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CCS B 05 衡 1311 水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1/T 106—2016 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2016 - 12 - 26 发布 2017 - 01 - 01 实施 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1311/T 106—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衡水市农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索艳青、于翠娥、曹雪梅、常冬梅、王志杰、王彦荣、张莹、秦娜、刘亮、曹 明颜、魏俊转。 I DB 1311/T 106—2016 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茄子嫁接育苗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茄子嫁接时对砧木及接穗的要求、育苗前准备、 播种、播后的管理、嫁接技术以及嫁接苗壮苗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衡水市境内栽培品种茄子嫁接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6715.3-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果类 GB/T 8321(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劈接 砧木截断面中央垂直劈开,将去掉根系的接穗幼苗削成楔形,直接插入砧木劈开的接口的嫁接方法。 斜切接 砧木向上斜切去掉顶端,接穗向下斜切去掉下端,将砧木和接穗的剩余部分的2个斜面充分贴合在 一起的嫁接方法。 茄子嫁接苗 以具有抗逆性或者某种特性的茄科植物作砧木,以栽培茄子品种作接穗,通过嫁接方法培育成的茄 子幼苗。 4 砧木要求 适合我市气候和土壤条件,抗逆性、抗病性强,对土传性病害免疫或高抗;无检疫性病虫害;根系 发达,生长势强;与接穗亲和力强,嫁接后砧木对接穗产品器官无显著不良影响。常用的砧木品种参见 附录A。 5 接穗要求 1 DB 1311/T 106—2016 适合市场需求和环境条件、优质高产的栽培品种;与砧木亲和力强。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 规定的要求。 6 育苗前准备 种子处理 6.1.1 砧木种子处理 将砧木种子置于55℃~60℃温水中,搅拌至水温30℃,然后浸泡2h。取出种子稍加风干,置于 200mg/kg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4h,然后在25℃~30℃温度条件下催芽。 6.1.2 接穗种子处理 接穗建议采用包衣种子。若用未包衣种子,要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捞出淘干净,再放 入55℃温水中浸种(用水量为种子的5倍)浸泡15 min,水温降至25℃时浸泡8h~12h。28℃下催芽,每天 用温水投洗1次~2次,待65%~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育苗设施 冬春育苗,苗床应设在温室中;夏秋育苗,苗床应设在阴凉、有遮荫防雨设备的地方。育苗容器采 用规格为上口径8cm~10cm,钵高10cm~12cm的塑料营养钵或规格为(长×宽×高)600mm×240mm×50mm 的平底育苗盘。用过的育苗容器应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20min~30min,塑料薄膜密闭7d后,用清 水冲洗干净晾干即可使用。 床土配制 营养土配制要在播种前10d准备好。用3年没有种过茄科作物的园土和优质腐熟有机肥6:4混合后过 筛使用,每1 000kg营养土中用纯氮0.6kg、五氧化二磷1kg、氧化钾0.75kg,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或育 苗盘内。 床土消毒 6.4.1 砧木营养土消毒 每平方米用40%福尔马林30ml~50ml,加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d后揭膜,待气体散尽 后播种。或按每平方米苗床用15mg~30mg药土作床面消毒。方法:用8g~10g50%多菌灵与50%福美双等 量混合,与4kg~5kg细土混合均匀撒在床面。 6.4.2 接穗营养土消毒 用15%过氧乙酸500倍~800倍液喷雾,用塑料薄膜闷盖7d~10d后揭膜,待气体散尽后播种育苗,或 每平方米用98%棉隆微粒剂30g拌土,用薄膜闷盖3d后揭膜,晾散15d~20d播种,对土壤线虫及多种有害 生物具高效杀灭性。 7 播种 播种时期 2 DB 1311/T 106—2016 刺茄应比接穗提前20d~25d播种,茄砧一号比接穗早10d~15d,托鲁巴姆比接穗早25d~35d。夏秋 育苗外界温度高时取下限,冬季育苗外界温度低时取上限。 播种方法 冬季育苗时播种前灌足底水,水渗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播在育苗盘(钵)中,砧木15g/㎡~20g/ ㎡,接穗10g/㎡~15g/㎡,然后覆盖0.5cm(砧木)~1.0cm(接穗)厚的细营养土,立即扣小拱棚进行 保温保湿。夏季应选择凉爽天气播种,盖遮阳网来保湿降温。 8 播后管理 温湿度管理 从播种到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20℃~22℃。种子大部分出苗后,应揭 开小拱棚,及时通风,降温降湿。从出苗到分苗,棚室内的气温白天控制在20℃~26℃,夜间15℃~20℃, 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RH~70%RH。夏季应盖遮阳网来保湿降温。 分苗 8.2.1 砧木分苗 当砧木苗特别是托鲁巴姆、刺茄苗真叶长到1cm以上(约铜钱大小),及时分到育苗钵内。 8.2.2 接穗分苗 当接穗苗长到2叶1心时,按5cmⅹ5cm行株距分到苗床内。接穗分苗前7d~10d,分苗床土仍要进行 消毒,方法同上。 8.2.2.1 分苗后管理 分苗后遮阴1d~2d,棚室内的气温白天控制在25℃~28℃,夜间18℃~20℃,棚内空气相对湿度70% RH~80% RH,缓苗后,棚室内的气温白天控制在20℃~26℃,夜间15℃~20℃,棚内空气相对湿度60% RH~ 80% RH。夏季可盖遮阳网来保湿降温。 9 嫁接 用具消毒 嫁接时育苗设施、育苗容器、手和刀片均应用75%的酒精消毒,使用旧嫁接夹时,应先用40%福尔马 林200倍液浸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8h,晾干后再用。 嫁接适期 砧木和接穗幼苗大小应相近,一般砧木长到5片~7片真叶,接穗长到4片~6片真叶,半木质化,茎 粗3mm~5mm时开始嫁接。 嫁接方法 9.3.1 劈接法 3 DB 1311/T 106—2016 砧木保留2片真叶,用刀片平切砧木茎将上部去掉,于茎中间劈开,向下切深约1.0cm~1.5cm的切 口。选与砧木茎粗基本一致的接穗,保留2片~3片真叶,向下削成双斜面的楔形,迅速将接穗切面插入 砧木横切面的中央切口,使砧木、接穗嫁接面结合紧密,用嫁接夹固定。 9.3.2 斜切接 砧木保留2片真叶,用刀片在第二片真叶上方的节间向上30°斜切,斜面长约1.0cm~1.5cm左右。 取接穗苗,保留2片~3片真叶,向下部斜切成与砧木方向相反,但大小相近的斜面,斜削去掉下端。将 砧木和接穗的2个斜面充分贴合在一起,用嫁接夹固定。 10 嫁接后管理 温度管理 嫁接后3d~5d内白天应控制在25℃~26℃,夜间保持在20℃~22℃。冬春季节,嫁接苗应放置在大 棚中,并加盖小拱棚,3d~5d以后开始放风,逐渐降低温度。夏天嫁接,应用遮荫网遮盖温室或大棚, 再在小拱棚上加盖遮光物。 光照管理 嫁接后3d~4d内,苗床密闭,全部遮光。3d~4d以后,早晚揭开两侧遮盖物见散射光,逐渐增加光 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当嫁接苗生长点有新叶长出时,完全撤掉遮光物,转入正常管理。 湿度管理 嫁接后1d~3d内,浇足底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RH以上;6d~7d后接穗恢复生长,增加通风 量降温、降湿,以后逐渐加大风口,保持相对湿度在60%RH~80%RH。 其它管理 伤口完全愈合后去除嫁接夹。及时剔除砧木上长出的侧芽。肥水管理参照常规方法。 11 病虫防治 病害以猝倒病、立枯病为主,虫害以白粉虱、蓟马为主。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配合化学防治,农药安全使用和农药合 理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 防治方法 育苗前清除棚室内及四周杂草、病株,消灭病源菌和虫卵;采用防虫网育苗;黄板诱蚜;使用生物农 药。 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恶霜灵可湿性粉剂或嘧菌酯悬浮剂进行喷雾防治;蚜虫和白粉虱可用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或阿维菌素喷雾防治。用药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 4 DB 1311/T 106—2016 12 嫁接苗壮苗标准 嫁接接口处愈合良好,具有5片~6片展平真叶,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粗≥0.3cm,节间短,根 系发达完整,株高15cm~20cm,幼苗经充分锻炼,无病虫症状。 5 DB 1311/T 106—201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常用茄子砧木品种及特性特征 表 A.1 常用茄子砧木品种及特征特性 砧木名称 种属 刺茄 野生品种茄子属 茄砧 1 号 托鲁巴姆 6 特征特性 备注 较耐低温,高抗黄萎病,对根结线虫、枯 砧木达到 5 片~6 片真 萎病和青枯病也具有复合抗性 叶嫁接。 高抗线虫、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 砧木达到 5 片~6 片真 等土传病害 叶嫁接。 高抗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线虫等土 砧木达到 4 片~5 片真 传病害。 叶嫁接。 F1 杂交种茄子属 野生品种番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