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Dear °心裂14 页 3.644 MB下载文档
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当前文档共14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ICS 65.020.20 B 005 45 4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CCS DBB45/T 240 08—2021 莲雾 雾高接接换种 种技术 术规程程 Techniccal code of pracctice for r top-gra afting oof Wax Ap pple 2021 - 11 - 27 发布 发 广西壮 壮族自治区 区市场监督 督管理局 2021 - 12 1 - 25 实施 实 发 布 目 次 — DB45/T 2408 2021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接穗品种选择 ....................................................................... 1 5 高接前准备 ......................................................................... 1 6 高接时期 ........................................................................... 2 7 高接方法 ........................................................................... 2 8 高接后管理 ......................................................................... 3 附录 A(资料性) 莲雾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 5 I 前 言 — DB45/T 2408 202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农业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龙兴、尧金燕、方仁、张继、刘淑梅、邓彪、安振宇、唐文忠、黄伟雄、 周双云。 II — DB45/T 2408 2021 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莲雾高接换种程序,规定了品种选择、高接前准备、高接时期、高接方法、高接后管 理等阶段的操作指示,以及上述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描述了对应的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莲雾高接换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839 果树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3.1 NY/T 183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截干 truncation 以锯子等工具将枝干从特定部位截断。 4 接穗品种选择 选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砧穗亲和力强,丰产稳产性好,风味佳,商品性好的莲雾品种,如大叶红、 台农3号、香水巴掌等。 5 高接前准备 5.1 换种树施肥 截干前7 d~10 d,在树冠滴水线内侧挖深30 cm~50 cm、宽30 cm~40 cm的环状沟,每株施腐熟农 家肥20 kg~30 kg和复合肥(15-15-15)1 kg~3 kg,与表土充分混合后回填,灌水。 5.2 截干 5.2.1 时期 春季嫁接的树体在前1年8月~9月截干;秋季嫁接的树体在当年3月~5月截干。 1 — DB45/T 2408 2021 5.2.2 截干部位 在离地30 cm~60 cm的主枝处截干,截面光滑。 5.2.3 截干后处理 截干锯口处涂20%~30%高锰酸钾溶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截口以下 主干涂白。 5.3 临时辅养枝的预留和处理 截干时保留部分内膛枝作为临时辅养枝,高接萌芽成荫后剪除。 5.4 砧枝培养 选留距地面30 cm以上的强壮芽条作为砧枝培养,其余分蘖芽全部去除,选留的砧枝至少生长至第 三批梢成熟。 5.5 接穗采集 从健壮无病虫危害的良种母本树上,采取健壮、芽眼饱满充实的2年生老熟梢作为接穗。接穗需在 当次梢萌芽前采集,应随采随接,如需长途运输宜剪掉叶片并保留叶柄,做好保湿、保鲜处理。 5.6 接芽数量 选取1~2条主枝,根据主枝分枝情况选取1~3个接芽。 6 高接时期 宜在3月上旬~5月中旬或9月中旬~11月上旬进行高接。选择高接部位,截去上端的枝干,在剪截 后3 d~5 d伤流减少时进行高接。 7 高接方法 7.1 切接 7.1.1 砧木切削 在形成层内略带木质部处向下纵切1.5 cm~2.5 cm。切面光滑,不应厚薄不均。 7.1.2 削接穗 接穗上留1~2个芽,在芽眼下0.5 cm~1.0 cm处下刀,平削接穗的韧皮部及少许木质部,削面长1.5 cm~2.5 cm,在削面的背面呈45°削一刀,并截去芽眼上方0.5 cm处的枝条。削面平直光滑,露出木质 部,不应伤及髓部。 7.1.3 插接穗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面,使砧穗的形成层对齐贴合。如砧木和接穗切面不吻合,则至少一侧形成层对 齐,且接穗长切面应露出0.1 cm~0.2 cm。 2 — DB45/T 2408 2021 7.1.4 绑扎 用宽 2.0 cm~3.0 cm 的聚氯乙稀薄膜带,在砧木切口下方 2.0 cm 处自下而上封闭包扎,接穗不应 移位,捆扎牢固,使两者削面紧密相贴。 7.2 合接 7.2.1 砧木切削 用刀削成马耳形的斜面,斜面长4 cm~5 cm,宽度和接穗大致相同。 7.2.2 削接穗 接穗上留1~2个芽,在芽眼下0.5 cm~1.0 cm处下刀,削成马耳形的斜面,斜面长4 cm~5 cm,斜 面的宽度与砧木斜面大致相同或略小于砧木。削面平直光滑,露出木质部,不应伤及髓部。 7.2.3 砧穗接合 将砧木和接穗的的形成层对齐贴合。 7.2.4 绑扎 参照 7.1.4 的方法。 8 高接后管理 8.1 捆缚薄膜的维护 高接后至新芽萌发前,在薄膜或砧木根颈处刷石灰乳或喷施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 粒剂2 000倍液,若绑扎薄膜被蚂蚁、蝗虫咬破,应重新绑扎。 8.2 除萌 接穗成活后,应抹除砧枝上的萌芽,每7 d 1次,连续2~3次。未成活的接穗,每砧枝保留1~2个 萌芽待补接。接穗丛状芽,应根据布局需求选留,除去多余萌芽。 8.3 补接 嫁接20 d后检查是否成活,不成活应及时补接。 8.4 挑膜 不能自行穿透塑料薄膜的新芽,应人工挑破薄膜。挑膜时不应伤及新芽。 8.5 解膜 嫁接60 d~90 d,当接穗与砧木充分愈合且接穗萌芽、抽梢、展叶后,应解除绑封嫁接口和缠绕接 穗的薄膜带。 8.6 摘心 接穗嫩稍生长至第3对叶转青后进行摘心。 3 — DB45/T 2408 2021 8.7 水分管理 嫁接10 d~15 d后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及时排除园内积水。 8.8 施肥管理 接穗萌发30 d后,每株沟施尿素0.5 kg~1.0 kg;50 d后沟施复合肥(20-10-20)1 kg~2 kg。 8.9 病虫害防治 8.9.1 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藻斑病和煤烟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小绿叶蝉、金龟子、白粉虱、介 壳虫、卷叶蛾、尺蛾、潜蝇和叶螨等。 8.9.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辅以安全合理的 化学防控措施。 8.9.3 农业防治 8.9.3.1 8.9.3.2 8.9.3.3 8.9.3.4 选择无病健康的接穗。 注意做好灌溉及排水,平衡施肥。 加强栽培管理,做好修剪、翻土、清园等工作。 发现检疫性病虫害应加强防治和隔离,彻底清除病虫枝。 8.9.4 物理防治 每667 m 悬挂30~40块可降解黄板和蓝板诱杀蚜虫和蓟马;用频振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用糖醋 液诱杀卷叶蛾和尺蛾等。 2 8.9.5 生物防治 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利用异色瓢虫和蚜茧蜂防治蚜虫;选用阿维菌素、苏云金杆 菌、农用链霉素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8.9.6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 4 — DB45/T 2408 202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莲雾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莲雾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1, 莲雾主要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表A.2。 表A.1 莲雾主要病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炭疽病 藻斑病 煤烟病 推荐药剂 使用浓度 使用方法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 在嫩梢期每隔10 d喷药1次, 50%咪鲜胺锰盐络合物可湿性粉剂 1 000倍~1 500倍 连续喷药2~3次。 25%咪鲜胺乳油 800倍~1 000倍 1%波尔多液 600倍 0.5%~1%波美度石硫合剂 600倍 33.5%氧氯化铜悬浮剂 2 000倍 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400倍 0.5%~1%波尔多液 600倍 发病初期以及清洁果园后, 连续喷药2~3次。 在防治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的蚧壳虫 类、蚜虫、小绿叶蝉等的害虫基础上, 连续喷药2~3次。 表A.2 莲雾主要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腹沟蓟马 蚜虫 小绿叶蝉 金龟子 推荐药剂 使用浓度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 000~4 000倍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倍 50%辛硫磷乳油 1 000倍 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 3 000倍 2%阿维菌素乳油 2 500倍 40%蚜松乳油 1 000~1 500倍 50%辛硫磷乳油 2 000倍 2.5%鱼藤精乳油 1 000倍 0.5%藜芦碱可湿性粉剂 600~800倍 0.3%苦参碱水剂 400~600倍 40%噻虫啉悬浮剂 1 500倍 每年3月~4月成虫开始出现,一直延续 40%辛硫磷乳油 1 500倍 到秋季,每隔5 d~10 d喷药1次,连续施 1 000倍(喷施) 用2~3次。除喷杀成虫外,冬季使用 1 500倍(灌杀)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灌杀地下幼虫。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使用方法 嫩叶展开初期是重点防治时期,每隔 5 d~7 d喷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嫩叶展开初期是重点防治时期,每隔 5 d~7 d喷药1次,每个梢期喷2次。 夏、秋两季为发生高峰期,在嫩叶展开 初期是重点防治时期,每隔5 d~7 d喷药 1次,每个梢期喷2次。 5 —2021 DB45/T 24008 表 A.2 A 防治对象 白粉虱 介壳虫 卷叶蛾 尺蛾 潜蝇 叶螨 6 莲雾主要 要虫害化学防 防治方法 (续 续) 推荐药剂 使用浓度 度 使 使用方法 25%噻 噻嗪酮可湿性粉 粉剂 1 000~1 500倍 10% %吡虫啉可湿性 性粉 1 500~2 000倍 至秋持续发生, ,在秋季数量达 达高峰,每 由春至 1.88%阿维菌素乳 乳油 1 500~2 000倍 隔5 隔 d~7 d喷药11次,连续喷2~ ~3次。 20% %丁硫克百威乳 乳油 1 000~1 500倍 25%噻 噻嗪酮可湿性粉 粉剂 1 000倍 最佳防治适期是春节 节的低龄若虫期,嫩叶展 488%毒死蜱乳油 油 1 000倍 开初期是重点防治 时期,每隔5 d~7 d d喷药 22.4% %螺虫乙酯悬浮 浮剂 3 000~4 000倍 1次,每个 个梢期喷2次。 25%除 除虫脲可湿性粉 粉剂 1 500~2 000倍 4.5%高 高效氯氟氰菊酯 酯乳油 1 000~1 500倍 2.55%溴氰菊酯乳 乳油 1 000~1 500倍 1.88%阿维菌素乳 乳油 1 500~2 000倍 4.5%高 高效氯氟氰菊酯 酯乳油 1 000~1 500倍 2.55%溴氰菊酯乳 乳油 1 000~1 500倍 1.88%阿维菌素乳 乳油 1 500~2 000倍 药1次, 连续喷2次。 5% %阿维菌素乳油 油 1 500倍 叶片转 转呈黄绿色是重 重点防治时期,每隔5 d~ 20%氯 氯虫苯甲酰胺悬 悬浮液 3 500倍 10 d喷药1次, 连续施用2~3 3次。 11% %乙螨唑悬浮剂 剂 5 000~7 500倍 34% %螺螨酯悬浮剂 剂 4 000~5 000倍 25%丁 丁醚脲可湿性粉 粉剂 3 000倍 之前发生的数量 量较少,6月~11月发生量 5月之 较大 大。在形成卷苞 苞之前的低龄幼 幼虫期喷药 1~ ~2次。 5月~ ~7月的夏梢期和 和9月~11月的 的秋梢期为 发生 生高峰期,嫩叶 叶展开初期是重 重点防治时 期,对1~2龄期幼 虫喷杀,每隔5 d~7 d喷 叶片转 转呈黄绿色是重 重点防治时期,每隔5 d~ 10 d喷药1次, 连续施用2~3 3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莲雾高接换种技术规程 DB 45/T 2408―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