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2青岛地铁1号线长距离过海隧道高精度贯通测量.pdf

Winner(冠军)3 页 241.736 KB下载文档
2青岛地铁1号线长距离过海隧道高精度贯通测量.pdf2青岛地铁1号线长距离过海隧道高精度贯通测量.pdf2青岛地铁1号线长距离过海隧道高精度贯通测量.pdf
当前文档共3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2青岛地铁1号线长距离过海隧道高精度贯通测量.pdf

2020-J-2 青岛地铁 1 号线长距离过海隧道高精度贯通测量 作为国内迄今为止最长、最深的海底地铁隧道,青岛地铁 1 号线 过海段全长 8.1km,其中海底段 3.49km,最大海底深度 88m。在海 上无法建造竖井或斜井,长距离跨海地铁隧道的空间基准和方向只能 通过在过海隧道区间的两侧做联系测量进行传导。由于距离较长,随 着测量距离的深入,测量的误差会逐渐累积,如果不加以修正,这将 会对隧道的贯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工程属于典型的短边控制长边, 同时,单向贯通距离长,测量误差累积大,贯通精度控制难度大。该 项目产值 350 余万,对过海隧道后续施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为保证过海隧道的精准贯通,本工程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的技术措施: 1、地上三维空间基准的平面以 CORS 作为起算,高程以已知高 等级水准点作为起算,由此得到的过海段隧道地上空间基准是与区域 空间基准相统一,极大地方便了相关的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等工作。 对地铁地上空间基准的分级布设方案进行探索,对获得的 GNSS 数 据进行 GNSS 静态控制网分别定权融合平差优化算法的研究,并结 合大气折射、对流层和电离层模型进行时域和空域变化分析,以此来 提高地上平面空间基准的精度。 2、施工开挖前进行过海隧道贯通精度估计,顾及地面控制测量、 联系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的综合影响,对影响贯通的各项因子进行分 类定权,通过误差传播分析,在满足规范要求的贯通精度下,分析各 类影响因子的最大允许测量误差。针对不同影响因子,采取必要的控 制措施减少误差积累,确立了平面采用 TS50 一级全站仪观测 6 个测 回,高程采用天宝 DINI03 电子全站仪往返测的技术思路,在观测过 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减少误差积累。导线网布设时综合考虑 了各种因素,使得线路设计最优化,导线网主要布设成附合网和结点 网的形式,以卫星定位控制网作为起算点。为了使得全线导线网精度 统一,将全线导线网进行整体平差。将所有起算点数据、观测数据一 次性录入平差软件进行解算。 3、联系测量是过海段地下空间基准建立的重要步骤,对于平面空 间基准,通过使用导线测量方法(适用于斜井)、一井定向及两井定 向(适用于竖井)等方法将地上平面空间基准引测到地下;对于高程 基准,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适用于斜井)、悬挂钢尺测量法(适 用于竖井)等方法将高程基准引测到地下;以此建立长距离跨海地铁 隧道地下三维空间基准。对联系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案以及数据的处理 算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高联系测量的精度,保证地下空间基准起 算数据的正确性。 4、采用双导线进行方向传递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精 度,但是随着测量距离的深入,方向传递的误差也会逐渐累积。当距 离足够长时,由于线路间没有已知点可供联测,这将有可能会对隧道 的贯通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能够减小定向误差累积造成的影响,提 出使用加测陀螺定向边的方法,加测陀螺定向边的方法能够提高长距 离跨海地铁隧道空间基准的精度以及定向精度。使用陀螺全站仪分别 使用中天法、逆转点法等方法进行寻北定向,对不同方法的测量结果 和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对陀螺全站仪数据处理的过程进行优化,通过 各种措施来提高定向测量的精度以及长距离跨海地铁隧道空间基准 的精度。 青岛地铁 1 号线过海隧道于 2018 年 11 月顺利贯通,通过贯通测 量及平差计算,过海段平面贯通误差 4.2mm、高程贯通误差 9.1mm, 远低于规范限差要求,贯通精度极好。高精度的贯通测量成果为后续 工序奠定了良好基础,现阶段过海隧道已完成轨道铺设工作,各项精 度指标良好,设备安装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运行中,为地铁车辆快速平 稳行驶提供了必要条件,为青岛地铁后续过海隧道的建设提供了技术 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