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doc

Sunshine.?13 页 77 KB下载文档
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doc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doc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doc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doc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doc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doc
当前文档共13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doc

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十三五”期间,我市着力扩大特殊教育资源,积极落实教 育安置政策,不断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 育普及水平明显提升。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是我市 基础教育中的突出短板。为贯彻落实好省、市关于办好特殊教育 的要求,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海南省“十四五”特殊教 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 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促进公 平、实现共享;尊重差异、多元融合”的原则,大力推进特殊教 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使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到 2025 年,特殊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 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8.5%以上;特殊教育体系加快向学前和高 中阶段两端延伸,各级特殊教育办学规模显著扩大,每个区均建 有 1 所特殊教育学校、1 所特殊教育幼儿园或特殊教育学校附设 学前部;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融合教 育全面推进,特殊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二、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布局,加快建设特殊教育办学体系 — 1 — 1.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各区要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纳入 本区中小学发展布局规划,与“多规合一”相衔接,预留足够的 建设用地,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到 2025 年实现全市各 区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加快推进改扩建三亚市特殊教育学校, 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2.加快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到 2023 年底前,全市要建成 1 所专门招收残疾孩子的特殊幼儿园,鼓励有条件的区建设特殊教 育幼儿园,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 童康复机构普遍增设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到 2025 年每个区均 建有特殊教育幼儿园或附设幼儿园(学前部)。 3.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推动特殊 教育学校增设职教部(班),鼓励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特教部 (班)。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职教部(班)和职业学校特教部(班) 开设适应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 (二)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提升特殊教育普及程度 4.落实好“一人一案”特殊教育安置工作。以区为单位健全 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对残疾儿童身体状况、接 受教育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能力的全面规范评估机制,通过普通 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儿童福利机构(含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机构)特教班等机构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为每 一名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适宜教育安置。压实义务教育阶段普 通学校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责任,确保残疾少年儿童应随 — 2 — 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能够适应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特殊教 育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不纳入送教上门范围,确保到 2025 年我 市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8.5%以上。 5.加强学籍管理。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 童福利机构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均纳入中小学 生学籍管理。各区要整合教育、卫健、残联等部门的残疾儿童少 年信息,实现筛查、诊断、教育、康复、资助等数据共享,为残 疾儿童少年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为每个残疾儿童少年建立电子 化个人档案,做好残疾学生入学、随班就读认定、参加各类招生 考试、转衔服务等各项工作。 (三)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强化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6.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办学。落实我省特殊教育学校办 学基本标准,压实区政府主体责任,切实加大特殊教育财政投入, 积极争取中央、省级特殊教育发展资金,推进特殊教育标准化学 校建设,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力争到 2025 年实现所有特殊 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办学水平。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资 源教室配备满足残疾学生需求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 和图书。加强学校无障碍设施设备建设配备。 7.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继续落实好义务教育特 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并结合实际适时提高标准;落实学前、 高中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政策,继续向特殊教育倾斜。继续落实好 特殊教育学校所有寄宿生每生每年 2000 元生活费补助政策,所 — 3 — 需资金由省和市财政按 5:5 分担。继续对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 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进行补助,补助标 准为每生每年 1000 元,所需资金按照隶属关系确定。对高中阶 段残疾学生实行免学费、住宿费和教材费政策,补助标准按《海 南省财政厅 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实施方案的通知》(琼财教〔2016〕2017 号)、《海南省教育厅 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海南省 财政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及免除学费住 宿费教材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琼教勤助〔2017〕66 号) 规定的资助标准执行。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特殊教育学校, 支持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社会福利机构向残疾人提供特殊教育, 规范民办特殊教育管理,确保特殊教育公益属性。鼓励企事业单 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特殊教育。 8.有效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特殊教育专家委 员会的作用,大力推进融合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建设,实现市区 全覆盖。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任务,提高融合教育资 源与指导中心开展医教结合、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工作的管理、 专业指导与服务能力。 (四)落实各项政策,大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9.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配备。根据《海南省特殊教育学校 教职工编制标准》(琼编〔2021〕43 号)配齐、配足特殊教育 学校教师。要重视普通中小学、职业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班教 — 4 — 师、随班就读专职特殊教育教师、资源教室教师的配备和管理, 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对人员要求、工作任务、录用流程、享受待 遇、师资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纳入特殊教育教师统一管理。 10.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组 织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的校长、教师全员培训, 将融合教育纳入普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 11.落实特殊教育津贴等工资倾斜待遇。从事特殊教育教学 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其标准按以下办法执行: 工作年限不满 20 年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 20%确定;连续从事 特殊教育工作满 20 年以上的,按本人基本工资的 30%确定。特 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教师、医疗和 残联部门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教师、普通学校(幼儿园)随班就读 资源教室教师继续享受以上特殊教育津贴。对普通学校(幼儿园) 直接承担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绩效工资分配上给予 适当倾斜。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师按照规定 享受特殊教育津贴。各区要为送教上门教师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 险并发放必要的交通等补助。教师职称评聘和各类表彰奖励要向 特殊教育教师倾斜,继续把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教师、医疗和残 联部门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的教师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 励范围,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探索实施特殊教育教师单列职 称评定序列。 (五)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 5 — 12.推动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鼓励普通幼儿园、 普通学校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 随班就读。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共建发展、集团化发展, 创设融合适宜的教育环境。 13.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发展。鼓励普通中等职业 学校接收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就读。支持各类职业教育 机构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 地面向特教学校残疾学生开放。 14.推动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一步 完善医教结合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以政府为主导,各相关职 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各司其 职、分工合作、协同管理。实施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优先为义 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科学提供辅助器具适配及服务。鼓励有 条件地区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 能等新技术,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 15.深化特殊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落实国家、省特殊教育 学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丰富融合教育学校个性化课程资源, 加强特殊教育优质精品课程的研发和共享,促进优质课程资源成 果广泛使用,提高课程资源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加强教具、学 具和辅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市区教研机构要配足配齐特殊教育 教研员,加强特殊教育教研,将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纳入到普通 教育教研机构的教学指导和专业支持中。 — 6 — 16.加强资源教室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三亚市特殊教育资 源教室管理办法》,各区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定人定岗管理资 源教室。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明确个体发展目标,开展有针对 性的个别化教育,使随班就读学生融入学校生活,得到全面发展。 进一步规范送教上门工作,制定送教上门方案,合理安排相关教 育与康复课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增强家校合作,提高送教上 门质量。 17.加强考核评估。完善特殊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根据省特 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进行定期评估, 保证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独立性,促进特殊教育质量提升。 三、组织实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区要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将特 殊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特教特办,统筹安排资金, 有效配置资源,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按照一区一方案制 定本区特殊教育发展提升方案,并于 2022 年 11 月 4 日前将经本 区人民政府同意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 案报市教育局备案。 (二)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多方协调联动的特殊教育推进机 制,明确教育、发改、民政、财政、人社、卫健、残联等部门和 单位的工作职责,逐步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市区统筹,落实区政 府办好特殊教育的主体责任,加大对农村地区和特殊教育薄弱地 区的支持力度,调动医疗、康复、专业机构等各方面力量支持特 — 7 — 殊教育改革发展。 (三)强化督导评估。将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情况纳入对市区 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 认定的重要内容。各区教育督导部门和责任督学要将特殊教育纳 入督导范围,定期对特教工作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 得到有效落实。 (四)注重宣传引导。各市区、各有关部门、单位和新闻媒 体要大力宣传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宣传和弘扬特殊教育教 师高尚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积极宣传残疾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年度计划 表(2022—2025 年) 三亚市教育局行政办公室 — 8 — 2022 年 11 月 29 日印发 附件 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年度计划表(2022 年) 序号 1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将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福 市教育局、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 利等机构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均 长期坚持 态区管委会、市民政局、市卫健委、 纳入中小学学籍管理 市残联、各直属中小学校 落实好学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2 生均公用经费和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 长期坚持 补贴工作 3 4 责任单位/科室 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每学期组织开展特殊教育 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校长、教师全员培训。 制定出台《三亚市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管理办法》 长期坚持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育才) 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市教育局、市教培院、各区(育才) 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2022 年 市教育局、各区(育才)教育局、 12 月 市特殊教育学校 — 9 — 5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8.0%以 2022 年 市教育局、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 上 12 月 态区管委会 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年度计划表(2023 年) 序号 1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将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福 市教育局、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 利等机构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均 长期坚持 态区管委会、市民政局、市卫健委、 纳入中小学学籍管理 市残联、各直属中小学校 落实好学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2 生均公用经费和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 长期坚持 补贴工作 3 4 责任单位/科室 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每学期组织开展特殊教育 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校长、教师全员培训。 建成 1 所专门招收残疾孩子的特殊幼儿园 — 10 — 长期坚持 2023 年 12 月前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育才) 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市教育局、市教培院、各区(育才) 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各区人民政府、市编办、市发改委、 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资规局、 市教育局 按“工作年限不满 20 年的, 按本人基本工资的 20% 5 确定;连续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满 20 年以上的,按 本人基本工资的 30%确定”的标准,落实特殊教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 长期坚持 各区(育才)教育局、各直属中小 学校 育津贴。 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年度计划表(2024 年) 序号 1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将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福 市教育局、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 利等机构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均 长期坚持 态区管委会、市民政局、市卫健委、 纳入中小学学籍管理 市残联、各直属中小学校 落实好学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2 生均公用经费和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 长期坚持 补贴工作 3 责任单位/科室 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每学期组织开展特殊教育 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校长、教师全员培训。 长期坚持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育才) 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市教育局、市教培院、各区(育才) 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 11 — 三亚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年度计划表(2025 年) 序号 1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将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儿童福 市教育局、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 利等机构就读和接受送教上门服务的残疾学生均 长期坚持 态区管委会、市民政局、市卫健委、 纳入中小学学籍管理 市残联、各直属中小学校 落实好学前、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2 生均公用经费和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 长期坚持 补贴工作 3 4 5 责任单位/科室 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每学期组织开展特殊教育 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校长、教师全员培训。 长期坚持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各区(育才) 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市教育局、市教培院、各区(育才) 教育局、各直属中小学校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 98.5%以 2025 年 市教育局、各区人民政府、育才生 上 11 月 态区管委会 每个区均建有 1 所特殊教育学校、1 所特殊教育幼 2025 年 儿园或特殊教育学校附设学前部 11 月 — 12 — 各区人民政府、市编办、市教育局、 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财政局、 市资规局 — 13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