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6期(总第137期)
研究生院工作简报 2013 年第 6 期(总第 137 期) 主编:东南大学研究生院 时间:2013 年 9 月 5 日 地址:逸夫建筑馆二楼 gsdis1@seu.edu.cn 电 话:(025)83792485 传 真:(025)83613851 E-mail: 本期内容 我校召开 2013 年暑期工作研讨会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1 简 讯: •东南大学隆重举行 2013 年第二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2 •我校隆重举行 2013 级研究生开学典礼……………………………………………4 •我校举行研究生学位英语教改方案落实工作联席会议…………………………4 •研究生院组织召开新学期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5 •我校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十二五”省重点学科建设情况中期检查学科评估 中成绩突出…………………………………………………………………………7 •我校组织召开 2013 年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培训会………………………7 •2013 年度研究生江苏省先进个人与先进班集体获晓……………………………7 •学习“十佳”研究生党支部先进事迹成果汇报暨颁奖大会圆满结束…………9 •东南大学教育基金研究生专项奖学金评审工作顺利完成………………………9 •东南大学 2013 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顺利举行………………………10 我校召开 2013 年暑期工作研讨会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 为全面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进一步提 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推进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进程,8 月 15 日,我校在四牌楼校区榴园宾馆新华厅召开 2013 年暑期工作研讨会。会议以“深 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主题,全体校领导,两院 院士,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各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 校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 郭广银主持。 会上,校长易红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题做 主题报告。易校长指出,研究生教育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学科建 设、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研究型大学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近年来, 我校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成效显著,但 同时也存在若干问题。 易校长强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东南大学的核心工作,也是作为国家 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全校各单位,特别是各院系和学科,要 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以抓好导师队伍为着力点;加大改革力度,建 立适应新形势的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范, 大力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加强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建立高水平导师队伍;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沈炯结合对《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解读和全国以及我校研究生教育现状,就我校研究生 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推进举措。 副校长浦跃朴就我校留学研究生教育的现况、问题与对策发言,并提出了构 建国际化的留学研究生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大招生力度、 加强留学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管理与监控等建议。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保昇、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钟文琪、土木工程学院院 长吴刚、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化工学院院长林保平、医学院院长滕皋军 先后就所在单位和学院研究生的培养情况、经验和思考发言。 党委书记郭广银作会议总结讲话。郭书记指出,此次学校暑期工作研讨会是 教育部视频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传达学习会,也是进一步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质 量的一次动员会。多年来,我校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始终坚持“本科生教育是立 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稳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提高研究生 培养质量,推动和支撑了学校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针对如何发挥高水平导师主导作用、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这一问题,郭 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要充分认识导师队伍建 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要着力塑造一支卓越导师队伍。郭书记要求研究生院进一 步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修订和出台相关文件,激发导师、研究生和广大教 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部门、各院(系)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教职工会 议等形式,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宣传和贯彻,提出本单位相应的工作思路 和对策,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努力实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均 衡发展、质量共同提升的新局面。(许启彬) 简 讯: 东南大学隆重举行 2013 年第二期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6 月 22 日上午,古朴遒劲的六朝松下、秀美宜人的九龙湖畔、静谧安详的 金川河边,菁菁校园中处处飘荡着莘莘学子的欢声笑语。百年学府东南大学精英 云集,2013 年第二期博士、硕士学位授予仪式在四牌楼校区隆重举行。 上午八时许,雄伟庄严的大礼堂外、遮天蔽日的梧桐树间早已是人头攒动, 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及其亲友正列队等待入场。参加这期毕业典礼的研究生有 714 人。 九点整,伴随东南大学艺术团余音女子合唱团一曲轻柔婉约的《送别》后, 毕业典礼隆重开始。 杰出校友代表、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姚瑞波,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 员会主席、校长易红,常务副校长胡敏强,副校长林萍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 记刘京南,副校长沈炯,副校长王保平,党委常委、总会计师丁辉,副校长黄大 卫,校长助理,校机关各部、处主要负责人,各院(系)党政负责人,教师代表, 毕业研究生及部分毕业生亲友代表出席了典礼。 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常务副校长胡敏强教授主持了学位授予仪式,校学位 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沈炯教授宣读了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 员会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 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做好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以及《东 南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暂行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经第十三届东南大学学 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作出对刘振国等 109 位博士研究生分别授予 东南大学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哲学、法学博士学位的决定。经第 十三届东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查通过,作出决定对陈众等 1535 位硕士研究生分别授予东南大学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哲学、法学、 经济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对张弛等 1011 位研究生分别授予东南大学建筑学、 临床医学、工程、工商管理、国际商务、资产评估、会计、应用统计、翻译、公 共管理、公共卫生、风景园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易红教授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向毕业研究生表 示了热烈的祝贺和真诚的祝福,并衷心感谢广大研究生对于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培 养工作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以及在学校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践中所作出 的重要贡献。易校长对各自怀揣中国梦的同学们提出了四点殷切期望:第一,树 立更加高远的理想,确立更加远大的目标;第二,诚实守信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第三,不断加强学习,迎接新的挑战;第四,更加热爱东大,加倍维护母校。 杰出校友代表、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姚瑞波则针对就业难问题与毕 业生分享了创业十多年的几点感悟。他认为创业成功需要三大品格,首先需秉承 批判性思维,拒绝平庸、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其次要执着与坚持自己的发展目 标与信念并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第三是踏实做事,加强自我修炼,厚积薄发。他 希望学弟学妹们牢记“止于至善”的校训,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成就美好未来。 春秋景易逝,师生情难舍。独闯天涯日,方知教诲深。作为广大导师的代表,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郝张成教授高度评价了研究生对老师科研工作与学校发展 所作出的贡献,并勉励即将投身职业生涯的同学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脚踏实 地,常怀“三心”;情系社会,善于感恩。 电气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杨文燮同学代表两千六百多名学位获得者向母校 和老师奉上了诚挚的谢意,并与大家分享了读研期间关于感恩、荣耀与责任及梦 想的三个小故事。其发言情真意切、动人心弦,满载着对东大的至深眷恋与郑重 承诺。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易红教授依次为 68 位博士学位获得者扶正流苏、 颁发学位证书,并握手表示祝贺同时合影留念。受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 易红教授的邀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胡敏强常务副校长、沈炯副校长、王保 平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研工部部长金保昇教授一同为出席典礼的 646 位硕士研究生授予了学位。 最后,全场起立满怀豪情唱响校歌,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绕梁的余音 中圆满结束。(陈 雪) 我校隆重举行 2013 级研究生开学典礼 8 月 29 日下午,我校 2013 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主会场九龙湖校区焦廷标馆 及各分会场同步举行。校党委书记郭广银、校长易红、常务副校长胡敏强、副校 长浦跃朴、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刘京南、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副校长郑 家茂、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沈炯,长江学者代表、各机关部处的负责人、各院 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及 4000 余名研究生一起参加了典礼。 典礼由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长沈炯主持。 易红校长首先致辞,他代表学校党政向全体研究生新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热 烈的欢迎。他介绍了百年学府的悠久历史及办学特色,特别是近年来我校在学科 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发展态 势。他指出:研究生作为学校科研力量的主力军,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占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学校通过改革博士生招生制度、提高研究生的论文质 量、全面推进国际化办学等措施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 养质量,推动我校内涵式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勉励研究生新生要珍惜时光, 抓住契机,不断进步,提高修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严谨求实,自觉遵守学 术道德;心系学校,共谋发展。他特别强调研究生新生要秉承东南大学百年学府 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更加辉煌的人生。 “长江学者”代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尤肖虎教授寄语新生“人生因 有梦想而精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拒绝平庸,勇于创新。”在校生代表交通学 院汤文倩同学以一名学长的身份与广大新生共勉:永保一颗平常心、平和心;保 持激情、保持创新;艺术学院的博士生新生公丕普作为新生代表,决心要以优异 的成绩向母校汇报,并书写了一幅“承继先贤之业,开拓学术之宇”的对联赠送 给母校。建筑学院伊朗籍硕士研究生的卡拉梅代表所有留学生,表达了对学校的 热爱之情。 8 月 27 日,我校迎来研究生新生入学,校长易红、校党委书记郭广银等校 领导在研究生院、研工部、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等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 来到橘园宿舍区和校医院看望迎新工作人员,沈炯副校长在四牌楼校区看望了院 系迎新工作人员。截止今日,共有 3695 名硕士生、378 名博士生开始了人生的 新征程,2013 年研究生迎新工作圆满结束。(奚社新) 我校举行研究生学位英语教改方案落实工作联席会议 8 月 19 日下午,我校研究生院与外国语学院在群贤楼就研究生公共英语教 学改革方案的落实工作举行联席会议。副校长沈炯、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保昇、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马强、院长陈美华等出席会议。 会议由金保昇常务副院长主持,他首先肯定了外国语学院教师们的辛勤工作, 并简要介绍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和目的在于进一步细化本次研究生公共外语教 学改革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并进一步明确了参与改 革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学部主任陶云就本次教学改革方案的落实从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试形式、教师职责、助教外教职责和所需支持等六个方 面做了详细汇报。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金晶就下一阶段助教的遴选、外教的落实 以及期终考核方案进行了汇报。 外国语学院马强书记和陈美华院长代表学院党政感谢学校对此次改革的重 视,并明确表态将其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外国语学院的工作重点,确保此次研究生 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参会人员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就研究生外 语教学的组班、考试分数的构成、外教和助教的管理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 议。 沈炯副校长做了会议总结讲话。他对外国语学院所作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指出,本次研究生公共英语改革是全校研究生教学 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面广,涉及学生人数众多,要做到课程设计合理, 可操作性强,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他要求加强 听课、强化监督,确保每位教师和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到新的教学改革中来,使研 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凌建辉) 研究生院组织召开新学期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 2013 年 9 月 2 日下午,研究生院组织召开了新学期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保昇主持会议,熊宏齐副院长及研究生院各职能办公室主 任,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吕乃基及 31 位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院领导或 代表参加了会议。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沈炯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提高研究生 培养质量的思考”的主题报告。 报告中,沈校长对《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 的意见》进行了解读,指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需求、提 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更 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对外开 放。总体要求:一要优化类型结构,二要鼓励特色发展,三要提升指导能力,四 要改革评价机制,五要扩大对外开放,六要加大支持力度。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与 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招生选拔机制,构建以成长成才为中心的培养机制,健全以导 师为第一责任人的责权机制,建立以培养单位为主体质量的保证体系,实施合作 共赢战略发展,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机制。沈校长还将我校与我国排 名靠前的清华大学等 16 所院校在研究生招生人数、推免生数等指标方面进行了 对比,分析了我校近三年研究生教育现状,指出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有以 下几个方面:生源质量,培养过程,导师学术水平和责任心,院系二级管理水平 和学生学习积极性。针对以上因素,沈校长就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具 体建议和措施。一是着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围绕研究生教育创新的本质 实施各项改革,并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二是改革招生录取 方式,提高生源质量。继续扩大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录取比 例,继续减少学术型委培博士生录取比例,试行推免生名额绑定直博生比例;改 革博士生公开招考考核方式;优化招生名额分配;理顺推免生录取过程。三是建 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培养体系。稳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规范博士生培养过程;把好学位论文质量关。四是加快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步伐。 加大我校博士生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比例,鼓励更多的博士生赴国外进行短期 合作研究,推动和支持优势学科举办全英文硕士国际班,加大投入支持研究生全 英文课程建设。研讨外国留学研究生课程硕士的可行性,扩大国外留学研究生的 比例。五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导师遴选过程,实施博士生导师招生 资格年度审核制度,加大投入加快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聘请高水平外籍教师参 与研究生教学。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坚持新导师培训制度,开展五年一次的导师 轮训,增强导师责任心,规范指导过程,发挥育人作用。六是加强院(系)二级 管理。建立和完善院系二级管理的相关制度,督促院系行使好学位评定分委会的 学术权力。七是完善研究生培养投入机制。制订《东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投入机制 改革意见》,明确政府、学校、导师和研究生多渠道投入机制,根据最新发布的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修 订《东南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规定》,稳步提高博士生资助水平;完善研 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制度。八是加强研究生日常管理。建立专职辅导员和研究 生兼职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导师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管理中的作用。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金保昇就贯彻落实三部委“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意 见”,从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评价 监督机制、深化开放合作、强化政策和条件保障等 6 个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并就我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出了推进举措。 沈校长强调,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这不仅关乎到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关乎到我校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 大学的建设。因此,希望全校各部门、各院(系)的全力配合和支持,确保完成 各项改革任务。(曹蕾) 我校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十二五”省重点学科建设情况中 期检查学科评估中成绩突出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十二五”省重点学科建设情况中期检查结 果的通知》(苏教办研〔2013〕4 号),江苏省教育厅对全省 188 个省重点学科 进行了评估,其中 14 个学科评估结果为“优秀”,172 个学科评估结果为“良 好” ,2 个学科评估结果为“合格”。我校共有 14 个“十二五”省重点学科, 有仪器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艺术学理论等 3 个学科评估结果为“优秀”, 11 个学科评估结果为“良好”,是唯一一个有 3 个学科评估结果为“优秀”的 高校。(何正球) 我校组织召开 2013 年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培训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我校的研究生培养质 量和规范研究生管理的工作,使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校研究生指导工 作的相关政策和要求,研究生院学科办于 7 月 2 日在群贤楼三楼报告厅组织召开 了 2013 年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上岗培训会。培训会由研究生院学科办主任赵林 度教授主持,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沈炯教授以“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与实践”为主题做了重要讲话并颁发结业证书。常务副院长金保昇教授介绍研究 生教育的总体情况,副院长熊宏齐教授介绍研究生培养的管理政策,刘松玉教授 作为优秀导师代表介绍研究生培养经验,郭晋林教授介绍研究生培养中的相关心 理问题,胡汉辉教授介绍学术道德从导师做起,耿有权研究员介绍研究生培养模 式的历史变迁、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何正球) 2013 年度研究生江苏省先进个人与先进班集体获晓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确立育 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今 年“五四”青年节期间,我校电气工程学院 2010 级硕士研究生杨文燮等七人被 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集成电路学院 2010 级硕士研究生唐磊等五人,被评 为江苏省三好学生。有 5 个班集体获得江苏省先进班集体称号。希望全校研究生 向这些先进个人学习,学习他们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学习他们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的品德。为推动我校校风和学风建设而共同努力。(康小珊) 2013 年度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干部名单 院系名称 姓名 学号 推荐类型 能源与环境学院 唐智 129053 优干 交通学院 徐岳 092365 优干 医学院 张明辉 082451 优干 电气工程学院 杨文燮 102057 优干 土木工程学院 尹亮 100901 优干 外国语学院 罗赟 102118 优干 法学院 崔荣生 102635 优干 2013 年度获江苏省三好研究生名单 院系名称 姓名 学号 推荐类型 集成电路学院 唐磊 103187 三好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杨婧 101428 三好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孙行行 102510 三好 人文学院 杨玲玲 112867 三好 机械工程学院 江彬 110152 三好 2013 年度获江苏省研究生先进班集体名单 院系名称 获省级先进班级体名称 人文学院 2011 级中文班 机械工程学院 2011 级硕士 1 班 交通学院 2011 级硕士 2 班 生命科学研究院 2011 级硕士 1 班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 级硕士微波班 学习“十佳”研究生党支部先进事迹成果汇报暨颁奖大会圆满结束 2013 年 6 月 14 日晚 6 点 30,在四牌楼校区群贤楼三楼报告厅,由东南大学 党委研工部主办的“学习‘十佳’研究生党支部先进事迹成果汇报大会暨颁奖大 会”活动圆满结束。大会由党委研工部奚社新老师主持,230 多名研究生党支部 书记、研究生支部委员参加大会。 首先是小组学习成果汇报,七个小组代表分别从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思想、 作风建设及党日活动开展等方面,纷纷作小组汇报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其中对 开展党日活动纷纷建言献策:如活动应该贴近学生生活,活动应跟同学们专业相 关,活动应该充分调动身边资源; 接着,党委研工部赵松立副部长给“十佳” 研究生党支部及获“2012 年最佳党日活动(一等、二等、三等)”的获奖党支部 颁奖并合影留念,获奖同学的荣誉感与自豪感溢于言表,他们表示将自己的喜悦 化作不竭的动力,为日后的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最后,赵松立副部 长作总结发言,她对现阶段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同学们 提出了热切的期盼,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党组织活动,提高自身党性修养。 据悉,此次活动是继“十佳”研究生党支部评选后的一次总结提高,党委研 工部组织全校各院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分 3 个校区、7 个小组,认真学习“十佳” 研究生党支部的先进事迹、并进行了小组讨论。通过本次学习成果的汇报大会, 旨在认真学习先进党支部的事迹,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思 想建设、作风建设,将我校研究生党建提升到科学化的水平。(奚社新) 东南大学教育基金研究生专项奖学金评审工作顺利完成 在东南大学建校 111 周年校庆到来之际,2013 年上半年的研究生校友奖学 金评审工作顺利结束。上半年专项奖学金的申报与评审工作,采取网上公布信息, 由本人在网上申请,经所在院系初审并推荐,研究生院审定后上网公示并报教育 基金会备案。 2013 上半年共有 719 名研究生分别获得 94 项校友奖学金,获奖金额达 261.35 万元。获奖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 87 人,奖项增加 9 项,奖金额度增加 64 万元。(康小珊) 东南大学 2013 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顺利举行 为促进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优秀大学生对东南大学相关 院、系学科的了解,并从中选拔免试攻读东南大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研究生,从而 提高生源质量,由研招办发起,能源与环境学院、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电 气工程学院和医学院承办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于 7 月 15—18 日在东南大学顺利举 行。 此次夏令营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及重点学科的有意来东南大学求学深造的 2014 届本科毕业生,要求达到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生的要求,学习成绩优秀,英 语水平良好,对所报专业有浓厚兴趣,愿意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我校为入选营员 提供餐券、购买团体意外保险,对外地学生提供住宿,资助来宁的路费,对未提 供住宿的同学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活动期间,各学院举办了专业介绍、学术讲 座、座谈研讨、实观等活动,同时安排了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选拔工作。学院 根据学生申请材料、面试综合考核情况及在营期间的表现,评选优秀营员并颁发 “优秀营员”证书。 通过 2012 年的夏令营活动,我们深深的感到学生自发的宣传更加深入人心, 更加令人信服,也更加能让大家感受东南大学博大精深,海一般的胸怀!截至 2013 年 6 月 20 日,共有 1027 名同学提交报名信息,是 2012 年暑期夏令营活动 中 300 人的三倍多。从 6 月 21 日至 25 日,通过对报名信息的初审、复审,最终 确定 305 名营员入选 2013 年暑期夏令营活动,与去年的 207 名入选营员相比, 增加了 98 名,虽然今年的入选比率由去年的 69%降为今年的 29.7%,这在一定程 度上也说明了我们今年暑期夏令营营员的生源质量有所提高。2013 年我校开通 了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网上系统,学生网上申请报名编号、填写并提交报名信 息,网报系统报名形式较之 2012 年暑期夏令营报名阶段的邮件发送形式,更加 直观、高效,学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报名信息,研招办也可以随时关注学生报 名情况。 7 月 15 日上午,天气宜人,入选营员按照要求分别在东南大学群贤楼报告 厅和丁家桥校区进行了入营报到。能源与环境学院、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的 10 名志愿者统一穿着紫色志愿者服装分成三组在群贤楼一楼大 厅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231 名大四同学,志愿者们井然有序地登记车票、发 放矿泉水、资料袋、文化衫、叮嘱注意事项,让营员们倍感温暖和亲切。同一时 间,医学院的 4 名志愿者在丁家桥校区接待了 31 名欲来东南大学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同学。当天下午 2 点钟,我校优秀本科生夏令营开幕式在群贤楼报告厅顺利 举行。夏令营开幕式邀请到了东南大学党委刘波副书记、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 院顾宁院长、能源与环境学院朱光灿副院长和电气工程学院高山副院长为嘉宾。 开幕伊始,报告厅座无虚席,营员们观看东南大学校庆宣传短片,感受我校悠悠 百年成长历程,认识我校全面繁荣发展现况,现场掌声雷动。刘波副书记在开幕 辞中既讲述我校煌煌百年历史,又展示我校以工科为特色实力雄厚,希望营员们 能够通过本次夏令营感受我校科研氛围、感知我校学术内涵与特色,并预祝夏令 营取得圆满成功。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顾宁院长诚恳地教导大家如何选择未 来的发展方向,又诙谐幽默地用实例介绍了学院良好的就业前景。能源与环境学 院朱光灿副院长的讲话文采斐然、妙语连珠,展现东南大学良好的学术氛围。朱 老师感谢大家踊跃报名参加夏令营,诚挚祝愿各位学子通过夏令营能够了解我校 科研与师资力量,并为未来人生寻找方向。营员代表踊跃发言。报告厅内欢声笑 语,掌声阵阵。短短一个小时,营员们不仅了解了东大,更提高了参与夏令营的 热情。 医学院孙子林院长学术讲座 医学院邱海波教授学术讲座 能环学院师生学术交流 生医学院老师带领学生参观 开营仪式结束后,同学们在各自院系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院系,聆听 教授报告,参观实验室,交流学术,游览校园,度过了有意义、有收获的三天时 间。 三天的夏令营转瞬即逝,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们依依惜别。在这里,他 们收获了友情、获取了知识、开拓了眼界。医学院优秀营员代表赵春同学在医学 院闭营仪式上吐出了全体营员的心声:“曾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城无处不透露 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百年历史的东南大学同样拥有‘日新臻化境, 四海领 风骚’的豪情。而东南大学医学院风雨沧桑,几经变迁,屹立于四时秀丽的玄武 湖畔,处闹市而不喧嚣,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校园。这次夏令营不 仅让我们了解了各专业的前景,也更看清了我们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夏令营虽 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没有停止,我们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强化学习,争 取向着‘东大人’的目标前进。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在这里学到的一切将使我 们受益终生。” 通过此次活动,共有 172 名同学被评为 2013 年东南大学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 营优秀营员。他们满怀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未被评上优秀营员的 59 名同 学也并没有表现出气馁,通过这三天时间对东南大学的了解,对周围营员的认知, 他们的收获颇多。我们相信他们尽管没有被评为优秀营员,但是他们绝不会丧失 前进的斗志,不管他们明年能否如愿到东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我们都会 祝福他们,祝福这群为理想而奋斗着的学子们!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关佑丽老师说,通过这两年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学院 受益匪浅,去年 29 名学员中最后有 11 名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她相信今年的情 况一定好于去年。炎炎夏日抵挡不住莘莘学子的求学热情,我们期待明年的暑期 夏令营活动会办的更好,取得的成果也会更多!(薛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