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指南.docx

Overdoes已没命8 页 3.713 KB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指南.docx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指南.docx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指南.docx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指南.docx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指南.docx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2016年度项目指南.docx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 目”2016 年度项目指南 为大力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 作用,充分利用贵州喀斯特科学研究的基础条件,促进我国喀斯特地 区经济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贵州省人 民政府于 2015 年 5 月签署协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 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以下简称喀斯特科学中心 项目),以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喀斯特研究特色学科,提升我国喀斯特 科学研究的总体水平与能力。 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其申请、 评审、管理和资金使用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 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执行。 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立足贵州,以在贵州省的依托单位作为申请 单位,分批择优支持。鼓励贵州省外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贵州省 境内的依托单位联合申请。对于合作申请的研究项目,应在申请书中 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 一、2016 年度拟资助领域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喀斯特表生过程与演化。(申请代码 1 选择 D 字母开头的 所属代码) 基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受地质背景强烈制约、地表地下二元水 文地质结构、生态环境高度异质性和脆弱性等特点,针对工程性缺水 严重、石漠化、景观破碎、地质灾害等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水岩-土-气-生各界面的物质循环过程和响应反馈机制、 生态环境演化及 调控等基础研究,为喀斯特地区生态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支 撑。主要研究内容为: 土壤退化过程机理、生态影响及恢复途径;生态水文过程与效应; 地质灾害致灾机理、评价与预警;流域生态适应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二)喀斯特地区环境污染过程机制及修复治理。(申请代码 1 选择 D 字母开头的所属代码) 基于喀斯特地区自然环境容量小、缓冲能力弱等特点,针对湖泊 富营养化、有毒有害元素污染等突出问题,开展喀斯特环境系统中污 染物迁移、分布、积累过程及控制、修复治理的新机制、新技术、新 方法的基础研究,为解决重点地区、重要产业污染物治理提供理论指 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为: 土壤重金属污染机制及修复治理对策;水体重金属污染与富营养 化、环境响应及控制机理;矿山及大型企业废弃物排放的环境效应及 治理途径。 (三)喀斯特地区特色矿产资源的成矿理论及综合利用。(申请 代码 1 选择 D 字母开头的所属代码) 基于喀斯特地区成矿环境独特、成矿过程复杂,矿床开发程度偏 低等特点,以喀斯特地区特色矿产(高硫铝土矿、磷矿、锰矿、复合 共伴生矿等)资源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成矿机理与找矿技术研究, 完善成矿理论、优化找矿方法,促进喀斯特地区特色矿产资源的找矿 和高效开发利用。主要研究内容为: 古喀斯特演化与优势沉积矿产资源的成矿机制;喀斯特地区层控 和低温矿床的成矿规律;喀斯特地区特色矿产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的基 础理论。 (四)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资源利用。(申请代码 1 选择 C 字母开头的所属代码) 针对喀斯特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特征,开展生物多样性 维持机制、农业与特色生物资源利用、石漠化生态修复等基础研究, 为喀斯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研究提供科学依 据。主要研究内容: 喀斯特适生生物功能性状与特色生物资源发掘;生物物种适应性 与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石漠化环境生物功能性状及山地生态修复机 制。 (五)喀斯特环境与健康及特色民族医药。(申请代码 1 选择 H 字母开头的所属代码) 针对喀斯特地区的环境与健康问题、特色民族医药需求,开展有 害环境因素所致的高发病、地方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防控研究; 特色民族医药药效与药理、药物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为喀斯 特地区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喀斯特地区高发病和地方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防治途径;喀 斯特地区药物资源学及药用价值研究;喀斯特地区民族药的生物有效 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二、2016 年度资助计划 2016 年度针对上述研究领域,拟资助 2 个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 每个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资助直接费用约 2700 万元;资助期限为 5 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17 年 1 月 1 日-2021 年 12 月 31 日”。 三、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申报要求。 1.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申请人应当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 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 目的工作。 2. 本指南发布的每个资助领域最多资助 1 个喀斯特科学中心项 目。每个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应包括本指南发布的资助领域下所有主 要研究内容,并根据项目研究需要设置不多于 6 个研究方向。项目申 请人必须是其中 1 个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在申请书中应明确每个研究 方向的负责人。项目申请人及每个研究方向的负责人应具有高级专业 技术职务(职称)。 3. 项目依托单位必须是贵州省内注册的依托单位,依托单位及 合作研究单位数不得超过 6 个,其中贵州省以外的合作研究单位数不 能超出 3 个。 4.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的依托单位应当具有完善的科研实验条 件,仪器设备基本满足科研需要。 (二)限项规定。 1.申请或参与申请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不纳入自然科学基金委 合计限为 3 项申请规定范围之内。申请或参与申请喀斯特科学中心项 目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人员同年只能申请或参与申请 1 项喀 斯特科学中心项目。 2.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 主要参与者)本中心项目合计限为 1 项。 (三)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书报送日期为 2016 年 10 月 10 日至 14 日 16 时。 2.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 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16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申请须知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 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申请项目不予受理。 (2) 申 请 人 登 录 科 学 基 金 网 络 信 息 系 统 https://isisn.nsfc.gov.cn/(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没有系统账号的 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要求 撰写申请书。 (3) 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联合基金项目”,亚类说明选择 “中心项目”,附注说明选择“NSFC-贵州喀斯特科学中心项目”; 申请代码 1 必须按本指南要求选择,申请代码 2 根据项目研究领域自 主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 受理。 (4) 申请人应当按照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的撰写提纲 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本联合基金相关的国家其他科技 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部分论述申请 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5) 申请人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的 具体要求,按照“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的基本原 则,认真编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项目资金分为 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申请人仅需填写直接费用部分,间接费用由系 统自动生成。多个单位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申请人和合作研究单位 的参与者应当分别编制项目资金预算,经所在单位审核后,由申请人 汇总编制。 (6) 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 下载并打印最终 PDF 版本申请书,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申请 书原件以及其他特别说明要求提交的纸质材料原件等附件。 (7) 申请人应保证纸质申请书与电子版内容一致。 (8) 本联合基金资助项目在执行期间形成的有关论文、专著、研 究报告、软件、专利及鉴定、获奖、成果报道等成果,应注明“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项 目批准号)”。 3. 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 性进行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会。具体要求如下: (1) 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16 年 10 月 14 日 16 时) 前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并统一报送经单位签字盖章后 的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一份)及要求报送的纸质附件材料。 (2) 提交电子申请书时,应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 (3) 报送纸质申请材料时,还应包括本单位公函和申请项目清单, 材料不完整不予接收。 (4) 可将纸质申请书直接送达或者邮寄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员会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采用邮寄方式的,请在项目申请截止日期 前(以发信邮戳日期为准)以快递方式邮寄,以免延误申请。 4. 材料接收工作组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 83 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项目材料接收工作组(行政楼 101 房间) 邮 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328591 5. 联合资助双方联系方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 贵州省科技厅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 83 号 地 址:贵阳市科学路 16 号 邮 编:100085 编:550002 邮 联系人:雷蓉、王岩 联系人:陈娇 电 电 话:010-62328484,62327015 电子邮件:leirong@nsfc.gov.cn wangyan@nsfc.gov.cn 话:0851-85814574 电子邮件:gzskjtjhc2016@126.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