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docx

黑猫Ghost variable99 页 593.924 KB下载文档
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docx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docx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docx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docx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docx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docx
当前文档共99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docx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 陕西北方能源集运有限公司 王鹏飞 法人代表 西安市高新区泰华金贸 8 号楼 3203 室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15209119288 / 传真 邮政编码 716003 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109.649563,36.735652) 建设地点 备案部门 吴工 联系人 延安市宝塔区行政审批 项目 服务局 代码 2020-610602-06-03-020163 行业类别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技改□ B0610 煤炭和无烟煤开采洗选 及代码 绿化面积 占地面积 29666.82 (m2) 1500 (m2) 其中:环 总投资 23697.62 (万元) 保投 环保投资占 196 0.83% 总投资比例 资(万元) 评价经费 / 预计投产日期 2021 年 6 月 (万元) 1、项目由来 煤炭通过洗选可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大幅降低原料煤矿井产品煤灰分、硫分, 提高发热量,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为贯彻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和煤炭工业节能减排 要求,合理有序利用煤炭资源,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满足市场对精 煤质量多方面需求。在此背景下,陕西北方能源集运有限公司拟投资 23697.8 万元在 1 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建设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建成后能够达到年 产精煤 48 万吨。 项目建设不但有利于提高煤炭质量、优化产品结构,而且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 环境,还能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同时,煤炭在洗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矸石,处置不当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不 利影响,尤其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影响较大。因此,煤炭洗选过程中实现煤矸石的 综合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14 年第 18 号令),第十七条:国家鼓励 煤矸石大宗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三)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为了保证煤炭洗选过 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的合理处置,企业决定新建年产 10000 万块煤矸石填充砖生产线 1 条,以煤矸石为原料生产煤矸石空心砖(煤矸石制砖为二期项目,本次不进行评 价)。 陕西北方能源集运有限公司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青化砭镇林坪村,占地 45 亩。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完成洗煤区域建设,主要建设 内容为洗煤厂区硬化、洗煤厂房建设以及设备的购置安装工作;二期完成焙烧制砖区 域建设,主要完成 1 条隧道窑焙烧制砖生产线厂房建设、完成厂区硬化及设备购置安 装等,本环评只对一期进行评价,二期项目另行环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 国务院令第 682 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的要求, 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 护部令第 44 号)和《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 定》(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1 号),本项目属于“四十一、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中的 “129、洗选、配煤”中的“全部”,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陕西北方能源 集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委托陕西航清环科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本项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到项目现场进行了 实地勘察和调研、收集,在完成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法 律、法规和“环评技术导则”等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陕西北方能源集运有限公司 2 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上报审批。 2、产业政策符合性 项目涉及洗选煤及配套设施建设;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产业 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分析,项目属于鼓励类“三、煤炭—2、120 万吨/年 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400 万吨/年及以上高效露天煤矿建设、大型高效选煤厂建设”, 因此,本项目属于鼓励类。 拟建项目于 2020 年 4 月 14 日取得了延安市宝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局的《陕西 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书》(项目代码:2020-610602-06-03-020163),同意本项目的建设。 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3、规划符合性分析 ①与《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本 项目建设符合“十三五”规划的精神。项目与《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符合性详 见表 1-1。 表 1-1 项目与《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符合性分析 《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相关内容 第五章中提出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发展煤炭 洗选加工,发展矿区循环经济 本项目 本项目年洗原煤42万吨,其中产生的 矸石作为原材料制砖(二期,本次不 进行评价),煤泥掺入中煤外售 符合性 符合 ②与《延安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2016 年~2020 年)》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延安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2016 年~2020 年)》,该规划环境污染控 制目标中明确提出:大气环境、水环境、固体废物等 6 项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防治工 程。规划还提出了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新要求。规划要求:规范废 物处置;开展煤矸石、粉煤灰等堆存场所的整治,完善防扬散等设施;加强固体废物 综合利用,全面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 3 本项目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建设内容为煤炭洗选工程,煤炭洗选工程中的原料煤、 产品煤分类储存至封闭式厂房内,生产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配套各项环保措施。对 于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均可得到有效处置,项目的建设符合该规划要求。 ③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 年)>(修订版)的通知》(陕政发[2018]29 号)符合性分析 项目与《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修 订版)符合性分析详见表 1-2。 表 1-2 项目与陕政发[2018]29 号文件符合性分析 陕政发[2018]29号中相关内容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严格落实《陕西 省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和排放计划 实施方案(2017-2020年)》,持续 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对涉 气污染源企业开展监督性监测,监测 结果及时报环境保护部门。强化工业 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 本项目 本项目原煤及产品煤储存均采用全封闭式储棚, 并设洒水抑尘、通风设施;输送廊道采用封闭式 廊道,并在装载点设喷雾降尘系统;原煤破碎筛 分采用集气罩+袋式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经15m 高排气筒排放。经上述处理后,生产废气排放满 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06)中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定 了企业自行监测计划,运行期按计划开展自行监 测及监督性监测。 符合 性 符合 4、选址合理性、环境相容性分析 2020 年 3 月 14 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村委会出局了本项目的用 地证明,明确将原有煤矿用地出租给建设单位,使用年限为 15 年,林坪村村委会为 本项目出具了用地性质说明,明确本项目为乡镇建设用地。根据现场踏勘,项目西北 侧 1806m 处为白坪村,约 35 户居民,西侧 297m 处为为林坪村,约 50 户居民,西北 侧 1651m 处为后丈子沟村,项目南侧约 30m 为长延高速,项目西侧 350m 为清延线。 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综上分析,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符合相关规划和延安市环境管理的 要求,满足环境功能区的要求,符合相关的选址要求,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 4 各污染物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本项目建设环境可行。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延安市相关环保要求,符合地方相关规划要求, 符合项目选址的要求。 5、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性质 项目名称: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单位:陕西北方能源集运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一条 48 万吨/年洗选煤生产线,配套进行土建基础工程建 设,安装洗煤设备,建设全封闭生产车间和全封闭运输煤棚以及煤矸石储棚等。 6、项目组成 本项目洗煤工序主要建设洗煤准备车间、主厂房,以及原煤储存、煤矸石储棚、 产品储存间,配设环保设施等,项目组成见表 1-3。 表 1-3 类别 主体 工程 项目组成表 项目 洗煤 生产 线 建设内容 备注 洗煤车间占地面积8000m2,设置一条洗煤生产线,主要包括浮选 主厂房 机、脱渣筛、脱泥筛、压滤机以及各类机泵等,洗煤能力为70万 新建 吨/年。 封闭储棚一座,位于厂区北侧,面积为9000平方米,用于堆放原 原煤、页岩堆棚 煤、页岩,分类堆放,可储存2万吨原煤、2万吨页岩,地面进行 新建 硬化防渗处理 储运 工程 精煤堆棚 全封闭储棚一座,地面做硬化防渗处置 新建 中煤堆棚 全封闭储棚一座,地面做硬化防渗处理,中煤作为副产品外售 新建 煤矸石储棚 新建煤矸石临时储棚1座,位于场地南部,用于煤矸石的堆放, 新建 5 地面做硬化防渗处理,后期作为制砖原材料综合利用 辅助 工程 综合办公楼 办公室 项目新建综合楼一座,2层,建筑面积1620m2 新建 员工宿舍 项目员工宿舍位于综合办公楼2层 新建 食堂 项目食堂位于综合办公楼的1层 新建 供水 公用 排水 工程 生产、生活用水由厂区自备水井供给 新建 项目雨污分流,煤泥水经闭路循环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排 新建 至厂区内旱厕,处理后由周边农户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供电 供电由区域电网引入,厂区建有变配电室1个 原煤、页岩 储存 全封闭储棚,并设6套喷雾洒水装置 新建 新建 原煤破碎 全封闭车间,设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5m 高排气筒排放,收 新建 工序 集效率90%,净化效率99%。 输送转运、 输送廊道采用彩钢密封罩进行封闭,原料输送设备的机头溜 转载跌落 废气治 产生的煤 槽上加设盖罩,进料端加胶皮挡帘,原煤入料及带式输送机 新建 转载点均设喷雾降尘系统 理 尘 环保 工程 产品储存 精煤储棚、中煤各1座,均全封闭,并设喷雾洒水装置 新建 煤矸石临 时储棚扬 尘 全封闭储棚,并设喷雾洒水装置 新建 食堂废气 食堂设置油烟净化器,除烟效率不低于65% 新建 煤泥水 废水治 理 脱硫废水 生活污水 固体废 物 煤泥水实现厂内闭路循环,全部回用不外排;地面硬化、重 点防渗处理;设置事故浓缩机,雨水收集池兼做事故池 新建 (200m3),确保事故煤泥水不外排 脱硫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 新建 食堂废水、生活污水排至厂区内旱厕,定期由周边居民清掏, 新建 用作农肥。 项目矸石堆存、浓缩产生的煤泥经压滤后,由皮带输送机运 一般固体 至煤泥棚,与布袋除尘器除尘灰一同掺入中煤外售;项目各 新建 废物 类做到100%妥善处置,不随意外排 危险废物 设置危废暂存间1座,并签订危废处置协议,定期委托有资 新建 质单位统一处置 6 生活垃圾 统一收集后,按市政管理部门要求统一处置 新建 合理布局、设备入室、基础减振、厂房门窗隔声等措施;加 新建 装消声器、设置隔声罩 噪声治理 绿化 厂区内空地及厂界四周进行绿化 新建 (4)项目产品方案 项目工程生产规模为年入洗原煤 70 万吨,年产精煤 48 万吨。产品方案见表 1-4。 表 1-4 项目产品方案表 产品指标 产量 产率 灰分 水分 全硫 发热量 Aad% % St,ad% MJ/Kg 吨/天 万吨/年 % 主洗精煤 8.86 8.4 0.42 >28.02 1070 35 50.42 粗精煤 17.29 15 0.46 >28.02 172 6 8.1 浮选精煤 18.73 21 0.48 >26.37 225 7 10.6 合计 -- -- -- -- 1466 48 69.12 中煤 23.37 15 0.56 >20.65 389 13 18.36 矸石 63.64 14 0.72 <12.55 159 5 7.5 煤泥 39.13 24 0.67 <25.0 106 4 5.02 合计 -- -- -- -- 2121 70 100 产品方案 精煤 (5)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洗选原煤来源于厂址周边煤矿,辅助材料主要为煤泥浮选使用捕收剂、起 泡剂以及煤泥水处理过程使用的絮凝剂。主要原辅材料规格、作用、来源及年耗量见 表 1-5。 表 1-5 项目原辅材料情况一览表 类别 名称 规格 作用 年用量(t/a) 来源及运输 原料 原煤 Ad=21.41%, Vdaf=34.47%St,ad=0.5% 洗煤 700000 厂址周边煤 矿公路运入 7 辅料 煤油 / 煤泥浮选 17.50 起泡剂 GF浮选剂 煤泥浮选 5.83 絮凝剂 PAM 煤泥水处理 11.67 水 / / 4852.15 生产、生活用 水由厂区自 备水井供给 / 2191.32万 kWh 供电由区域 引入,厂区建 有变配电室1 个 市场购买公 路运入 能源 / 电 2)物料平衡分析 根据原辅材料消耗情况,确定项目物料平衡见表 1-6。 表 1-6 项目物料平衡表(洗煤工序) 进料 出料 名称 数量(t/a) 名称 数量(t/a) 原煤 700000 洗精煤 480000 / / 中煤 130000 / / 煤泥 40000 / / 矸石 50000 小计 700000 / 700000 (6)主要设备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 1-7。 表 1-7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 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 位 数 量 1 浮选机 16m³ 槽 6 2 浮选机 12m³ 槽 2 3 脱渣筛 1522 台 1 8 4 脱泥筛 1847 台 5 5 精煤筛 1847 台 2 6 矸石粉筛 1847 台 1 7 预处理器 ø3.5m 台 1 8 螺旋分选机 Ø1.5m 组 20 9 精矿压滤机 300m² 台 2 10 尾煤压滤机 400m² 台 3 11 浮选上料泵 台 1 12 精矿上料泵 台 1 13 尾矿上料泵 台 1 14 螺旋上料泵 台 1 15 冲煤泥泵 台 2 16 配水泵 台 3 17 浓缩机芯 套 2 18 配电设施 套 1 (7)项目占地及平面布置 1)项目占地 项目厂区占地 29666.82 平方米,分为洗煤生产线建设区、煤矸石临时储棚等,洗 煤生产线、煤矸石临时储棚在厂区内由南向北布置。根据场地现状,利用场地地形, 设置人流、物流出入口。厂区设置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储存区。生产区、办公区、 储存区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满足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2)平面布置 项目平面布置坚持以下原则: ① 满足生产、物流及运输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9 ② 合理组织货物运输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③ 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 ④ 符合现行设计标准、规范、规定的防火、卫生安全距离。 项目平面布置设计方案如下: 总平面布置结合厂区地形,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力求“安全、适用、 经济”,做到场地利用率高、占地少的原则布置。项目建设区与四周间距符合消防安 全要求,厂内道路与生产及生活区域相连。 (8)公用工程 1)给排水工程 1)给水 ①生活用水 职工生活用水按企业职工用水定额 65L/人.d 计,项目定员按 30 人计算,投产 后全厂日用水量 1.95m3,全年用水量 463.5m3。 ②食堂用水 本项目厂区内为员工提供一日三餐,食堂用水定额按照 40L/人·d 计算,则食堂 用水量为 1.2m3/d,396m3/a。 ③生产车间用水 项目洗煤工程生产车间用水为洗煤补充水,补充水量 99m3/d; ④抑尘洒水 项目洗煤工程抑尘洒水包括原煤堆棚、精煤堆棚、中煤堆棚、矸石临时储棚,以 及输送系统、主厂房喷雾洒水等,洒水量 7.5m3/d。 场地抑尘洒水用量 7.5m3/d。 10 ⑤绿化洒水 项目总绿化面积 1500m2,按 0.005m3/m2.d 计,日用水量 7.5m3。 2)排水 ① 生产废水 洗煤工程:选煤工艺煤泥水实现厂内闭路循环,处理后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主厂房等跑、冒、滴、漏、扫地水均送尾煤压滤机处理后回用于选煤生产。 ② 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按 80%计,投产后全厂日废水产生量 1.56m3/d。 项目水量平衡表见表 1-8,水量平衡图见图 1-1。 表 1-8 给水 项目 原煤带入水 项目水量平衡表 单位:m3/d 排水 水量 项目 148.5 产品带 走 去向 消耗 水量 精煤(主洗精煤含 水 8.4%、粗精煤 15%、浮选 水 21%) 中煤(含水 15%) 243 项目 水量 喷洒水蒸发 1.5 生活消耗损失 0.39 选煤补充水 99 喷淋洒水 7.5 煤泥(含水 24%) 食堂用水损耗 0.24 循环水 4500 矸石(含水 14%) 绿化洒水损耗 7.5 生活用水 1.95 生活污 水 化粪池处理后用 于农灌 2.52 煤泥损耗 10.5 绿化洒水 7.5 澄清 回用于选煤生产 4500 11 溢流 食堂用水 1.2 / / 合计 4765.65 / 4754.52 20.13 小计 4765.65 合计 中中 0.39 1.95 中中 中中 1.56 中中 中中 中中中 中中中 中中 2.52 中中 0.24 1.2 7.5 中中 中+ 中中 106.5 中 中 中 中 中中 中中 中中 中中 0.96 1.5 中中 4500 6 中中 中中 中中 中中 148.5 99 4500 中中 中中 10.5 中中 4500 中中 中中 4500 中中 中中 10.5 中中 中中 中中 中中 中中 中中 243 中中 中中 中中 中中中 中中 中中 7.5 中中 中中 图 1-1 生产线水量平衡图 ③ 雨水收集系统 根据项目初步设计,厂区采用雨污分流制。厂区内设初期雨水收集池,位于厂区 北部,容积 200m3,兼做事故池,用于收集地面初期雨水,初期雨水经沉淀后用于选 煤生产,不外排。 2)供电工程 项目供电电源引自项目周边变电站 10KV 供电线路,厂内建配电室,配套一台变 压器,投产后年电耗总量 2191.32w 万 kWh。 3)供暖工程 12 项目设置余热锅炉。 (9)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劳动定员 30 人,主要来源为周边村民,不在场内住宿;年工作 330 天,每 天 16 小时。 (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9。 表 1-9 序号 项目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单位 指标数量 备注 洗煤生产系统 1 洗煤厂类型 群矿洗煤厂 洗煤厂设计能力 (1)年 kt 700 (2)日 t 2121.21 (3)小时 t 132.58 (1)年工作日数 d 330 (2)每天工作小时数 h 16 4 洗煤方法 跳汰 5 煤的可选性 易选 2 洗煤厂工作制度 3 选煤厂产品及产量 6 (1)精煤 % 69.12 48 万吨 (2)中煤 % 18.36 13 万吨 (3)矸石 % 7.5 5 万吨 (4)煤泥 % 5.02 4 万吨 万吨/年 70 运输总量 8 运入量 13 9 运出量 万吨/年 70 选煤厂总占地面积 m2 29666.8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项目所在地原来为煤矿, 目前场地已全部空置,本项目尚未开工建设,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及只要环境问题。 14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宝塔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 处北纬 36°11′~37°02′,东经 109°14′~110°50′之间。东临延长,西靠安塞,南与甘泉、 富县、宜川毗邻,北同子长、延川接壤,南北长 96 公里,东西宽 50 公里,总面积 3556 平方公里,分别占陕西省和延安市总面积的 1.7%和 9.7%。 宝塔区古称延州,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素有“秦地要区”、“塞上 咽喉”之 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宝塔区是革命圣地的“心脏”,是中国首批公布 的 24 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本项目位于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距离市区约 21km,距离延安市火车站 25km,距离长延高速 50m。 项目具体地理坐标为东经:109.649563,北纬: 36.735652,具体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一。 2、地形地貌 (1)地形地貌 宝塔区地势是西北、西南部高,中部隆起,呈两个环状向东倾斜的丘陵河谷地 形。 宝塔区境内黄土梁、峁基本呈连续状分布,沟涧地与沟谷地交互纵横,支离破 碎,梁峁 相间,黄土覆盖厚度 30~180 米。北部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峁多于 梁;南部植被 好,水土流失轻微,梁多于峁;东南部还有少量残塬。此外,在各种 坡面、陡壁发育有 细沟、线沟、切沟、悬沟、崩沟、滑坡、黄土柱以及缓坡,地段 发育有陷穴、浅凹等小地貌。宝塔区境内沟谷地貌较为发育,干沟深切至基岩,谷 地较宽;支沟甚多,沟壑密 度每平方公里长 3.04~5.01 公里,地面分割度,河沟、 干沟和冲沟合计面积占流域面积 的 41~46%,最大为 60%以上。 (2)地质构造和地震 15 宝塔区地处华北陆台的鄂尔多斯地台中的陕北盆地。在构造上是以延安地区为 中心 的陕北单斜翘曲构造,地质构造稳定。地震根据国家地震局编制的《中国地震 烈度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录 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 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延安市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区。 3、气候特征 宝塔区系大陆性季风气候,属暖温带。年平均气温 9.4℃,1 月份为最冷,月平 均-6.5℃;7 月份为最热,月平均 22.9℃,年较差为 9.4℃。历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17.2℃,极端最高气温 39.7℃,历年平均最低温度 3.5℃,极端最低气温-25.4℃。年 日照约 2471.1 小时。月总辐射以 6 月最多。12 月最少;季辐射以夏季多,冬季最少。 年平均降水量为 558.4 毫米,7~9 月是雨季,3 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2%。 早霜始于 10 月中旬,晚霜始于 4 月上旬,无霜期短且宽幅大,无霜期最长为 170~186 天,最短为 117~134 天。灾害性气候主要有:冬春少雪雨,多西北风,往往造成大 旱;夏季多雷雨,有时伴以冰雹,造成灾害。 4、自然资源 全区森林自然资源有天然次生林 115333 公顷,主要分布在延河以南的柳林、松 树林、麻洞川、临镇等乡镇,木材积蓄约为 308 万立方米。树种以东栎、山杨、桦 树、侧柏为主。近年来经济林有较大发展,有林地 15777 公顷,主要有苹果、梨、 桃。本区苹果以其鲜红、耐贮、无心言为最大特点。色泽艳丽、果面光洁、质脆香 甜、汁多味美,被国家列为外销苹果基地。生物资源丰富,药材有 180 多个品种, 以山桃、山杏仁、甘草、柴胡、五加皮等为主。野生动物约 20 余种,有野兔、野鸡、 野羊、野猪、瞎狯、狼、松鼠、獾等。地下矿藏较为丰富,已探明煤炭总储量 5000 万吨,主要分布于西包公路沿线和蟠龙、丰富川一带,全为烟煤;石油总储量约 5000 万吨,遍布境内。还有紫砂、陶土约 700 万吨,石灰石储量约 100 多万吨,白沙石 储量约 180 万吨。 5、水资源 延安市宝塔区境内河流主要有延河、云岩河,均属黄河水系一级支流,年径流 量10125万立方米。延河横贯境内中部,由西北流向东南,流长62公里,河床平均比 16 降2~11%,流域面积220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7.52立方米/秒,1977年延河暴涨成 灾时最大流量8500立方米/秒。云岩河境内流长65公里,流域面积1331.63公里,年平 均流量0.7立方米/秒。还有西川河、南河、蟠龙河等亦流入延河。较大的川道有:西 川、南川、丰富川、牡丹川、马四川、乌羊川、雷鼓川、蟠龙川、杜甫川、松树林 川、九龙泉川、汾川12条。 17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 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 (1)基本污染物 本次评价采用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2020 年 1 月 20 日发布的《环保快报(2019 年 12 月及 1-12 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9 年,延安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为 323 天,同比减少 6 天。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值为 31 微克/ 立方米,同比持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值为 67 微克/立方米,同比 下降 6.9%。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浓度值为 10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59.2%;二 氧化氮(NO2)年平均浓度值为 41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4.7%;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第 95 百分位浓度值为 1.9 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17.4%;臭氧(O3)日最大 8 小时均值第 90 百分位浓度值为 143 微克/立方米,同比增加 8.3%。 根据《环保快报(2019 年 12 月及 1-12 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附表 5 中延安市宝塔区 2019 年 1~12 月空气质量状况统计数据判定拟建项目区域环境空气 质量达标情况。 表 3-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区域 宝塔 区 单位:µg/m3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标准值 占标率(%) 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65 70 92.866 达标情 况 达标 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31 35 88.577 达标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9 60 15 达标 NO2 39 40 97.5 达标 CO 年平均质量浓度 百分位数 24h 平均质量浓 度(95%) 1.8 4mg/m3 45 达标 O3 百分位数 8h 平均质量浓度 (90%) 144 160 90 达标 由表 3-1 可知,延安市宝塔区 2019 年 1~12 月空气质量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 18 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因此区域为环境质量达标区。 (2)特征污染物 为了解本项目区域氟化物环境质量现状,本次委托西安重光明宸检测技术有限 公司于 2020 年 5 月 14 日至 2020 年 5 月 20 日对项目所在地进行的现状环境监测来 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为氟化物,连续监测 7 天。环境空气监测点 位及监测项目情况见表 3-2,监测方法及检出限见监测报告,见附件。 表 3-2 监测结果 单位:mg/m3 环境空气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氟化物 检测点位 项目地 采样日期 检测结果(mg/m3) 05 月 14 日 5.3 05 月 15 日 5.6 05 月 16 日 6.1 05 月 17 日 6.2 05 月 18 日 6.5 05 月 19 日 5.5 05 月 20 日 6.4 表 3-3 氟化物现状监测结果评价 点位 标准值 浓度范围值 1# 氟化物 超标率 Pi 监测项目 (mg/m3) (mg/m3) 7 5.3-6.5 (%) 75.7%-92.5% 0 由表 3-2 可知,项目所在区域氟化物日平均浓度值可满足《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2012)关于氟化物的规定(7mg/m3)。 2、地表环境质量现状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河流为项目西侧约 471m 处的蟠龙川,蟠龙川为延河右岸支流, 19 根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局 2020 年 1 月 20 日发布的《关于通报 2019 年环境质量状况的 函》,延河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延河 7 个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为 28.6%,Ⅳ~Ⅴ类为 57.1%,劣 V 类为 14.3%。与 2018 年相比,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 28.6 个百分点,Ⅳ~Ⅴ类下降 28.6 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无变化;与 2017 年相比,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 28.6 个百分 点,Ⅳ~Ⅴ类下降 14.3 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 14.3 个百分点。 延河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 18.7mg/L、1.30mg/L。与 2018 年相比, 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 4.6%,氨氮平均浓度下降 21.7%;与 2017 年相比,化学需 氧量平均浓度下降 17.3%,氨氮平均浓度下降 30.9%。 由于本项目营运期间废水在厂区内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由农户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排入河流之中。因此本项 目废水不会对周边河流造成影响。 3、声环境质量现状 (1)监测点的位置 监测布点:工业场地厂界处各布设 1 个监测点,共计 6 个点。 (2)监测项目、频率及方法 监测项目:监测其等效声级。 监测频率:连续监测 2 天,昼间、夜间各 1 次。 监测方法: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中有关规定进行。 (3)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表 3-4。 表 3-4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序 监测点 2020.05.06 2020.05.07 20 备注 号 昼 dB(A) 夜 dB(A) 昼 dB(A) 夜 dB(A) 1 场界西侧 1# 49 39 49 40 2 场界北侧偏西 2# 50 40 49 41 GB3096-2008 3 场界北侧偏东 3# 49 40 49 39 2 类标准 4 场界东侧 4# 50 41 50 42 昼间 60 dB, 5 场界南侧偏东 5# 52 45 52 44 6 场界南侧偏西 6# 51 44 52 44 夜间 50 dB 由表 3-6 可以看出,项目厂界昼夜间声环境监测值均满足(GB3096-2008)2 类 标准。 4、土壤环境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委托安纳赛斯检测科技(山东) 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地及周边进行土壤检测,具体检测情况如下: (1)监测布点、监测因子 占地范围内 1 个柱状样 1 个表层样:厂址外 2 个表层样。 表 3-5 编号 位置 1 场地内 2 3 土壤采样点布置点位表 采样 监测项目 柱状样 0-0.5m、0.5-1.5m、1.5-3.0m 分别取样 柱状样中的表层 0-0.5m 样监测 GB36600-2018 表 1 中的 45 项 表层样 0-0.2m 取样 拟建场地东侧(林 地) 表层样 0-0.2m 取样 其余 4 个样监测项目为:pH 值、砷、 镉、六价铬、铜、 、汞、镍 (2)监测频次:一次 (3)监测方法: 按照《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5618-2018) 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规定 21 执行 (4)监测结果 表 3-6 土壤监测结果 单位:mg/kg(特殊注明除外) 检测结果(2020.05.19) 挥发 性有 机物 (µg/ kg) 执行标准 检测项目 1#厂区内中 部表层样 (0-0.5m) 1#厂区内中 部中层样 (0-0.5m) 1#厂区内中 部深层样 (0-0.5m) pH / 7.5 7.2 砷 8.6 7.6 7.8 汞 0.060 0.060 0.057 氯甲烷 <3 / / 氯乙烯 <1.5 / / 1,1-二氯乙烯 <0.8 / / 二氯甲烷 <2.6 / / 反式-1,2-二氯乙烯 <0.9 / / 1,1-二氯乙烯 <1.6 / / 顺式-1,2-二氯乙烯 <0.9 / / 氯仿 <1.5 / / 1,1,1-三氯乙烷 <1.1 / / 四氯化碳 <2.1 / / 1,2-二氯乙烷 <1.3 / / 苯 2.09 / / 三氯乙烯 <0.9 / / 1,2-二氯丙烷 <1.9 / / 甲苯 2.5 / / 1,1,2-三氯乙烷 <1.4 / / 22 (GB36600-2 018)表 1 二 类限值 合格 四氯乙烯 <0.8 / / 氯苯 <1.1 / / 1,1,1,2-四氯乙烷 <1.0 / / 乙苯 <1.2 / / 对/间二甲苯 <3.6 / / 邻二甲苯 <1.3 / / 苯乙烯 <1.6 / / 1,1,2,2-四氯乙烷 <1.0 / / 1,2,3-三氯丙烷 <1.0 / / 1,4-二氯苯 <1.2 / / 1,2-二氯苯 <1.0 / / 苯胺 <0.1 / / 2-氯苯酚 <0.06 / / 硝基苯 <0.09 / / 萘 <0.09 / / 苯并(a)蒽 <0.1 / / 䓛 <0.1 / / 苯并(b)荧蒽 <0.2 / / 苯并(k)荧蒽 <0.1 / / 苯并(a)芘 <0.1 / / 茚并(1,2,3-c,d)芘 <0.1 / / 二苯并(a,h)蒽 <0.1 / / 镉* 3.99 3.83 3.40 铬(六价)* <0.5 <0.5 <0.5 铜* 36 33 30 铅* 16.4 15.1 14.4 23 合格 93 镍* 90 91 表 3-7 土壤检测结果表 单位:mg/kg(特殊注明除外) 检测结果(2020.05.19) 检测项目 2#厂区内西侧表层样(0-0.2m) 2#厂区东侧为 20m 表层杨(0-0.2m) pH 7.4 7.3 砷 8.2 8.4 汞 0.073 0.055 镉* 4.07 3.96 铬(六价)* <0.5 <0.5 铜* 38 35 铅* 19.4 17 镍* 93 90 注:“*”表示检测因子不在我公司 CMA 能力范围内,为分包山东恒利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资质认 定许可编号:171503341053)检测。 由检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环境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均满足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GB36600-2018)表 1 标准限值。 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本次委托西安重光明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地及项目项目周边土壤环境进 行检测,检测情况如下: (1)检测点位、检测项目 表 3-8 项目监测点位一览表 序号 点位名称 井深 水位 水位标高(m) 检测项目 1 1#项目西侧林坪村 35 30 948 2 2#项目西侧林坪村 32 28 950 pH 值、钾、钠、钙、镁、碳酸根、 碳酸氢根、氯化物、硫酸盐、总 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 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 氰化物、耗氧量、氟化物、砷、 汞、镉、六价铬、铁、锰、细菌 总数、总大肠菌群、石油类、铅 24 (2)监测时间、监测频次 监测时间:2020 年 5 月 14 日-15 日 监测频次:检测 7 天 每天 1 次 (3)监测结果 表 3-9 地下水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1#项目西侧 林坪村 监测项目 单位 5 月 14 日 5 月 15 日 标准值 达标情况 pH 值 无量纲 8.07 8.05 6.5-8.5 达标 钾 mg/L 0.78 0.78 / / 钠 mg/L 80.3 80.5 ≦200 达标 钙 mg/L 20.8 20.9 / / 镁 mg/L 28.8 28.8 / / 碳酸根 mg/L 5ND 5ND / / 碳酸氢根 mg/L 302 306 / / 氯化物 mg/L 21.4 20.7 ≦250 达标 硫酸盐 mg/L 83 85 ≦250 达标 总硬度 mg/L 190 192 ≦450 达标 溶解性总固体 mg/L 369 374 ≦1000 达标 氨氮 mg/L 0.042 0.044 ≦0.5 达标 硝酸盐氮 mg/L 2.66 2.68 ≦20.0 达标 亚硝酸盐氮 mg/L 0.003ND 0.003ND ≦1.0 达标 挥发性酚 mg/L 0.0003ND 0.0003ND ≦0.002 达标 氰化物 mg/L 0.002ND 0.002ND ≦0.05 达标 耗氧量 mg/L 0.66 0.63 ≦3.0 达标 氟化物 mg/L 0.26 0.28 ≦1.0 达标 25 砷 µg/L 0.3ND 0.3ND ≦10 达标 汞 µg/L 0.16 0.13 ≦1 达标 镉 µg/L 0.05ND 0.05ND ≦5 达标 六价铬 mg/L 0.004ND 0.004ND ≦0.05 达标 铁 mg/L 0.03ND 0.03ND ≦0.3 达标 锰 mg/L 0.01ND 0.01ND ≦0.10 达标 细菌总数 个/mL 43 44 ≦100 达标 总大肠菌群 MPN/10 0mL <2 <2 ≦3.0 达标 石油类 mg/L 0.05ND 0.05ND / 达标 铅 µg/L 6.4 6.3 ≦10 达标 pH 值 无量纲 7.92 7.96 6.5-8.5 达标 钾 mg/L 0.71 0.71 / 钠 mg/L 94.8 94.7 ≦200 钙 mg/L 20.8 20.7 / 镁 mg/L 28.3 28.3 / 碳酸根 mg/L 5ND 5ND / 碳酸氢根 mg/L 323 325 / 氯化物 mg/L 22.5 22.8 ≦250 达标 硫酸盐 mg/L 80 78 ≦250 达标 总硬度 mg/L 193 195 ≦450 达标 溶解性总固体 mg/L 376 362 ≦1000 达标 氨氮 mg/L 0.022 0.028 ≦0.5 达标 硝酸盐氮 mg/L 2.64 2.65 ≦20.0 达标 2#项目西侧 亚硝酸盐氮 mg/L 0.004 0.004 ≦1.0 达标 林坪村 挥发性酚 mg/L 0.0003ND 0.0003ND ≦0.002 达标 氰化物 mg/L 0.002ND 0.002ND ≦0.05 达标 2#项目西侧 林坪村 26 达标 耗氧量 mg/L 0.72 0.75 ≦3.0 达标 氟化物 mg/L 0.27 0.26 ≦1.0 达标 砷 µg/L 0.3ND 0.3ND ≦10 达标 汞 µg/L 0.17 0.13 ≦1 达标 镉 µg/L 0.05ND 0.05ND ≦5 达标 六价铬 mg/L 0.004ND 0.004ND ≦0.05 达标 铁 mg/L 0.03ND 0.03ND ≦0.3 达标 锰 mg/L 0.01ND 0.01ND ≦0.10 达标 细菌总数 个/mL 47 48 ≦100 达标 总大肠菌群 MPN/10 0mL <2 <2 ≦3.0 达标 石油类 mg/L 0.05ND 0.05ND / 达标 铅 µg/L 5.5 5.5 ≦10 达标 由检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环境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检测结果均满 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1)标准限值。 6、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地人为活动较为频繁,项目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饮用水保护区等需特殊保护的区域。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 3-10。 表3-10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空气) 坐标 m 保护 名称 白坪 E N 109.639345 4 36.7529834 3 对象 居民 保护 环境功能区 内容 35 户 27 《环境空气质量》 (GB3096-2012) 相对厂址 相对厂界距 方位 离(m) 西北 1860 林坪 后丈子 沟村 前丈子 沟村 方桥村 109.640160 7 36.7463744 7 居民 50 户 西 297 109.628444 9 36.7431987 3 居民 5户 西北 1651 109.632543 3 36.7340792 2 居民 15 户 西 819 109.641147 8 36.7147887 7 居民 30 户 南 2058 表3-11 环境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表(地下水、地表水、声环境、生态) 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 影响 因素 地下水 第四系含水层 水质 地表水 蟠龙川,东,471m 水质 声环境 / 生态环境 土壤环境 保护级别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 声环 《声环境质量标准》 境 (GB3096-2008)2 类标准 厂界外 500m 范围 植被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 土壤 性质 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厂界外 0.05km 范围 28 (GB36600-2018) 29 四、评价适用标准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 一、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II 类水域标准,标 准值见下表: 表4-1 环 境 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单位:mg/L(pH 无量纲) 项 目 Ⅲ类水域标准 pH 6~9 CODcr ≤20 BOD5 ≤4 氨氮 ≤1.0 总磷 ≤0.2 石油类 ≤0.05 量 标 准 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指标 如下:。 表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单位 µg/m3 标准限值 标准 《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 (GB3095-2012)二 级标准 污染物指标 小时 日均 年均 SO2 500 150 60 NO2 200 80 40 PM10 / 150 70 PM2.5 / 75 35 30 CO 10000 4000 O3 200 160 (8h) / 三、声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标准值如下 表: 表 4-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dB(A) 等效声级 LAeq 标准类别 昼间 夜间 60 50 2类 四、地下水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五、土壤 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 一、废气 污 染 物 1、大气污染物 施工扬尘执行《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中有关规定;煤 炭污染物排放执行《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 4、表 5 规定的 排 限值具体标准限制如下: 放 表 4-4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 准 类别 生产设备 排气筒 污染物 原煤筛分、破碎、转载点等除尘设备 颗粒物 80mg/m3 或设备去除效率>98% 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 15m 31 煤炭工业所属装卸场所 无组织排放限值(mg/Nm3) 无组织排放限值(mg/Nm3)(监 (监控点与从参考点浓度 控点与从参考点浓度差值) 差值) 监控点 作业场所 颗粒 物 煤炭储存场所、煤矸石对置场 周界 浓度 最高 点 1.0 1.0 2、食堂油烟 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标准要求。 表 4-5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标准 规模 小型 《饮食业油烟排放 标准》 (GB18483-2001)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 中型 大型 2.0 60 75 85 二、废水 污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 三、噪声 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中有关规定,营运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 表 4-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 类别 昼间 dB(A) 夜间 70 55 施工期 表 4-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 dB(A) 类别 营运期 昼间 60 四、噪声 32 夜间 50 固废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及修改单规定;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及其修改通知单(环保部公告[2013]36 号)中的有关要求;生 活垃圾执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有关要求。 根据项目特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按浓度达标排放的原则进行监控,确定总量 控制指标。 本项目废水不外排,不设废水总量指标,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为颗粒物, 项目不设废气总量指标。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33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施工期 建筑物施工期间的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设备安装等建设工序,主要产生噪声、 扬尘、固体废物、少量污水等污染物。另外,项目建设时进行的场地平整、压实, 以及铺设防渗层、回填取土等工程施工,将破坏部分地表植被,同时造成水土流失 加剧,项目占用土地将造成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 ⑴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 34 生活垃圾 填 埋 图 5-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 ⑵ 产污环节分析 ① 施工扬尘 施工建设阶段开挖土方,场地平整、建材装卸、车辆行驶等作业产生的扬尘和 汽车尾气等,属无组织排放。施工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 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结构、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的、难于定 量的问题。根据类比资料,施工场地扬尘一般为 2.2~3.4mg/m3。 ② 施工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搅拌砂浆、润湿建筑材料、清洗施工设备所产生的少 量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排放的少量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 SS 等;生活 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 COD 和 SS 等。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周边居民已有的卫 生设施进行处理,生产废水经厂区内沉淀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③ 施工噪声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搅拌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 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噪声级在 84~90dB(A)。噪声源声级见表 5-1。 35 表 5-1 施工项目 施工期噪声源一览表 设备名称 声级 dB(A) 推土机 86 挖掘机 88 装载机 84 打桩机 90 搅拌机 84 载重汽车 90 挖土石方、结构建筑 ④ 施工固废 施工期间排放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土方开挖表层土剥离物和弃土,建构筑物建设、 设备安装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材料,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土方开挖的 表层土剥离物和弃土暂存于场地东侧附近的荒地沟峁,作为运营期和封场后的回填 土方使用;建筑垃圾、废材料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送 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⑤ 生态环境影响 场地开挖、基底平整、边坡削整、道路铺设等工程建设需大面积改造现有自然 生态环境,压占破坏土地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的增加,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同时也使区域的景观在一定时间内受到影响。工程临时占地也将使占地范围内的植 被遭到破坏,导致局部生态环境功能有所削弱。 建设单位需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表土层,在施工完成和填埋封场后, 用原土或腐植土覆盖、并种植花、草、植树绿化,恢复和保护施工区域的土壤植被。 2、运营期 (1)工艺流程 洗煤工序工艺流程 本项目洗煤工艺流程分为原煤准备、跳汰选煤、煤泥浮选和煤泥水处理四部分。 36 1)原煤准备 原煤由汽车运入厂区原煤堆棚贮存,最大储煤量约为 20000t,堆棚内设地下受 煤坑。用铲车将原煤送到地下受煤坑。在受煤坑内经原煤给料机匀速布料在输送机 皮带上,由带式输送机将煤输送到原煤准备系统,进行筛分、破碎。 原煤经分级筛预先筛分,>50mm 筛上物经人工拣矸后,进入破碎机,破碎至 ﹤50mm 后与分级筛筛下物混合通过皮带输送机运送到主厂房进行分选。手拣矸石运 送到矸石临时堆场与洗选矸石一起综合利用,后期制砖。 2)跳汰选煤 由皮带运至主厂房的原煤进入跳汰机进行分选。原煤在跳汰机中随水流的垂直 脉动运动,实现轻重物料分离。 经原煤准备合格粒径的原煤由入料端送入跳汰机第一段(矸石段),密度大的 矸石逐渐下沉,密度较小的中煤分布在中间层,而密度小的精煤分布在上层,物料 在脉动中向前运动,矸石在矸石段的末端经闸门排至下机体,与透筛物料一起由矸 石斗提机运走。中煤和精煤随脉动水流进入第二段(中煤段)继续分层,中煤分布 在底层,经排料闸门排至下机体与透筛物料一起由中煤斗提机运走,而分布在上层 的精煤从机体排料端排出。最终,将原煤分选成矸石、中煤和精煤三种产品。 中煤和矸石经斗式提升机脱水后,分别进入中煤和矸石卸料口。精煤经过脱水 筛,筛上物进入离心机脱水,筛下物进入高频筛,筛上物与离心脱水物作为最终精 煤产品,通过带式输送机运出主厂房,送精煤场。筛下物及离心液进入煤泥浮选系 统。 3)煤泥浮选 高频筛底流及精煤离心机的离心液进入浮选机,浮选出两种产品:浮选精煤和 浮选尾煤。矸石等尾煤留在水中。浮选出的精煤经离心机脱水后,掺入精煤作为最 终精煤产品;浮选尾煤进入煤泥浓缩机,底流经尾煤压滤机脱水后,得到煤泥滤饼, 压滤机滤液及浓缩机溢流进入循环水池用于选煤生产。 37 4)煤泥水处理 选煤过程中生产废水、浮选尾煤进入浓缩机,浓缩机中的煤泥在絮凝剂作用下 得到进一步絮凝沉淀,同时溢流水浓度低于 50g/L,送循环水池后复用于选煤生产, 浓缩机底流采用尾煤压滤机回收煤泥,滤液送循环水池复用。 矸石综合利用 图 5-2 项目洗煤工序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图 38 污染源强核算: 1、废气 洗煤工程: (1)原煤及产品储存、转载产生的煤尘、矸石堆存 本项目精煤、中煤等产品以及矸石含水率达到 8.4%以上,煤泥含水率 24%,不 易起尘。并且精煤、中煤等产品以及矸石、煤泥均采用全封闭式储棚,储棚内四周 设喷雾洒水装置,经核实,原煤及产品储存、转载产生的煤尘、矸石堆存场总共设 置 6 套喷雾洒水装置。采取以上措施后,产品堆场内的无组织扬尘不会对外环境产 生影响。 本项目原煤场设封闭式煤棚,煤棚内四周设喷雾洒水装置,煤堆随风起尘量很 少。项目无组织煤尘主要为原煤卸车时产生。车辆卸车过程中采用喷雾洒水抑尘, 提高物料的含水率,减少扬尘扩散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特别在卸载时应将车上原煤 缓慢落地,待卸载完毕后车辆慢速离开,降低原煤因落地惯性产生较大的扬尘。全 封闭储煤棚内设皮带机与原煤准备车间相联,项目皮带输送机布置在封闭式的走廊 内实行封闭式运煤,在皮带转载点溜槽落料点处采用在导料槽两端增加密闭挡帘并 喷水的方式来防止煤尘的外逸。装车机械落差的起尘量按交通部水运研究所、武汉 水运学院提出的经验公式估算,公式如下: 式中:Q1—起尘量,kg/t; U—平均风速,取 1.5m/s; H—物料落差,取 1.0m; W—物料含水率,取 7%。 估算项目无组织煤尘产生量为 2.2t/a。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第十 八章粒料加工厂-表 18-2 粒料加工厂逸散尘控制技术、效率统计资料,储煤棚采取 39 密闭措施后,煤尘控制率可达 90%,煤尘排放量为 0.22t/a。 (2)筛分及破碎粉尘 原煤破碎、筛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煤尘,拟对原煤准备车间筛分、大料池扬尘 点设置吸尘罩和袋式除尘器(收集效率 90%,净化效率 99%),含尘气体净化处理 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排入大气,类比同类型项目,则破碎、筛分过程中粉尘产生 量为 64t/a。 项目破碎及筛分过程粉尘有组织产排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 5-2 破碎筛分工序有组织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表 污 染 物 产生 产生量 (t/a) 粉 尘 产生量 治理措施 浓度 57.6 (mg/m3) 1091 效率 (%) 排放浓度 (mg/m3) 排放速 率(kg/h) 排放量 (t/a) 99 10.91 0.11 0.576 (kg/h) 10.91 集尘罩和布 袋除尘器, 15m高排气 筒 Q=10000m3/h 项目破碎及筛分过程无组织排放情况如下: 表 5-3 破碎筛分工序粉尘无组织排放情况 名称 产生量 处理措施 排放量 粉尘 6.4t/a 加强通风 6.4t/a 由表 5-2 可知,粉尘排放浓度小于 40mg/m3 、排放速率 0.11kg/h 、排放量 0.576t/a。 废气中煤尘浓度可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的要求 (80mg/m3,设备去除效率>98%)。 运输扬尘: 拟建项目原煤的运入与产品、固废等的运出全部为汽车运输。原料、产品、固 废等的年总运量约为 210 万吨,每天运输总量为 6363.6 吨左右,需要载重为 20t 的 40 汽车 318 辆·次/d。由于项目汽车运输量很大,载重车辆频繁的进出厂区,引起道路 扬尘量增加,影响到沿途所经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工程交通运输起尘采用以下公式 进行计算: 式中:Qy——交通运输起尘量,kg/km·辆; Qt——运输途中起尘量,kg/a; V——车辆行驶速度,km/h(以40km/h 计); P——路面状况,以每平方米路面灰尘覆盖率表示,Kg/m2(以0.12kg/m2 计); M——车辆载重,t/辆(重车约20.0t); L——运输距离,km(0.8km); Q——运输量,t/a(本工程约210万t/a)。 运输扬尘产生量约8.46t/a,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扬尘污染对道路两侧2~30m范围内 的影响较大,可能造成道路扬尘、污染道路两侧的环境。为了减少对周边大气环境 的影响,项目运输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厂区道路全部水泥硬化,平时注意道路维护; ②加强原料的运输及装卸管理。为减少运输扬尘,不得使用拖拉机和农运汽车 运输,原料运输车采用加盖篷布货运汽车运输;汽车在厂区内行驶速度应小于10km/h; ③运输物料的汽车不应该超载(或物料装的过满); ④物料存放在相应的原料场,厂区内主要运输道路两侧适当的位置建议设置喷 水管道系统,以方便随时对道路洒水,清扫路面,最大限度减少物料的运输产生的 扬尘。 41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减少道路扬尘70%,排放量为2.54t/a。 食堂油烟 项目设有食堂,用餐人数按照员工数 30 人计,设一个灶头,年工作时间 330d, 按照每人每日每次 25g 食用油,油烟挥发率为 2.83%,则食堂油烟产生量约为 42.45g/d, 14kg/a。项目配套油烟净化器 1 台,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引风机风量拟设为 5000m3/h, 净化效率为 60%,食堂工作时长为 4h/d。经处理后排放量为 5.6kg/a,排放浓度为 0.85mg/m3。 4、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原煤、矸石、产品堆置粉尘,原煤筛分破碎粉尘,堆 置场扬尘运输道路扬尘。 ⑴原煤、矸石及产品储存、转载产生的煤尘 项目精煤、中煤等产品含水率达到 8.4%以上,煤泥含水率 24%,不易起尘。并 且精煤、中煤等产品以及煤泥、矸石均采用全封闭式储煤棚,煤棚内四周设喷雾洒 水装置,采取以上措施后,产品堆场内的无组织扬尘不会对外环境产生影响。项目 原煤场设封闭式煤棚,煤棚内四周设喷雾洒水装置,煤堆随风起尘量很少。 项目无组织煤尘主要为原煤卸车时产生。车辆卸车过程中采用喷雾洒水抑尘, 提高物料的含水率,减少扬尘扩散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特别在卸载时应将车上原煤 缓慢落地,待卸载完毕后车辆慢速离开,降低原煤因落地惯性产生较大的扬尘。全 封闭储煤棚内设皮带机与原煤准备车间相联,项目皮带输送机布置在封闭式的走廊 内实行封闭式运煤,在皮带转载点溜槽落料点处采用在导料槽两端增加密闭挡帘并 喷水的方式来防止煤尘的外逸。 (2)原煤筛分及破碎粉尘 项目有组织粉尘设置引风口或集气罩,采用布袋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除尘效 率 为 99% , 处 理 后 由 15m 排 气 筒 排 放 , 满 足 《 煤 炭 工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 (GB20426-2006)相关标准。 42 布袋除尘器是通过滤袋滤除含尘气体中粉尘粒子的分离净化装置,是一种干式 高效过滤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过滤而阻挡粉尘。当滤袋上的粉尘 沉积到一定程度时外力作用使滤袋抖动并变形,沉积的粉尘落入集灰斗。本项目使 用布袋除尘器由多气室组成,每个气室又有多个滤袋,具有在线清灰的特点。正常 工作时,含尘气体从除尘器的底部进入,且均匀地进入各室的每个滤袋,此时由于 气体速度迅速降低,气体中较大颗粒的粉尘首先沉降下来,含尘气体流经滤袋时, 粉尘被阻挡在滤袋的外面,净化后的气体从袋内内腔进入上部的净气室,然后经提 升阀排出,当某个室要进行清灰时,首先要关闭这个室的气力提升阀,待切断通过 这个室的含尘气流后,随即脉冲阀开启,向滤袋内喷入高压空气,以清除滤袋外面 的粉尘,每个除尘室的脉冲喷吹宽度和清灰周期均由专门的清灰程序控制器控制自 动连续进行。它的特点是采用分室轮流进行清灰,即当某一室进喷吹清灰时过滤气 流被切断,避免了喷吹清灰产生粉尘二次飞扬,同时运行平稳,除尘效率高。布袋 除尘器主要特点如下: a.布袋除尘器对净化含微米或亚微米数量级粉尘粒子的气体效率较高,一般可达 99%以上,且能有效去除废气中 PM10 微细粉尘。 b.除尘效率不受粉尘比电阻、浓度、粒度等性质的影响,负荷变化、废气量波动 对布袋除尘器出口排放浓度的影响较小。 c.布袋除尘器采用分室结构后,除尘器布袋可轮换检修而不影响除尘系统的运行。 d.布袋除尘器结构和维修均较简单。 e.作为布袋除尘器的关键问题—滤料材质目前已获得突破,使用寿命一般在 2 年 以上,有的可达 4~6 年。 布袋除尘器是各类企业常用的环保设备之一,几乎各产尘生产工序都可以采用, 在各类企业中,该除尘设施的采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诸多建材企 业的物料转运、筛分等工序产生废气均采用布袋除尘器净化处理,外排粉尘浓度小 于 50mg/m3。以上分析表明,工程含尘废气采用布袋除尘器净化治理措施可行。 (3)运输扬尘 43 评价要求对运输道路部分土路路面进行硬化,采用碎石子铺设压实,定时洒水 抑尘,加强管理,尽可能的减少扬尘的产生。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扬尘量,使项目运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 低,措施可行。 2、废水 (1)生活用水 ①生活用水 项目营运期职工生活用水量为1.95 m3/d(585m3/a),排水系数按照80%计,排 水量为1.56t/a(514.8m3/a)。 ②食堂用水 本项目食堂用水量为1.2m3/d(396m3/a),排水系数按照80%计,排水量为0.96t/d (316.8m3/a) (2)洗煤工程: ①洗煤补充用水 洗煤工序补充用水量为99m3/d。 ②抑尘洒水 洗煤工序中原煤堆棚、精煤堆棚、中煤堆棚、矸石临时堆棚等洒水量为7.5m3/d。 (4)绿化洒水 项目绿化洒水量为 7.5m3/d,绿化用水全部蒸发损耗。 (5)初期雨水: 选煤厂初期雨水一般含有大量煤尘、煤泥,一旦流入地表水后,煤泥可能淤塞 河道,形成煤粉尘沉淀,遮蔽水底、妨害底栖生物,同时含煤粉雨水还对水体产生 44 染色作用,使水的透光率大大降低,影响地表水生态环境。因此,项目在厂区低洼 处设初期雨水收集池,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后逐步泵入煤泥水处理系统, 作为生产用水;项目初期雨水收集池设于生产厂区最低点,可以保证能全部收集各 场地的初期雨水,且厂内堆场地面硬化防渗,厂区四周设集水渠,由雨水收集池收 集后,打入煤泥水处理系统。据西北建筑工程学院采用数理统计法编制的延安最大 降雨强度公式: 式中:Q—暴雨强度,L/s.hm2; P—设计重现期,1年; t—地面径流时间,10min; 取径流系数0.9,计算初期雨水收集池容积162m3。考虑一定盈余,本项目设计 初期雨水池容积为200m3,兼做事故池,可确保项目在强降雨状态下雨水不外排。 本项目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如下表: 表 5-4 水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 废水 种类 废水量 (m3/a) 生活 污水 514.8 食堂 废水 316.8 产生浓度及 污染物名称 治理措施 产生量 污染 物排 放量 COD、NH3-N、SS、 COD:500mg/m3, BOD5、总磷 0.42t/a; COD、NH3-N、SS、 BOD5、总磷、动植 物油 NH3-N:45mg/m3, 0.037t/a 排至旱厕 / 排放 去向 定期清 掏,用作 农肥 废水处理可行性分析: (1)洗煤工段的煤泥水 洗煤厂生产过程产生的煤泥水采用洗煤水闭路循环、煤泥厂内全部回收的工艺 45 流程,在设计上可达到洗煤水不外排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泥水通过设置的 高效浓缩机对其浓缩进行处理,浓缩机溢流作为循环水重复使用;浓缩机底流由过 滤机回收细粒煤泥,滤液与浓缩机溢流一起作为循环水重复使用。当高效浓缩机需 要检修或发生故障时,事故浓缩机可容纳其内全部煤泥水,这样可以保证在任何情 况下煤泥水不外排,从而避免煤泥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根据《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MT/T810-1999)中对洗水一级闭路循环的要 求,本工程洗水闭路循环分析如下: ① 回收系统分析 根据《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16)要求,事故煤泥水处理宜选 用事故浓缩机,其型号应与正常工作浓缩机型号相同,互为备用。项目选用备用浓 缩机与正常工作浓缩机的型号相同,在事故状态下可储存全部的煤泥水,可以保证 在事故状况下煤泥水不外排。 ② 煤泥回收分析 本工程对煤泥水的处理采用浓缩串压滤回收工艺,经类比,浓缩机溢流水中悬 浮物浓度为10~15g/L,压滤机滤液悬浮物浓度约为30g/L。浓缩机溢流及压滤机滤液 均由泵打入循环水池重复利用,悬浮物浓度远小于50g/L 的标准要求。 表5-5 项目与选煤行业洗水闭路循环五项指标比照结果一览表 序 号 选煤行业洗水闭路循环一级标准指标 本项目指标 评价结果 1 煤泥全部在厂房内机械回收,取消煤泥沉 淀池 煤泥采用浓缩机和压滤机回收, 煤泥压滤在室内完成,不设沉 淀池 符合 2 洗水实现动态平衡,不向厂区外排水,水 重复利用率在90% 以上,单位补充水量小 于0.15m3/t(入选原煤) 洗水复用率为94.7% 每吨煤补 水量为0.047m3/t 符合 3 设有缓冲水池或浓缩机(也可用煤泥沉淀 池代替,贮存缓冲水或事故排放水),并 有完备的回水系统。设备的冷却水自成闭 46 1台浓缩机,2台压滤机,1台事 故浓缩机;煤泥水闭路循环不 符合 路,少量进入补水系统 外排 4 洗水浓度SS<50g/L 浓缩机溢流水中悬浮物浓度为 10~15g/L,压滤机滤液悬浮物 浓度约为30g/L 符合 5 年入选原料煤量达到核定力的70%以上 入洗原料煤量可达到核定能力 的100% 符合 本项目煤泥水闭路循环系统工艺流程如下: 表5-1 洗煤水闭路循环工艺流程图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洗煤废水可实现闭路循环,达到《煤炭洗选工程设计 规范》(GB50359-2016)洗煤水闭路循环一级标准,可保证煤泥水不会外排。当设 备检修及备用浓缩机发生事故出现事故排水时,必须立即停产,防止项目煤泥水外 排,从而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噪声 洗煤工程: 项目运营期间,洗煤生产线跳汰机、筛分机、破碎机、脱水筛、鼓风机及空压 机等设备将产生噪声;堆置区运输车辆、处理设备也会产生噪声,作业机械有推土 机、挖掘机、运土汽车、压实机等;设备本身噪声级在 80~97dB(A),噪声源强及布 局表见表 5-6。 表 5-6 项目噪声源强及布局表 47 数量 序号 (台) 治理前声压级 dB(A) 设备名称 采取的措施 治理后声压 级dB(A) 1 浮选机 2 80 60 2 脱渣筛 1 75 70 3 脱泥筛 5 75 50 4 精煤筛 2 75 50 5 矸石粉筛 1 65 6 螺旋分选机 20 80 7 精矿压滤机 2 70 8 尾煤压滤机 3 70 9 浮选上料泵 1 85 10 精矿上料泵 1 85 11 尾矿上料泵 1 85 65 12 螺旋上料泵 1 85 65 13 冲煤泥泵 2 85 65 14 配水泵 3 85 65 基础减震、风机 安装 消声器、置于厂 房内,厂房设隔 声门窗,风机进 出风口设置消声 器、风机基础减 震基础,风机连 同电机外罩采用 可拆卸式隔声箱 50 50 50 50 65 65 4、固体废物 洗煤工程: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洗选矸石、煤泥、布袋除尘器除尘灰及生活垃圾。煤矸石 产生量为 5.0 万 t/a、煤泥 4.0 万 t/a、布袋除尘器除尘灰 57.02t/a、生活垃圾 4.95t/a。 (1)矸石、煤泥 项目矸石在矸石棚中堆存;浓缩产生的煤泥经压滤后,由皮带输送机运至煤泥 棚,掺入中煤外售。 (2)布袋除尘器除尘灰 项目洗选准备车间设置了布袋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除尘灰,产生 48 量为 57.02t/a,全部为煤尘,掺入中煤外售。 危险废物 本项目厂区内各类设备检修过程会产生少量的废机油,产生量为 0.05t/a,废机 油暂存于厂区内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49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 容 污染物 排放源 施 工 期 大 洗 煤 气 污 物 营 运 期 生 产 线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 产生量 扬尘 TSP 与气候、工况有关 施工场地洒水、 湿法作业 正常情况下污 染物少 原煤、矸 石及产品 储棚 煤尘 2.2t/a 煤棚四周设喷雾 洒水装置 0.22t/a 筛分破碎 粉尘 食堂油烟 生活污水 有组织 57.6t/a, 1091mg/m3 集气罩+袋式除 尘器+15m 除尘器 0.576t/a, 10.91mg/m3 无组织 6.4t/a 加强通风 6.4t/a 8.46t/a 道路硬化 2.54t/a 14kg/a 油烟净化净化后 超屋顶排放 5.6kg/a, 0.85mg/m3 临时性、工期短 依托厂区附近居 民已有的卫生处 理设施 不外排 煤尘 运输扬尘 施 工 期 处理措施 名称 类型 染 产生浓度及 COD、 NH3-N、 SS COD:500mg/L,0.42/a 生活污水、食 堂废水 (514.8+316.8 m3/a) 水 污 COD NH3-N: NH3-N 排至厂区内旱厕, 周边农户定期清 45mg/L,0.037t/a SS 不外排 掏用作农肥 SS:120mg/L,0.10t/a 染 物 营 运 期 洗煤工序补充 用水 / / 洗煤水 SS 闭路循环,不外排 / / / 进入产品 闭路循环,不外排;初期雨水池 兼做事故池 设置初期雨水池 200m3,兼做 初期雨水 事故池 固 体 施 工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回用或送市政部门设置的专门处置点处置;生活 垃圾统一收集,定期送垃圾填埋场 50 废 物 期 生活垃圾 营 运 期 收集后定期由环 卫部门清运 0 浓缩池 煤泥 4.0 万 t/a 掺入中煤中外售 0 洗选系统 煤矸石 5.0 万 t/a 用于制砖 0 除尘系统 布袋除尘 灰 57.02t/a 掺入中煤外售 0 0.05t/a 暂存于厂区危废 间,定期委托有 资质单位处置 0 危险废物 噪 声 4.95t/a 废机油 施 工 期 噪声源主要是临时性的施工机械噪声,随着工程的建设投产而消失。根据现场踏勘, 场地位于沟谷内,与四周有山体阻隔,对施工厂界外噪声影响较小。施工噪声不会对 周围居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营 运 期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水泵、风机和洗煤主厂房内设备等,采取基础减震、厂房隔声 和风机加装隔声罩等措施,所有设备均设置于车间内,再经过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 主要生态影响: ⑴ 占地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占地将造成土地利用性质的改变,植被被压占破坏,局部生态系统受到一定 的影响。但不会改变场区周边现有环境功能,而且其影响范围在场区内,项目建成后 进行绿化,临时用地将进行覆土复垦,对场区进行植被恢复,恢复为草地,对场区外 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⑵ 对景观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后,地表植被被覆盖,造成拟建场地与周围自然景观环境的不协调,对 区域景观生态产生暂时不利的影响。但是随着复垦工程的实施,植被措施逐步到位, 以及场地内的绿化,对区域景观环境影响较小。 51 52 七、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 大 气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施工过程中土方挖掘、堆积、回填和清运,建筑材料如水泥、石灰、砂子等装卸 过程中,都会有部分抛洒,并经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碾压卷带、形成部分细小颗粒进 入大气中形成扬尘,污染环境空气;另外运输建筑材料和工程设备的汽车尾气,也会 对环境空气造成一定影响,现对扬尘污染进行分析。 项目施工期起尘环节虽然较多,但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施工 期主要起尘环节为物料堆场及装卸过程,其它过程如场地平整及车辆运输造成的地面 扬尘,因产生量相对较小,较为分散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本评价报告中对其产生 量不作定量评述。 施工期所用物料主要有砖、石子、砂、水泥及石灰(白灰)。砖、石子为块状, 一般不会产生粉尘污染;项目所用石灰(白灰)主要采用石灰膏,因其含水率较高且 为膏状,不是粉状颗粒物,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粉尘污染;砂的粒径一般在2000~ 200μm,为粒径较大的颗粒物,一般气象条件下(非大风天气)不易起尘;硅酸盐水 泥的粒径一般0.7~91μm,一般气象条件下容易起尘,为主要粉尘、扬尘污染源;施 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碎砖、混凝土等物,因含水率较高,且多为块状或大 粒径结构,只要及时清运出场不堆存,一般情况下不易起尘;地基开挖土方含水率一 般较高,不会因长期堆积表面干燥而起尘。因此,主要考虑水泥在装卸及堆存、使用 过程中的产尘情况。 为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加强项目施工扬尘控制,本项目施工期 应严格执行《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 版)、《延安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关于加强扬尘污染工 作的相关规定,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强化施工期环境监督管理,提高全员环保意识宣传和教育,制定合理施工计划, 53 缩短工期,采取集中力量逐项施工方法,坚决杜绝粗放式施工现象发生。 (2)对施工工地周边必须设置1.8m 以上硬质围墙或围挡,严禁敞开式作业;对围 挡落尘应定期清洗,采取洒水、覆盖等防尘措施,保证工地及周围环境整洁。 (3)所有露天堆放的易产生扬尘物料,必须进行遮盖,并采取喷洒水等抑尘措施; 料区和道路应划分界限,及时清除散落物料,保持道路整洁,并及时清洗。 (4)施工工地出入口地面必须硬化处理,并设车辆冲洗台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 淀设施,要求运输物料车辆在驶出工地前,必须将车轮、车身冲洗干净,不得带泥上 路。 (5)建筑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开挖阶段应对施工现场车行道路 进行简易硬化,并辅以洒水等降尘措施。 (6)严格管控施工扬尘,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六个100%管理+红黄绿牌结果管理”防 治联动制度,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主管部门管理平台联网。 (7)使用商品混凝土。 (8)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弃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 堆放场地应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向,必要时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 (9)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六个100%管理”。施工区域100%标准围挡,裸露土地100% 绿化或覆盖,施工道路100%硬化,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拉运,施工现场出入车辆 100%冲洗清洁,施工场地及易起尘作业面100%洒水降尘。 总之,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上述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 大降低,同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2、 废 水 影 响 分 析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生产废水,包括砂石冲洗水、砼养护水、场地冲洗水 以及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这部分废水含有少量的油污和泥砂。 54 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对产生的泥浆水以及混凝土搅拌机及输送系统的冲洗废 水应设置临时沉沙池,含泥沙雨水、泥浆水经沉沙池沉淀处理后回收利用。施工人员 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居民已有的卫生设施进行处理,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污废水 对地表水体和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3、 噪 声 影 响 分 析 在施工进程中,常使用的施工机械有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等设备,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设备产生的声压级在 80~93dB(A)的之间,且施工期间这些声源都处 于露天状态,按声源距离衰减公式计算,以不利状态 93dB(A)施工噪声计算,施工期 间噪声影响范围见表 7-1。 表 7-1 设备名称 施工机械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表 距声源距离 昼间评价标准 昼间最大超标范围 (m) dB(A) (m) 声级 dB(A) 推土机 92 5 70 50 装载机 86 5 70 32 挖掘机 85 5 70 28 载重汽车 93 1 70 14 从上表可以看出,施工机械噪声由于噪声级较高,在空旷地带声传播距离较远, 昼间至 50m 外噪声值才能达标,本项目 200m 范围内无敏感点,且夜间不施工,不会 对项目声环境及敏感点造成影响。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施工废弃物。施工废弃物主要是工程土石方和建筑垃圾。根 据本工程拟建场区地形条件、场区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的特点,工程设计尽量考虑将工 程挖方在场区填方处理,使外运余土方量降至最低,严格控制开挖施工范围,挖方量 较小,少量弃土方利用场区周围的自然沟壑进行填沟造地,只是将表层植物根系土、 腐殖土清除外运,按照要求定点堆放,可作为绿化覆土综合利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 生的建筑垃圾送城建部门指定地点,且在外运过程中用苫布覆盖,避免沿途遗洒,并 55 按城建部门指定路线行驶。 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为避 免施工期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评价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⑴ 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填埋场区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收集及转运工作,不得 随意丢弃。 ⑵ 施工现场废弃的建筑垃圾宜分类回收,施工中产生的碎砖、石、砼块、黄沙 等建筑垃圾,应及时收集作为地基的填筑料,不能回收利用的送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⑶ 各类建材的包装箱、废旧金属器械等应派专人负责收集分类存放,统一运往 废品收购站回收利用。 5、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分 析 工程施工期间存在开挖、弃渣、占地等施工活动,将扰动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 新增水土流失。 ⑴ 植被破坏影响 植被破坏主要由施工期占地引起。包括土方堆放占地、临时堆料场占地等。直接 影响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灌丛和灌草丛等,以灌草丛为主。由于占用面积较小,且堆放 时间较短,在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后,临时占地影响不大。进行绿化后对植被的影响 能够得到缓解。施工范围相对较小,且施工期比较短暂,在对厂区裸露地面及时进行 防护,堆放物料用篷布遮盖以防雨水等冲刷,同时对厂区及周边能进行绿化的应及时 进行绿化。 (2) 水土流失影响 项目拟建场区土方开挖、场地平整或处理,导致受影响的地表土壤抗侵蚀能力减 弱,使局部地段产生水土流失现象,带来不利的生态环境影响。若施工期处于雨季等 不利气象条件下,大量土方堆存放置,经雨水冲刷也会加剧局部地段水土流失。 56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本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洗煤工程①原煤及产 品储存、转载及矸石堆存产生的粉尘;②破碎及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大气污染源如下: (1)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见表 7-2。 表 7-2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表 评价因子 平均时段 标准值/(μg/m3) PM10 1h 450 TSP 1h 900 标准来源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 标准 (2)预测模型参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本次评价采用该导则 推荐的估算模型AERSCREEN 进行估算,估算模型参数表见表7-3。 表 7-3 估算模式参数表 参数 取值 城市/农村选项 城市/农村 农村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 最高环境温度/℃ 39.7 最低环境温度/℃ -25.4 土地利用类型 农田 区域湿度条件 中等湿度 57 考虑地形 否 地形数据分辨率/m / 考虑岸线熏烟 否 岸线距离/km / 岸线方向/° / 是否考虑地形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3)预测源强参数 估算源强参数详见工程分析部分表7-4、表7-5。 表7-4 有组织废气排放源强统计一览表 排气筒 名称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经纬度) 高 度 内 径 烟 气 出 口 温 度 排放因子 源强 烟气 出口 速度 年排放 小时数 排放工 况 PM10 Nam e X Y H D T V Hr Cond Q粉尘 / / / m m K m/s h / kg/h 破碎 及筛 分粉 尘 109.644634630 36.735707023 15 0.5 25 14.1 5 5280 间断 0.11 表7-5 面源名 称 原煤、 矸石及 产品装 载、装 运无组 织排放 源 无组织面源排放源强统计一览表 面源 面源起点坐标(经纬度) 长度 面 源 宽 度 与正 北夹 角 面源 初始 排放 高度 年排 放小 时数 排 放 工 况 TSP X Y m m ° m h / kg/h 109.644784834 36.735556820 150 60 24 5 5280 连 续 0.0417 58 2、预测结果分析 根据估算模式 AERSCREEN 计算本项目各污染源污染物的下风向轴线浓度,并计 算相应浓度占标率。项目污染物估算模型计算结果见表 7-6、表 7-7。 ①有组织预测 表7-6 破碎筛分粉尘(洗煤工程)下风向落地浓度估算结果 破碎筛分粉尘(洗煤工序) 标准限值 0.45mg/m3 距离 浓度 占标率 10 7.432E-17 0.00 100 0.002568 0.57 100 0.002568 0.57 200 0.003176 0.71 290 0.003364 0.75 300 0.003358 0.75 400 0.003262 0.72 500 0.002891 0.64 600 0.002785 0.62 700 0.002871 0.64 800 0.003021 0.67 900 0.003043 0.68 1000 0.002983 0.66 1100 0.002856 0.63 1200 0.002913 0.65 1300 0.002944 0.65 1400 0.002941 0.65 59 1500 0.002914 0.65 1600 0.002869 0.64 1700 0.002811 0.62 1800 0.002745 0.61 1900 0.002674 0.59 2000 0.0026 0.58 2100 0.002519 0.56 2200 0.00244 0.54 2300 0.002363 0.53 2400 0.002289 0.51 2500 0.002217 0.49 ②无组织预测 表7-7 原煤、矸石及产品装载、装运下风向落地浓度估算结果 TSP 标准限值 0.9mg/m3 距离 浓度(µg/m3) 占标率(%) 10 0.01227 1.36 100 0.02596 2.88 100 0.02596 2.88 164 0.02996 3.33 200 0.02894 3.22 300 0.02365 2.63 400 0.01923 2.14 500 0.01565 1.74 600 0.01282 1.42 700 0.01065 1.18 60 800 0.009028 1.00 900 0.007761 0.86 1000 0.00675 0.75 1100 0.005945 0.66 1200 0.005284 0.59 1300 0.004734 0.53 1400 0.004268 0.47 1500 0.003874 0.43 1600 0.003534 0.39 1700 0.003238 0.36 1800 0.002982 0.33 1900 0.002758 0.31 2000 0.002559 0.28 2100 0.00239 0.27 2200 0.002241 0.25 2300 0.002108 0.23 2400 0.001987 0.22 2500 0.001876 0.21 由上表可知,估算模型计算所得项目污染源污染物的 Pmax<10%。因此,依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对评价工作等级判据,确定项目大气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二级,故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 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 3、污染物排放量核算 根据本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如下: 表7-8 大气污染物有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61 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 破碎筛分粉尘 1 合计 核算排放速率 核算年排放量 (mg/m3) (kg/h) (t/a) 10.91 0.11 0.576 PM10 (洗煤) 2 核算排放浓度 0.576 颗粒物 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如下: 表7-9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年排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排放口 产污 污染 主要污染防治 编号 环节 物 措施 序号 放量 浓度 标准名称 (t/a) 限值 原煤场设封闭 原煤、矸石 1 洗煤工 及产品装 序 载、装运 2 破碎、筛分 3 合计 TSP 式煤棚,煤棚 《煤炭工业污染物 内四周设喷雾 排放标准》 洒水装置 (GB20426-2006) TSP 0.22 1.0 6.4 TSP 6.62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 7-10。 表 7-10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评价 自查项目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范围 边长=50km□ 边长=5~50km□ 边长=5km■ 等级 与评 价范 围 62 SO2+NOX排 放量 ≥2000t/a□ 500~2000t/a□ <500t/a■ 评价 因子 基本污染物( SO2、NOX、PM10、TSP) 包括二次PM2.5□ 其他污染物() 不包括二次PM2.5■ 评价因子 评价 标准 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 环境功能区 地方标准□ 其他标 附录D□ 一类区□ 准□ 一类区和二类 二类区■ 区□ 2019年 评价基准年 现状 评价 环境空气质 量现状数据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现状补充监测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 □ 来源 现状评价 达标区■ 不达标区□ 项目正常排放源■ 污染 源调 调查内容 项目非正常排放源□ 拟替代的污染源□ 其他在建、拟建项 区域污 目污染源□ 染源□ 查 现有污染源□ 网 预测模型 AERMOD□ ADMS□ AUSTAL2000□ EDMS/AEDT□ CALPUFF□ 格 其 模 他■ 型□ 预测范围 大气 边长≥50km□ 边长5~50km□ 边长=5km■ 包括二次PM2.5□ / 预测因子 不包括二次PM2.5■ 环境 影响 预测 与评 价 正常排放短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期浓度贡献 值 正常排放年 均浓度贡献 二类区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值 非正常排放 1h浓度贡献 值 非正常持续时间 (0)h C非正常占标率≤100%□ 63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 100%□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 30%□ C非正常最大占标率> 100%□ 保证率日平 均浓度和年 平均浓度叠 C叠加达标■ C叠加不达标□ K≤-20%■ K>-20%□ 加值 区域环境质 量整体变化 情况 有组织废气监测 污染源监测 监测因子:TSP、PM10 无 监 无组织废气监测 环境 测□ 监测 计划 无 环境质量监 监测因子:(TSP) 测 结论 监 测□ 环境影响 评价 监测点位数(1个) 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 大气环境防 无 护距离 污染物年排 SO2:/ 放量 NOX:/ 颗粒物:7.196t/a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评价等级判定 根据本报告工程分析章节可知,本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洗煤补充水、堆煤 场洒水、绿化洒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导则》(HJ2.3-2018),水 污染影响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如下表所示: 表 7-11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表 判定依据 评价等级 排放方式 废水排放量 Q/(m3/d);水污染物当量数 W/(量纲一) 一级 直接排放 Q≧20000或 W≧600000 二级 直接排放 其他 64 三级 A 直接排放 Q<200或 W<6000 三级 B 间接排放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导则》(HJ2.3-2018)表 1 注 10:建设项目 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单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 B 评价。 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至厂区内旱厕,定期由周边农户清掏用作农肥。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各类废水均循环使用,不外排。因此,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 级 B。 (2)废水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①生活污水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生活污水排至厂区内旱厕,定期由周边农户清掏,作为农肥。 本项目西侧、西南侧 250m 以外为林坪村、前丈子沟村,农户较多,生活废水经旱厕 处理后用作农肥可行。 ②生产废水 根据《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16)要求,事故煤泥水处理宜选用 事故浓缩机,其型号应与正常工作浓缩机型号相同,互为备用。项目选用备用浓缩机 与正常工作浓缩机的型号相同,在事故状态下可储存全部的煤泥水,可以保证在事故 状况下煤泥水不外排。 ②初期雨水 本项目厂区内设置 200mm3 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后的雨水沉淀后用于洗煤工序, 不外排。 因此,本项目运营投产后,污废水均得到有效处置,能够做到循环利用不外排。 建设项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地表水环境影响自查表如下: 表 7-12 地表水环境影响自查表 65 工作内容 影响类型 自查项目 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涉水的风景名胜区□;重 水环境保 要湿地□; 护目标 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 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其他 影 响 识 别 水污染影响型 影响途径 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  水文要素影响型 水温□;径流□;水域面积□ 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 影响因子 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 值□;热污染□;富营养化□; 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 其他□ 水污染影响型 评价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 A □;三 级B√ 水文要素影响型 一级□;二级□;三级□ 调查项目 区域污染 已建□; 源 在建□; 拟建□; 拟替代的污染源□ 数据来源 排污许可证□;环评□;环保验收□;既有实测□;现 场监测□;入河排放口数据□;其他□ 其他 调查时期 受影响水 体水环境 质量 数据来源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 □ 现 状 调 查 区域水资 源开发利 未开发□;开发量 40%以下□;开发量 40%以上□ 用状况 调查时期 数据来源 水文情势 调查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 □;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66 □ 监测时期 补充监测 监测因子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评价范围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评价因子 (pH、CODcr、BOD5、氨氮、动植物油、总磷) 监测断面或点位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个 河流、湖库、河口: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评价标准 近岸海域: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 规划年评价标准() 评价时期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达标; 现 状 评 价 不达标□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 评价结论 达标区 底泥污染评价□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 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 湖演变状况□ 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达标排放评价 预测范围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预测因子 () 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 预测时期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设计水文条件□ 影 响 预 测 预测情景 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 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 67 不达标区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数值解□:解析解□;其他□ 预测方法 导则推荐模式□:其他□ 水污染控 制和水环 境影响减 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削减源□ 缓措施有 效性评价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 水环境影 响评价 或减量替代要求□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 影 响 评 价 流量符合性评价□ 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 理性评价□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污染源排 放量核算 替代源排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量/(t/a) () 排污许可证 污染源名称 编号 排放浓度/(mg/L) ()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t/a) 排放浓度/(mg/L) () () () 放情况 () 生态流量 确定 环保措施 ()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m3/s;鱼类繁殖期()m3/s;其他()m3/s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m;鱼类繁殖期()m;其他()m 污水处理设施√;水文减缓设施□;生态流量保障设施□;区域削减□;依托其他工程措 施□;其他□ 环境质量 污染源 手动 □;自动 □;无监测√ 手动√;自动□;无监测 □ 监测计划 监测 防 治 措 施 68 方式 监测 () 点位 监测 () (厂区总排口) (pH、COD、BOD5 、动植物油 因子 污染物排 放清单 评价结论 、NH3-N、总 磷) □ 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 注:“□”为勾选项,可打√;“()”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1)评价等级判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 ,项目类别为 “27、洗选、配煤”,环评文件为报告表的项目,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Ⅱ 类。 表 7-13 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 环境敏感程度 Ⅰ类项目 Ⅱ类项目 Ⅲ类项目 敏感 一 一 二 较敏感 一 二 三 不敏感 二 二 三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地下水敏感程度为不敏感,由上表可知,本项目地下水评价等 级为三级。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的地下水影响途径主要体现在煤泥水浓缩、废水事故排放以及煤泥水跑、 69 冒、漏、滴时,废水经土层渗透可能污染地下水质。对于此类情况的预防措施,主要 是选用管道输送废水和做好浓缩池防渗等,并保证对设备、管道的及时维修。 (3)污染控制措施 ①污染控制措施 为了防止本项目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建设时应选择先进、成 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并对产生的废、污水进行了合理的治理和回用,从源头上减少 污染物排放;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构筑物采 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 降低到最低程度。 ②分区防渗控制措施 对厂区可能泄漏污染物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可有效防治污染物渗入地下,并及 时将泄漏、渗漏的污染物收集并进行集中处理。依据地下水导则中相关分区防控措施, 结合项目的性质、包气带岩性结构、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及其地下水环境风险,按重点 污染防渗区、简单污染防渗区和一般污染防渗区进行分区防渗,防渗层结构可以根据 不同分区要求单独使用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结合使用。 根据本项目特点,重点防渗区包括洗煤车间、初期雨水收集池,浓缩池等。重点 防治区基础必须防渗,要求防渗层至少为 1m 厚的粘土层,渗透系数≤1.0x10-7cm/s; 或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x 10-10cm/s。 洗煤车间内地面沿墙四周设有导流槽,导流槽围堰高度至少为 150mm,基础防渗要求 采用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x10-10cm/s。 所选用防渗层材料应与所接触的物料或产生的污染物相兼容,当污染物具有腐蚀性时, 防渗工程的防渗结构层中应在表面设置耐腐蚀层面或采用耐腐蚀性防渗材料。防渗设 计应保证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会对包气带及地下水造成污染。当达到设计使用年限 时,应对防渗层进行检验和鉴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同时原煤及产品煤堆棚和厂区内道路等一般防渗区采取地面水泥硬化防渗措施。 厂区设雨水截水沟及雨水导流渠,雨水可导流至厂区西南侧初期雨水收集池,避免对 70 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预测源强 本项目营运期包括洗煤工程,营运期的产噪设备主要包括跳汰机、筛分机、破碎 机等。设备噪声在 65-85 dB(A)之间。各类设备距厂界距离如下: 表 7-14 洗煤设备距厂界距离一览表 运行 序 号 设备名称 数量 治理后声压级dB(A) 治理前声 压级dB(A) 西 北侧偏 西 北侧 偏东 东 南部偏 东 南部 偏西 (台) 1 浮选机 2 60 198 130 103 82 97 138 2 脱渣筛 1 70 196 126 104 80 94 141 3 脱泥筛 5 50 196 122 104 80 94 139 4 精煤筛 2 50 216 116 123 60 75 137 5 矸石粉筛 1 50 162 145 60.5 84 139 129 6 螺旋分选机 20 50 179 127 61 66 135 126 7 精矿压滤机 2 50 177 124 89 68 109 135 8 尾煤压滤机 3 50 208 117 89 37 113 134 9 浮选上料泵 1 65 198 125 103 56 97 135 10 精矿上料泵 1 65 206 134 105 39 96 141 11 尾矿上料泵 1 65 215 156 126 31 73 150 12 螺旋上料泵 1 65 189 131 122 56 77 128 13 冲煤泥泵 2 65 215 156 126 31 73 150 14 配水泵 3 65 189 131 122 56 77 128 2、预测模式 71 噪声预测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模式进 行预测。 ① 室外声源 采用衰减公式为: 式中: L(r)—距离噪声源r m 处的声压级,dB(A); L( r0 )—声源的声压级,dB(A); r—预测点距离噪声源的距离,m; r0 —参考位置距噪声源的距离,m。 ② 室内声源 等效室外点源的声传播衰减公示为: 式中: L p (r) —预测点声压级,dB(A); L p0 —声源的声压级,dB(A); TL —车间墙、窗的平均隔声量,dB(A),普通单层玻璃窗与墙体组合, TL=25dB(A),塑钢中空玻璃窗或双层玻璃窗与墙体组合,TL=30dB(A); α —为平均吸声系数;取0.15; r—车间中心至预测点的距离,m; r0 —测量L p0 时距设备中心的距离,m。 72 ③ 噪声叠加公式: 式中:Leqs——预测点处的等效声级,dB(A); Leqi——第i 个点声源对预测点的等效声级,dB(A)。 (3)预测结果及评价 根据项目的机械设备声级、所在位置,利用噪声预测模式和方法,对厂界噪声进 行预测计算,得到项目建成后各预测点的昼夜噪声级,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表7-16。 表7-15 厂界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表 单位:dB(A) 贡献值dB(A) 序号 预测值 标准值 位置 昼间 夜间 1# 场界西侧 45.0 45.0 2# 场界北侧偏西 45.7 45.7 3# 场界北侧偏东 46.3 46.3 4# 场界东侧 49.0 49.0 5# 场界南侧偏东 44.6 44.6 6# 场界南侧偏西 46.0 46.0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 / 60 50 经预测,项目采取基础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预测值满足《工业企 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要求。项目周围较为空阔,距 离项目最近的敏感点在300m以外,项目营运期对周边敏感点影响较小。 总体来看,项目工程投产运行后厂界噪声对周围环境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3、运输道路噪声影响分析 参照一般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强度,在乡镇公路上按照 50km/h 的车速计,约为 73 80dB(A)。 项目车流量相对较小,类比单辆车(载重时)交通噪声对沿线两侧声环境的影响, 交通噪声昼间影响范围在道路两侧 32m 内。 评价要求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如降低车速、禁止鸣笛等措施以减小交通噪声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噪声治理措施 运行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场区内机械设备作业产生的噪声、汽车运输道路噪声等。 项目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如下: 项目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包括: ①总平面布置时尽量将生产高噪声的设备集中布置,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生活办 公区; ②从设备降噪考虑,设计将高噪声设备如破碎机、振动筛、鼓引风机等设备置于 室内,利用建筑物隔声; ③在厂界四周、高噪声车间周围、场区道路两侧种植灌木、乔木和林带绿化,起 到阻止噪声传播的作用。在场地内空地布置花坛、种植草坪美化环境; ④运营期应加强调度管理,尽量减少夜间运输。 为了减少项目流动声源噪声的影响,评价要求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 选用低噪声的运输车辆; ② 各种设备严格管理,文明作业,避免不必要的噪声产生; ③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④ 对运输道路,应经常进行维护,保证路面完好,降低车辆通过时的噪声,最 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74 ⑤ 对于运输车辆应采取措施限制车速,车辆经过居民点应减速慢行,尽量减少 鸣笛,车辆进出均安排在白天进行; ⑥ 对运输路段进行绿化。 采取以上各种防范措施后,厂界噪声昼间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GB12348-2008)2 类标准的要求,夜间不运行以降低噪声的影响。 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洗煤工程: 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洗选矸石、煤泥、布袋除尘器除尘灰及生活垃圾。煤矸石产 生量为 5 万 t/a、煤泥 4 万 t/a、布袋除尘器除尘灰 57.02t/a、生活垃圾 4.95t/a。 (1)矸石、煤泥 项目浓缩产生的煤泥经压滤后,由皮带输送机运至煤泥棚,掺入中煤定期外售; 矸石暂存于封闭式储棚,后期作为制砖原材料综合利用。 (2)布袋除尘器除尘灰 项目洗选准备车间设置了布袋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除尘灰,产生量 为 57.02t/a,全部为煤尘,掺入中煤外售。 废矿物油: 项目设备检修等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润滑油,年产生量 0.05t/a,不妥善处置会对环 境造成不利影响。项目设置危废暂存间,危险废物厂内暂存后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 置。危废间进行重点防渗,严格遵守危险废物暂存管理办法,定期处理。 生活垃圾: 职工 30 人,项目生活垃圾量共计 4.95t/a ,统一收集后与送附近生活垃圾集中收 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富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75 综上所述,本项目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合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五、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应以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危险物质环境急性损害防控为目标,对建设 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环境风险预防、控制、减缓措施,明确 环境风险监控及应急建议要求,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控提出科学依据。 1、评价依据 (1)风险调查与风险潜势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 价等级按风险潜势进行划分,本项目风险潜势判定情况如下: 1) 危险物质数量及与临界量比值(Q) 环境风险源是指“存在物质或能量意外释放,并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源”,根据《建 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 (HJ941-2018)),本项目未储存或使用有毒有害气态物质、易燃易爆气态物质、其他 有毒物质、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储存和使用的危险物质及数量及与临界量的比值识别 如下: 油类物质(矿物油类如石油、汽油、柴油等;生物柴油等) 本项目机械运行、维护等涉及的油类为丙类油脂(如润滑、机油、重油及闪点大 于或等于 60 ℃的柴油等),储存量最大 1t,与危险物质临界量(油类物质 2500t) 比值 Q 为 0.0004。 2)风险潜势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中规定“ 当危险物质数 量与危险物质临界量比值(Q)<1 时,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本项目涉及的危险 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累加为 0.0004(Q 油类物质),因此本项目风险潜势为Ⅰ。项目 76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2、环境敏感目标概况 (1)大气环境 场地周边 500m 范围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有 1 处,林坪村;场地周边 5km 范围内分 布居民点 12 个,共计 2452 人。项目大气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环境低度敏感区 (E3)。 (2)地表水环境 工业场地西侧约 471m 处为蟠龙川,功能区为饮用、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 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葫芦河为本项目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拟排水河 流,地表水环境敏感性为低敏感(F3),环境敏目标分级为 S3,地表水环境功能敏感 性分级为环境低度敏感区(E3)。 (3)地下水环境 项目地下水评价区无已有或规划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环境功能敏感性为不敏 感(G3);项目场地区包气带分布较连续、稳定,包气带岩土渗透性能分级为 D2; 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环境低度敏感区(E3)。 3、环境风险识别 项目油脂、污废水中的污染物均不构成重大风险源。 4、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 表 7-16 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风 危险物质 完成情况 名称 油类物质 77 险 存在总量t 0.05 调 500m 范围内人数 查 / 5km 范围内人数 人 2452 人 大气 每公里管段周边 200m 范围内人数(最大) 环境敏感 性 人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F1 □ F2 □ F3 ■ 地表水目标分级 S1 □ S2 □ S3 ■ 地下水功能敏感性 G1 □ G2 □ G3 ■ 包气带防污性能 D1 □ D2 ■ D3 □ Q值 Q<1 ■ 1≤Q<10 □ 10≤Q<100 □ Q>100 □ M值 M1 ■ M2 □ M3 □ M4 □ P值 P1 ■ P2 □ P3 □ P4 □ 地表水 地下水 物质及工艺系 统危险性 环境敏感程度 环境风险潜势 大气 E1 □ E2 □ E3 ■ 地表水 E1 □ E2 □ E3 ■ 地下水 E1 □ E2 □ E3 ■ Ⅳ+ □ 一级 □ 评价等级 物质危险性 风险 识别 Ⅳ□ Ⅲ□ Ⅱ□ Ⅰ■ 二级 □ 三级 □ 简单分析 ■ 有毒有害 ■ 易燃易爆 □ 环境风险类型 泄漏 ■ 火灾、爆炸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 ■ 影响途径 大气 □ 地表水□ 地下水 ■ 源强设定方法 计算法 □ 经验估算法 □ 其他估算法 ■ 预测模型 SLAB□ AFTOX □ 其他 ■ 事故情形分析 风险 影响 大气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1 最大影响范围 m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2 最大影响范围 m 预测 与评 价 地表水 最近环境敏感目标 草爬沟 78 ,到达时间 h 下游厂区边界到达时间 地下水 d 最近环境敏感目标 ,到达时间 h 重点风险防范措施 源头控制,过程防控 评价结论及建议 采取评价提出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可防控。 注:“■”为本项目选定项,“_”为填写项 六、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评价等级 本项目涉及煤炭洗选工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 (HJ964-2018)附录 A 项目类别为Ⅱ类项目。项目所在区土壤 7.2≤pH<7.4,场地占地 面积为 3.0hm2,规模小型,项目占地为永久占地,项目周边环境不敏感,评价等级为 三级。 2、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 项目以场地外扩 0.05km 为评价范围。 评价范围内土壤无酸化或碱化,土壤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的荒地。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项目所在地场地内土壤环境各项监测指标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 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的要求;场地外各项监测指标均低于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第二类用地筛选值的要求。 场地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4、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项目场地根据功能分区布置,包括煤炭洗选、煤矸石堆置区。正常工况下,煤炭 洗选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全部循环使用,加之场地内分区防渗措施的布置, 79 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5、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 7-17。 表 7-17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影 响 识 别 完成情况 备注 影响类型 污染影响型√; 生态影响型;两种兼有 土地利用类型 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 占地规模 3.0 公顷 敏感目标信息 无 影响途径 大气沉降;地表漫流;垂直入渗√;地下水;其他() 全部污染物 / 特征因子 / 所属土壤环境影响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评价项目类别 敏感程度 敏感;较敏感;不敏感√ 评价工作等级 现 状 调 查 内 容 现 一级;二级;三级√ 资料收集 a)√;b)√;c) ;d) 理化特性 / 表层样点数 同附录C 占地范围内 占地范围外 深度 1 1 0-20cm 现状监测点位 0~0.5m, 柱状样点数 / 1 0.5~1.5m, 1.5~3m分别取样 现状监测因子 柱状样中的表层 0-0.5m 样监测 GB36600-2018 表 1 中的 45 项, 其他样监测 pH 值、砷、镉、六价铬、铜、铅 、汞、镍 评价因子 同监测因子 80 监测点位 布置图 状 评 价 GB15618√;GB36600√;表D.1 ;表D.2 ;其他() 评价标准 场地外各监测点各监测项目均满足GB36600-2018中风险筛选值 现状评价结论 场地内监测点各监测项目均满足GB15618-2018中风险筛选值 影 响 预 测 预测因子 / 预测方法 附录E√;附录F;其他() 预测分析内容 影响范围(污染源周边 50m 范围内) 油类污染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达标结论:a) ;b);c)√ 预测结论 不达标结论:a);b) 防控措施 防 治 措 施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源头控制√;过程防控√;其他 监测点数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 / / 跟踪监测 / 信息公开指标 评价结论 采取环评提出的措施,影响可接受。 注1:“”为勾选项,可√;“()”为内容填写项;“备注”为其他补充内容。 注2:需要分别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级工作,分别填写自查表。 6、土壤防治措施 (1)源头控制 洗煤厂生产过程产生的煤泥水采用洗煤水闭路循环、煤泥厂内全部回收的工艺流 程,在设计上可达到洗煤水不外排的要求。 (2)过程防控 项目采取分区防渗的措施,有效减少污废水的下渗量。洗煤生产区对空闲地进行 绿化,种植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植物。 七、环境管理与监测 (1)环境管理内容及要求 81 ①施工期环境管理要求 为有效控制、减轻施工期环境污染影响,建设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单位的环境管 理,制订施工期环保管理计划,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得到落实。 本项目评价提出的施工期环境管理要求见下表: 表 7-18 施工期环境管理要求 序号 1 管理项目 管理内容 管理要求 平整场地 在雨后或无风、小风时进行,减少 扬尘影响 设置有硬质围墙或围挡,风速≥ 5.5m/s时应停止土方等扬尘类施 工,并采防尘措施 ② 干燥天气施工要定时洒水降尘 ① 砂土在场区内合理处置;② 强化环境管理,减少施工扬 尘 建筑材料石灰、水泥、砂石(库) 及现场作业点等 扬尘点映选在常驻人群下风向, 远离环境敏感点 ① 水泥、石灰运输、装卸 ① 使用商品混凝土,罐装运输 ② 运输建筑砂石料车辆加盖篷布 ② 无篷布车辆不得运输砂石料 沙、渣土、灰土等你易产生扬尘的 物料,必须采取覆盖等防尘措施 ①扬尘物料不得露天堆放 ① 开挖陈胜砂土应用于厂区填方 2 基础开挖 3 施工扬尘点 4 建筑砂石材料 运输 5 建筑物料运输 ②扬尘控制不利追究领导责任 6 施工噪声 定期对厂界检测施工噪声 ① 昼间小于60,夜间小于50;② 夜间22时-凌晨6时严禁施工; ③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和施工 方式 7 临时堆渣场 设置防扬尘、防水六十设施设弃土 渣临时堆渣场 场地周边设置截排水沟、沉淀池 8 场地临时道路 硬化临时道路路面,防止扬尘 采用负压式吸尘车减尘 9 厂区绿化 施工结束时应及时开展环境绿化, 植树、种花种草 10 施工废水 施工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沉淀池处理后回用 11 施工固废 合理处置弃土、建筑垃圾 弃土和建筑垃圾运往建筑垃圾填 埋场 82 12 其他要求 废气 ② 营运期环境管理要求 设置环保机构,配备 1 名科长和 1 名科员,专职负责全厂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监 督管理工作,配合厂区领导完成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同时,厂区各生产系统岗位应 设兼职环保员,切实将环保工作落实到位。 表 7-19 环保设施管理规程表 实施部门 主要管理内容 1、通风、除尘设备监控系统与电气设备使用维护过程 2、煤泥水闭路循环系统及事故池维护、管理规程 3、环保设施、设备维护及安全操作管理规程 环保科 4、厂区内进行绿化 5、重点环保设施污染控制点巡回检查制度 6、各生产岗位环境与安全管理责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实施目标管理 (2)环境监测 建设单位应开展环境监理工作,定期向区县环保部门上报项目环境监理开展情况。 本项目环境监理建议清单见表 7-20。 表 7-20 序号 监理项目 本项目环境监理建议清单 监理内容 达到标准或要求 监督施工期降尘措施的实施:裸露地面 苫盖防尘网,产尘点洒水抑尘,运输建 1 施工扬尘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筑砂石料车辆苫盖篷布,易产生扬尘的 (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施 物料,设置专门的堆场,4 级及以上风 工厂界扬尘排放限值》 力天气,停止施工;监督本项目生产系 (DB61/1078-2017)表 1 规定 统除尘、脱硫、洒水等的安装 2 施工噪声 监督施工期选用噪声低的车辆、设备, 施工场界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83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监督夜间禁止施工 (GB12523-2011)要求;禁止夜间 施工 3 施工固废 4 施工废水 5 环保设施和投 入落实情况 监督施工期各类固废分类清运至指定 合理处置,不得乱堆乱放 的处置地点 监督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 施工废水合理利用,不得随意排放 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 环保设施在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展情况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环保 和环保投入落实情况;环保设施同时建 措施按工程设计和报告书要求同时 设、完成情况 施工建设 检查施工现场土方堆置点的临时挡护 6 生态环境 措施、监督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 施工结束后,地表裸露面的平整、恢复 按要求完成绿化、硬化 植被措施 7 8 防渗层 监督是否由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确保铺设、焊接的质量满足要求 施工,严格按照有关规程或标准进行操 渗滤液集排水 确保渗滤液及时、顺利排出 作;外购材料符合设计和环评报告要求 系统 2、环境监测计划 (1)污染源监测计划 为了掌握项目内部的污染状况和项目所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对 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和污染防治设施进行日常检测,以便根据污染物浓度 及其变化规律,采取必要、合理的防治措施。 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见表 7-21。 表 7-21 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表 类别 监测项目 监测点位 监测 点数 监测频次 环境空气 TSP 场界上风向设 1 个点位,下 风向设 2 个点位 3 施工前 1 次,施工期 1 次 场界噪声 Leq(A) 场界设 6 个点位 6 施工前 1 次,施工期 1 次 84 2)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 项目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见表 7-22。 表 7-22 类别 废气 噪声 运行期环境监测计划表 监测项目 监测点位 监测频 率 要求 扬尘 颗粒物 场界上风向设 1 个点 位,下风向设 2 个点 位 1 次/半 年 GB16297-1996 《大气 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 2 中的二级标准 粉尘 PM10 破碎、筛分排气筒 1 次/半 年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GB20426-2006) 无组织粉 尘 颗粒物 厂界 1 次/半 年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GB20426-2006) 场界设 4 个点位 1 次/季 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监测对象 场界噪声 Leq(A) 项目环境监测可委托当地有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污染源监测应严格按照 《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执行,环境空气、环境噪声监测应严格按照《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八、环保投资与竣工验收清单 本项目环境保护投入包括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的建设费用、运行维护费用, 以及环境管理与监测费用等。本项目总投资为 23698.62 万元,环保投资 196 万元,占 工程总投资的 0.83%。项目环境保护投资概算见表 7-23。 表 7-23 项目环保投资概算一览表 投资 类型 治理项目 环保措施 (万元) 洗煤工序 废气 原煤、矸石、中煤、 全封闭煤棚,分区堆存,每区均设喷雾洒水装置(6套) 精煤、煤泥储存 转载粉尘 密闭皮带输送栈桥 85 94 纳入工 程投资 噪声 废水 入煤口落煤处设置1 套喷淋设施 10 食堂 油烟净化器 1 车辆运输扬尘 车辆清洗装置1 套 5 破碎、筛分 集尘罩(2套)+布袋除尘器(1 台)+15m 高排气筒 (1 根) 20 设隔吸声围护,对筛分独立单元的产噪设备,在其四周围护隔吸声导向板; 采取选用高隔振系数材料,选用减振垫或采用钢弹簧与橡胶复合串联式隔振 结构和厂房的隔声作用;进出风口设置消声器、风机基础设减振基础。 15 煤泥水 1台耙式浓缩机,Φ30m 浓缩池;1 台事故浓缩机作为 备用 15 循环水池 1 座矩形池,总容积300m3 5 设置一座200m3 初期雨水池 生活污水 5 初期雨水池 2 防渗旱厕一座 -- 矸石 煤泥临时储存在煤泥棚内,除尘灰袋装临时储存在煤泥 棚内,煤泥、布袋除尘器除尘灰外售。 煤泥 固废 -- 布袋除尘器除尘灰 1间,用于暂存废机油等危险废物 危废暂存间 防渗 生态 -- 1 对事故池、浓缩池和储棚地面全部进行水泥硬化处理,地基先用三合土夯实 后,再在上层铺10~15cm 的水泥进行硬化,并留伸缩缝,使防渗层渗透系数 小于1×10-7cm/s 。 18 厂区周围种植灌木及其他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木,约 1500m2 5 绿化 196 小计 项目竣工验收清单见表7-24。 表7-24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一览表 环保设施 筛分工序 集气罩 废气 破碎工序 集气罩 袋式除尘器+15m 排气筒 86 单位 数量 备注 套 1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GB20426-2006)表 4限值 原煤、 矸石以及 全封闭+喷雾洒水装置 套 6 转载点 密闭皮带输送栈桥+入煤口落 煤处设置1 套喷淋设施 套 10 食堂 油烟净化器 套 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 行) (GB18483-2001) 生产废水 防渗浓缩池 座 1 闭路循环不外排 产品煤 堆棚 废水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GB20426-2006)表 5限值、《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2限 值 初期雨水 生活污水 初期雨水池(200m3)、雨水排水设施 旱厕 座 雨污分流 1 不外排 设隔吸声围护,对筛分独立单元的产噪设备,在其四周围护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隔吸声导向板;采取选用高隔振系数材料,选用减振垫或采用钢 噪声 声排放标准》(GB12348 弹簧与橡胶复合串联式隔振结构和厂房的隔声作用;进出风口设 -2008)2类标准 置消声器、风机基础设减振基础。 矸石 生活垃圾 固体 废物 绿化 封闭式矸石堆棚 垃圾桶 个 除尘灰 回用于生产 煤泥 作为产品外售 废泥坯等 返回生产工序,用于制砖(二期) 厂前区和厂内绿化 87 若干 合理处置 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 内容 污染物 排放源 类型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施工设置挡风墙、物料库 存或苫盖,加强运输车辆 管理,如限载、限速,对 道路进行洒水降尘 可减缓对评价区环境空气 影响 名称 施工期 车辆运输、 土方开挖 TSP 筛分破碎 煤尘 大 集气罩+布袋除尘器+15m 排气筒 车间 气 设除尘机组, 转载点 污 染 洗煤生 产线 煤尘 洒水装置 栈桥运输 煤尘 封闭输煤栈桥 原煤堆棚 煤尘 喷雾洒水装置 产品煤堆棚 煤尘 喷雾洒水装置 矸石堆棚 煤尘 喷雾洒水装置 粉尘 抑尘洒水 施工废水 COD、SS 等 生活污水废水依托周边居 民已有的卫生处理设施; 生产废水经沉淀澄清后用 于场地、道路洒水降尘及 周边绿化 染 洗煤水 COD、SS 等 闭路循环,不外排 物 初期雨水 SS 等 设置初期雨水池 生活污水 COD、NH3、SS 等 排至旱厕,定期由周边农 户清掏,用作农肥 建筑垃圾 收集后按当地建设或环卫 部门规定外运处理。运输 需加盖篷布,禁超载,防 散落 物 运输扬尘 水 污 固 施工期 体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 准》(GB20426-2006)表4限 值 生活垃圾 88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 准》(GB20426-2006)表5限 值 对环境影响小 100%妥善处置,不外排 合理处置 废 物 营运期 生活垃圾 统一收集后与送附近生活 垃圾集中收集点,由环卫 部门定期清运至富县生活 垃圾填埋场处置 煤泥 外售 煤矸石 作为制砖原材料 废机油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布袋除尘灰 外售 施工期 噪声源主要是临时性的施工机械噪声,随着工程的建设投产而消失。根 据现场踏勘,场地位于沟谷内,与四周有山体阻隔,对施工厂界外噪声 影响较小。施工噪声不会对周围居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 营运期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水泵、风机和洗煤主厂房内设备,采取基础减震、 厂房隔声和风机加装隔声罩等措施,所有设备均设置于车间内,再经过 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 噪 声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项目将原植被全部破坏,在半干旱生态条件脆弱地区依靠自然恢复较困难,且周期漫 长,所以要快速恢复植被,首先是筛选先锋植物,同时要筛选适宜的适生植物以重建人工 生态系统。根据治理区植被重建的主要任务,以及生态重建的目标,同时结合本项目区的 特殊自然条件,根据项目区多年的的造林种草治理经验,总结当地播撒栽植较容易、成活 率高、种源丰富、育苗简单的优势树草种。 89 90 九、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陕西北方能源集运有限公司煤炭洗选级综合利用项目位于延安市宝塔区青 化砭镇林坪村,项目新建一条 48 万吨/年洗煤生产线,配套进行土建基础工程建 设,安装洗煤设备,建设全封闭生产车间和全封闭运输煤棚以及煤矸石储棚等项 目总投资为 23697.82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196 万元,占总投资的 0.83%。 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洗煤厂建设项目;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产业结 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分析,项目属于鼓励类“三、煤炭—2、120 万吨 /年及以上高产高效煤矿、400 万吨/年及以上高效露天煤矿建设、大型高效选煤 厂建设”,因此,本项目属于鼓励类。 拟建项目于 2020 年 4 月 14 日取得了延安市宝塔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出局的 《陕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书》(项目代码:2020-610602-06-03-020163)。 综上所述,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3、规划符合性分析 经分析,本项目与《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延安市“十三五” 环境保护规划(2016-2020)》、《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铁腕治霾打赢蓝天 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 年)>(修订版)的通知》(陕政发[2018]29 号 均符合。 4、选址合理性分析 2020 年 3 月 14 日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林坪村村民委员会为本项目 91 出局了租赁证明,租期为 15 年,同意本项目用地。 5、环境质量现状 ⑴ 大气环境 根据陕西省环境保护厅 2020 年 1 月 20 日发布的《环保快报(2019 年 12 月 及 1-12 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附表 5 中延安市宝塔区 2019 年 1~12 月空 气质量状况统计数据判定拟建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达标区,项目所在地环境 空气质量较好。 (2)地表水环境 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河流为项目西侧的蟠龙川,蟠龙川为延河支流,根据陕西 省生态环境局 2020 年 1 月 20 日发布的《关于通报 2019 年环境质量状况的函》, 延河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 18.7mg/L、1.30mg/L。与 2018 年相比, 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 4.6%,氨氮平均浓度下降 21.7%;与 2017 年相比,化学 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 17.3%,氨氮平均浓度下降 30.9%。由于本项目营运期生产 废水循环使用,生活污水排至旱厕,定期由周边农户清掏后用作农肥。因此本项 目废水不会对周边河流造成影响。 (3)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各项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 标准。 (4)声环境 项目区昼夜声环境监测指标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5)土壤环境 项目区土壤环境监测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标 92 准(试行)》(GB36600-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标准(试行)》(GB15618-2018)相关限值。 6、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有施工机械噪声、施工扬尘、建筑垃圾、施工废水、生活 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具有时效 性,随着施工期间的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消除。建设单位在施工期应严格执行 本次环评提出的要求,文明施工,采取必要的防尘、降噪措施,避免出现扰民现 象,可以使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降到最小程度。 7、污染物排放情况 ⑴ 废气 洗煤工程: 洗煤工序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原煤机产品储存、转载产生的粉尘,本项目原煤、 精煤、中煤已经矸石、煤泥等均采用群封闭储棚,兵器在储棚四周设喷雾洒水装 置,物料转运过程中在落草点处采用导料槽两端增加密闭挡帘并喷水的方式防止 煤尘外溢,这些措施能够保证煤尘达标排放。 原煤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袋式除尘器净化,然后通过 15m 排气筒排放。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能够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2006)中相关标准限值。 项目营运期各类废气均能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⑵ 废水 生产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食堂废水排至旱厕,定期由周边农户 93 清掏用作农肥。 ⑶ 固体废物 洗煤工序: 本项目洗煤工序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煤矸石、煤泥、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 煤矸石用于制砖,煤泥压滤后掺入中煤外售。布袋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全部为煤尘, 掺入中煤外售处理。 生活垃圾: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定期交环卫部门处置。 项目营运期各类固废均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8、总量控制 本项目营运期废水不外排,不设废水总量指标,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 为颗粒物,项目营运期不设总量指标。 9、总结论 陕西北方能源集运有限公司煤炭洗选及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 策,选址合理,项目在采取相应的污染物防治措施后各类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 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外环境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从环 保角度可行。 二、建议与要求 (1)落实环保投入,确保各项处理措施得以落实。 (2)加强环保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提高其运行效率。 94 95 96 注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 附件 1 委托书 附件 2 项目备案确认书 附件 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 4 用地文件 附图: 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监测点位图 附图 3 项目平面布置及防渗分区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