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爱不会停留。122 页 5.461 MB下载文档
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当前文档共122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Te chn i c a lspe c i f i c a t i onf o rex t e r na ldoo r sand wi ndowseng i ne e r i ngo fc i v i lbu i l d i ngs 犇犅34 /犜1589-2020 主编部门:安 徽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批准部门:安 徽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施行日期:2020 年 07 月 22 日 2020 合 肥 安徽省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Te chn i c a lspe c i f i c a t i onf o rex t e r na ldoo r sand wi ndowseng i ne e r i ngo fc i v i lbu i l d i ngs 犇犅34 /犜1589-2020  安 徽 省 工 程 建 设 标 准 设 计 办 公 室 组 织 出 版 、发 行 (合 肥 市 紫 云 路 996 号 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 邮编: 230091)  开本: 850×1168 毫 米 1/32 印 张 : 4 字数: 104 千 字 2020 年 8 月 第 一 版 2020 年 8 月 第 一 次 印 刷 印 数 : 1-1000 册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 告 第2号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 “公筷公勺服务规范 ”等 102 项地方标准的公告 安徽省市场 监 督 管 理 局 依 法 批 准 “公 筷 公 勺 服 务 规 范 ”等 102 项安徽省地方标准 ,现予以公布 。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年 6 月 22 日 3 安徽省地方标准清单 代 替 标准号 序 号 地方标准 编 号 标准名称 1 DB34/T 3586  2020 船闸工程施工 技 术 规程 2020  06  22 2020  07  22 2 DB34/T  2020 978 高桩码头施工 安 全 检查标准 DB34/T 2020  06  22 2020  07  22 978-2009 3 DB34/T 3587  2020 城镇排水管道 检 测 与修复技术规程 2020  06  22 2020  07  22 4 DB34/T 1589  2020 民用建筑外门 窗 工 程技术标准 DB34/T 2020  06  22 2020  07  22 1589  2012 5 DB34/T 3588  2020 桥梁波形钢腹 板 预 应力混凝土箱 梁 施 工技术规程 2020  06  22 2020  07  22 6 DB34/T 810  2020 叠合板式混凝 土 剪 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4 DB34/ 810  2008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2020  06  22 2020  07  22 前 言 本标准是 根 据 安 徽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关 于 印 发 2016 年度安徽省工程 建 设 地 方 标 准 及 标 准 设 计 图 集 制 (修 )订 计 划 的通知 》(建 标 函 〔 2016〕 1275 号 )和 《安 徽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关 于下达 2018 年第三批安徽省 地 方 标 准 制 修 订 计 划 的 函 》(皖 质 监函 〔 2019〕 10 号 )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 经 深 入 调 查 研 究 ,认 真 总 结实践经验 ,参 考 有 关 国 际 标 准 和 国 内 先 进 标 准 ,并 在 广 泛 征 求意见的基础上 ,修订了本标准 。 本标准共分 11 章和 8 个 附 录 。 主 要 技 术 内 容 是 : 1.总 则 ; 2.术语和符号 ; 3.基本 规 定 ; 4.门 窗 性 能 要 求 ; 5.材 料 ; 6.设 计 ; 7.制作技术要 求 ; 8.安 装 与 施 工 ; 9.检 测 ; 10.工 程 验 收 ; 11.使 用 、维护与保养 。 本标准代替 DB34/T1589-2012,与 DB34/T 1589-2012 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本标准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 1.增加了建筑标准化门窗的内容 ; 2.增加了标准化附框的材料要求和安装方法 ; 3.增加 了 木 窗 、铝 木 、塑 木 复 合 窗 用 木 材 等 门 窗 用 材 料 “有 害物质限量 ”,以及主型材 “传热系数 ”等相关内容 ; 4.增加了外 门 窗 基 本 规 定 、制 作 技 术 要 求 、安 装 、检 测 、使 用 、维护与保养章节内容 ; 5.附录部分增 加 了 民 用 门 窗 的 分 类 、命 名 和 标 记 ,典 型 标 准化外窗物理 性 能 表 ,典 型 外 窗 热 工 性 能 与 配 置 ,穿 条 式 隔 热 型材有效惯性 矩 计 算 方 法 ,隔 热 条 性 能 及 槽 口 尺 寸 ,聚 氨 酯 隔 热胶性能指标 ,常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等内容 。 本标准归口安徽省住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管 理 ,技 术 内 容 的 解 释委托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 。 5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如有 意 见 或 建 议 ,请 及 时 反 馈 给 安 徽 省 建筑科学研 究 设 计 院 (地 址 :安 徽 省 合 肥 市 蜀 山 区 山 湖 路 567 号 ,邮编 : 230031,电子邮箱 : 550355278@qq. c om),以 供 今 后 修 订时参考 。 主 编 单 位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安徽新视野门窗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参 编 单 位 :合肥海耀门窗有限公司 泰诺风保泰 (苏州 )隔热材料有限公司 肇庆亚洲铝厂有限公司 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亚松聚氨酯 (上海 )有限公司 安徽富煌门窗幕墙有限公司 安徽恒兴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永盛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门窗幕墙协会 咸宁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安徽嘉伟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威可楷爱普 (上海 )门窗系统有限公司 安徽省金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欣叶安康门窗幕墙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协会 合肥市绿色建筑与勘察设计协会 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第二监督检测站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主要编写人员 :刘 6 勇 安东兵 甄茂盛 乐腾胜 郑燕燕 戴立志 项炳泉 鲁长权 刘杭杭 张金钟 徐太平 李正茂 苏 叶建国 梁珍贵 翠 叶剑飞 高文生 鲍龙祥 吴莹莹 刘 杨建生 杨 汪 王德胜 忻寅品 王金萍 孔德云 胡浩然 宋 宇 钟立雄 张从宝 何 勇 叶长清 郭 杨 鲁 俊 谷 钰 王业斌 叶长青 阎 威 张 璐 王爱春 王翠玲 周庆松 孙雨欣 刘 俊 主要审查人员 :王洪涛 张云龙 徐 牛 葛大中 廖绍锋 丰建国 兵 滔 涛 陈小川 勤 骏 7 目 1 总 次 则 ……………………………………………………… 1 2 术语和符号 ………………………………………………… 2 2. 1 术 语 ………………………………………………………………… 2 2. 2 符 号 ………………………………………………………………… 4 3 基本规定 …………………………………………………… 6 4 门窗性能要求 ……………………………………………… 8 5 材 料 ……………………………………………………… 10 5. 1 型 材 ……………………………………………………………… 10 5. 2 玻 璃 ……………………………………………………………… 13 5. 3 五金件 ……………………………………………………………… 15 5. 4 密封材料 …………………………………………………………… 16 5. 5 隔热材料 …………………………………………………………… 16 5. 6 附 6 设 框 ……………………………………………………………… 17 计 ……………………………………………………… 19 6. 1 一般规定 …………………………………………………………… 19 6. 2 建筑设计 …………………………………………………………… 20 6. 3 结构设计 …………………………………………………………… 25 6. 4 保温性 ……………………………………………………………… 28 6. 5 气密性 ……………………………………………………………… 29 6. 6 水密性 ……………………………………………………………… 29 6. 7 隔声性 ……………………………………………………………… 31 6. 8 采光性 ……………………………………………………………… 31 6. 9 防 雷 ……………………………………………………………… 32 6. 10 安全性 ……………………………………………………………… 32 7 制作技术要求 ……………………………………………… 34 7. 1 一般规定 …………………………………………………………… 34 8 7. 2 型材切割 …………………………………………………………… 34 7. 3 构件加工 …………………………………………………………… 35 7. 4 门窗组装 …………………………………………………………… 35 7. 5 门窗扇及五金件安装 ……………………………………………… 38 7. 6 玻璃安装 …………………………………………………………… 39 7. 7 门窗加工、组装检验 ………………………………………………… 39 7. 8 半成品与成品保护 ………………………………………………… 40 7.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40 8 安装与施工 ………………………………………………… 43 8. 1 一般规定 …………………………………………………………… 43 8. 2 施工准备 …………………………………………………………… 43 8. 3 施工工艺 …………………………………………………………… 45 8. 4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51 8. 5 成品保护和清理要求 ……………………………………………… 52 9 检 测 ……………………………………………………… 53 9. 1 一般规定 …………………………………………………………… 53 9. 2 工程检测 …………………………………………………………… 53 9. 3 其他检测 …………………………………………………………… 54 10 工程验收 ………………………………………………… 55 10. 1 一般规定 ………………………………………………………… 55 10. 2 主控项目 ………………………………………………………… 57 10. 3 一般项目 ………………………………………………………… 59 11 使用 、维护与保养 ………………………………………… 60 11. 1 一般规定 ………………………………………………………… 60 11. 2 使用要求 ………………………………………………………… 60 11. 3 维修与维护 ……………………………………………………… 61 附录 A 民用门窗的分类 、命名和标记 (规范性附录 )……… 62 附录 B 典型标准化外窗物理性能表 ……………………… 66 附录 C 典型外窗热工性能与配置 ………………………… 68 附录 D 隐蔽工程 、检验批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 70 附录 E 穿条式隔热型材有效惯性矩计算方法 …………… 73 9 附录 F 隔热条性能及槽口尺寸 …………………………… 75 附录 G 聚氨酯隔热胶性能指标 …………………………… 77 附录 H 常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 78 本规程用词说明 ……………………………………………… 82 引用标准名录 ………………………………………………… 83 条文说明 ……………………………………………………… 87 10 Con t en t s 1 Gene r a lPr ov i s i ons ………………………………………… 1 2 Te rmsandSymbo l s ……………………………………… 2 2. 1 Te rms ………………………………………………………………… 2 2. 2 Symbo l s ……………………………………………………………… 4 3 Ba s i cRequ i r emen t s ………………………………………… 6 4 Pe r f o rmanc eRequ i r emen t so fDoo r sand Wi ndows …… 8 5 Ma t e r i a l s ………………………………………………… 10 5. 1 Pr o f i l e ……………………………………………………………… 10 5. 2 Gl a s s ………………………………………………………………… 13 5. 3 Ha r dwa r e …………………………………………………………… 15 5. 4 Se a l i ng Ma t e r i a l …………………………………………………… 16 5. 5 The rma lI nsu l a t i ng Ma t e r i a l ……………………………………… 17 5. 6 Appenden tFr ame ………………………………………………… 17 6 De s i gn ……………………………………………………… 19 6. 1 Gene r a lRequ i r emen t s ……………………………………………… 19 6. 2 Ar ch i t e c t ur a lDe s i gn ……………………………………………… 20 6. 3 S t ruc t ur a lDe s i gn …………………………………………………… 25 6. 4 The rma lI nsu l a t i onPe r f o rmanc e ………………………………… 28 6. 5 Ai rPe rme ab i l i t r f o rmanc e ……………………………………… 29 yPe 6. 6 Wa t e r  t i t ne s sPe r f o rmanc e ……………………………………… 29 gh 6. 7 Soundi nsu l a t i onPe r f o rmanc e ……………………………………… 31 6. 8 Day l i t i ngPe r f o rmanc e …………………………………………… 31 gh 6. 9 L i t n i ngPr o t e c t i on gh ……………………………………………… 32 6. 10 Sa f e t r f o rmanc e ……………………………………………… 32 yPe 7 Pr oduc t i onTe chn i c a lRequ i r emen t s …………………… 34 7. 1 Gene r a lRequ i r emen t s ……………………………………………… 34 11 7. 2 Pr o f i l eCu t t i ng ……………………………………………………… 34 7. 3 Fab r i c a t i ngt heE l emen t s ………………………………………… 35 7. 4 TheAs s emb l fWi ndowsandDoo r s …………………………… 35 yo 7. 5 TheAs s emb l fand Wi ndowSa shandHa r dwa r e ……………… 38 yo 7. 6 Gl a s sAs s emb l y …………………………………………………… 39 7. 7 Doo rand Wi ndowPr o c e s s i ngandAs s emb l s t i ng …………… 39 yTe 7. 8 SemiF i n i shedPr oduc t sandF i n i shedPr oduc t sPr o t e c t i on ……… 40 7. 9 Ma rk i ng、 Pa ckag i ng、 Tr anspo r t a t i onandS t o r age ………………… 40 8I ns t a l l a t i onandCons t ruc t i on …………………………… 43 8. 1 Gene r a lRequ i r emen t s ……………………………………………… 43 8. 2 Cons t r uc t i onPr epa r a t i on …………………………………………… 43 8. 3 Cons t r uc t i onTe chno l ogy …………………………………………… 45 8. 4 KeyPo i n t so fCons t ruc t i onQua l i t t r o l ……………………… 51 yCon 8. 5 F i n i shedPr oduc tPr o t e c t i onandC l e an i ngRe i r emen t s ………… 52 qu 9 Te s t ……………………………………………………… 53 9. 1 Gene r a lRequ i r emen t s ……………………………………………… 53 i 9. 2 Eng ne e r i ngTe s t i ng ………………………………………………… 53 9. 3 Ot he rTe s t i ng ……………………………………………………… 54 10 Ac c ep t anc eChe cko fPr o e c t s ………………………… 55 j 10. 1 Gene r a lRequ i r emen t s …………………………………………… 55 10. 2 Domi nan tI t em …………………………………………………… 57 10. 3 Gene r a lI t em …………………………………………………… 59 11 App l i c a t i on、 Repa i rand Ma i n t enanc e ………………… 60 11. 1 Gene r a lRequ i r emen t s …………………………………………… 60 11. 2 App l i c a t i onRequ i r emen t s ……………………………………… 60 11. 3 Repa i rand Ma i n t enanc e ………………………………………… 61 Append i xA Cl a s s i f i c a t i on,Nami ngand Ma rk i ngo f C i v i lDoo r sand Wi ndows ( No rma t i ve Append i x) …………………………………… 62 Append i xB Phys i c a lPe r f o rmanc eTab l eo fTyp i c a l S t anda r d i z edEx t e rna lWi ndow ……………… 66 12 Append i xC The rma lPe r f o rmanc eandCon f i r a t i ono f gu i c a lEx t e rna lWi ndows ………………… 68 Typ Append i xD Qua l i t c ep t anc eRe co rdso fConc e a l ed y Ac , rks I Wo nspe c t i onLo t sandSubPr o e c t s … 70 j Append i xE Ca l cu l a t i on Me t hodo fEf f e c t i veMomen to f I ne r t i ao fHe a tI nsu l a t i onPr o f i l e s ………… 73 Append i xF Pe r f o rmanc eandNo t chS i z eo fHe a t nsu l a t i onS t r i I p ……………………………… 75 Append i xG Pe r f o rmanc eI ndexo fPo l e t haneHe a t yur I nsu l a t i onAdhe s i ve ………………………… 77 Append i x H Phys i c a land Me chan i c a lPr ope r t i e so f Common Ma t e r i a l s …………………………… 78 Exp l ana t i ono fWo r d i ngi nTh i sSpe c i f i c a t i on …………… 82 L i s to fQuo t edS t anda r ds …………………………………… 83 Exp l ana t i ono fPr ov i s i ons …………………………………… 87 13 1 总 则 1. 0. 1 为贯彻落实国家 、安 徽 省 绿 色 发 展 政 策 方 针 ,提 升 建 筑 外门窗性能 ,推 进 外 门 窗 标 准 化 ,做 到 技 术 先 进 、安 全 可 靠 、经 济合理 、节能环保 ,特制定本标准 。 1. 0. 2 本标准适用于安 徽 省 行 政 区 域 内 新 建 、扩 建 、改 建 的 民 用建筑外门窗 (以下简称外 门 窗 )材 料 选 用 、设 计 、加 工 制 作 、安 装施工 、检 测 、质 量 验 收 、保 养 维 护 。 工 业 建 筑 外 门 窗 在 技 术 条 件相同时 可 参 照 本 标 准 执 行 。 本 标 准 不 适 用 于 进 户 门 、防 火 窗 、防爆窗 、防射线屏蔽窗等特种门窗 。 1. 0. 3 外门 窗 的 材 料 选 用 、设 计 、加 工 制 作 、安 装 施 工 、检 测 、 质量验收 、保养维护除应 符 合 本 标 准 的 要 求 外 ,尚 应 符 合 国 家 、 行业及地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1 2 术语和符号 2. 1 术 语 2. 1. 1 民用建筑 c i v i lbu i l d i ng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总称 。 2. 1. 2 外门窗 ex t e rna ldoo ro rex t e rna lwi ndow 分隔建筑物室内 、外空间的门或窗 。 2. 1. 3 主要受力杆件 ma o rl oad  be a r i ngf r amemembe r j 门窗立面内承受并传递外窗自身重力及水平风荷载等作 用力的中横框 、中 竖 框 、扇 梃 、边 框 等 主 型 材 ,以 及 组 合 外 窗 拼 樘框型材 。 2. 1. 4 主型材 ma i npr o f i l e 门窗框构架 ,可装配玻 璃 、辅 型 材 、开 启 扇 和 其 它 附 件 的 门 窗框型材 ;连接组合门窗扇 构 架 ,可 装 配 玻 璃 、辅 型 材 和 其 它 附 件的门窗扇梃型材 。 2. 1. 5 型 材 截 面 主 要 受 力 部 位 ma o rl oad be a r i ngpa r t so f j r o f i l ec r os ss e c t i on p 外窗型材横截面中承受垂直和水平方向荷载作用力的腹 板 、翼缘及固定其它杆件 、零配件的连接受力部位 ,即 GB5237. 1 中规定的铝合金型材 A、 B、 C 三类壁厚部位 。 2. 1. 6 辅型材 a c c e s s o r i a lp r o f i l e 门窗杆件 体 系 中 ,镶 嵌 或 固 定 于 主 型 材 杆 件 上 ,起 到 传 递 荷载或某种功能作用的附加型材 (如玻璃压条 、披水条等 )。 2. 1. 7 湿法安装 we tme t hodi ns t a l l a t i on 将门窗直接安装在未经 表 面 装 饰 的 墙 体 门 窗 洞 口 上 ,在 墙 体表面湿作业装饰时对门窗洞口进行填充和防水密封处理 。 2. 1. 8 干法安装 d r t hodi ns t a l l a t i on y me 2 墙体门窗洞口预先安置 附 框 并 对 墙 体 缝 隙 进 行 填 充 、防 水 密封处理 ,在墙 体 洞 口 表 面 装 饰 湿 作 业 完 成 后 ,将 门 窗 固 定 在 附框上的安装方法 。 2. 1. 9 露点温度 dew i n tt empe r a t u r e po 指被测温空气冷却到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并开始凝结出 水分的对应温度 。 2. 1. 10 暖边间隔条 wa rmedgespa c e r 由低热导率材料组成 ,用 于 降 低 中 空 玻 璃 边 部 热 传 导 的 间 隔条 。 主要包括刚性暖边间隔条和柔性暖边间隔条 。 2. 1. 11 附框 appenden tf r ame 预埋 或 预 先 安 装 在 外 窗 洞 口 中 ,用 于 固 定 外 窗 的 杆 件 系 统。 2. 1. 12 成品窗 f i n i shedwi ndows 在工厂生产制作 ,已完 成 框 扇 加 工 及 组 装 ,以 及 玻 璃 、五 金 件 、连接件及配 件 等 的 装 配 ,并 应 符 合 相 关 的 技 术 标 准 要 求 的 建筑外窗产品 。 2. 1. 13 标准化外窗 s t anda r dex t e rna lwi ndows 对组成外 窗 的 型 材 、玻 璃 、五 金 件 、密 封 件 、配 套 件 等 进 行 优化设计并定 型 ,对 外 窗 的 规 格 尺 寸 实 施 标 准 化 ,且 各 项 性 能 指标不低于本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的成品窗 。 2. 1. 14 标准化附框 s t anda r d i z edaux i l i a r r ame yf 与土建施 工 同 步 ,预 埋 或 预 先 安 装 在 门 窗 洞 口 中 ,用 于 安 装外窗的独立构件 ,其规格 尺 寸 、性 能 指 标 均 实 施 标 准 化 ,能 满 足质量 、安全 、节能和使用要求 ,并具有建筑外窗后装卸功能 。 2. 1. 15 外遮阳一体化窗 e x t e r n a ls un s ha d ei n t e r a t e dwi ndow g 、 由铝合金卷帘 金属百 叶 帘 等 遮 阳 装 置 与 外 窗 的 外 框 设 计 组合成一体并且满足标准化外窗要求的成品窗 。 2. 1. 16 内置遮阳一体化窗 bu i l t  i ns un s ha d ei n t e r a t e dw i ndow g 。 采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成的成品窗 2. 1. 17 中 置 遮 阳 一 体 化 双 层 窗 doub l e wi ndowsunshadei n  3 t eg r a t edwi ndow 一套窗框 ,内 外 安 装 两 层 窗 扇 ,中 间 装 有 遮 阳 装 置 的 成 品 窗。 2. 1. 18 开窗器 wi ndowopene r 通过链条\齿 条\螺 杆 等 机 械 传 动 或 液 压 传 动 机 构 启 闭 窗 扇的装置 。 2. 1. 19 外窗耐火完整性 f i r er e s i s t an ti n t e r i t fex t e rna l ge yo ndows wi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 ,建 筑 外 窗 室 外 面 受 火 时 在 一 定 时 间内阻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 2. 2 符 2. 2. 1 2. 2. 2 2. 2. 3 2. 2. 4 2. 2. 5 2. 2. 6 2. 2. 7 2. 2. 8 2. 2. 9 2. 2. 10 2. 2. 11 2. 2. 12 2. 2. 13 2. 2. 14 号 狑k ——— 风荷载标准值 ; 狑0 ——— 基本风压 ; βgz ——— 高度 Z 处的阵风系数 ; μs ——— 风荷载体型系数 ; μ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 犞0 ——— 水密性能设计用 10mi n 平均风速 ; 犆 ——— 水密性能设计计算系数 : 犔 ——— 杆件长度 ; [ μ]——— 杆件弯曲允许挠度值 ; μmax ——— 杆件弯曲最大挠度值 ; Δ犘 ——— 水密性能压力差值 ; σk ——— 风荷载 (标准值 )作用所产生的应力 ; 犳k ——— 材料强度标准值 ; 狇1 ——— 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 ; 狇2 ——— 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 ; 2. 2. 16 犓 ——— 门窗传热系数 ; 2. 2. 17 犛犎犌犆 ——— 太阳得热系数 ; 2. 2. 18 犛犆 ——— 遮阳系数 ; 2. 2. 15 4 2. 2. 19 2. 2. 20 犚 ——— 隔声量 ; 犚w ——— 计权隔声量 ; 2. 2. 22 犆 ——— 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 ; 犆tr——— 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 ; 2. 2. 23 犘3 ——— 抗风压性能指标值 。 2. 2. 21 5 3 基本规定 3. 1. 1 民用门窗 的 分 类 、命 名 和 标 记 应 符 合 本 标 准 附 录 A 的 规定 。 3. 1. 2 外门窗通过型材和玻璃制品及配件的合理选择与搭 , 配 应满 足 建 筑 设 计 中 的 抗 风 压 、气 密 性 、水 密 性 、保 温 性 、隔 声 性 、采光性等 物 理 力 学 性 能 的 要 求 。 反 复 启 闭 性 能 ,应 符 合 相 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 3. 1. 3 外 门 窗 采 用 的 型 材 、增 强 型 钢 、玻 璃 、密 封 条 、密 封 胶 和 五金件等材料均应符合现行 国 家 相 关 标 准 的 有 关 规 定 ,并 应 有 产品合格证书和质量保证书 。 3. 1. 4 外 门 窗 应 优 先 选 用 成 品 门 窗 ,确 需 现 场 拼 装 的 特 殊 形 式或尺寸的 门 窗 应 有 可 靠 的 工 艺 和 连 接 方 式 。 成 品 门 窗 应 有 材料选用 、设计 、加 工 制 作 、安 装 施 工 、检 测 、质 量 验 收 、维 护 保 养等完整的技术资料 。 3. 1. 5 外门窗设计单位应根据建筑设计文件提出的立面设 计 、技术指标要求进行结构 、构造及节能的深化设计 。 3. 1. 6 外门窗生产单位应 依 据 图 审 后 的 设 计 文 件 和 相 应 的 产 品标准在工厂 内 制 造 成 品 ,检 验 合 格 后 方 可 出 厂 ,并 出 具 产 品 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 3. 1. 7 外门窗洞口宜采用 300mm 为 基 本 模 数 ,并 符 合 现 行 国 家标准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 系 列 》 GB/T5824 和 《建 筑 门 窗 洞 口 尺寸协调要求 》 GB/T30591 的相关要求 。 3. 1. 8 外门 窗 进 入 建 筑 工 程 现 场 后 ,应 对 其 外 观 、品 种 、规 格 及附件进行检查验收 ,对相关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 。 3. 1. 9 外门窗的原材料 、装 配 质 量 、性 能 指 标 应 符 合 国 家 现 行 相关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 ,并应经过检验验证 。 3. 1. 10 木窗 、铝 木 、塑 木 复 合 窗 用 木 材 的 甲 醛 释 放 量 应 符 合 6 现行国家标准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 甲 醛 释 放 限量 》 GB18580 中限量标志 E1 的规定 。 3. 1. 11 七 层 及 七 层 以 上 民 用 建 筑 不 宜 采 用 外 平 开 窗 。 当 确 需采用外平开 窗 时 ,承 重 五 金 件 应 牢 固 固 定 ,且 应 采 取 有 效 的 防儿童坠落及防开启扇坠落 的 措 施 ,并 应 通 过 试 验 验 证 及 技 术 论证 。 超高层建筑严禁使用外平开窗 。 3. 1. 12 外门窗的安装施 工 ,应 在 建 筑 主 体 及 门 窗 洞 口 基 层 质 量验收合格 后 进 行 。 门 窗 框 与 洞 口 基 层 间 的 接 合 缝 应 进 行 防 水密封及保温填缝处理 ,且保温填缝应饱满 。 3. 1. 13 超 低 能 耗 和 近 零 能 耗 建 筑 外 门 窗 应 采 用 低 导 热 系 数 型材 (木塑复合型材 、钢塑共挤型材 、纤维增强塑料型材 )附框 。 3. 1. 14 外 窗 应 优 先 选 用 标 准 化 外 窗 。 非 标 准 化 外 窗 的 材 料 、 安装方式和性能均应与标 准 化 外 窗 一 致 。 体 育 建 筑 (如 体 育 场 馆 、游泳馆 )、交通运输建筑 (机 场 、火 车 站 )、文 化 建 筑 (展 览 馆 、 影剧院 )等具 有 特 殊 使 用 功 能 的 公 共 建 筑 ,其 标 准 化 外 窗 的 应 用比例可不受限制 。 3. 1. 15 救援窗设计除应 满 足 本 标 准 的 要 求 外 ,还 应 符 合 现 行 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 救 援 窗 所 用 玻 璃 应 易 于 破 碎 ,并 应 设 置 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识 。 7 4 门窗性能要求 4. 0. 1 铝合金外门窗 应 满 足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铝 合 金 门 窗 》 GB/ T8478 的相关要求 ,塑 料 外 门 窗 应 满 足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 塑 料 门》 GB/T28886、《建筑用 塑 料 窗 》 GB/T28887 的 相 关 要 求 ;木 外门窗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木 门 窗 》GB/T29498 的 相 关 要 求 ;铝木复合外门窗应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 节 能 门 窗 第 1 部分 :铝木复合门窗 》 GB/T29734. 1 的相关要求 ;铝塑 复 合 外 门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 筑 用 节 能 门 窗 第 2 部 分 :铝 塑 复 合门窗 》 GB/T29734. 2 的相关要求 。 4. 0. 2 外 门 窗 气 密 性 能 指 标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行 业 和 地 方 相 关标准的规定 ,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 1 公 共 建 筑 10 层 及 以 上 外 门 窗 的 气 密 性 不 应 低 于 现 行 国家 标 准 《建 筑 幕 墙 、门 窗 通 用 技 术 条 件 》 GB/T31433 的 7 级 要求 ; 10 层以下外门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该标准 6 级要求 ; 2 居住建筑 7 层及 7 层以上外门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 《建 筑幕墙 、门窗通用技术 条 件 》 GB/T31433 的 6 级 要 求 ; 1-6 层 外门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该标准 4 级要求 。 4. 0. 3 外 门 的 水 密 性 不 应 低 于 《建 筑 幕 墙 、门 窗 通 用 技 术 条 件》 GB/T31433 的 2 级要求 ,外窗的 水 密 性 能 不 应 低 于 该 标 准 3 级要求 。 4. 0. 4 外门窗的 抗 风 压 性 能 ( 犘3 )不 应 低 于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幕墙 、门窗通 用 技 术 条 件 》 GB/T31433 的 抗 风 压 3 级 要 求 。 犘3 应按不低于外门窗所受的风 荷 载 标 准 值 ( 狑k)确 定 ,且 单 、多 层建筑不应小于该 标 准 3 级 要 求 ;高 层 建 筑 不 应 小 于 该 标 准 4 级要求 , 狑k 的 计 算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结 构 荷 载 规 范 》 GB50009 的规定 。 4. 0. 5 外门窗保温性能或 传 热 系 数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现 行 国 8 家 、行业 、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 4. 0. 6 外门 窗 的 隔 声 性 能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民 用 建 筑 隔 声 设计规范 》 GB50118 等国家 、行业 、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 4. 0. 7 外窗 的 采 光 性 能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和 《建 筑 采 光 设 计 标 准》 GB/T50033 等 国 家 、行 业 、地 方 相 关 标 准 的 规 定 。 有 天 然 采光要求的外窗 ,其透光折减系数 犜r应不小于 0. 45。 4. 0. 8 有耐火完整性要求 的 外 门 窗 的 耐 火 完 整 性 应 符 合 现 行 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 的相关要求 。 4. 0. 9 外窗启闭力 ,应符 合 相 关 产 品 标 准 的 要 求 ,建 筑 外 门 窗 的反复启闭性能应根据设计 使 用 年 限 确 定 ,且 外 门 的 反 复 启 闭 次数不应少于 10 万次 ,外窗的反复启闭次数不应少于 1 万次 。 9 5 材 料 5. 1 型 材 5. 1. 1 隔热铝合金型材 1 外 门 窗 用 铝 合 金 型 材 的 化 学 成 分 、力 学 性 能 及 尺 寸 精 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铝合 金 建 筑 型 材 第 1 部 分 :基 材 》 GB/ T5237. 1 的 规 定 ,型 材 横 截 面 尺 寸 允 许 偏 差 可 按 普 通 级 执 行 , 对有装配要求的尺寸 ,其允许偏差应选用高精级或超高精级 ; 2 外门窗主型材受力 基 材 壁 厚 公 称 尺 寸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准 《铝合 金 门 窗 》 GB/T8478 的 规 定 。 门 窗 用 主 型 材 基 材 壁 厚 (附件功能槽口处的翅壁壁 厚 除 外 )公 称 尺 寸 ,外 窗 不 应 小 于 1. 8mm、外门不应小于 2. 2mm; 3 外门窗铝合金型材 装 饰 面 表 面 处 理 层 厚 度 应 符 合 现 行 国家标准 《铝 合 金 建 筑 型 材 第 2 部 分 :阳 极 氧 化 型 材 》GB/T 5237. 2、《铝 合 金 建 筑 型 材 第 3 部 分 :电 泳 涂 漆 型 材 》GB/T 5237. 3、《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4 部 分 :喷 粉 型 材 》 GB/T5237. 4、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5 部分 :喷漆型材 》 GB/T5237. 5 的规定 ; 4 隔热铝 合 金 型 材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铝 合 金 建 筑 型 材 第 6 部分 :隔热型材 》 GB/T5237. 6 和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用 隔热铝合金型材 》 JG175 的规定 ,隔 热 型 材 的 横 向 抗 拉 、纵 向 抗 剪等性能应满足表 5. 1. 1 的规定 ; 5 平开窗主型材应采 用 60 及 以 上 系 列 的 铝 型 材 ,铝 合 金 推拉窗主型材应采用 90 及以上系列铝型材 。 10 表 5. 1. 1 隔热铝合金型材主要性能指标 试验结果a 试验项目 复合 方式 纵向抗剪特征值 N/mm 室温 低温 高温 横向抗拉特征值 隔热材料 N/mm 残余变形量 室温 低温 高温 平均值 mm 纵向剪切 穿条式 ≥24 ≥24 ≥24 ≥24 ― 试验横向 拉伸试验 浇注式 ≥24 ≥24 ≥24 ≥24 ≥24 ≥24 高温持久 穿条式 ― ― ― ― ≥24 ≥24 负荷试验 热循环 浇注式 ≥24 试验 ― ― ― ― ― ― 6 ≤0. 6 ≤0. 注:1.高温测试温度:穿条式为 80℃ ,浇注式为 70℃ ; 2. a经供需双方商定,可不进行 除 室 温 纵 向 抗 剪 特 征 值 以 外 的 其他性能试验。对不进行试验的相关性能,允许根据相似 产 品进行推断( GB/T5237. 6 附录 B),而相似产品的性能 试 验 结果应符合表中规定。 5. 1. 2 塑料型材 1 外 门 窗 所 用 型 材 应 符 合 《门 、窗 用 未 增 塑 聚 氯 乙 烯 ( PVC-U)型材 》 GB/T8814、《建 筑 用 塑 料 窗 》GB/T28887 规 定和 《建 筑 用 塑 料 门 》GB/T28886 的 规 定 ,且 老 化 时 间 不 应 小 于 6000h。 当外门窗使 用 未 增 塑 聚 氯 乙 烯 彩 色 型 材 时 ,不 宜 使 用通体着色型材 ; 2 外 门 窗 所 用 主 型 材 断 面 应 具 有 独 立 的 保 温 (隔 声 )腔 室 、增强型钢腔室及排水腔 室 ,平 开 窗 应 采 用 60 系 列 及 以 上 系 列的三腔室且两道密封 主 型 材 。 推 拉 窗 应 采 用 88 系 列 及 以 上 系列主型材 ; 3 门用主型材 可 视 面 最 小 实 测 壁 厚 不 应 小 于 2. 8mm,非 可视面最小实测壁厚不应小于 2. 5mm;窗用主型材 可 视 面 最 小 实测壁厚不 应 小 于 2. 5mm,非 可 视 面 最 小 实 测 壁 厚 不 应 小 于 2. 2mm; 4 塑料外 门 窗 增 强 型 钢 应 符 合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聚 氯 乙 烯 11 ( PVC)门窗增强型钢 》 JG/T131 的规定 。 型钢规格应根据窗的 抗风压强度计算结果确定 ,且 门 用 增 强 型 钢 最 小 壁 厚 不 应 小 于 2. 0mm,窗用增强型钢最 小 壁 厚 不 应 小 于 1. 5mm;表 面 应 采 用 热镀锌防腐处理 ,镀锌层 厚 度 应 符 合 国 家 标 准 《金 属 覆 盖 层 钢 铁制件热浸镀锌层 技 术 要 求 及 试 验 方 法 》 GB/T13912 标 准 的 要求 。 增强型钢应与型材 内 腔 匹 配 ,与 承 载 方 向 内 腔 配 合 间 隙 不应大于 1mm。 5. 1. 3 木型材 1 外门窗 用 木 型 材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木 门 窗 》GB/T 29498 的要求 ; 2 木外门窗型材的含水率应控制在 ≤13% ; 3 外门窗所用木型材必须经过热定型处理 ; 4 木材表面应优先选用 水 性 涂 料 ,水 性 涂 料 应 符 合 《室 内 装饰装修 用 水 性 木 器 涂 料 》 GB/T23999 的 规 定 ,面 漆 应 符 合 C 类漆要求 ,底漆 应 符 合 D 类 漆 要 求 。 漆 膜 厚 度 宜 控 制 在 80μm ~120μm; 5 外 门 窗 用 集 成 材 应 使 用 优 等 品 ,可 视 面 拼 条 长 度 除 端 头外 应 大 于 250mm,厚 度 方 向 相 邻 层 的 拼 接 缝 应 错 开 ,指 接 缝 隙处无明显缺陷 ; 6 木材 表 面 光 洁 、纹 理 相 近 ,无 死 节 、虫 眼 、腐 朽 、夹 皮 等 现象 。 型 材 平 整 无 翘 曲 ,棱 角 部 位 应 为 圆 角 (半 径 不 小 于 2mm)。 5. 1. 4 铝木复合型材 1 铝木复合型材用的 铝 合 金 型 材 和 木 材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准 《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 1 部 分 :铝木复合门窗 》 GB/T29734. 1 的要求 ; 2 外 门 窗 用 复 合 型 材 的 复 合 连 接 应 牢 固 ,型 材 应 具 有 良 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 3 铝合金与木材连接之间应有通风透气收缩缝 ; 4 铝木复合窗铝合金 型 材 与 木 型 材 的 连 接 卡 件 宜 采 用 聚 12 酰胺 66 或 ABS 等具有足够强度和耐久性能的材料 ; 5 铝合金型材与木型 材 的 连 接 卡 的 固 定 螺 钉 直 径 不 应 小 于 3. 5mm,连接卡件距复合型材 端 头 内 角 不 应 大 于 150mm,连 接卡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6 集 成 材 应 使 用 优 等 品 ,可 视 面 拼 条 长 度 除 端 头 外 应 大 于 250mm,厚 度 方 向 相 邻 层 的 拼 接 缝 应 错 开 ,指 接 缝 隙 处 无 明 显缺陷 。 5. 1. 5 铝塑型材 铝塑复合型材应符合现行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 节 能 门 窗 第 2 部分 :铝塑复合门窗 》 GB/T29734. 2 要求 。 5. 1. 6 玻璃钢型材 玻璃钢型 材 应 符 合 《门 窗 用 玻 璃 纤 维 增 强 塑 料 拉 挤 型 材 》 JC/T941 的有关规定 ,拉伸强度 >350MPa,表面 处 理 应 符 合 本 规程 5. 1. 1 条喷漆型材规定 。 5. 2 玻 璃 5. 2. 1 外门窗玻璃应采用 中 空 玻 璃 或 中 空 夹 层 玻 璃 或 真 空 玻 璃等 。 玻璃的颜 色 及 性 能 指 标 由 设 计 单 位 根 据 项 目 具 体 要 求 确定 ,居住建筑 外 窗 宜 采 用 超 白 玻 璃 、均 质 钢 化 玻 璃 及 半 钢 化 玻璃 (仅用 于 内 置 遮 阳 玻 璃 制 品 )。 外 门 窗 用 平 板 玻 璃 原 片 应 符合 《平板玻璃 》 GB11614 优等品的要求 ,或使用平板玻璃与深 加工玻璃 (如钢化 、夹层 、着 色 、镀 膜 等 玻 璃 制 品 )组 合 制 成 中 空 玻璃 、真空玻璃等产品 。 5. 2. 2 中空 玻 璃 除 应 符 合 《中 空 玻 璃 》 GB/T11944 的 有 关 规 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单中空玻璃的气体层厚度不应小于 12mm,多 层 中 空 玻 璃及其制品的气体层厚度不应小于 9mm,玻璃的厚度 差 不 宜 大 于 3mm;内 置 遮 阳 中 空 玻 璃 制 品 气 体 层 厚 度 不 应 小 于 19mm; 单片玻璃厚度不应小于 5mm; 2 中 空 玻 璃 宜 采 用 金 属 间 隔 条 或 暖 边 间 隔 条 ,不 得 使 用 13 热熔型间隔 胶 条 ,不 得 采 用 PVC 材 质 间 隔 条 。 中 空 玻 璃 间 隔 条转角处应采用连续折弯 。 5. 2. 3 夹层玻璃应符合 《建 筑 安 全 玻 璃 第 3 部 分 :夹 层 玻 璃 》 GB15763. 3 的要求 。 5. 2. 4 外门窗用钢化玻璃应符合 《建筑用安全 玻 璃 第 2 部 分 : 钢化玻璃 》 GB/T15763. 2 的有关规定 。 5. 2. 5 外门窗采用的低辐 射 镀 膜 玻 璃 除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镀膜玻璃 第 1 部分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 GB/T18915. 1 和 《镀 膜玻璃 第 2 部分 :低辐射镀膜玻璃 》 GB/T18915. 2 的有关规定 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真空磁 溅 射 法 (离 线 法 )生 产 的 软 膜 Low-E 玻 璃 ,应 合成中空玻璃 使 用 ,中 空 玻 璃 合 片 时 ,应 除 去 玻 璃 边 部 与 密 封 胶粘接的镀膜 , Low-E 镀膜层应处于外片玻璃内层 ; 2 当内置百叶中空玻璃 制 品 需 要 采 用 高 透 光 Low-E 玻 璃时 ,应采用热喷涂 法 (在 线 法 )生 产 的 Low-E 玻 璃 ,其 Low -E 镀膜 (硬膜 )应位于中空气体层内 ; 3 双中空内置遮阳百 叶 玻 璃 制 品 宜 将 遮 阳 百 叶 装 置 设 置 于外侧中空层内 ;布置遮阳 百 叶 装 置 传 动 机 构 的 侧 框 宜 采 用 高 强 、高密度 PVC 材 质 ;采 用 磁 手 柄 传 动 控 制 方 式 的 玻 璃 制 品 , 其磁力传递应高效同步 。 5. 2. 6 中空玻璃所用干燥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3A 分 子 筛》 GB/T10504、《中 空 玻 璃 用 干 燥 剂 》 JC/T2072 等 标 准 的 规 定 。 所用丁基胶应符合现行 行 业 标 准 《中 空 玻 璃 用 丁 基 热 熔 密 封胶 》 JC/T914 的规定 。 所 用 硅 酮 胶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中 空玻璃用弹 性 密 封 胶 》 GB/T29755 的 规 定 。 所 用 聚 硫 胶 应 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 《聚硫建筑密封胶 》 JC/T483 的规定 。 5. 2. 7 外门窗用玻璃垫块 应 采 用 模 压 成 型 或 挤 出 成 型 硬 橡 胶 或塑料 ,不得 使 用 硫 化 再 生 橡 胶 、木 片 或 其 它 吸 水 性 材 料 。 长 度不宜小于 50mm,厚 度 不 宜 小 于 5mm,邵 氏 硬 度 宜 在 ( 80~ 90) D。 14 5. 2. 8 外门窗玻璃的可 见 光 透 射 比 、遮 阳 系 数 、中 空 玻 璃 露 点 应符合现行国家 、行业和地方相关标准的要求 。 5. 2. 9 耐火窗用防火玻璃应符合 《建筑用安全 玻 璃 第 1 部 分 : 防火玻璃 》 GB15763. 1 的规定 。 5. 3 五金件 5. 3. 1 外门窗工程用五 金 件 应 满 足 门 窗 安 全 性 、适 用 性 、功 能 性和耐久性要求 ,合页 、滑 撑 、滑 轮 等 五 金 件 的 选 用 应 满 足 门 窗 承载力要求 ,五金件应符 合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建 筑 门 窗 五 金 件 通 用要求 》 JG/T212 的规定 。 5. 3. 2 外 门 窗 与 墙 体 连 接 件 应 采 用 热 镀 锌 钢 板 ,厚 度 不 小 于 1. 5mm,宽度不小于 20mm,其 材 质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碳 素 结构钢冷轧钢带 》 GB/T716 的规定 。 5. 3. 3 外门窗五金件 、紧固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紧 固 件 螺 栓 、螺钉 、螺柱和螺母 通用技术条件 》 GB16938、《紧固件机械性 能 螺栓 、螺钉和螺柱 》 GB/T3098. 1 的 规 定。所 用 钢 材 宜 采 用 奥氏体不锈钢材料 ,黑色金 属 材 料 根 据 使 用 要 求 应 选 用 热 浸 镀 锌 、电镀锌 、电镀铬 、氧极氧化 、防锈涂料等进行有效防腐处理 。 5. 3. 4 外 门 窗 应 采 用 两 点 或 多 点 锁 紧 机 构 。 锁 点 的 数 量 ,应 由设计单位通过计算确定 ,并 应 满 足 气 密 性 、水 密 性 、抗 风 压 性 能要求 。 5. 3. 5 外 门 窗 五 金 件 在 规 定 荷 载 作 用 下 ,门 的 反 复 启 闭 次 数 不应少于 10 万次 ,窗的反 复 启 闭 次 数 不 应 少 于 1 万 次 ,且 启 闭 无异常 ,使用无障碍 。 5. 3. 6 提 拉 窗 五 金 件 应 提 供 窗 扇 重 量 的 75% 以 上 的 拉 力 支 。 持 带有内倒翻转功能的提拉窗应具有安全防护措施 。 5. 3. 7 铝 合 金 型 材 与 木 型 材 的 连 接 卡 件 宜 采 用 聚 酰 胺 66 等 材料 ,其强度和耐久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 5. 3. 8 铝合金型材与木型 材 的 连 接 卡 件 固 定 螺 钉 直 径 不 应 小 于 3. 5mm,连接卡件距复合型材 端 头 内 角 不 应 大 于 150mm,连 15 接卡件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5. 4 密封材料 5. 4. 1 用于安装玻璃的密 封 材 料 应 选 用 橡 胶 系 列 密 封 条 或 硅 酮密封胶 。 密封 胶 条 应 采 用 三 元 乙 丙 橡 胶 、氯 丁 橡 胶 、硅 橡 胶 等热塑性弹性密封条 ,其性 能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门 窗 、 幕墙用密封胶条 》 GB/T24498、《塑料门窗用密封条 》 GB12002、 《建筑门窗复合密封 条 》 JG/T386 的 规 定 。 不 得 使 用 硫 化 再 生 橡胶 。 窗型材空 腔 的 填 充 材 料 宜 使 用 聚 乙 烯 泡 沫 条 或 低 发 泡 聚氨酯密封材料 。 5. 4. 2 外门窗用密封胶应符 合 《硅 酮 和 改 性 硅 酮 建 筑 密 封 胶 》 GB/T14683、《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 GB16776、《聚硫建筑密 封胶 》 JC/T483、《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 》 JC/T485 等标准规定 , 密封胶应 在 产 品 保 质 期 内 使 用 ,并 应 在 施 工 前 进 行 粘 接 性 试 验。 5. 4. 3 密 封 毛 条 应 采 用 紫 外 线 稳 定 处 理 ,毛 条 的 毛 束 应 经 过 硅化处理 。 密封毛条的空 气 渗 透 性 能 、机 械 性 能 及 尺 寸 允 许 偏 差应符合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 》 JC/T635 标准的相关规定 。 5. 4. 4 嵌 缝 防 水 密 封 材 料 应 采 用 中 性 硅 酮 建 筑 密 封 胶 ,其 性 能应符合 《硅酮建筑密封 胶 》 GB/T14683 规 定 。 密 封 胶 应 在 产 品保质期内使用 。 1 硅 酮 建 筑 密 封 胶 使 用 前 ,应 经 法 定 检 测 机 构 进 行 与 其 相接触材料相 容 性 和 粘 接 性 试 验 ,并 应 对 邵 式 硬 度 、标 准 状 态 拉伸粘结性能进行复验 ; 2 硅酮结构密封胶生 产 厂 商 应 提 供 结 构 胶 的 变 位 承 受 能 力数据和质量保证书 ,且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 5. 4. 5 安装 用 聚 氨 酯 泡 沫 填 缝 剂 应 符 合 《单 组 分 聚 氨 酯 泡 沫 填缝剂 》 JC936 的规定 。 5. 5 隔热材料 5. 5. 1 外门窗穿条式隔热 铝 合 金 型 材 的 隔 热 条 应 符 合 国 家 现 16 行标准 《铝合金 建 筑 型 材 用 隔 热 材 料 第 1 部 分 :聚 酰 氨 型 材 》 GB/T23615. 1 和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建 筑 铝 合 金 型 材 用 聚 酰 胺 隔 热条 》 JG/T174 的规定 ,穿 条 式 隔 热 型 材 用 隔 热 条 高 度 应 不 小 于 18. 6mm,并符合下列规定 : 1 隔热条 材 料 应 使 用 PA66GF25(聚 酰 胺 66+25% 玻 璃 纤维 ), PA66 不得使用回收料 ,不得使用聚酰胺 6、 PVC(聚 氯 乙 烯 )和 ABS 材料 ;玻璃纤维不得使用有碱玻璃纤维 ; 2 隔 热 条 可 视 面 在 长 度 方 向 上 宜 标 明 品 牌 、规 格 等 相 关 信息 。 5. 5. 2 浇注式隔热铝合金 型 材 的 隔 热 胶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 热 材 料 第 2 部 分 :聚 氨 酯 隔 热 胶 》 GB/T 23615. 2 的规定 ,浇注 式 隔 热 型 材 用 浇 注 槽 口 可 使 用 单 槽 口 设 计或双槽口设计 ,单槽口设计浇注槽应不小于 CC 槽 ,双 槽 口 设 计浇注槽应不小于 AA 槽 。 并符合下列规定 : 1 聚 氨 酯 隔 热 胶 应 使 用 聚 醚 型 聚 氨 酯 ,不 得 使 用 聚 酯 型 聚氨酯 ; 2 浇 注 式 隔 热 型 材 槽 口 宜 选 用 标 准 槽 口 ,当 选 用 非 标 准 槽口设计时 ,浇注槽高度应不小于 15. 9mm,浇注部 位 应 有 可 靠 的咬齿措施 。 5. 5. 3 铝合金外门窗隔热型材中起辅助隔热作用的填充材 料 ,宜使用传导率低的泡沫条或低发泡的发泡剂制作 。 5. 6 附 框 5. 6. 1 外门 窗 附 框 性 能 应 满 足 强 度 、耐 腐 蚀 、耐 久 性 、阻 燃 以 及安装连接功能要求 ;钢附框应采用 Q235B 钢材 。 5. 6. 2 附 框 材 料 应 有 足 够 的 强 度 ,应 与 其 基 材 等 物 理 性 能 相 匹配 ,不应在自 然 温 度 、湿 度 等 环 境 发 生 变 化 时 与 基 材 产 生 较 大的相对形变 。 5. 6. 3 附框与建筑主体结 构 及 窗 框 之 间 应 可 靠 连 接 并 有 效 密 , 封 保证外 门 窗 保 温 、抗 结 露 、防 水 等 性 能 满 足 相 关 标 准 的 要 17 求。 5. 6. 4 钢附框的钢 材 壁 厚 不 应 小 于 2. 0mm,内 外 表 面 应 采 用 热浸镀锌防腐处理 ,镀层平均 厚 度 应 不 小 于 45μm,局 部 厚 度 应 不小于 35μm。 5. 6. 5 附 框 组 角 应 牢 固 ,钢 附 框 可 采 用 阻 燃 型 刚 性 插 角 现 场 组合安装 、插 角 部 位 须 打 胶 密 封 处 理 ,或 采 用 焊 接 ,焊 缝 应 连 续 ,并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 附框型材 的 握 钉 力 应 ≥3000N,附 框连接角破坏力应 ≥800N。 5. 6. 6 木塑复合 、钢塑共挤 、纤 维 增 强 塑 料 (玻 璃 钢 )附 框 及 型 材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及技术指标符合表 5. 6. 6 的规定 。 表 5. 6. 6 木塑复合、钢塑共挤、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附框 及型材在工程应用中的性能及技术指标 性 能 单位 技术指标 型材静曲强度 MPa ≥35 型材高低温反复尺寸变化率 ﹪ 3 ≤0. 型材低温落锤冲击 - 无破裂 ﹪ ≥80 m ·K/W 28 ≥0. 型材耐候性( 6000h) 静曲强度保持率 型材截面宽度方向热阻 2 注:表中工程复验项目符合工程材料验收要求。 5. 6. 7 附框型材 截 面 厚 度 尺 寸 应 为 ( 20±0. 5、 24±0. 5)mm, 宽度尺寸不小 于 40mm,尺 寸 系 列 宜 按 宽 度 划 分 为 55、 60、 70、 80、 90、 100、 110;宽附框应 根 据 建 筑 完 成 墙 体 厚 度 设 计 ,且 应 有 滴水构造 。 18 6 设 计 6. 1 一般规定 6. 1. 1 外门窗的设计应根据建筑功能和建筑所在地气候环 境 、自身特点 、使 用 要 求 、经 济 美 观 等 确 定 ,并 应 符 合 相 关 规 范 的规定 。 6. 1. 2 外 门 窗 工 程 设 计 应 明 确 外 门 窗 部 位 的 围 护 结 构 构 造、 材料性能及选用要求 。 应包括以下内容 : 1 外门窗和附框的品种 、规格型号 、构造形式 ; 2 外 门 窗 热 工 性 能 指 标 (含 传 热 系 数 、综 合 遮 阳 系 数 、可 见光透射比等 )和 主 要 物 理 性 能 设 计 指 标 (含 气 密 性 、水 密 性 、 抗风压性能等 )、开启方式及可开启面积比例 ; 3 外门窗所用型材的品种 、规格 、结构形式及性能参数 ; 4 外 门 窗 所 用 玻 璃 的 品 种 、规 格 、结 构 形 式 [包 括 玻 璃 厚 度 、空气 (或惰性气体 )层厚度 ]、组合方式及性能参数 ; 5 外门窗安装节点详 图 应 注 明 外 门 窗 附 框 及 墙 体 的 连 接 构造 、各构造层次材料名称 、细部及厚度尺寸及构造做法等 。 6. 1. 3 外门 窗 建 筑 设 计 中 应 明 确 抗 风 压 性 、气 密 性 、水 密 性 、 保温性能 、隔声性 、采光性等指标 。 6. 1. 4 当外墙外 保 温 材 料 燃 烧 性 能 低 于 A 级 时 ,应 增 加 门 窗 耐火性能的相关要求 。 6. 1. 5 外 门 窗 的 耐 久 性 应 满 足 相 关 标 准 的 要 求 。 刚 度 、承 载 能力应符合设计计算的要求 ,变 形 应 能 适 应 主 体 结 构 在 风 荷 载 作用下的规范允许的最大挠度 。 6. 1. 6 居住建筑 (包括按居 住 建 筑 设 计 的 住 宅 式 公 寓 )应 优 先 选用标准 化 外 窗 系 统 。 当 采 用 建 筑 一 体 化 遮 阳 窗 时 ,应 符 合 《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 JG/T500 标 准 要 求 。 阳 台 门 (含 门 连 窗 ) 19 以及确因立面 设 计 所 需 而 设 计 的 折 线 形 、弧 形 、多 边 形 等 异 型 外窗可采 用 非 标 准 化 外 窗 。 同 一 工 程 中 ,非 标 准 化 外 窗 的 立 面 、材料 、安装方式和性能指标应与标准化外窗系统保持一致 。 6. 1. 7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洞口尺寸见表 6. 1. 7。 表 6. 1. 7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洞口尺寸 洞口高度 H( cm) 洞口宽度 W( cm) 120 60、 90、 120、 150、 180 150 60、 90、 120、 150、 180 180 90、 120、 150、 180 60、 210 60、 90、 120、 150、 180 6. 1. 8 标准化外窗及主 要 性 能 、技 术 指 标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但 不得低于表 6. 1. 8 的要求 。 表 6. 1. 8 标准化外窗及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主要性能 气密性能 水密性能 抗风压性能 传热系数 遮阳系数 单 位 技术指标 3 单位缝长 ≤1. 5 3 m·h) m /( 单位面积 ≤4. 5 Pa ≥250 kPa 多层建筑 ≥2. 0 kPa 高层建筑 ≥2. 5 m /( m·h) 2 W/( m ·k) 4 ≤2. - 冬季,玻璃遮阳系数 ≥0. 6 - 夏季,符合设计要求 6. 2 建筑设计 6. 2. 1 外门窗的立面分格 设 计 应 根 据 自 然 采 光 设 计 确 定 房 间 的有效采光面积和建筑节能要求的窗墙面积比等因素综合确 定 ,窗的立面分 格 尺 寸 ,应 根 据 开 启 扇 允 许 最 大 宽 、高 尺 寸 ,并 考虑玻璃原片的成材率等综合确定 。 6. 2. 2 窗 开 启 形 式 和 开 启 面 积 比 例 ,可 根 据 各 类 用 房 的 使 用 20 特点确定 ,并应 满 足 房 间 自 然 通 风 ,以 及 启 闭 、清 洁 、维 修 的 方 便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 6. 2. 3 外门窗设计应明 确 玻 璃 品 种 、厚 度 及 中 空 层 尺 寸 ;选 用 彩色玻璃 、热反射镀膜玻璃 时 ,应 满 足 可 见 光 透 射 比 要 求 ;窗 的 立面造型 、质感 、色 彩 等 应 与 建 筑 外 立 面 及 周 围 环 境 和 室 内 环 境协调 。 6. 2. 4 公 共 建 筑 外 门 应 采 取 保 温 隔 热 措 施 ,人 员 密 集 场 所 的 主要出入口宜设门斗 。 6. 2. 5 标准化外窗产品分类和标记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按框扇材料分类及标记代号见表 6. 2. 5-1; 表 6. 2. 5-1 框扇材料分类及标记代号 框扇材料 隔热铝合金型材 代号 塑料型材 L S 玻璃钢型材 铝木复合型材 B LM 2 按构造形式分类及标记代号见表 6. 2. 5-2; 表 6. 2. 5-2 构造形式分类及标记代号 内置遮 内置遮阳 铝窗卷 塑窗卷 百叶卷 外遮阳 构造 固 平 推 阳一体 双窗一体 帘一体 帘一体 帘一体 一体化 形式 定 开 拉 化 化 化 化 化 代号 G P T LY SY BY WZY NZY ZZY 3 标记方法示例 : 6. 2. 6 标 准 化 外 窗 用 中 空 玻 璃 除 应 符 合 《中 空 玻 璃 》GB/T 11944 的规定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中空玻璃的性能及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6. 2. 6-1 的要求 ; 21 表 6. 2. 6-1 中空玻璃的性能及技术指标 性能 露 点 技术指标 °C < -40 可见光透射比 ≥40% 遮阳系数 70 ≤0. 传热系数 0W/( m2 ·K) ≤2. 2 镀 膜 中 空 玻 璃 应 在 合 片 前 ,做 膜 层 与 密 封 胶 的 相 容 性 试验 ,离线 Low-E 镀膜玻璃在 合 成 中 空 前 应 进 行 边 部 除 膜 处 理。 6. 2. 7 标准化外窗的主要立面及开启形式如图 6. 2. 7 所示 : 表 6. 2. 7 标准化外窗的主要立面及开启形式 注:1 ( 1)~ ( 4)用于各系列尺 寸,( 6)~ ( 9)、( 11)~ ( 14)用 于 高 度 180、 210 系列,( 5)、( 10)、( 15)单扇窗用于厨房、卫生间; 2 宽度小于 900mm 不宜做推拉窗,宽度大于 900mm 的按照模 数要求制作成推拉或平开形式的单窗或组合窗; 3 采用系统门窗、天窗 或 其 它 门 窗,方 案 设 计 应 有 相 关 门 窗 各 项技术参数、检测报告,并符合标准化门窗性能、技术指 标 和 整体建筑工程各项指标要求。 22 6. 2. 8 后装式附框与墙体间缝隙宜为 15mm,前 装 式 附 框 宜 埋 入混凝土墙中至附框内 沿 ,附 框 与 窗 框 间 隙 为 5mm~8mm,如 图 6. 2. 8 所示 : 图 6. 2. 8 标准化外窗洞口尺寸立面示意图 前装式 标 准 化 附 框 内 框 尺 寸 为 洞 口 尺 寸 。 后 装 式 标 准 化 附框采用窄附框时 ,洞口墙面与标准化附框间 距 15mm,标 准 化 附框厚度加保温层 和 墙 面 处 理 总 厚 度 应 为 39mm;后 装 式 标 准 化附框采用宽附框时 ,洞口墙面与标准化附框 间 距 15mm,标 准 化附框覆盖 的 墙 体 部 位 不 做 保 温 层 。 外 门 窗 洞 口 两 侧 必 须 预 留不小于 100mm 宽 墙 垛 (考 虑 同 立 面 室 内 外 保 温 及 干 挂 装 饰 面高低差和安装的安全性 )。 6. 2. 9 标准化外窗应有安装纱窗的构造措施 。 6. 2. 10 高 层 及 超 高 层 建 筑 各 单 一 朝 向 及 不 同 楼 层 的 外 窗 性 能设计等级应统一取值 。 6. 2. 11 标准化外窗设计时物理性能宜参照本规程附录 B 选用 。 6. 2. 12 标 准 化 外 窗 和 遮 阳 标 准 化 窗 设 计 时 热 工 性 能 宜 参 照 本规程附录 C 选用 。 6. 2. 13 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选用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 23 时宜按下列顺序进行 : 1 按本规程表 6. 1. 7 合理选择洞口尺寸系列 ; 2 按本规程第 6. 2. 5、 6. 2. 7条选择标准化外窗材料种类 和立面及开启形式 ; 3 根 据 建 筑 物 抗 风 压 性 能 、气 密 性 能 、水 密 性 能 设 计 要 求 ,按本规程附录 B 相对应性能参数选择型材系列 ; 4 根据建筑物传热系 数 、遮 阳 系 数 设 计 要 求 ,按 本 规 程 附 录 C 选择玻璃配置或一体化类型 。 6. 2. 14 7 层 以 上 居 住 建 筑 的 东 、南 、西 向 居 住 空 间 ,采 用 活 动 式外遮阳设计时 ,应采用外遮阳一体化外窗系统 。 6. 2. 15 采 用 织 物 外 遮 阳 一 体 化 或 百 叶 帘 外 遮 阳 一 体 化 外 窗 系统时 ,其应用高度不宜超过 35m。 6. 2. 16 外平开窗的开启扇应符合表 6. 2. 16 的规定 。 表 6. 2. 16 外平开窗开启扇规定 开启方式 开启扇重量( kg) 扇宽( mm) 扇高( mm) 外平开窗 ≤50 ≤650 ≤1200 6. 2. 17 外开上悬窗开启扇重量不应超过 50kg,开 启 角 度 不 宜 大于 30 °,最大开启距离不宜大于 300mm。 6. 2. 18 内 平 开 窗 的 尺 寸 设 计 应 满 足 五 金 件 设 计 选 用 的 宽 高 比要求 ,结 合 承 载 力 要 求 确 定 开 启 扇 面 积 ,并 符 合 表 6. 2. 18 的 规定 。 表 6. 2. 18 内平开窗开启扇规定 开启方式 开启扇重量( kg) 扇宽( mm) 扇宽高比 内平开窗,内平 ≤130 ≤1300 77 ≤0. 开下悬窗 >130 ≤1550 79 ≤0. 6. 2. 19 居住 建 筑 施 工 图 设 计 时 应 明 确 外 窗 种 类 、玻 璃 品 种 、 外窗物理及热工性能指标和 标 准 化 附 框 品 种 、规 格 以 及 外 窗 的 施工图 。 6. 2. 20 标准化附框设计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24 1 窗 框 宽 度 大 于 120mm 时 ,宜 用 宽 附 框 ;窗 框 宽 度 小 于 等于 120mm 时 ,宜 用 窄 附 框 ;外 窗 有 防 火 要 求 时 应 选 用 窄 附 框; 2 设 计 选 用 窄 附 框 时 ,截 面 宽 度 大 于 100mm 的 窗 框 ,标 准化附框宽度应比窗框宽度缩小 0~15mm;截面宽 度 小 于 等 于 10mm 的 窗 框 ,标 准 化 附 框 与 窗 框 宽 度 的 缩 小 比 例 应 控 制 在 10% 以内 。 6. 3 结构设计 6. 3. 1 外 门 窗 应 具 有 足 够 的 刚 度 、承 载 能 力 和 一 定 的 变 位 能 力 ,应能抵抗风荷载 、重力荷载和温度作用 。 6. 3. 2 计算受力杆件挠 度 时 ,应 采 用 荷 载 标 准 值 ;计 算 受 力 杆 件和连接件承 载 力 时 ,应 采 用 荷 载 设 计 值 ;外 门 窗 构 件 结 构 设 计应校核重力荷载和风荷载 效 应 ,承 受 的 风 荷 载 标 准 值 应 按 照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 规 定 的 围 护 结 构 风 荷 载 标 准 值 进行计算 : ( 狑k=βgzμsμz狑0 6. 3. 2) 式中 : 狑k ——— 风荷载标准值 ( kN/m2); βgz ——— 阵风系数 ,应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结 构 荷 载 规 范》 GB50009 的有关规定采用 ; μs ——— 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 》 GB50009 的有关规定采用 ; μz ———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 荷载规范 》 GB50009 的有关规定采用 ; 狑0 ——— 基本风压 ( kN/m2),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 结 构 荷载规范 》 GB50009 的有关规定采用 。 6. 3. 3 外门窗主要杆件在 风 荷 载 作 用 下 产 生 的 最 大 挠 度 应 符 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 6. 3. 4 外门窗 玻 璃 设 计 计 算 按 《建 筑 玻 璃 应 用 技 术 规 程 》 JGJ 。 113 的有关规定进行 25 6. 3. 5 材料的重力密度可按表 6. 3. 5 采用 。 表 6. 3. 5 材料的重力密度 γg( kN/m3 ) 材 料 γg 平板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 钢 25. 6 材 78. 5 铝合金 28. 0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型材 13. 7 6. 3. 6 外门窗用玻璃的短期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6. 3. 6 采用 。 表 6. 3. 6 短期荷载作用下玻璃强度设计值fg( N/mm2 ) 种 类 平板玻璃 半钢化 玻璃 钢化玻璃 厚度( mm) 中部强度 fg 边缘强度 fg 端面强度 fg 5~12 28 22 20 15~19 24 19 17 ≥20 20 16 14 5~12 56 44 40 15~19 48 38 34 ≥20 40 32 28 5~12 84 67 59 15~19 72 58 51 ≥20 59 47 42 注:1 夹层玻璃和中空 玻 璃 的 强 度 设 计 值 应 按 所 采 用 的 玻 璃 类 型 确定; 2 钢化玻璃 强 度 设 计 值 可 达 平 板 玻 璃 强 度 设 计 值 的 2. 5~3 倍,表 中 数 值 是 按 3 倍 取 的;如 达 不 到 3 倍,可 按 2. 5倍取 值,也可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3 半钢化玻璃强度设计值可达平 板 玻 璃 强 度 设 计 值 的 1. 6~2 倍,表 中 数 值 是 按 2 倍 取 的;如 达 不 到 2 倍,可 按 1. 6倍取 值,也可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4 端面指玻璃切割后的横断面。 26 6. 3. 7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6. 3. 7 进行计算 。 表 6. 3. 7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 N/mm2 ) 合金牌号 合金状态 6063 壁厚( mm) 抗拉、抗压 抗剪 局部承压 T5 所有 90 55 185 T6 所有 150 85 240 ≤10 135 75 220 >10 125 70 141. 5 ≤10 160 90 255 >10 150 85 163 T4 所有 90 55 210 T6 所有 200 115 305 T5 6063A T6 6061 强度设计值 fa 6. 3. 8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 符 合 国 家 标 准 《钢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GB50017 的规定 ,也可按表 6. 3. 8 采用 。 表 6. 3. 8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N/mm2 ) 钢材牌号 厚度或直径 d ( mm) 抗拉、抗压、抗弯 抗剪 断面承压 犙235 犱≤16 215 125 325 犙345 d≤16 310 180 400 注:表中厚度是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是指截面中 较厚板件的厚度。 6. 3. 9 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按表 6. 3. 9 进行计算 。 表 6. 3. 9 材料的弹性模量( N/mm2 ) 材 料 E 玻 璃 0. 72×105 铝合金 0. 70×105 钢、不锈钢 2. 06×105 27 6. 3. 10 用于 外 门 窗 框 、扇 连 接 的 五 金 件 ,其 设 计 承 载 力 及 承 载力矩应分别小于其许用值 。 还应满足 : 1 适宜的开启扇宽高比 ; 2 窗 关 闭 时 应 符 合 抗 风 压 性 能 、气 密 性 能 以 及 开 启 时 安 全性要求 。 6. 3. 11 采用多锁点的外 门 窗 五 金 件 锁 闭 状 态 下 ,窗 锁 点 应 处 在锁块的 有 效 锁 闭 位 置 ,并 且 锁 点 中 心 应 至 少 超 过 锁 块 斜 坡 3mm,宜到达 锁 块 的 中 心 位 置 。 锁 点 高 度 方 向 与 锁 块 的 搭 接 量 ,应不少于 2. 5mm。 6. 3. 12 内 开 下 悬 窗 ,应 有 可 靠 的 防 误 操 作 装 置 。 当 误 操 作 发 生时 ,合页 、拉杆等五金应 能 保 证 窗 扇 与 框 的 可 靠 连 接 ,不 应 发 生窗扇脱落现象 。 6. 3. 13 隐框窗 、半隐框窗所用的硅酮结构密 封 胶 粘 结 宽 度 犆S 和粘接厚度狋s 的设计 ,应符合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 JGJ102 的规定 。 6. 4 保温性 6. 4. 1 外 门 窗 的 保 温 性 能 设 计 ,应 符 合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有 关规定 。 6. 4. 2 外 门 窗 玻 璃 镶 嵌 缝 隙 及 框 扇 开 启 缝 隙 ,应 采 用 具 有 柔 性和弹性的密 封 材 料 ,外 门 窗 框 与 墙 体 之 间 的 缝 隙 ,应 采 用 弹 性发泡高效保温材料填充 ,干 法 安 装 时 不 得 采 用 普 通 水 泥 砂 浆 填缝 (嵌缝 );墙 面 保 温 层 或 粉 刷 层 与 窗 框 之 间 的 缝 隙 ,应 采 用 硅酮建筑密封胶嵌缝防水 。 6. 4. 3 外门窗洞口四周 外 侧 边 墙 面 ,应 设 保 温 层 ,厚 度 不 得 少 于 20mm,窗台保温层面应有防踩踏措施 。 6. 4. 4 外门窗隔热构造设计要求 : 1 节能铝合金外门窗 型 材 的 构 造 应 符 合 等 温 线 在 一 条 连 续直线上的设计原理 ;外门 窗 构 造 中 气 密 腔 与 水 密 腔 宜 密 封 隔 离; 28 2 应 选 用 Low-E 中 空 玻 璃 、多 腔 中 空 玻 璃 和 真 空 玻 璃 等玻璃制品 ,玻璃配置应符合本标准 5. 2 要求 ; 3 外 门 窗 玻 璃 镶 嵌 缝 隙 及 框 与 扇 开 启 缝 隙 ,应 采 用 具 有 柔性和弹性的密封材料密封 ;外 窗 框 与 洞 口 之 间 安 装 缝 隙 应 采 用密封保温处理 ; 4 应 考 虑 外 窗 在 墙 体 中 的 安 装 位 置 ,使 窗 与 外 墙 保 温 层 处于同一等温线分布区 ; 5 在 窗 口 无 建 筑 外 遮 阳 的 情 况 下 ,外 门 窗 应 增 设 遮 阳 设 置 ,可采用玻璃内置百叶 、外遮阳卷帘 、遮阳一体化外门窗等 。 6. 5 气密性 6. 5. 1 外门 窗 气 密 性 分 级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外 门 窗 气密 、水密 、抗 风 压 性 能 分 级 及 检 测 方 法 》GB/T7106 的 规 定 , 并应满足本标准 4. 0. 2 要求 。 6. 5. 2 气密性能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在 满 足 自 然 通 风 要 求 的 前 提 下 ,控 制 外 门 窗 可 开 启 扇 与固定部分的比例 ; 2 合 理 设 计 外 门 窗 缝 隙 断 面 尺 寸 与 几 何 形 状 ,提 高 外 门 窗缝隙空气渗透阻力 ; 3 采用耐久性好的硅 酮 密 封 胶 或 橡 胶 条 进 行 玻 璃 镶 嵌 密 封和框扇之间的密封 ; 4 平开外门窗框扇密 封 胶 条 应 采 用 三 元 乙 丙 橡 胶 条 或 硅 橡胶条 ; 5 密 封 胶 条 和 密 封 毛 条 应 保 证 在 外 门 窗 四 周 的 连 续 性, 形成封闭的密封结构 。 6. 6 水密性 6. 6. 1 外 门 窗 水 密 性 能 不 小 于 3 级 ,水 密 性 能 设 计 指 标 即 外 门窗不发生雨水渗 漏 的 最 高 风 压 力 差 值 ( Δ狆)的 计 算 应 符 合 下 列规定 : 29 水密性能设计指标 Δ狆 应按下式计算 : 1 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建筑设计需 要 ,确定外门窗设防雨水渗漏的最高风力等级 ; 2 应 按 照 风 力 等 级 与 风 速 的 对 应 关 系 ,确 定 水 密 性 能 设 计风速 ( 犞0)值 。 2 ( 9 6. 6. 1) Δ狆=0. ρμz犞0 式中 : Pa); Δ狆 ——— 任意高度 Z 处门窗的瞬时风速风压力差值 ( 3 /m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结 构 荷 t ρ ——— 空气密 度 ( 载规范 》 GB50009 的规定进行计算 ; μz ——— 风压高度 变 化 系 数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结 构 荷载规范 》 GB50009 确定 ; /m)。 犞z——— 水密性能设计用 10mi n 平均风速 ( s 6. 6. 2 水密性能设计指标可按下式计算 : ( 6. 6. 2) Δ狆≥犆μ0狑0 式中 : Pa); Δ狆 ——— 任意高度 Z 处门窗的瞬时风速风压力差值 ( C ——— 水密性能设计计算 系 数 :热 带 风 暴 和 台 风 地 区 取 值为 0. 5,其他非热 带 风 暴 和 台 风 地 区 取 值 为 0. 4; μz ——— 风压高度 变 化 系 数 ,应 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结 构荷载规范 》 GB50009 的有关规定采用 ; 狑0——— 基本风压 ( Pa)。 6. 6. 3 水密性能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宜 采 用 等 压 原 理 及 压 力 平 衡 设 计 外 门 窗 的 排 水 系 统, 确保玻璃镶嵌槽以及框与扇配合空间形成等压腔 ; 2 不 采 用 等 压 原 理 及 压 力 平 衡 设 计 的 外 门 窗 结 构 ,应 采 取有效的多层密封防水措施 和 结 构 防 水 措 施 ,满 足 水 密 性 能 设 计要求 ; 3 排 水 槽 的 尺 寸 、数 量 、分 布 应 保 证 排 水 系 统 的 畅 通 ,槽 宽宜为 5mm,长 度 宜 为 20mm~40mm。 面 积 大 于 3. 5m2 的 外 门窗宜合理增加排水槽 ,并在室外侧配置防风盖 ; 30 4 外门窗型材构件连 接 和 附 件 装 配 缝 隙 以 及 外 门 窗 框 与 洞口墙体安装间隙应有防水措施 。 6. 6. 4 外 门 窗 洞 口 外 墙 体 应 有 排 水 措 施 ,外 门 窗 洞 口 上 沿 应 做滴水线或 滴 水 槽 ,滴 水 槽 的 宽 度 和 深 度 均 不 应 小 于 10mm。 外窗窗台面应做 15% ~20% 的排水坡度 。 6. 7 隔声性 6. 7. 1 在快速 路 、主 干 路 、次 干 路 和 支 路 道 路 红 线 两 侧 50m 范 围内 ,新建建筑 临 街 一 侧 应 设 计 、采 用 空 气 声 隔 声 性 能 较 高 的 外门窗 。 6. 7. 2 交通干线两侧的外 门 窗 计 权 隔 声 量 与 交 通 噪 声 频 谱 修 正量之和 犚w +犆tr 不 小 于 30dB,其 他 外 门 窗 犚w +犆tr 不 小 于 25dB。 外门窗的隔声性能设计应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民 用 建 筑 隔声设计规范 》 GB50118 的有关规定 。 6. 7. 3 外门窗隔声性能构造设计宜采用下列措施 : 1 采用平开窗 、悬窗 ; 2 采用中空玻璃 、夹层玻璃 ; 3 外 门 窗 玻 璃 镶 嵌 缝 隙 及 框 与 扇 开 启 缝 隙 ,采 用 耐 久 性 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的弹性密封材料密封 ; 4 外门窗框与洞口墙体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 ; 5 采用双层窗或多层窗 。 6. 8 采光性 6. 8. 1 民用建筑外窗采光 面 积 应 满 足 建 筑 项 目 使 用 功 能 的 要 。 求 其采光性能设计 应 满 足 《建 筑 采 光 设 计 标 准 》 GB/T50033 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可见光透射比的要求 。 6. 8. 2 外门窗采光性能构造设计宜采取下列措施 : 1 外门窗的立面设计 尽 可 能 减 少 窗 的 框 架 与 整 窗 的 面 积 比; 2 按外门窗的采光要 求 合 理 选 配 采 光 性 能 符 合 相 关 标 准 31 和设计要求的玻璃 。 6. 9 防 雷 6. 9. 1 金属 外 门 窗 防 雷 设 计 应 符 合 《建 筑 防 雷 设 计 规 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工程 施 工 与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 GB50601 的 规 定 。 一类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在 30m 及以 上 的 外 门 窗 ,二 类 防雷建筑物其建筑高度在 45m 及以上的外门 窗 ,三 类 防 雷 建 筑 物其建筑高度在 60m 及 以 上 的 外 门 窗 应 采 取 防 侧 击 雷 和 等 电 位保护措施 ,并与建筑物 防 雷 系 统 可 靠 连 接 。 建 筑 物 顶 部 和 外 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建筑物外门窗的金属物等电位连接 。 6. 9. 2 外门窗防雷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外门窗外框应与主 体 结 构 的 避 雷 引 下 线 进 行 可 靠 连 接 并进行防腐处理 ; 2 外 门 窗 外 框 与 防 雷 连 接 件 连 接 处 ,应 先 将 其 非 导 电 的 表面处理层除去 ,再与防雷连接件连接 ; 3 金属窗外框应与主 体 结 构 的 避 雷 引 下 线 及 水 平 接 闪 带 可靠连接 ,防雷引下线 宜 采 用 热 镀 锌 处 理 的 直 径 不 小 于 10mm 圆 钢或截面积不小于 48mm2 、厚度不小于 4mm 的扁钢 ,应采用 25×4mm 镀锌扁钢 ,防雷引下线与金属窗外框连接 宜 采 用 裸 编 织铜线或铜芯软 导 线 ,裸 编 织 铜 线 截 面 积 不 小 于 10mm2 ,铜 芯 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6mm2 ,裸编织铜线应经搪锡处理 ; 4 优先选用通过金属角码连接形成闭环的型材 。 6. 9. 3 建筑主体结构的避雷引下线由土建施工单位提供 。 6. 10 安全性 6. 10. 1 开启门扇 、固定门 以 及 落 地 窗 的 玻 璃 ,必 须 符 合 《建 筑 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 JGJ113 和 《建 筑 用 安 全 玻 璃 第 3 部 分 :夹 层玻璃 》 GB15763. 3 中的安全规定 。 6. 10. 2 外门窗玻璃设计 必 须 安 全 可 靠 ,玻 璃 厚 度 根 据 荷 载 要 求计算确定 。 32 6. 10. 3 有防盗要求的外 门 窗 ,可 采 用 夹 层 玻 璃 和 可 靠 的 门 窗 锁具 ,外门窗扇应有防止从室外侧拆卸的装置 。 6. 10. 4 为防止儿童或室 内 其 他 人 员 从 窗 户 跌 落 ,窗 的 开 启 扇 宜采用带钥匙的窗锁 、执 手 等 锁 闭 器 具 ,或 采 用 铝 合 金 花 格 窗 、 花格网 、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栏杆等防护措施 。 6. 10. 5 外门窗工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必须采用安全玻璃 : 1 面积大于 1. 5m2 的窗玻璃 ; 2 与水平 面 夹 角 不 大 于 75 °的 倾 斜 窗 ,包 括 天 窗 、采 光 顶 等在内的顶棚 。 6. 10. 6 玻璃构造设计时 ,应采用下列措施减少热炸裂 : 1 防止或减少玻璃局部升温 ,合理选用玻璃面积 ; 2 玻 璃 安 装 时 ,不 得 在 玻 璃 周 边 造 成 缺 陷 。 易 发 生 热 炸 裂的玻璃 ,应对玻璃边部进行倒角磨边等精加工处理 ; 3 玻璃的镶嵌应采用弹性良好的密封衬垫材料 ; 4 玻 璃 内 侧 窗 帘 、百 叶 窗 及 其 他 遮 蔽 物 与 玻 璃 之 间 距 离 不应小于 50mm。 33 7 制作技术要求 7. 1 一般规定 7. 1. 1 外 门 窗 产 品 的 生 产 制 作 应 在 工 厂 内 完 成 ,不 得 在 施 工 现场进行 。 7. 1. 2 外 门 窗 所 用 材 料 及 配 件 应 符 合 本 标 准 和 现 行 国 家 、地 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产品出 厂 合 格 证 、出 厂 检 测 报 告 、性 能 检 测 报告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质量保证资料应齐全 、有效 。 7. 1. 3 外 门 窗 的 加 工 制 作 ,应 依 据 设 计 加 工 装 配 图 纸 及 工 艺 文件进行 ,并编 制 生 产 加 工 工 艺 流 程 ,外 门 窗 开 启 扇 玻 璃 装 配 宜在工厂内完成 ,固定部位玻璃可在现场装配 。 7. 1. 4 加 工 外 门 窗 构 件 的 设 备 、专 用 模 具 和 工 夹 器 具 应 满 足 产品加工精度 要 求 ,检 验 工 具 、量 具 应 定 期 进 行 计 量 检 定 或 校 准。 7. 1. 5 隐 框 窗 的 硅 酮 结 构 密 封 胶 施 工 应 在 洁 净 、通 风 的 室 内 进行 ,且环境温度 、湿度条 件 应 符 合 结 构 胶 产 品 的 规 定 ,严 禁 在 施工现场制作 。 7. 1. 6 加工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 : 1 铝合金外门窗的加工环境温度 不 宜 低 于 5℃ ,低 温 储 放 的型材在加工前宜在加工环境温度下存放 4h 以上 ; 2 塑料 ( PVC-U)外 门 窗 的 加 工 环 境 温 度 不 应 低 于 15℃ , 低温储放的型材在加工前应在加工环境温度下存放 24h 以上 ; 3 实 木 、铝 木 复 合 外 门 窗 的 木 型 材 加 工 及 喷 漆 环 境 温 度 不宜低于 15℃ ,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 40% ~60% 。 7. 2 型材切割 7. 2. 1 外门窗型材应依据加工图进行切割 。 34 7. 2. 2 型材切割应使用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专用设备 。 7. 2. 3 型材切割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 1 铝 合 金 型 材 长 度 允 许 偏 差 应 为 ±0. 2mm,角 度 允 许 偏 差应为 90 °±15 ′、 45 °-15 ′,端头斜度允许偏差应为 -15 ′; 2 塑料 ( PVC-U)型材长度允许偏差应为 ±0. 5mm,角 度 允许偏差应为 90 °±30 ′、 45 °±15 ′; 3 木 型 材 长 度 允 许 偏 差 应 为 ±0. 5mm,角 度 允 许 偏 差 应 为 90 °±15 ′、 45 °-15 ′; 4 增强型钢下料长度允 许 偏 差 ±2mm,采 用 45 °连 接 方 式 的型材其增强型钢 ,宜采用 45 °的锯切方法 。 7. 2. 4 型材切割完毕后 ,应 及 时 清 理 切 口 表 面 的 油 污 、灰 尘 及 切屑 ;搬运 、码放时不得互 相 磕 碰 磨 擦 ,并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避 免 型 材变形 。 7. 3 构件加工 7. 3. 1 铝合 金 外 门 窗 构 件 加 工 应 符 合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铝 合 金 门窗工程技术规范 》 JGJ214 的有关规定 。 7. 3. 2 塑料 外 门 窗 构 件 加 工 应 符 合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塑 料 门 窗 设计及组装技术规程 》 JGJ362 的有关规定 。 7. 3. 3 铝木 复 合 外 门 窗 构 件 加 工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节能门窗 第 1 部分 :铝木复合门窗 》 GB/T29734. 1 的有关规 定。 7. 3. 4 铝塑 复 合 外 门 窗 构 件 加 工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节能门窗 第 2 部分 :铝塑复合门窗 》 GB/T29734. 2 的有关规 定。 7. 3. 5 木 外 门 窗 构 件 加 工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木 外 门 窗 》 GB/T29498 的有关规定 。 7. 4 门窗组装 7. 4. 1 铝合 金 外 门 窗 的 装 配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铝 合 金 门 35 窗》 GB/T8478 的有关规定 。 7. 4. 2 塑 料 窗 的 装 配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 塑 料 窗 》 GB/T28887 的有关规 定 ,塑 料 门 的 装 配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筑用塑料门 》 GB/T28886 的有关规定 。 7. 4. 3 铝木复合外门窗 的 装 配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 节 能门窗 第 1 部分 :铝木复合门窗 》 GB/T29734. 1 的有关规定 。 7. 4. 4 铝塑复合外门窗 的 装 配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 节 能门窗 第 2 部分 :铝塑复合门窗 》 GB/T29734. 2 的有关规定 。 7. 4. 5 木外 门 窗 的 装 配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木 门 窗 》GB/T 29498 的有关规定 。 7. 4. 6 外门 窗 杆 件 装 配 之 前 ,应 检 查 其 型 号 、长 度 、表 面 质 量 及颜色 ,并清理型材上毛刺 、料 渣 和 油 污 等 ,用 硬 木 去 除 型 材 切 割面的毛刺 ,不宜使用刀片或其他锐利的金属物品 。 7. 4. 7 隔热铝合金外门窗构件连接 框 、扇组角应按规定使 用 匹 配 的 角 码 、组 角 平 整 片 ,应 打 注 专用组角胶 ,切口边缘应 涂 专 用 密 封 胶 。 中 挺 组 装 时 宜 采 用 专 用构件连接 ,连 接 部 位 应 采 用 专 用 密 封 衬 垫 ,接 口 处 应 进 行 密 封处理 ,组装后各连接处应紧密 、平滑不刮手 、接口平整 。 7. 4. 8 塑料外门窗 ( PVC-U)构件连接 1 PVC-U 型材焊接应遵循以下原则 : 1) 依据焊接工艺 ,配备相应的焊接靠模 ; 2) 焊接靠板高 度 应 低 于 型 材 高 度 ,高 度 差 控 制 在 0. 5mm 内为宜 ; 3) 切割后的型材应在 24h 内完成焊接 ; 4) 覆 膜 型 材 可 采 用 无 缝 焊 接 工 艺 ,彩 色 共 挤 型 材 不 应 采 用无缝焊接工艺 ; 5) 焊接 温 度 、型 材 加 热 时 间 、焊 接 进 给 压 力 、保 压 时 间 等 工艺参数应符合焊接工艺要求 。 2 主型材构件内腔加增强型钢应满足下列要求 : 1) 型材端头与增强型钢端头内角距离宜 不 大 于 10mm,且 36 不影响端头焊接为 宜 。 中 梃 增 强 型 钢 与 边 框 型 钢 应 采 用机械方式连接 ; 2) 采用 45 °组焊的型材 ,增 强 型 钢 端 头 应 与 型 材 同 方 向 成 45 °; 3) 增 强 型 钢 与 型 材 承 载 方 向 内 腔 配 合 间 隙 不 应 大 于 1mm。 3 型 材 采 用 T 型 焊 接 方 式 时 ,其 增 强 型 钢 不 应 断 开 或 砸 扁处理 。 型材采用十字焊 接 方 式 时 ,其 主 受 力 梃 型 材 增 强 型 钢 不应断开或砸扁处理 ; 4 每 根 型 钢 紧 固 件 不 得 少 于 3 个 ,其 间 距 不 应 大 于 300mm,距型材端头内 角 距 离 不 应 大 于 100mm,固 定 后 增 强 型 钢不得有松动 ; 5 装 配 式 结 构 中 中 横 框 和 中 竖 框 连 接 部 位 应 加 衬 板 ,衬 板与增强型钢应采用紧固件 固 定 ,连 接 处 四 周 缝 隙 应 采 用 密 封 胶密封 ; 6 焊接后应避免急剧冷却 ,机台冷却时间不 应 少 于 1mi n; 焊角应避免剧 烈 冲 击 ,错 开 焊 角 水 平 码 放 ,不 应 直 接 放 置 在 地 面上 ; 7 塑料 ( PVC-U)外 门 窗 焊 接 后 应 使 用 专 业 清 角 机 进 行 清角 ,且清角后槽口要整洁 ,清角深度不应大于 0. 3mm;槽 口 宽 度应为 3mm。 7. 4. 9 木外门窗 、铝木外门窗类构件连接 1 实木或以实木为主 要 受 力 的 外 门 窗 采 用 槽 榫 结 构 连 接 时 ,宜采用双榫连接 ,连接处必须均匀涂抹组框胶 ; 2 以 铝 合 金 为 主 要 受 力 杆 件 外 门 窗 的 组 装 ,参 照 本 规 程 7. 3. 3 执行 ;其木材采 用 45 °组 角 连 接 时 ,在 非 可 视 面 使 用 圆 榫 棒及燕尾榫进行连接 ,也可 在 非 可 视 面 使 用 金 属 连 接 片 进 行 连 接 ,切割断面必须涂抹耐水胶 。 7. 4. 10 外门窗构件连接处应进行密封处理 1 构件连接处型材断 面 接 口 处 应 涂 胶 或 用 柔 性 防 水 垫 片 37 密封 ; 2 隔热铝合金外门窗 组 角 内 腔 及 组 角 平 整 片 处 应 注 组 角 胶 。 横向 、竖向杆件的端部 外 露 部 分 应 设 置 封 口 垫 并 以 密 封 胶 进行封口处理 ; 3 其 它 连 接 部 位 和 构 造 处 如 型 材 榫 接 处 、紧 固 件 连 接 处 应用密封胶密封 ,打胶处应饱满不间断 ,密封胶不得外溢 。 7. 4. 11 外 门 窗 密 封 选 用 密 封 胶 条 时 ,胶 条 型 号 应 与 型 材 配 套 ,胶条需密封 压 实 ,并 应 整 齐 、均 匀 ;胶 条 在 转 角 处 及 接 缝 处 应保证密封连 续 可 靠 ,密 封 胶 条 的 切 割 长 度 需 留 有 余 量 ,接 口 不应设置在下 侧 和 转 角 处 ,宜 设 置 在 上 口 中 间 处 ,密 封 胶 条 角 部接口处用专用粘结剂进行粘结处理 。 7. 4. 12 密 封 毛 条 的 安 装 使 用 断 面 形 状 及 规 格 尺 寸 应 与 型 材 断面相匹配 ,密 封 毛 条 镶 嵌 后 应 平 整 、严 密 、牢 固 ,不 得 有 脱 槽 现象 ;密封毛条单边宜整根嵌装 ,不应拼接 。 7. 4. 13 附 框 的 加 工 、组 装 应 在 工 厂 内 完 成 ,宜 标 记 宽 、高 尺 寸 、截面尺寸等 。 7. 4. 14 附框生产企业应提供详细的附框安装作业指导书 。 7. 5 门窗扇及五金件安装 7. 5. 1 外门窗开启扇 、主要五金件的装配应在工厂内进行 。 7. 5. 2 五 金 件 与 型 材 槽 口 构 造 应 相 互 匹 配 ,五 金 件 的 安 装 位 置应准确 ,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应牢固 。 7. 5. 3 五 金 件 应 满 足 门 窗 的 机 械 力 学 性 能 要 求 和 使 用 功 能, 易损件应便于更换 。 7. 5. 4 五金件安装后的外门窗框扇搭接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 7. 5. 5 开 启 扇 应 启 闭 灵 活 、顺 畅 ,不 得 有 阻 碍 、无 卡 滞 、无 噪 声。 7. 5. 6 开启角度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 7. 5. 7 五 金 配 件 应 便 于 更 换 和 调 整 ;采 用 紧 固 螺 钉 连 接 时 应 采取可靠的防松措施 。 38 7. 5. 8 塑 料 窗 五 金 件 安 装 应 符 合 设 计 要 求 ,保 证 连 接 牢 固 可 靠 ,合页 (铰链 )应 与 增 强 型 钢 有 效 连 接 ,与 增 强 型 钢 不 能 连 接 的铰链安装螺钉应穿透型材 的 两 层 壁 厚 ;传 动 器 安 装 螺 钉 应 穿 透型材螺钉定位槽 。 7. 6 玻璃安装 7. 6. 1 玻 璃 组 装 前 应 清 理 玻 璃 安 装 槽 口 内 外 表 面 ,保 持 表 面 洁净 、干燥 ,无灰尘油污等 。 7. 6. 2 玻璃安装时 ,玻璃 内 外 片 配 置 、镀 膜 面 朝 向 应 符 合 设 计 要求 。 7. 6. 3 玻璃安装不得与 槽 口 型 材 直 接 接 触 ,玻 璃 支 承 块 、定 位 块 、弹性止动片 的 规 格 、型 号 、数 量 应 符 合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建 筑 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 JGJ113 及设计的规定 。 7. 6. 4 玻 璃 压 条 应 安 装 在 室 内 侧 。 安 装 后 应 平 整 牢 固 、贴 合 紧密 ,其转角部位拼接处间隙不 应 大 于 0. 3mm,高 低 差 应 不 大 于 0. 3mm,同一边压条不应拼接 。 圆弧压条安装时 应 注 意 安 装 顺序 。 7. 6. 5 玻璃 密 封 胶 应 符 合 《建 筑 玻 璃 应 用 技 术 规 程 》 JGJ113 等国家 、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 7. 6. 6 玻 璃 采 用 密 封 胶 条 密 封 时 ,胶 条 型 号 应 与 型 材 正 确 配 合 ,密封胶条应连续使用 ,接 口 不 应 设 置 在 下 侧 和 转 角 处 ,装 配 后的胶条应 整 齐 均 匀 ,无 凸 起 、皱 褶 。 胶 条 长 度 应 考 虑 热 胀 冷 缩后对密封影响 。 7. 7 门窗加工 、组装检验 7. 7. 1 门 、窗构件加工应 进 行 首 件 检 验 (每 批 次 或 工 艺 、设 备 、 模具等发生改 变 后 的 第 一 个 构 件 ),记 录 检 验 的 结 果 并 形 成 文 件。 7. 7. 2 成品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同一品种 、类型 、规 格 的 门 窗 和 门 窗 玻 璃 每 100 樘 应 划 39 分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 100 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 2 每 个 检 验 批 应 至 少 抽 查 5% ,并 不 得 少 于 3 樘 ,不 足 3 樘时应 全 数 检 查 ;高 层 建 筑 的 外 窗 每 个 检 验 批 应 至 少 抽 查 10% ,并不得少于 6 樘 ,不足 6 樘时应全数检查 。 7. 8 半成品与成品保护 7. 8. 1 外门窗在生产过程 的 各 工 序 应 有 相 应 措 施 对 半 成 品 及 成品进行保护 。 7. 8. 2 外门窗组装完 毕 并 经 检 验 合 格 后 ,应 对 外 门 窗 进 行 全 面清理 ,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防止污损 、划伤等 。 7. 8. 3 成品包装应满足存放 、运输的要求 。 7. 8. 4 外 门 窗 框 扇 表 面 宜 采 用 可 降 解 的 保 护 贴 膜 进 行 保 护, 去除保护贴膜时在型材表面不应留有残迹 。 7. 9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7. 9. 1 建筑门 、窗产品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 1 产品名称 、商标 、标记 ; 2 产品执行的标准 ; 3 制造商名称 、生产日期或批号 。 7. 9. 2 建筑门 、窗产品应设置警示标志和说明 。 7. 9. 3 标志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外 门 窗 的 产 品 标 志 内 容 应 采 用 铝 质 、不 锈 钢 标 牌 或 其 他材料标 牌 标 示 。 标 牌 印 制 应 符 合 《标 牌 》GB/T13306 的 规 定; 2 门的产品标牌应固定在上框 、中横框等明显部位 ; 3 窗的产品标牌应固 定 在 上 框 、中 横 框 、窗 扇 梃 侧 面 等 合 理位置 (开启后可看到 ); 4 产 品 使 用 警 示 标 志 和 说 明 应 在 门 、窗 的 把 手 或 执 手 等 启闭装置附近粘贴醒目的警示说明标签 。 7. 9. 4 每个出厂检验 或 交 货 批 应 有 产 品 合 格 证 书 。 产 品 合 格 40 证书的编制应符合 《工业产 品 保 证 文 件 总 则 》 GB/T14436 的 规 定。 7. 9. 5 产品批量产品合格证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 1 产品名称 、商标及标记 (包括执行的产品标准编号 ); 2 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参数值 ; 3 产品批量 (樘数 、面积 )、规格型号 ; 4 外门窗框扇型材表面处理种类 、色泽 、膜厚 ; 5 玻璃及镀膜的品种 、色泽及玻璃厚度 ; 6 外 门 窗 的 生 产 日 期 、检 验 日 期 、出 厂 日 期 ,检 验 员 签 名 及制造商的质量检验印章 ; 7 生产许可证标记和编号 ; 8 质量认证或节能性能标识等其他标志 ; 9 制造商名称 、地址及质量问题受理部门联系电话 ; 10 用户名称及地址 。 7. 9. 6 外门窗包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应 根 据 外 门 窗 型 材 、玻 璃 和 附 件 的 表 面 处 理 情 况 采 取 无腐蚀的软质材料包装 ; 2 包装应牢固 ,确保运输中不受损坏 ; 3 产 品 出 厂 时 应 有 产 品 清 单 、产 品 合 格 证 和 产 品 型 式 检 验报告 ; 4 包装贮 运 图 示 标 志 及 使 用 方 法 应 符 合 《包 装 储 运 图 示 标志 》 GB/T191 的规定 ; 5 包装箱内的各类部件应避免相互碰撞 、窜动 。 7. 9. 7 外门窗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 有 效 措 施 防 止 产 品 或 包 装 箱 与 运 输 工具间发生相对位移 ,避免包装箱相互碰撞 ; 2 运输产品的工具应有防雨措施 ,并保持清洁无污染 ; 3 在运输和装卸产品时应轻拿轻放 ,严禁摔 、扔 ; 4 外门窗五金件等突 出 型 材 表 面 的 部 位 应 采 用 厚 垫 或 其 它可靠的措施进行保护 ; 41 5 外 门 窗 尺 寸 较 大 时 宜 安 装 临 时 支 撑 以 防 止 变 形 ,窗 的 四角部位宜使用加厚的纸质 、木质或其它材料的保护角垫 。 7. 9. 8 外 门 窗 贮 存 应 符 合 相 关 产 品 标 准 的 规 定 ,并 应 符 合 下 列规定 : 1 产 品 应 放 置 通 风 干 燥 的 地 方 ,严 禁 与 酸 碱 盐 类 物 质 接 触 ,并应有防雨 、防晒 、防腐 、防火的措施 ; 2 产品不应与地面直接接触 ,底部应垫 高 不 小 于 100mm。 产品应立放 ,立放角不应小于 70 °。 42 8 安装与施工 8. 1 一般规定 8. 1. 1 外 门 窗 安 装 优 先 使 用 干 法 安 装 (有 附 框 )施 工 方 式 ,可 采用湿法安装 (无附框 )。 有节能要求的 ,宜选用标准化附框 。 8. 1. 2 外门窗安装前 ,应具备下列条件 : 1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已验收合格 ; 2 外门窗洞口尺寸与设 计 相 符 ,并 满 足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10 规范的要求 。 8. 1. 3 进场的外门窗及 其 安 装 材 料 的 品 种 、规 格 、类 型 等 应 符 合设计要求 ,并应按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 GB 50210 和 《建筑节 能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规 范 》 GB50411 的 相 关 规定进行验收 。 8. 1. 4 外 门 窗 工 程 应 采 用 预 留 洞 口 的 方 法 施 工 ,外 门 窗 的 安 装宜在室内侧或洞口内侧进行 。 8. 1. 5 外门窗安装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5℃ 。 8. 1. 6 门窗与墙体附柜或 外 框 和 洞 口 连 接 固 定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严禁采用射钉固定, 且不得固定在砌筑缝处; 1 砌体墙洞口, 2 砌体墙洞口应设置混 凝 土 砌 块 ,混 凝 土 砌 块 应 与 《铝 合 金门窗工程技术 规 范 》 JGJ214 规 定 的 固 定 片 安 装 位 置 对 应 且 满足设计要求 。 采用射 钉 连 接 混 凝 土 砌 块 强 度 不 应 低 于 C20, 规格不小于 240×115×53mm; 3 混凝土墙洞口 ,可采用射钉或尼龙膨胀螺栓固定 ; 4 钢结构洞口或设有 预 埋 铁 件 的 洞 口 可 采 用 焊 接 的 方 法 固定 ,也可在构 件 或 预 埋 铁 件 上 按 紧 固 件 规 格 打 基 孔 ,用 紧 固 件固定 。 43 8. 1. 7 附 框 与 洞 口 墙 体 连 接 固 定 、窗 框 与 附 框 连 接 固 定 、防 腐 、保温填充和密封处理 、防 雷 连 接 等 隐 蔽 工 程 ,应 在 作 业 面 封 闭前进行验收并形成记录 。 8. 2 施工准备 8. 2. 1 外 门 窗 洞 口 验 收 后 应 办 理 工 序 交 接 手 续 ;外 门 窗 框 与 洞口之间的间隙依据外墙保温层厚度和不同的饰面材料确认 。 8. 2. 2 施 工 前 应 复 核 外 门 窗 安 装 洞 口 尺 寸 ,并 办 理 工 序 交 接 手续 。 并应对各洞口中线 及 水 平 线 进 行 弹 线 和 复 核 ,安 装 外 门 窗中线 、水平线 、进出位置线偏差应不大于 10mm。 8. 2. 3 有附框 (干法安装 )外 门 窗 的 窗 框 安 装 应 在 室 内 外 抹 灰 工程等湿作业 完 成 且 硬 化 后 进 行 ,当 在 湿 作 业 完 成 前 安 装 时 , 应采取保护措施 。 8. 2. 4 外 门 窗 安 装 所 需 主 要 机 具 和 工 具 应 运 行 正 常 、安 全 可 靠 ,量具应经法定计量检验合格 。 8. 2. 5 外 门 窗 安 装 前 ,应 按 设 计 文 件 的 要 求 检 查 外 门 窗 材 料 的品牌 、规 格 、色 泽 以 及 外 门 窗 开 启 方 向 、尺 寸 等 。 外 门 窗 的 五 金件 、密封条 、紧 固 件 应 完 整 、配 套 齐 全 、启 闭 灵 活 。 当 型 材 有 变形 、表面磨损等情况时 ,不 得 安 装 上 墙 ;五 金 配 件 有 松 动 现 象 时 ,应进行修理调整 。 8. 2. 6 门框安装前 ,下口横料保护木盒应配合进场 。 8. 2. 7 组合窗的洞口应在 拼 樘 料 的 对 应 位 置 设 预 埋 件 或 预 留 孔洞 。 预埋件或预留孔洞 的 数 量 、规 格 及 位 置 应 符 合 设 计 文 件 要求 。 8. 2. 8 木 外 门 窗 与 砖 石 砌 体 、混 凝 土 或 抹 灰 层 接 触 处 应 进 行 防腐处理并应设置防潮层 ;埋 入 墙 体 或 混 凝 土 中 的 木 砖 应 进 行 防腐处理 。 8. 2. 9 窗批量施工前 ,应 制 作 外 门 窗 施 工 样 板 ,进 行 门 窗 周 边 洞口处理 、断 水 槽 、泛 水 坡 设 置 ,制 订 塞 缝 、防 水 、门 窗 安 装 等 工 艺方案 。 44 8. 3 施工工艺 8. 3. 1 无附框 (湿法安装 )门窗外框的安装 : 1 工艺流程 : 弹线定位 → 门窗洞口处理 → 洞 口 找 中 线 → 门 窗 框 就 位 、调 整 、临时固定 → 框与墙体连接固 定 → 框 与 墙 体 间 隙 的 处 理 → 洞 口饰面 → 清 理 打 外 墙 胶 → 固 定 玻 璃 安 装 → 开 启 扇 安 装 → 五 金 调试 、表面清理 → 纱窗安装 ; 2 门窗框上下边的位置及其内外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 3 固定片安装 ,如图 8. 3. 1-1: 图 8. 3. 1-1 固定片安装尺寸示意图 1) 宜采用卡扣固定 片 ,卡 扣 与 外 框 槽 口 安 装 应 配 合 紧 密 , 以防固定片脱落 ;固 定 片 与 无 槽 口 外 框 连 接 时 ,应 采 用 自攻螺钉拧入 ;固定片左右两侧安装方向内高外低 ; 2) 固 定 片 的 位 置 距 离 框 角 、转 角 或 拼 樘 料 处 应 不 大 于 150mm,应固 定 挡 头 上 ;固 定 片 之 间 的 距 离 应 不 大 于 500mm,不 得 将 固 定 片 直 接 装 在 中 横 框 、中 竖 框 的 挡 头 上; 3) 当外门窗采用单侧固定时 ,固定片铁脚宜向内固定 。 4 门窗框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根据施工图确定门 窗 扇 的 开 启 方 向 和 门 窗 框 的 安 装 位 置 ,门窗框装入洞口 ,其 上 下 框 中 线 应 与 洞 口 的 安 装 中 线位置对齐 (外 框 进 出 口 位 置 有 特 殊 情 况 除 外 ),安 装 时应防止门窗框变形 ; 2) 门窗的上下框四角 及 横 框 的 对 称 位 置 应 用 木 楔 塞 紧 作 45 临时固定定位 。 当 下 框 长 度 大 于 900mm 时 ,其 中 心 也 应用木楔塞紧 。 应按 设 计 图 纸 确 定 窗 框 在 洞 口 墙 体 厚 度方向的安装位置 ,并 用 水 平 尺 、吊 线 锤 调 整 窗 框 的 正 侧面垂直度 、水平度及直角度 ; 3) 无 下 框 平 开 门 两 边 框 的 下 脚 应 低 于 地 面 标 高 线 ,其 高 度差宜为 30mm,下框平开门下框安装位置 应 考 虑 装 修 标高 。 安装 时 应 将 上 框 固 定 牢 靠 ,再 调 整 门 框 的 水 平 度 、垂直度和直角度 ,并用木楔临时定位 ; 4) 外门窗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 3. 1-1 要求 。 表 8. 3. 1-1 建筑外门窗安装允许偏差 项次 1 2 项 允许偏差( mm) 目 尺寸范围 铝合金门窗、铝木复合窗 <2000 1. 5 门窗宽 ≥2000 度、高 度尺寸 尺寸范围 2. 0 4 46 用钢卷 尺检查 塑料( PVC-U)门窗 ≤1500 2 >1500 3 尺寸范围 铝合金门窗、铝木复合窗 ≤2500 门窗框 两对角 >2500 线长度 尺寸范围 差 ≤2000 3 4 门窗框的正、 侧面垂直度 门窗框的水平度 用钢卷 尺检查 塑料( PVC-U)门窗 3 >2000 3 检验方法 5 铝 合 金 门 窗、铝 木 复 合 窗、实木窗 2. 5 塑料窗 3 铝 合 金 门 窗、铝 木 复 合 窗、实木窗 2 塑料( PVC-U)窗 3 用 1m 垂 直检测尺 检查 用 1m 水 平尺和塞 尺检查 续表 8. 3. 1-1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5 门窗横框标高 5 6 门窗竖向偏离中心 5 7 双层门窗内外框间距 8 检验方法 用钢卷尺 检查 4 铝合金门、铝木复合门 门窗扇与框搭接量 铝合金窗、铝木复合窗 允许偏差 实木门窗、塑料门窗 2 1 用钢直尺 检查 2 5 安 装 组 合 窗 时 ,应 采 用 拼 樘 料 拼 接 。 拼 樘 料 及 其 与 洞 口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 ; 2) 门窗横向或竖向 组 合 时 ,宜 采 取 套 插 ,搭 接 宽 度 宜 大 于 10mm; 3) 拼樘料应上下或左右贯通 ,两端应与结构层可靠连接 ; 4) 拼 樘 料 与 混 凝 土 过 梁 或 柱 子 连 接 时 ,应 直 接 嵌 固 在 门 窗洞口边的预留孔内 ; 5) 拼樘料与砖墙连 接 时 ,应 将 拼 樘 料 两 端 插 入 预 留 洞 口 , 应用强度等级为 C20 的细石混凝土浇灌固定 ; 6) 拼樘 料 与 钢 结 构 洞 口 及 设 有 预 埋 铁 件 的 洞 口 连 接 时 , 拼樘料应采用焊接 连 接 或 在 预 埋 件 上 按 紧 固 件 规 格 打 基孔 ,用紧固件固定 ; 7) 拼樘 、转 角 卡 接 ,紧 固 螺 钉 布 置 间 距 应 ≤500mm,角 距 应 ≤150mm,室外侧拼缝应压胶密封 。 6 湿法安装洞口与门 窗 框 之 间 缝 隙 的 处 理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缝 隙 间 填 缝 材 料 可 采 用 干 硬 性 水 泥 砂 浆 塞 缝 ,见 图 8. 3. 1 -2,该工艺应由土建单位 完 成 ;也 可 采 用 闭 孔 单 组 份 聚 氨 脂 发 泡剂 ,该工艺应由门窗施 工 单 位 完 成 。 与 水 泥 砂 浆 接 触 面 未 做 氟碳或粉末处理的外框应做 防 腐 蚀 处 理 ,方 法 同 型 材 表 面 处 理 47 (氟碳或粉末 )。 1- 内墙粉饰层, 2- 混凝土墙体, 3- 射钉, 4- 镀锌固定片, 5- 外框, 6- 硅酮密封胶, 7- 发泡剂或干硬性水泥砂浆, 8- JS 防水 1. 0 厚, 9- 外墙粉饰层 图 8. 3. 1-2 门窗塞缝示意图 1) 门 窗 框 与 洞 口 之 间 的 伸 缩 缝 ,下 口 、两 边 从 底 部 上 翻 150mm 处应采用硬 性 水 泥 砂 浆 塞 缝 ,塞 缝 应 密 实 无 孔 洞并刷 JS 防水 ,防水施工面一 边 外 翻 结 构 50mm,另 一 边压框 10mm; 2) 门窗框与洞口之间 的 两 侧 及 上 口 伸 缩 缝 内 腔 可 采 用 水 泥砂浆塞缝 ,也可采 用 闭 孔 单 组 份 聚 氨 脂 发 泡 剂 塞 缝 。 应在门窗洞 口 清 理 干 净 后 施 打 发 泡 剂 ,发 泡 剂 应 连 续 施打 、一 次 成 型 、充 填 饱 满 ,溢 出 门 窗 框 外 的 发 泡 剂 应 在固化前塞入缝隙 内 ,发 泡 剂 外 膜 不 得 破 损 。 玻 璃 棉 、 毡等其它 能 吸 水 的 开 孔 材 料 均 不 能 采 用 。 保 温 、隔 声 等级要求较高的工 程 ,应 采 用 相 应 的 隔 热 、隔 声 材 料 填 塞 。 填塞后 ,撤掉临时 固 定 用 木 楔 或 垫 块 ,其 空 隙 应 及 时填塞 ; 3) 湿法安装收口工艺见图 8. 3. 1-3、见图 8. 3. 1-4; 48 1- 外框, 2- 滴水, 3- 硅酮密封胶, 4- 发泡剂或干硬性水泥砂浆, 5- 外墙粉饰层, 6- 混凝土墙体 图 8. 3. 1-3 A:上口收口,上口需设置滴水或鹰嘴,坡度为 5% 1- 外框, 2- 硅酮密封胶, 3- 干硬性水泥砂浆, 4 -JS 防水 1. 0 厚, 5- 外墙粉饰层, 6- 混凝土墙体 图 8. 3. 1-4 B:下口收口,下口需设置流水坡,坡度为 15%-20% 4) 门窗框外侧与 墙 体 抹 灰 层 之 间 应 留 宽 5mm~8mm、深 4mm~6mm 的打 胶 槽 口 。 门 窗 框 外 侧 抹 灰 时 ,应 采 用 厚度 5mm 片材将抹灰层 与 门 窗 框 临 时 隔 开 ,抹 灰 面 应 超过窗框 ,其厚度应 不 影 响 扇 的 开 启 ,抹 灰 工 序 应 一 次 性完成 。 外抹灰层硬 化 后 ,应 撤 去 片 材 ,并 将 嵌 缝 密 封 胶挤入抹灰层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内 ; 5) 基层应清理干净 ,干 燥 后 施 打 密 封 胶 ,且 应 采 用 中 性 硅 酮密封胶 。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施打密封胶 ; 6) 嵌缝密封胶应均匀美观 、不间断 、无孔洞 。 8. 3. 2 带附框 (干法安装 )门窗框的安装 1 工艺流程 : 49 弹线定位 → 门窗洞口处理 → 附 框 洞 中 找 中 线 → 附 框 就 位 、 调整 、临时固定 → 附框与墙体 连 接 固 定 → 附 框 与 墙 体 间 隙 的 处 理 → 洞 口 饰 面 → 附 框 压 条 → 门 窗 预 就 位 、调 整 间 隙 、就 位 → 清 理 、嵌 缝 → 固 定 玻 璃 安 装 开 启 扇 安 装 → 五 金 调 试 、表 面 清 理 → 纱窗安装 ; 2 附 框 中 固 定 片 与 附 框 连 接 时 应 采 用 自 攻 螺 钉 拧 入 ,螺 钉直径不小于 4mm,不得使用铆钉连接 ; 3 附 框 固 定 后 ,在 洞 口 内 外 侧 先 防 水 砂 浆 塞 缝 处 理 再 用 砂浆抹至附框内口平齐 ; 4 附框安装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8. 3. 2-1 的规定 ; 表 8. 3. 2-1 附框安装尺寸允许偏差 项 允许偏差( mm) 目 检验方法 附框宽度、高度 3 附框对角线之长度差 4 下框水平度 3 用 1m 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正面、侧面垂直度 3 用 1m 垂直检测尺检查 用钢卷尺检查 5 主 框 与 附 框 连 接 采 用 滑 动 扣 件 连 接 做 法 ,其 间 隙 采 用 发泡剂填充密实 ;其间隙值应符合表 8. 3. 2-2 的要求 。 表 8. 3. 2-2 门窗外框与附框的间隙值 序 号 项 目 留缝限值( mm) 1 左、右间隙值 5~8 2 上、下间隙值 5~8 注:门窗宽度、高度 大 于 1500mm 时,应 按 门 窗 材 料 的 热 膨 胀 系 数 调整间隙值。 8. 3. 3 玻璃安装应符合本标准 7. 6 节的有关规定 。 8. 3. 4 开启扇及开启五金件安装 1 门窗开启扇及开启五金件的装配宜在工厂内组装完 。 成 当在施工现场安装时 ,门 窗 扇 安 装 应 在 室 内 外 装 修 完 成 后 进行 ; 50 2 门窗开启扇五金件 安 装 位 置 应 准 确 、安 装 牢 固 、配 件 齐 全; 3 有 调 节 功 能 的 五 金 件 安 装 前 应 复 位 到 标 准 位 置 ,再 安 装五金件 ; 4 门窗开启扇五金件系统安装完成后 ,应进行全面调试 。 8. 4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8. 4. 1 洞口尺寸与门窗框之间的间隙 ,应符合表 8. 4. 1 的规定 。 表 8. 4. 1 洞口尺寸与门窗框尺寸之间的关系 饰面材料 要求洞口尺寸( mm) 洞口宽度 窗洞口高度 门洞口高度 清水墙 门窗框宽度 +( 20~30) 窗框高度 +( 20~30) 门框高度 +( 10~15) 水泥砂浆 门窗框宽度 +( 40~50) 窗框高度 +( 40~50) 门框高度 +( 20~25) 面 砖 门窗框宽度 +( 50~60) 窗框高度 +( 50~60) 门框高度 +( 25~30) 石 材 门窗框宽度 +( 80~100) 窗框高度 +( 80~100) 门框高度 +( 40~50) 注:洞口四周设计保温层应满足设计要求,可通过附框厚度进行调 节,安装收口工艺见图 8. 4. 1。 1- 外框, 2- 硅酮密封胶, 3- 附框, 4- 干硬性水泥砂浆, 5-JS 防水 1. 0 厚, 6- 砂浆找平层, 7- 保温层, 8- 饰面层, 9- 混凝土墙体 图 8. 4. 1 保温层洞口下口收口,下口应设置流水坡,坡度为 15%~20% 51 8. 4. 2 洞口位置 与 设 计 图 纸 不 符 合 或 者 洞 口 偏 差 超 过 20mm 及洞口中线偏差超过 10mm,应进行修整处理 。 8. 4. 3 竣工验收前 ,外门窗应进行 100% 淋水试验 。 8. 5 成品保护和清理要求 8. 5. 1 外 门 窗 应 堆 放 在 清 洁 平 整 的 场 地 ,不 得 与 腐 蚀 性 物 质 接触 。 外门窗应立放 ,立放角度 不 应 小 于 70 °,并 采 取 防 止 倾 倒 措施 。 不 应 直 接 接 触 地 面 ,下 部 应 放 置 垫 木 ,垫 高 不 小 于 100mm。 8. 5. 2 外 框 安 装 完 成 后 ,其 洞 口 不 得 作 为 物 料 运 输 及 人 员 进 出的通 道 ,且 严 禁 在 外 框 踩 踏 、搭 压 、坠 挂 重 物 。 易 发 生 踩 踏 和 刮碰的部位 ,应加设保护盒等有效保护措施 。 8. 5. 3 门 窗 安 装 后 ,应 及 时 制 定 清 理 方 案 ,清 理 表 面 的 粘 附 物 ,避免堵塞出水孔 。 8. 5. 4 外露型材应进行 贴 膜 保 护 ,宜 采 用 可 降 解 的 塑 料 薄 膜 , 不得使门窗受污损 。 8. 5. 5 外涂施工时 ,外涂施工方应对门窗整体进行二次保护 。 8. 5. 6 竣工前应去除成 品 保 护 ,不 得 使 用 有 腐 蚀 性 的 清 洁 剂 , 不得使用尖锐工具刨刮型材 、玻璃 、配件表面 。 52 9 检 测 9. 1 一般规定 9. 1. 1 外门窗的性能检测 结 果 应 满 足 工 程 设 计 和 国 家 标 准 的 要求 。 9. 1. 2 外门窗工程检测样品 应 在 监 理 单 位 (或 建 设 单 位 )见 证 人见证下 抽 取 有 代 表 性 的 样 品 ,送 至 法 定 的 检 测 机 构 进 行 检 测。 9. 2 工程检测 9. 2. 1 外 门 窗 气 密 、水 密 、抗 风 压 性 能 应 依 据 国 家 现 行 标 准 《建筑外门 窗 气 密 、水 密 、抗 风 压 性 能 分 级 及 检 测 方 法 》GB/T 7106 进行检测 。 9. 2. 2 外门窗保温性能 应 依 据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外 门 窗 保 温 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 GB/T8484 进行检测 。 9. 2. 3 外 门 窗 玻 璃 的 可 见 光 透 射 比 、遮 阳 系 数 应 依 据 现 行 国 家标准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 、太阳光直接透射比 、太 阳 能 总 透射比 、紫 外 线 透 射 比 及 有 关 窗 玻 璃 参 数 的 测 定 》GB/T2680 进行检测 。 9. 2. 4 外门 窗 中 空 玻 璃 的 露 点 应 依 据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中 空 玻 璃》 GB/T11944 进行检测 。 9. 2. 5 外门 窗 的 隔 声 性 能 应 依 据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门 窗 空 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 GB/T8485 进行检测 。 9. 2. 6 外窗的采光性能 应 依 据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外 窗 采 光 性 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 GB/T11976 进行检测 。 9. 2. 7 外窗的现场气密 、水 密 、抗 风 压 性 能 应 依 据 国 家 现 行 标 准 《建筑外窗气 密 、水 密 、抗 风 压 性 能 现 场 检 测 方 法 》 JG/T211 53 进行检测 。 9. 3 其他检测 9. 3. 1 外门 窗 的 启 闭 力 、耐 垂 直 荷 载 性 能 、开 启 限 位 、撑 挡 试 验等应按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门 窗 力 学 性 能 检 测 方 法 》GB/T 9158 进行检测 。 54 10 工程验收 10. 1 一般规定 10. 1. 1 外门窗工程验收 除 应 符 合 设 计 和 本 标 准 要 求 外 ,尚 应 符合 《建筑工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 统 一 标 准 》 GB50300、《建 筑 装 饰 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10、《建 筑 节 能 工 程 施 工 质 量 验 收规范 》 GB50411 等国家 、行业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10. 1. 2 外门窗工程验收时 ,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 1 外门窗工程的施工图 、设计说明和其他有关设计文件 ; 2 外 门 窗 及 其 所 用 材 料 (包 括 型 材 、附 框 、玻 璃 、密 封 胶 条 、密封毛条 、密 封 胶 、五 金 件 、填 缝 材 料 等 )的 产 品 合 格 证 书 、 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和进场验收记录 ; 3 外窗的抗风压性 能 、气 密 性 能 、水 密 性 能 、保 温 性 能 、隔 声性能和 采 光 性 能 的 见 证 取 样 复 验 报 告 ;外 窗 玻 璃 的 遮 阳 系 数 、可见光透射比 、传热系 数 、中 空 玻 璃 露 点 的 见 证 取 样 复 验 报 告 ;外窗隔热铝合金型材的 横 向 抗 拉 强 度 和 纵 向 抗 剪 强 度 的 见 证取样复验报告 ; 4 安装后外窗的气密性能现场实体见证检测报告 ; 5 标准化 外 窗 (包 括 外 遮 阳 一 体 化 窗 )和 标 准 化 附 框 ,应 提供两年有效期内的型式检验 报 告 (标 准 化 附 框 耐 候 性 3 年 ); 取得节能性能标识的外门窗 ,应 提 供 两 年 有 效 期 内 的 型 式 检 验 报告 ;有耐火完整性要求的外窗 ,应提供耐火完整性检测报告 ; 6 外窗淋水试验记录 ; 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8 安装施工记录 ; 9 进口商品的报关单和商检证明 ; 10 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 。 55 10. 1. 3 同一工程项目的外窗进场见证取样复验和现场实体 见证检验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外窗产品 (包括外遮 阳 一 体 化 窗 )进 场 见 证 取 样 复 验 抽 样数量 :同一厂家 、同一品种的外窗抽检 1 组 ( 4 樘 ); 2 外窗型材进场见证 取 样 复 验 抽 样 数 量 :同 一 厂 家 、不 同 系列的外窗主受力杆件型材 各 抽 检 1 组 ,不 同 品 种 附 框 各 抽 检 1组; 3 外开窗防坠落 装 置 进 场 见 证 取 样 复 验 抽 样 数 量 :同 一 厂家 、同一品种的外开窗抽检 1 组 ( 3 樘 ); 4 安 装 后 外 窗 现 场 气 密 性 能 现 场 检 验 的 抽 样 数 量 :每 个 单位工程的外窗至少抽查 3 樘 。 当一个单位工程的外窗有 2 种 以上品种 、类型和开启方式 时 ,每 种 品 种 、类 型 和 开 启 方 式 的 外 窗应抽查不少于 3 樘 。 10. 1. 4 外门窗工程应对 下 列 隐 蔽 内 容 进 行 验 收 ,并 做 好 隐 蔽 工程验收记 录 。 隐 蔽 工 程 验 收 记 录 应 有 详 细 的 文 字 记 录 和 必 要的图像资料 ,主要隐蔽内容有 : 1 预埋件 、固定件 ; 2 外 门 窗 框 、附 框 与 洞 口 墙 体 连 接 处 的 固 定 、防 腐 、缝 隙 保温填塞 、防水密封处理 ; 3 金属窗的防雷连接节点 。 10. 1. 5 外门窗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 1 同一厂家 、同一品种 、同 一 类 型 、同 一 规 格 的 外 门 窗 (包 括外遮阳一体化门窗 )每 100 樘应划分 为 一 个 检 验 批 ,不 足 100 樘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 2 有 特 殊 要 求 的 外 门 窗 ,检 验 批 的 划 分 应 根 据 其 特 点 和 数量 ,由监理 (建设 )单位和施工单位协商确定 。 10. 1. 6 外门窗工程的检验批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外 门 窗 每 个 检 验 批 应 至 少 抽 查 5% ,并 不 得 少 于 3 樘 , 不足 3 樘时应全数检查 ;高 层 建 筑 外 门 窗 每 个 检 验 批 应 至 少 抽 查 10% ,并不得少于 6 樘 ,不足 6 樘时应全数检查 ; 56 2 特 种 门 每 个 检 验 批 应 抽 查 50% ,并 不 得 少 于 10 樘 ,不 足 10 樘时应全数检查 。 10. 1. 7 外 门 窗 工 程 的 检 验 批 质 量 验 收 合 格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1 检验批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 2 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 ; 3 一般项目应合格 ;当采用计数 检 验 时 ,至 少 应 有 90% 以 上的检查点合 格 ,且 其 余 检 查 点 不 得 有 严 重 缺 陷 ;有 允 许 偏 差 项目 ,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本标准规定允许偏差的 1. 5倍; 4 应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 10. 1. 8 外门窗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合格 ; 2 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 10. 1. 9 外门 窗 隐 蔽 工 程 验 收 记 录 、检 验 批 、分 项 工 程 质 量 验 收记录见本标准附录 D。 1 外门窗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见本标准附录 D 中表 D. 0. 1; 2 外门窗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见本标准附录 D 中表 D. 0. 2; 3 外门窗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本标准附录 D 中表 D. 0. 3。 10. 2 主控项目 10. 2. 1 外门窗所用材料 (包 括 型 材 、玻 璃 、密 封 胶 等 )的 品 种 、 规格型号 、尺寸和性能应符 合 设 计 、本 标 准 要 求 和 国 家 、行 业 和 地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检验方法 :观 察 ;尺 量 检 查 ;检 查 产 品 合 格 证 书 、相 关 性 能 检测报告 、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 10. 2. 2 外 门 窗 的 品 种 、类 型 、规 格 、尺 寸 、开 启 方 向 、安 装 位 置 、连接方式和性能应符合 设 计 、本 标 准 要 求 和 国 家 、行 业 和 地 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检验方法 :观 察 ;尺 量 检 查 ;检 查 产 品 合 格 证 书 、相 关 性 能 检测报告 、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57 10. 2. 3 外门 窗 框 、附 框 的 安 装 应 牢 固 ,预 埋 件 及 锚 固 件 的 数 量 、位置 、埋设方式及与框 的 连 接 方 式 应 符 合 设 计 、本 标 准 要 求 和国家 、行业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检验方法 :观 察 ;手 扳 检 查 ;尺 量 检 查 ;检 查 隐 蔽 工 程 验 收 记录 。 10. 2. 4 外门 窗 扇 应 安 装 牢 固 、启 闭 灵 活 、关 闭 严 密 、无 倒 翘 。 推拉门窗扇应安装防止 扇 脱 落 、外 拆 卸 的 装 置 。 外 开 门 窗 应 安 装防坠落装置 。 检验方法 :观 察 ;开 启 和 关 闭 检 查 ;手 扳 检 查 ;核 查 防 坠 落 装置破坏力见证取样复验报告 。 10. 2. 5 外 门 窗 配 件 的 品 种 、规 格 型 号 、数 量 应 符 合 设 计 、本 标 准的要求和现行相关标准 的 规 定 ,其 安 装 应 牢 固 ,位 置 应 正 确 , 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 检验方法 :观 察 ;开 启 和 关 闭 检 査 ;手 扳 检 查 ;核 查 产 品 合 格证书 、相关性能检测报告 。 10. 2. 6 外门窗框或附框与洞口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弹性 闭孔材料填嵌饱满或采用干 硬 性 水 泥 砂 浆 塞 缝 ,并 使 用 密 封 胶 密封 ,密封胶表面应光滑 、顺直 、无裂纹 。 检验方法 :观 察 ;轻 敲 外 门 窗 框 、附 框 检 查 ;核 查 隐 蔽 工 程 验收记录 。 10. 2. 7 外 窗 遮 阳 设 施 的 品 种 、规 格 型 号 、性 能 应 符 合 设 计 、本 标准的要求和现行相关标准 的 规 定 ,遮 阳 设 施 的 安 装 应 位 置 正 确 、牢固 ,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 检 验 方 法 :观 察 ;尺 量 检 查 ;手 扳 检 查 ;核 查 产 品 合 格 证 书 、 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和进场见证取样复验报告 。 10. 2. 8 户 门 、单 元 门 等 特 种 门 的 安 装 应 位 置 正 确 、牢 固 ,满 足 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 。 检验方法 :观察 ;尺量检查 ;手扳检查 。 10. 2. 9 天窗 安 装 的 位 置 、坡 度 应 正 确 ,固 定 牢 靠 ,封 闭 严 密 , 嵌缝处不得渗漏 。 58 检验方法 :观 察 ;尺 量 检 查 ;手 扳 检 查 ;核 查 现 场 淋 水 试 验 记录 。 10. 3 一般项目 10. 3. 1 外 门 窗 外 观 表 面 应 洁 净 ,无 明 显 色 差 、划 痕 、擦 伤 及 碰 伤 。 密封胶无间断 ,表面应平整光滑 、厚度均匀 。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 10. 3. 2 外门窗镀 (贴 )膜 玻 璃 的 安 装 方 向 应 正 确 ,中 空 玻 璃 的 均压管应密封处理 。 检验方法 :观察 ;玻璃鉴别仪检查 。 10. 3. 3 除 带 有 关 闭 装 置 的 门 (地 弹 簧 、闭 门 器 )和 提 升 推 拉 门 、折叠推拉窗 、无平衡装 置 的 提 拉 窗 外 ,铝 合 金 外 门 窗 扇 启 闭 力应小于 50N; PVC-U 塑 料 平 开 窗 、玻 璃 钢 平 开 窗 扇 启 闭 力 应不大于 80N, PVC-U 塑 料 推 拉 窗 、玻 璃 钢 推 拉 扇 启 闭 力 应 不大于 100N。 检验方法 :用测力计检查 。 10. 3. 4 外门 窗 扇 密 封 条 、密 封 毛 条 和 玻 璃 镶 嵌 的 密 封 条 ,其 品种 、规格型号 、性 能 应 符 合 设 计 、本 标 准 要 求 和 国 家 、行 业 和 地方现行 相 关 标 准 的 规 定 。 密 封 条 、密 封 毛 条 安 装 位 置 应 正 确 ,镶 嵌 牢 固 、不 得 脱 槽 ,接 头 处 不 得 开 裂 。 关 闭 外 门 窗 时 密 封 条应接触严密 。 检验方法 :观 察 ;开 启 和 关 闭 检 査 ;核 查 产 品 合 格 证 书 、相 关性能检测报告 。 10. 3. 5 外门 窗 排 水 孔 应 通 畅 ,其 尺 寸 、位 置 和 数 量 应 符 合 设 计要求 。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尺量检查 。 10. 3. 6 外门窗遮阳设施调节应灵活 ,能调节到位 。 检验方法 :现场调节试验检查 。 10. 3. 7 外门窗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 8. 3. 1条 、 8. 3. 2 条的规定 。 59 11 使用 、维护与保养 11. 1 一般规定 11. 1. 1 外窗 工 程 竣 工 验 收 时 ,应 提 供 产 品 使 用 、维 护 与 保 养 说明书 。 11. 1. 2 外门窗的保温性能 、气密性及防渗漏保修期为五年 。 11. 1. 3 外窗的维护与维修 ,应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完成 。 11. 2 使用要求 11. 2. 1 外窗开启扇的使用 ,应注意以下事项 : 1 外 窗 保 持 表 面 整 洁 ,不 得 与 酸 、碱 、盐 等 有 腐 蚀 性 的 物 质接触 ; 2 外 窗 开 启 扇 应 轻 开 轻 关 ,不 宜 用 力 过 大 ,避 免 造 成 损 坏 ,影响使用寿命 ; 3 外 窗 开 启 扇 的 开 启 与 关 闭 ,应 按 照 说 明 书 中 的 操 作 步 骤进行 ; 4 在外窗开启扇的开启轨迹上 ,不应有其他障碍物 ; 5 开启扇锁闭时 ,应锁闭到位 ,避免 “假锁 ”现象 ; 6 雨天或 4 级以上风 力 的 天 气 情 况 下 不 宜 使 用 开 启 扇 ; 5 级以上风力时 ,应关闭开启扇 。 11. 2. 2 正 常 使 用 状 态 下 ,严 禁 对 外 窗 型 材 、玻 璃 等 进 行 撞 击 , 严禁用硬性尖锐物体敲击玻璃 。 11. 2. 3 严禁 在 外 窗 固 定 扇 、开 启 扇 、执 手 等 位 置 悬 挂 非 外 窗 组件物品 。 11. 2. 4 严禁攀爬栏杆 ,探身开启扇外等危险行为 11. 2. 5 发现外窗使用异 常 ,应 及 时 报 告 相 关 负 责 部 门 进 行 检 修。 60 11. 3 维修与维护 11. 3. 1 日常维修与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外 窗 的 清 洗 宜 使 用 中 性 水 溶 洗 涤 剂 ,不 得 使 用 酸 、碱 、 盐等有腐蚀性的化学剂 ; 2 外窗排水系统应定期检查 ,清除堵塞物 ,保持畅通 ; 3 外窗滑槽 、传动机 构 、合 页 、滑 撑 、执 手 等 部 位 应 保 持 清 洁 ,去除灰尘 ; 4 外 窗 铰 链 、滑 轮 、执 手 等 五 金 件 应 定 期 进 行 检 查 和 润 滑 ,保持开启灵 活 、无 卡 滞 ,五 金 件 损 坏 应 及 时 更 换 ,启 闭 不 灵 活应及时维修 ; 5 外窗密封胶条 、毛 条 出 现 破 损 、老 化 或 缩 短 时 应 及 时 修 补或更换 ; 6 当发现外 窗 构 件 或 附 件 的 螺 钉 松 动 或 锈 蚀 时 ,应 及 时 拧紧或更换 。 11. 3. 2 外窗 外 表 的 检 查 、清 洗 、保 养 与 维 修 工 作 不 得 在 4 级 以上风力和大雨 (雪 )天气下 进 行 ;雨 天 或 4 级 以 上 风 力 的 天 气 情况下 不 宜 使 用 开 启 扇 ; 5 级 以 上 风 力 时 ,应 关 闭 开 启 扇 ;特 殊 天气 (如 :台风 、暴雨等 )时 ,小区物业应提前通知业主关好外窗 。 11. 3. 3 在外窗维护和维修作业时严禁使用外窗的任何部件 作为安全带的固定物 。 11. 3. 4 当 遇 台 风 、地 震 、火 灾 等 灾 害 时 ,应 对 外 窗 进 行 全 面 检 查 ,视情况进行更换或维修 。 11. 3. 5 外窗回访及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工 程 竣 工 验 收 后 一 年 内 ,应 进 行 一 次 全 面 检 查 并 应 作 回访检查维修记录 ; 2 出 现 问 题 应 立 即 进 行 维 修 、更 换 ,发 现 安 全 隐 患 问 题 , 应紧急处理 ; 3 高空作业 ,必须遵守 现 行 行 业 标 准 《建 筑 施 工 高 处 作 业 安全技术规范 》 JGJ80 的有关规定 。 61 附录 犃 民用门窗的分类 、命名和标记 (规范性附录 ) 犃. 0. 1 分类和代号 犃. 0. 1. 1 用途 门 、窗按外围护结构用和内围护结构用 ,划分为以下两类 : 1 外门窗 ,代号为 W; 2 内门窗 ,代号为 N。 犃. 0. 1. 2 类型 门 、窗按主要性能划分的类型及代号见表 A. 0. 1. 2 表 A. 0. 1. 2 门、窗的主要性能类型及代号 普通型 隔声型 保温型 主要性能 PT GS BW 外 内 外 内 外 内 门窗 门窗 门窗 门窗 门窗 门窗 抗风压性能 ◎ - ◎ - ◎ - 水密性能 ◎ - ◎ - ◎ - 隔热 型 保温 隔热型 GR BWGR 外 外 门窗 门窗 耐火型 NH 外 门窗 ◎ ◎ ◎ ◎ ◎ ◎ 气密性能 ◎ ○ ◎ ◎ ◎ ◎ ◎ ◎ ◎ 隔声性能 - - ◎ ◎ ○ ○ ○ ○ ○ 保温性能 - - ○ ○ ◎ ◎ - ◎ ○ 隔热性能 - - ○ - - - ◎ ◎ ○ 耐火完整性 - - - - - - - - ◎ 注:“◎ ”为必选性能;“○ ”为可选性能;“- ”为不要求。 犃. 0. 1. 3 品种 门 、窗按开启形式划分的品种与代号分别见表 A. 0. 1. 3-1、 表 A. 0. 1. 3-2。 表 A. 0. 1. 3-1 门的开启形式品种与代号 开启类别 开启形式 代号 62 平开旋转类 推拉平移类 平开 平开 推拉 (合页) (地弹簧) P DHP T 折叠类 提升 推拉 推拉 下悬 折叠 平开 折叠 推拉 ST TX ZP ZT 表 A. 0. 1. 3-2 窗的开启形式品种与代号 开启 类别 平开旋转类 滑 开启 平开 轴 形式 (合页) 平 开 上 下 中 悬 悬 悬 代号 P 推拉平移类 滑 轴 上 悬 提 平 开 立 推 升 下 转 拉 推 拉 悬 平 开 推 拉 推 拉 提 下 拉 悬 折叠 类 折 叠 推 拉 HZPSX XX ZX HSXPX LZ T ST PT TX TL ZT 犃. 0. 1. 4 系列 以门 、窗框 在 洞 口 深 度 方 向 的 厚 度 构 造 尺 寸 ( C2 )划 分 ,并 以其数值表示 。 示例 :门 、窗框厚度构造 尺 寸 为 70mm 时 ,其 产 品 系 列 称 为 70 系列 。 注:1 门、窗框厚度构造尺寸以其与洞口墙体 连 接 侧 的 型 材 截 面 外 缘尺寸确定; 2 门、窗四周框架 的 厚 度 构 造 尺 寸 不 同 时,以 其 中 厚 度 构 造 尺 寸最大的数值确定。 犃. 0. 1. 5 规格 以门窗宽 、高构 造 尺 寸 ( B2 、A2 )的 千 、百 、十 位 数 字 前 后 顺 序排列的六位数字表示 ,无千位数字 时以 “ 0”表示 。 示例 1: 门窗的 B2 、 A2 分别为 1150mm 和 1450mm 时 ,其 规格代号为 115145; 示例 2: 门窗的 B2 、 A2 分别为 600mm 和 950mm 时 ,其规 格代号为 060095。 犃. 0. 2 命名和标记 犃. 0. 2. 1 命名方法 按门窗用途 (可省略 )、类 型 、系 列 、品 种 、产 品 基 本 名 称 (铝 合金门 ,代号 LM;铝合金窗 ,代号 LC)的顺序命名 。 犃. 0. 2. 2 标记方法 外门 、窗的 标 记 顺 序 为 :产 品 基 本 名 称 、标 准 编 号 、命 名 代 号 、规格代号 、主要性能符号及等级或指标 值 (抗 风 压 性 能 P3 - 63 水密性能 Δp- 气密性能 q1/q2 - 隔 声 性 能 〈 Rw +Ctr〉- 保 温 性 能 K- 隔热性能 SHGC- 耐火性能 )。 内门 、窗的 标 记 顺 序 为 :产 品 基 本 名 称 、标 准 编 号 、命 名 代 号 、规格代号 、主 要 性 能 符 号 及 等 级 或 指 标 值 (隔 声 性 能 〈 Rw + C〉- 保温性能 K)。 犃. 0. 2. 3 命名与标记示例 示例 1: 命名 ———(外墙用 )普通 型 50 系 列 滑 轴 平 开 铝 合 金窗 ,规格代号为 115145,抗 风 压 性 能 5 级 ,水 密 性 能 3 级 ,气 密性能 7 级 ,其标记为 : 铝合金窗 GB/T8478 WPT50HZPLC-115145( P35-ΔP3 -q17) 示 例 2: 命 名 ———(外 墙 用 )保 温 型 70 系 列 平 开 铝 合 金 门 ,规格代号为 085205,抗 风 压 性 能 6 级 ,水 密 性 能 5 级 ,气 密 性能 8 级 ,保温性能 K 值 2. 5,其标记为 : 铝合金门 GB/T8478 WBW70PLM-085205( P36-ΔP5- 5) q18-K2. 示例 3: 命名 ———(外墙用 )保温 隔 热 型 80 系 列 内 平 开 下 悬铝合金窗 ,规格代 号 为 145145,抗 风 压 性 能 5 级 ,水 密 性 能 4 级 ,气密性能 7 级 ,保温性能 K 值 2. 5,隔热性能 SHGC 值 0. 5, 其标记为 : 铝 合 金 窗 GB/T8478 WBWGR80PXLC-145145( P35- 5-SHGC0. 5) ΔP4-q17-K2. 示 例 4: 命 名 ———(外 墙 用 )耐 火 型 60 系 列 平 开 铝 合 金 窗 ,规格代号为 115115,抗 风 压 性 能 4 级 ,水 密 性 能 3 级 ,气 密 性能 6 级 ,其标记为 : 铝合金窗 GB/T8478NH60PLC-115115( P34-ΔP3-q16) 示例 5: 命 名 ———(内 墙 用 )隔 声 型 125 系 列 提 升 推 拉 铝 合金门 ,规格代号为 175205,隔声性能 〈 Rw +C〉 3 级 ,其标记为 : 铝合金门 GB/T8478NGS 125STLM-175205(〈 Rw +C〉 3) 示 例 6: 命 名 ———(内 墙 用 )保 温 型 80 系 列 推 拉 铝 合 金 64 窗 ,规格代号 175145,保温性能 K 值 2. 5,其标记为 : 铝合金窗 GB/T8478NBW80TLLC-175145( K2. 5) 65 附录 犅 典型标准化外窗物理性能表 表 B. 0. 1 铝合金窗物理性能 开启 形式 立面形式 框型材宽 尺寸系列 抗风压性 度( mm) (高 cm) 能(级) ( 2)( 7) 60 ( 12) 65 平开窗 60 ( 3)( 8) ( 13) 65 80/90 ( 1)( 4) 100/110 推拉窗 ( 6)( 9) 80/90 ( 11) ( 14) 100/110 气密性 水密性 能(级) 能(级) 120 5 6 4 150 4 6 4 120 6 6 4 150 5 6 4 150 5 6 4 180 4 6 4 150 6 6 4 180 5 6 4 120 4 6 3 150 3 6 3 120 5 6 3 150 4 6 3 150 4 6 3 180 3 6 3 150 5 6 3 180 4 6 3 注:1 带  号数据是指经技术改进后能达到的数据; 2 框型材宽度包括表中尺寸相近系列,如铝合金 60 包括 63。 表 B. 0. 2 塑料窗物理性能 开启 形式 立面 形式 ( 2) 平开窗 ( 7) ( 12) 66 抗风压性能(级) 框型材 尺寸 气密 水密 宽度 系列 衬钢 衬钢 衬钢 性能 性能 ( mm)(高 cm) 1. 5mm 2. 0mm 2. 5mm (级) (级) 60 65 120 3 4 5 6 4 150 - 3 4 6 4 120 4 5 6 6 4 150 3 4 5 6 4 续表 B. 0. 2 开启 形式 立面 形式 ( 3) 平开窗 ( 8) ( 13) ( 1) ( 4) 抗风压性能(级) 框型材 尺寸 气密 水密 宽度 系列 衬钢 衬钢 衬钢 性能 性能 ( mm)(高 cm) 1. 5mm 2. 0mm 2. 5mm (级) (级) 60 65 88/92 108 推拉窗 ( 6) 88/92 ( 9) ( 11) ( 14) 108 150 3 4 5 6 4 180 - 3 4 6 4 150 4 5 6 6 4 180 3 4 5 6 4 120 - 4 5 6 3 150 - 3 4 6 3 120 4 5 6 6 3 150 3 4 5 6 3 150 - 4 5 6 3 180 - 3 4 6 3 150 4 5 6 6 3 180 3 4 5 6 3 注:1 带  号数据是指经技术改进后能达到的数据; 2 框型材宽度包括表中尺寸相近系列,如塑料 92 包括 95。 表 B. 0. 3 铝木复合窗物理性能 开启 形式 立面 框型材宽度 尺寸系列 抗风压 气密性能 水密性能 ( (高 cm) 性能(级) (级) (级) 形式 mm) 60 平开窗 9. 53 65 90 推拉窗 12. 70 100 120 5 6 4 150 4 6 4 150 6 6 4 180 5 6 4 120 4 6 3 150 3 6 3 150 5 6 3 180 4 6 3 注:1 带  号数据是指经技术改进后能达到的数据; 2 框型材宽度包括表中尺寸相近系列,如铝木复合 60 包括 63。 67 附录 犆 典型外窗热工性能与配置 典型外窗配置 整窗传 热系数 型 材 玻 KW 值 型材 隔热 型材传 条 热系数 要求 宽度 Kf 值 (W/m2·K)系列 ( mm)(W/m2·K) 2. 4 2. 2 2. 0 1. 8 1. 7 68 规 格 璃 LOW 中空 玻璃传 玻璃 热系数 -E 间隔条 层 膜 Kg 值 类型 气体 (W/m2·K) 类型 6 0 1 8. 6 3. 2 系列 5Low-E+ 1 2A+5 单银 空气 1. 7 7 铝合金 6 0 1 8. 6 3. 2 系列 5Low-E+ 1 2Ar+5 单银 6 5 2 4 系列 2. 5 5Low-E+ 2A+5 1 双银 空气 1. 6 9 铝合金 6 5 2 4 系列 2. 5 5Low-E+ 1 2Ar+5 单银 7 5 3 4 系列 1. 8 5Low-E+ 1 2A+5 双银 空气 1. 6 9 铝合金 6 5 2 4 系列 2. 5 7 5 3 4 系列 1. 8 5Low-E+ 1 2Ar+5 双银 8 0% 氩气 1. 4 5 铝合金 8 0 3 9 系列 1. 6 5Low-E+ 1 2Ar+5 单银 8 0% 氩气 1. 5 5 暖边 6 5 2 4 系列 2. 5 5Low-E+ 双银 空气 1. 2 3 1 2A+5+1 2A+5 暖边 7 5 3 4 系列 1. 8 5Low-E+9A+ 双银 空气 1. 4 1 6+9A+5 暖边 8 0 3 9 系列 1. 6 8 0% 氩气 8 0% 氩气 1. 5 5 1. 5 5 5Low-E+ 单银 空气 1. 2 8 1 2A+5+1 2A+5 5+1 2Ar+ 5Low-E 双银 8 0% 氩气 1. 4 5 暖边 暖边 暖边 暖边 续附录 C 典型外窗配置 整窗传 热系数 型 材 玻 KW 值 型材 隔热 型材传 条 热系数 要求 宽度 Kf 值 (W/m2·K)系列 ( mm)(W/m2·K) 6 5 2 4 系列 1. 5 7 5 3 4 系列 8 0 3 9 系列 规 格 璃 LOW 中空 玻璃传 玻璃 热系数 -E 层 间隔条 膜 Kg 值 2 类型 气体 (W/m ·K) 类型 5Low-E+ 1 2A+5Low-E 双银 空气 0. 9 5 +1 2A+5 8 0% 5Low-E+1 2Ar 单银 1. 8 1. 1 0 氩气 +6+1 2Ar+5 2. 5 1. 6 5Low-E+9Ar 8 0% 双银 氩气 +5+9Ar+5 1. 1 9 暖边 暖边 暖边 注:1 本 表 依 据 现 行 标 准《建 筑 门 窗 玻 璃 幕 墙 热 工 计 算 规 程》 JG/T , 5 1 按窗框面积占整窗 2 1 5% 的 1 5 0 0mm×1 5 0 0mm 标 准 窗 计 算 得到; 当门窗构造及开启形式变化时,热 2 以上系统为典型内平开系统, 工配置结果将变化; 3 以上整窗 Kw 值按框面积占整窗面积比为 2 5% 的标准窗来配置 的, 当框面积占整窗比产生变动时, 整窗 Kw 值将变化; 玻璃 Kg值可参照本。 4 中空玻璃中的原片厚度为 6mm 时, 69 附录 犇 隐蔽工程、 检验批、 分项工程 质量验收记录 表 D. 0. 1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隐蔽工程项目 专业工长 编号: 施工单位 施工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图名称及编号 隐蔽内容 施工单位自查结论 专业工长: 年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施工单位 自查记录 质量要求 监理单位 验收意见 质量检查员: 月 日 年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注:隐蔽工程图像资料放入记录的附页。 70 月 月 日 表 D. 0. 2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 名称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验批容量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人 检验批部位 施工依据 验收项目 验收依据 设计要求及 最小/实际 规范规定 抽样数量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1 2 主3 控 4 项 目5 6 1 一2 般 3 项 目4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人: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71 表 D. 0. 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编号: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数量 检验批数量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 负责人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分包内容 序 号 检验批 检验批 部位/区段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监理单位验收结果 容量 施工单位 检查结果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监理单位 验收结论 72 附录 犈 穿条式隔热型材有效 惯性矩计算方法 犈. 0. 1 隔热型材等效惯性矩应 按 相 同 合 金 牌 号 、状 态 、隔 热 材 料的计算 。 犈. 0. 2 穿条式隔热型材挠度计 算 应 按 铝 合 金 型 材 和 隔 热 条 弹 性组合后的等效惯性矩 。 犈. 0. 3 穿条式 隔 热 型 材 的 等 效 惯 性 矩 计 算 参 数 见 下 图 (图 附 录E. 0. 3)。 附录 E. 0. 3 穿条式隔热型材截面 犃1——— 铝型材 1 区截面积 ( mm2); 犃2——— 铝型材 2 区截面积 ( mm2); 犛1 ——— 铝型材 1 区形心 ; 犛2 ——— 铝型材 2 区形心 ; 犛 ——— 隔热型材形心 ; 犐1 ———1 区型材惯性矩 ( mm4); 犐2 ———2 区型材惯性矩 ( mm4); mm); α1 ———1 区形心到隔热型材形心距离 ( mm)。 α2 ———2 区形心到隔热型材形心距离 ( 犈. 0. 4 穿条式隔热型材的等效惯性矩犐ef计算 : 犐s( 1-狏) 犐ef= 1-狏β ( E. 0. 4-1) 73 式中 : 犐s ——— 刚性惯性矩计算 : 犐s=犐1 +犐2 +犃1α12 +犃2α22 狏 ——— 作用参数计算 : ( 犃1α12 +犃2α22) 狏= 犐s β ——— 组合参数计算 : ( E. 0. 4-2) ( E. 0. 4-3) 2 λ β=π2 +λ2 λ ——— 几何形状参数计算 : ( E. 0. 4-4) 犮1犪2犔2 2 ( E. 0. 4-5) λ =( )( 犈犐s 狏 1-狏) 犔 ——— 隔热型材的承载间距 ,单位为毫米 ( mm); mm); α ———1 区形心与 2 区形心间距 ,单位为毫米 ( 犈 ——— 铝合金的弹性模量 ,单位为牛顿每平方毫米 ( N/mm2); 犮1 ——— 组合 弹 性 值 ,是 在 纵 向 抗 剪 试 验 中 负 荷 - 位 移 曲 线的弹性变形 范 围 内 的 纵 向 剪 切 力 增 量 Δ犉 与 相 对应的两 侧 铝 合 金 型 材 出 现 的 相 对 位 移 增 量 Δδ 和试样长度犾 成积的比值 : Δ犉 ( 犮1 = · E. 0. 4-6) Δδ 犾 式中 : ΔF——— 负荷 - 位移曲线上弹性变形 范 围 内 的 纵 向 剪 切 力 增量 ,单位为牛顿 ( N); Δδ——— 负荷 - 位移曲线上弹性变形 范 围 内 的 纵 向 剪 切 力 增量相对应 的 两 侧 铝 合 金 型 材 的 位 移 增 量 ,单 位 为毫米 ( mm); 犾 ——— 试样长度 ,单位为毫米 ( mm)。 74 附录 犉 隔热条性能及槽口尺寸 犉. 0. 1 隔热条性能要求应符合表 F. 0. 1 的规定 。 表 F. 0. 1 聚酰胺隔热条的性能要求 项 密 目 要 求 1. 30±0. 05g/cm3 度 DSC 熔融峰温 ≥255℃ 轴钉应力开裂试验结果 孔口无裂纹 邵氏硬度(HD ) 80±5 低温无缺口冲击强度(-30℃±2℃ ) /m2 ≥50kJ 室温纵向抗拉特征值( 23℃±2℃ ) ≥90MPa 室温纵向拉伸断裂伸长率 ≥3% 室温纵向拉伸弹性模量 ≥4500MPa 室温横向 I型(截面高度 <20mm) ≥90MPa 抗拉特征值 I型(截面高度 ≥20mm) ≥80MPa ( 23℃±2℃ ) 非 I型 ≥25MPa 高温横向 I型(截面高度 <20mm) ≥55MPa 抗拉特征值 I型(截面高度 ≥20mm) ≥45MPa ( 90℃±2℃ ) 非 I型 ≥20MPa 低温横向 I型(截面高度 <20mm) ≥90MPa 抗拉特征值 I型(截面高度 ≥20mm) (-30℃±2℃ ) 非 I型 ≥80MPa 耐水试验 结 果 热老化 试验结果 导热系数典型值 ≥25MPa I型(截面高度 <20mm) 横向抗拉特征值 ≥85MPa I型(截面高度 ≥20mm) 横向抗拉特征值 ≥75MPa 非 I型a 横向抗拉特征值 ≥22MPa I型(截面高度 <20mm) 横向抗拉特征值 ≥60MPa I型(截面高度 ≥20mm) 横向抗拉特征值 ≥55MPa 非 I型 横向抗拉特征值 ≥20MPa 热流计法 0. 3W/( m. k) 线膨胀系数典型值 2. 3×10-5K-1 ~ 3. 5×10-5K-1 75 犉. 0. 2 穿条式隔热铝合金型材用隔热条宜采用标准头部尺 寸 ,标准头部尺寸见图 F. 0. 2-1,与 隔 热 条 配 合 的 铝 槽 口 应 选 用标准槽口 ,标准槽口图见图 F. 0. 2-2。 : 图 F. 0. 2-1 标准隔热条头部尺寸 图 F. 0. 2-2 标准隔热条头部尺寸 76 附录 犌 聚氨酯隔热胶性能指标 犌. 0. 1 聚氨酯隔热胶性能应满足表 G. 0. 1 要求 。 表 G. 0. 1 聚氨酯隔热胶性能指标 项 目 手动凝固时间 外观质量 密 要 I级隔热胶 求 I I级隔热胶 ≤38s ≤21s 光滑、色泽均匀、无杂质。 149g/cm3 ≥1. 度 负荷变形温度( 0. 455MPa) ≥60℃ ≥80℃ 室温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m ≥75J /m ≥80J 低温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30℃ ) /m ≥ 60J /m ≥65J 邵氏硬度(HD ) ≥ 65 室温抗拉强度 ≥30 MPa ≥34 MPa 室温断裂伸长率 ≥25% ≥20% 低温抗拉强度(-30℃ ) ≥45 MPa ≥50 MPa 高温抗拉强度( 70℃ ) ≥18 MPa ≥22 MPa ≥24 MPa ≥30 MPa /m ≥70J /m ≥75J 耐紫外线老化 室温抗拉强度 性能( 200h)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 导热系数 热线法 0. 12~0. 14 W/( m·K) 参考值 热流计法 0. 21 W/( m·K) 线性膨胀系数典参考值 ( 1. 0×10-4 ~1. 1×10-4 )℃1 固化放热温度参考值 120℃~150℃ 77 附录 犎 常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 犎. 0. 1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H. 0. 1 的规定采用 。 表 H. 0. 1 铝合金型材的强度设计值犳a( N/mm2 ) 强度设计值 犳a 铝合金牌号 状态 壁厚 T4 所有 85. 5 49. 6 133. 0 T6 所有 190. 5 110. 5 199. 0 T5 所有 85. 5 49. 6 120. 0 T6 所有 140. 0 81. 2 161. 0 T5 ≤10 124. 4 72. 2 150. 0 T6 ≤10 147. 7 85. 7 172. 0 6061 6063 6063A 抗拉、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局部承压强度 犎. 0. 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H. 0. 2 的规定采用 。 表 H. 0. 2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犳s( N/mm2 ) 钢材牌号 Q235 Q345 厚度或直径 d( mm) 抗拉、抗压、 抗剪强度 端面承压强度 抗弯强度 d≤16 215 125 16<d≤40 205 120 d≤16 310 180 16<d≤35 295 170 325 400 注:表中厚度是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是指截面中 较厚板件的厚度。 犎. 0. 3 玻璃的强度设计值应按表 H. 0. 3 的规定采用 。 表 H. 0. 3 玻璃的强度设计值( N/mm2 ) 种 类 平板玻璃 78 厚度( mm) 大 面 端 面 边缘强度 5~12 28. 0 20. 0 22. 0 15~19 24. 0 17. 0 19. 0 ≥20 20. 0 14. 0 16. 0 续表 H. 0. 3 种 厚度( mm) 类 钢化玻璃 大 面 端 面 边缘强度 5~12 84. 0 59. 0 67. 0 15~19 72. 0 51. 0 58. 0 ≥20 59. 0 42. 0 47. 0 ` 注:1 夹层玻璃和中空 玻 璃 的 强 度 设 计 值 可 按 所 采 用 的 玻 璃 类 型 确定; 2 当钢化玻璃的 强 度 标 准 值 达 不 到 平 板 玻 璃 强 度 标 准 值 的 3 倍时,表中数值应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3 半 钢 化 玻 璃 强 度 设 计 值 可 取 平 板 玻 璃 强 度 设 计 值 的 2 倍。 当半钢化玻璃的 强 度 标 准 值 达 不 到 平 板 玻 璃 强 度 标 准 值 的 2 倍时,其设计值应根据实测结果予以调整; 4 端面指玻璃切割 后 的 断 面,其 宽 度 为 玻 璃 厚 度;边 缘 指 玻 璃 大面上与端面边缘 1 倍玻璃厚度范围内的区域。 犎. 0. 4 不锈钢螺栓 、螺钉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 H. 0. 4 采用 : 表 H. 0. 4 不锈钢螺栓、螺钉的强度设计值( N/mm2 ) 类别 组别 ( A) A1、 A2、 A3、 A4、 A5 奥氏体 C1 ( C) 马氏体 C3 C4 ( F) 铁素体 F1 抗拉强度 犳t 抗剪强度 犳v 性能等级 σb 50 500 230 175 70 700 320 245 80 800 370 280 50 500 230 175 70 700 320 245 110 1100 510 385 80 800 370 280 50 500 230 175 70 700 320 245 45 450 210 160 60 600 275 210 79 犎. 0. 5 各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可按表 H. 0. 5 的规定采用 。 表 H. 0. 5 材料的弹性模量 犈( N/mm2 ) 材 料 E 玻 璃 0. 72×105 铝合金 0. 70×105 钢、不锈钢 2. 06×105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0. 022×105 犎. 0. 6 各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可按表 H. 0. 6 的规定采用 。 表 H. 0. 6 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α( 1/℃ ) 材 料 α 玻 璃 1. 00×10-5 铝合金 2. 35×10-5 钢 1. 20×10-5 材 不锈钢材 1. 80×10-5 混凝土 1. 00×10-5 砖 0. 50×10-5 混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6~8×10-5 犎. 0. 7 外窗材料 的 重 力 密 度 标 准 值 可 按 表 H. 0. 7的规定采 用。 表 H. 0. 7 材料的重力密度标准值 γg( kN/m3 ) 材 料 γg 普通玻璃、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 25. 6 夹丝玻璃 26. 5 钢 材 78. 5 铝合金 28. 0 犎. 0. 8 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 U)型 材 性 能 可 按 表 。 H. 0. 8规定采用 80 表 H. 0. 8 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型材性能 序号 项 目 指 标 1 型材基材的密度, kg/m3 ≤ 1530 2 拉伸屈服强度,MPa ≥ 37 3 断裂伸长率,% ≥ 100 4 弯曲弹性模量,MPa ≥ 2200 5 维卡软化点,℃ ≥ 78 6 型材 无气泡、裂痕、麻点 覆膜型材 膜层之间、膜层与基材之间 不应产生分离 共挤型材 共挤层与基材之间 不应产生分离 涂装型材 涂装层不应起皮 加热后状态 7 主型材加热后尺寸变化率,% ≤ 8 9 低温落锤 冲击 6000h 老化后 2. 0 非装饰可视面破裂 个数 ≤ 装饰可视面 1 装饰层与基材不分离 简支梁冲击强度 保留率,% ≥ 70, 装饰型材的装饰层与基材 不应出现分离 颜色变化,△E≤ △b≤ 5 3 81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 了 便 于 在 执 行 本 规 程 条 文 时 区 别 对 待 ,对 要 求 严 格 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 1) 表示很严格 ,非这样做不可的 : 正面词采用 “必须 ”;反面词采用 “严禁 ”; 2) 表示严格 ,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 正面词采用 “应 ”;反面词采用 “不应 ”或 “不得 ”;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首选应这样做的 : 正面词采用 “宜 ”;反面词采用 “不宜 ”; 4) 表示有选择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 “可 ”。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 它 有 关 标 准 执 行 的 写 法 为 :“应 符 合 …… 的规定 ”或 “应按 …… 执行 ”。 82 引用标准名录 1 《平板玻璃 》 GB11614 2 《塑料门窗用密封条 》 GB12002 3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 1 部分 :防火玻璃 》 GB15763. 1 《 : 》 4 建筑安全玻璃 第 3 部分 夹层玻璃 GB15763. 3 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 GB16776 《 、 、 紧固件 螺栓 螺钉 螺柱和螺母 通用技术条件 》 6 GB16938 7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 GB18580 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9 《钢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7 10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 GB50057 11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 GB50118 1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10 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GB50300 1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411 15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GB50601 16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 GB/T191 17 《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 GB/T716 18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 、太阳光直接透 射 比 、太 阳 能 总透射比 、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 GB/T2680 19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 、螺钉和螺柱 》 GB/T3098. 1 20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1 部分 :基材 》 GB/T5237. 1 21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2 部分 :阳极氧化型材 》 GB/T5237. 2 83 22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3 部分 :电泳涂漆型材 》 GB/T5237. 3 23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4 部分 :喷粉型材 》 GB/T5237. 4 2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 5 部分 :喷漆型材 》 GB/T5237. 5 25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 6 部分 :隔热型材 》 GB/T5237. 6 26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 GB/T5824 27 《建 筑 外 门 窗 气 密 、水 密 、抗 风 压 性 能 分 级 及 检 测 方 法》 GB/T7106 28 《铝合金门窗 》 GB/T8478 29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 GB/T8484 30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 GB/T8485 31 《门 、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 ( PVC-U)型材 》 GB/T8814 32 《建筑门窗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 GB/T9158 33 《 3A 分子筛 》 GB/T10504 34 《中空玻璃 》 GB/T11944 35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 GB/T11976 36 《标牌 》 GB/T13306 37 《金属覆 盖 层 钢 铁 制 件 热 浸 镀 锌 层 技 术 要 求 及 试 验 方法 》 GB/T13912 38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 GB/T14436 39 《硅酮建筑密封胶 》 GB/T14683 40 《建筑用安全玻璃 第 2 部分 :钢化玻璃 》 GB/T15763. 2 41 《镀膜玻璃 第 1 部分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 》 GB/T18915. 1 42 《镀膜玻璃 第 2 部分 :低辐射镀膜玻璃 》 GB/T18915. 2 84 43 《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 第 1 部分 :聚酰氨型材 》 GB/T23615. 1 44 《铝合金建筑 型 材 用 隔 热 材 料 第 2 部 分 :聚 氨 酯 隔 热 胶》 GB/T23615. 2 45 《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木器涂料 》 GB/T23999 46 《建筑门窗 、幕墙用密封胶条 》 GB/T24498 47 《建筑用塑料门 》 GB/T28886 48 《建筑用塑料窗 》 GB/T28887 49 《木门窗 》 GB/T29498 50 《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 1 部分 :铝木复合门窗 》 GB/T29734. 1 51 《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 2 分 :铝塑复合门窗 》 GB/T29734. 2 52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胶 》 GB/T29755 53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协调要求 》 GB/T30591 54 《建筑幕墙 、门窗通用技术条件 》 GB/T31433 5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GB/T50033 56 《聚硫建筑密封膏 》 JC483 57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 》 JC/T485 58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技术条件 》 JC/T635 59 《中空玻璃用丁基热熔密封胶 》 JC/T914 60 《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 》 JC936 61 《门 、窗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拉挤中空型材 》 JC/T941 62 《中空玻璃用干燥剂 》 JC/T2072 6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JGJ80 64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 JGJ102 《 》 65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 66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 JG175 《 67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 》 JGJ214 68 《塑料门窗设计及组装技术规程 》 JGJ362 85 69 《聚氯乙烯 ( PVC)门窗增强型钢 》 JG/T131 70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 JG/T151 71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 JG/T174 72 《建筑外窗气密 、水密 、抗风压性能现场检测方法 》 JG/T211 73 《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 》 JG/T212 《 》 / 74 建筑门窗复合密封条 JG T386 75 《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 JG/T500 86 安徽省地方标准 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 犇犅34 /犜1589-2020 条 文 说 明 87 修订说明 《民用建筑外 门 窗 工 程 技 术 标 准 》( DB34/T1589-2020), 经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年 6 月 22 日公告以第 2 号公告 批准发布 。 本标准是在 《建 筑 节 能 门 窗 应 用 技 术 规 程 》( DB34/T1589 -201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 1.增加了建筑标准化门窗的内容 。 2.增加了标准化附框的材料要求和安装方法 。 3.增加了木窗 、铝木 、塑木复合窗用木材等门窗 用 材 料 “有 害物质限量 ”,以及主型材 “传热系数 ”等相关内容 。 4.增 加 了 外 门 窗 基 本 规 定 、制 作 技 术 要 求 、安 装 、检 测 、使 用 、维护与保养章节内容 。 5.附录部分增加 了 民 用 门 窗 的 分 类 、命 名 和 标 记 ,典 型 标 准化外窗物理 性 能 表 ,典 型 外 窗 热 工 性 能 与 配 置 ,穿 条 式 隔 热 型材有效惯性 矩 计 算 方 法 ,隔 热 条 性 能 及 槽 口 尺 寸 ,聚 氨 酯 隔 热胶性能指标 ,常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等内容 。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 ,编 制 组 组 织 对 安 徽 新 视 野 门 窗 幕 墙 工 程有限公司 、合 肥 海 耀 门 窗 有 限 公 司 、泰 诺 风 保 泰 (苏 州 )隔 热 材料有限公司 、安徽嘉伟新 材 料 科 技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等 企 业 的 门 窗新产品研发 、生产加工及 原 材 料 加 工 情 况 进 行 了 锡 类 的 调 查 研究 ,总结了安徽省工程建 设 民 用 建 筑 外 门 窗 工 程 领 域 的 实 践 经验 ,同时参考 了 《建 筑 外 门 窗 气 密 、水 密 、抗 风 压 分 析 与 检 测 /T 方法 》 GB/T7106、《建 筑 门 窗 玻 璃 幕 墙 热 工 计 算 规 程 》 JGJ 151 等多部有关的 国 际 标 准 和 国 内 先 进 标 准 ,通 过 开 展 大 量 的 门窗四性试验取得了标准化外窗传热系数等相关技术指标 。 为便于 广 大 设 计 、施 工 、科 研 、学 校 等 单 位 有 关 人 员 在 使 用 标准时能正确 理 解 和 执 行 条 文 规 定 ,《民 用 建 筑 外 门 窗 工 程 技 88 术标准 》编制 组 按 章 、节 、条 顺 序 编 制 了 本 标 准 的 条 文 说 明 ,对 条文规定的目的 、依据以及 执 行 中 需 注 意 的 有 关 事 项 进 行 了 说 明 。 但是 ,本条文 说 明 不 具 备 与 标 准 正 文 同 等 的 法 律 效 力 ,仅 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 89 目 次 2 术语和符号 ………………………………………………… 92 2. 1 术 语 ……………………………………………………………… 92 4 门窗性能要求 ……………………………………………… 93 5 材 料 ……………………………………………………… 95 5. 1 型 材 ……………………………………………………………… 95 5. 3 五金件 ……………………………………………………………… 95 5. 5 隔热材料 …………………………………………………………… 95 6 设 计 ……………………………………………………… 97 6. 1 一般规定 …………………………………………………………… 97 6. 2 建筑设计 …………………………………………………………… 97 6. 3 结构设计 …………………………………………………………… 98 6. 10 安全性 ……………………………………………………………… 98 7 制作技术要求 ……………………………………………… 99 7. 1 一般规定 …………………………………………………………… 99 7. 4 门窗组装 …………………………………………………………… 99 7. 5 门窗扇及五金件安装 ……………………………………………… 99 7. 6 玻璃安装 …………………………………………………………… 100 7.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100 8 安装与施工 ……………………………………………… 101 8. 2 施工准备 …………………………………………………………… 101 8. 3 施工工艺 …………………………………………………………… 101 8. 4 施工质量控制 ……………………………………………………… 101 8. 5 成品保护和清理要求 ……………………………………………… 102 9 检 测 …………………………………………………… 103 9. 1 一般规定 …………………………………………………………… 103 90 10 工程验收 ………………………………………………… 104 10. 1 一般规定 ………………………………………………………… 104 10. 2 主控项目 ………………………………………………………… 105 10. 3 一般项目 ………………………………………………………… 105 11 使用 、维护与保养 ……………………………………… 107 11. 1 一般规定 ………………………………………………………… 107 11. 3 维修与维护 …………………………………………… 107 91 2 术语和符号 2. 1 术 语 2. 1. 2 参照 《建筑门窗术语 》 GB/T5823。 2. 1. 7 参照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 》 JGJ214。 2. 1. 8 参照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 》 JGJ214。 2. 1. 10 暖边间隔条以低 热 导 率 材 料 加 工 而 成 ,用 于 减 少 中 空 玻璃周边部位热量流失 ,起 到 降 低 外 窗 传 热 系 数 和 减 少 冬 季 室 内侧表面结露现象的作用 。 暖边间隔条通过如下公式 来 判 定 ,其 中 d 为 间 隔 条 导 热 路 径的材料壁厚 , λ 为材料导热系数 。 犱λ)≤0. 007( 犠/犓) ∑( 以 某 间 隔 条 为 例 (见 下 图 2. 1. 11), d1 为 聚 丙 烯 ,壁 厚 为 0. 877mm,导热系数为 0. 193W/( m·K); d2 也为聚丙烯 ,壁厚为 0. 6mm; d3 为不锈钢 ,壁厚为 0. 1mm,导热系数为 15W/( m·K)。 图 2. 1. 11 某间隔条案例 dλ)=d1λ1 + d2λ2 + d3λ3 ∑ ( = 0. 877×10-3 ×0. 193+0. 6×10-3 ×0. 193+ 0. 1×10-3 ×15 = 0. 001785(W/K)≤0. 007(W/K) 因此 ,判断此间隔条为暖边间隔条 。 92 4 门窗性能要求 4. 0. 1 本条主要要求不同 品 种 门 窗 产 品 应 符 合 相 应 产 品 标 准 的相关要求 。 4. 0. 2 提高外窗的气密 性 ,可 以 有 效 减 少 室 内 外 空 气 对 流 ,减 少因其引起的 热 量 传 递 ,从 而 降 低 整 窗 传 热 系 数 ,提 高 外 窗 的 节能性能 。 本条参照现行国 家 标 准 、地 方 标 准 《建 筑 幕 墙 、门 窗 通用技 术 条 件 》GB/T 31433、《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GB 50189、《安徽省 居 住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DB34/1466、《安 徽 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标 准 》 DB34/1467 相 关 规 定 ,并 适 当 提 高 等 级 (提高门窗节能水平 )从而获得该技术指标 。 4. 0. 3 外门 窗 水 密 性 能 参 照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铝 合 金 门 窗 工 程 技术规范 》JGJ2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 计算 。 同时 考虑到我省为年平均降水 量 约 为 1000mm 的 内 陆 省 份 ,适 当 调 整等级从而获得该技术指标 。 4. 0. 4 垂直于建 筑 物 表 面 的 风 荷 载 标 准 值 wk 参 照 现 行 国 家 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GB50009 进行计算 ,并选取外窗的抗 风压性能指标值 犘3 不 小 于 狑k 值 时 所 对 应 的 抗 风 压 等 级 作 为 本技术指标 。 4. 0. 5 本 条 参 照 现 行 国 家 、地 方 标 准 《民 用 建 筑 热 工 设 计 规 范》 GB50176、《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 GB50189、《安 徽 省 居 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DB34/1466、《安 徽 省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准 》 DB34/1467 中相关内容 ,并综合考虑窗墙面积比 、气 候 条 件兼顾建筑用途 、地区经 济 技 术 条 件 确 定 该 技 术 指 标 。 外 门 窗 传热系数 K 应不大于 2. 4W/( m2 ·K)。 4. 0. 6 本条 参 照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民 用 建 筑 隔 声 设 计 规 范 》GB 50118 的相关内容编制 。 4. 0. 7 本条 参 照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外 窗 采 光 性 能 分 级 及 检 93 测方法 》GB/T11976 附录 A、《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GB50033 、 《铝合金门窗 》 GB/T8478 相关内容 ,综合确定该技术指标 。 4. 0. 8 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 准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 GB50016 制定 。 4. 0. 9 外门窗启闭力 参 照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用 塑 料 窗 》 GB/ T28887、《铝合金门窗 》 GB/T8478 等 相 关 标 准 规 定 执 行 。《住 宅性能评定技 术 标 准 》 GB/T50362 第 8 章 及 附 录 E 对 门 窗 的 耐久性划 分 为 3 个 等 级 :门 窗 的 设 计 使 用 年 限 不 低 于 20 年 、 25 年、 30 年 。 外窗在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同时 还 应 符 合 设 计 规 定 的 耐久性要求 。 94 5 材 料 5. 1 型 材 5. 1. 2 3 参照现行国家标 准 《门 、窗 用 未 增 塑 聚 氯 乙 烯 ( PVC ) 》 / 。 型材 GB T8814 -U 5. 3 五金件 5. 3. 1 五金件和连接件 的 承 载 力 ,一 般 是 在 实 验 室 的 条 件 下 , 通过实验得 到 的 静 力 作 用 下 的 值 。 该 实 验 没 有 考 虑 这 些 配 件 在工程实际使用过程中 ,可 能 受 到 的 风 荷 载 、地 震 荷 载 、撞 击 力 等 。 如果考虑到这些力的 作 用 ,那 么 五 金 件 和 连 接 件 的 实 际 承 载能力会有所降低 。 所以 ,本规程增加了一个 安 全 系 数 k,旨 在 提高五金件 和 连 接 件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的 安 全 性 。 该 值 的 取 值 范 围为 1. 2~1. 4,根据使用环境的恶劣程度确定 。 5. 3. 5 本 规 程 对 外 窗 的 反 复 启 闭 性 能 的 要 求 ,与 其 他 标 准 的 要求保持了一致 ,不少于 1 万次 ,即每天启闭 3 次 ,使用 10 年计 算出来的 。 随着生产水平 及 技 术 的 提 高 ,实 际 上 有 不 少 五 金 可 以满足更多次的反复启 闭 性 能 。 对 于 启 闭 更 频 繁 ,或 者 希 望 能 有更长的使用 年 限 的 外 窗 ,可 以 要 求 更 高 的 反 复 启 闭 性 能 ,一 般不超过 2. 5 万次 。 5. 5 隔热材料 5. 5. 1 隔 热 条 在 门 窗 中 除 了 起 隔 热 作 用 ,也 是 荷 载 传 递 的 结 构件 ,因此对其材料的选用非常关键 。PA66GF25(聚酰胺 66+ 25% 玻璃纤维 )新 料 具 有 机 械 强 度 高 、耐 高 温 、耐 腐 蚀 、线 膨 胀 系数与铝接近等特点 ,是隔热条 材 料 的 最 佳 选 择 。PVC 等 材 料 的热膨胀系数比铝型材高 ,在 高 温 和 机 械 荷 载 下 会 产 生 较 大 的 95 蠕变 ,导致型材变形 ,同时 强 度 和 耐 老 化 性 能 也 很 差 ,不 适 合 应 用在门窗的结构件上 。 5. 5. 2 浇 注 式 标 准 槽 口 示 意 图 如 图 5. 5. 2 所 示 ,尺 寸 见 表 5. 5. 2。 图 5. 5. 2 注型材槽口示意图 表 5. 5. 2 浇注型材槽口典型尺寸 槽口 型号 A mm B mm C mm D mm E mm F mm AA 5. 18 6. 86 2. 79 1. 02 10. 77 4. 83 面积 mm2 体积 mm3/m 71. 0 71000. 0 BB 6. 35 7. 14 4. 06 1. 14 14. 48 4. 85 100. 7 100700. 0 0 CC 6. 35 7. 92 4. 78 1. 27 15. 90 5. 38 123. 3 123300. DD 7. 92 8. 89 5. 49 1. 57 18. 90 5. 74 165. 9 165900. 0 EE 9. 0 53 9. 53 5. 74 1. 57 21. 01 6. 38 199. 4 199400. FF 11. 10 11. 10 6. 68 1. 85 24. 49 7. 39 279. 35 279350. 0 GG 11. 54 11. 54 6. 93 1. 91 25. 40 7. 67 299. 35 299350. 0 HH 12. 70 9. 53 5. 74 1. 57 24. 18 6. 35 240. 00 240000. 0 0 I I 12. 70 12. 70 7. 65 2. 11 28. 00 8. 48 364. 51 364510. J J 19. 05 19. 05 11. 48 3. 18 41. 99 12. 70 820. 64 820640. 0 0 KK 25. 40 25. 40 15. 29 4. 24 56. 00 16. 941458. 711458710. 96 6 设 计 6. 1 一般规定 6. 1. 1 在正常使用条 件 下 外 窗 应 有 良 好 的 工 作 性 能 。 外 窗 应 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不 发 生 坠 落 、玻 璃 自 曝 等 安 全 事 件 。 设 计 应从耐久性 、安全性 、适用性等方面考虑外窗性能要求 。 6. 1. 3 外窗系统设计时 应 考 虑 型 材 腔 体 、密 封 材 料 、玻 璃 的 选 型等对隔声的影响 ,避免吻 合 谷 、耦 合 共 振 、驻 波 共 振 等 现 象 的 出现 ;可采用 多 层 外 窗 的 设 计 。 单 层 玻 璃 的 隔 声 效 果 有 限 ,中 空玻璃隔声效果较好 ,而 夹 层 中 空 玻 璃 则 更 好 。 外 窗 系 统 构 造 密封严实 ,能 提 高 气 密 性 能 、保 温 性 能 和 空 气 声 隔 声 性 能 。 如 平开窗系统一般优于推拉窗 ,多 腔 体 的 窗 系 统 一 般 优 于 单 腔 体 等等 ;在外窗系统的空腔内填充隔声材料 ,也可提升隔声性能 。 6. 1. 6 遮 阳 的 设 计 宜 与 窗 做 一 体 化 设 计。 一 体 化 设 计 的 产 品 ,可以避免后 加 装 的 遮 阳 对 原 来 窗 的 性 能 、外 观 等 造 成 不 利 影响 ,可以与原 窗 连 接 更 加 牢 固 ,可 以 在 最 初 设 计 的 时 候 就 综 合考虑 外 窗 的 隔 热 性 能 、保 温 性 能 、玻 璃 的 选 配 ,等 等 。 同 时 也 可使窗的尺寸更紧凑 、美观 。 6. 1. 7 外窗的标准化 是 发 展 所 趋 。 采 用 模 数 尺 寸 可 使 未 来 产 品的外窗选择更方便 。 6. 2 建筑设计 6. 2. 7 3 随着技术发展 ,对 于 工 程 采 用 系 统 门 窗 或 其 它 门 窗 时 ,在开启方式或框和扇超 出 本 规 定 的 超 高 超 宽 超 大 的 设 计 方 案 ,在方案设计 时 ,应 附 相 关 门 窗 各 项 技 术 参 数 、检 测 报 告 ,并 符合标准化门窗性能 、技术 指 标 和 整 个 建 筑 工 程 各 项 指 标 要 求 以及安全要求 。 97 6. 2. 8 外 窗 传 统 的 安 装 是 湿 法 安 装 ,它 是 将 外 窗 框 直 接 通 过 某种连接方式与墙体连接 ,然 后 再 进 行 土 建 抹 灰 收 口 的 一 种 安 装方法 ,从 而 造 成 雨 水 渗 漏 、外 窗 框 变 形 、污 染 、损 坏 ,产 品 质 量 无法保 证 。 标 准 化 外 窗 是 对 组 成 外 窗 的 型 材 、玻 璃 、五 金 件 、密 封件 、配套件等进行优化设 计 、定 型 并 达 到 最 佳 性 能 ,对 外 窗 的 规格尺寸实施 标 准 化 ,并 工 厂 生 产 制 作 ,且 各 项 性 能 不 低 于 标 准规范和工程 设 计 要 求 的 成 品 窗 ,其 具 有 质 量 稳 定 、维 护 便 利 等特点 。 6. 3 结构设计 6. 3. 3 外门 窗 主 要 受 力 杆 件 的 计 算 参 照 《铝 合 金 门 窗 工 程 技 术规范 》 JGJ214 和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 规 程 》 JGJ103 的 相 关 规 定。 6. 3. 11 锁点 、锁 座 的 配 合 ,一 般 要 求 精 度 很 高 ,需 要 窗 扇 、框 等有很高的尺寸精度 ,需要 五 金 件 安 装 到 位 ,调 整 到 位 ,才 能 保 证锁点与锁座能有正确 的 、足 够 的 搭 接 。 锁 点 中 心 应 至 少 超 过 锁块斜坡 3mm,锁点中 心 宜 到 达 锁 块 的 中 心 位 置 ;锁 点 高 度 方 向与锁块的搭接量 ,应不少于 2. 5mm,确保锁点 、锁 块 的 连 接 牢 固可靠 。具有限位要求要安装限位装置 。 但除此之外 外 窗 外 侧 也应有栏杆 、栏 板 等 安 全 装 置 。 如 采 用 玻 璃 栏 板 ,玻 璃 宜 采 用 夹层玻璃 。 6. 10 安全性 6. 10. 5 外 门 窗 采 用 安 全 玻 璃 时 ,应 参 照 《铝 合 金 门 窗 工 程 技 术规范 》 JGJ214 和 《塑 料 门 窗 工 程 技 术 规 程 》 JGJ1033 的 规 定 执行 。 98 7 制作技术要求 7. 1 一般规定 7. 1. 1 为 实 现 外 窗 生 产 的 标 准 化 ,外 窗 应 在 工 厂 内 加 工 成 成 品 ,外窗的加工制作质量需要良好的加工设备及生产 场 地 来 实 现 ,并按产品 标 准 进 行 出 厂 检 验 。 工 厂 的 生 产 条 件 、检 验 条 件 能够保证窗产 品 的 质 量 ,有 瑕 疵 亦 可 在 工 厂 得 到 较 好 的 解 决 , 是实现外窗产品化的必要条件 。 7. 1. 3 外窗构件加工图必 须 根 据 外 窗 设 计 大 样 图 及 配 套 的 节 点图来制定 ,同时编制加工工艺流程以满足设计需要 。 7. 1. 4 产 品 的 加 工 精 度 是 靠 优 良 的 加 工 设 备 来 保 证 ,设 备 加 工精度应满足 构 件 加 工 精 度 要 求 ,检 验 用 工 具 、量 具 要 定 期 计 量检测和校正 。 7. 1. 5 硅 酮 结 构 密 封 胶 应 在 洁 净 的 室 内 进 行 注 胶 ,室 内 温 度 宜在 15℃ ~27℃ 之间 ,相对湿 度 不 宜 低 于 50% ,以 保 证 注 胶 质 量 。 同时 ,注 胶 前 应 进 行 硅 酮 结 构 密 封 胶 与 型 材 的 相 容 性 实 验。 7. 4 门窗组装 7. 4. 7 框及扇采用组角连 接 并 在 接 口 处 涂 组 角 胶 的 方 式 牢 固 可靠 ,不易渗水 ;采用铆接 或 螺 钉 连 接 在 运 输 过 程 中 容 易 变 形 , 安装后易造成渗水 。 7. 5 门窗扇及五金件安装 7. 5. 1 五 金 配 件 安 装 应 在 工 厂 内 完 成 ,确 保 安 装 位 置 的 准 确 性和完整性 ,保证五金配件使用功能 。 99 7. 6 玻璃安装 7. 6. 2 单腔中空玻璃有 两 块 玻 璃 ,共 四 个 表 面 ,由 室 外 向 室 内 数分别为第 1、 2、 3、 4 面 。 为了保护离线 Low-E 膜 ,镀 膜 面 应 在中空层内 。 测量结果显 示 Low-E 膜 位 于 第 2、 3 面具有相 , 同的传热系数 但位 于 第 2 面 具 有 较 低 的 玻 璃 遮 阳 系 数 ,数 值 比 位于第 3 面时要低 15% 左右 ,即位于第 2 面具有更好的遮阳 效果 。 处于 夏 热 冬 暖 (寒 冷 )地 区 ,夏 季 需 要 阻 隔 太 阳 能 的 辐 射 ,位于第 2 面具有较好的夏季节能效果 。 7. 6. 4 框 扇 组 装 时 固 定 玻 璃 压 条 安 装 到 位 ,能 保 证 压 条 的 安 装精度 。 7. 6. 6 胶条与型材配合的 正 确 性 以 及 胶 条 密 封 的 完 整 性 是 保 证外窗水密性的重要条件 。 7. 9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7. 9. 3 外窗产品出厂时必须在外窗明显位置设置永久性标 , 识 标识内容应包含但不限 于 生 产 企 业 名 称 、品 种 系 列 规 格 、联 系电话 ,做到消 费 者 透 明 消 费 、来 源 可 追 溯 、流 向 可 查 询 、责 任 可追究 。 7. 9. 8 2 生 产 材 料 中 的 型 材 、胶 条 、密 封 胶 等 物 质 均 应 按 相 应标准中规定的环境下贮存 ,不得露天堆放 。 100 8 安装与施工 8. 2 施工准备 8. 2. 1 为 提 高 外 门 窗 洞 口 验 收 质 量 ,严 格 查 验 洞 口 尺 寸 误 差 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避免外 门 窗 安 装 后 出 现 门 窗 与 墙 体 间 缝 隙 过大或过小的 现 象 ,缝 隙 过 大 会 导 致 门 窗 外 墙 密 封 胶 、塞 缝 层 过宽 ,引起密封性能失效 ;如 果 塞 缝 层 缝 隙 过 小 ,门 窗 与 墙 体 间 的伸缩缝不 够 ,容 易 导 致 门 窗 变 形 ,等 不 良 后 果 。 另 外 洞 口 的 基层应牢固可靠 ,避免门窗预埋件安装不牢固 。 8. 3 施工工艺 8. 3. 2 为提高门窗产品安装质量 ,门窗安装宜采用干法安装 。 8. 4 施工质量控制 8. 4. 3 在每栋楼檐口 处 设 置 淋 水 设 施 进 行 试 验 。 淋 水 试 验 具 体要求如下 : 图 8. 4. 5 淋水示意图 1) 试验前每栋楼层 应 提 供 出 水 接 驳 点 。 淋 水 管 距 离 门 窗 外表面 100mm~150mm,确保在门窗表面形成水幕 ; 101 2) 试验时长 :单窗淋水时间为 30 分钟 ; 3) 淋水量宜为 3L/( m2 ·mi n); 4) 淋水开始时 ,观察淋水量大小 ,并拍照留底备查 ; 5) 淋水结束时 ,在室 内 观 察 是 否 出 现 渗 漏 点 、记 录 渗 漏 情 况并拍照留底备查 ; 6) 淋水完成再等待 2h,观察是否有新的 渗 漏 点 ,记 录 渗 漏 情况并拍照留底备查 ; 7) 对于渗漏严重部位 ,可考虑破坏拆检 。 8. 5 成品保护和清理要求 8. 5. 4 外 涂 施 工 时 门 窗 施 工 基 本 完 成 ,门 窗 自 身 保 护 清 理 工 作基本结束 ,其 施 工 对 门 窗 造 成 严 重 污 染 ,需 外 涂 施 工 方 对 门 窗整体进行二次保护 。 102 9 检 测 9. 1 一般规定 9. 1. 2 外门窗代表性试件 的 选 取 应 符 合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幕 墙 、 门窗通用技术条件》 GB/T31433 外 门 窗 代 表 性 试 件 的 选 取 的 规定 。 103 10 工程验收 10. 1 一般规定 10. 1. 1 本 条 阐 述 外 门 窗 工 程 验 收 依 据 ,在 工 程 验 收 中 应 遵 守 ,不得违反 。 10. 1. 2 本条明确规定外门窗工程的验收核查资料及归档资 料的清单目录 。 10. 1. 3 本条 规 定 同 一 工 程 项 目 、同 一 厂 家 、同 一 品 种 的 外 窗 进场见证取样复验和现场检 验 的 数 量 ,对 于 不 同 厂 家 生 产 的 外 窗 ,进场时应对每一厂家生产的产品抽样复验 。 10. 1. 4 本条列出外门窗工程通常应该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 内容 ,以规范隐蔽工程验 收 。 当 施 工 中 出 现 本 条 未 列 出 的 内 容 时 ,应在施工方案中对隐蔽工程验收内容加以补充 。 本条要求隐蔽工程验收 不 仅 应 有 详 细 的 文 字 记 录 ,还 应 有 必要的图像资料 ,这是为了 利 用 现 代 科 技 手 段 更 好 地 记 录 隐 蔽 工程的真实情况 。 对于 “必 要 ”的 理 解 ,可 理 解 为 有 隐 蔽 工 程 全 貌和有代表 性 的 局 部 (部 位 )照 片 。 其 分 辨 率 以 能 够 表 达 清 楚 受检部位的 情 况 为 准 。 照 片 应 作 为 隐 蔽 工 程 验 收 资 料 与 文 字 资料一同归档保存 。 10. 1. 5 本条是对外门窗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划分的方法和原 则进行规定 。 检验批的划 分 并 非 是 唯 一 或 绝 对 的 ,当 到 特 殊 情 况时 ,检验批的 划 分 也 可 根 据 方 便 施 工 与 验 收 的 原 则 ,由 施 工 单位与监理 (建设 )单位共同商定 。 10. 1. 6 定。 本条是对外门窗分项工程的检验批检查数量进行规 10. 1. 7 本条是对外门窗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的条件进 行规定 。 104 10. 1. 8 本条是对外门窗工程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的条 件进行规定 。 10. 1. 9 本条明确规定 外 门 窗 工 程 的 隐 蔽 工 程 验 收 和 检 验 批 、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选用的记录表格 。 10. 2 主控项目 10. 2. 1 条 文 说 明 :本 条 是 对 外 门 窗 所 用 的 型 材 、玻 璃 、密 封 胶 等的基本规 定 。 要 求 材 料 、构 配 件 应 符 合 设 计 、本 标 准 要 求 和 国家 、行业和 地 方 现 行 相 关 标 准 的 规 定 。 在 材 料 、构 配 件 进 场 时通过观察 、尺 量 等 方 法 检 查 ,并 对 其 质 量 证 明 文 件 进 行 核 查 确认 。 10. 2. 2 本 条 是 要 求 通 过 观 察 、尺 量 检 查 ,检 查 产 品 合 格 证 书 、 相关性能检测 报 告 、进 场 验 收 记 录 和 复 验 报 告 、隐 蔽 工 程 验 收 记录 等 手 段 ,来 判 定 外 门 窗 的 品 种 、类 型 、规 格 、尺 寸 、开 启 方 向 、安装位置 、连接方式和 性 能 等 是 否 符 合 设 计 、本 标 准 要 求 和 国家 、行业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 10. 2. 3 本条规定外门窗 框 或 附 框 应 安 装 牢 固 ,外 门 窗 洞 口 墙 体上用来固定窗框或附框 的 预 埋 件 、锚 固 件 的 数 量 、位 置 、埋 设 方式 ,以及与框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要求 。 10. 2. 4 本条规定外门窗扇的安装质量要求 。 10. 2. 5 本条 规 定 外 门 窗 配 件 的 品 种 、规 格 型 号 、数 量 及 安 装 质量要求 。 10. 2. 6 本条规定外门窗框或附框与洞口墙体之间缝隙的填 、 充 防水密封质量要求 。 10. 2. 7 本条 规 定 外 窗 遮 阳 设 施 的 品 种 、规 格 型 号 、性 能 及 安 装质量要求 。 10. 2. 8 本条规定户门 、单元门等特种门的安装质量要求 。 10. 2. 9 本条规定天窗的安装质量要求 。 10. 3 一般项目 10. 3. 1 本条规定外门窗外观质量 、密封胶表面质量要求 。 105 10. 3. 2 玻璃镀 (贴 )膜 主 要 有 遮 阳 和 降 低 传 热 系 数 作 用 ,膜 层 位置与节能 、中空玻璃的耐久性均有关系 。 为了保证中空玻璃在长 途 运 输 过 程 中 不 至 于 损 坏 ,或 者 保 证中空玻璃不至于因生产环境和使用环境相差甚远而出现损 坏和变形 ,许 多 中 空 玻 璃 设 有 均 压 管 。 在 玻 璃 安 装 完 成 之 后 , 均压管应进行密封处理 ,从而确保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 。 10. 3. 4 外门 窗 扇 密 封 条 、密 封 毛 条 和 玻 璃 镶 嵌 的 密 封 条 ,其 性能 、安装质量 对 外 门 窗 节 能 有 很 大 影 响 ,使 用 中 经 常 出 现 由 于断裂 、收缩 、低温变硬等缺陷造成门窗渗水 、气密性差 。 密封条安 装 完 整 、位 置 正 确 、镶 嵌 牢 固 对 于 保 证 外 门 窗 的 密封性能很重 要 ,关 闭 外 门 窗 时 应 保 证 密 封 条 的 接 触 严 密 ,不 脱槽 。 10. 3. 6 活动遮阳设施的调节机构是保证活动遮阳设施发挥 作用的重要部件 ,这些部件应灵活 ,能够将遮阳构件调节到位 。 106 11 使用 、维护与保养 11. 1 一般规定 11. 1. 1 为了使外窗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和保持设计要求的预 定功能 ,便于用户自行维护保 养 ,外 窗 工 程 竣 工 后 提 供 《外 窗 使 用维护说明书 》,说明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1 外窗产品名称 、型号 、特点 、主要性能参数 ; 2 外窗使用注意事项 ,开 启 和 关 闭 操 作 方 法 ,易 出 现 的 误 操作和防范措施 ; 3 外窗日常清洁 、维护 ,定期保养要求 ; 4 备品 、备件清单 ,易损零配件的名称 、规格及更换方法 ; 5 承包商的保修责任 。 11. 1. 3 随着 建 筑 外 窗 行 业 的 发 展 ,新 产 品 越 来 越 多 ,结 构 也 越来越复杂 ,技 术 含 量 也 更 高 ,对 维 修 人 员 的 规 定 也 应 相 应 提 高 。 建筑外窗承 包 商 应 在 外 窗 交 付 使 用 前 对 业 主 维 修 人 员 进 行培训 。 11. 3 维修与维护 11. 3. 5 外窗 回 访 及 维 护 :工 程 竣 工 验 收 后 一 年 内 ,外 窗 加 工 和施工工艺及 材 料 、五 金 件 、密 封 材 料 的 一 些 缺 陷 均 有 不 同 程 度的暴露 。 所以在外窗工 程 竣 工 验 收 后 一 年 时 ,应 对 外 窗 工 程 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根据情况适时更换 。 10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