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东南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攻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较高层 次的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一)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 线和方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有事 业心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 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详见各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学制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三、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在校期间课程总学分最低要求为:理工类 26 学分、医学 类 28 学分、文管类 30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最低学分要求为 12 学分,其余为选修课程学分。此外,还应完成综合素养环节 5 个学分。 (一)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学分 硕士学位外语 4 学分 专业必修课 至少 6 学分 (二)选修课:自然辩证法概论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必选一门 1 学分 14 学术道德课程必选一门 1 学分 创新创业课程必选一门 1 学分 专业选修课门数满足总学分要求。 (三)综合素养环节: 创新创业实践 3 学分 选听人文和科学素养系列讲座 1 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训练 说明: 1 学分 1、必修课程学分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 2、专业选修课应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论文工作的需要在 当年的开课目录中选择。 3、硕士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训练,一般 为竞赛、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或社会调查,要求 提交总结报告经导师签字认可后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秘书保管 并计 3 学分。 4、选听人文和科学素养系列讲座:硕士生在中期考核前 应至少选听 8 次系列讲座,其中每位硕士生必须选听科学道德 与学风建设、法律、心理健康讲座至少各 1 次。港澳台硕士研 究生、国际留学硕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前至少选听 3 次系列讲 座。经考核合格后计 1 学分。 5、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训练:硕士生在学期间 应在本学科范围内参加学术活动至少 2 次,并撰写学术论文 1 篇,经导师签字认可后刊登在院系研究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或 其它学术刊物上。申请答辩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材料交所在 院系研究生秘书计 1 学分。 15 四、培养要求 (一)培养计划 硕士生应根据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 具体情况,于入学后两周内在导师指导下制订出培养计划。 (二)开题报告 硕士生开题报告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内完成,且开题报 告审核通过后至少半年方可申请答辩,详见《东南大学研究生 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的原则和要求》 。 (三)中期考核 硕士生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中期考核。中期考 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情况、开题报告完成情况及创新研究潜 力等。具体按《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 (四)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训练 硕士生应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环节训练,一般可包括竞赛、 教学实践、生产实践(临床实践)和社会调查。 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例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 疑、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协助导师指 导毕业设计等。 生产实践尤其适用于没有或缺乏本专业生产工作经验的 研究生,可安排到生产部门或其他单位去学习和实践。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时间一般为一个 学期。来自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并从事本专业工作达到 10 年 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医学院审核和研究生院备案后可免临床 实践。 社会调查一般是指进行某一方面的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以 专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有关部门或单位。 16 (五)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对所研究的课题在基本理论、计算方法、 测试技术、工艺制造等某一方面有新见解,或用已有理论和最 新科技成就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 义或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写作标准和规范参照《东南大学研究 生学位论文格式规定》 。 (六)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成果考核要求根据相应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 要求执行。 五、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 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按《东南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 位暂行工作细则》进行。有关提前答辩和延期答辩的规定详见 《东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