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山白杜鹃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
ICS 65.020 B 61 DB1301 石 家 庄 市 农 业 地 方 标 准 DB 1301/T 329—2020 照山白杜鹃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 2020 - 04 - 14 发布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6 - 14 实施 发 布 DB1301/T 329—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组培实验室所需的设备、器材和试剂 .................................................. 1 5 母本材料 .......................................................................... 2 6 培养基选择与母液配制 .............................................................. 2 7 培养基制备 ........................................................................ 2 8 外植体预处理与消毒 ................................................................ 2 9 接种准备与外植体接种操作 .......................................................... 3 10 组织培养过程 ..................................................................... 3 11 移栽后管理 ....................................................................... 4 12 苗木出圃质量标准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WPM 培养基母液配制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WPM 等缩略语名称对照表 .......................................... 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照山白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7 I DB1301/T 32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石家庄市神州花卉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蒋淑磊、徐秋良、白霄霞、李振勤、李国松、杨红涛、边光亚、刘雅、王乃泽、吴 然、张晓英、刘伟、陈洪波、牛晓丽。 II DB1301/T 329—2020 照山白杜鹃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照山白组培快繁育苗生产过程中组培实验室所需的设备、器材和试剂、母本材料、培 养基选择与母液配制、培养基制备、外植体预处理与消毒、接种准备与外植体接种操作、组织培养过程、 移栽后管理、苗木出圃质量标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照山白通过组织培养快繁育苗的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2306—2013 花卉种苗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DB13/T 2422—2016 高山杜鹃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NY/T 2306—201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照山白 Rhododendron micranthum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多分枝灌木,花冠钟形白色,花期5月~7月,果期7月~9月,夏季观花,冬季 观叶。 3.2 幼嫩茎段 young stem segment 腋芽萌发茎取1 cm~2 cm的长茎段。 4 组培实验室所需的设备、器材和试剂 4.1 实验室设计要求 按照NY/T 2306—2013 中第4章执行。 4.2 所需设备 按照NY/T 2306—2013 中附录B 执行。 4.3 所需试剂 1 DB1301/T 329—2020 除 按 照 NY/T 2306—2013 中 附 录 D 的 要 求 执 行 外 , 还 需 增 加 异 戊 烯 基 腺 嘌 呤 [ 化 学 名 : N6-(2-Isopentenyl)adenosine)]。 4.4 所需器械和培养容器 按照NY/T 2306—2013 中第6章执行。 5 母本材料 选择无病虫害健壮植株为母本材料。 6 培养基选择与母液配制 6.1 培养基选择 以WPM培养基为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增殖培养基本培养基;1/2 WPM为生根培养基本培养基。 6.2 基本培养基的母液配制和保存 培养基母液配制方法和保存注意事项见附录A。 6.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母液配制和保存 植物生长物质的母液配制及存储方法按照DB13/T 2422—2016 中5.3 执行。 7 培养基制备 7.1 配制 根据培养基成分准备好蒸馏水、琼脂、砂糖和各种母液。制作1 L培养基,需要700 ml蒸馏水,添 加琼脂粉6.5 g~7.0 g,加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加砂糖30 g,根据母液要求取量,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 用pH计测pH值,用0.1 mol/L的 NaOH 或 HCl 调节pH值至要求值,一般为5.5~5.8。 7.2 分装 用量以不同规格培养瓶培养基分装量不同,分装培养基注意勿将培养基沾到培养瓶瓶口,分装完成 后注明日期和编号。 7.3 高压灭菌 培养基分装完成后应在10 h 内进行湿热灭菌,灭菌调节为121 ℃,18 min。 7.4 储存 灭菌后的培养基放在储存间,注意储存时间不超过7 d。 7.5 接种操作 按照NY/T 2306—2013 中第10章执行。 8 外植体预处理与消毒 2 DB1301/T 329—2020 从健康母本材料上切取带芽幼嫩茎段2 cm为外植体放入烧杯。将外植体用0.2%~0.3% 的洗涤剂溶 液浸泡并振荡4 min~6 min,自来水冲洗30 min。在超净环境中,用75%酒精浸泡外植体 30 s,用无菌 水冲洗外植体3 次~4 次。用0.1% 的HgCl2 溶液浸泡3 min~5 min,用无菌水冲洗3 次~5 次,备用。 9 接种准备与外植体接种操作 接种准备及外植体接种操作按照NY/T 2306—2013 中第10章执行。 10 组织培养过程 10.1 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20 ℃±2 ℃,光照强度3000 lux~3500 lux,每日连续光照12 h~13 h。 10.2 初代培养 将外植体接种在初代培养基上,至幼芽萌发生长到1 cm~2 cm。 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 WPM + NAA 0.2 mg/L + 2ip 6 mg/L + 白砂糖 30 g/L + 琼脂 6.5 g/L, pH值调至5.5~5.8。 注:10.2~10.5 中WPM等缩略语名称对照表参见附录B。 10.3 继代培养 将初代培养基上长出的幼嫩组织转接到继代培养基上长出丛生芽。 继代培养基配方为:WPM + NAA 0.25 mg/L + ZT 0.5 mg/L + 白砂糖 30 g/L + 琼脂 6.5 g/L,pH 值调至5.5~5.8。 10.4 增殖培养 将丛生芽分切成0.5 cm~1 cm组织块,转接在增殖培养基上培养。 增殖培养基配方为: WPM + NAA 0.1 mg/L + ZT 2.0 mg/L + 白砂糖 30 g/L + 琼脂 6.5 g/L,pH 值调至5.5~5.8。 10.5 生根培养 将高度为2 cm~3 cm的增殖苗转接在诱导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60 d,幼苗基部长出4 条~7 条新 根,根长3 cm~4 cm时,进行炼苗移栽。 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 1/2WPM + IBA 0.8 mg/L + NAA 0.25 mg/L + 白砂糖 15 g/L + 琼脂 6.5 g/L,pH值调至5.5~5.8。 10.6 炼苗与移栽 10.6.1 炼苗 将生根苗从培养室中取出,置于温度控制在(20±2) ℃,经彻底消毒的温室中,炼苗驯化3 d~4 d, 再打开瓶口炼苗3 d~4 d,进入移栽阶段。 10.6.2 移栽 3 DB1301/T 329—2020 从瓶中取出组培苗,放在盛有(20±2) ℃左右的温水中,将附着在根上的培养基清洗掉,洗时注意 不伤根,用50% 多菌灵WP 1500 倍液浸泡5 min,清洗灭菌。 选用1 mm~3 mm的珍珠岩与草炭 1:3 配比制成基质,装入穴盘。将基质喷湿至含水量达到60% 左 右。 清洗灭菌后的苗移栽到穴盘中。浇透水,并使根系和基质紧密接触。 11 移栽后管理 11.1 光照与温湿度控制 移栽后保温保湿10 d,相对湿度保持在80% 左右,温度保持在18 ℃~22 ℃,每天中午通风0.5 h~ 1 h,用遮阳网控制光照强度在5000 lux~8000 lux之间。 施肥每15 d~20 d进行叶面喷肥一次,喷施1/10WPM培养基溶液 + 0.1% 的鳌合铁溶液,共施3 次。 11.2 病虫害防治 移栽苗管理期间,实时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预防。照山白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 12 苗木出圃质量标准 12.1 组培穴盘苗 株形植株挺拔,叶深绿色,无黄叶现象。 12.2 根系 根系嫩白密集,根毛浓密,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形成完整根坨,基质不散。 12.3 苗高 苗高10 cm~15 cm。 12.4 叶片数 叶片数在8 片以上。 12.5 整齐度 同一批次90% 以上的苗高达到要求的高度。 12.6 病虫害状况 无检疫性病虫害。 4 DB1301/T 329—2020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WPM 培养基母液配制 WPM培养基母液配制见表A.1。 表A.1 WPM 培养基母液配制 种 类 成 分 称取量 母液体积 配 1 升培养基吸取量 (mg) (ml) (ml) 1000 100 1000 100 500 5 500 10 500 10 NH4NO3 4000 大 (NH4)2SO4 1320 量 MgSO4.7H2O 3700 元 KH2PO4 1700 素 KNO3 4000 K2SO4 9000 MgSO4.7H2O 3700 CaCl2. 960 Ca(NO3)2•4H2O 5560 Na2-EDTA 3730 FeSO4.7H2O 2780 H3BO3 310 MnSO4.H2O 1115 Na2MoO4•2H2O 12.5 CuSO4.5H2O 1.25 ZnSO4•7H2O 430 肌醇 5000 镁 中 钙 量 元 螯 素 合 铁 微 量 元 素 维 烟酸(维生素PP) 25 生 盐酸吡多醇 25 素 盐酸硫胺素 25 甘氨酸 100 注:母液配制应用去离子水,置于4 ℃左右冰箱保存,贴好标签,注明名称、配制日期。 5 DB1301/T 329—2020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WPM 等缩略语名称对照表 WPM等缩略语名称对照见表B.1。 表B.1 WPM 等缩略语名称对照表 6 缩略语 化学名称(英文) 化学名称(中文) WPM Wood Plant Medicum (1980) 木本植物培养基 NAA α-naphthy-acetic-acid α-萘乙酸 2ip N6-(2-Isopentenyl)adenine 异戊烯基腺嘌呤 ZT Zeatin 玉米素 IBA 3-indolebutyrie acid 吲哚丁酸 DB1301/T 329—2020 C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照山白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照山白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表C.1。 表C.1 照山白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常见病虫害 pH值保持在5.0~6.5 范围内,用0.1%~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代 生理性病害 黄化病(Chlorosis) 替清水浇灌,症状严重时可在叶面喷施0.1%~0.3%的螯合铁水溶 小叶病(Zinc deficiency 液。 叶面喷洒0.1%~0.2%的硫酸锌溶液或螯合锌,每隔6 d~7 d 喷一次, lobular disease) 喷2 次~3 次。 茎尖枯死 (Apical Blight) 白粉病(Powdery mildew) 叶面喷施0.2%的硼酸水溶液或800 倍~1000 倍的禾丰硼溶液,每隔6 d~7 d 喷一次,喷2 次~3 次。 25%粉锈宁1500 倍~2000 倍水溶液喷雾,每7 天喷药一次,喷药2 次~3 次。 喷施25%粉锈宁15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 杜鹃锈病(Rust) 首先栽培基质要透气排水,浇水适量忌渍涝。一旦发病,及时使用70% 甲基托布津800 倍~1000 倍液或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800 疫霉根腐病(Root Rot) 倍水溶液或80%乙蒜素1500 倍水溶液对发病植株和区域进行浸灌处 理,每周一次,连续处理3 次~5 次,防止病菌向健康植株漫延。该 方法对发病初期植株有效,发病严重时,要对发病植株进行焚烧或深 侵染性病害 埋处理。 最好的方法是将染病花蕾摘除并处理掉,千万不可丢进土堆肥中使 芽枯病(Bud Blight) 用。暂无杀菌剂可有效控制该病,但可在夏末使用10%氯氰菊酯乳油 1000 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 倍~3000 倍液、40%毒死蜱2000 倍 水溶液等杀虫剂控制叶蝉来进行预防。 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水溶液或80%乙蒜素1500 倍水 炭疽病(Anthracnosis) 溶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水溶液等,每10 天喷1 次,连 喷3 次~5 次。浇水时注意不将水淋溅到植株上可避免病毒传播。 根象(Root Weevil) 虫害 菜青虫(PierisrapaeLinne) 红蜘蛛(Spider mites) 喷施40%毒死蜱1500 倍~2000 倍水溶液或2%甲维盐600 倍~800 倍 水溶液等低毒内吸杀虫剂来防治根象成虫和幼虫。 喷施40%毒死蜱1500 倍~2000 倍水溶液或2%甲维盐600倍~800 倍 水溶液。 使用 15%哒螨灵1500 倍~2000 倍液或3.2%阿维菌素2000 倍~2500 倍液等药剂喷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DB1301/T 329—2020 石家庄市农业地方标准 照山白杜鹃组培快繁育苗技术规程 DB1301/T 329—2020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编辑、校对 石家庄市工农路 368 号(0311-67501107) 网址:www.bzsb.info 2020 年 4 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