其他医疗科 室共用同一通道 设置在地上一层,二层及以上应配备电 梯 在明显位置设立道路指引牌 正门应有醒目的服务时间标识,张贴或 设立接种流程图 本项实际得分: 2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显著位置公示疫苗品种、免疫程序、作 A5 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非免疫规划疫 A7 各功能区有明显标识 留观区有醒目的 30min 留观时间提示 2 A8 总使用面积不低于 150m A9 接种区(室)使用面积不得低于 30m 2 3 现场检查 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有地 面防滑、台面角防撞等措施,以及无障 未设置道路指引牌扣 0.5 分 无服务时间标识扣 0.5 分 无接种流程图扣 0.5 分 示,公示内容缺一种扣 0.5 分, 扣完为止 各室各台无明显标志每处扣 0.5 2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4 现场检查、测量 面积每少 5 m 扣 1 分,扣完为止 1 现场检查、测量 面积不足扣 1 分 各室地面平整,墙壁光洁、环境整洁、 A10 楼层设置不合理扣 2 分 公示形式可为实物或电子屏显 苗生产企业、疫苗价格及接种服务费 A6 共用通道扣 2 分 分,扣完为止 无留观提示扣 0.5 分 2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0.5 分,扣 5 现场检查 完为止 碍设施 A11 接种流程合理、不交叉 2 现场检查 接种流程不合理扣 2 分 A12 各室配有足够冷暖设备 1 现场检查 没有冷暖设备或不运转扣 1 分 A13 候诊区或留观区应有宣传载体 1 现场检查 没有宣传载体扣 1 分 A14 候诊区和留观区配备足够的安全桌椅 2 现场检查 一个区域座位不足扣 1 分 配备使用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基本 A15 的设备和设施 未配备信息化设备(计算机、平 3 现场检查 推式打印机等)或设备不能正常 使用扣 3 分 B B1 B2 B3 16 人员要求 免疫服务人员数量不少于 5 人(包括兼 职人员) 免疫服务人员的学历达到医疗卫生专 业中专以上 免疫服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至少 2 人 10 本项实际得分: 3 查看证明文件 2 查看学历证书 1 查看学历证书 人员不够扣 3 分 有一人学历未达中专以上扣 1 分, 扣完为止 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不足扣 1 分 DB11/T 1932—2021 表 A.3 (续) 评审项目 B4 免疫服务人员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 医疗卫生专业资格 分值 2 得分 检查方法 查看证件 免疫服务人员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 B5 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并在有效期 评分标准 有一人没有医疗资质扣 1 分,扣 完为止 没有合格证扣 2 分,合格证过期 2 查看证件 扣1分 内 C C1 C2 C3 C4 疫苗管理 疫苗应通过统一的疫苗供应渠道领取 每年向辖区疾控中心上报下一年的疫 苗使用计划 每月上报下一月的疫苗使用和配送计 划 有专人负责疫苗日常管理 10 1 查看领取登记 0.5 查看资料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岗位分工 疫苗领取记录齐全完整 C5 C6 C7 C8 C9 C10 3 每个接种日结束后,盘点当日使用疫苗 的接种数、损耗数和库存数 每次领取疫苗时,记录疫苗运输温度记 录或留存温度记录单 每日记录疫苗在冷链设备中的储存温 度 接种前后记录疫苗在桌面冰箱、冷藏包 等临时存放设备中的温度 冷链设备内的疫苗摆放与冰箱内壁间 距不低于 3cm 1.5 D D1 D2 D3 流程处置,并做好交接记录 冷链管理 配备冰箱总容积至少达到一个月使用 疫苗量所需容积的 2 倍 设专人管理冷链设备,人员经过冷链设 备维护相关培训 按全市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 查看疫苗领发 登记 查看门诊日疫 苗使用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现场查看 过期、报废疫苗应按照统一的疫苗销毁 C11 本项实际得分: 1 10 查看疫苗处置 记录 有非正规渠道来源疫苗扣 1 分 无年生物制品计划表扣 0.5 分 无疫苗月使用和配送计划扣 0.5 分 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 无领取登记扣 1 分,无下发登记 扣 1 分,登记项目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记录中每少一项扣 0.5 分,扣完 为止 没有运输温度记录扣 0.5 分 温度记录不全扣 0.5 分 温度记录不全扣 0.5 分 疫苗摆放与内部间隔低于 3cm 扣 0.5 分 没有疫苗处理记录扣 0.5 分;有 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未标明疫苗信 息的扣 0.5 分 本项实际得分: 2 现场测算 1 查看培训记录 1 查看档案 未达到储存量的 2 倍扣 2 分 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无冷链相 关专业培训记录扣 0.5 分 未建立冷链设备档案扣 1 分,档 案不符合要求扣 0.5 分 17 DB11/T 1932—2021 表A.3 (续) 评审项目 D4 各种冷链设备账物相符 分值 2 得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档案与设备 冷链设备与档案不符的每个扣 核对 存放疫苗的冰箱放置、使用是否合理: 0.5 分,扣完为止 一项未达到扣 0.5 分,扣完为止 放置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远离热源 D5 每台冰箱应有独立墙插 3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散热壁与周围物品间距不小于 10cm 冷冻室随时除霜,冰霜厚度不超过 3mm D6 储存疫苗用的冰箱应配备自动温度监测系 统,实现 24h 温度监测 E E1 E2 E3 E4 器材与药品管理 疫苗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 1.1 倍配备注射 器材及利器盒 配备急救药品,至少包括在有效期内的肾 上腺素、地塞米松和呼吸兴奋剂等药品 接种场所配备消毒用紫外线灯,紫外线灯 消毒面积与接种场所面积相匹配 10 E6 人员手部等消毒 接种场所的消毒记录应保存完整 2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1 查看记录 疗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未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扣 2 分 注射器配备不足扣 0.5 分,无利 器盒扣 0.5 分 无急救药品或急救药品过期扣 2分 未配备紫外灯扣 1 分,紫外灯与 面积不符扣 1 分 消毒药品配备不足扣 1 分 接种后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废弃物处理按医 E7 测系统不能 24h 监测扣 1 分。 本项实际得分: 配备消毒药品用于工作环境、操作台面和 E5 无自动温度监测系统或温度监 没有消毒记录扣 0.5 分,记录不 全扣 0.5 分 没有报废疫苗处理记录扣 0.5 1 现场检查 分或有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未标 明疫苗信息的扣 0.5 分 F 免疫接种服务 10 本项实际得分: 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周 F1 期频次和接种人次数: 接种日人均接种数控制在 25 针次以下 免疫规划门诊日均接种数超过 2 按接种量计 算 25 针次扣 1 分,群体性门诊接 种数超过 75 针次扣 1 分 群体性门诊日人均数控制在 75 针次以下 城镇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乡镇最大服务半 超过服务半径标准扣 1 分 径不超过 2km, 或超过标准但设置了免疫服 F2 务站 近郊区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 5km, 或超过标 准但设置了免疫服务站 18 1 按辖区地图 测量 DB11/T 1932—2021 表A.3 (续) 评审项目 分值 得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远郊区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 10km(偏远 F2 山区可超过 10km) ,或超过标准但设置 了免疫服务站 采用口头、书面、电话、手机短信(APP) 、 F3 邮件、广播、公示告知等预约方式通知 未采用任何预约方式通知接种对象 1 查看记录 0.5 现场检查 扣1分 接种对象接种疫苗 F4 免疫服务人员接种时应统一着装,佩戴 消毒合格的医用帽、口罩等 接种前,免疫服务人员应询问受种者的 F5 健康状况、接种禁忌,并记录提出医学 随机抽取 10 份疫苗知情同意书,查 2 现场检查 建议的情况(签署疫苗知情同意书) F6 F7 接种时,接种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一验证制度 接种后,接种人员告知受种者现场留观 30min G G1 G2 G3 接种率监测 每月 15 日前将前一月疫苗接种报表上 报至疾控部门 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学龄前儿童查漏 补种 每年开展一次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强化 查漏补种 规划疫苗(如: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接 看填写是否完整,每一份不完整扣 0.5 分,扣完为止 询问接种人员少答一项扣 1 分,扣完 3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5 为止 接种人员未告知扣 0.5 分 本项实际得分: 2 查看报表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每年开展一次接种数据分析,制作免疫 G4 未统一着装扣 0.5 分 每年 12 次月报,少一次扣 0.5 分, 扣完为止 至少 2 次摸底记录,少一次扣 0.5 分 无强化查漏摸底登记记录扣 1 分 无疫苗接种率监测分析报告扣 1 分 1 查看总结 种率监测图,并分析原因 H H1 H2 H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 建立 AEFI 监测管理制度,发生疑似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登记 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4h 内报告 疾控部门,并开展病例调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记录完整 5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接种单位如发生预防接种差错与事故, H4 应在 24h 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 无 AEFI 监测管理制度扣 1 分 严重 AEFI 报告超时扣 0.5 分,未开 展病例调查扣 0.5 分 调查表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发生差错事故未及时上报扣 2 分,未 2 现场检查 进行初步的调查处理扣 1 分 门,并进行调查处理 19 DB11/T 1932—2021 表A.3 (续) 评审项目 I I1 I2 针对疾病管理 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免疫规划可 预防传染病无漏报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调查表填写 齐全 分值 5 得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核对调查表 未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扣 0.5 分,发生传染病漏报扣 0.5 分 传染病调查不及时扣 0.5 分,调查表 填写不完整扣 0.5 分 I3 每月开展三次 AFP 的主动监测 0.5 查看记录 没有 AFP 主动监测记录扣 0.5 分, I4 每月开展三次麻疹的主动监测 0.5 查看记录 没有麻疹主动监测记录扣 0.5 分 每年对本辖区传染病年发病数按年龄、 I5 性别、月份、地区、免疫史、户籍属性 缺一种分类扣 0.5 分,扣完为止 2 查看档案 等进行分类统计 J J1 J2 宣传培训与档案管理 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专门的免疫规划 宣传活动,有宣传记录 免疫服务人员每年参加区卫生行政部 门组织的全员业务培训,有培训记录 5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免疫规划档案设专人管理,编目存档, J3 符合北京市档案管理要求 少一个季度的宣传记录扣 0.5 分,扣 完为止 无培训记录扣 1 分 档案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档案项目 3 查看记录 不齐全酌情扣 0.5-1 分,内容不完整 酌情扣 0.5-1.5 分 20 DB11/T 1932—2021 表 A.4 接种单位 AAA 级级别评分表 评审项目 A A1 分值 基本要求 50 单独设置,不与医疗机构内其他医疗科 室共用同一通道 A2 设在地上一层,二层及以上应配备电梯 A3 在明显位置设立道路指引牌 A4 正门应有醒目的服务时间标识,张贴或 设立接种流程图 得分 检查方法 本项实际得分: 用、禁忌症及注意事项、非免疫规划疫 共用通道扣 2 分 2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楼层设置不合理扣 2 分 0.5 现场检查 未设置道路指引牌扣 0.5 分 1 现场检查 显著位置公示疫苗品种、免疫程序、作 A5 评分标准 无服务时间标识扣 0.5 分 无接种流程图扣 0.5 分 公示形式可为实物或电子屏显示,公 3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0.5 现场检查 示内容缺一种扣 0.5 分,扣完为止 苗生产企业、疫苗价格及接种服务费 A6 A7 A8 A9 A10 各功能区有明显标识 留观区有醒目的 30min 留观时间提示 总使用面积不低于 300m 2 接种区(室)使用面积不得低于 40m 5 2 设有教学培训室和专家咨询免疫室 2 2 现场检查、 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有地 面防滑、台面角防撞等措施,以及无障 扣完为止 无留观提示扣 0.5 分 2 面积每少 5 m 扣 1 分,扣完为止 测量 现场检查、 面积不足扣 2 分 测量 现场检查 各室地面平整,墙壁光洁、环境整洁、 A11 各室各台无明显标志每处扣 0.5 分, 没有教学培训室扣 1 分 没有专家咨询室扣 1 分 有一项不符合要求扣 0.5 分,扣完为 5 现场检查 止 碍设施 整体装修风格易于儿童接受,设有多处 A12 人性化设施,设有儿童娱乐区 装修风格死板扣 3 分 9 现场检查 没有人性化设施扣 1-4 分 没有儿童娱乐区域扣 2 分 A13 接种流程合理、不交叉 2 现场检查 接种流程不合理扣 2 分 A14 各室配有足够冷暖设备 1 现场检查 没有冷暖设备或不运转扣 1 分 A15 候诊区或留观区应有宣传载体 1 现场检查 没有宣传载体扣 1 分 A16 候诊区和留观区配备足够的安全桌椅 2 现场检查 一个区域座位不足扣 1 分 门诊为数字化门诊,使用最新版北京市 A17 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客户端 未配备数字化门诊所需设备(排号系 10 现场检查 统、护士工作站等)或设备不能正常 使用扣 10 分 B 人员要求 10 本项实际得分: 21 DB11/T 1932—2021 表A.4 (续) 评审项目 B1 B2 B3 B4 免疫服务人员数量不少于 6 人(包括兼 职人员) 免疫服务人员的学历达到医疗卫生专 业中专以上 免疫服务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至少 3 人 免疫服务人员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 医疗卫生专业资格 分值 得分 检查方法 3 查看证明文件 2 查看学历证书 1 查看学历证书 2 查看证件 免疫服务人员有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 B5 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并在有效期 评分标准 人员不够扣 3 分 有一人学历未达中专以上扣 1 分, 扣完为止 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不足扣 1 分 有一人没有医疗资质扣 1 分,扣 完为止 没有合格证扣 2 分,合格证过期 2 查看证件 扣1分 内 C C1 C2 C3 C4 疫苗管理 疫苗应通过统一的疫苗供应渠道领取 每年向辖区疾控中心上报下一年的疫 苗使用计划 每月上报下一月的疫苗使用和配送计 划 有专人负责疫苗日常管理 10 1 查看领取登记 0.5 查看资料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岗位分工 疫苗领取记录齐全完整 C5 C6 C7 C8 C9 C10 3 每个接种日结束后,盘点当日使用疫苗 的接种数、损耗数和库存数 每次领取疫苗时,记录疫苗运输温度记 录或留存温度记录单 每日记录疫苗在冷链设备中的储存温 度 接种前后记录疫苗在桌面冰箱、冷藏包 等临时存放设备中的温度 冷链设备内的疫苗摆放与冰箱内壁间 距不低于 3cm 1.5 22 流程处置,并做好交接记录 查看疫苗领发 登记 查看门诊日疫 苗使用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查看记录 0.5 现场查看 过期、报废疫苗应按照统一的疫苗销毁 C11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疫苗处置 记录 有非正规渠道来源疫苗扣 1 分 无年生物制品计划表扣 0.5 分 无疫苗月使用和配送计划扣 0.5 分 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 无领取登记扣 1 分,无下发登记 扣 1 分,登记项目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记录中每少一项扣 0.5 分,扣完 为止 没有运输温度记录扣 0.5 分 温度记录不全扣 0.5 分 温度记录不全扣 0.5 分 疫苗摆放与内部间隔低于 3cm 扣 0.5 分 没有疫苗处理记录扣 0.5 分;有 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未标明疫苗信 息的扣 0.5 分 DB11/T 1932—2021 表A.4 (续) 评审项目 D D1 D2 D3 D4 冷链管理 配备冰箱总容积至少达到一个月使用 疫苗量所需容积的 2 倍 设专人管理冷链设备,人员经过冷链设 备维护相关培训 按全市要求建立冷链设备档案 各种冷链设备账物相符 分值 10 2 1 1 2 得分 检查方法 评分标准 本项实际得分: 现场测算 查看培训记 录 查看档案 档案与设备 核对 存放疫苗的冰箱放置、使用是否合理: 未达到储存量的 2 倍扣 2 分 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无冷链相关专 业培训记录扣 0.5 分 未建立冷链设备档案扣 1 分,档案不 符合要求扣 0.5 分 冷链设备与档案不符的每个扣 0.5 分,扣完为止 一项未达到扣 0.5 分,扣完为止 放置在干燥通风的房间内,远离热源 D5 每台冰箱应有独立墙插 3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散热壁与周围物品间距不小于 10cm 冷冻室随时除霜,冰霜厚度不超过 3mm D6 储存疫苗用的冰箱应配备自动温度监 测系统,实现 24h 温度监测 E 器材与药品管理 10 E1 疫苗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2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E2 按受种对象(人次数)的 1.1 倍配备注 射器材及利器盒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和呼吸兴奋剂等药 统不能 24h 监测扣 1 分。 本项实际得分: 配备急救药品,至少包括在有效期内的 E3 无自动温度监测系统或温度监测系 未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扣 2 分 注射器配备不足扣 0.5 分,无利器盒 扣 0.5 分 无急救药品或急救药品过期扣 2 分 2 现场检查 2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1 查看记录 品 E4 接种场所配备消毒用紫外线灯,紫外线 灯消毒面积与接种场所面积相匹配 配备消毒药品用于工作环境、操作台面 E5 E6 和人员手部等消毒 接种场所的消毒记录应保存完整 按医疗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不符扣 1 分 消毒药品配备不足扣 1 分 接种后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废弃物处理 E7 未配备紫外灯扣 1 分,紫外灯与面积 没有消毒记录扣 0.5 分,记录不全扣 0.5 分 没有报废疫苗处理记录扣 0.5 分或有 1 现场检查 医疗废物处置记录未标明疫苗信息 的扣 0.5 分 F 免疫接种服务 10 本项实际得分: 23 DB11/T 1932—2021 表A.4 (续) 评审项目 分值 得分 检查方法 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周期频 F1 次和接种人次数: 接种日人均接种数控制在 25 针次以下 评分标准 免疫规划门诊日均接种数超 2 按接种量计 过 25 针次扣 1 分,群体性门 算 诊接种数超过 75 针次扣 1 分 群体性门诊日人均接种数控制在 75 针次以下 城镇地区和流动人口聚集乡镇最大服务半径 超过服务半径标准扣 1 分 不超过 2km,或超过标准但设置了免疫服务站 F2 近郊区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 5km,或超过标准 但设置了免疫服务站 1 按辖区地图 测量 远郊区最大服务半径不超过 10km(偏远山区可 超过 10km) ,或超过标准但设置了免疫服务站 采用口头、书面、电话、手机短信(APP) 、邮 F3 件、广播、公示告知等预约方式通知接种对象 未采用任何预约方式通知接 1 查看记录 0.5 现场检查 种对象扣 1 分 接种疫苗 F4 免疫服务人员接种时应统一着装,佩戴消毒合 格的医用帽、口罩等 接种前,免疫服务人员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 F5 况、接种禁忌,并记录提出医学建议的情况(签 随机抽取 10 份疫苗知情同意 2 现场检查 署疫苗知情同意书) F6 接种时,接种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 制度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 0.5 G 接种率监测 5 G2 G3 控部门 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学龄前儿童查漏补种 每年开展一次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强化查漏补 种 询问接种人员少答一项扣 1 3 接种后,接种人员告知受种者现场留观 30min 每月 15 日前将前一月疫苗接种报表上报至疾 苗(如: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 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接种率监测图,并分析 原因 24 分,扣完为止 接种人员未告知扣 0.5 分 本项实际得分: 2 查看报表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每年开展一次接种数据分析,制作免疫规划疫 G4 书,查看填写是否完整,每一 份不完整扣 0.5 分,扣完为止 F7 G1 未统一着装扣 0.5 分 每年 12 次月报,少一次扣 0.5 分,扣完为止 至少 2 次摸底记录,少一次扣 0.5 分 无强化查漏摸底登记记录扣 1 分 无疫苗接种率监测分析报告 1 查看总结 扣1分 DB11/T 1932—2021 表A.4 (续) 评审项目 H H1 H2 H3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 建立 AEFI 监测管理制度,发生疑似预 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登记 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4h 内报告 疾控部门,并开展病例调查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记录完整 分值 5 得分 检查方法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接种单位如发生预防接种差错与事故, H4 应在 24h 内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 评分标准 无 AEFI 监测管理制度扣 1 分 严重 AEFI 报告超时扣 0.5 分,未开 展病例调查扣 0.5 分 调查表填写不完整扣 1 分 发生差错事故未及时上报扣 2 分,未 2 现场检查 进行初步的调查处理扣 1 分 门,并进行调查处理 I I1 I2 针对疾病管理 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免疫规划可 预防传染病无漏报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调查表填写 齐全 5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核对调查表 未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扣 0.5 分,发生传染病漏报扣 0.5 分 传染病调查不及时扣 0.5 分,调查表 填写不完整扣 0.5 分 I3 每月开展三次 AFP 的主动监测 0.5 查看记录 没有 AFP 主动监测记录扣 0.5 分, I4 每月开展三次麻疹的主动监测 0.5 查看记录 没有麻疹主动监测记录扣 0.5 分 每年对本辖区传染病年发病数按年龄、 I5 性别、月份、地区、免疫史、户籍属性 缺一种分类扣 0.5 分,扣完为止 2 查看档案 等进行分类统计 J J1 J2 宣传培训与档案管理 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专门的免疫规划 宣传活动,有宣传记录 免疫服务人员每年参加区卫生行政部 门组织的全员业务培训,有培训记录 5 本项实际得分: 1 查看记录 1 查看记录 免疫规划档案设专人管理,编目存档, J3 符合北京市档案管理要求 少一个季度的宣传记录扣 0.5 分,扣 完为止 无培训记录扣 1 分 档案无专人管理扣 0.5 分,档案项目 3 查看记录 不齐全酌情扣 0.5-1 分,内容不完整 酌情扣 0.5-1.5 分 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