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栽培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425—2019 代替 DB41/T 425—2005 花椒栽培技术规程 2019 - 09 - 30 发布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2 - 30 实施 发 布 DB41/T 42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代替 DB41/T 425—2005《花椒栽培技术规程》 ,与 DB41/T 425—2005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删除了基肥、追肥、根外追肥等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嫁接育苗、容器育苗、补植补造、树形、衰老树更新修剪、晒制与分级; ——增加了秋播、播种方法、苗期管理、造林苗木规格; ——修改了花椒良种选择; ——修改了土、肥、水管理;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阳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国栋、石志红、郭俊杰、李芳、赵少玲、李璞、李春志、贾岩、侯生林、李 存仓、王艳利、秦国利、冯新生、陈会利 本标准于2005年12月首次发布,2019年9月第一次修订。 I DB41/T 425—2019 花椒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防治、果实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花椒栽培与管理。 Maxim. )的苗木繁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LY/T 2914 花椒栽培技术规程 DB41/T 383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3 苗木繁育 3.1 良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省审定并适宜在河南栽培的良种,如林州红花椒、大红袍、小红袍等栽培品种。 3.2 种子质量 花椒种子质量应符合GB 7908规定;种子质量检验方法应符合GB 2772规定。 3.3 圃地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日照好,平坦或稍有坡度的开阔地。土层厚度在50 ㎝以上,土壤质地疏松,肥沃, pH值在6.5~8.0之间无病虫害的壤土或砂壤土。交通方便,具排灌条件。 3.4 播种育苗 3.4.1 种子贮藏 1 DB41/T 425—2019 3.4.1.1 沙藏种子 选择排水条件良好的地方挖坑进行贮藏,坑深1 m,长、宽可根据种子量确定。先在坑底铺一 层6 ㎝~10 ㎝厚度的湿沙(握手成团,松手即散为度),再倒入一层6 ㎝~10 ㎝厚度的种子(拌有2 倍湿沙);然后依次一层湿沙、一层种子逐层铺排,层积到距地面15 ㎝~20 cm深时填充湿沙至地平, 最后封成土丘。往坑内倒入湿沙和种子时,坑内每1 m内垂直竖立草把一束,以利通气。 3.4.1.2 干藏种子 将种子放置在阴凉、背风、干燥的地方贮藏。 3.4.2 种子处理 3.4.2.1 沙藏种子催芽 播前15 d将原种沙移到背风向阳处的地面上,堆成高30 ㎝~40 ㎝的土丘,上面覆盖塑料薄膜,1 d 倒翻一次,在5%以上的种子尖端露白时,及时播种。 3.4.2.2 干藏种子催芽 播前15 d将种子放入Na2CO3中浸泡(5 kg水加Na2CO350 g)2 d,除去秕子,搓洗去掉种皮油脂层, 捞出后用清水把种子冲洗干净;将种子与2倍湿沙混拌进行地面催芽,催芽方法按3.4.2.1执行。 3.4.3 播种时间 3.4.3.1 春播 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进行。播前种子的贮藏和处理方法按3.4.1和3.4.2执行。 3.4.3.2 秋播 10月下旬~11月下旬,将当年成熟采摘的种子直接播入土中。 3.4.4 播种 3.4.4.1 整地 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 kg~75000 kg,深耕30 cm~40 cm,精细整地。根据各地降水情况做 低床或高床,床宽1.0 m ~1.2 m。播前灌水。 3.4.4.2 播种方法及播种量 采用条播或撒播育苗。条播即在苗床内开深2 cm~3 cm沟,行距30 cm~40 cm,将种子均匀撒于沟 内,覆土耙平,轻轻镇压,每公顷播种量375 kg~450 kg。撒播,先整地,做畦,灌水,待水渗漏完毕 后播种,覆厚1 cm~2 cm细土,每公顷播种量600 kg~750 kg。播种后床面覆草或覆膜保湿。还可以播 入容器或穴盘中,进行容器或穴盘育苗。 3.4.5 苗期管理 当60%幼苗出土时,逐渐撤除覆草和地膜。条播的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开始间苗,苗高10 cm左右 时进行定苗,株距10 cm。 3.5 苗木质量检验和出圃要求 2 DB41/T 425—2019 执行GB 6000和DB41/T 383的规定。 4 造林 4.1 造林地选择 选择土壤疏松、土层较厚、排水良好且光照充足的适宜地块。 4.2 整地 4.2.1 时间 提前一个季节或半年整地。 4.2.2 方法 4.2.2.1 全面整地 平地采取全面整地,每公顷施有机肥22500 ㎏~45000㎏做底肥,深翻30 ㎝~50㎝,耙平耙细。 4.2.2.2 抽槽整地 山区缓坡地按等高线整地,挖宽80 ㎝~100 ㎝,深70㎝的植树槽,将表土上翻,底土下翻,回填 时将表土及挖槽时翻上去的表土填入槽内,直至填满。在坡度5°~25°的地带建园时,要按等高线修 成外高里低的反坡梯田,并在梯地内侧修一排水沟。 4.3 栽植 4.3.1 栽植时间 春季于早春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均可栽植。栽前对苗木进行修根、浸水,浸根时间为12 h~24 h。 雨季7~9月中旬,逢2 d以上阴雨天气,带土挖苗,随挖苗随栽植,雨季带叶栽植应剪除嫩梢。秋冬季 在土壤封冻前20 d栽植,栽后距地面15 ㎝~20 ㎝处截干,确保主干有3~5个芽眼。为防止极端低温造 成冻害,截干后应封土丘将其掩埋,春季发芽前扒开土丘。 4.3.2 栽植密度 平地采用全面整地的栽植株行距3 m×4 m,山地、丘陵区栽植株行距2 m×3 m。 4.3.3 苗木规格 采用I、II级花椒实生苗木。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花椒苗木质量分级表 项目 Ⅰ级 Ⅱ级 苗高(cm) >70 50~70 基径(cm) >0.7 0.5~0.7 根细保留长度(cm) >20 15~20 苗龄(年) 1~2 1~2 3 DB41/T 425—2019 4.3.4 栽植方法 栽植穴的规格为60 ㎝×60 ㎝×60 ㎝,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每穴施10 ㎏~12 ㎏腐熟有机肥, 0.25 ㎏~0.5 ㎏复合肥,与表土充分混合。将苗木根系展开直立穴内,封土提苗,踩实,浇透水,上 覆一层虚土。定植后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或略低于地面。栽后树干涂白,树盘周围覆地膜或压石块、覆 草保墒。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扩穴改土 秋季扩穴在果实采收后至晚秋进行,夏季扩穴应在第一场透雨后进行。深度一般为50 ㎝~60 ㎝。 5.1.2 秋季深翻 翻耕深度为15 ㎝~30 ㎝,离树干越近越浅,以不伤1 ㎝以上粗根为原则。 5.1.3 松土除草 每年1~3次,连续进行3~5年,松土深度一般为5 ㎝ ~10 ㎝。山区结合抚育进行扩穴。 5.1.4 堆土防冻 在豫西北山区,对3年生以下的幼树,入冬前结合深翻,在树根颈部覆盖高20 ㎝、直径40 ㎝的土 堆防冻。春季土壤解冻前将土堆去除。 5.2 施肥 5.2.1 基肥 秋冬季结合深翻施基肥,以腐熟有机肥和缓释复合肥为主。2~4年生幼树,每株年施腐熟有机肥5 kg~10 ㎏和含氮磷钾的缓释复合肥0.2 ㎏~0.3 ㎏,在树冠外缘垂直投影处进行环状开沟条施;成龄 树每亩年施腐熟有机肥500 kg~1000 ㎏和含氮磷钾的缓释复合肥50 ㎏,施肥方式在距树干1 m以外挖 4~6个深30 cm的穴进行穴施,或结合秋季深翻前进行地表撒施。 5.2.2 追肥 成龄树分别在花芽分化前和果实膨大期进行追肥,花芽分化前每亩施入尿素10 ㎏;果实膨大期每 亩施入以磷和钾为主的复合肥10㎏。采用开沟条施或穴施。 5.2.3 叶面喷肥 在花期前和果实膨大期喷施0.3%~0.5%尿素与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2~3次。喷肥时间宜在 傍晚或清晨;喷布时叶片正面和背面都要喷匀,以喷雾粒附满叶面,不滴水为宜。 5.3 水分管理 5.3.1 灌溉 在封冻前、萌芽期、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适时浇水。山地花椒园应扩盘蓄水。 4 DB41/T 425—2019 5.3.2 覆盖保墒 采用地表覆盖保墒。覆盖材料选用塑料薄膜或秸秆、草等,秸秆和草的覆盖厚度为15 cm左右。 6 整形修剪 6.1 整形 一般采用开心型。定植后,在干高40 cm ~50 ㎝饱满芽处定干。选3~4个方位好、角度开张枝作 为主枝培养;主枝上每间隔40 cm~50 ㎝,选择2~3个背斜生枝作侧枝培养,使大中小结果枝组错落排 列。 6.2 修剪 6.2.1 幼树修剪 利用疏枝、短截、缓放、拉枝开角等方法培育树形。选留好主枝和侧枝,疏除直立枝、重叠枝和徒 长枝。第一年主枝和侧枝截留40 cm左右,其余年份以缓放和拉枝开角为主。及时调整各级骨干枝生长 势和开张角度,利用侧枝、辅养枝培养成结果枝组。落叶后至翌年春季发育前进行。 6.2.2 结果期修剪 以维持健壮、稳定的树势,培养、调整结果枝组,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为主,疏除 下垂枝、病虫枝、细弱枝。 7 病虫害防治 花椒病虫危害种类及综合防治方法见附录A,农药的使用严格按GB/T 8321.10规定。 8 采收 8~9月份,花椒成熟后及时采收。花椒成熟标志为:果皮缝合线突起,20%~30%果皮开裂;种子呈 黑色光亮。采用人工采摘,抓住果穗柄整穗采摘,轻放于采收容器内。 5 DB41/T 425—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见表A.1。 表A.1 花椒主要病虫害防治 类别 病(虫)害 防治方法 栽培抗病品种;清扫落叶,剪除病枯枝,集中烧毁;增强树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提高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可用 1:2:200 倍波尔多液或 0.3~0.4 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树冠 花椒锈病 病害 喷雾。发病盛期,用 65%代森锰锌粉剂 500 倍液或 15%粉锈宁粉剂 1000 倍液,进行树冠喷 雾 2~3 次。 干腐病 增强树势,搞好防冻、防日灼,剪除带病枝。用 5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喷干。对大 病斑,用快刀纵横深切至木质部,涂抹波尔多液原浆或 5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 4 月上半旬,越冬成虫出土期间用 50%的辛硫磷 50 倍液或 20%杀灭菊酯 1500 倍液,地 花椒跳甲 面喷雾 1~2 次。花椒展叶期发生幼虫危害时用 50%辛硫磷 1000 倍液或 10%氯氰菊酯 2000 倍液,进行树冠喷雾。8 月下旬人工振落捕捉成虫。秋末冬初清除杂草枯叶,深翻土壤, 刨树盘,冻死越冬成虫。 4 月份蚜虫发生初期,用 10%吡虫啉粉剂 2000 倍液,1.8%阿维菌素 3000~4000 倍液或 花椒蚜虫 0.3%苦参碱 1500 倍液进行树冠喷雾。5 月以后高温季节可选用 10%啶虫脒 1000 倍液、25% 噻虫嗪 1500 倍液或吡蚜酮 1000 倍液进行树冠喷雾。利用瓢虫、草蜻蛉等蚜虫天敌防治蚜 虫。秋末清园,剪除越冬卵多的枝条。 木撩尺蠖 冬春季控蛹。幼虫发生期,敲摇树干,振落幼虫消灭;成虫羽化期,采用黑光灯(杀 虫灯)诱杀。幼虫 3 龄前,用 50%辛硫磷 1500 倍液或 25%灭幼脲 2000 倍液,进行树冠喷雾。 虫害 红蜘蛛 成虫出蛰盛期,喷 0.3~0.5 波美度石硫合剂。 4 月中下旬,在流黄褐色汁液部位用刀挑刺。剪去枯萎(死)小枝至无虫洞处,锯除 天牛 枯死枝干,烧毁。5 月中下旬用钢丝钩杀大枝内的幼虫用棉球蘸 80%敌敌畏 5~10 倍液塞最 新虫洞或往最新虫洞内注射,然后湿泥密封洞口。成虫发生期,早晚捕杀;用绿色威雷 300~ 400 倍液,枝干喷雾;用 10%氯菊酯 1500 倍液,树冠喷雾。招引啄木鸟,以鸟治虫。 芳香木蠹蛾 锯除危害严重树木地上部分并烧毁,培育新的树体;树干基部涂白,防止成虫产卵;6~ 8 月在大花椒树主干基部出现块状腐烂时,切开皮层,杀死幼虫,用吡虫啉或菊酯类农药 规定浓度树干喷洒 2~3 次,杀死幼虫;防治进入树干内部幼虫方法同 8.3.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