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pdf

世界的另一半9 页 7.822 MB下载文档
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pdf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pdf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pdf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pdf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pdf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pdf
当前文档共9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pdf

倾情回忆 记录高能所高光时刻 ——献给高能所建所50周年 王 渭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00049) 1983 年 3 月 14 日,适逢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 念封,我国高能物理事业各个阶段的辉煌成就灿烂 学家爱因斯坦 104 周年诞辰,我们 17 位喜欢集邮的 夺目,令人感慨万千,多少个日日夜夜,奋战在隧 高能所职工,在所工会的支持下,成立了高能所集 道、谱仪和对撞机各个环节上的高能科技战士,所 邮会(图 1)。使我们激动万分的是,曾和爱因斯坦 工厂的工程师工人师傅,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大 共事过的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中国近 家克服无数困难,砥砺攻关,高能所的高光时刻历 代力学奠基人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的周培源先 历在目。 生,亲自为我们题词祝贺: “ 丰富文化生活,提高科 早在文革中 1972 年 8 月 18 日,张文裕、朱洪 学水平” (图 2)。 元、谢家麟等 18 位老一辈科学家,联名给周总理写 的集邮爱好,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把高能所发展历 理所。9 月 11 日周总理回信: “ 这件事不能再延迟 成立之初我们就决定,集邮会不仅要满足大家 程上的重要成就,通过方寸天地记录在案。几十年 过去了,回看高能所集邮会制作的系列高能成就纪 图1 信,提议必须发展高能物理事业,尽快成立高能物 了 ⋯⋯ ”1973 年 2 月 1 日,高能所成立,张文裕为首 任所长。经过紧张的预研筹备,1984 年 10 月 7 日北 成立时第一批会员和嘉宾 275 现代物理知识 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动工,邓小平同志亲自来 1988 年金秋时节,对撞机工程连续取得了一系 所破土奠基;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奋战,1988 年 10 月 列重大进展。报纸、电台评论: “对撞机是我国继原 16 日首次对撞成功,这是我国继两弹一星后,又一 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之后,高科技领域又一重大突 重大科研工程,小平同志再次亲临高能所视察,所 破。”我们有了促进发行对撞机邮票的使命感,向所 集邮会设计印制了一枚纪念封,很别致地采用小平 领导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责成我们抓紧落实。委 同志陪同李政道先生视察束线隧道的照片来纪念 托我们以对撞机领导小组、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和高 这一辉煌时刻(图 3)。 能所集邮会的名义,正式向邮电部邮票发行局递交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一机两用,既是高能物 了“关于发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邮票的请示报 理基本粒子探索装置,又是同步辐射装置,提供给 告”。抓紧联系邮电部、国家计委等主管部门,正巧 世界各国科学家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生命 国家邮政局也准备立项发行对撞机邮票,经过一年 科学、光刻技术等科学实验研究。 的努力,对撞机邮票终于问世了(图 6)。 图2 左:周培源先生题词 右:集邮会第一任会长: 原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干事、高能所副所长力一 图 3 左起:李政道、邓小平、邓楠; 后排: 赵紫阳(纪念封设计: 王渭 汪晓艺 盛家泗 摄影:刘捷) 276 倾情回忆 图4 1984 年 3 月 12-17 日在所内举办了第一次邮展, 宣传科学知识,歌颂高能成就。时任邮电部副部长、全国集邮联会长的成安玉同志题 词: 开展集邮活动,促进精神文明。 (集邮会会徽和纪念戳设计: 舒德明) 图 5 1986 年 5 月 27 日举办了第二届邮展, 所工厂的程绍祥工程师设计制作了纪念封,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1989 年 11 月 1 日,邮电部发行了 T.145《北京正 问、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主任潘诺夫斯基教 负电子对撞机》特种邮票,陈幼林设计(图 7、图 8)。 授等三百多位贵宾出席了大会。我们望着展示出 邮票首发式在高能所新报告厅隆重举行。中科院 来的整版对撞机邮票,仿佛看到了它随着对撞机的 老院长卢嘉锡、邮电部副部长等有关领导,BEPC 顾 喜讯飞遍了大江南北,飞向了全世界。潘诺夫斯基 277 现代物理知识 教授激动地说:邮票首发式在研究所里举办非常 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利用邮票和集邮活动把高能 好, 我回美国建议也这么办。 事业宣传出去,舍我其谁!几十年来,高能事业发 每年春节所集邮联欢会众望所归热闹非凡,集 邮知识和猜谜有奖竞赛,评选前一年最佳邮票等, 大家兴高采烈地参与,有的老同志感慨地说: “这是 展的许多重要环节, 我会都制作发行纪念封, 生动地 记录了我国高能事业腾飞的闪光点。 1990 年 7 月 12 日 ,北 京 正 负 电 子 对 撞 机 我的精神寄托啊!”全国集邮联、科学院和市区集邮 (BEPC)通过了国家竣工验收,使其成为国际高能物 协会的朋友们也纷纷应邀与会同乐。图 9 为新四军 理的重要一环,世界各国科学家纷纷来我所对撞机 把“稿字四方联”拍卖所得二百万元,捐给了他工作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对我国高能 过的第一汽车制造厂作为创新研发基金)和北京医 事业和教育事业花费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著,是他 疗器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集邮家李伯琴出席我所 建议并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协议》。他对艺 集邮联欢会时,与所党委副书记王恒久热情交谈。 术与科学的关系及相互促进,独具慧眼别开洞天, 在所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会员们的共同努 他自己就是一个画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竣工 力下,我会成为所里非常有活力和影响力的一个群 通过国家验收后,他请国画大师吴作人和李可染各 众文化团体。先后六次荣获北京市集邮先进集体 画了一幅“对撞图”,两位艺术家匠心独具,蕴意之 称号。 深邃,构图之简略,真叫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顶礼膜 老战士、世界孤品“稿字四方联”珍藏者沈曾华(他 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1940 年敬爱的周恩来同志曾题词: “ 传邮万 拜(图 10、图 11)。我们马上请邮票设计家黄里先生 界范围和久远的宣传作用,作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 机竣工纪念》封。从彩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吴作 机工程的建设者和我国高能事业发展的见证人,我 人的大作是有上下之分的,作品右上角有他的签名 里,国脉所系”,我们深知四通八达的邮件,具有世 图6 278 设计了,由卢嘉锡院长题词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邮票上的标志 倾情回忆 图7 上:1989 年 11 月 1 日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北京正负电子 对撞机》邮票首日封(设计:陈幼林) 下:1989 年 11 月 1 日北京市邮 票公司发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邮票首日封(设计: 王永) “作人” 和印章,不细心容易用反了。 对撞机竣工正式运行后,能不能尽快取得好成 图8 上: 1989 年 11 月 1 日高能所集邮会设计的《北京正负电子对 撞机》邮票首日原地封。 (从邮票内容发生原地, 加盖纪念戳、首日 邮戳,并由及其所在邮局寄出的纪念封。设计: 陈幼林) 下:1989 年 11 月 1 日苏州市邮票公司发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邮票首 日封(设计: 徐健) 果,成为对我所的重大考验。当时高能物理界有许 多重大课题有待突破,对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百吨的北京谱仪(BES)高能粒子探测器的科技工 作者,在叶铭汉、郑志鹏、李金、漆纳丁等专家学者 的带领下,解放思想大胆攻关,经过反复调研探究, 选定“ τ 轻子质量精确测量”为攻关目标,因为十年 来的国际公认数据,与“轻子普适理论”矛盾,二者 必有一错。是因循守旧跟着别人做保险的实验,还 是大胆创新另辟新径,他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科学 探索精神,用新的探测方法和研究途径,在整个对 撞机优良运行状态的保证下,于 1991—1992 年全体 图9 新四军老战士、世界孤品 “稿字四方联”珍藏者沈曾华和北京 医疗器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集邮家李伯琴出席我所集邮联欢会 同志连同美国科学家的参与,夜以继日的奋战,终 时, 与所党委副书记王恒久热情交谈 于 取 得 了“ τ 轻 子 质 量 精 确 测 量 ”值 为 1776.96 果,先后获得 1992 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高了十倍,是近五十年来高能物理最重要的实验数 然科学二等奖。使我们不仅实现了小平同志“中国 (-0.27—+0.30)MeV 的新数据,比原数据精确度提 据之一,获得国际高能物理界公认的世界领先成 1993 年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1995 年国家自 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伟大号 279 现代物理知识 图 10 GJ-6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竣工纪念封之一 卢嘉锡院长题词(原画:吴作人 纪念封设计: 黄里) 图 1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竣工纪念封之二 卢嘉锡院长题词(原画: 李可染 召,而且走到了前列。这么重要的科研成果,我们 立即请邮票发行局邮票设计室主任王虎鸣先生设 纪念封设计:黄里) 是利用这枚封加字和加盖纪念戳留念的(图 13: 下)。 2011 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国 计了“τ 轻子质量精确测量结果”纪念封(图 12)。老 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 名誉主席的严济慈先生题词: “ 知难行易,探索求 他 1920 年 8 月生于哈尔滨。1943 年毕业于燕 一辈科学家,时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 奠基人、高能所副所长谢家麟院士(图 14)。 实” (图 13:上)。 京大学物理系。1951 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 机奠基十周年,1995 年 8 月 10-15 日,由国际纯粹及 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所工作。上世纪 80 年代,他 紧接着,1994 年 10 月 7 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 学位,1955 年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先后在中国科学 应用物理协会发起,高能物理所主办的“第十七届 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和建设。90 年代, 国际轻子光子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也 280 他提出开展自由电子激光研究。谢家麟院士爱国 倾情回忆 图 12 图 13 GJ-9 τ轻子质量精确测量结果纪念封 1992.12.10(设计: 王虎鸣) 上:严济慈先生在 “τ 轻子质量精确测量结果”纪念封上题词 下: 第十七届国际轻子光子会议在这枚纪念封上加字和加盖纪念戳 281 现代物理知识 敬业,求实创新,学风严谨,淡泊名利,毕生奉献于 粒子加速器研究,为我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 身世界前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 年中科院集邮协会和高能所集邮会联合 发行了谢家麟院士纪念封,谢家麟先生的题词“石 室宝藏观止矣,跃登天马莫淹留”抒发了他勇攀科 技高峰的豪情壮志(图 15)。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著名理论物 理学家彭桓武院士,领导并参加我国原子弹、氢弹 的研制工作。在高能所建所初期,他是所里的顾 问,开题指导 “激光加速”的预研工作,笔者有幸参 图 14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 和奠基人、高能所副所长谢家麟院士 与并蒙受彭先生的教诲(图 16)。 何泽慧院士早年曾与她的丈夫我国著名原子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同在法国居里实验室工作, 发 图 15 2016 年中科院集邮协会和高能所集邮会联合发行了谢家麟院士纪念封 图 16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院士纪念封 282 倾情回忆 现了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回国后参与创建了高 2013 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纪念何泽慧院 能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功 士》纪念封。封上她安静的微笑和 “立足常规, 着眼 研制出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 领导了中子物 新奇”的题词展示了她一生的追求(图 17)。 理和裂变物理、快中子谱学的实验研究工作, 为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能物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何先生一生艰苦朴 但是我们的高能之歌,定是那历史长河中的绵延不 素、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高山仰止! 绝的大合唱! 图 17 2013 年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纪念何泽慧院士》纪念封 图 18 1999 年春节集邮联欢会后新理事会和来宾合影 2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