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

Pretext(借口)20 页 1019.388 KB下载文档
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
当前文档共20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农村生活污水非重力收集技术规范

ICS 13.60.30 CCS P 553 安 34 4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B34/T 3911—2011 农村 村生活 活污水 水非重 重力收集技术 术规范 范 T Technical specificati s ion for nonn-gravity collection n of rural ddomestic sewage s 2021 - 06 - 08 发布 发 2021 - 07 0 - 08 实施 实 安徽省市场 安 场监督管理 理局 发 布 DB34/T 3911—2011 目 次 前言 .................................. ..................... ........... ................. II 1 ........... .................. 1 范围 .............................. ..................... 2 ........... ..................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3 ........... .................. 1 术语和定义 ........................ ..................... 4 ........... .................. 2 一般规定 .......................... ..................... 5 ........... .................. 3 设计水量 .......................... ..................... 6 ........... .................. 3 真空集水单元 ...................... ..................... 7 ........... .................. 4 收集管道 .......................... ..................... 7.1 7.2 一般规定 ...................... ..................... ........... .................. 4 管道设计 ...................... ..................... ........... .................. 5 真空泵站 .......................... ..................... ........... .................. 7 8 8.1 8.2 8.3 一般规定 ...................... ..................... ........... .................. 7 泵站选址 ...................... ..................... ........... .................. 7 泵站设计 ...................... ..................... ........... .................. 8 施工 .............................. ..................... ........... ................. 11 9 9.1 9.2 9.3 9.4 9.5 10 11 11 11 11 11 调试 试与验收 ....................... ..................... ........... ................. 122 10.1 10.2 11 一般规定 ...................... ..................... ........... ................. 真空集水单元 元安装 .............. ..................... ........... ................. 非重力收集管 管道施工 ............ ..................... ........... ................. 真空泵站安装 装 .................. ..................... ........... ................. 试压和冲洗 .................... ..................... ........... ................. 调试 ......................... ..................... ........... ................. 122 验收 ......................... ..................... ........... ................. 122 维护 护管理 ......................... ..................... ........... ................. 133 附录 A( (资料性) 非重力收集系统分部、分 分项工程划分 分 ......... ........... ................. 144 附录 B( (资料性)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 记录表 ............... ........... ................. 155 附录 C( (资料性) 非重力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录表 ................. ........... ................. 166 I DB34/T 3911—201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安徽新如尔标准化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 司、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安 徽建筑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永峰、于连栋、李国梁、郭忠、吴晓君、黄森辰、陈广洲。 II DB34/T 3911—2011 农村 村生活污水 水非重力 力收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 文件规定了污 污水非重力收 收集技术的一 一般规定、设 设计水量、真空集水单元、 、收集管道、 、真空泵站、 施工、调 调试与验收以 以及维护管理 理等内容。 本文 文件适用于农 农村生活污水 水非重力收集 集系统的设计 计、施工、验收 收和运行的管 管理。 本文 文件不适用于 于室外雨水排 排水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列文件中的内 内容通过文中 中的规范性引 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 少的条款。其 其中,注日期的 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 期对应的版本 本适用于本文 文件;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件,其最新版 版本(包括所 所有的修改单 单)适用于本 本 文件。 GB/T 13663.2 给水用聚乙 乙烯(PE)管道 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GB 50016 建筑 筑设计防火规 规范 GB 50268 给水 水排水管道工 工程施工及验 验收规范 CJJ 101 埋地聚 聚乙烯给水管 管道工程技术 术规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列术语和定义 义适用于本文 文件。 3.1 污水 水非重力收集 集系统 the system of noon-gravity sewage collection 利用 用负压(真空 空)的方式将 将污水收集、 输送的系统。 3.2 真空 空集水单元 vacuum dra ainage termminal 非重 重力收集系统 统的用户端,用于污水收 收集的装置,主要有真空排 排水用户端和 和真空器具。 。 3.3 真空 空界面阀 vaacuum valve e 用于 于切断和连通 通非重力污水 水收集管道和 和大气的装置 置。 3.4 非重 重力收集管道 道 the pipe eline of noon-gravity sewage collection 管内 内为负压的收 收集管道。 3.5 检测 测管 inspecttion pipe 安装 装在非重力收 收集管道上用 用于检查和诊 诊断管道真空度的接管。 3.6 真空 空泵 vacuumm pump 为非 非重力收集系 系统提供并维 维持足够真空 空度的机械装置。 1 DB34/T 3911—2011 3.7 真空储 储液罐 liquidd-storage vacuum v tankk 安装在 在非重力收集 集系统的末端,收集和储存 存污水的容器 器。 3.8 真空储 储能罐 air--storage vac cuum tank 安装在 在非重力收集 集系统末端,为 为系统提供一 一定缓冲容积 积,防止真空 空泵的频繁启 启动,储存一定 定真空度 的容器。 3.9 真空泵 泵站 vacuumm pumping st tation 由真空 空泵、污水泵、真空储液储 储能罐、自控 控设备及其他 他辅助设施组 组成的具有完整 整使用功能的建筑物 或构筑物。 3.10 气液比 比 air-liquid ratio 单位时 时间进入管道的空气与污水 水体积比。 4 一般规定 定 4.1 泵站,见图 1。 污水非 非重力收集系 系统包括三大 大部分:真空 空集水单元、非重力收集管道和真空泵 8 5 5 4 9 10 11 泵 泵 6 12 1 2 1 2 6 1 泵 泵 排至市政 政污水管网 或排水处 处理设备 7 3 1--重力排水管道;2-重力排水检查 查井;3-真空排水 水用户端;4-真空 空界面阀; 5-真空器具;6-非 非重力收集管道;7-提升弯;8-真 真空泵站; 9-真空储液储能罐 罐;10-排污泵;111-真空泵;12-压 压力排水管道 图1 图 污水非 非重力收集系 系统示意图 4.2 生活污 污水必要时经 经格栅井、化 化粪池后排至 至真空排水用 用户端,再经 经非重力收集 管道、真空泵 泵站,最 终排至市政 政污水管网或排水处理设备 备。 4.3 污水非 非重力收集系 系统适用于排 排水点较分散 散、管道需跨 跨越障碍物、地势起伏不 定、道路狭窄 窄、施工 界面小、人 人文景观与自然保护区等生 生态敏感地区 区等情况,建 建设时应综合 合考虑下列因 因素: ——规 规划要求:当 当地发展规划; ——环 环境要求:地 地形、地质、供电、供水情 情况; 2 DB34/T 3911—2011 —— —自身要求:污水收集规 规模、维护管 管理要求。 设计水量 5 5.1 居民生活排水定 定额和小时变 变化系数应与 与当地用水定 定额和小时变 变化系数相同 同,生活排水 水最大小时排 排 水流量应 应按生活给水 水最大小时流 流量的 85%~995%确定。 5.2 居民生活用水定 定额应根据当 当地经济和社 社会发展、水 水资源充沛程 程度、用水习 习惯,在现有 有用水定额基 基 础上,结 结合镇(乡)村规划,综 综合分析确定 定。当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时,可按表 1 确定。 表1 给 给水设备类型 居 居民生活用水 水定额参考值 社区类别 最高日用水定额 最 额 小时变化 化系数 [L/(人·d)] [ 村庄 20~50 3.5~2.0 镇(乡)区 20~60 2.5~2.0 户 户内有给水龙头 头 村庄 30~70 3.0~1.8 无卫生设备 镇(乡)区 40~90 2.0~1.8 户内有 有给水排水卫生 生设备 村庄 40~100 2.5~1.5 无淋浴设备 镇(乡)区 85~130 1.8~1.5 户内有 有给水排水卫生 生设备 村庄 130~190 2.0~1.4 和淋浴设备 镇(乡)区 130~190 1.7~1.4 从集 集中给水龙头取 取水 5.3 居民最高日生活 活污水量,应 应按公式(11)计算。 𝑄 ∙ ··············································································· (1) 式中 中: 3 Q p— ——最高日生 生活污水量,m /d; q— ——最高日生活 活污水定额, ,L/(人ꞏd); N— ——用水人数,人。 6 真空集水单元 6.1 真空集水单元分 分为室外的真 真空排水用户 户端和室内的 的真空洁具两 两种形式。 6.2 当室内排水采用 用重力流或压 压力流排出时 时,宜排至真 真空排水用户 户端见图 2, 真空器具排 排水直接接入 入 非重力收 收集系统。 6.3 真空排水用户端 端宜设置于街 街道与建筑物 物间的公共区 区域。 6.4 真空排水用户端 端的检修口的 的尺寸应便于 于后期的检修 修和清掏。 3 DB34/T 3911—2011 (a) )平面示意图 (b)剖面 面示意图 图2 真空排 排水用户端平 平剖面示意图 图 6.5 每个真 真空集水单元 元的排水量不 不宜大于 4 LL/s。 6.6 真空排 排水用户端宜 宜采用成品井 井,由真空界 界面阀、真空 空管、感应元 元件、控制元件 组成,并 件及井体等组 应符合下列 列要求: ——真 真空井井体宜 宜采用 HDPE 材质或玻璃钢 材 钢材质; ——所 所有连接元件 件、配件和箱体应采用耐腐 腐材料制作; ; ——宜 宜带有监测真 真空井液位和真空界面阀工 工作状态的监 监控系统; ——真 真空井内的电 电气装置和仪表应配备防爆 爆措施。 6.7 真空界 界面阀应符合 合下列要求: ——真 真空界面阀应 应由坚固、耐腐蚀的材料制 制成,在完全 全开启状态下 下,其内径不 不应小于 40 mm,开启 m 压 压力不宜大于 于 -0.015 MPa; ——真 真空界面阀内的密封膜使用寿命不应小 小于 30 万次 次开闭次数; ——真 真空界面阀宜 宜采用负压气动式;当采用 用电动式时, ,宜采用 24V V 电压,且电 电气设备须选 选用防爆 型 型。 7 收集管道 道 7.1 一般规 规定 7.1.1 收集 集管道应根据 据总体规划和 和建设情况统 统一布置,并 并按远期规划的最高日最 高时设计流量 量进行设 计。 7.1.2 收集 集管道平面位 位置、高程应 应按照当地地 地形、地质、道路情况,结合施工条件 件以及养护管 管理要求 等因素确定 定。 7.1.3 收集 集管道宜沿道 道路敷设。 7.1.4 收集 集管道高程设 设计除考虑地 地形坡度外, 还应考虑与 与其他地下设施的关系,方 方便接户管的 的连接。 7.1.5 管道 道的材质、埋 埋深、基础,应根据排水 水水质、水温 温、冰冻情况 况、断面尺寸 、管内外所受 受压力、 土质、地下 下水位、地下水侵蚀性、施 施工条件及对 对养护工具的 的适应性等因 因素进行选择 择与设计。 7.1.6 为方 方便维护检修 修,应在收集 集管道上的下 下列位置设置 置检修阀: 4 DB34/T 3911—2011 —— —支管长度大 大于 50 m 时, ,在支管接入 入干管处的支 支管上; —— —直线管段长 长度大于 400 0 m 处。 7.1.7 检修阀宜采用 用密封性能良 良好的闸阀, 并应符合下 下列要求: —— —阀体内壁应 应耐腐蚀、光 光滑、底部无 无槽,阀轴宜 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公称 压力不应小于 1.0 MPa; —— —阀门在关闭 闭状态下应保 保证收集管道 道的真空度,在开启状态应保证排水顺 顺畅; —— —检修阀的位 位置,应设有 有明显标记。 7.1.8 检测管应符合 合下列要求: : —— —应采用耐腐 腐蚀的材质,宜和非重力 力收集管道同 同材质; —— —管径不应小 小于 dn 50; —— —检测管间距 距不宜大于 100 m; —— —检测管设置 置位置不应影 影响交通,宜 宜采取有效的 的防撞保护措施。 7.2 管道设计 7.2.1 气液比 7.2.1.1 集管道内部为 为气液两相流 流,管道气液 液比与非重力收集干管长度 度的关系应按 按表 2 确定。 非重力收集 表2 干管长度 度 负压气液比 avac 常压气液比 aatm 0<L≤900 5:1 2:1 900<L≤15500 6:1 2.4:1 1500<L≤2100 7:1 2.8:1 2100<L≤3000 8:1 3.2:1 3000<L≤3600 9:1 3.6:1 L>3600 11:1 4.4:1 (m) 7.2.1.2 气 气液比与干管 管长度的关系 可根据表 3 确定气液比 比。 表 表3 气液比估 估算表 气液比 干管 管长度 沿干 干管长度的人口 口密度 (m) (人/m) <0.05 0.10 0.20 >0.50 500 3.5~ ~7.0 3.0~6.0 2.5~5.0 2.0~5.0 2 11000 4.0~ ~8.0 3.5~7.0 3.0~6.0 2.5~5.0 2 11500 5.0~ ~9.0 4.0~8.0 3.5~7.0 3.0~6.0 3 22000 6.0~10.0 5.0~9.0 4.0~8.0 3.5~7.0 3 33000 7.0~12.0 6.0~10. .0 5.0~9.0 4.0~8.0 4 44000 8.0~15.0 7.0~12. .0 6.0~10.0 5.0~9.0 5 注1:气液比应根据 据沿干管长度服 服务人口的密度 度确定,上坡宜 宜取上限,下坡 坡宜取下线,中 中间值可用内插 插法求得。 注2:常用的调节系 系统气液比的方 方式有两种:一 一是控制真空界 界面阀开启的时 时间,二是改变 变真空界面阀的 的结构。 5 DB34/T 3911—2011 7.2.2 管径 非重力收集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量的关系应符合表4 的规定。非重力收集管道管径不应小于 dn63。 表4 管径与最大设计流量的关系 管道外径 dn(mm) 75 90 110 160 225 最大设计流量(L/s) 1.0 1.7 2.2 5.5 13.4 7.2.3 管道敷设 7.2.3.1 敷设方式 7.2.3.1.1 非重力收集管道的敷设一般采用锯齿形布置方式,根据地形的不同,有上坡、水平、下坡 三种情况,见图 3: ——当地形为上坡时,管道以向下不小于 0.2%的坡度敷设; ——当地形为水平或向下坡度小于 0.2%时,管道以向下不小于 0.2%的坡度敷设; ——当地形为下坡且向下坡度不小于 0.2%时,管道可随地形敷设。 (a)上坡 图3 7.2.3.1.2 6 (b)平地 (c)下坡 不同地形下真空排水管道纵断面 在分段提升敷设中,管道敷设长度应符合表 5 和表 6 的规定。 DB34/T 3911—2011 表5 表 管道 道外径dn(mm m) 90 110 160 225 向下倾斜 斜管段最大管长 长(m) 36 44 64 80 表66 不同管径 径管道对应不 不同提升段的推荐提升高度 度及最小提升 升高度 管道外径d dn(mm) 90 110 160 225 推荐提升高 高度(m) 0.305 0.305 5 00.458 0.458 最小提升高 高度(m) 0.090 0.100 0 00.160 0.230 7.2.3.1.3 7.2.3.2 向下倾斜 斜管段最大长 长度与管径的 的关系 非重力收 收集管道变径 径时,宜采用 用管顶平接或 或管中心平接 接。 管路标识 地管道应在地 地面设置明显 显的标识,相 相邻标识距离不宜大于50m m,可根据现 现场情况适当 当调整。 埋地 7.2.3.3 管道覆土 外部荷载、土 顶最小覆土深 深度,应根据 据管材强度、外 土壤冰冻深度 度和土壤性质 质等条件,结 结合当地埋管 管 管顶 经验确定 定。 8 8.1 真空泵站 一般规定 8.1.1 泵站的地面建 建筑物造型应 应与周围环境 境协调。 8.1.2 自然通风条件 件较好的地下 下式泵站或地 地上式泵站,宜采用自然通 通风。当自然 然通风不能满 满足要求时, 可采用自 自然进风、机 机械排风方式 式进行通风。 自然通风条 条件差的地下式 式泵站,应设 设机械送排风 风综合系统。 8.1.3 严寒或寒冷地 地区泵站室内 内温度应不低 低于 5℃。但 但不能采用明 明火保温。 8.1.4 泵站应设置正 正常工作照明 明、事故照明 明以及必要的 的安全照明装 装置。泵站的 的电气系统设计应符合 GBB 50265 的 的规定。 8.1.5 泵站进水管处 处,宜设置超 超越管,用于 于事故排水。 8.2 泵站选址 8.2.1 泵站宜布置于 于非重力收集 集系统中心或 或地势低的位 位置。当泵站 站设在地势较 较低处时,应 应注意防洪。 8.2.2 泵站室外地坪 坪标高应按城 城镇防洪标准 准确定,并符 符合规划部门 门要求;泵站 站室内地坪应 应比室外地坪 坪 高 0.2 mm~0.3 m;易 易受洪水淹没 没地区的泵站 站,其入口处 处设计地面标 标高应比设计 计洪水位高 0. .5 m 以上; 当不能满 满足上述要求 求时,可在入 入口处设置闸 闸槽等临时防洪措施。 8.2.3 泵站与埋地式 式生活饮用水 水贮水池、生 生活饮用水源 源等的距离不 不应小于 10 m,当达不到 到此要求时, 应采取有 有效的防污染 染措施。 8.2.4 泵站与居住房 房屋和公共建 建筑物的距离 离,应满足规 规划、消防和 和环保部门的 的要求。 8.2.5 泵站宜选择在 在岩土坚实、 、水文地质条 条件有利的天 天然地基上。遇到不良地 地基时,应慎 慎重研究确定 定 基础类型 型和地基处理 理措施。 7 DB34/T 3911—2011 8.2.6 8.2.7 8.3 泵站 站选址地宜有 有较好的交通 通和水电条件 件。 泵站 站选址应考虑 虑后期扩建的 的可能性。 泵站设 设计 8.3.1 真空 空泵组 8.3.1.1 8.3.1.1.1 真 真空泵计算 的确定 抽气速率的 泵的工作台数 数和抽气速率应 应满足抽吸最 最大气体流量 量,最大的气 气体流量取决 于进入真空泵 泵站的污 真空泵 水最大设计 计流量和气液 液比,其对应关 关系见公式 (2): 𝑄 𝑎 𝑄 𝛽 ······································································· (2) 式中: 3 Qvp—— —真空泵的抽气速率,m /s; / avac—— —收集管道中 中的负压气液比; 3 Qmax—— —污水的最大 大设计流量,m /s; β—— —安全系数,β=1.1。 8.3.1.1.2 水温修正 式真空泵的实际抽气速率应 应考虑水温的 的影响,见公 公式(3)、公式(4)。 水环式 𝑄 𝐾𝑄 ·············································································· (3) 𝐾 ·············································································· (4) 式中: 3 水温为t时的 的抽气速率,m /s; Qt——水 3 Q15—— —水温为15℃时抽气速率, ,m /s; K——水 水温修正系数 数; P1——水 水环式真空泵 泵的吸入压力 力,mmHg; Pt——水 水温为t时的 的饱和蒸汽压 压力,mmHg; P15—— —水温为15℃时的饱和蒸汽 汽压力,mmHHg。 8.3.1.2 8.3.1.2.1 真 真空储液储能 能罐 真空储液罐 罐计算 液罐容积,分 分为工作容积 积和总容积。 8.3.1.2.1.1 真空储液 泵液位时的容 液罐的工作容 容积,为罐体 体内排污泵启 启泵液位时的容积减去停泵 容积。工 8.3.1.2.1.2 真空储液 作容积按公 公式(5)计算 算: 𝑉 8 ·································································· (5) DB34/T 3911—2011 式中: 3 V0——真空储液罐的工作容积,m ; 3 Qmin——污水的最小设计流量,取Qmax/4,m /s; 3 Qmax——污水的最大设计流量,即系统的设计流量,m /s; Tdp——排污泵的工作周期,s; α——安全系数,α=1.05。 8.3.1.2.1.3 真空储液罐的总容积应不小于工作容积的 3 倍,见公式(6): 3𝑉 ·············································································· (6) 𝑉 式中: 3 V0——真空储液罐的工作容积,m ; 3 Vw——真空储液罐的总容积,m 。 8.3.1.2.2 真空储能罐计算 8.3.1.2.2.1 真空储能罐的容积按公式(7)计算: 𝑉 𝑉 𝑉 ························································· (7) 式中: 3 Vn——真空储液储能罐的储能容积,m ; aatm——收集管道中的常压气液比; 3 Qave——污水的平均流量,m /s; Trt——真空维持时间,s; Patm——标准大气压,kPa; Pmax——罐体内的最大绝对压力,即真空泵启泵时的压力,kPa; Pmin——罐体内的最小绝对压力,即真空泵停泵时的压力,kPa; 3 Vw——真空储液罐的总容积,m ; 3 Vp——管网的总容积,m ,可按照公式(8)计算: 𝑉 ∑ 𝑑 𝐿 ······································································· (8) 式中: di——第i条管段的内径,m; Li——第i条管段的长度,m; n——管段总数。 8.3.1.2.2.2 真空储能罐、真空储液罐可分设,但实际上常将真空储能罐容积纳入真空储液罐容积, 合并设计。当用式(7)计算求得真空储能罐容积很小甚至为负值时,说明真空储液罐容积已经足够, 无需另设真空储能罐。 8.3.1.2.3 校核 9 DB34/T 3911—2011 为防止真空泵每次抽空时间过长或过短,需计算真空泵每次的抽空时间见公式(9),用来校核真 空泵的抽气速率和缓冲容积是否匹配。 𝑡 𝑉 𝑉 ······················································ (9) 𝑉 ln 式中: tvp——真空泵的抽空时间,s,tvp =60s~180s。 8.3.1.3 每组真空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并应设置备用泵。 8.3.1.4 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时,应采取补水措施。 8.3.2 8.3.2.1 8.3.2.2 排污泵组 排污泵组的总排量应满足系统最大小时设计流量的要求。 排污泵扬程按照公式(10)计算: 𝐻 𝐻 𝐻 𝐻 𝐻 𝐻 ······················································· (10) 式中: Hdp——排污泵的扬程,m; H1——真空储液储能罐最低液位与污水排放口的高程差,m; H2——排污泵水头损失,m; H3——排污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m; H4——真空储液储能罐中的最大真空度,m; H5——流出水头,m,可按 2 m~3 m 计算。 8.3.2.3 每组排污泵宜选用同一型号,并应设置备用泵。 8.3.2.4 当 2 台或 2 台以上排污泵合用一根出水管时,每台水泵出水管上应设置闸阀,并在闸阀和排 污泵之间设置止回阀。当排污泵出水管与压力管或压力井相连时,出水管上必须安装止回阀和闸阀等防 倒流装置。 8.3.2.5 出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时,应采取消能措施。 8.3.3 8.3.3.1 8.3.3.2 8.3.4 自控设备 应自动控制真空泵、排污泵等设备的运行,应具备远程监控功能,宜具备远程操作功能。 配电控制设备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5。 泵房设计 8.3.4.1 主要机组的布置和通道宽度,应满足机电设备安装、运行和操作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相邻水泵机组外轮廓面之间最小距离 0.4 m; ——水泵机组外轮廓面与墙面之间最小距离 0.8 m。 8.3.4.2 泵房内宜有检修水泵场地,检修场地尺寸宜按水泵或电机外形尺寸四周有不小于 0.7 m 的通 道确定。泵房内配电柜前面通道宽度不宜小于 1.5 m。泵房内宜设置手动起重设备。 8.3.4.3 泵房层高应根据设备尺寸、安装、运行和检修等因素确定。 8.3.4.4 设备机组底座,应根据设备要求配置,并应高于室内地坪 0.1 m 以上。 10 DB34/T 3911—2011 9 9.1 施工 一般规定 9.1.1 施工安装前,应满足下列 列条件: —— —施工图应经 经施工图审查 查合格后再施 施工; —— —施工图纸及 及有关技术文 文件齐全; —— —设计单位应 应向施工、建 建设、监理单 单位进行技术 术交底; —— —非重力收集 集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 划分宜按本标 标准附录 A 划分; —— —系统施工应 应按设计要求 求编制施工方 方案或施工组 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应具有 有相应的施工 工技术标准、 施工质量管 管理体系和工 工程质量检验 验制度,并应 应按本标准附录 B 的要求填 填写记录。 9.1.2 施工用的水、电、气应满 满足施工要求 求。 9.2 安装 真空集水单元安 施工 工单位应按下 下列规定进行 行施工: —— —根据设计施 施工图定位尺 尺寸或坐标进 进行开挖,并 并排除积水; —— —真空集水单 单元的开挖、回填应符合 合设计要求; —— —应及时清理 理真空集水单 单元内垃圾和 和污水,确保 保清洁、干燥后,将真空界 界面阀安装到 到位,同时 连接相应管 管线; —— —真空界面阀 阀安装后应采 采取安全可靠 靠的防护措施 施。 9.3 非重力收集管道 道施工 9.3.1 管道施工应保 保证管线敷设 设符合设计要 要求,未经设 设计单位同意 意,不得任意 意修改和改变 变设计。 9.3.2 管道施工应符 符合 GB 50268、 GB/T 13663.2 和 CJJ C 101 的有 有关规定。 9.3.3 管道施工应保 保证严密性, ,管道连接处 处应保证管道 道内部光滑,不得采用 900°的弯头、正三通,应 应 采用 45° °的弯头、斜 斜三通,不应 应使用四通。 9.3.4 对需覆土的管 管段应检查合 合格后方能覆 覆土。 9.4 真空泵站安装 9.4.1 9.4.2 要求。 9.4.3 9.4.4 9.5 部设备的规格 格、型号应符 符合设计要求 求,并应有产 产品合格证和 和安装使用说 说明书。 真空泵站内部 设备就位固定 定安装前,应 应复核设备基 基础定位尺寸 寸、泵站外墙 墙预留洞口径 径、标高等是 是否符合设计 计 与排污泵、真 真空泵连接的 的管道不得将 将作用力传递 递到泵的进出 出口法兰上。 设备安装完成 成后,应采取 取安全可靠的 的成品保护措 措施。 试压和冲洗 非重 重力收集系统 统严密性测试 试、防堵塞测 测试和冲洗应 应符合下列要求 求: —— —管网应划分 分成若干个区 区域进行严密 密性测试,测 测试合格后,再进行总体调 调试; —— —区域测试时 时,开启真空 空泵,直至测 测试管管路内的压力达到 -0.07 MPa~ ~-0.08 MPa a,负压状态 态 至少保持 30 3 min,且在 在此后 2 h 内 内,压力变化 化不得大于 5% %; —— —系统严密性 性测试不符合 合标准时,应 应检查真空破 破坏点,修复后重新进行测 测试,直到符 符合标准为 止; 11 DB34/T 3911—2011 ——系 系统严密性测 测试合格后,应进行防堵 堵塞测试。防堵塞测试物品采用塑料袋 袋,规格(3 300±30) × ×(270±20) )mm,测试前 前,将防堵塞 塞测试物品在 在水中浸泡 3 min 以上; ——进 进行防堵塞测 测试时,开启真空泵,测试 试管路内的压 压力维持在 -0.04 MPa~ ~-0.06 MPa,在最不 利 利真空集水单 单元处放入塑料袋,同时注 注入适量清水 水,观察真空 空集水单元内 内的液位达到 到设定为 之 之后,真空排 排水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且 且能够将测试 试物品吸入管 管道内,测试 试合格; ——严 严密性测试和 和防堵塞测试时,必须有施 施工单位、现 现场工程师、监理单位到 到场,并做好 好测试记 录 录; ——管 管网冲洗应在 在严密性测试、防堵塞测试 试合格后分段 段进行,冲洗 洗顺序应先支 支管后干管,管网冲 洗 洗宜采用生活 活用水进行,不应使用海水 水或含油腐蚀 蚀性化学物质 质的水,冲洗 洗前应对系统 统的仪表 采 采取保护措施 施; ——冲 冲洗管道直径 径大于 dn110 时,应对其死 死角和底部进 进行振动,但 但不应损伤管 管道; ——管 管网冲洗合格 格后,应做好记录。 10 调试与 与验收 10.1 调试 试 10.1.1 非 非重力收集系统调试应在系 系统施工完成 成后进行,并 并应具备下列 列条件: ——真 真空集水单元 元、收集管道、真空泵站等 等符合设计要 要求; ——真 真空泵、排水 水泵设施等处于准工作状态 态; ——系 系统供电正常 常; ——系 系统自动控制 制处于准工作状态; ——真 真空界面阀、检修阀等处于正常工作位 位置。 10.1.2 系 系统和设备的测试应进行单 单机测试、清 清水测试和负 负荷测试。 10.2 验收 收 10.2.1 系 系统竣工后,须进行竣工验 验收,验收应 应由建设单位 位组织设计单 单位、施工单 单位、监理单 单位参加, 验收不合格 格不应投入使用。工程质量 量验收记录表 表应按本标准 准附录 C 的要 要求填写。 10.2.2 系 系统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材 材料: ——竣 竣工验收申请 请报告、竣工资料; ——设 设计竣工文件 件; ——非 非重力收集系 系统的调试报告; ——施 施工单位自评 评估报告; ——监 监理单位评估 估报告; ——工 工程质量事故 故处理报告(如有); ——施 施工现场质量 量管理检查记录。 10.2.3 真 真空集水单元 元验收应符合下 下列要求: ——真 真空集水单元 元的位置、材质应符合设计 计要求; ——真 真空集水单元 元的有效容积和水位测量装 装置等应符合 合设计要求。 ——检 检查数量:全 全数检查。 ——检 检查方法:对 对照设计资料直观检查。 10.2.4 非 非重力收集管网验收应符合 合下列要求: : 12 DB34/T 3911—2011 —— —管道的材质 质、管径、接 接头、连接方 方式及采取的 的防腐、防冻措施,应符合 合设计要求, ,管道标识 应符合设计 计要求; —— —管道敷设坡 坡度应符合设 设计要求; —— —检修阀的材 材质、位置等 等应符合设计 计要求; —— —检查数量:抽查 20%,且不应少于 5 处; —— —检查方法:对照设计资 资料和施工现 现场记录直观 观检查。 10.2.5 真空泵站的 的验收应符合 合下列要求: —— —泵站的建筑 筑防火要求应 应符合设计要 要求和 GB 500 016 的有关规 规定; —— —泵站设置的 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应 应符合设计要 要求; —— —泵站的采暖 暖通风、排水 水和防洪等应 应符合设计要 要求; —— —泵站的设备 备进出和维修 修安装空间应 应满足设备要 要求; —— —泵站的控制 制柜的安装位 位置和防护等 等级应符合设 设计要求; —— —真空泵的抽 抽空时间应符 符合设计要求 求;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检查方法:对照图纸直 直观和尺量检 检查、秒表测 测量。 11 维护 护管理 11.1 真 真空集水单元 元及真空管网 网维护: —— —每月巡视真 真空集水单元 元和配套设备 备; —— —每 3 个月~ ~6 个月巡视 视检查管网; —— —每年清洗真 真空集水单元 元、连接管件 件和进气孔; 11.2 真 真空泵站维护 护: —— —定期对液位 位传感器和压 压力表进行校 校正; —— —保障真空泵 泵的工作液不 不间断; —— —定期检查真 真空泵的机械 械密封; —— —真空泵轴承 承处的油脂更 更换周期应小 小于 3 年; —— —每月清洗真 真空泵泵腔; —— —每月检查安 安装在管路上 上的过滤网和 和过滤器,根 根据情况进行清洗或更换; ; —— —定期检查排 排污泵齿轮箱 箱中的齿轮油 油或中间隔离 离腔的润滑油; —— —排污泵运转 转时遇到噪声 声过大,有强烈 烈振动,及温 温升过快,应及 及时停机检查 查。 11.3 非 非重力收集系 系统的维护保 保养说明应包 包括设备的维 维护保养说明、管路系统的 的维护管理规 规定、预防措 措 施等。 11.4 为 为了避免发生 生危险或损害 害设备,应严格 格按照供应商 商提供的操作 作说明书及相 相关文件进行 行操作,包括 括 辅助的安 安全提示。 11.5 维 维修工作必须 须由专业维修 修人员承担。 当维修完毕,应装配好相 相应管路、防 防护装置及电 电气部分。 维修 修人员应准备 备多套真空界 界面阀用于更 更换,保证系统 统正常运行。 。维修需要更 更换的配件只 只有在得到制 制 造商的确 确认后方可使 使用。 13 DB34/T 3911—2011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非重力收集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表A.1 非重力收集系统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分部工程 序号 子分部工程 1 真空集水单元 2 非重力收集管网 分项工程 真空排水用户端和真空器具的施工与安装 管网施工与安装 真空储液储能罐的施工与安装 真空泵的施工与安装 3 真空泵站 非重力收集系统 排污泵的施工与安装 自控设备的施工与安装 其他辅助设施或组件的施工与安装 严密性测试 4 系统试压和冲洗 防堵塞测试 冲洗 5 14 系统调试 单机测试、清水测试、负荷测试 DB34/T 3911—2011 B B 附 录 B (资料性)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表B.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施工单位 施工许可证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2 质量责任制 3 主要专业工种人员操作上岗证书 4 施工图审查情况 5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审批 6 施工技术标准 7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8 现场材料、设备管理 9 其他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章) (签章) 结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5 DB34/T 3911—2011 C C 附 录 C ( (资料性) 非重力系 系统工程验收记录表 表C.1 非重力 力系统工程验 验收记录表 工程名称 称 工程名称 称 分部工程 程名称 施工单位 位 项目负责 责人 监理单位 位 监理工程 程师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容 检查评定 定结果 1 2 3 综合 合验收结论 位印章) 施工单位:(单位 项目负责人(签章): 年 监理单位:(单位 位印章) 月 日 总监理工程师 师:(签章): 验 收 单 年 设计 计单位:(单位 位印章) 月 日 项目负责人: (签章) 位 年 建设单位:(单位 位印章) 日 项目负责人: (签章) 年 16 月 月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