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白山市九届人大 二次会议文件(17) 关于白山市 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 年预算草案报告 ——2023 年 1 月 5 日在白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上 白山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白山市 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 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常 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市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财政收支管理大幅优化,减税降费助企 纾困成效明显,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贯彻有力,财政重点领域改革 持续深化,顺利完成了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的 目标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1— (一)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情况:2022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 105422 万元,完成预算的 97.5%,比上年增长 5.3%。其中:税收收入 61732 万元,比上年增长 3.1%;非税收入 43690 万元,比上年增长 8.7%。 上级补助收入 524607 万元、区上解收入 8639 万元、上年结转 60420 万元、调入资金 7043 万元、一般债务转贷收入 136955 万 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4141 万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总计 867227 万元。 支出情况:2022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06541 万元, 完成预算的 86.0%,比上年增长 27.0%。各项主要支出执行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43907 万元,国防支出 1683 万元,公共安全支 出 36423 万元,教育支出 29396 万元,科学技术支出 1479 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 8371 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 61651 万元,卫生健康支出 63381 万元,节能环保支出 11433 万元,城 乡社区支出 40835 万元,农林水支出 9418 万元,交通运输支出 22941 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21033 万元,商业服务业及金 融等支出 1164 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 2974 万元,住房 保障支出 31437 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497 万元,灾害防治及 应急管理支出 3009 万元,其他支出 41 万元,债务付息及发行费 支出 15468 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406541 万元、对区各项补助支出 263179 万元、上解支出 11656 万元、年终结转 66273 万元、对区一般债 —2— 务转贷支出 78200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511 万元、一般 债务还本支出 39867 万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 867227 万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2 年市本级综合财力 46.03 亿元,“三保”支出需求 27.08 亿元,其中:保基本民生 11.13 亿元;保工资 10.59 亿元;保运转 5.36 亿元。市本级“三保”支出合计 31.50 亿元。其中:保基本民 生 12.88 亿元;保工资 12.01 亿元;保运转 6.61 亿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情况:2022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2382 万元、 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 8131 万元、上年结转收入 69944 万元、债务 转贷收入 194800 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285257 万元。 支出情况:2022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03022 万元、 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支出 5095 万元、上解支出 542 万元、调出资 金 1511 万元、年终结转 45937 万元、债务转贷支出 118100 万元、 债务还本支出 11050 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总计 285257 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收入情况:2022 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199070 万 元,完成预算的 95.7%。社会保险基金转移收入 53 万元、上级补 助收入 116501 万元、下级上解收入 129353 万元,市本级社会保 险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598473 万元。 —3— 支出情况:2022 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190920 万 元,完成预算的 94.4%。年终结余 163691 万元、转移支出 599 万 元、补助下级支出 125890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117373 万元,市 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总计 598473 万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 金预算收支平衡。 二、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落实情况 2022 年,市级财政部门按照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决议, 以及市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充分发挥财政职 能,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依规组织 收入,加快支出进度,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着力规范财政管理, 切实防范重大风险,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撑。 (一)减税降费政策有效落实,市场运行活力全面激发 坚持把减税降费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先手棋”,用政府 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企业效益的“加法”和市场活力的“乘法”。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大规模留抵退税决策部署,落 实“六税两费”减免、小规模纳税减征、所得税减免、税费缓缴以 及车辆购置税减征等组合式支持政策。全市累计办理留抵退税、 新增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 12.3 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 7.2 亿元,新增减税降费 2.2 亿元,缓缴税费 2.9 亿元。落实减免服务 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政策。动员市直各部门及所属 企、事业单位对承租行政事业单位(含所办企业)国有房屋的 167 —4— 户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 3 个月租金。支持市场主体 开展消费促销主题活动,不断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拉 动作用。全年投入财政补贴资金 700 万元,带动群众消费 6089 万元。 (二)服务经济发展能力突出,重点领域支出务实高效 坚持科学统筹、有保有压原则,保持适当的公共预算支出强 度,促进我市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充分发 挥债券杠杆作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市本级发行专项债券 6.58 亿元,重点用于园区发展、对口合作、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领 域项目建设。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高效衔接,完成“三农”资 金拨付 3.6 亿元,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治理、集 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坚持交通先行,加快对外战 略通道建设,投入资金 1.35 亿元,支持沈白高铁新城建设及项目 征拆工作,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带动地方经济振兴发展。 全方位宣传展示白山城市旅游形象,投入资金 1213 万元,在央视 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刊播的“金山银山、美丽白 山”城市旅游宣传广告,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得到大幅提 升。 (三)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普惠性、兜底性作用,持续加大民生保 障和改善力度。市本级基本民生支出 12.88 亿元,占财政支出比 重 32.0%,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领域民生支出持续提速,满 —5— 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年教 育支出 2.9 亿元,增长 21.9%,占财政支出比重为 7.2%。重点用 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发展特色现代职业教 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项目建设。坚持病有良医,全年 卫生健康支出 6.34 亿元,增长 57.6%,主要用于公立医院综合改 革,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公立医院设备购置和支 持重点专科发展等。积极应对新冠疫情,足额保障防控支出。全 年累计拨付防疫资金 1.22 亿元,主要用于设备和防控物资采购、 隔离点改造、核酸检测、疫苗接种费用等。 (四)基建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城乡治理效能持续增强 不断加大路桥、住房、供热、生态等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着 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升群众幸 福指数和城乡宜居水平。积极构建对外开发开放新格,完成错草 线、嘉临线、错三线及中央基建国防交通项目支出 1.03 亿元。全 年拨付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 3545 万元, 主要用于发放公共租赁住 房补贴,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投入 资金 4000 万元,保障南山垃圾场改造、绿化景观、地下管廊、城 市排水、老旧散小区改造、主次干路步行道改造、公共服务设施 改造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投入资金 3000 万元,重点开展黑 臭水体综合整治、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清洁能源改造等环 保项目,宜居环境大幅优化。投入债券资金 4.0 亿元,支持城区 供热并网白山市热点联产、白山经济开发区新区产业园区现代冷 —6— 链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项目目标 任务全部完成。争取一般债券限额 1.0 亿元,保障国道嘉林线、 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排水设置等一批项目顺利设施。 (五)财政改革速度继续加快,资金管理效能显著提高 建立完善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强化政府法定债务预算管理和 限额管理,严控高风险市县新增债务限额。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 务存量,确保隐性债务不出现兑付违约风险,有效遏制隐性债务 增量。开展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得到有效遏 制。加快资金分配和拨付进度,资金平台分配率达到 100%。严 把评审质量关和资金节约关,全年评审各类项目 108 个,审减项 目资金 1.58 亿元,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大幅提高。加快政府采购制 度改革,降低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工程门槛,采购电子商城入 驻供应商 1200 余户。加快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出台《白山市 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白山市项目支出 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等文件,为绩效管理提供制度支撑。注 重预算绩效结果应用,2022 年组织市直预算部门对 2021 年度已 完成的 336 个项目开展项目绩效部门自评工作。同时,借助第三 方机构对 5 个项目开展了财政绩效再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作为安排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发《白山市国企 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 年)》,明确 8 大领域 47 项 改革任务,已完成改革任务 46 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基本收官。 2022 年预算执行情况好于预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 —7— 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冠疫情冲击影响下,经济复苏压 力加大,财政收入增收基础依然不稳固;政策性增资、民生保障 等刚性支出只增不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资金需求持续增 长,财政自给率不断下降,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历年转贷债务叠 加到期,还本付息已进入高峰期,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任务艰 巨,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深化改革、 调整结构、创新机制来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3 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3 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2023 年是党的二十大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抢抓历史机遇加快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纵深之年。我国坚持稳重求进工作总基调没有 变,宏观政策持续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 重精准、可持续性,稳健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流动性合理充 裕,区域政策协调性、平衡性不断调整,随着“一主六双”、“两山” 理念试验区等战略的深入推进,省委、省政府对国家政策的贯彻 落实,必将在各方面出台更加积极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这些 都为市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好的预期。但更应清醒看到,我 市财政税收收入主要行业单一,非税收入占比较大,容易受到市 场价格波动、政策约束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国家持续实施更大规 模减费降税政策,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仍不牢固。特别 是兜牢“三保”底线、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债务还本付息、推动经 济企稳回升以及满足群众对生活美好的向往,都需要加大财政投 —8— 入。各方面对财政保障能力的要求更高、期待更高,平衡压力依 然较大。 (二)预算编制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2023 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 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 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城 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统筹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 “六稳” “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 定;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落实 国家减税降费一揽子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 力;保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资金支出进度,牢固树立“以政领财, 以财辅政”理念, 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预 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增强全市重大战略任 务财力保障;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一山两 江”品牌战略,构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奋力开创绿色转型高质 量发展全面振兴新局面。 ——坚持“综合预算、零基预算”原则。在预算编制和安排中 将所有收支出纳入部门预算,以零为基础核定年度收支,提高预 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坚持“厉行节俭、量入为出”原则。坚决贯彻过“紧日子” —9— 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继续保持“只减不增”。 ——坚持“绩效管理、提高效能”原则。全面落实绩效管理要 求,加快建设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 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管理流程,健全绩效约束机制。 ——坚持“从严管理、防范风险”原则。把防范化解“三保”风 险和政府债务风险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牢牢守住不发生 风险事件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2023 年预算安排情况 1.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情况:2023 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预期 110490 万元,其中:税收收入 64390 万元、非税收入 46100 万元。 加上省提前下达返还性收入和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 372484 万元、 专项转移支付收入 16549 万元、区上解收入 8204 万元、上年结转 66273 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 52652 万元,市本级一 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总计 626652 万元。 支出情况: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总支出 626652 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01818 万元、 对区各项补助支出 187426 万元、上解省级支出 10780 万元、债务 转贷支出 73976 万元、债务还本支出 52652 万元。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收入情况:2023 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 15660 万元, 加上省提前下达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 5599 万元、上年结转 45511 — 10 —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20300 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 算总计 87070 万元。 支出情况: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安 排总支出 87070 万元,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64585 万 元、对区转移支付支出 2185 万元、债务还本支出 20300 万元。 3.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收入情况:2023 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期 225759 万 元,加上上年结余收入 159711 万元、转移收入 1776 万元、上级 补助收入 96602 万元、下级上解收入 155860 万元,市本级社会保 险基金预算收入预算总计 639708 万元。 支出情况: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总支出 639708 万 元,其中: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 216658 万元,转移支出 767 万元、补助下级支出 148522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101728 万 元。预计年终结余 172032 万元。 四、2023 年重点工作 2023 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 义重大。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人大预算 审查意见,直面问题、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化压力为动力,变 挑战为机遇,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 (一)多措并举,切实提高保障能力 强化各类财政资源统筹整合,继续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各方 — 11 — 面积极性,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增收节支,不断提高“两山”理念 试验区资金保障能力。一是激发财政增收潜力。突出征管工作重 点,重点跟踪区域税源状况,找准财税征管的重点和增长点,稳 控税源,防止税收外流。严格收入组织原则,依法征税、应收尽 收,深挖增收潜力。二是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紧盯中央、省 政策导向、项目布局和资金投向,深入挖掘我市优势条件,聚焦“十 四五”规划鼓励和扶持的关键领域,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纳入地方 盘子。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建立节约 型财政保障机制,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资金使用效 益。四是持续抓好存量盘活。建立定期清理、超期收回机制,长 期沉淀资金一律收回,盘活长期闲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筹用 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 (二)狠抓落实,持续优化资金效能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精准、可持续,推动经济 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一是坚决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用好用足减 税降费、区域性优惠、优化营商环境等财税优惠政策,深化“放管 服”改革,为企业减负松绑,激发发展活力,积极培植财源。二是 全面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进一步完善直达资金管理, 使资金管得严、放得活、用得准,增强直达机制的政策效果。三 是持续规范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抓紧抓好政府专项债券作为重大 项目资本金及项目市场化配套融资政策,围绕我市重大战略规划, 加大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力度,提早做好项目前期准备、评估 — 12 — 遴选、申报审批等,发挥债券资金拉动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提 高政府债券资金效益。 (三)聚焦重点,加快补齐民生短板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更 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支持新农村建设。巩 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农村公共基础设 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生态绿色发展,全力提升农业 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支持绿色低碳环保发 展。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 保卫战”。完善绿色发展支持机制,支持矿山生态修复、土地整治、 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三是支持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 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 育回归公益本位、高中教育多样特色发展。四是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建立社保待遇调整机制,支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进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应对突发重大 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守好底线,着力强化避险能力 深刻认识疫后经济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 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防范化解三类风险,保 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一是坚决防范“三保”风险。 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健全库款调度、应急 — 13 — 处置、责任追究等机制,建立“三保”长效保障机制和“三保”保障 清单制度,坚决守住“三保”底线。二是坚决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守好规范举债融资“关口”。加快债券资 金拨付使用,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落实隐性债务化解计划, 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三是坚决防范财政 运行风险。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预计财政收入与支出, 把好财政支出关口。加强库款管理,做好运行监测和统计分析, 确保库款规模保持合理区间,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源头遏制运 行风险。 (五)深化改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认真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要求。严格落实预算法及其实 施条例,提高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法治化水平。加强全口径预算管 理,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增强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持续 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加大预算公开力度,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 二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构建泾渭 分明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突出预算编制环节的绩效导向,提 升绩效目标规范性、科学性、有效性,加快建设全方位、全覆盖、 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增强 部门单位绩效意识。三是稳步推进会计管理体系建设。积极落实 政府会计准则,推动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有效实施。发挥财政部门 对各单位资金使用规范性的监管作用,提升会计管理工作质量和 — 14 — 服务效能。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代理记账行业持续健康 发展。积极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预算单位会计管理效率, 实现会计管理可持续发展。四是强化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用好 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财政资金全流程监管,确保资金 有源可溯、有迹可查。 各位代表,2023 年在面临财政收支紧平衡的形势下,我们要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的坚强领导 下,自觉接受人大的指导监督,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为建设践 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推进绿色转型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作出新 贡献。 — 15 — 白山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 16 — 2023 年 1 月 3 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