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文库(kunmingchi.com)你想要的内容这里独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

mislay忘記14 页 155.999 KB下载文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
当前文档共14页 下载后继续阅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学设计.docx

参评教学设计模板 基本信息 姓名 郑琬静 学段 小学 联系电话 18781666055 展示课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分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段的第10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经济发展与生 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要论断。该理论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营造 绿水青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力思想保障。 本课共分为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自然生态美景 永驻人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本科将理论阐述,情感体验, 价值引导融为一体,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 理念。 第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要讲述浙江省安吉县生态村余村的故 事,提倡绿色生态发展新理念,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 肯定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第二部分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主要介绍在三代塞罕坝建设者长 期以来,牢记使命,坚持不懈,艰苦奋斗,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的感 人事迹。强调要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部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提倡人类要像保护眼睛一样 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三部分内容既独立又紧密联系,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重要发展理念。 2.学情分析: 读本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认知,高年 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且通过道法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 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已初步具有环境保护意识。但学生对“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仍停留在字面上,理解不够深刻;关于自己可以 为保护环境具体做些什么,缺乏对于当下行动的规划,因此,教学中要 借助相关案例、图片资料、视频,联系学生生活,打通文本与学生生活 的联系。 3.目标确定: (1)阅读余村故事,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明白生态 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8 (2)绿水青山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3)了解塞罕坝创造的奇迹,领悟塞罕坝“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 发展”的精神内涵。 (4)开展生活调查,树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自身 做起,努力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4.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明白生态环境保 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 教学难点:领悟塞罕坝“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内 涵。树立环保意识并在生活中践行。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观点辨析,品鉴习语金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走进余村故事 同学们,五一假期刚过,虽然疫情阻 挡了我们旅行的脚步,但是老师今天 1.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 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导游,他呀,将 习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 带大家足不出户进行一场云旅游,你 们准备好了吗? 云旅游第一站:我们穿越时空,回到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安吉县余村。( 出示余村之前图片)。 老师:为了摆脱贫困,余村人炸山开 矿,卖钻石、造水泥。很快,余村成 为安吉县首富村。 2.展开辩论,明晰绿水青山的内涵 村民的“钱袋子”鼓了,可在2003年 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了“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工程,余村停掉了矿山, 关掉了水泥厂。 (1)这时村民有不同意见了(播放 村民语音) (2)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8 择? 关停矿山后,满山的毛竹又长了起来 2.学生讨论 ,从山里流出来的溪水也变得清粼粼 了。现在,这里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预设: 鸟语花香。余村成为全国首个实践“ 同意关停厂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态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 旅游、乡村度假景区。因为炸山开矿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获得的财富只是眼前的利益,是以毁 掉青山为代价的。而绿水青山不仅让 (2)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对以牺 我们通过生态环境获得了经济财富, 牲生态为代价、掠夺性的发展说“ 而且还让我们拥有了空气、土壤、水 不”。 源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无法取代的 生态财富。 习近平爷爷来到这里,高瞻远瞩地提 出了“两山”重要思想,他说:“你 不同意关停: 们下定决心关掉矿山,这是高明之举 (1)关停后经济收入不确定 !过去我们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 (2)不愿再回到曾经的苦日子。 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 而我们身边就有这许多如金山银山 一般的绿水青山。让我们踏上寻找绿 水青山之旅吧! 3.齐读习语金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余村故事,展开论辩,从而理 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明白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事业。 环节二:和谐共生,寻访绿水青山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 云旅游第二站:川外美景。(以视频 或图片方式呈现) 老师:咱们继续开启云旅游,小导 游将带着我们去寻访祖国大江南北 1.让学生继续欣赏中国乌镇、中 像余村一样更多的绿水青山,出发 国哈尼族、毛乌素沙漠三处美景的图 吧! 8 片,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 (1)中国乌镇:乌镇具有六千余年悠 进生态文明建设。 久历史,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是典型 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古镇,有“鱼米之 乡,丝绸之府”之称。镇中随处可见依 河而建、枕水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 (2)中国哈尼族:森林-村寨-梯田-水 系中国,哈尼族人的村寨一般建在半山 腰,村寨上的山坡分布着涵养梯田水源 的森林,村寨下的山坡密布种植水稻的 梯田。这里不仅景美,这种生态体系为 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 (3)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地之一, 地理位置稍高,松散的沙层经风力搬运, 容易形成流沙。自1959年至今,毛乌 素沙漠已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80% 的毛乌素沙漠止沙生绿,黄河的年输沙 量至少降低4吨。毛乌素沙漠的成功治 2.讨论环节明理:人类应与与自然和 理,林草植被由0.9%提高到25%,荒地 谐相处。 预设: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 变草原,标志着中国沙漠变绿洲的一大 一星球,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 奇迹。 提供了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要与自 2. 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 然和谐相处。 设,这样的绿水青山给你带来怎样的启 示? 老师: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 3.继续欣赏绵阳生态环境文明建设 一星球,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提 成果图片。感受身边人与自然的和谐 供了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要与自然和 共生温馨场景。激发作为绵阳人为推 谐相处。 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的自豪感。 2.云旅游第三站:绵州胜地(以视频或 图片方式呈现) 老师:自然美景不仅带给人们美的享 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全国各 地都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咱们绵 阳也在积极行动中,瞧! 8 (1)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 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 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 护区之一。保持了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 其原始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 名扬中外。它每天都迎来全国各地的游 人 (2)三江红嘴鸥:在绵阳市区随 处可见红嘴鸥身影,特别是在高高的越 王楼顶极目远眺,涪江两岸能见到不计 其数的的红嘴鸥欢快地穿城而过,翱翔 于天空,吸引着众多市民观鸟、喂鸟, 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美画面。而 迁徙的冬候鸟驻足、逗留在绵阳,表象 看是鸟类的本能选择,实际是绵阳生态 文明建设在不断进步、改善。 (3)健康绿道:绵阳绿道,不仅是 人们徒步、骑行、傍晚与家人散步的好 去处,还成为公司、社团、骑行比赛等 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健身的场所。绿道 的修建大大提升了绵阳人的生活幸福 指数, (4)绵阳“蓝天计划”百日攻坚: 关停多个老旧项目,成立全天候秸秆禁 4.观看关于绵阳民生工程对百姓生 烧巡查体系,让空气越来越清新。 活带来诸多变化的采访视频。感受生 态文明建设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的福 …… 利。 老师:绵阳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为绵 阳人民带来了实打实的福利,让我们来 听听咱绵阳老百姓怎么说吧。(观看关 于绵阳民生工程的采访视频) (5)市民一:“只要不下雨,我们 每天都到绵阳绿道上散步,一路上都是 风景,又能锻炼身体。”5月9日,在滨 8 江西路南段绿道上散步的市民告诉记 者,这是市委、市政府为市民办的一件 大好事,绵阳绿道是市民健康生活的场 所,提升了城市品质,传递了绿色低碳 的健康生活理念, 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观。 (6)市民二:“绵阳绿道是我们的 生态福利,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让 人感叹绵阳变得越发美丽、更加宜居。 ”在涪滨路段绿道上骑自行车的市民杨 佳颖说,她上班在主城区,午饭后,喜 欢到河边的绿道上走一走,心里特别安 逸;晚上回家,一家人会在绿道上骑自 行车。周末,约上朋友到绿道上骑车, 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感觉特别有意义。 (7)市民三:“这段时间绵阳上空都 是蓝天白云,太安逸了。”长虹大道南 段的居民王阿姨说,空气好了,她早晚 都带小孙子到广场、绿地去耍,感受大 自然的美丽。 …… 5.学生诵读并体会习近平主席金句。 3、诵读、感悟习近平主席金句 老师:难怪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 指名学生读)“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 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既 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 带给人们美的感受,也是人类走向未 景,既带给人们美的感受,也是人类走 来的依托。” 向未来的依托。”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还 强调一定要弘扬“塞罕坝精神”。 诵读中体会中生态环境没有替 代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 同体。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事业。 8 设计意图:小导游带领学生欣赏省外生态坏境文明建设成功的图片, 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都在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 过讨论环节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与自然和谐相处。 讨论结束,继续让学生欣赏绵阳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取得成果的图片, 感受身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温馨场景,激发作为绵阳人能为推进生态 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的参与感与自豪感。最后,引导学生读一读64页上的 习语金句。知道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 托。明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事业。 环节三:今昔对比,领悟精神奇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走进盛典,观看盛况 1.学生观看《感动中国》颁奖视频, 你去过塞罕坝吗?小导游带大家开启 认识这群平凡而又伟大的林场建设 云旅游第四站:河北省承德市的塞罕坝 者们创造的人间奇迹,初识“塞罕坝 精神”。 。 你们看《感动中国》正在给建设者们 颁奖呢!咱们走进盛典现场,一起去感 受吧!(出示视频)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高志局四海 万 载垂清风 五十多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 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 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 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 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2.艰苦创业,创造奇迹 ①这些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为什么会 获此殊荣? 2.生阅读书上塞罕坝相关知识点, 自由回答。 预设:因为在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 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几百亩人工林 海,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 8 ②那是如何创造这样的奇迹呢?我们 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一起来看看塞罕坝人跨越半个世纪植 生观看塞罕坝半个世纪植树造林 树造林的时光轴吧! 时光轴,以及对应的三代人建设资料。 引导生小结:塞罕坝精神代代相传, 补充:塞罕坝三代人的资料 植树造林持之以恒。 1962年至1964年:第一代塞罕坝人“ 组建林场,向荒漠进军,在高原地区全 光育苗” 1984年至2005年:第二代塞罕坝人“ 完成了六大林业尖端课题” 2012年:第三代塞罕坝人将“最后九 万亩石质荒山,全部实现造林绿化。” 3、牢记使命,领悟精神 3.生谈感受。 ①塞罕坝人用三代人跨越半个世纪的 努力造就了这片伟大的人工林海,你们 从塞罕坝人的身上感受到怎样的精神 啊? 4.生随着图片走进塞罕坝,感受几 代人把塞北荒原变成林海,沙漠变成 ②出示今日塞罕坝美景图 绿洲的绿色奇迹。谈谈自己的感受。 如今的塞罕坝, 森林覆盖率超过了75%, 还有大面积的草原与灌木植物地带, 预设: 与曾经的沙尘遮天蔽日的模样,完完全 (1)塞罕坝的真正价值是一种精神 全是不同了。 价值。从第一颗功勋树成活开始,塞 生态恢复的同时,大量动植物种群也 罕坝的脱胎换骨历经了数十年岁月, 开始恢复,塞罕坝是河北最重要的生物 是几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辛勤付出 多样性富集中心地区,陆生脊椎动物超 坚持不懈的成果。 过260种,鱼类32种,昆虫超过600种, (2)塞罕坝的改变,让当年不适合 鸟类39种。 生存的荒山,变成了如今人们赖以生 塞罕坝生态的恢复,对于河北乃至于 存的家园,荒漠沙地变成林海草原, 这是人定胜天的体现,也是现实的人 整个华北的生态改善, 都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与草原回来了,从前由塞罕坝带 间奇迹。 出去的沙尘消失了,冀北地区的水土得 (3)河北仍是个经济比较欠缺,生 以涵养,整个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 态也比较脆弱的地方,塞罕坝却是改 明显得到了明显提升。 变这种状况的一个模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的的 (4)对于河北来说,塞罕坝不仅是 确确的真话!曾经风沙肆虐的塞罕坝,个蕴藏金山银山的宝地,更是一种精 人人闻之色变避之不及,可如今的塞罕 神财富的象征符号,是非常珍贵的无 坝,经济价值显著。由于生态的改善,形文化财富,值得大力弘扬。 越来越多的人前往塞罕坝观光,旅游产 业随之兴起。 8 古代的塞罕坝,作为华北重要的皇家 围猎场所, 具有很重要的文化开发价值, 各种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成为当 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撑。北方普遍干燥 少雨,塞罕坝是京津冀地区难得的青山 绿水,因此旅游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其 生态环境改善之后,也极大带动了当地 的经济良性发展。 因此它不仅感动中国,还在第三届联 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 者荣获了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5.生齐读:“地球卫士奖”。 ——“地球卫士奖”。 4.绿色发展,驰而不息 习近平爷爷对他们的感人事迹也作出 指示,我们来读一读。 6.生齐读: “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 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 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走进《走进中国》盛典,观看盛况,了解塞罕坝 创造的奇迹,初步了解“塞罕坝精神”。适时出示生塞罕坝半个世纪植树 造林时光轴,以及对应的三代人建设资料,引导生感悟:塞罕坝精神代代 相传,植树造林持之以恒。塞罕坝今昔对比中带来人定胜天的奇迹, 2017年获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也是实至名归,生在震 撼与感动中进一步领悟:塞罕坝“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 神内涵。 环节四:践行体验,守卫绿水青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美丽仙海,先行示范 师:是呀!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 者、局外人,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 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而我们国家不只一个塞罕坝,我们绵阳 也经过努力创造了美好的生态环境。老 8 师也调查了解了一些。 1.引导生了解身边的“绿水青山就 仙海湖始终践行“不让一滴污水流 是金山银山”先行示范区----仙海。 入仙海湖”的庄严承诺,加强仙海湖水 质保护,禁止湖内肥水养鱼,在全湖建 立了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和水质综合 预警信息化管理平台,做到了对水体生 态环境全天候、全覆盖的实时监控和预 警。在仙海湖西、北、南侧建设了3座 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管网50余公里, 景区内所有污水全部通过专门管道进 入污水管网,实现了规划区域内污水的 全收集、全处理。仙海湖水质常年保持 总体Ⅱ类以上,辖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常年保持300天以上。严格推行河长制 湖长制工作中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 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 生态修复等“六大任务”,实施库区生 态恢复工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设 生态廊道,保持生物多样性,景区陆地 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营造了“水清、 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 2.倡导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 境,正在积极申报全省“绿水青山就是 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 金山银山”先行示范区。 境。 咱们绵阳的生态变化有目共睹,美 好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和 快乐。“绿水青山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爷爷曾向我们提出“要像保护 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 3.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在三大保 样对待生态环境。” 卫战中,我们能够为家乡环境保护做 些什么? 2.污染防治,从我做起 ①“蓝天、碧水、净土”的三大保卫战 已经打响了,并向在坐的同学们发出邀 预设:节约用水、节约纸张、光盘 请,作为环保小卫士的你们,结合生活 行动、绿色低碳出行…… 生活实际说一说,三大保卫战中,我们 能够为家乡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4.让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 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面发挥小主 习爷爷说过:“大自然充满乐趣、无比 人作用。 8 美丽,热爱自然是一种好习惯,保护环 5.生寻身边榜样,向榜样学习,种 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少年儿童要在这方 下环保的种子,人人都行动起来,将 面发挥小主人作用。” 热爱自然变成一种习惯。 ②看,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同学已经行动 起来了,快说说咱们身边的环境小卫士 6.小导游云旅游结束,留下希望, 吧! 鼓励同学们都积极行动起来:锦绣绵 展示安小雏鹰小队的活动图片。 州,人人有责。 小导游看见你们爱绿护绿、低碳出 行……忍不住给大家点赞。希望你们继 续弘扬塞罕坝精神,做祖国绿水青山的 守护者、建设者。“让自然生态美景永 驻人间、永驻家乡”。小导游还说:“ 川蜀大地美如画,我得带其他的小朋友 来锦绣绵州云旅游。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开展生活调查,树立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从自身做起,努力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6板书设计 7.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村民的“钱袋子”鼓了,可在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启动了“千村示 范,万村整治”工程,余村停掉了矿山,关掉了水泥厂。这时村民有不同意 见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学生展开辩论,明晰绿水青山的内涵。论辩中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代表余村 老百姓发生,设身处地地感受炸山开矿给百姓的生活带来的危害,绿水青山 的余村不仅给村民经济带来丰收,更是造福后代的举止。此环节预计三分钟 内完成。 (2)课文最后设计:小导游看见你们爱绿护绿、低碳出行……忍不住给大 家点赞。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塞罕坝精神,做祖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建设者 。“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永驻家乡”。小导游还说:“川蜀大地美如 8 画,我得带其他的小朋友来锦绣绵州云旅游。同学们,再见!” 以小导游的语言对学生提出希望,希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践行环 保,做家乡绵阳的保护者、建设者。这样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 环境保卫战、家乡的绿水青山守护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此环节预计两 分钟内完成。 8.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教学中充分解读文本,利用书上的文本资源,同时注重学科融合,跳过 小学道德与法治里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将网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 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到生态环境保护视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事业。比如第三个教学环节:今昔对比,领悟精神奇迹。首先 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颁奖视频,认识这群平凡而又伟大的林场建设者们 创造的人间奇迹,初识“塞罕坝精神”。然后,在塞罕坝今昔对比中给学生 强烈的视觉冲击,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认识塞罕坝三代人创造的奇迹,更 激发学生对塞罕坝建设者们的崇敬之情,最后PPT图片出示第三届联合国环 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了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地球卫士奖”。这样层层深入,影音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 ,深入领悟塞罕坝精神,这样教学重难点便迎刃而解。 9.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形式。设 计了小导游这个角色贴近学生生活,疫情当下足不出户的我们进行了一场云 旅游,直观地让学生感受课本中的材料。学生们通过辩论分析,从震撼的视 频中深切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在讨论环节中,师生 互动,共同探讨,学生们都能积极的就一些社会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由浅 入深,由表及里,易于学生所接受。然而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欠缺启 发式教学,孩子谈观点时有些浅尝辄止,没有做更深一步的交流和启发,理 解还不够深刻。缺少课堂的生成性,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时讲得较急,不够 清楚。学生在“践行体验,守卫绿水青山”这个环节中,缺乏对于当下行动 的规划,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更注重联系学生生活,打通文本与学生 生活的联系。 10学习评价设计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做到生活化、情景化和活动 化。本节课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观看视频、展开辩论等活动中,理解“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 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活中,从自己做起,践行简约适度, 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8 (2)教学的重点突出,重难点突破方法科学有效。本课在如何领悟“塞 罕坝精神”这一环节中,老师为让学生领悟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创 业,坚持绿色发展精神。老师补充了塞罕坝三代人艰苦创业的资料,同时采 用了时间轴的方式梳理重要事件,清晰直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资源与内 容的优化整合,突出学科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 (3)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本课活动时间充足,学生能大胆质疑,能 借助已有经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的多个讨论、交流、分享环节的设 计既激发了了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全员参与的效果。 (4)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等 多种学习方式。本课学习过程中小导游带你云旅游、观看视频、图片、小组 讨论、感悟习语金句等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带给了学生愉悦、新奇、民主 的课堂体验,创设师生互动共进的学习氛围。 (5)教学目标达成度。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以前学生 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停留在字面上,自己可以为保护环境具 体做些什么,也缺乏具体行动的规划。本课教学后,很多孩子认识到文明生 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感受到身边美好环境对自己以及他人生活的积极影响, 从而更自觉自愿的参与到爱绿护绿中。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 合,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8 8

相关文章