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公路学院附件1 学术论坛主要内容.doc
附件 1: 学术论坛主要内容 1、公路工程 1.1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多尺度力学与特征分析、功能与 永久沥青路面、沥青路面设计与性能预测、特殊地区与环境路 面 1.2 水泥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水泥路面施工与养 生、水泥路面养护与维修、新型混凝土路面与技术 1.3 道路材料:沥青材料与沥青混合料、水泥与水混凝土、 骨料和基层材料、新型道路材料和环保材料、材料力学和数值 计算 1.4 几何线形与路线排水:路线及交叉几何设计、公路几 何设计与安全、道路几何设计新技术、道路排水 1.5 路基岩土:公路工程地质、土的基本特性与本构关系、 路基综合设计处理与加固、路基边坡防护与支挡、特殊地区路 基 1.6 路面检测与养护:路面检测、评估与维修,路面养护 技术和材料,桥梁检测、状态评估与加固 1.7 智慧道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移动技术,绿色 再生与可持续发展交通,新技术及应用,无人驾驶、车路自动 化与导航,道路运营与管理,基础设施监测与资产管理 1.8 道路安全与应急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监测、预报与处 置,应急疏散,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保护,路面表面特性与车辆 相互作用 —1— 1.9 施工工程与项目管理:设计施工自动化与数据科学、 基础设施与灾害管理、可持续设计与施工 2、结构工程 2.1 桥梁结构设计、施工与检测:桥梁结构理论与极限承 载力、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桥梁施工控 制、钢与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桥梁工程检测与评估 2.2 桥梁全寿命安全监测、评估与管理:先进传感技术与 传感网络、桥梁结构全寿命期安全监测、桥梁结构建模与模型 修正、结构特征提取/损伤识别/状态评估、桥梁结构性能预测 与风险管理、大跨桥梁行车安全 2.3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抗震:桥梁抗震分析与设计、桥 梁减隔震技术、新型抗震体系、桥梁抗震评估与加固 2.4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抗风:桥梁风效应 CFD 数值模拟、 大跨桥梁等效风荷载、风环境及风效应监测、大跨桥梁风致振 动控制、风洞试验技术 2.5 桥梁建造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桥梁建造信息化 技术、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与组合结构、 施工技术与装备 2.6 桥梁加固与维护:桥梁加固新材料及新技术、桥梁维 修加固后结构性能与加固质量评价理论、桥梁维修加固风险评 估理论与方法、加固过程及加固后的安全监测与评估技术、加 固新装备研发与应用、桥梁快速更换技术与应用 2.7 隧道与地下结构设计、施工与监测:寒区隧道建设技 术、构造运动强烈地区隧道建设技术、新型隧道结构型式、隧 —2— 道施工阶段监控量测新技术、富水岩溶、黄土、瓦斯地层等特 殊地质区隧道建设技术 2.8 水下隧道设计与施工:水下盾构及 TBM 隧道设计与施 工、沉管法隧道设计与施工、水下钻爆法隧道设计与施工、水 下隧道新工法、新材料及新技术 2.9 隧道交通工程及防灾减灾:隧道工程照明节能控制技 术、修复新材料、隧道工程火灾烟气蔓延机理及控制技术、隧 道工程结构防火抗灾及消防设计、隧道工程灾害通信控制技术 2.10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与灾害预警:隧道地质超前预报、 隧道灾害致灾机理、隧道灾害监控预警、隧道灾害动态调控、 隧道地质监测预警 2.11 隧道健康检测与加固:隧道病害加固处治技术、材料 和装备、隧道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隧道结构长期性能演变、 隧道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在役隧道结构性能监测系统 3、交通工程 3.1 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调查方法、数据分析与管理、IT 技术及应用、交通监测与性能评价、交通行为分析 3.2 交通设计与建设:交通网络设计、交通环境与设施设 计、施工管理、设计与施工技术前沿 3.3 交通运营与管理: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质量、交通流 理论、交通信号系统、交通维护与运营管理、数据驱动的交通 管理、交通仿真、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前沿技术 3.4 交通安全与环境:交通安全管理,交通安全分析与评 价,安全教育、规制与法律,交通运营安全,新能源车辆与环 —3— 境 4、运输规划 4.1 综合规划:多模式综合运输规划、货运规划与物流 4.2 需求分析:出行行为与需求预测、运输网络模型与 分析 4.3 运输经济:交通投资与经济发展、交通设施与土地开 发 4.4 能源与环境:运输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交通系 统 5、水上运输 5.1 水运工程与安全:水路运输规划和管理、 水运信 息工程学、水运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水运基础设施工程、水 运交通安全与风险评估 5.2 港口运行与管理:港口治理、港口运行、港口定价、 港口竞争与合作 5.3 海事经济和政策:港口经济学、政策与管理,航运 经济学与运营,海事环境与可持续性,区域发展与启示,海事 培训与教育 5.4 海事物流与供应链:跨境电子商务和保税物流、海运 网络和海运物流链、内陆网络和地下物流、多式联运和海陆一 体化运输 5.5 海事商务与海商法:海商法、航运金融和海事保险、 海事商务 5.6 水路运输系统优化:海事网络分析、港口运营优化 —4— 与管理、水运物流管理 6、轨道交通 6.1 铁路旅客运输:铁路客运组织、铁路客运服务 6.2 铁路货物运输与物流:铁路货运组织、铁路物流 6.3 铁路运行组织与调度:铁路运输计划与运行图、铁 路调度指挥与调整 6.4 列车运行控制:列车运行控制方法、列车运行控制 技术 6.5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 道交通系统运营组织 6.6 轨道交通安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轨道交通应急 处置 6.7 轨道交通土建技术:线路、轨道、轨下基础、振动 噪声 6.8 轨道交通装备系统:机车车辆、电气化、通信信号 7、航空运输 7.1 航空交通信息工程:航空导航、航空监视、航空通信、 航空信息处理、航空交通大数据 7.2 航空交通运输管理:飞行流量管理、空域协同运行、 机场运行管理、航空安全、通航与无人机、民航运输经济、学 术期刊 7.3 机场工程 8、交叉学科 8.1 基础设施融资投资和管理:公私合营、基础设施资产 —5— 管理 8.2 数据与信息:交通数据科学理论与方法、数据融合和 分析及特征提取 8.3 智慧城市:面向未来的城市综合交通、智慧型交通基 础设施系统、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8.4 交通环境:交通污染、绿色交通系统、交通节能减排 评价 8.5 车联网:车联网政策和安全、车联网技术、方法及应 用、车联网社会和经济影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