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量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ICS 67.120.30 CCS B 50 浙 33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412—2021 渔业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 量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Determination of pyrethrin pesticide residues in fishery environment by gas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2021 - 12 - 24 发布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1 - 24 实施 发 布 DB33/T 2412—2021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原理 .............................................................................. 1 5 试剂和材料 ........................................................................ 1 6 仪器设备 .......................................................................... 2 7 样品 .............................................................................. 2 8 试验步骤 .......................................................................... 2 9 试验数据处理 ...................................................................... 3 10 方法的定量限、准确度和精密度 ..................................................... 4 附录 A(资料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中文与英文名称、定量定性离子对、保留时间和定量限 .. 5 附录 B(资料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标准溶液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 6 附录 C(资料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多反应监测(MRM)二级谱图 ......................... 7 I DB33/T 2412—202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秀梅、金衍健、李铁军、郭远明、郝青、胡红美、尤炬炬。 II DB33/T 2412—2021 渔业环境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量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渔业环境水体和底泥中10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的原 理、试剂材料、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定量限、准确度和精密度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渔业环境水体及底泥中联苯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菊 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氟胺氰菊酯等10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HJ 493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SC/T 9102.3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第3部分:淡水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水体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经正己烷和二氯甲烷提取,PSA-佛罗里土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底 泥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经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混合溶剂超声提取,铜粉除去硫化物,PSA-佛罗 里土复合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 5 试剂和材料 5.1 试验用水:符合 GB/T 6682—2008 一级水要求。 5.2 二氯甲烷:色谱纯。 5.3 正己烷:色谱纯。 5.4 乙酸乙酯:色谱纯。 5.5 丙酮:色谱纯。 5.6 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8+1+1):量取 8 体积正己烷、1 体积乙酸乙酯和 1 体积丙酮,混匀。 5.7 盐酸溶液(1+1):取 1 体积盐酸缓慢加入 1 体积水中,冷却。 5.8 无水硫酸钠:650 ℃灼烧 4 h,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置于密闭容器中备用。 5.9 铜粉:200 目,纯度 99.7 %,盐酸溶液浸泡 30 min,倾去盐酸溶液,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再用丙 酮洗涤数次,氮气吹干,充氮气保存于具塞玻璃瓶中。 5.10 无水硫酸钠柱:砂芯玻璃层析柱(内径 1.0 cm)中装无水硫酸钠 10 g,边倒边轻轻敲打。 5.11 乙二胺-N-丙基甲硅烷(PSA)填料:40 μm~63 μm。 1 DB33/T 2412—2021 5.12 佛罗里土固相萃取柱:1 000 mg,6 mL,或相当者。 5.13 PSA-佛罗里土复合固相萃取柱:称取 0.5 gPSA,填充于佛罗里土固相萃取小柱中,敲打柱身使其 紧实,再加 1 g 无水硫酸钠。 5.14 微孔滤膜:纤维素滤膜,0.45 μm,直径 6 cm。 5.15 有机相滤膜:尼龙 66,0.45 μm。 5.16 拟除虫菊酯类标准溶液:联苯菊酯、胺菊酯、丙烯菊酯、甲氰菊酯、氯氟氰菊酯、氯菊酯、氯氰 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氟胺氰菊酯均为有证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 100 μg/mL,溶剂正己烷。 5.17 拟除虫菊酯类混合标准储备溶液:分别准确量取适量的每种拟除虫菊酯标准溶液,用正己烷配制 成浓度为 1.00 μg/mL 的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置于-18 ℃冰箱中避光保存,有效期 3 个月。 6 仪器设备 6.1 6.2 6.3 6.4 6.5 6.6 6.7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配有电子轰击离子(EI)源。 电子天平:最小分度值分别为 0.01 g 和 0.000 1 g。 离心机:转速可达 5 000 r/min。 旋涡混合器。 固相萃取装置。 旋转蒸发仪。 超声波仪:40 kHz。 7 样品 7.1 样品采集、贮存和运输按照 GB 17378.3、HJ 493、SC/T 9102.3 执行。 7.2 水体样品采集以 1 L 棕色磨口玻璃瓶封装后 4 ℃冷藏保存,24 h 内完成样品萃取;在采集与保存 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提取液在 5 d 内完成分析测定。 7.3 底泥样品采集后剔除砾石和杂物,混合均匀,于 1 L 棕色磨口玻璃瓶中 4 ℃冷藏保存,保存时间 7 d;在采集与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提取液在 5 d 内完成分析测 定。底泥样品含水率测定按照 GB 17378.5 执行。 8 试验步骤 8.1 水样前处理 8.1.1 提取 若样品混浊,预先抽滤过微孔滤膜。摇匀并准确量取500 mL试样于1 000 mL分液漏斗中,加入20 mL 二氯甲烷,振荡摇匀2 min,静置,下层有机相过无水硫酸钠柱,收集于旋蒸瓶中;用20 mL正己烷重复 提取样品一次,静置分层后收集正己烷相过无水硫酸钠柱,与二氯甲烷相合并,在萃取过程中出现乳化 现象时,采用玻璃棉过滤方法破乳。用10 mL正己烷淋洗无水硫酸钠柱,收集淋洗液于旋蒸瓶。淋洗液 于40 ℃水浴中旋转蒸发至近干,加入2 mL正己烷复溶,待净化。 8.1.2 净化 将PSA-佛罗里土复合固相萃取柱用5 mL正已烷预淋洗,弃去淋洗液;待正己烷液面与萃取柱填料相 平时,将复溶液全部转移至萃取柱上,并用正已烷分3次洗涤旋蒸瓶,每次1 mL,洗涤液并入萃取柱中; 将浓缩的提取液转移到柱子中,加入10 mL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8+1+1)进行洗脱。收集上述洗脱液 至离心管中,氮吹至近干,用正己烷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充分涡旋后过有机相滤膜转移至进样小瓶 中,供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8.2 底泥前处理 8.2.1 提取 2 DB33/T 2412—2021 在装有5 g(精确到0.01 g)湿泥样的离心管中加入10 mL水,再加入20 mL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 (8+1+1),涡旋混合,浸泡30 min,超声萃取30 min;5 000 r/min离心5 min,上层有机相过无水硫酸 钠柱收集于旋蒸瓶中;下层加入20 mL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8+1+1),重复提取一次,合并有机相。 8.2.2 净化 在8.2.1的提取液中加入3 g~5 g铜粉,至铜粉不再发黑,充分涡旋混合脱硫,静置1 h~2 h,期间 多次充分涡旋。提取液于40 ℃水浴中旋转蒸发至近干,加入2 mL正己烷复溶。按照本标准8.1.2的步骤, 使用PSA-佛罗里土复合固相萃取柱后续净化。 8.3 测定 8.3.1 色谱柱:DB-5MS 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或性能相当者。 8.3.2 进样口温度:260 ℃。 8.3.3 载气:高纯氦气(纯度≥99.999 %),流速 1.0 mL/min。 8.3.4 升温程序:初始温度 70 ℃,保持 1 min;以 20 ℃/min 升至 200 ℃,保持 4 min;再以 15 ℃/min 升至 250 ℃,保持 1 min;然后以 10 ℃/min 升至 280 ℃,保持 2 min。 8.3.5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8.3.6 进样量:1 μL。 8.3.7 离子源:EI 源,电离能量为 70 eV。 8.3.8 离子源温度:250 ℃ 8.3.9 传输线温度:280 ℃。 8.3.10 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 8.3.11 溶剂延迟时间:5 min。 8.3.12 驻留时间:100 ms。 8.4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适量的拟除虫菊酯类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用空白样品提取液稀释,配制各拟除虫菊酯组分 浓度均为10 μg/L、50 μg/L、100 μg/L、250 μg/L、500 μg/L、1 000 μg/L系列基质标准工作液, 现配现用;按8.3设定仪器条件,取基质标准工作液,以峰面积为纵坐标,以对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 准工作曲线,外标法定量。基质标准工作液中各待测组分的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的线性范围之内。 8.5 空白试验 除不加试样外,均按8.1~8.3试验步骤进行。 8.6 平行试验 按8.1~8.3试验步骤,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试验测定。 9 试验数据处理 9.1 定性分析 按照8.3的测定条件,试样液和基质标准工作液待测物质量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比较,偏差在±5 % 以内,并且检测到的定性离子的相对丰度与浓度相近的基质标准工作液中相应的定性离子(附录A)的 相对丰度一致,其偏差不超过表1规定的范围,则可判断试样中存在对应的待测物。10种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的色谱峰保留时间、监测离子对参见附录A。标准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参见附录B。 表1 定性确证时相对离子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 相对离子丰度% > 50 20~50(不含 20) 10~20(不含 10) ≤ 10 最大允许偏差% ±10 ±15 ±20 ±50 3 DB33/T 2412—2021 9.2 定量分析 9.2.1 水样结果计算 水体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含量按公式(1)计算,计算结果需扣除空白值。 Cs C C 0 V n VS ................................. (1) 式中: CS ——样品中拟除虫菊酯各组分含量,μg/L; C ——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对应的拟除虫菊酯各组分浓度,μg/L; C0 ——根据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空白试样提取液中待测组分的含量,μg/L; V ——样品定容体积,mL; VS ——样品取样体积,mL; n ——稀释倍数。 9.2.2 底泥结果计算 底泥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含量按公式(2)计算,计算结果扣除空白值。 Cs C C0 V n ................................. (2) m 1 W 式中: CS ——底泥中拟除虫菊酯各组分含量,μg/kg干重; C ——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对应的拟除虫菊酯各组分浓度,μg/L; C0 ——根据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空白试样提取液中待测组分的含量,μg/L; V ——试样定容体积,mL; m ——样品称样量,g; W ——含水率,%; n——稀释倍数。 10 方法的定量限、准确度和精密度 10.1 定量限 水体取样量为500 mL,定容体积为1.00 mL时,10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各组分的定量限参见附录A; 底泥取样量为5 g,定容体积为1.00 mL时,10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各组分的定量限参见附录A。 10.2 准确度 水体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添加浓度为0.1 µg/L~1.0 µg/L时,回收率为70 %~120 %;底泥中拟除虫 菊酯类农药添加浓度为10 µg/kg~100 µg/kg时,回收率为70 %~120 %。 10.3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5 %。 4 DB33/T 2412—2021 AA 附 录 A (资料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中文与英文名称、定量定性离子对、保留时间和定量限 表A.1给出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中文与英文名称、定量定性离子对、保留时间和定量限。 表A.1 10 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碰撞能量和保留时间 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1 丙烯菊酯 2 胺菊酯Ⅰ 3 胺菊酯Ⅱ Allethrin Tetramethrin Ⅰ Tetramethrin 4 联苯菊酯 Ⅱ Bifenthrin 5 甲氰菊酯 Fenpropathrin 6 氯氟氰菊酯 Cyhalothrin 7 氯菊酯Ⅰ Permethrin Ⅰ 8 氯菊酯Ⅱ 9 氯氰菊酯Ⅰ 10 氯氰菊酯Ⅱ Permethrin Ⅱ Cypermethrin Ⅰ Cypermethrin 11 氯氰菊酯Ⅳ 12 氰戊菊酯Ⅰ 13 15 氰戊菊酯Ⅱ 氟胺氰菊酯Ⅰ 氟胺氰菊酯 16 Ⅱ 溴氰菊酯 14 Ⅱ Cypermethrin Ⅳ Fenvalerate Ⅰ Fenvalerate Ⅱ Fluvalinate Ⅰ Fluvalinate Ⅱ Deltamethrin 国际化学物质登录 号/CAS 定量离子对/(m/z) 碰撞能量/eV 584-79-2 91/65 15 123/81 10 22.534 164/77.1 25 164/107.1 10 29.127 164/77.1 25 164/107.1 10 29.127 82657-04-3 181.1/165.2 25 181.2/166.2 10 39515-41-8 181.1/152.1 25 207.9/181 5 91465-08-6 197/141 10 208/181 183.1/168.1 10 182.9/168.1 10 7696-12-0 52645-53-1 52315-07-8 51630-58-1 69409-94-5 52918-63-5 定性离子对/(m/z) 碰撞能量/eV 保留时间 /min 定量限 水样/(μg/L) 底泥/(μg/kg) 0.10 10 0.05 5.0 29.337 0.02 1.0 29.55 0.02 5.0 5 30.899 0.03 5.0 183.1/165.1 10 31.932 182.9/155.1 10 32.142 0.02 5.0 0.10 10 0.10 10 0.10 10 0.10 10 163/91 10 163/127 5 33.4 163.1/91 15 163.1/127.1 5 33.587 163.1/91 15 163.1/127.1 5 33.768 167/125.1 5 208.9/141.1 15 35.229 167/125.1 5 208.9/141.1 15 35.229 250/55 20 206/178.9 15 35.676 250/55 40 181/152 40 35.833 252.9/93 15 181/152.1 25 37.036 5 DB33/T 2412—2021 BB 附 录 B (资料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标准溶液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B.1给出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标准溶液的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标引序号说明: 1——丙烯菊酯;3——联苯菊酯;5——氯氟氰菊酯;7——氯氰菊酯;9——氟胺氰菊酯; 2——胺菊酯; 4——甲氰菊酯;6——氯菊酯; 8——氰戊菊酯;10——溴氰菊酯。 图B.1 10 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标准溶液的总离子流色谱图(50 µg/L) 6 DB33/T 2412—2021 CC 附 录 C (资料性)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多反应监测(MRM)二级谱图 图C.1~图C.16给出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多反应监测(MRM)二级谱图。 图C.1 丙烯菊酯 图C.2 胺菊酯 图C.3 胺菊酯Ⅱ 图C.4 联苯菊酯 图C.5 甲氰菊酯 图C.6 氯氟氰菊酯 图C.7 氯菊酯Ⅰ 图C.8 氯菊酯Ⅱ 7 DB33/T 2412—2021 图C.9 氯氰菊酯Ⅰ 图C.10 氯氰菊酯Ⅱ 图C.11 氯氰菊酯Ⅳ 图C.12 氰戊菊酯Ⅰ 图C.13 氰戊菊酯Ⅱ 图C.14 氟胺氰菊酯Ⅰ 图C.15 氟胺氰菊酯Ⅱ 图C.16 溴氰菊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