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
ICS 93.080 CCS P 66 青 63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2010.4—2022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 4 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 2022 - 01 - 07 发布 2022 - 03 - 01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2010.4—2022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要求........................................................................................................................................................... 2 5 评估流程........................................................................................................................................................... 2 6 评估方法........................................................................................................................................................... 2 7 风险分析........................................................................................................................................................... 3 8 报告编制........................................................................................................................................................... 3 附录 A(规范性) 风险分析方法......................................................................................................................6 附录 B(资料性) 报告封面格式......................................................................................................................9 附录 C(资料性) 报告版面格式....................................................................................................................10 附录 D(资料性) 报告正文格式....................................................................................................................11 参考文献............................................................................................................................................................... 12 I DB63/T 2010.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63/T 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技术导则; ——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 ——第3部分:公共服务指南; ——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 ——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 ——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 ——第7部分: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南; ——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 本文件是DB63/T 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的第4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青海省公路路政执法总队、青海省公路局、青海 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利忠、李晓忠、仉国芳、徐旭东、李本锋、张涛、赵永延、雷宪、吴正全、 蒋立刚、刘海龙、祁冰。 本文件由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监督实施。 II DB63/T 2010.4—2022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公路和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挖掘、占用、埋设,以及设置非公路标志、 大件运输等涉路行为呈持续上升趋势,为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维护公路通行条件,推动通道资源共享和 可持续发展,制定了DB63/T 2010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根据涉路行为的分类、工作阶段,确立了相关 要点,并规定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方法及措施。 DB63/T 2010由以下8部分构成: ——第1部分:技术导则。规定了涉路行为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总体要求、风险管控及标准化管 理等。 ——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规定了各类涉路项目设计、施工的要点和措施。 ——第3部分:公共服务指南。规定了涉路行为许可阶段的咨询、申请、审查、受理等事项的流程 和方法。 ——第4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规定了涉路行为质量和安全性评价流程和方法。 ——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规定了非公路标志选址、设计、施工、检查与维护的方法。 ——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规定了利用桥梁、涵洞等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第7部分: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南。规定了涉路项目实施阶段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作业控制、安 全保障等方法和措施。 ——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规定了运输方案、申报排障、运输前准备、在途运输等作业流 程和方法。 III DB63/T 2010.4—2022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 4 部分:质量和安全性评价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涉路项目质量和安全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评估流程、评估方法、风 险分析、报告编制。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涉路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性评估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7921-2011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技术 DB63/T 2010.1-2021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1部分:技术导则 DB63/T 2010.2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2部分:涉路项目技术要点 DB63/T 2010.5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5部分:公路沿线非公路标志 DB63/T 2010.6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6部分:公路结构物利用技术 DB63/T 2010.7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7部分:质量和安全管理指南 DB63/T 2010.8 涉路行为标准化规范 第8部分:大件运输技术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风险源 可能单独或共同引发风险的内在因素。 [来源:GB/T 23694-2013,4.5.1.2] 风险识别 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过程。 [来源:GB/T 23694-2013,4.5.1] 风险分析 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 [来源:GB/T 23694-2013,4.6.1] 1 DB63/T 2010.4—2022 风险评价 对比风险分析(3.3)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和/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 [来源:GB/T 23694-2013,4.7.1] 风险评估 包括风险识别(3.2)、风险分析(3.3)和风险评价(3.4)的全过程。 [来源:GB/T 23694-2013,4.4.1] 4 一般要求 规划设计阶段应按 DB63/T 2010.1 附录 E 对所涉路段进行风险等级评定。风险等级及应对措施如 下: a) 重大时应另行选址; b) 较大时应优化涉路方案; c) 一般或较小时可开展涉路项目前期工作。 根据项目特点,确定项目负责人、成立项目组;复杂项目宜组建专家团队。 项目组应进行现场查勘,开展初步分析,确定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4.5)、风险分析(7.1~7.5)和风险评价(4.6)三个阶段。 风险识别应符合 GB/T 27921 和本文件附录 A 中 A.1 的规定。 风险评价应符合 GB/T 27921 规定,并按照本文件 8.1.5.2 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报告的附件内容应满足涉路项目质量和安全性评估分析的要求。 5 评估流程 评估流程见图1。 图1 6 评估流程图 评估方法 评估时可通过勘察、技术状况评定、承载能力评定、检测、试验验证、模拟验算分析等直接评估 法进行。 根据项目特点也可采用其他方法,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场景分析、检查表 法、风险矩阵、层次分析法等,并符合 GB/T 27921 规定。 2 DB63/T 2010.4—2022 复杂项目评估宜采用两种及以上方法,相互验证。 风险评估方法宜按表 1 选用。 表1 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风险评估过程 风险评估技术 7 风险识别 风 险 分 析 后果 可能性 风险等级 风险评估 直接评估法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头脑风暴法 非常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德尔菲法 非常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场景分析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检查表 非常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风险矩阵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适用 层次分析法 不适用 适用 适用 非常适用 非常适用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分析风险源成因; b) 风险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发生概率; c) 风险影响因素及损失等级; d) 不同风险的相互关系或风险叠加; e) 风险的其他特性。 风险发生概率等级按附录 A 表 A.1 确定。 风险损失等级按附录 A 表 A.2、表 A.3、表 A.4 确定。 风险等级按附录 A 表 A.5 确定。 不同风险等级应对原则见附录 A 表 A.6,风险应对方法满足 DB63/T 2010.1 的 7.2 要求。 8 报告编制 内容 8.1.1 项目概况 8.1.1.1 项目背景主要包括涉路项目建设背景、地点、方案、立项情况及评估任务来源和评估目的等。 8.1.1.2 项目概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所涉公路应包括在路网中的功能、等级、交通量、主要技术指标(设计速度、平纵线形、路 基宽度、路面结构等)及工点情况等; b) 涉路项目应包括建设规模、技术标准、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交通组织和应急预案等; c) 涉路项目性质、工程任务、与所涉公路的关系; d) 涉路项目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桩号、范围、走向等。 8.1.1.3 建设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3 DB63/T 2010.4—2022 a) b) c) d) 8.1.1.4 a) b) 8.1.2 项目所处区域的地形与地貌、水文与气象、场地地震效应等; 项目所在路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特殊岩土与不良地质等;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社会稳定性等影响因素; 其他影响工程建设的因素。 评估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评估范围、内容及方法等; 涉路项目的需求和工程实施对公路的影响。 评估依据 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b) 行业技术标准及规范性文件; c) 青海省标准及相关文件; d) 本项目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等。 8.1.3 合规检查 8.1.3.1 8.1.3.2 8.1.4 识别与涉路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程序、标准及制度,并编制检查表或清单。 按照检查表或清单,对涉路项目合规性进行检查。 方案评估 方案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设计方案评估内容及要求应符合 DB63/T 2010.2、DB63/T 2010.5~2010.8 规定; b) 施工方案评估除应符合 DB63/T 2010.7 规定外,还应结合保通方案、应急预案等,评估其质 量和安全风险性质、等级及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c) 检修方案评估应分析与交通安全、路产安全的关系,并确定风险性质、等级及应对措施的有 效性。 8.1.5 结论与建议 8.1.5.1 a) b) c) d) e) 8.1.5.2 对评估内容进行总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合规性检查结论; 所涉路段风险等级(见本文件 4.1); 设计方案、施工方案、保障措施等对公路质量和安全的风险等级; 风险应对方案或措施; 评估结论及建议。 不同风险等级的应对方案或措施应符合附录 A 表 A.6 规定。 附件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地理位置示意图; b) 总体布置图; c) 主要方案图; 4 DB63/T 2010.4—2022 d) e) 工程地质图; 其他资料。 格式 报告包括封面、著录页、编制人员、目录、正文、附件等,格式宜符合以下要求: a) 采用 A4 幅面,并左侧胶装; b) 封面为白色,格式见附录 B; c) 著录页应加盖编制方印章; d) 版面、正文格式见附录 C 和附录 D。 5 DB63/T 2010.4—2022 附 录 A (规范性) 风险分析方法 A.1 风险源识别 A.1.1 现场查勘,收集基础资料。所收集的资料应包括: a) b) c) d) e) f) 类似工程质量或安全案例资料; 涉路项目设计文件; 水文、地质、自然环境等资料; 规划、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地质勘察等资料; 区域内建(构)筑物资料; 其他与评估对象相关的资料。 A.1.2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完成风险源检查表。 A.1.3 按本文件6.4进行风险源识别,并完成风险源列表。 A.2 风险概率 A.2.1 风险源发生概率可采取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场景分析、检查表法、风险矩阵、层次分析法 等方法进行确定。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特点,可选择一种方法或者多种方法相结合确定风险源发生概率。 A.2.2 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分为1、2、3、4、5级,各等级判断标准见表A.1。 表 A.1 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判断标准 等级 定量判定指标(概率区间) 定性判断标准 1 Pf<0.0003 几乎不可能发生 2 0.0003≤Pf<0.003 很少发生 3 0.003≤Pf<0.03 偶然发生 4 0.03≤Pf<0.3 可能发生 5 Pf≥0.3 频繁发生 注1:Pf为概率值,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年发生频率代替。 注2: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应优先采用定量判断标准确定;当无法进行定量计算时,可采用定性判断标准确定。 A.3 A.3.1 风险损失 风险损失一般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场景分析、检查表法、风险矩阵、层次分析法等方 法确定。 A.3.2 风险损失等级分为1、2、3、4、5级,按人员伤亡等级、经济损失等级及环境影响等级等因素确 定;当多种损失同时产生时,应采用就高原则确定风险损失等级。 A.3.3 人员伤亡等级的判定指标应符合GB/T 6441规定,见表A.2。 表 A.2 人员伤亡等级判定指标 6 DB63/T 2010.4—2022 等级 判定指标 1 重伤人数5人以下 2 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5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 3 3人以上10人以下人员死亡(含失踪)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4 10人以上30人以上人员死亡(含失踪)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5 30人以上人员死亡(含失踪)或100人以上重伤 注:“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A.3.4 经济损失等级的判定指标见表A.3。 表 A.3 经济损失等级判定指标 等级 判定指标 1 500万元以下 2 500万以上1000万元以下 3 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 4 5000万以上10000万元以下 5 10000万以上 注: “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A.3.5 环境影响等级的判定指标见表A.4。 表 A.4 环境影响等级判定指标 等级 涉及范围 影响 需紧急转移安置人数 1 很小 无群体性影响 50人以下 2 较小 一般群体性影响 50人以上100人以下 3 大 区域正常经济、社会活动受影响 100人以上500人以下 4 很大 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 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 5 非常大 区域内周边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1000人以上 注: “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A.4 风险等级 A.4.1 涉路项目风险等级,应结合风险发生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确定。 A.4.2 根据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的估测值,按照风险评价矩阵方法,查表A.5确定风险等级。 表 A.5 风险等级表 风险损失 风险发生概率 1 2 3 4 5 1 I级 I级 II 级 II 级 III 级 2 I级 II 级 II 级 III 级 III 级 7 DB63/T 2010.4—2022 表 A.5 风险等级表(续) 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损失 1 2 3 4 5 3 II 级 II 级 III 级 III 级 IV 级 4 II 级 III 级 III 级 IV 级 IV 级 5 III 级 III 级 IV 级 IV 级 IV 级 注:I 级为较小风险、II 级为一般风险、III 级为较大风险、IV 级为重大风险。 A.4.3 不同风险等级应对原则见表A.6。 表 A.6 不同风险等级应对原则表 风险等级 风险可否接受 I级 可以接受 II级 有条件接受 III级 有条件接受 应对原则 当前措施有效,不必采取额外技术、管理方面的措施。 应采取风险技术或管理方面控制措施。 降低风险至II级水平,并执行II级应对措施; 或采取有效风险管控措施,并准备应急预案。 降低风险至II级水平,并执行II级应对措施; IV级 不可接受 或采取措施或更换方案,将风险等级降低至III级,并执行III级应对措施; 或放弃涉路项目。 8 DB63/T 2010.4—2022 附 录 B (资料性) 报告封面格式 报告封面格式应符合图B.1规定。 75 单位为毫米 项目名称 (二号宋体加粗) 质量与安全性评价报告 297 (一号黑体加粗) 项目编制单位名称(三号宋体加粗) 报告完成日期(三号宋体加粗) 210 图 B.1 报告封面格式 9 DB63/T 2010.4—2022 附 录 C (资料性) 报告版面格式 报告版面格式应符合图C.1规定。 25 单位为毫米 项目名称 质量与安全性评价报告(宋体小五) 297 ××××××××××××××××××××××× ××××××××××××××××××××××× 页码 20 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宋体小五) 210 注:以单数页为例 图 C.1 报告版面格式 10 DB63/T 2010.4—2022 附 录 D (资料性) 报告正文格式 报告正文格式应符合图D.1规定。 章标题 (黑体、小二号、1.5 倍行距) 一、概述 (一级标题宜采用宋体或仿宋 GB2312、小三号加粗、1.5 倍行距) (一)项目概况 (二级标题宜采用宋体或仿宋 GB2312、小三号加粗、1.5 倍行距) 1、项目背景 (三级标题宜采用宋体或仿宋 GB2312、四号、1.5 倍行距) ×××××××××××××××××××××××××× ×××××××××××××××××××× (正文宜采用宋体或仿宋 GB2312、四号、1.5 倍行距,字母和数字宜为 Times New Roman) 表 A.1 ××× (表题宜采用宋体或仿宋 GB2312、小四号、单倍行距) (表中文字宜采用宋体或仿宋 GB2312、五号、单倍行距,字母和数字宜为 Times New Roman) 图 D.1 报告正文格式 11 项目编制单位名称(三号宋体加粗) DB63/T 2010.4—2022 参 [1] [2] [3] [4] [5] [6] [7] [8] 考 文 献 JT/T 1180.1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本规范 第1部分:总体要求 JTG B05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7〕第682号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通运输部,2010年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设计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通运输部,2010年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交通运输部,2014年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风险源等级划分规定(试行),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2014 年 [9] 涉路工程安全评价技术指南与案列分析[M],李伟、沈国华、彭道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10]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释义手册[M],王宏元、钟小明、贾嘉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