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2018年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1.doc

别荡失太早 v2lst◢9 页 29 KB下载文档
2018年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1.doc2018年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1.doc2018年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1.doc2018年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1.doc2018年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1.doc2018年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1.doc
当前文档共9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8年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报告1.doc

科憬路公交首末站建设工程项目 实施后评估报告 苏州高新区交通运输局 二○一八年十月 0 一、前言 公交系统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为了 提高公交运营水平和运输效率,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开始推 广公交首末站新建工程项目。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能够较好地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实现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居环境、结构功能、空间布局的默契 协调、共存共促。公交首末站是改善公交系统和城市形象的 重要手段,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 人们生活所必须的重要项目。它不仅仅满足居民出行的需求, 也对城市功能的发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公交首 末站的合理建设与规划,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建具有积 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苏州市已步入城市化与机动化 的快速发展时期,交通需求特别是机动化出行需求的快速增 长,对城市综合交通产生了巨大压力。虽然高新区近年来加 大了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公共交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高 新区科技城部分地区的公交首末站建设还存在不足,主要体 现在科技城南北片区之间缺少公交连带枢纽、文体中心及科 技城医院公交线路不够通畅、科技城区域内来往工厂与住宅 区的公交班次较少等。而科憬路公交首末站工程项目(以下 简称该项目)的建设及投入使用,极大的缓和了科技城区域 内的公共交通路线紧张的局面,有效的提升了科技城区域内 1 重要地段的交通紧密连接,充分的保障了社会群众公交出行 的基本要求。 按照《苏州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苏州 高新区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高新区交通局”)拟对该项目 的运营及绩效进行评估。为了对该项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 估,高新区交通局按照《关于开展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评 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具体负责实施 本次评估工作。第三方评估机构与高新区交通局及运管处密 切配合,制定了后评估工作具体方案,开展了调研活动,最 后形成了本篇评估报告。 二、评估工作概况 (一)评估启动阶段 1. 成立领导小组和评估小组 为保障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评估效果,高新区交 通局成立了评估领导小组。为了保证评估结论的客观性、公 正性和专业性,高新区交通局委托江苏新开利律师事务所为 本次评估活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江苏新开利律所接受委托 后,指派部分律师成立了本次评估活动的评估小组。 2、制定评估方案 为保障本次评估活动的有序进行,评估小组制定了本次 评估活动的方案。具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 2 阶段,主要工作是对该项目进行了解和研究,列出需要评估 的主要重点问题;第二阶段为调研论证阶段,主要工作是公 开征求意见、开展专题调研座谈会,分析汇总所有相关数据; 第三阶段为评估报告形成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起草评估报 告初稿,经论证后形成正式评估报告。 (二)评估实施阶段 1. 开展调研活动 (1)公开征求意见 评估小组为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充分了解该项目的实施 效果与运营情况,高新区交通局委托公交公司在苏州公交乘 客委员会微博上发文,广泛向社会群体征求意见。 (2)座谈会调研 为了全面获取第一手信息,听取公交公司及乘客代表的 意见,评估机构于 2018 年 9 月 22 日组织开展了专题座谈会。 通过座谈会,评估机构充分了解了该项目取得的成果以及存 在的问题,各方提出的宝贵意见也为评估机构的评估提供了 方向,为最终评估结论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汇总各项评估意见、建议并进行分析 在综合采用上述各种评估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之后,评估 机构取得了较多的素材和各类数据。这些材料反映出了该项 目实施后所取得的绩效和暴露的问题,对于最终评估报告的 形成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评估机构通过对这些材料 3 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了本篇评估报告的初步结论。 (三)评估报告形成阶段 在收集完所有的统计数据和意见、建议之后,评估小组 开展了内部讨论,对评估报告的起草、评估结果的立论等问 题进行了探讨,拟定了初步方案。根据初步方案及评估工作 安排,评估小组在座谈会后即开始了评估报告初稿的起草及 论证,于 2018 年 10 月下旬完成了本篇评估报告。 三、评估内容 (一)该项目简介 该项目是高新区交通局为提高区内公交运营质量、提升 区域城市形象,于 2016 年 11 月 3 日由苏州高新区经济发展 与改革局批复同意立项,立项文号为苏高新发改项(2016) 331 号。项目占地面积 9904 平方米,总投资 1504 万元。该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 实施。评估小组认为该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等均符合法 律法规的规定。 该项目位于高新区科技城培源路西、 发源地科技地块北, 于 2018 年 8 月 31 日投入使用,是高新区科技城公交系统的 重要节点。该项目目前进驻 361 路和 362 路公交车。 (二)取得的成效 1. 良好的社会效益 4 (1)降低了公共交通压力。该项目位于科技城区域, 串联太湖大道科技城地区南北两个片区,填补了原来该区域 公交系统的空白;同时,距离高新区文体中心直线距离仅 1 公里左右,361 路与 362 路公交又分别连接了有轨电车 1 号 线与有轨电车 2 号线,舒缓了原来该地区公交不通畅的状况, 极大地方便了科技城地区北部上班群体。该项目出色的选址, 加大了市民出行选用公交的概率,不仅为以公共交通为主要 出行方式的市民节省了宝贵时间,而且改善了科技城交通环 境,降低了公共交通压力,提高了交通运行效率,取得了良 好的社会效益。 (2)促进了城市生态文明发展。苏州是全国第二批新 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之一,自创建“公交都市”以来,苏州 公交以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为方向,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车 辆。该项目目前投入运行的公交车中,部分车辆采用更加舒 适宽敝、环保、节能、噪音小的新能源技术,减少了污染物 (C0、NO 等)的排放,降低了噪声污染、废气排放的危害。 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及交通部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 实施意见》,该项目也将在 2020 年将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全覆 盖,全面实现绿色出行、生态出行、文明出行。 2.显著的经济效益 (1)节约了运营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了运营企业的运 5 营效益。该项目配套设施中配置有办公用房、驾驶员休息室 等,方便运营企业就地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公 交企业的运营效益。该项目配套设施均落实到位,场站闸基 设备齐全,还创造性的在场地内安排了汽车维修点,不仅能 够第一时间解决汽车在行驶中出现的基本问题,还节约了将 汽车行驶至距离较远维修点的时间和成本,基本实现了汽车 “行驶、保养、维修”一体化操作。该项目在运营控制上,也 淘汰了传统公交车在缺乏营运信息下的调度管理模式,采用 了信息化调度及智能化操作,提高了运营企业的运营效率。 (2)方便了市民出行,提升了周边地区的人气。目前 该项目投入运营的 361、362 路公交车路线途径高新区文体 中心、时尚水岸商业广场、科技城医院,在为在科技城工厂 上班和居住的居民提供必备交通及串联太湖大道科技城地 区南北两个片区的同时,还为广大市民的运动健身、休闲娱 乐、医疗体检等重要活动提供了公共交通便利,基本实现了 居民住宅与商业配套设施的有效连接。同时该项目距离有轨 电车 1 号线与 2 号线较近,为科技城群众换乘有轨电车出行提 供了条件,为我市其他地区人员去往科技城提供了交通便利, 该项目周边地区人气明显提升。目前该项目投入运营超过两 个月,361 路月乘车量为 9000 人次,362 路月均乘车量为 4500 人次,公交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乘客量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3)存在的问题 6 1、该项目供电尚未实现由国家电网统一供电 稳定充足的供电是公交首末站良好有序运营的重要保 障和基础。据公交公司反映,因供电部门目前在该项目周边 范围实施的供电设备安装及线路改造尚未完成,还无法对该 项目实施正常供电,该项目暂时依靠柴油发电机供电,尚未 实现由国家电网统一供电。根据供电部门的计划安排,预计 在 2018 年 11 月底前完成正式通电。 2、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该项目选址位置优越,占地面积 9904 平方米,但由于 该项目周边未配套建设商业、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导致 该项目对周边地块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无法充分发挥,土地资 源利用率不高。 四、评估建议 (一)尽早实现国家电网统一供电 由于该项目因供电部门安装供电设备及改造供电线路 导致暂时无法接入国家电网实现统一供电,该项目目前采用 柴油发电机的供电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供电源也不 具备国家电网统一供电的稳定性,同时还需要人力物力资源 保证该发电机设备正常运转,可能会造成公交首末站在部分 特殊时间运营出现中断或者不畅,不利于最大程度发挥该项 目的公共交通价值,所以建议该项目要尽早实现国家电网统 一供电。 7 (二)城市建设规划中充分融入公交首末站功能 公交首末站是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合理的 设置和布局,可以提高公交出行的便捷和舒适程度,可以提高 公交分担率,降低道路上机动车的交通量,有利于交通问题的 解决。通常,首末站集结了多条公共交通线路和各种交通运输 方式的场所,它不仅具备客流转换和集结大量客流的基本功 能,而且配备有各种运营调度组织管理及为乘客提供服务的 多用途、多功能的综合建筑群。所以建议在住宅区、大型主 题公园、商业广场、医院等城市建设重要规划中,充分融入 公交首末站的功能,提前预留场地用于公交首末站的建设或 者规划若干停车位用于公交车的停放及司机休息等,这样更 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优化城市交通功能。 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